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1
為使自己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新時期教師培訓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個人研修計劃,內容如下:
一、研修目標
在教學中不斷學習,認真思考,反復實踐,提高業務能力,錘煉專業精神,豐富教學智慧,形成教學風格。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真正成為農村教學的業務能手。
二、研修計劃
1、勤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堅持不懈地學,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立足課堂,善于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3、提升業務,樂于動筆,揚長補短。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每天堅持動筆,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斷豐富自己的。轉化為教學的動力之源。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2
一、讓生命因讀書而精彩
周一升旗師生讀書演講匯報 11月x日上午,新村小學校園里在舉行一次特別的升國旗儀式——師生一起在國旗下暢談讀書感受、收獲。荊花香老師時而娓娓道來,時而激情澎湃,學生們也是滔滔不絕。師生共同暢談著新村小學的書香書韻——多讀書、讀好書,讓生命因讀書而精彩!
二、課例研究始終如一
每周周四上午第一節課為我校語文組課例研究時間。本月份,我校語文教研組長王彩霞提出“如何提高低年級識字課效率”為我校本月語文課例研究主旋律。低年級語文教師針對這一主題設計教學,然后逐一做課、研討。通過研討,我們一致認為:張海英、史亞萌兩位教師在低年級識字課上有自己獨到方法,學校不僅推廣他們方法,還要求他們繼續努力探索,并起到引領作用。
三、我愛我家——四中隊主題隊會
11月x日上午,我校全體師生和教體局領導歡聚一堂,共同欣賞四中隊為我們精心準備的精神大餐——我愛我家。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有故事講演《小水桶》,有詩歌朗誦《我和集體》,有相聲《男生女生》,有師生合唱《讓愛住我家》??同學們的表演不時博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是啊,家的溫馨,家的和諧,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去維系;家的發展,家的榮譽,需要每個成員的集體努力。通過這次中隊活動,更加凝實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了“愛我集體,從小做起”
“愛心奉獻,從我做起”的.觀念。
四、常規教學活動常抓不懈
1、組織教師集體學習、自學等形式學習教研室推薦的文章,并要求教師寫出學習筆記。
2、組織教師上交11月份教學反思、教學案例、隨筆或札記和讀書感悟等。
3、對教師常規教學(各科教案、讀書筆記、聽評課記錄、作業、作業批改記錄及上報表等)進行月工作檢查。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3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
教師的成長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永恒不變的,它需要不斷的學習、教研和創新,惟其如此,才能有強大的動力和后勁,為此,我們提出了“以校本教研為平臺,以課題研究為支撐,以大專院校為輔助,以校本培訓為中心,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進行目標規劃,個體打造,分層次推進的基本思路。
二、以課堂教學為基礎,進行校本教研。
理論學習必須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才具有生命力和發展性。作為學校教育從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的轉變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都應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上,離開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這些就只會停留在口頭上。因此,我們把教研活動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共性問題專題研究,學科問題互動研究,難點問題攻關研究”。經過一年的嘗試,我們逐步走進了課改的空間,并進一步以“實踐新課程”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強調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做出富有實效性的研究來。
(一)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每師一課組級教研和年組級培訓活動。
