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外活動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課外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
一、組織初中生物實驗活動的科學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學組織豐富的實驗學習活動具有極具重要的意義,可以全面提升生物教學整體質量,并激發學生內在的價值潛能。打造高效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可以進一步推進初中生物教學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并增強初中生內在的創新意識,提升其綜合實踐技能。通過豐富的生物實驗活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將得到進一步鍛煉,在不斷的小組競爭過程中學生將學會如何協同合作,并在積極的合作中實現良性競爭,以全面優化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效果,進而確保整體教學質量的水平。
二、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縱觀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環節不難看出,其仍舊包含一些不足問題,需要教師積極應對與不斷完善。具體來講,首要問題是,教師仍舊深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因此沒能將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生物實驗教學環節之中,使得生物實驗教學應有的功能與價值無法全面的激發出來。伴隨素質教育、新課改步伐的持續深入,初中生物教學具體內容雖進行了一定調節變化,使得實驗教學的比例有所增加,然而教師從根本層面來講沒有真正的轉變,教學重點仍舊選定為對生物基礎知識的教育學習上,無法重視培養提升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水平。另外,初中實驗教學階段中,組織的各項實驗活動還欠缺一定的探究性,經常是在學生已知實驗結論后方組織驗證性實驗,沒能令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具體的結論,這樣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究技能極為不利。
三、組織開放式教學,創新教學思路
新課改背景下,采用開放式教學手段主要是引入充滿差異性、體現動態性以及開放化的模式組織生物課堂教學,這樣一來可全面激發教育工作者創新思維,積極更新教學思路,跟上新課改的步伐,組織生動豐富的生物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實踐教育質量。開放式教學具體來說是將初中生物教學的具體目標、現有資源、課程時間以及空間等各層面進行開放。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實驗教材中“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以及濕度”這一課,教師可組織開放的教學課堂,帶領學生們來到校外進行觀察,也可走進森林公園,使學生們可自由的尋找不同植被進行觀察分析,進而全面激發其對大自然的探究觀察熱情。從此他們將熱愛大自然、熱愛生物課程,并形成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
四、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使其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包括演示性實驗、觀察性實驗或是制作性活動等。開展該類實驗活動,教師應將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方能激發去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利于全面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極為有利。新時期,生物教師應全面摒棄單一層面的演示實驗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核心主體,使教學課堂真正的回歸到學生之中,促進演示性實驗教學逐步過度到制作實驗等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徹底的參與進來,形成良好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探究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一課中,教師可事先令學生在家中嘗試種植花生、玉米等作物,對其生長變化做日常記錄并進行細心觀察。另外,可要求家長積極與學生配合共同完成這項實驗。這樣不但可鍛煉學生動手觀察、實踐操作的技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物科學,另外,還可加強學生同家長的配合協作,使得親子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增進情感。
五、組織豐富課外生物活動,提升教學效率
為全面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在完成任務目標的基礎上,多為學生布置一些新穎、生動、力所能及的課外活動,使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提升學習熱情,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外活動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作業,可擴充學生視野,對教材知識形成良好的補充。例如,在學習觀察葉片結構的課程內容后,教師可為學生設置制作植物標本的課外活動,此活動則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到大自然采集不同的植物葉片標本。通過查詢資料、動手制作等環節,可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生物知識,進而提升親自動手以及制作觀察的綜合實力,同時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六、通過邊學邊實驗,鞏固學生生物知識以及實踐技能
通過邊學邊實驗,可促進講授知識、演示實驗以及分組實驗的全面融合,在激勵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可使他們掌握的知識更為牢固,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之中,生物教師可組織學生先完成自主實驗,并得出同教材相近的結論。在操作階段中,通常學生會對酒精為何僅能隔水加熱提出疑問,教師則可在實驗環節穿插答疑解釋,使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學習,促進掌握理論知識同實踐過程的.全面融合,進而真正掌握豐富的生物知識以及科學技能。
七、積極進行實驗結果反思,提升學生綜合實力
有效的開展生物實驗教學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實力。該階段中,針對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各類實驗材料的不同,會得出不一樣的實驗結果。為此,教師應對學生形成合理的引導,促進他們主動反思實驗結果。例如,在探究蚯蚓運動方式的課程中,學生們預判的結果是蚯蚓在光滑的玻璃表面會爬行的很慢,相反在硬紙板上蚯蚓會爬的更快,然而最終得出的實驗結果卻恰恰相反。導致這樣的結果是什么原因呢?學生會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充滿了濃厚的實驗分析興趣,通過小組討論、深入研究,積極反思,學生們會意識到,硬紙板外表對蚯蚓體液將形成一定的吸附作用,預判結果同現實結果的出入最關鍵的因素在于硬紙板。而將這個實驗材料換成不具備吸附作用的毛玻璃后,學生通過再次實驗分析,將得出同預期結果相同的最終實驗結果。通過上述實驗過程學生對于結果的反思、分析、再驗證,將鍛煉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同時課堂教學效率將全面提升。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2
一、對學生非智力能力的培養
1.物理學科興趣的培養
物理學科興趣的培養要從物理特性出發,從學生特性出發。物理具有知識性,更具有實用性,教師能將物理知識與學生觀察到的、接觸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聯系起來。例如,學過“密度”知識,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聯想生活中的“密度問題”,如不同固體的浮力特性。同樣,初中學生的年齡段好奇心強,但情緒易波動。教師就該揚長避短,在課堂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如用搶答、競賽等方式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通過對新知識的探索,體會其中的樂趣;引進情景教學,讓物理知識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邏輯思維能力的塑造
在物理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是物理學科比較突出的,是學好物理的前提。物理教學培養目標很多,觀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科學的邏輯思維最重要。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推理和判斷能力等。理解能力包括對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各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的分析設定、物理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系等。推理判斷能力則是根據已知的知識和所給出的物理事實或條件,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和判斷。分析、綜合能力是對物理狀態、物理過程的綜合判研。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對物理知識的科學理解和行之有效的訓練。
