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匯編15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
一、成績與亮點
1.莞師慧課堂,引領學科風向
本學期4月8日下午,我校李xx老師走進xx中心小學名師直播課堂觀課,執教《設計食品包裝袋》。陳xx老師帶領科組老師和全市的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大家認為本課切合《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列明“設計制作”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主要活動方式,在《設計食品包裝袋》這一主題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設計,手腦并用,設計自己的食品包裝袋,除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外,還需要學生靈活運多種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意識。此課,讓許多學校老師模仿學習,引領全市綜合實踐活動的風向。
2.經五個過程,踐行“文博達美”
從三月開始到五月,我校積極響應城區教育辦的號召,利用市博物館提供的課程資源,通過精心的策劃,開發成我校的課程超市課程資源,組織學生走進市博物館,與東莞市博物館共同構建并落實開展“文博達美”課程,開展系列綜合實踐活動。為了更進一步開展活動,我校還把市博物館提供的課程資源,開發成我校的課程超市課程資源,讓孩子們經歷“搜集資料——開展體驗——設計制作——拓展研究——交流分享”這一系列活動過程,將活動推向深入。
走進市博物館前,各班班主任播放了市博物館提供的“走進博物館須知”的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到博物館參觀的注意事項。3月29日下午,市博物館宣教部趙筱穎老師,親自來到我校給五年級的全體師生作了《說說古代東莞的那些事兒》的講座。與梁煥英副校長一起開啟了“走進市博物館之旅”。
講座后,我們用三個月的時間,采用“點面結合、菜單自助、任務驅動”的方式開展活動。所謂點,就是以五年級為重點,分五批,每批兩個班走進市博物館開展參觀體驗活動。每次活動的內容有兩項,第一項是參觀《古代東莞的展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踏上了“考古之路”,聽著講解員耐心細致的講解,看著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圖畫,感受到東莞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作為為東莞人,他們感到無比自豪。第二項是體驗項目,每一批的'孩子選擇的體驗項目各不相同,九、十班孩子們制作海鹽;四、五班的孩子們制作陶紋;三、七班的孩子們繪制梅瓶;一、二班的孩子們制作朝珠;六、八班的孩子們插花。所謂面,指的是我校根據市博物館提供的講座、活動展覽、小班興趣活動項目,發動各年級各班家委會自行組織,利用周六、周日時間,小手牽大手,走進市博物館,通過“任務驅動——參觀體驗——提交成果”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另外,我們還在學校三(4)班旁邊的空地,利用市博物館提供的資源,布置了《考古是個什么鬼?》的巨型展覽。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展覽。孩子們被展覽吸引住了,參觀時,大家認真觀看,有的還做筆記呢。
我們還通過展板、實物等展示了孩子們歷時三個月的探究活動,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到東莞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培養了孩子們與人合作、動手實踐、設計創新能力,增強了孩子們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3.驛站任務式,開展基地考察
基地課程建設是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人與社會”建設的重要一環。本學期,我校在開發課程基地的同時,積極思考探索如何做好基地課程實施與開展工作。除了借助基地課程的力量外,還需著眼于完善基地課程的校內配套課程設計與實施,著重能力生根,基地課程與學校特色課程融合,形成新的育人點。6月21日,陳xx老師在20xx年xx小學(幼兒園)自研課題成果答辯會上作了《“驛站任務式”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的研究報告,榮獲xx區科研成果一等獎。
三、四、五年級全體學生分批,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東莞青旅賞學游教育中心輔導員以及家長義工的共同帶領下,走進“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東莞飲食風俗博物館、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和檢察院、可園這幾個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考察活動,讓孩子們收獲課堂外的精彩。
4.“繽紛社團”首秀,四大社團獲獎
6月2日,由廣東教育學會中學及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業委員會主辦,卓優學生活動網承辦的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繽紛社團”風采大賽現場交流展示和頒獎大會在深圳龍華玉龍學校舉行。
經過激烈的角逐,我校“悅行社會服務社團”榮獲“十佳夢想社團”,“少年科學院”、“至正研究社”、“大榕樹環保環保社團”榮獲“十佳精品社團”。梁煥英、陸葉屏、郭小霞、謝小湘、陳xx、陳宇、陳麗君、李xx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社團指導老師”。
本次活動,我校四個社團從眾多的參賽社團中脫穎而出,經過專家評委及大眾評委遴選,進入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繽紛社團”風采大賽小學組前18名。在現場決賽與展示中,四個社團用五分鐘時間,用PPT展示社團的建設、管理及特色活動等,秀出了風采,獲得廣東教育學會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會員常務副理事長黃志紅博士的好評。她認為我校的社團活動涉及面廣,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全省小學中獨樹一幟。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對新綱要理解不深,研究欠深入
當前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以及非教學工作一直都在做加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老師,往往身兼語文老師、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品德與社會等教學任務,所兼的每一門科目任務都越來越繁雜,要求越來越精細,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老師更難難沉下心來,好好研讀新頒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難以明確新綱要的要求。
2.骨干老師帶動力度不夠,發展不均衡
因為老師們絕大多數都是兼職的老師,我校通過骨干老師的帶動,促進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一年來,我們發現,雖然骨干老師積極引領,但是,由于有些老師還對本課程的價值認識不足,還沒有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活動中,覺得開展活動室一種負擔,怕影響語數英主科的學習。
(三)下半年工作目標、思路與措施
1.學習領悟《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精神。
2.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
3.修改、完善校本教材。
4.開展活動時,多學科整合,大力開展設計制作、職業體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手腦并用,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各類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知識遷移水平,體驗工匠精神等。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的實踐活動盡可能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而且在每一個活動開始之前都對活動制定周密的設計,制定詳細的指導計劃。在整個過程中也注意整理學生的活動記錄,也幫他們糾正一些錯誤,解決一些問題。
開學初綜合實踐教研組長朱老師指出本學期的教研重點就是課例研究,并且讓我開展一次有學校特色的主題活動,經過朱老師的'細心指導,和自己的精心準備,十一月初我帶領學生開展了一次《安全出行在身邊》的活動,在活動準備階段,我要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小隊并且給個小隊布置了任務,讓他們去搜集常見的交通標識和路標,并且通過各種方式理解這些交通標識的含義,有的小隊提出可不可以將認識的交通標識或路標穿插在自編的與安全有關的小品中,我表示贊成,個小隊聽說可以用小品的方式來匯報,積極性很高。在活動中,以學生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我首先讓學生看幾幅交通事故現場的圖片,讓學生知道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他們研究安全問題的興趣,接著出示書上的兒歌:過馬路,左右看,汽車來時靠邊站。放學回家守秩序,不在路上鬧和玩。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通過這首安全兒歌導入活動主題。活動時我先是讓學生介紹搜集到的交通標識,介紹的方式不限,可以直接介紹也可以用演小品的方式等。介紹完標識我播放了一段我們學校放學的場景,并讓他們找找其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找到安全隱患后,讓他們討論自己搜集到的標識哪些可以在學校附近設置,為什么設置這個標識。接著我提出要求讓他們小隊合作從學校、家長和學生自己三方面指出在上學放學的安全問題上應該注意些什么。最后我把時間留給了學生,讓他們展示課前準備的和上學放學安全有關的小品。這次活動的設計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
本學期我還參與了新蕪區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的共建工作,我們學校所承擔的課題是《歡度節日》,在參與網站的共建過程中,學校給予我很大的支持,由于網站需要學生實名注冊,而我發現四年級的很多學生不太會打字,計算機老師知道之后,利用計算機課的時間,教會了學生簡單的打字方法,這樣為他們后來在網站中發表文章打下了基礎。結合我們學校承擔的課題,我開展了《看看誰是小能手》、《我是活動策劃師》、《“我的祝福”賀卡展》、《春聯大比拼》、《制定新年學習計劃》等活動,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我帶領學生來到網絡教室,學生將搜集的資料、制作的賀卡、親手寫的對聯、自己制定的活動策劃書通過網絡上傳到了綜合實踐專題網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文章或是圖片在網站中發布時,都特別興奮,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以上是對本學期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小結,在工作中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得更好。,育紅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小結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而組織起來的綜合課程。這是近幾年來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涌現出來的一種嶄新的課程形態,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構成。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必修課程,是讓學生聯系社會,通過親自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精神,我校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已有四個年頭,我們在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領導,扎實實施,充分發掘課程內容,不斷進行反思調整,收到了一定的實效,現作如下簡要的總結,同大家討論研究,以期今后能更好地開展對這一學科的研究、實踐。
一、加強理論學習,明確課程涵義。
教師是課程的主體之一,實施新課程,教師培訓要先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新課程,對于這門新興課程,教師們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往往會同以往的勞技課、活動課相混淆。為使教師能清楚地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產生的背景,它的性質與特點,目標與內容,實施與評價等相關內容,我們首先組織了全輔導組教師的學習培訓,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以及基礎教育新課程培訓資料中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輔導材料,學習培訓使教師們了解了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要圍繞四條線索進行,即學習者與自然的關系、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與文化的關系、與自我的關系;知道了課程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以及課程所要求的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教師們對新課程內涵有了全面的了解,認識到課程的實施,能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展。學習和培訓為教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了較為扎實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作好了師資儲備。