“每師一課”是一項面向全體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由教研組長負責。要求每位教師在組內上一次教學研究課,每節課都要經歷集體會課、互相觀課,評課交流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各教研組推出一節典型課例在全校集中展示,大家共同研討。我們下發了“每師一課反饋表”,包括觀課記錄、評課意見、反思建議等幾個內容,每聽一節課,教師都認真填寫反饋表,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寫下反思。這樣,“每師一課”的活動不僅使上課人得到了實踐、鍛煉和展示的機會,也使廣大觀課教師從另一個角度深層次地融入到研究過程中,全體教師都能站在不同的位置對教學實踐獲得自我獨特的研究體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們以教研組科研課題為主要研究內容,通過教學實踐,進一步對課題做出新的思考,取得許多生動的研究成果。例如二年數學《拋硬幣》一課。“每師一課”使廣大教師逐步把教育科研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每位教師的研究主動性,在生動的實踐交流中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梁一、宋坪、李青、周淑賢、季國毳等老師所撰寫的論文分別在教育刊物和實驗通訊上發表。這種普及型教研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課程研究和創造熱情,讓她們感受到平凡的崗位蘊含著豐富的藝術與智慧,最直接、最有力地推進新課程的實施。
(二)與研究生、大學生進行“合作論壇”
校本教研我們開創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教研方式,即與研究生、大學生開展“合作論壇”活動。在每師一課的基礎上,推出幾節具有研究價值的課,請東北師大博士生、大學生來聽課、評課,進行點評,與教師直接對話,或者進行現場辯論。大家結合課堂教學的實例從理性、感性等各個層面進入深入探討,通過理論與實踐磨合碰撞,教師們為自己的教育實踐尋找理論依據,大學生們也能從具體課例,了解到教學一線的實踐信息。可以說,與大學生的對話達到了活動雙方的雙贏,使課改實驗從理論到實踐兩個層面得到豐富與發展。
(三)課題與課改接軌,使校本教研,向縱身發展。
現已開發“聰明玩”“兒童劇”“射擊”“腦功能開發”等八門課程,對校本課程的研究,我們已經走在全省的前列。科研工作和課改工作有機結合,使我們感受到1+1〉2,我們走出了一條科研和課改接軌之路。現以三次活動為例:
20xx年4月吉林省新課改現場會,在我校設現場,我校以課題帶課共13節課,這次活動我們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方法,首先在各個課題組內進行科研課題發布會。承擔課題的主要負責人將課題選題理由,理論假設、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重新進行闡述,讓教師們進一步了解和理解所參與的課題。其次研究怎樣在課堂上轉變教學行為,最后制定課堂教學設計。整個過程充盈著研究理論、融入理念,關注學生的研討氛圍,我們在觀課時發現教師的角色變了,突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宗旨:教師的教是為促進學生的學。每節課都贏得了與會領導的好評。
20xx年9月我校又參與了吉林省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我校以“玩,是素質教育的搖籃”為主題做了精彩的發言,同時展示兩節精品校本課程,得到了領導的高度評價。把玩作為一種教育形式,作為一種課程形態,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來實施素質教育,并使之貫穿于課內外,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探索。
20xx年11月我校以“構建豐富化學校研究”為題進行開放,“豐富化學校”是為兒童教育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適宜互動的教育環境,獨立自主的學習時空,這樣更符合兒童的興趣、愛好和心理需求,為兒童個性潛能、發展獨特的創造力創造了條件。豐富性教育以兒童快樂活動、主動參與、探究創造為主要學習方式,這對培養兒童的的創新精神和實施能力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這次活動涉及七個學科,9個版本教材,共計36節課。結合學生實際,國家和地方課程相結合,開設40分鐘、30分鐘、20分鐘課時的課。我們還安排了以班級為單位的童星風采展示,這樣面向全體學生,活動領域寬泛,低年級以活動為主,高年級以才藝展示,讓每位同學在不同層面上獲得成功的愉悅。
20xx年下半年,我們接受了教師發展型學校的理念。將校本教研的思路拓寬了,對校本培訓的模式進行了研究。
三、構建以人為本的校本師培模式,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以校為本,構建教師專業化目標。
教師專業化目標從理論性目標、基本性目標、層次性目標三個方面制定,具體講:
理論性目標分三個方面
(1)教師專業化要適應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步伐。
(2)教師專業化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3)教師專業化要適應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基本性目標從專業知識方面、專業技能方面、專業情意方面進行細化分解。
層次性目標分成三個層次的教師即開拓型教師、適應型教師、轉化型教師,我們又將這三個層次的教師從知識、技能、情意三個維度進行細化分解,應該說,培養目標凝聚了我校教師群體智慧,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我們認為它比較全面、比較概括、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新世紀對教師的客觀要求,它容易被教師接受,它可以成為教師心中永恒的航標,引導教師不斷前進,超越自我、超越目標。
(二)以師為本,引導教師進行自我發展。
教師要自我發展,首先要認識自我,找準位置,定好方向,才能走向成功。在工程啟動式后,我們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自我畫像”“生涯設計”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廣大教師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一次深層次的思考,并且有效克服了各種外界的干擾和形式主義的慣性,認真地總結了自己的工作成敗,對會后的人生軌跡進行了比較科學的設計。
(三)創設條件,為教師的成才插上奮飛的翅膀。