3.學生學法的指導
學法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關鍵。物理的學法有很多,而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重視物理過程。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都是過程的產物,只有牢牢把握整個過程才能將每個環節弄懂,搞細。一是讓學生會看,善于觀察物理現象,捕捉到物理變化。如在學力的作用時,有學生就能提出坐沙發比坐板凳舒服,是不是物體力的相互作用問題?這時教師的應答和總結就很起作用。二是讓學生會想。還是那個例子,教師啟發大家聯想,很多同學就會想起,汽車防撞氣囊,乒乓球拍等都與力的相互作用有關。還有就是會說。面對物理現象,學生要能描述,甚至是分析。在做實驗時,對于產生的物理現象,實驗效果,根據測量數據,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得出初步結論。總結描述時敘述要精煉,思路要清晰,對物理現象結論有整體掌控。
二、新型課堂模式的探索
1.關注學生,推動合作學習
教學實踐中,為創建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益。合作學習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交流與合作活動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如調動小組全體學生的的積極性,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等都需要師生共同磨合,探索。如《杠桿》這節,活動中需要同學協作,用到很多工具,剪刀、瓶蓋起子、電工鉗、扳手等,即學到了杠桿原理,又體驗到了生產生活樂趣。
2.師生共研,強化課堂探究
現代教學講究師生平等,學習形式以探討為主,那么師生的共同研究就成了一種方式。物理學習本身就有很多可考性,又能吸引學生的探討興趣,此外,師生共研能促進課堂的和諧,順暢交流。課堂模式則有提問式、討論式等,也可以創設更加新穎的如“小教師”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備課,講課。
3.實驗課在物理課堂的應用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點內容。實驗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從學生需要出發。除了常規實驗,還要根據教材創造性地開發實驗,讓學生有充分的動手、動腦、動口體驗。此外,在實驗中及時幫助學生總結實驗探究和創新實驗的方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的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操作,掌握實驗技能,還要根據實驗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歸納出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
三、不同教學平臺的科學融入
1.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在初級教育中的大量利用也為物理教學開創了新局面。首先,教師自己要把教材吃透,善于總結概念和規律,能整合物理知識和多媒體的相關性。利用多媒體先進的設備,聲像優勢來演繹物理規律。其次,要善于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講懂了,或在課堂上難以表達的物理現象恰到好處的借助多媒體,達到更好的效果。
2.活動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活動課在新課程中得到了廣泛認可,物理教學具有實驗性和探究性,為活動課的開設提供了教學資源。在活動課中一方面要緊貼教材,與日常課堂相適應,另一方面要適當增加興趣度濃的創新和探究內容和形式。此外,在形式上,可以作為普通課堂教學,也可以組建興趣小組,也可以以參觀科學館等科學體驗為形式。
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多做實踐,推陳出新,努力創建高效課堂。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3
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與第一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么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局限,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并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動組織
根據學生自愿參加和教師挑選相結合的辦法,按不同班級組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愿參加活動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積極性。
小組要有教師負責指導,并選出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來作正、副組長。
三、因地制宜地組織好活動,是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關鍵
開展課外活動,將碰到時間和經費問題,在時間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學、自習課、周末等空余時間,學生方面以自愿和興趣為參加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爭得他們的支持和經濟幫助。
四、靈活多樣的課外活動的形式
小組的學生在老師統一指導下,開展各項生物活動。對有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去自行設計、調查、取證等,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到大自然懷抱中去領略綠色美景等。使生物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發揮,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初中生物課外活動總結
根據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主動和獨立的學習方式。分小組探究是最好的辦法。通過課堂上分組討論、小組競賽既可以增強學生組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六、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
教育要面向未來。從未來需求來看,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科學價值放到和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實驗中教師除教書外還要育人。從學生長遠角度著想,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除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也具有獨特作用。如遵循實驗結果的實事求是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例如,通過生物學的調查研究,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美,等等。
總之生物興趣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4
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在生物學的教學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實驗教學。尤其注意培養對生物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逐步引導使他們成為對未來生物學的發展有創意的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在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征,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又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形態、結構時,首先向學生強調兩種植物顯著區別,一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脈與網狀脈;二是莖的結構:有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一片子葉與兩片子葉。另一方面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在葉序上講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它們都屬于綠色植物,葉序相似之處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因此,必須通過反復多次的觀察。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設疑——動手——觀察——結論——質疑——討論——解疑——歸納”。如“莖的輸導作用”實驗,假若按以往的實驗方法課前準備課后就有明顯的效果,但學生得出的結論是“莖可以運輸水分”,學生興趣不大。
先設疑:
(1)將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效果如何?
(2)將環割部分樹皮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么反應?將除去葉的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呢?