二、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順利實施。
為使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科學、規范、扎實、有效、順利地開展起來,學校行政一班人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十分重視,校長在行政會議和教師大會上多次進行課程實施動員,并成立了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教導處人員、教科室人員、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校長室負責全員的宣傳發動,并提供必要的經濟保證,教導處全面負責課程的開展及研究工作,定期和任課教師進行課程開展情況的研討。可以說,領導小組的成立為課程的正常開展打下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在課程實施之初,因為沒有現成的教材體系和指導體系,教師們感到還是無從下手,不好確定較為詳細、可行的活動計劃,活動內容較為凌亂,在活動的時間,具體的組織開展方面隨意性較大。對此,教導處經過討論研究,首先是統一了備課方案,明確了一定的內容及格式,其次是根據各年級的不同情況,組織教師討論,制定不同年級的工作計劃,討論活動選題和方案,這樣使各年級能針對各自特點靈活多樣地開展活動,一方面降低了活動開展的難度,有一定的彈性,另一方面確保了各年級活動的有序進行。在教學工作“六認真”檢查時,我們把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備課也納入檢查范圍之列。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其他課程有不同的特點,教導處在排課時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將綜合實踐課納入課程安排中,同時明確,有一定的靈活性,任課教師可根據具體活動課題的情況,同教導處協調,做到統一與自主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結合。這樣,全校上下目標明確,統一要求,把課程實施落到實處。
三、重視過程管理,開展實踐探索。
1、注重發掘課程內容。
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培訓,教師參加課改的積極性較高,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本地實際、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制定教學活動計劃,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主題,開發和利用廣泛存在的課程資源。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沒有現存的教材,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難度,也給教師帶去了廣闊的空間。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匯聚著師生智慧的一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如研究性學習課題《白茆塘水的污染與治理》。我們知道,研究性學習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領域,是學生基于自身的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文化和學習者自身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跨學科探究的過程,它對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白茆塘水的污染與治理》課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組織下,通過實地觀察、取樣,調查、訪問、資料搜集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事實資料,并撰寫調查報告,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向社會發出呼吁。該課題研究方案獲蘇州市一等獎,并做了交流。此外,還有像《廢舊電池的危害及合理回收》、《家鄉的紅豆山莊》、《綠色食品》、《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與研究》、《白茆山歌》、《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家鄉的驕傲——波司登》等課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漲,不僅可以發展學生探究欲望和創新精神,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自然、社會、自我、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
除了研究性學習,其他活動內容也都在實踐中一一得到有效落實。信息技術教育不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我們在操作中注意時間的保證,師資力量的保證,同時對不同年級分別要求,中年級以學習信息技術為主,著重學習必要的計算機操作技術,能進行文字輸入、進行文本處理、上網查找資料;高年級則要求在已有的基礎上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其他實踐領域,進行信息的搜集與分析處理,操作要求相對要求熟練。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等過程,以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并形成良好技術素養。我們結合學校的打掃除活動、簡單的種植、養殖活動、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科技活動等,強調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體驗性學習、操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強調手腦結合。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立足開發校內資源,充分挖掘校外資源,開展一系列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如開展校內中隊值日,安排小警員、開展紅領巾廣播等。到校外進行義務宣傳,培養活動能力;去烈士陵園掃墓,繼承烈士遺志;去波司登集團參觀,了解工人勞動情況;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表演節目等,了解老人的生活,懂得要尊敬老人。
綜合實踐課程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等,對此,學校結合“大閱覽”課題研究,營造書香校園,開展“好書推薦會”、“故事大王比賽”、“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等活動;結合“山歌文化”課題,學校開展山歌文化藝術周、藝術節活動,康博少兒山歌藝術團進行演出活動,評選校園“十佳小山歌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主題活動,這些極為廣泛的活動,幾乎班班都有開展,人人參與其中,大大豐富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2、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和其他課程一樣,學校對于綜合實踐活動同樣加強教學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進行主題活動,也定期舉行教研活動。只有通過教學研究活動,以鮮活的實例剖析,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認識深化,促進教師對活動的設計、組織及實施更趨合理化,從而克服隨意性。
在課程實施初期,教導處就組織骨干教師及相關學科教師進行專題討論,集思廣益,確定一些適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本地區實際的活動課題,明確大致的活動思路,供不同年級的教師參考。此外,通過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定期組織專題學習討論,提高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教導處多次組織輔導組的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如一位教師上“眼睛的保健”,開課教師確定了主題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負責相應的內容,同學們相互合作,齊心協力,通過上網搜集資料,到各班調查實際情況,下發師生問卷,結果在課堂上師生結合多媒體技術,以具體的數據統計,生動的事例,完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眼睛保健課。這樣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同時也切實教育了廣大師生,注意用眼科學,用眼衛生,保護自己的眼睛。在教育局教研室來校的一次教學檢查中,一位教師上了“綠色食品”一課,同樣發揮了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到超市去尋找,到網上去搜集,理論結合實際,使學生對綠色食品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達到了培養能力,關注生活的目的。
3、深入反思加以調整。
隨著課程的實施,存在的問題也漸漸凸現,我們發現在活動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誤區,主要是教師怕上綜合實踐課,甚至干脆占用,上成其他課。原因主要有:
(1)教師對課程從理念上還未真正把握,或仍視為單純的活動課,或等同于學科課程。
(2)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該課程實施還未匹配,或一包到底,或覺得無從著手,業務素質不夠。
(3)現有對教師的評價仍強調學科教學質量,對課程實施帶來影響。
(4)考慮到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因素及其他社會原因,給課程實施帶來難度。
要走出綜合實踐活動的誤區,必須進行深入反思,明確努力方向:
(1)要切實轉變觀念,要讓教師站在未來人才需要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上來認識,課程的實施是教師與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2)要積極拓展外部環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活動開展的有利氛圍。
(3)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辦法。
4、加強課程評價管理。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中發揮著導向和激勵功能,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目前評價卻是綜合實踐活動中較薄弱的環節。在評價過程中我們突出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教師、學生、家長、校外指導均可成為評價者。評價以形成性、發展性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注意評價的多樣性和可選擇性,采用作品評價(繪畫、手工、調查報告、研究性小論文等)、展示與交流、成果匯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采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將其作為評價的標準。同樣,學校也對教師實施課程情況,從多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以激勵教師的積極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如何上好這門課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廣大教師去探討去摸索,其實施之路任重道遠。以上便是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幾年來的一些做法,其中有許多不成熟之處。但我們相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我們的不斷探索不斷研究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將不斷向前發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4
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兩年半,我校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樣本校,為此,我們采取的策略是: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前一階段我們在學生評價工作和校本課程方面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可。我校的綜合實踐教師們在參與中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及教學方式。為了把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深入地開展下去,本學期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一、實踐方面