1、搭建學習的平臺,更新教育觀念。
課程改革將眾多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直接介入到教師的職業生活中來。學習、更新教學觀念,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是順利推進課改的前提和保證,如何真正調動教師學習的內驅力,如何真正提高教師學習的效度?我們認為,傳統的灌輸式學習,強迫性學習已嚴重滯后于課改的需要。從內容上講,教師的.學習應具有自主選擇性;從形式上看,教師的學習要突破單一的看書作筆記,要用豐富多彩富有魅力的形式吸引教師。從目的上講,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啟發教師形成新的思考,并在自我思考中獲得成長。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們努力為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
(1)規定性學習與選擇性學習相結合,使學習成為教師的自主需要。為了使老師們進一步盡快了解課改的相關理論,區教育局向廣大教師推介了兩本課本課改專著,學校為每位教師及時購買。與此同時,我們更強調每位教師基于自身需要進行有選擇地學習。不可否認,教師的教學水平、理論水平、工作研究的興趣都不盡相同,這也是每位教師個體獨特性的生動體現。也正因如此,他們需要不同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習,我們與長春市教育學院、吉林省教育學院、華東師大取得聯系,為教師購買書籍。一年來,我們為教師購書千余冊。現在年級組內除了統一的學習專著外,教師們手上還擁有自己喜歡的書籍,大家的書籍在組內“資源共享”,使學習的深度、廣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學校統籌與東北師大教科院聯系開設研究生課程班,學校有23名教師既將結業。
(2)開展“對話”活動,促進教師互動學習。
自課改工作啟動以來,我校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校本培訓體系,尤其以“對話”活動為一大特色,我們進一步為教師們創造各種對話交流的機會,促進教師在互動中激活思維,深入思考。
學校先后聘省內專家來校進行對話交流,象馬云鵬、潘景峰、周國濤、張向葵、尹愛青、黃向茹、張華等。利用各種學術年會、研討會、培訓會的機會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課改專家進行了零距離座談,共同分享了課改中教師們的體驗、故事和困惑。
多次“對話”活動的成功舉行,讓我們在忙碌中也嘗到了甜頭,教師通過與不同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收獲了不同的信息,并能在思想的碰撞中獲得認識上的融合,從而進一步建構出屬于自己的理論內涵,更新了教育觀念,轉變了教育思想。
學校利用校內資源,進行信息技術的高級培訓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在全市的業務水平測試時,從容應試。
(3)開展分層次拜師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教學新手拜骨干教師為師,骨干教師拜校內教師及社會上的知名人士為拜,有的教師雙層身份,促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傳授。
四、綜合評價,機制做保證。
為把綜合評價落到實處,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嘗試。
1、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進行過程考評。
2、教師的綜合評價,側重對教師的科研素質的評價,以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目標的維度來設計評價體系。
3、重過程性與發展性評價。
制定課堂教學評價。其次評價過程中要作到幾個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和對教學所進行的反思;組織教師集體評價課堂教學,建立學生、家長評價制度,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最后,建立激勵制度,比如:目標激勵、責任激勵、情感激勵、成果激勵等制度,以此來促進教師的共同發展,這樣把學校的考評制度與獎勵制度進行有機結合,一方面對每個教師個體進行縱向對比。根據其在個人發展規劃中的進步程度大小對其進行獎勵,以此推動教師個人縱向發展;另一方面,對整個教師群體進行橫向對比。按照與其他教師在競爭與合作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大小來對個人或者集體進行獎勵,以此帶動教師整體的共同發展(美術組、二年組獎勵電腦)
4、成功足跡,自我評價。
增強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建立教師成功檔案袋,就是教師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思。檔案袋中有教師生涯設計,有定期總結,有自畫像,然后按自己保留的內容分成各欄目,例如:自學書屋、求學齋、探學空間,探索腳印,科研記事,豐收園林,師生情等,教師的精心設計,有的教師還有電子檔案袋。
我們的共識:我們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其目的是教師得到專業發展,讓教師的價值得到升華,這是學生發展、學校發展、教育發展的潛力。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4
當前,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小學生不喜歡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臉,提不起興趣,總覺得無話可說。可是,寫不出又不能不寫,無奈就拿起《作文選》搞移花接木,改頭換面。作文難寫,難教困擾著學生和老師。根據老師們的這種困擾我校開展了本次作文指導課研討活動,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現將本次活動做以下總結。