(3)將草本植物的枝條插在稀釋的紅墨水中又有什么反應?學生的興趣性大增,讓他們自己實際動手操作觀察,得出結論和提出問題。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并通過對親自動手制作的實驗材料觀察到的現象,各抒己見,提出問題,在討論和爭議中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教師只要稍做歸納,就能達到突破教學難點,鞏固學生知識的目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所謂實驗中的表達能力,是指運用生物學的概念和原理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并做出解釋,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這首先必須加強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原理。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以擴展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
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科學發展的根本途經。學生通過生物實驗或生物課外活動,在這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效的培養。如:學校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和物力來管理校園的綠化。除草、施肥、殺蟲等。學生通過調查和查閱有關內容就能提出是配置不合理的觀點。學以致用發揮得較好。并在問題的解決中得以發展和提高,而問題的提出又離不開社會實踐。因而根據生物學科特點,指導學生組建栽培、動物養殖小組;充分利用校園和家庭,開辟實驗基地,讓學生動手設計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獲得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可發現和培養特長生,拓寬他們的基礎知識,培養其自學能力,為未來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根據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主動和獨立的學習方式。分小組探究是最好的辦法。通過課堂上分組討論、小組競賽既可以增強學生組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六、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
教育要面向未來。從未來需求來看,科學教育要把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品質、科學價值放到和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實驗中教師除教書外還要育人。從學生長遠角度著想,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除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也具有獨特作用。如遵循實驗結果的實事求是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例如,通過生物學的調查研究,教育學生愛護生物、保護環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生物學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和影響,體驗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賞心悅目的美,等等。
總之生物興趣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
實習生活已經過了多半,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為了讓學生放松一下,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對生物課的興趣,我決定開展一節精彩的生物活動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報告式活動提高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2.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害蟲,并了解各自危害及防治措施。
3.通過興趣小組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學習精神。
4.熟悉調查報告的寫法。
二、活動過程:
1.自由結組
讓學生自愿分成興趣小組(4人一組),選舉一名組長。并且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口號。
2.課下準備
在星期五放假前的一節課布置任務讓每一小組在周末通過詢問師長、查閱資料、上網檢索等方式調查一種以上害蟲的詳細生物分類及危害和防治措施,并以小組總結報告的形式寫下來(在綜合實踐課上講過調查報告的寫法)。小組長負責督促大家完成活動。
3.課上報告
讓每組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組的調查結果,并介紹自己組的調查經歷故事。(教師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加以評價,如調查方式,調查過程中
的不足之處等,以此使學生學會正確地做調查)。
4.師生總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來總結同學們的調查結果,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害蟲,了解其危害及防治辦法。同時分析各組的活動過程及調查小故事,通過此學會做調查的方法。
5.評優獎優
讓學生根據各小組的調查過程及各自的調查結果評選出前五名,并發一個筆記本作為鼓勵。
三、注意事項:
1.在活動前一定要先給學生講調查中的安全問題。
2.小組分組以自愿結組為原則,確定小組長要民主。
3.在調查前提醒學生復習怎樣做調查的知識,并提前制定調查計劃書。
4.評優獎優環節要公平,讓學生認識到付出就有回報。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5
高中生物較初中生物無論從學習內容上,還是從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初、高中兩個階段的生物學教學內容,既有所分工,又互相銜接。初中生物教學除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外,還肩負著為進一步的高中學習奠定知識、技能的堅實基礎的重任。但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有的課程計劃沒有落實,教學時間不能保證;有的師資隊伍力量薄弱,教學方法手段陳舊;多少年來非中考學科的地位(這種情況在我市即將得到改觀)……這些問題導致初中生物教學并沒有完全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進行,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很多欠缺,從而影響到高中生物教學。
初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銜接”,是一個需要多方合作的、統籌安排的系統工作:要從高中生物教學方面想辦法,同時要從初中生物教學方面想辦法;要從教材,從學生想辦法;也要從教法、教師方面想辦法。下面主要從初中教師的角度來談談如何做好“有效銜接”工作。
1 明確“有效銜接”的內容,有的放矢搞好銜接工作
“有效銜接”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習慣、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學習評價五個方面做起。教師思想的認同是實現“有效銜接”的前提。“有效銜接”非常重要,意義深遠,因為“有效銜接”是學生生物學習發展的需要;“有效銜接”是生物新課程實施的需要;“有效銜接”是生物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教師深入研讀生物課程標準,認真鉆研初高中教材,對比分析,研究初高中教學內容在哪些地方存在知識、技能的脫節,了解初中哪些知識是高中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必須解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并未完全解決會在高中拓寬和加深等。教師只有尋找到初高中教學知識點、思想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銜接點,才能做到備課有底,教學有方,指導有法。
2 做好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
2.1 深入了解初高中生物學教學目標上的差別