首先,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施小組,制定了學習和研究計劃,并按計劃開展了多次學習與研討活動,進一步強化了課程理念,明確了課程實施方向、組織形式,尤其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形式。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基于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征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其基本理念包蘊著三種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綜合教育的思想、實踐教育的思想、主體教育的思想的有機融合。結合課本內容及學校政教處、少先隊大隊部的工作,對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重新作了調整。本學期擬對“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校園萬花筒”、“書海踏浪”、“果味飄香”、“多民族大家庭”、“購物講價”、“吃的文化”這些主題進行研究。
其次,經過前一階段的實踐研究,老師們對主題的開發,研究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的認識,學習中更關注學生的'喜好、個性、原有知識層面。本學期我們擬以五年級綜合實踐小組為龍頭,帶動其他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研究走到評價階段,目前正在討論,擬定出一個能突出我校特點、個性化的綜合實踐學生成長記錄冊,以便能更好的指導檢查學生的實踐活動。
在對一、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結合學校特色、周邊環境特點和依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理論,制定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二年級的活動實施方案,經過科任的教師實踐與修改,使之趨于科學、合理,更能貼近學生、貼近教師、貼近學校。
第三,我們考慮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的一些實踐活動,需要得到社會、家長的支持與合作。為此,我們通過多種途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使社會及家長也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十分必要和及時,為此,我們營造了課程實施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四,在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當中,我們十分注重教師的角色把握,要求教師首先是與學生一樣,是實踐活動的參與者,其次才是實踐活動的指導者。學生的學習方式必須得以轉變,必須是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實踐活動過程的切身體驗,而且,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也應呈多樣性,如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師生共同探究、班級集體探究等。配合全市課改樣本校的調研工作,我們工作的重點放在如何用好我們的成長記錄冊這一方面上。我校三、四、五年級的綜合實踐課教師以“學生發展性評價”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指導學生有創造性的使用“小學生綜合實踐評價手冊”。注意運用“自評”、“他評”、“集體評”、“再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當中的表現(包括知識、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態度等)進行恰當的評價,并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成果一起存入學生的課程材料袋。通過使用手冊與未使用手冊兩種班級的實驗對比,我們發現,手冊非常適用于中年級,能有效的指導學生開展活動。對高年級同學用評價手冊已顯示不出太大的激勵作用,對高年級同學的活動評價是否可以考慮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電腦進行,使之更趨向于現代化、個性化,在這方面還有待研究。
二、思考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引起了我們的幾點思考:
1、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過程當中,如果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獨立自主地選擇并確定研究主題,則會影響課程實施與管理的有序性,影響學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師為學生預先選擇并設定研究主題,則又將遏制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從而影響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如何使兩者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2、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明確區別于傳統的“興趣課”、“自然課”、“制作課”等,我們如何使學生“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加強“實踐”體驗,真正使教師和學生“活動”起來,將要作出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3、對于課程的管理與評價,如何做到科學、有效、持續,需要我們的思考和實踐,逐步建立并完善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與評價體系。
4、活動研究的深度、廣度,教師如何把握?
5、如何調動學生全員參與面,特別是一些有困難的學生?如何把評價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來簡單可行?這都是我們今后要解決的問題。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5
本學期,我校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依托,健全完善了以校長為主導、教師為主體、活動為主戰場的三主型校本研訓機制,確立“培訓、教研、科研”三結合的教師校本研訓模式,形成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專業引領的校本研訓三種基本力量建設形式,使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職責明確,強化活動落實
1、根據實際,明確職責。
本學期,校長著力整合學校教導處、課題組等各種力量,積極主動地創造一切條件,采用多種形式,為教師牽線搭橋,采用請進來,推出去的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把研訓中心的課程專家請進來,為我們課程教師作課程指導,同時,我們還成功地向全市展示了我校五年來的成長、發展的理念與成果,獲得了專家、同行的一致好評,這不僅使教師能夠與校內、校外同行保持經常性的溝通交流,獲得必要的專業引領,也強化了新教師的專業能力,
同時,為增強研究意識,在學校教師隊伍整體培養目標之下,每個教師明確個人專業發展目標,形成了教師個人五個一習慣。(即每月一主持、一學習、一總結、一體會、一反思)
2、強化落實活動。
在明確職責的前提下,學期初,我們就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訓計劃,并將該課程的'教研活動、理論學習、課題活動等納入學校總計劃中,以表格的形式下發到每位任課教師的手中。
為突出基地學校的作用,本學期,我們課程的開設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年級段由原來的3——6年級向1——2年級延伸,使課程實施得到更好地銜接,開學初我們整合班級活動專題制定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三級計劃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負責人職責,教研活動計劃、理論學習安排等,逐步構建起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研訓網絡。同時學校創造條件,支持教師發展與提升,并將教師學期規劃實施情況納入教師年終考評的范圍。以組織教研、集中培訓、教研活動、專題研討會、上展示匯報課、課題研究等進行落實、考核。
二、課程研訓多樣化
我們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豐富多彩的平臺,以課題為依托開展靈活多樣的校本研訓。
1、及時總結與自我反思
根據學校活動三級安排,我們要求教師一活動一總結一反思,活動結束后,教師及時把活動的方案、活動實施過程中的資料、成果以及教師的總結、反思及時收集、上交歸檔,作為學期結束教師考核的依據之一。我們非常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分別為教師搭建了三個反思的平臺,即每次活動及時進行活動反思、理論學習寫好學習體會,每次培訓結合實際寫好心得。
2、教研活動
我們將教研活動分為兩塊,一是常規性教研,每學期每個課程教師必須上一節教研課,二是課題性教研,這是專題研討活動,要求課題組成員中負責活動過程研究的教師開1節研究課。專題討論是教師在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在有效的討論中每個教師都能獲得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東西。
3、師徒結隊
本學期,我們努力培養實踐中的“土專家”,從教師中選拔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幫助和指導新任教師,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同時我們利用市級評比活動、片級、校際交流的契機,推出新人,鍛煉提高,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該課程的組織實施。
從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了全新的認識,并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尤其其中部分新教師專業發展較快,并能全面進入了角色,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可喜之處。但教師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個別教師對本課程理解的偏差,仍是我們下學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6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結合學科特點,利用本校有利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養。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我校讓實踐課真正起到實踐的作用。充分利用農村的豐富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精神。不論春夏秋冬,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嚴冬,我校始終堅持室外實踐課由老師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實踐探索。看著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成功后興奮的表情,老師們總忍不住為這些孩子感到高興:一顆愛科學的種子就這樣在孩子們純真的心中扎根了!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愛生命、珍重健康,我們充分利用實踐基地,帶領學生前往學習勞動。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走向社會,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于社會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系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性課題,來探索和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我校五年級的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所在莊進行統計調查,結合數學學科所學的列表統計的知識,并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針對校田地種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對近兩年農村的迅猛發展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想象力、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學生還利用上網的機會獲取最新的信息。四年級老師結合年級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我型我秀綜合實踐活動。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拍下了幾百張學生展現自我的圖片,并在校內開展了“我型我秀”大型攝影展。