優點
1、做課教師認真研讀教材、研讀課標,并根據本班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現有的能力出發選擇了作文題目。
2、做課前教師認真準備,認真部署任務,課堂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3、做課教師認真備課,認真講課,給參加教學活動的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
4、全體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們認真聽課,在課后對本次活動出現的優缺點,進行了認真的評析。參加的教師都得到了不同的提高。
存在問題
1、學生的已有的語言積累比較少,學生口語表達的范圍比較窄。
2、學生不能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表達自己的思想。
3、學生作文的語言空洞,不能表達真情實感。
4、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的空間比較窄。
活動中形成的意見
1、“從內容入手,分步訓練”。老師們的共同的理念都是作文課堂應該是開放的課堂,解放學生的思想,解放學生的手、腳、頭腦,解放學生的時間、空間;帶著感悟進入生活,帶著生活進入課堂;作文是悟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首先要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教師只有大膽地突破教材,努力使習作內容和訓練形式符合學生需求,用他們喜歡的形式,寫自己喜歡寫的東西,表達自己愿意表達的情感。開辟生活體驗作文、游戲作文的習作課堂,在活動中、生活中學習寫作,開放豐富多彩的展示舞臺,以不同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豐富生活體驗,培養感悟生活的能力。常言道: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無欲不舉筆, 無情難成文。”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便不可能有習作沖動。老師們的實驗應從“內容入手”,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如社會考察活動、角色體驗活動、游戲活動。同一形象在不同學生的`眼中的感覺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形象在同一學生的不同感情視野中,其特色也是不同的;許多學生對于發生在身邊的生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置若惘然。我們要設立操作性強的活動,引導學生養成關注生活,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記錄生活點滴的習慣,強調個性化表達,讓獨特的情感寄予于一事一物中。這樣日積月累,采擷了生活中的朵朵浪花,成了記載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小畫冊,也成了學生傾心交談的摯友。
4、要分步訓練,依序推進。在長期的摸索中,老師們的習作指導形成了系列:低年級重在看圖寫話,編童謠,編童話;中年級寫活動作文、游戲作文,記觀察日記,編寫童話;高年級寫人、記事、續寫,寫讀書筆記等綜合訓練。學生的作文平淡,往往只見樹干,不見枝葉,針對這種情況,希望老師們對各類作文進行分類訓練,今天兩節作文指導課一篇是寫人的、另一篇是寫景的,針對性訓練比較強,只要堅持訓練下去,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提高語文作文能力,單靠教科書中的幾篇文章,寫幾篇課后的作文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廣泛的閱讀,能讓你馳騁古今,經天緯地。所以閱讀從小學開始,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所以要求各學校應開設“閱讀訓練課”作為校本課程研究的主陣地。把我們的圖書室有效的利用起來,學校安排時間進行開放。這項工作做得好的學校牌子溝小學。可開展“閱讀經典名著”,“誦讀古典詩文等活動或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前三分鐘的經典誦讀等等,不僅陶冶著孩子們稚嫩的心靈,而且還傳承著民族的文化精髓。
總之,借著這次活動的東風,各校要把作文指導課課堂教學活動推動下去,掀起教研之風。本學期作文指導課是寫景、寫人的作文指導課,下學期將開展對應的作文講評課。以后將繼續開展寫事、狀物的作文指導課和講評課。我們一定要把這項校本教研活動推動下去,抓出成效來。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5
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而課堂教學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重新審視校本教研的現狀,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教研活動問題意識缺位,沒有形成專題研究。校本教研沒有捕捉教學中的問題,形成一個個專題。缺失 研究什么 這一前提。其次,教研活動呈平推式,缺失磨煉提升過程。我們常常發現,某些教研活動研究課上了,大家也認真評了課,執教者也很認同評課者的意見,并做了反思。活動經歷了上課、說課、評課、教后反思一條龍,搞得有聲有色。大家各自為政,你打你的鑼,我敲我的鼓,教研沒有深度,達不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缺少教師的專業成長要經歷 實踐 反思 再實踐 循環往復的過程。為了進一步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學校實踐和探究 一二三 校本教研活動模式,即確定一個主題,推行一課二上,實行三個結合。
一、確定一個主題