初高中生物在目標導向上有所側重和不同。初中生物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更加重視生物學素養的養成,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知識、基本實驗技能。高中生物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有相當一部分所學習的知識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較高要求,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初中結業與高中升學的目標導向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在生物這個多年來非中考學科上表現尤其突出。由于在初中只是會考學科,成績不記入升學考試總分,所在在初中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在量和質上都大打折扣,這對高中生物教學來說十分不利。
2.2 充分理解和把握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初中生物教材較通俗易懂,對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貼近日常生活,較形象生動,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廣度明顯加強,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
初中教師要通覽課標,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內容主題的互補和遞進關系。中學生物學課程通常包括十大主題,初中生物課程全部包括了這些主題,其中,生物多樣性、生殖和發育等主題側重在初中階段完成,生物學的核心主題(遺傳與進化、生物與環境等)安排在初、高中兩個學段完成。在兩個學段的分布既各有側重,又在整體上實現互補;既能實現初中階段的內容相對完整,又能使高中階段的內容相對集中,以保證核心內容的教學較為深入。在相同主題的處理上,采用了初、高中遞進安排的方式,如:生態學的主題,初中主要是個體生態的內容,而高中則是在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方面有更加深入要求。初、高中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點與高中生物的內容相聯。如初高中聯系密切的知識點:葉的結構;根尖的結構;莖的結構;花的結構和果實的形成;神經元的結構;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人體營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遺傳、生態系統等。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把各知識點與后續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聯系起來。例如初中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系、嘗試設計實驗探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產者以及課后的DIY――合理密植、光合作用需要光等為高中階段光合作用的深入學習做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做好教學方法的“有效銜接”
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觀,使學生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不但能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從而使學生的能力水平獲得更高層次的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以順利地完成向高中生物學習的過渡。
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在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初中生物教師要有長遠的目光,強化各種能力培養。
3.1 課堂實施科學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師應開展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教學形式的生物教學活動,堅持用探究的方法教、教探究的方法。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給學生一個“發現”的過程,通過設問等各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順著知識的發生過程去想象、猜想,從而感悟到知識形成的過程。其次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找到學習的方法,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確立了研究的問題后,經常不設定實驗器材,而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自己選擇實驗所需器材,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2 要善于結合學科特點,構建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體系
教師要依托實驗來創設一種有利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科學探究情景,引領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構建多樣化的科學探究活動體系,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開展探究活動。如,在活動的場所和時間安排上,除了要用足、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外,還要關注課外、校外、家庭乃至社區等活動基地,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互補;在活動的內容安排上,除了生物實驗這一重要載體外,還可以是家庭小實驗、口頭交流與討論、調查與研究、書面表達與成果展示等方式;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除了以學生個體為主要形式的探究活動外,還可以是小組合作式探究、導師指導式探究等方式。做好教學方法的“有效銜接”,除了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外,還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遷移能力等。
4 做好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有效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生物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不善于獨立思考和刻苦鉆研問題,缺乏歸納總結的能力,而高中則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勇于鉆研,善于融類旁通,舉一反三,歸納探索規律,然而步入高中的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往往沿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因此不能較快地適應高中生物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生物的學習,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結合課本各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4.1 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督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加強學法指導,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內容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以及課程資源條件、教師的個性特征,靈活恰當地選擇學習方法,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使他們在主動建構中習得知識與方法,在感悟、體驗中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于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作業和復習小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約束性,要在“嚴”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實,使學生終身受益。