三、重視活動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并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與風采的平臺,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做中學”的樂趣。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于“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于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制作、體現個性化特征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很有必要。
我校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僅僅是實施新課程改的開始,培養創新人才提高教育質量任重道遠。但我校的廣大師生深信: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有全體師生的共同探索和緊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將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花朵,愿綜合實踐活動永遠充滿著勃勃的生機,充滿著旺盛的張力,充滿著最濃厚的生命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7
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個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的所有老師都有很多感觸,我們所有老師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智慧,在實踐中做了很多深入思考和有益嘗試,研究性學習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主要的工作:
1、開學初制定學校課題總方案和3-6年級各年級的活動方案。全體組員在學校課題領導的帶領下,認真學習,多方收集資料,嚴密制訂了學期計劃。特別是制定了6年級的方案,大家邊學邊教邊研,逐步理清了思路,這都包含了教師自主學習的經歷。
2、利用校園網和博客建立學習園地,教研園地。本學期仍嘗試在博客上上傳資料,主要是上傳收集到的各種資料與教研組的成員共享。為自編教材,積累資料打基礎。各個年級分別按照期初制定的計劃,教師認真鉆研。搞好活動。在博客上,還把一些優秀的教案、教師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經驗進行交流和總結。
3、積極參與區綜合實踐活動的各項評比。
在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中我校瞿立女老師輔導的《杜絕“白色污染”,加強環保意識》和石巖梅老師輔導的《廢舊電池的危害及回收處理的研究報告》分別獲得蕭山區20xx年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三等獎;
在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案例評比中,我校石巖梅老師撰寫的《分段追蹤式研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嘗試》和金亞軍老師撰寫的.《磁懸浮列車模型制作有感》分別獲得區三等獎。
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1、爭取完善校本教材,使“開發蜀山人文資源”的系列活動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材,留下全體教師學習和成長的蹤跡,同時也為繼續不斷改進教學的方法和內容提供條件。
2、充分利用博客,展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總結。并通過發表評論互相探討,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多渠道的最佳切入點和方案。
3、 把握機會,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綜合活動的教學和實踐,充分體現“綜合”兩字,盡最大可能,發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教師也應多參與公開教學,積極撰寫教學心得、案例、論文,通過聽課、學習、評課等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4、邀請教研員親臨我校指導把脈,為全校教師做講座引領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全體組員能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相信大家利用集體的智慧,在下一學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績。
請學校領導給予我們教研組一如既往的重視和支持。由于我們這門課程的特殊性,非常需要領導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對我們這個教研組勤加誡勉。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8
光陰荏苒,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后的一門核心課程。它雖然沒有教材,但生活世界的所有組成部分皆可作為本課程的教材內容,它的內容的包容量是非常廣的,孩子們認為他們有研究價值的一切問題都可以作為本課程的課程內容,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生存在學生的生活中、生存在我們周圍的社區中、生存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校教研組也在不斷努力著,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努力充實自己,讓綜合實踐這門課生根、發芽。本學期我們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結合我校依托校德育品牌“雨荷農場”為抓手,各年級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總結一下這學期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與收獲
(一)學生方面
讓孩子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獲得更多的鍛煉,開闊視野。在我校“雨荷農場”上,經常能看見孩子們觀察、勞動的身影,他們在美麗的土地上盡情地想象、合作。本學期,我們學校迎來了新的種植品種,三四年級以種植青菜為主,五年級種植的有菠菜、生菜、六年級種植的有韭菜、香菜、蓬蒿。各年級在綜合實踐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開展研究種植方法,田間管理、觀察日志、種植小報、經驗交流會等。在研究過程中,每個年級都制作了一份詳細的過程實錄。
通過一個學期的活動,綜實踐活動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為學生完全可以拋開學科的束縛、學習的壓力,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他們是活動的主體,與老師共商活動方案,確立活動小組,在實踐體驗中增長能力。"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深"。在活動中,學生們學會了許多課外知識,對于一些調查、記錄、查閱資料的方法已很清楚了。經過形式多樣的調查活動,同學們掌握了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在調查活動中,學生們遇到了困難,他們從等待教師告訴自己變為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各種渠道查找資料,在相互交流中改進自己的調查方法等,他們真正地從實踐體驗中得到了收獲,感受到了快樂。在此過程中,他們運用的許多學習方法都是自己獲得的,而不是別人告訴的。這使他們增強了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勇氣和自信心。
在活動中,還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綜合實踐對小組合作形式的提倡為學生的交往創造了機會,隨著交流次數的增多,小組成員之間逐漸了解和熟悉。哪一個同學鬧情緒,不合作,就會導致整個小組不能順利完成任務。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感,還有養成學生服從集體的品質,獲得團結互助、同甘共苦的體驗,激發良好的道德情感。
一學期以來,學生的勞動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都有了提高。
例如在三年級的青菜種植活動中,教師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小青菜,大學問”知識問答競賽; “觀察日記大評比活動”; “我筆下的青菜——畫青菜活動”; “嘗嘗農場的味道”活動,“農場征文活動”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提高了,會互相謙讓、互相征求意見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從一開始的抗拒挑糞到后來爭著搶著去,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別提多開心了,在“嘗嘗農場的味道”中,每個小組的孩子都合作得很和諧,做出了很好吃的作品;還有的孩子畫畫、寫作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從開始憋不不出幾個字到現在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區“小學生綜合實踐研究成果匯報評比活動”中,我們三年級的小朋友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短期的活動中,我們也根據各冊教材,開展了貼切學生生活的活動,例如在中秋節我們開展了“中秋團圓賀明月”活動。在活動前,學生搜集資料,制作中秋知識卡片;在活動中,孩子先介紹了中秋的來歷,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教師還組織學生朗誦了中秋節的詩歌、兒歌,集體唱歌曲等,氛圍非常好。接著,孩子們都互相品嘗帶來的`月餅,互相分享;最后,每個孩子都寫了一句祝福語貼在了心愿樹上,寄托了對父母、朋友、老師的祝福之情。
四年級教師根據教材,開展了“尋找校園的綠”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找校園的植物,研究各種植物的特性、色彩、生長規律等等,提高了孩子們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年級教師根據教材,開展了“冬天的魅力”活動,學生們記錄了冬天的天氣情況、植物的變化狀況、雪花的觀察、小報的制作等等。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二)教師方面
1、繼續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了解教材特點,認識學科特點及地位,靈活處理教材,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加強學科間的知識滲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展好教學活動。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等有關指導性文件,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通過學習,形成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以提高活動的質量。自我反思,通過反思,可以進一步認識自我,找到工作中的失誤,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注重引導教師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培養,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研組長組織綜合實踐教師觀看“教學新時空”教學視頻,組織教師參加區公開課的觀看。
認真落實常規教學各項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教研組根據學校教育工作安排和學校本期工作計劃為指導,繼續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論。以教育科研為手段,確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攻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的教學管理觀念,進一步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在常規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全面貫徹新課標。以“務實、創新”為指導方針,各學科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教研組在各學科組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本組的工作計劃。并努力使教研的內容與學校工作安排相結合,做到有的放矢,腳踏實地地作好各項工作。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工作相當復雜和瑣碎,指導的空間又相當廣泛,參與的教師與其他志愿人員又多。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體現這一門新課程的意義,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強調這是一次挑戰與機遇,鼓勵教師主動應對,發揚奉獻精神與探索精神。除對專任教師核定每周三課時的工作量外,我們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辦法對指導教師實施單項考核,考核指標等同于學科考核。
主要內容為:
1、學生評議(40%),包括幫助人次、指導效果、受歡迎程度、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喜愛程度等;