為了進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籠統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專題化。首先征集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再根據問題的價值性(具有現實價值,通過專題研討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共性(大多教師或學生遇到的問題)及可操作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教研能得到解決或局部解決),最后確定教研專題。如課堂問題的有效性,低年級寫字教學指導,朗讀有效方法,等語文組的 一年級語文開放式識字研究 、 倡導綜合性學習,拓展自主式教學 ,數學組的 如何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 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英語組的 小學低段英語趣味性教學 等等。各學科組或幾個學科組一起圍繞自己的教研專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使校本教研由模糊變清晰,真正使校本教研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推行一課二上
課堂教學是落實課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訓練所。教師的專業成長從課堂實踐層面上說。一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反思和調整;二是通過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取其所長,補已所短,促進進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點應落在課堂教學的研究上。使教師經歷 實踐 反思 再實踐 整個過程,采取 一課二上 策略,我們稱之為 初磨課 和 再磨課 ,不斷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課:初磨課一般在學科組進行,經過 理論學習 集體備課 執教初磨課 三個階段。
理論學習階段。圍繞校本教研主題學習理論,既為執教教師和備課提供問題解決的策略,也為觀察、研究、分析課例的老師提供理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根據。理論學習采取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一方面各位老師各自去收集和學習與主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理論學習的負責人根據校本教研的主題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相關的理論文章,篩選一些對教研活動有幫助的材料,印發給執教老師或全組教師,供大家參考學習,并組織交流討論。共同學習,形成共識。
集體備課階段。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及教學流程是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此階段主要開展 三研 活動,即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和研究學法的過程。研究教材,要求讀懂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采取三種的方式進行,即問題導讀法、合作交流法、自我解讀法。研究學生要求教師必須在充分研究學生的基礎上來設計學案,研究學習起點,針對個別差異和不同學情組織教學。研究學法,要求教師樹立 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 的理念,根據班級學生具體實際,鼓勵指導教師采取不同的學法指導,如布障設疑學習法的模式(布障設疑 激發興趣 探索學法)和提出要求學習法的模式(提出要求 自學探索 滲透學法)。不斷提高學法指導的有效性。其流程是:獨立備課 導師指導 集體討論,充分發揮大家的智慧,努力提高備課質量。
執教 初磨課 階段:學科組任教教師根據確定的主題和備課過程,初次進行上課,組內其他老師進行聽課。課后進行說課和評課,然后調整學案,準備上 再磨課 。
再磨課。聽課者主要是針對學科大組成員,年級組成員均有分工任務,要求大組全體教師參與互動,主要開展 三講 活動。組內一人講磨課過程,一人講觀點報告,大家講課后感想。
1、講磨課過程。可講在備課前的學習準備,講對教材的理解,講磨課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講如何對學法的指導,講磨課的學案的前后調整等等。
2、講觀點報告。年級組內一位老師要針對組內的主題,結合組內磨課過程與經歷,做一個觀點報告。
3、講課后感想。組織全體聽課進行討論,聽課老師根據課堂展示和觀點報告,發表自己的看法。可邀請專家名師加以指導,集中大家的智慧,發揮專家引領作用。
三、實行三個結合
為了使校本教研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準,克服校本教研活動的'隨意性和一次性消費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不斷拓展和延伸,活動實行三個結合。
1、課內和課外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拓展了教師的發展空間,拓展教師交流反思的時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時空的限制,實現了思想互動。我們通過QQ群,教師博客等形式,讓教師撰寫隨筆、反思等進行繼續交流,使 再磨課 后的個人反思、同伴互動和專家引領進一步深化。
2、教學和科研結合。教師根據滾動式的教研活動,針對執教老師的課例及自己的親身體會,擬寫案例或論文,開展基于課例的課題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清晰教學實效,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與對策,使其成為下一輪主題研究的起點,并使校本教研上升到一定的理論水準,同時也提高了教師擬寫案例論文和課題研究的水平。