4.2 加強高中必須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1)自學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主要側重在自學質疑這一環節上。教師出示學案,組織學生自學,然后要求用最精煉的語言進行展示、歸納;對有些疑難問題,組織學生先自學,然后分組討論,互動探究、矯正反饋、大膽質疑,最后再由教師因勢利導,點撥思維,形成認知結構,不僅能全面、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2)實驗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境中,主動實驗,認真操作,仔細觀察,積極思維,分析實驗結果、處理實驗數據,不斷改進實驗、探索實驗或自己設計簡單實驗方案,不斷地增加學生動手機會,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作風,規范操作,苦練實驗基本技能,為高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自己設計一些可行的實驗,使學生感受到社會、生活、科技中充滿了生物,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求知欲,也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學習生物的興趣。
(3)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抓住時機,多渠道、多方位拓寬知識領域,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研究,如在傳授知識的教學中堅持使用啟發式教學,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注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進行適當的比較和分析,以舊帶新或以新憶舊,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過程中深化舊知識,接受新知識,從而為培養創造思維打下基礎。
5 做好考試內容與考試形式的“有效銜接”
考試要立足診斷性,體現促進性,根據課程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考試內容,立足主干知識,注意學科滲透,以考試為評價手段要注意突出診斷性、激勵性,淡化甄別功能。考試的形式可以有卷面考試和實驗操作考試。要提高命題質量,以課程標準要求為綱,以改定考,命題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以能力立意為主,體現新情境、新材料和新設計,試題應以有利于實施新課程、有利于促進教學為原則,試題必須全面檢測三維目標的達成效果,關注考試過程中學生的態度、誠信、技巧、習慣和規范等方面。從學生答題情況人手,找出問題,探尋導致學生錯誤答題的原因。確定矯正方案,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達成三維目標。加強對初中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督查,把生物學科納入中考范圍。中考命題在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上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6
今年,我校高二生物愛好者成立了生物科學社團。在一個學期的工作中,我社團成員積極配合,共同努力,積極組織活動,進行了營養早餐的嘗試,鮮切花的保鮮,及植物種子的發芽試驗和自然界中植物發芽的觀察。
通過一學期的社團工作,我協會工作總結如下:
1、萬事開頭難,納新是關鍵
納新作為協會的第一項活動,我年級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在高二同學的共同努力下,為我社團做出了大力的宣傳,但在努力過程中,每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納新過程中,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為新生講解協會的日常活動及協會的特色。納新過后,我社團成員經過考慮,總結經驗如下:
(1)社團的宣傳是必要的。
(2)選擇有創意的宣傳方式,并利用好學校的資源。
(3)打出社團的特色,以事實吸引新會員。
(4)與其他同規模,同性質的社團共同合作,擴大納新規模。
2、活動很必要,鍛煉是目的
我社團在這個學期中舉辦了生物發芽的觀察,鮮切花的保鮮及生物知識的普及等活動,并聯合其他社團共同舉辦了部分活動。活動有優點,也有缺點,但在活動中的鍛煉是最重要的。通過舉辦活動,我們遇到了一些挫折,但在挫折中我們團結一致,共同面對,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加鍛煉了能力。在今后的活動中,協會應該注意發展每一位會員的長處,使每一位會員的能力得到施展,并使之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識。
3、數目不在多,特色最重要
本學期中,我協會積極舉辦了一些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活動的特色不明顯,導致活動效果與預期效果有所差異。通過平時對協會會員的了解,總結如下:
(1)活動不在多而在精。舉辦活動應結合社團特色,切記盲目舉辦活動,而脫離社團的特色。
(2)活動前的'宣傳是必要的。社團的活動往往不僅只是針對社團成員的,因此活動的前期宣傳顯得尤為重要。活動的
宣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另外,活動的宣傳更加要突出社團以及活動的特色,并加之以有創意的宣傳方式。
4、社團是我家,團隊共發展
本學期的社團工作中,我社團不斷了解會員的心里動向,并努力做到保障會員的利益。同時,一個協會,不僅是一些有興趣的人簡簡單單的湊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志同道合,更加容易成為朋友。半年的相處,我社團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生物文化,為社團工作增添了幾分溫馨。通過總結,我們認為,一個社團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努力,團隊的合作是活動成功的重要保障。除了必要積極舉辦活動外,每周的例會是必要的。例會是促進協會成員感情的重要紐帶,更是團結會員的重要橋梁。
本學期中,我社團通過不斷的探索,不斷修正社團的發展方向,使社團的工作趨向穩定,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社團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7
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在教學過程中和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為載體,利用課余時間,創設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的感受和體驗,形成積極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態度,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自主的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活動課題確立的指導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新問題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并獲得體驗的重要前提。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課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確立。
1、從好奇心中發現。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是以學生的興趣和感知為基礎的,是由學生的動機激勵和指引著的過程,也就是在活動現象的后面體現著學生的動機,而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動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內部動力,是創造能力培養的前提和關鍵。因此要善于“積累”學生的好奇,為活動的開展提供素材。例如:在開展與教材有關的魚類探究活動之后,引發了學生想更多了解的課題,有“魚有條件反射嗎”、“魚是怎樣冬眠”等課題。
2、從生活中提煉課題。要把課題的確立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利用生物學知識探索生活實踐中遇到的生物問題、社會熱點等,這也是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例如:當學生家中發現老鼠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消滅,可尋找取材方便、用時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付幼鼠。為了解決問題,一些學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課題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老鼠的生活習性出發,他們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誘鼠入罐”的簡單無害的方法。