2、教師自評(40%),包括參加活動以來的認識、指導心得、案例積累等;
3、其他評價(20%)(包括課程開發情況、參加教研活動、與其他教師合作情況、協調組織能力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促進了學科間的融合。本學期開展的活動充分融合體育、科學、信息技術、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們共同合作,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長期的、各種形式的培訓以及切身的課程開發實踐,教師們從教材、教科書的視野中解放出來,不僅對課程、教學等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
二、一些思考:
1、學生活動的社會環境還需改善。在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經常會有不理解、不支持的現象。家長重視的始終是孩子的學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的開展。出于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學生外出調查的條件有限。
2、學生活動的評價方式還需探索。
3、教師指導的方式還需研究。教師的指導方式是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教師指導的程度決定了教師的指導是有效還是放任自流,而影響它的因素很多,如學生能力的差異、小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學生活動的難易等。
4、教師的獨立開發課程與案例撰寫能力亟需提高。
5、從活動過程來看,學生的表現確實很不錯,從活動結果來看,學生的收獲更是大家有目共睹,有一點不是很好的現象就是,學生在制定各個活動主題時還是比較被動,老師有點包辦的現象。
6、來自于老師自身方面的問題:實驗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時時遇到困惑,老師還要繼續努力,力求提高自身對于這一科的理論知識、業務水平。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以來的工作,我們感到欣慰,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活動中都得到了鍛煉,廣大教師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信心和興趣日益濃厚,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教師加入進來,將有更多的學生受益。
我校的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起步晚,還處在探索期,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扎實的工作,飽滿的精神參與這一課程,將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推向新的高度。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9
綜合實踐活動與傳統教學相比,它是豐富的、具有開放性的 ,能突破時間和空間對孩子們的束縛,讓孩子們親身參與,給他們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興趣,使孩子們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是一種主動探究的學習。如何在低年級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我做如下總結: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要有體驗性。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性課程其價值就在活動中,而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困難,這就需要一種良好的探究品質來支持學生完成實踐探究任務。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親歷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過程,在實踐嘗試中培養探究的品質。一般來說,每次實踐活動,都應該讓學生從活動準備階段到活動實施階段,再到活動總結階段開展自主實踐,經歷活動主題的提出、制訂活動方案、收集處理信息、進入實際活動情景、進行總結交流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養成周密思考、按計劃進行的探究作風,讓學生在親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嚴謹探究態度。也只有讓學生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學生才會真正有所知,有所悟,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品質。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內容富有趣味,能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小學低年級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應以游戲為主,讓學生在玩中學,寓學于玩,玩中求知。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如果在內容上就不能吸引他們,何談活動?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有鼓勵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發展功能,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與個體差異,不僅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予學生一個等級分數并與他人比較,而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懷,不但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更要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樣的評價,真正促進了每一個學生的身心發展,方能稱得上“有效”。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過程才是最美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正在于實踐的過程的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研究,學會做事,也讓教師不斷為了這一目標去研究、去探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0
一、中華傳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啟動。
10月23日,結合語文書上的第五單元文章的學習,我們逐步深入的開展本次綜合實踐活動。
在啟動的課堂上,同學們談了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包括的必然是中華的,而不是國外的,是傳統的,而不是現代的。
然后學生又紛紛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書本上本單元透露出來的信息,歸納整理了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根據學生的總結,我們共歸納出以下內容:節日習俗、戲劇、繪畫、科技、陶瓷、舞蹈、漢字、漢語、武術、對聯、建筑、手工藝、神話傳說、古詩詞、民俗、音樂、菜肴、服飾、書法等20多個內容。
接著我們在課堂上布置了整個活動的步驟和大致時間安排。
二、搜集活動相關資料。
搜集資料階段,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活動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了解的或者熟悉的、感興趣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有目標、有方向的進行搜集。老師給家長發信息,布置任務,要求家長積極參與。本次活動搜集資料時間計劃安排是兩周,但由于期中考試,我們的活動完成延長了一周。
搜集資料的途徑,由學生總結:通過網絡、書籍、報刊、訪問等多種方式進行。搜集的內容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實物等。
搜集資料階段,老師不斷讓資料進行完善,提供了十多本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供學生進行閱讀、參考。根據學生所掌握的資料,要求學生和家長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類,分欄。同時,要制定一個比較多項目的大綱。
三、對自己所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完善。
接著,利用周末,布置作業,讓學生完成一份手抄報,把一些常識性的內容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現出來。將所收上來的手抄報進行展覽,對優秀的進行表彰獎勵。
讓學生在搜集了資料、完成手抄報之后,11月12日安排了兩節課對自己的材料分成小組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小組,交流各自不同的內容。然后,再按照同一類的內容進行分組交流,把問題更廣更深的進行討論、補充、完善。
四、學生作品和成果展出。
選取優秀的學生代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接下來作文課上,讓學生根據這幾周的實踐活動,以及自己的學習和積累,把自己活動的過程或者收獲寫成一篇文章。當活動結束后,我們將本次活動成果,采用班報專刊形式進行總結。
本次活動為小學以來第一次長時間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全員參與且注重過程的指導,盡管最后呈現出來的作品還比較幼稚,但整個過程扎實有效的開展,可以感受到孩子們收獲很大,通過自主獨立搜集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孩子真切有了體驗,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也為以后開展活動提供了參考和幫助。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1
本學期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工作中以“實踐——體驗”為宗旨,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過程,強調張揚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們秉持一貫的理念,與其它學科、鄉土資源、校園少先隊活動進行整合,使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常態化。逐步形成富有學校特色、鄉土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我組根據教研室和學校安排,進行了較扎實的研究活動。現小結如下:
一、利用多種資源開展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來自學生身邊,本學期,我們在繼續利用地區花木文化校本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節日、社會熱點等進行集中選題,尋求從多方面豐富學生認知,提升學生能力,為學生素質發展提供平臺。
二、開展校內教研活動,升華實際教學經驗。
本學期我們利用集體備課、公開課、座談、網絡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提升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水平。
三、指派學科骨干教師參加市縣各級教研活動,
本學期我校所有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都進行了校外教研活動,其中有6名教師參加了市級綜合實踐活動網絡培訓班,并已畢業。
四、注重對學生家政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平時生活相聯系。同時,設計部分家長帶領學生開展的活動,在融洽家長與孩子關系的同時,獲取家長對本課程的理解與支持。
五、與少先隊合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非無本之木,它是在繼承了以往學校的.各項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與少先隊工作相結合,利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開展系列活動。并與美術學科合作開展攝影、主題小報制作等活動
六、推進本課程與語文學科孔子文化實踐活動及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合作,整合資源,優勢互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2
根據20xx年國務院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綱要》,進一步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程。根據《綱要》精神,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變課程脫離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的狀況,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收集處理信息、獲得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實際操作的能力,熱愛勞動的習慣以及必須的生活技能等,并立足xx市實際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根據同濟小學20xx學年綜合實踐活動工作計劃,順利完成本學年度的工作任務。