3、校內和校外結合。我們以匯報課的形式進行校際交流,主要采取教學觀摩會、送教下鄉、幫扶結對等形式,由上課的老師來展示,這既產生輻射的作用,又為教師再提供一個再實踐提高的過程和機會。
我們邀請名師專家來校講座、聽課,努力促進教師轉變課堂教學觀念,積極探索 以生為本 的教學方法、手段,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努力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效果。
語文學科4月份邀請了著名特級教師關鍵剛做課《陶校長的演講》,并做了《指向寫作的閱讀》講座,5月份又邀請浙派名師陳傳敏來上課《牧場之國》,獨特的課堂模式給了老師很大的啟發。邀請名師走進我們的課堂,聆聽名師的聲音,檢驗學生的水平,啟迪老師的思維,思考自己的教學,構建語用性以生為本教學課堂。
語文學科為了初小,邀請了城西中學的教壇中堅金亦珍老師做了《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指導新視野》、《生活化作文序列的構建與實踐》兩個講座,并與老師面對面交流。老師們暢所欲言,向金老師提出了很多困惑的問題,金老師一一做了解答。在互動中,我們了解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金老師也從老師們的提問與交流中明白小學語文教學部分目標要求。
為了幼小銜接,承接了縣幼小銜接的教學研討會任務,一年級的胡志蓮老師和金玉燕上了同機關二幼的老師一起上課研討,課后教研員、上課老師和聽課老師共同討論如何進行幼小銜接的話題。
數學教師怎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呢?本學期數學組仍然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的課堂語言為重點,努力讓每位教師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努力創造學生喜歡的課堂。特邀請溫州教育學院王煒老師來校指導,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在金玉燕、王云蓮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大家相互討論學習,開展五次專題研究,共上了13節公開課。其中潘曉燕、任若群在學區教研活動中分別上了《搶數游戲》和《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復習》,金玉燕合楊啟北分別上了縣級公開課《解決問題》和《小數的大小比較》。潘曉燕和謝志富老師在上了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公開課之后,延續上了乘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公開課,鉆研精神可嘉。
一二三 校本教研活動模式,使教師經歷 實踐 反思 再實踐 循環往復的過程,使獨立思考,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形成合力,注重了教學與科研的有機整合,提升了教研活動的有效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6
這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實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校本教研的活動中來。在這一學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本人成長了不少,不論是實際的教學工作,還是理論上的提升都有進一步的提高。這學期來,通過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我們進行了理論的學習,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交流,進行專題問題的診斷,進行了專題材料的篩選活動,制定專題教學策略,進行課例的驗證。較圓滿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階段性的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理論知識
新的課題研究,必須有理論的支撐,在學期初,我們在教務處的組織下進行各科課程標準的學習,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志和刊物,結合青陽教育辦的校本教研理論或校本教研經驗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拓展了自已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自已更好的.進行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認真做好問題單的記錄與交流
學習校本實施方案和學科組教研專題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實驗,首先運用新的課程理念,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的關注課堂,及課堂教學法效率,及時的進行教學反思,梳理課堂教學中的得失,捕捉教學中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教學問題記錄,利用教研時間或課余時間和老師進行及時探討,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并及時的將教學困惑上傳至QQ上與老師分享,為學校教研專題提供較好的題材。
三、指導新教師的課堂公開教學
為了使新教師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學期初跟新教師進行教材的學習,教案的設計,并進行跟班聽班,結合課堂上出現的難點、重點問題與新教師進行探討,給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意見與建議。