3、在比較中發現。將兩個或若干個研究對象放在一起,必要時放在基于條件相同或相近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比較,從而尋找它們共同具有的本質屬性或探求發現它們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并進而發現造成或引發共性或差異的原因。在生物實驗課外活動中,比較發現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例如:以“魚能在陸上呼吸嗎?”為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魚的鰓在水中和陸上的差異,進而在探究中形成鰓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4、教學疑難點中選擇。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科教學必須強調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人體驗,注重學生的主動實踐,積極探究和合作交流。而開展探究性教學,往往在課時上受到限制。因此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應設法服務于課堂教學,可以將教材的重點難點轉換為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課外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活動中提高。例如:植物莖對水分的輸導較容易在課內探究,而對有機物輸導探究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組織“植物莖對有機養料的運輸探究”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5、從知識拓展上選擇。要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課內課外都作為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在鞏固和發展學生課堂所獲得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知識和進行探究,使教材成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載體。例如:在學習“外界條件對植物呼吸的影響”后,組織“蔬果保鮮方法”課題探究。
6、換角度法。不同的學生由于對生活和知識的感受和體驗不同,往往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具有不同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多角度的探究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開發、訓練,讓學生養成科學的態度、發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創造品格。例如“探究影響葉綠素形成的外界條件”等課題。
二、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組織開展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應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環境條件和可能提供的條件,選擇開展適當形式的課外探究開展。
1、集體活動。一般在野外自然環境和社會熱點問題的探究時,以班級集體活動較為適宜,視情況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尤其是條件充足或實施周期較短的探究活動。如氣候對校園植物的影響、家鄉生物資源的調查等,也可以結合學生的野外社會實踐活動進行。
2、小組活動。由于初中學生知識、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發地、獨立開展生物實驗課外活動有許多困難,因此應堅持積極引導與自愿相結合。一般由學生自愿報名參加,每周安排二課時的活動量,小組人數一般十人左右為宜,選出組長,在活動中由組長實施組織工作。這是開展生物實驗活動的主要形式。
3、獨立探究。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法自由地、開放性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的生物學知識的過程。獨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集體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這類課外活動主要適用于已有知識基礎上的拓展性探究。
三、幾種主要的探究方法
1、實驗探究法。實驗探究的目的是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創造性,引導學生在情感、認知等方面積極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給學生思考的情緒,給學生質疑、想象的空間,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機會。實驗探究模式一般方法就是:情境創設→提出探究問題→自主探究→合作討論。這是進行生物探究性課外小組活動的主要方法。例如:在學習魚類時,以活體實物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在情境中設置“探究鰭在魚生活中的作用”,啟發學生學會觀察;在實施自主探究中,給每一個學生獨立思維、探討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體現個體學習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在討論、交流中知道,通過無關變量控制的對照實驗是獲得結果的最科學方法。
2網上查閱法。網絡的信息容量大、速度快、范圍廣,更不受時間、地域、探究材料的限制,在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上都具有開放性。要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開展課外活動,電腦網絡的普遍運用,為搞好生物探究性課外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并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內在的需求。例如,各類生物資源的調查。這種方法既適用于集體性的探究活動,也適合學生的獨立探究活動。
3、參觀考察法。結合本地資源的實際和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相關的探究課題預先布置給學生,使學生在形成探究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實地的考察活動,既能密切知識與實際的聯系,又能在運用中得到更多發現。
四、生物實驗課外活動舉例分析:“有機養料在莖內的運輸途徑的實驗探究”
1、前期準備。提前三周布置學生本節內容,重點是閱讀“樹木的有機養料是通過樹皮中的某種結構來輸送的”,并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探究方案,一周后交指導老師。
2、設計探究方案。尋找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案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對于某一具體的探究活動來說,應根據探究活動的性質進行設計,將有關的活動按一定的階段進行恰當的排列,并討論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準備好相應的材料。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8
生物課外小組經過一個學期的活動,幾乎每個星期六學生都志愿參加生物課外活動。作為教師如何和學生一起總結呢?
我的做法是:手把手地教
每個學生發一張生物實驗報告,學生動手寫:
1、生物材料的采集:學生可以寫某一實驗時,自己認真準備的實驗材料,如準備的植物葉片,花生和核桃,水果等,準備的材料是做哪一個生物實驗的;你是如何找到實驗材料的;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實驗材料的。為什么這么準備。
2、在生物課外小組活動中,你知道了什么?
A、從理論上說
B、從生物實驗的過程上說
C、從生物實驗的結果分析上總結
D、從生物實驗態度上總結
3、在生物小組活動中,你和實驗小組成員的合作上說,針對生物課題《小組合作學生總結》
A、你在小組合作中處于什么地位
B、你在小組活動中是如何與小組成員合作的
C、從生物小組合作實驗中你的體會是什么
4、在生物課外小組活動中你的收獲是什么
ABCDE
5、在生物課外小組活動中,你還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ABC
6、對以后生物課外小組活動的建議
ABC
學生很認真的總結,并對以后生物課外小組活動提出比較中懇的建議。有時候,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要多動腦筋,時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最后,我對于生物課外小組活動進行切實的總結,對出現的問題也進行了說明。對學生講
“為什么要對生物課外活動進行總結,目的是任何一件事,既然做了,就要有始有終。從細微的小事可以年看出我們活動的進步。從中看出要培養學生一種做事認真的態度。生物實驗是從許多特別細小的地方開始的`,我們必須重視生物實驗的每一個細節。如葉片臨時裝片的制作,用雙刀片切葉片的過程是最為關鍵的,上一次做實驗有二三個學生做成功。為什么呢?許多學生沒有認真對待生物課外活動實驗,把它看成來玩來了。態度不端正。這就提醒我們,不論做任何事,只有認真,老老實實地對待,才有可能實現。如這次讓學生準備青蛙,只有三個學生帶來了青蛙。有些事,你自己認為很難,沒有想辦法去克服那些看似有一定難度的事情。同樣道理,在學習上,在期末復習上,我們同樣要提倡"認真"只有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習任務,我們才有所收獲!”