課程完成的情況和達到的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3、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強調以學習者的經驗、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資源整合,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淡化學科界限。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主動解決問題,加強中小學生的綜合活動的學習。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親身經歷,注重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是開放的,突破課堂時空局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境延伸。綜合實踐課程是綜合程度很高的一門獨立形態課程,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價值,與其他課程領域互為補充,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共同實現對學生的發展價值。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幾個特點: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
本學期在各位班主任、老師們設計安排課程專題內容:國際理解;資訊科技;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社區參與;經濟與生活。首先校行政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題會議,制定本學期綜合課的工作分工和工作安排,分派行政下各個年級。二~~六年級各年級在級組長和下級組行政共同商議、策劃9月份的綜合課內容。二~~六年級進行“教師節”為主題的內容的綜合活動。六(1)班魏毅祺老師以“廣告的魅力”為專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接受佛山電視臺城市紀實的采訪和拍攝任務,并且在校內做了示范。校老師利用教師學習的時間學習有關課程改革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并提出建議、活動方案和改進措施。邀請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翔教授來學校聽綜合實踐活動課,并進行評課指導。二~~六年級各自開展活動,這個月以科任老師為主。全校教師學習xx市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改革《3~~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指導意見》。各年級組老師、各班下班的老師商議本月開展活動內容。學期結束時,各班級進行總結、交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3
xx年11月被聘為xx鎮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第二年任期即將結束,在過去的兩年里壓力與動力并存、忙碌與收獲同在。作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我積極履行著自己的職責,認真完成上級業務部門交給的工作任務。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教學、教研任務。回顧期間的工作,有欣慰與成功,也有慚愧與不足。
一、引領學校科組建設。
1、我校綜合實踐活課時安排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月4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
并安排了三位專職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2節綜合活動大課與信息技術課打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自然、班隊、社會、科學等打通,統一安排使用這樣的安排靈活性大,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在課時的落實上,學校領導小組不定時地進行檢查和聽評課活動,保證了新的活動理念的運用,提高了每節活動課的課堂質量。
2、科研課題是我專業成長起點。
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的課題研究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和科研水平,幫助教師從“經驗型”轉向“研究型”,進而提升為“學者型”。課題研究,是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重要載體。20zz年至今,我一直參與東莞市“六課型”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工作。我校是該課題的實驗學校,我作為我校課題研究的負責人,一直親歷課題的研究,該課題已經申請為省的優秀課題。這也成就了我專業成長。
二、課堂教學是我成長的催化劑。
本學期我們主要重視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力求通過聽評課活動,使綜合實踐的課堂教學改變以往的應付、呆板、滿堂哄的現象,做到科學、務實、創新,既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又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創新。
具體做法是:學期初由學校教導處組織一次全面的聽評課活動,對每一堂課的優缺點進行詳細的評價與指導,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為保證實踐課的質量奠定基礎。學期中不定時地對活動課進行抽查,檢驗活動課的質量是否有明顯提高,期末根據學校指定的.課題,進行一次優質課評選活動,檢測活動課的授課質量,
評選出優質課進行推廣,促使每個教師的授課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還對三次聽評課中不合格的教師限期充實與提高,將聽評課活動扎實地落實到了實處。聽評課制度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吹進了課堂,使綜合實踐課的課堂也充滿了新課改的氣息,不但敦促教師不斷地改革創新,而且調動了他們上好活動課的積極性,使每一節活動課都科學扎實,保質保量。
三、培養青年教師發揮指導能力。
作為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能手、鎮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發展自我的同時,還要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帶動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有計劃的培養青年教師,每學期具體指導不少于2次,注重培養效果,培養對象每年能在校級出一節公開課。我指導的趙少華老師在我的引領下制作的微課獲得市一等獎,在今年也獲得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能手稱號,真正起到了輻射與引領作用。
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更是一種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績在取得的同時又將成為歷史。面對未來,自己秉承敬業、責任、誠實的美德,抓住每一個提高與促進的機遇,在教書育人的舞臺上盡情書寫屬于我們的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4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形態正日益深入人心,并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活力。幾年來,我們以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切實重視了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活動時空。
(一)開發環境教育資源。
為使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環境,自覺自主地保護環境,我們重視了環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組織觀察、進行采訪、專題研究、參與管理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環境與生活、與社會、與人類的緊密聯系,獲取環境保護的初步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開發生活教育資源。
我們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資源,讓學生走進家庭學當家,走上街頭管交通,走進商店學營業,走進銀行學儲蓄,走進車站學服務,走進社區學管理……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使他們成為生活的主人。
(三)開發文化教育資源。
我們還以堅持多年的“誦千古美文,做中華赤子”活動為載體,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充實人文內涵,增加文化含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人文素養。
二、講究實施方法,確保活動效果。
綜合實踐活動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開始實施階段,我們曾碰到諸多矛盾。一是時間的安排問題。二是內容銜接的問題。三是誰來兼課的問題。四是教師指導的問題。有些復雜的活動,老師不作具體指導,學生不知干什么,怎樣干。
1、時間確定體現靈活性。
根據課程計劃,每周仍是一節大課、一節小課。但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對部分閱讀型、調查型、實驗型、采訪型的任務,提倡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去完成。課表上的時間,主要用于實踐活動的啟動、學生難點的答疑、活動成果的展示。
2、內容選擇重視系列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空間廣闊,內容豐的,為保證效果,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尋找學科教材知識之間、能力之間、情感之間的聯系點,溝通學科教材與環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間的聯系,挖掘活動主題。在此基礎上,圍繞主題,認真思考,把握聯系,從而圍繞一個主題,盡可能地將諸多內容融合其中,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年段之間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上互相聯系,逐步推進,以形成系列;活動上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以強化效果。
3、活動過程體現操作性。
為保證活動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我們堅持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細化過程,做到目標具體,環節明確,組織嚴密,前后相連,整體推進。這樣,既能解決活動在一起,時間難以保證,空間難以變換的問題,又可促進個體活動與群體活動、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動態活動與靜態活動的結合;既可充分發揮家庭優勢、學校優勢、社區優勢,又便于活動中的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及時調整,使方案不斷完善,活動不斷推進。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
誘發情感:
截取反映家鄉悠久歷史、人文環境、名優特產等方面的精彩“鏡頭”,通過學生介紹、老師點撥、觀看圖片等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探究心理。
劃分小組:
按“人文歷史、風俗習慣、自然風貌、美好風光、典型人物、典型特產、工業發展、農業生產”等劃分活動小組,讓學生根據愛好和條件,選擇參加,每小組選定一名組長和小組長,他們的任務是組織本小組的活動。在此同時,各小組明確攝像人員、錄音人員、資料搜集人員。在學生自由選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對小組人員作適當調整,以盡可能地使每個小組的人員構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據活動目標,與可能涉及的單位主動聯系,請他們給予支持。
查閱資料:
通過閱讀書報、查閱縣志、上網查詢、調查家長、教師、知名人士。四是處理資料:各小組對搜集的資料進行處理,將其分解為“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實物資料”等。在資料整理中,可在本組選擇運用的前提下,把有關資料及時向其他小組推薦。在所有資料到手后,可根據本組主題進行梳理,以保證資料的清晰度。對梳理的資料進行適當處理,對手抄資料盡可能進行電腦打印。對某方面的資料還要進行歸并、取舍、提煉。
準備匯報:
各小組根據本組搜集的資料,本著“全面展示,資源共享”的原則,考慮本組介紹的內容和介紹的基本程序,編寫好介紹提綱。介紹內容都要注意把握要點,對重點部分的內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資料翔實。各小組根據本組介紹的內容和內容占有的形式,確定本組介紹的形式,具體形式有“文字介紹、圖片展覽、圖文結合、音像結合、實物展示”等。
成果展覽:
各小組根據掌握的資料,安排的敘述順序,確定的敘述重點,在下面練習介紹。此后分小組上臺介紹,介紹中要發揮圖片、資料、錄音等的綜合效應,力求做到語言清晰,說有條理,說有趣味。介紹的過程中,可敘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展示成果中,讓學生體驗快樂,升華情感。