四、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及時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本人積極的分階段地實踐校本教研中的專題策略,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問題讓學生自已提,學生能回答的問題讓學生自已的答。
課后積極的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為后續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7
本學期,圍繞學校提出的聚焦課堂,關注質量;張揚個性,凸顯特色;規范管理,促進發展教學工作重點,以校本教研為載體,以教研組特色建設為抓手,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核心,以促進教師群體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深入教學一線,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務任務,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力爭以后取得更好成績,現將學校教務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與成績:
1、規范課程設置,深化課程改革。
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堅持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在專職教師緊缺的現實條件限制下,本學期堅持按課程標準開足了課程。有能力的老師跨學科教學,同一學科由多位老師兼任。要求全體教師必須自覺遵守,堅決杜絕隨意更換課程,不隨意增減課時;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準隨意增加考試次數。
2、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教學管理。
落實常規檢查工作。在以往教學常規檢查的基礎上,結合市教學四項規范達標要求,教導處在開學初制定了《教學常規檢查方案》,就計劃與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質量測評以及教研活動等五方面作了明確規定,以量分形式在全體教師中進一步加強教學五認真檢查,并把它作為我校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各科以優化課堂教學,規范作業的布置與批改為著力點,精心備課,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設計自主的學習方式,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注重個性教學設計形成。每次檢查都認真組織,詳細布置,并按要求填寫相關的書面檢查情況表,以供教師有針對性地改正,作為今后五認真努力的方向。本學期經過三次檢查,評選出語文組2位、數學組2位教學優秀教師,其他老師也在檢查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繼續加強教研組建設。各教研組能認真制訂學期教研計劃,明確研究重點任務,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一如既往地利用每周一次固定的`時間(周二下午語文,周三下午數學)開展集體備課、研討課、理論學習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在活動中切磋教法學法,上好課改示范課,新教師展示課,積極開展評課交流,不斷總結提高。活動做到有主題,有內容。同時,引導教師自覺學習教育刊物教改經驗,指導課堂教學,關心新教師成長,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爭先創優意識。
3、立足教學實踐,提升教學水平
搭建平臺,展現教學風采。本學期我校與橋下一小學結對幫扶活動在本校舉行,給年輕教師搭建一個學習教學新理念的平臺,受到了老師們一致好評。5月份在市、縣隨班就讀指導中心組織下,我校與溫州xx小學、縣嶺頭小學舉行隨班就讀課堂有效教學聯誼教學活動,陳xx、柯xx倆位教師積極展示我校課堂教學風采。青年教師在一次次上課、反思、研討過程中逐漸走向成熟,教學業務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積極參賽,凸現教學實效。本學期我校新教師柯xx積極參加新苗評比,她在此次活動中脫穎而出,3人次參加優秀論文評比,全獲縣級一、二等獎。
4、推崇務實求真,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本學期我們努力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核心學科的書面測試成績,提升我校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全面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
開學初,結合本校教學規范管理相關要求,我要求每個班級建設后進生檔案,針對后20%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后進生幫扶計劃,并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幫扶記錄。學期中,教導處在對所有班級進行調研,及時匯總相關數據,肯定了一些進步的班級和學生,同時也指出了不足。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1、本人工作千頭萬緒,再加上我兼任兩門主課,工作有時無法兼顧,一些工作不能及時完成,某種程度上影響學校工作的開展。
2、教研活動形式幾年來一成不變,沒有創新,又缺少專家的引領,活動效果不明顯。