同樣道理,教師在組織學生活動時,同樣要注意對事件的總結和講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認真對待。他才會感覺到你的認真工作。
教師的才華不只是顯現在你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教師的認真程度上。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9
一、指導思想
興趣小組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基于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同時充分發揮人員、設備優勢進行有效探索、實踐的學生活動的有效方式。在新一輪教改思想指導下,興趣小組的活動要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成為同學培養生物興趣、掌握生物實驗技能、樹立科學世界觀的一段難忘的經歷。
二、活動內容的計劃
(一)生物學課外活動內容安排的原則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課外活動內容應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出發點,適當擴大、加深。如講葉的結構,就配合做葉脈書簽。2.以實踐活動為主與課堂教學不同,課外活動以實踐為主。但課外活動必須以理論為指導,在實踐活動講授理論。
3.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生物學課外活動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及周圍的條件、需要以及學生的情況來安排內容。生物生長發育有季節性的特點,活動內容應抓住有利時機安排,如春天適合植樹種花草,觀察青蛙的'發育;夏天適宜各種野外考察活動;秋天利于采集昆蟲標本,培育菊花新品種等。
活動方案
1、生物學課外活動小組這是校內活動的主要形式。活動內容主要配合課堂教學,也可擴大和加深生物學有關的知識。為保證活動正常進行,每周安排一定時間。
2、個人活動對生物學興趣特別濃厚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個別指導,組織他們進行閱讀、觀察、研究,指導他們撰寫小論文,參加生物學智力競賽等活動。
3.舉辦成果展覽會可展出課外活動小組栽培的植物、飼養的動物或制作的標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組成員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學生受到教育。
4.召開活動匯報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匯報,也可起到總結交流的作用。
5.宣讀小論文活動結束時,可組織學生寫出小論文,并在一定會議上宣讀。
活動總結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與第一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么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局限,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并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動組織
根據學生自愿參加和教師挑選相結合的辦法,按不同年級或不同班級組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愿參加活動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積極性。小組要有教師負責指導,并選出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來作正、副組長。參加小組應有連續性,可從初一到初三。三、因地制宜地組織好活動,是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關鍵開展課外活動,將碰到時間和經費問題,在時間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學、自習課、周末等空余時間,學生方面以自愿和興趣為參加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爭得他們的支持和經濟幫助。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0
活動總結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實踐證明,經過第二課堂活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動手能力也得到提高,與第一課堂教學相得益彰。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么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局限,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并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動組織
根據學生自愿參加和教師挑選相結合的辦法,按不同年級或不同班級組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自愿參加活動組織,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積
極性。小組要有教師負責指導,并選出責任心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來作正、副組長。參加小組應有連續性,可從初一到初三。
三、因地制宜地組織好活動,是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關鍵
開展課外活動,將碰到時間和經費問題,在時間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以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為前提,活動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學、自習課、周末等空余時間,學生方面以自愿和興趣為參加原則,教師擇優組建成立生物興趣小組,同時必須報請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爭得他們的支持和經濟幫助。
四、靈活多樣的課外活動的形式。如植物栽培小組,實用菌栽培小組,標本制作小組,小型動物飼養小組等等。這些小組的學生在老師統一指導下,開展各項生物活動。對有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去自行設計、調查、取證如遺傳、嫁接、扦插實驗,觀察植物外行、解剖鯽魚等,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做出教室、走出校門到大自然懷抱中去領略綠色美景,去到公園里觀賞動物的生活習性,去農村參觀農民伯伯們收獲蔬菜水果,如此等等。使生物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發揮,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1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對第一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智能。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第二課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顯示出來。因此,探討中學第二課堂活動的管理有重要意義。我校在開展這項活動中,主要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我校各組領導很重視二課堂工作,一把校長親自掛帥,動員每一位教師參加這一重要的工作。
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教育仍局限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那么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會受到限制,而且學生的個性特長也難以發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利。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和四化建設的需要。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是擴大學生知識面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學校領導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第二課堂活動,把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列入常規工作加以研究和檢查,并在時間、資金投入、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給以了充分的保證,從而使第二課堂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為了便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我校領導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以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安排固定時間(每天下午第三節課)為全校性第二課堂活動時間。
二、本著對每位學生的,的組織實施這項工作
多年來,我校的課外活動在學下有條不紊的。是近年來這項工作的更是如火如荼,借鑒了好的經驗,加大了管理的,制定了的措施,真正了管理得當,措施到位,實施。并了我班的情況有組織、有計劃、有。把課外活動真正的到實處。本著對每位學生的,的組織實施這項工作。
1、以人為本,增進健康。
實施課外活動的目的學生的素質,增進學生健康,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項目的選擇上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意志,讓學生不感覺到課外活動是負擔。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把課外活動項目做了加工,了學法和練法,以游戲和比賽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了的鍛煉熱情,既了教學任務,學生又了的鍛煉。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從不歧視與挖苦,而去安慰和鼓勵,使不但在素質上,在心靈上更了自尊與自信。
2、競賽,常抓不懈。
學生素質的,光靠一周的三節體育課遠遠達需求。為此,“冬鍛”校內競賽,課外活動和大課間操等來補充鍛煉的。冬鍛期間,學生每天人手一毽、人手一繩,并課間操練習踢毽、跳繩及素質練習。每年的校內比賽幾乎全校性的。設立單項賽,鼓勵學生早晨晨練等手段,的這項工作。
三、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輔導教師隊伍是重要保證我們首先在思想上動員、號召大家爭當輔導教師。
學校注意選拔思想好、責任心強、學識廣博且小學課外活動工作總結有一技之長的教師擔任輔導教師。還聘請了一些退休教師或從社會上聘任兼職校外輔導教師。由各年級組負責落實各學科的輔導教師,教務處負責統一管理。輔導教師的工作要計工作量,對他們的成績要及時表揚、獎勵,有無二課堂活動,活動中作的好壞作為對教師工作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校還擬訂了一些獎項。如成果獎:個人或師生共同取得科研成果或得到社會承認者獲此獎。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2
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將初中物理課程與創新教育相整合,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然而現階段,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情景不容樂觀,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層出不窮。受傳統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在考試指揮棒的制約下,部分老師仍存在以分數、成績論英雄的錯誤思想,對學生創新能力不加以重視,造成了大部分學生“高分低能”的現狀。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對創新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幾點思考。