活動延伸:
各小組出手抄報(手抄報的期數根據本組內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動成果。各人寫一篇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的作文。為全校學生設計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為主題的綜合展覽,各主題可根據學生自行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解說員和解說詞各小組自行擬寫。
4、優化實施方法,體現自主性。綜合實踐,是特殊認識與特殊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它是動態變化、和諧發展的過程。為此,我們重視了實施方法的優化,注重活動內容的鮮活性和豐富性,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參與的全員性和全程性,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外顯性;注重活動過程的綜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創造性;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體現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動性。
三、講究評價方法,優化激勵機制。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既有總結評價的功能,又有糾偏矯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導向的功能,又有發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的作用和價值不在于對學生的活動結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為了激發教師探究綜合實踐課程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改進課程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1、優化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評價,我們堅持了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原則,以評價促發展,以評價促提高。
重視自我評價,突出主體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賞中評價。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從搜集的資料到形成作品(制作、體驗日記、調查報告、打印資料、采訪錄音、手抄小報等)都及時積累,妥善保管。活動后,安排時間讓他們自我欣賞,從中體驗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小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了解,互相欣賞,以體驗成功的快樂。再則是在成果展覽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覽,讓學生自我準備展覽,自我組織展覽,自我介紹展覽,在展覽中自我評價。
重視體驗評價,突出激勵性。每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都鼓勵和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只要學生參與到了活動中來,經歷了活動過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的,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知識和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就給予積極的評價。每次交流、展覽,都堅持重視學生個體、小組集體、班集體自身的縱向比較,淡化群體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讓人人獲得成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評價,突出發展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注學生在發展中的個性差異。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不斷調整活動評價策略,及時對學生從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等給予評價,以促進活動的不斷進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在交流中評價。每學期我們都堅持舉行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交流,各任課教師可以從資源挖掘、主題確定、內容安排、方案設計、方案實施、資料搜集、資料處理等方面選擇一兩個重點來談實施體會,讓教師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評價。學校把教師交流情況作為對教師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實施情況評價的重要依據。
在展示中評價。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每學期我們舉行“三個一”的展示活動,即:一次綜合實踐方案設計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堅持人人參與,集中展示,大家“瀏覽”,讓全體教師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視課程管理,優化管理機制。
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實施,我們切實重視了管理機制的構建,從而保證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做支撐。
1、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
我們把“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主要目標,一切為了促進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一切為了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并引導他們把教育理念轉化向教育行為,我們成立了由校分管領導、特級教師、名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對新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模式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從而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從資源的挖掘、內容的選擇、專題的確定、計劃的制定、方案的編寫、方案的實施、實錄的撰寫、學生的評價、資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進行指導。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網絡。
為加強管理,我們根據本校實際,建立了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構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網絡,重視上對下管理和指導,保障下對上負責和聯系,做到上下貫通,整體連動,構成網絡,以尋求管理效應。
幾年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首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中,任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主動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其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條件。學生的活動領域從校內走向校外,活動內容由教材拓展到社會與自然,研究的課題由教師指定發展到學生自主選擇,學生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再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校本教材的建設。
我們知道,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干擾,家庭與社會、家長與教師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上的諸多矛盾,使得課程改革面臨許多困難。為此,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進課程改革的穩步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5
本學期我校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的無錫市級“十五”課題《蘇南城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研究》,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綜合實踐活動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一是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增添藏書量并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時間開放閱覽室,供學生博覽群書和查找資料;三是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四是開辟“藕小農學院”,形成校本特色;五是利用好我校的“紅領巾廣播”和《小軍人報》這兩大宣傳媒體,對研究成果進行一定的激勵和宣傳。
2、開發社區資源。我校學生生活的社區有著獨特的優勢,有共建單位73037部隊,有勤建茶場,還有“東風苗圃”、“怡情花卉”等多個苗圃,這些既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養成教育的大課堂,又是學生自主開展小課題研究、社會考察、實踐體驗的基地。在實際操作只能感,我們一是與駐錫73037部隊繼續合作,定期帶領學生進行參觀、學習;二是與社區的某些企業或個人掛鉤,比如藕塘勤建、恒源祥等地的茶場,東風苗圃等,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采訪、調查;三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二、認真貫徹實施我校的“十五“課題。
作為一種開放性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不同于學科課程的目標,它沒有嚴格的體系化的內容標準。但從總體上說,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但對具體的活動項目和活動主題來說,應有具體的活動目標。制定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目標或每一活動項目的目標,要考慮:
1、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2、社會發展的需要;
3、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鑒于此,我校前兩年就申報了無錫市級的“十五”課題《蘇南城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研究》,期望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探索出一套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模式。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們以研究性學習為手段,以我校課題為主要研究內容,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認真指導老師、學生開展活動。
1、在具體的課題事實中,我們重視了“六開放”:
活動的開放性是保證學生主體能夠自主活動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我校教師在實施校本課程,組織、指導學生活動時注意:
(1)活動內容的開放
活動內容的開放,要求教師一要保證活動內容的豐富多樣性,二要保證活動內容的可供選擇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處在不同發展水平、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們通過對活動內容的自主選擇、積極參與,獲得各得其所的相應發展,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
(2)活動過程的開放
活動的過程是動態的、變化的。學?的活動表現、活動需求應是調整活動進程的基本依據,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活動過程的開放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如:我校四年級學生的“茶文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由興趣而發,自由生成了多達十幾個的小課題,然后相同研究小課題的學生自由組合,在選擇自己喜歡的而且有能力達到的方式進行實踐研究,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成果。這樣,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的動態的開放的生成過程?
