生物課外活動總結三篇
篇一:生物課外活動總結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與第一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么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局限,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并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動組織
根據學生自愿參加和教師挑選相結合的辦法,按不同班級組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愿參加活動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積極性。
小組要有教師負責指導,并選出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來作正、副組長。
三、因地制宜地組織好活動,是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關鍵
開展課外活動,將碰到時間和經費問題,在時間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學、自習課、周末等空余時間,學生方面以自愿和興趣為參加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爭得他們的支持和經濟幫助。
四、靈活多樣的課外活動的形式。
小組的學生在老師統一指導下,開展各項生物活動。對有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去自行設計、調查、取證等,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到大自然懷抱中去領略綠色美景等。使生物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發揮,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二:生物興趣小組活動總結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在生物學的教學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實驗教學。尤其注意培養對生物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逐步引導使他們成為對未來生物學的發展有創意的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在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征,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又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形態、結構時,首先向學生強調兩種植物顯著區別,一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脈與網狀脈;二是莖的結構:有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一片子葉與兩片子葉。另一方面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在葉序上講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它們都屬于綠色植物,葉序相似之處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因此,必須通過反復多次的觀察。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設疑--動手--觀察--結論--質疑--討論--解疑--歸納”。如“莖的輸導作用”實驗,假若按以往的實驗方法課前準備課后就有明顯的效果,但學生得出的結論是“莖可以運輸水分”,學生興趣不大。
先設疑:
(1)將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效果如何?
(2)將環割部分樹皮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么反應?將除去葉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呢?
(3)將草本植物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么反應? 學生的興趣性大增,讓他們自己實際動手操作觀察,得出結論和提出問題。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并通過對親自動手制作的實驗材料觀察到的現象,各抒己見,提出問題,在討論和爭議中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教師只要稍做歸納,就能達到突破教學難點,鞏固學生知識的目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所謂實驗中的表達能力,是指運用生物學的概念和原理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并做出解釋,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這首先必須加強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原理。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以擴展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
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經。學生通過生物實驗或生物課外活動,在這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效的培養。如:學校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和物力來管理校園的綠化。除草、施肥、殺蟲等。學生通過調查和查閱有關內容就能提出是配置不合理的觀點。學以致用發揮得較好。并在問題的解決中得以發展和提高,而問題的提出又離不開社會實踐。因而根據生物學科特點,指導學生組建栽培、動物養殖小組;充分利用校園和家庭,開辟實驗基地,讓學生動手設計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得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可發現和培養特長生,拓寬他們的基礎知識,培養其自學能力,為未來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根據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主動和獨立的學習方式。
分小組探究是最好的辦法。通過課堂上分組討論、小組競賽既可以增強學生組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六、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
教育要面向未來。從未來需求來看,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科學價值放到和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實驗中教師除教書外還要育人。從學生長遠角度著想,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除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也具有獨特作用。如遵循實驗結果的實事求是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例如,通過生物學的調查研究,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美,等等。
總之生物興趣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
篇三:生物課外活動總結
實習生活已經過了多半,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為了讓學生放松一下,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對生物課的興趣,我決定開展一節精彩的生物活動課。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調查報告式活動提高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害蟲,并了解各自危害及防治措施。
3. 通過興趣小組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學習精神。
4. 熟悉調查報告的寫法。
二、 活動過程:
1. 自由結組
讓學生自愿分成興趣小組(4人一組),選舉一名組長。并且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口號。
2. 課下準備
在星期五放假前的一節課布置任務讓每一小組在周末通過詢問師長、查閱資料、上網檢索等方式調查一種以上害蟲的詳細生物分類及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小組總結報告的形式寫下來(在綜合實踐課上講過調查報告的寫法)。小組長負責督促大家完成活動。
3. 課上報告
讓每組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組的調查結果,并介紹自己組的調查經歷故事。(教師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加以評價,如調查方式,調查過程中
的不足之處等,以此使學生學會正確地做調查)。
4. 師生總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來總結同學們的調查結果,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害蟲,了解其危害及防治辦法。同時分析各組的活動過程及調查小故事,通過此學會做調查的方法。
5. 評優獎優
讓學生根據各小組的調查過程及各自的調查結果評選出前五名,并發一個筆記本作為鼓勵。
三、 注意事項:
1. 在活動前一定要先給學生講調查中的安全問題。
2. 小組分組以自愿結組為原則,確定小組長要民主。
3. 在調查前提醒學生復習怎樣做調查的知識,并提前制定調查計劃書。
4. 評優獎優環節要公平,讓學生認識到付出就有回報。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2-13
生物課外活動的總結04-28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7-14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3-20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8篇03-2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0篇02-1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0篇)02-1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2篇12-12
初中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