一、巧設問題,實施創新教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探索才會發現真理。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就需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問難,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爭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問題的教學價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比如說,對于初中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的教學,在使用尺子引導學生測量物理課本長度的實踐中,筆者要學生將尺子的零刻度與物理課本的一端對齊,則尺子另一端的數值就是物理課本的長度,讓學生自行進行測量。在測量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并沒有急于總結實驗結論,而是引入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尺子沒有零刻度,應當怎樣測量書本的長度呢?借助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結合生活實際,實施創新教育
知識源于生活,物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系。結合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問題、現象,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學習實用性的認識,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現實生活中許多方面都涉及物理知識和規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應當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引入生活元素,將課程教學中的物理知識、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碰撞出創新的思維火花,燃起學生的創新之火。比如說,對于電學部分的串并聯課程教學,筆者緊密結合現實生活中的電路圖,向學生展示串聯、并聯的區別和聯系。在課程結束之后,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實操能力等,筆者還將全班學生分組,讓各小組自行設計出不同的電路圖。在實踐環節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興致勃勃、興致高昂,積極與小組成員討論交流,不斷嘗試著采用雙觸開關、單刀雙擲雙控等方式,完成電路圖的設計任務,滿足設計活動的要求。
三、開展探究式學習,實施創新教育
創新與探究兩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實施創新教育,打破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發揮探究式學習的魅力,開展探究式學習。比如說,對于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為了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就應當摒棄傳統告知學生定律為何物的教學模式,而是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自行歸納總結牛頓定律。在教學中,教師以一定的歷史事件引出教學課題之后,讓學生探究是什么維持物體運動,及其原因?為什么力中止后,物體依然繼續運動?在光滑、粗糙等不同的表面上,物體運動的速度、距離為什么不等?按照這樣的.探究環節,讓學生在不斷總結定理之后,又不斷地定理,避免學生思想的教條化,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理解,在積累物理知識學習規律和經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不斷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
四、使用多媒體技術,實施創新教育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實施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多媒體集聲音、圖片、文字和動畫于一體,能夠多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媒體作為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組織課程教學活動,對優化教學結構、創新教學方法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物理課程是初中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開展多媒體創新教育,帶給學生試聽感官享受的同時,還能夠將課堂試驗中無法演示的宏觀、微觀等物理現象具體化、形象化,創設鮮活逼真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認“物”,便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另外,多媒體能夠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擴充課程量,豐富課程教學資源,滿足學生信息多樣化的需要。
五、拓展課外教學活動,實施創新教育
課外活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開闊學生科學視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有效載體。初中物理教學做好課堂45分鐘創新教育的同時,還應當充分發揮和利用課余時間,拓展學生的課外教學活動,讓學生將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中來。比如說,教師可以安排這樣一個富有創新色彩的課外小活動:讓學生想辦法解決如何讓一個從3樓掉下來的雞蛋不會碎裂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勢必會絞盡腦汁,探索各種減緩沖擊力的方法。這樣一來,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科學內涵的了解,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另外,課外環境具有一定的開發性,打破了課堂與教材的束縛,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推動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總之,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所倡導的教學理念,也是我國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環節。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應當從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心理出發,遵循教學活動規律,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環境,優化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當正確認識到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需要老師將這一思想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循序漸進地開展創新教育,致力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工作上來。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3
有效開展生物課外活動,不僅有助于我們學生開闊視野,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們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我們感觸很多:
一、制定計劃、注重實踐
生物課外活動的全過程就是運用知識。因此每開展一次生物課外活動,老師都加強領導,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活動,發揮好主導作用,老師提前對活動要周密部署,詳細安排,決不打無準備之仗,但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則以我們學生為主體,大膽讓我們去親自動手動腦,去探索,去創造,不怕我們出錯,不怕我們反復,讓我們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增長才智,不斷進取。老師在指導過程中耐心、表揚和鼓勵。使活動真正體現以我們學生為主,充分調動我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精心組織、形式多樣
組織開展生物課外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我們根據當地獨特的.生物環境,選擇性地開展適當形式的生物課外活動。
1.結合校園綠化開展花木栽培等課外科技活動,美化校園,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組,開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動,同時滲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術。介紹常見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術及嫁接、壓條、扦插等繁殖技術,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學生的實踐,使我們學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術。
2.利用本地區特色進行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調查,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撰寫小論文。幾年來我們共采集制作動植物標本近千件,撰寫的小論文多次獲獎。
3.結合課堂教學開展生物小實驗,培養我們學生簡單科學研究的能力,對生物知識進行驗證,如結合種子萌發教學進行種子萌發率測定;結合動物個體發育進行蛙個體發育過程的觀察等。
4.結合勞動技術課教學開展生物科技活動,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技術,培養勞動觀點、習慣、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樹栽培及實踐,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的教學與實踐,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等。
我們中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通過以上課外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我們學生學習生物課的積極性,使我們的興趣和愛好得于很好的培養和發展。
三、課堂內外、有機結合
開展課外活動與學校的課堂學習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課堂學習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則是課堂學習質量的提高,而且能獲得課堂中所不能達到的效果,課堂學習和課外活動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四、檢閱成果、做好總結
要使生物課外活動有蓬勃生機,除了內容具有吸引力,組織得當以外,做好總結工作和成果檢閱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成果總結的方法很多,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請老師現場觀摩指導。②進行課外活動作品展覽,開展環境保護知識演講等。③活動中寫的小論文、紀實,調查報告等裝集成冊,其中好的文章印發推薦交流。④活動過程拍照、錄相保存。
總之,生物課外活動開展得當,就可使課內與課外,知識與能力,自覺與自理,智能與個性特長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我們更多方面的能力。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生物課外活動的總結04-28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2-1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7-14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三篇07-01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2篇12-12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8篇03-2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0篇02-13
生物課外活動總結(10篇)02-13
初中生物課外活動總結06-03
中學生生物實驗課外活動總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