(3)活動時間的開放
我校把校本課程的實施納入課表,在確保課時安排的基礎上,可以視外出需要進行機動調配,并和“假日新視野”活動相結合,甚至取得家長的支持,利用雙休的業余時間。
(4)活動空間的開放
活動空間的開放是指把以往固定的空間(教室)變為彈性的空間(圖書館、電教室、茶場、苗圃、社區、軍營等等)。活動的場所要根據活動內容的需要確定。即便確定在室內,也可以根據活動的特點,打破單一的“秧田式”座位,進行多種形式的座位組合。
(5)活動結果的開放
活動結果的開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活動結果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自己喜歡的又能體現自己特長的表現形式:或調查報告、或圖表、或手抄報、或詩歌、或小品表演、或錄音錄象、或體驗日記等來匯報自己的活動結果。二是活動得出的結論具有多樣性。既可以得出統一認識,也可以保留多種意見;既可以形成完整結論,也可以恰到好處地留有一塊“空白”,已引發學生的再學習、再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6)師生關系的開放。
在人格上師生之間建立一種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轉換機制,教師有時是傳道者、真理的代言人;有時是學習者、意見的傾聽者;有時是長輩、導師;有時是兄長、朋友。向何種角色轉換,何時轉換,一切都視活動的需要而定。
2、注意活動的實踐性。
教師轉變觀念、轉換角色,由學生學習活動的“主宰者、控制者”變為學生學習、實踐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敢于“放手”,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學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師決不越俎代庖,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實踐過程。
A、突出活動的可操作性
突出活動的可操作性,一是活動的設計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利于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二是活動的設計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便于操作。
如: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根據學生因研究需要提出的申請,組織實施了如下活動:
a、實踐:
(1)教師組織學生來到“江蘇省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勤建茶場的“百畝無公害茶園”,在茶農的指導下進行采茶實踐,掌握科學的采茶方法。
(2)對勤建茶場、井亭茶場、勤嶺茶場的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有無污染情況,查明污染源,考察污染程度,了解污染對茶樹生長的影響。
(3)組織學生去勤建茶場進行炒制茶葉、包裝茶葉的實踐。并向茶場陳經理了解茶葉生產成本、銷售價格、利潤等,調查茶葉包裝的發展史和茶場發展史。
b、訪問:
(1)在家長配合下利用雙休日訪問勤建茶場的茶農,了解茶樹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
(2)采訪小組在班主任帶領下采訪鎮農科站的江技術員,了解茶的有關知識。
(3)參觀勤建茶場的“無公害茶葉生產車間”,向茶場有著20年炒茶經驗的丁師傅了解家鄉名茶“太湖翠竹”、“無錫毫茶”、“碧螺春”的不同生產流程。
(4)參觀“百畝無公害茶園”,實地考察無公害茶樹的長勢,感受科學與茶樹栽培的關系。
(5)訪問工商部門,稅務部門了解家鄉各類茶葉的銷售量,帶來的經濟效益,了解茶葉生產與家鄉經濟發展的關系。
B、保證時間的充足性
保證時間的充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動手操作”、“體驗”、“探究”的時間,二是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小組研討、交流的時間;三是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匯報、展示、交流的時間。
3、原始資料的積累。
(1)注重學生方面資料積累的規范性和高要求。
經過幾個學期的積累和實踐研究,本學期我們對原來學生的資料的積累要求上規范。根據實踐經驗,同時我們參考兄弟學校的一些記錄表,重新設計并且印制了活動記錄。這樣,我們本學期的資料就相對來說比較規范,利于裝訂;在操作的時候也就便于教師有的放矢地給予指導。
(2)繼續編輯《藕小教科研》,注重對課堂教學實錄的聲像資料的積累。
經過我校師生的辛勤耕耘,《藕小教科研》已經出版了三期,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就有兩期。本學期,我們將繼續編輯《藕小教科研》,將我們的一些成果總結出來,便于相互借鑒、探討,促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再上一個臺階。
同時我們也注重對一些聲像資料的積累和編輯,比如本學期我們在五年級進行了《花卉的研究》,尤其是對其中一個階段研究——“冬天的花卉”進行了課堂實錄。從開題課、實施過程課和結題課三個部分進行了拍攝,改變了以前沒有實施環節的一大缺陷。當然,我們在具體操作課程中,也只能選擇期間比較有典型性的課進行拍攝并剪輯,從效果來看,還不錯。
(3)繼續推動“藕小農學院”的建設。
由于建設新校舍,藕塘鎮政府的經濟并不寬裕,因此我校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藕小農學院”至今還沒有建設好。但是,我校全體師生已經開始了前期的資料準備工作:如在學校前的“藕小農學院”的地基上已經開始種植了一些花草和蔬菜,并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管理,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又如,將來的“藕小農學院”有一部分是“農展館”——主要是陳列江南農村的一些小農具,我們已經號召大家一起來搜集小農具,并已經小有收獲,積累了:斗笠、石臼、鋤頭等。更加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我校明年創建省實小,鎮政府已經答應在下學期完成“藕小農學院”的建設,使其初具規模。相信在不員的將來,我校的綜合實踐過動將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三、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本學期隨著我鎮的規模辦學基本到位,從村小合并上來一些教師。這些教師比較勤奮,但是因為長期在村小,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還不夠,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廣大教師給予幫助。
2、在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由于需要外出的時間比較多,我校的校外活動基地又相對比較遠,因此在外出活動時有時不能得到時間上保證。此外,交通工具也是一大困難,外出活動時學生的安全也是一大隱憂。
3、綜合實踐活動對經濟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最好需要每個小組都能有一個照相機。在這些方面由于照相機等家長也不是很放心讓學生帶到學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難。
四、下階段努力的方向。
1、繼續貫徹實施我校的“十五”課題。
2、爭取使“藕小農學院”的建設初具規模,并使之成為我校綜合時間活動的一個亮點。爭取在次基礎上,花幾年的時間使其成為無錫市的一個綜合實踐活動的基地。
3、校本課程的編寫。當前的綜合實踐活動都沒有現成的教材,大家都處在一個摸索期。由于已經有了紀念的實踐基礎,我們想在現有基礎上自己編寫關于茶文化、花卉這兩方面的校本教材。這樣能使今后的學生一是不要在重復研究,二是能在研究的程度上有一個新的提升。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07-1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06-1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06-12
小學綜合實踐的活動總結03-1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2-0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階段總結04-08
小學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總結11-2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總結11-27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0-13
綜合實踐的活動總結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