3、隨著教師的老齡化,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4、綜合實踐活動已有開展,但落實不夠到位。
總之,本學期,在校長的悉心領導下,在同事的支持幫助下,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種種不足。我將力圖變革,為山區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8
一、本學期開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組織,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研究組織,形成了校辦室、教導處、教研組齊抓共管的局面。制訂了《陳漢鄉中心小學校本研究制度》(含《教師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校本研究考核制度》)。確保了以制度促教研,以制度促發展。
2、積極開展校內教研活動。結合本學年校本培訓內容《上好課》,學校組織開展了集體備課、集體培訓、學習研討、總結交流等多種方式的活動。把校本研修與教科研結合起來,每位教師在有效備課、上課基礎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人人上了校內公開課和校際公開課。
3、承辦教研協助會,展示教科研成果。11月30日,趾鳳、柳坪、隘口、北浴、陳漢五個山區鄉鎮小學教研協作區在我校召開。我校為此次研討活動提供了6節研討課(語文、數學、英語各2節)。研討課結束,分鄉鎮、分學科對六節課進行小組研討,然后分學科進行集中研討。與會教師就研討主題“優化教學策略,實施有效教學”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討論熱烈;各位領導和專家對研討課作了高度的評價和精彩的點評。本次活動還交流論文50余篇,教學設計30余篇。此次協作區教研活動,為山村小學教師創造了展示自我和互動交流的平臺,鍛煉了教師的業務技能,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
4、開展課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學校承擔的市級數學課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和縣級語文課題“農村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策略的研究”,正處于緊張的研究進程中,均取得階段性成果。另外,我校承擔北京師范大學組織實施的“提升明德小學教育質量”項目的“攀登英語、數學分層測試卡、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提升明德小學管理質量”四個子課題研究任務,目前該項目實驗研究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本學期校本研究工作積累的經驗
1、加強自我學習和集體培訓。通過自學,掌握新理念,加強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評價能力與教學理論水平。通過集體培訓,更新教師教育理念,使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課堂教學體現新理念,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加強教研組的職能,使之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3、推行“走出去”的培訓方式。教師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引導,在名師引導中明確方向,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這是教師們獲得發展的重要歷程,因此,要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的“瓶頸現象”,通過進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導及教師自身教學實踐研究,從中不斷地獲取新的理念、尋找新的方法、積累新得經驗。
4、做好“請進來”的工作。專家、名師的參與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訓資源。個角度說,專家、名師的指點是校本教研的源頭活水,他們的現場指導是最有效、最受教師歡迎的形式,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出現的疑難和困惑,盡可能地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臨床會診,現場診斷”,找出問題及原因,制定對策措施,幫助教師解答疑難。
5、組織落實好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良好途徑,通過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
三、本學期校本研究工作存在的問題
少數教師自我學習走過場,研究工作開展不夠深入,有待進一步改進。
四、本學期校本研究的心得體會
校本研究有利于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有利于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和辦學水平,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的進一步發展。開展好校本研究工作對于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改進和完善教學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五、本學期校本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效
20xx年11月,學校再次被評為縣“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并在全縣教科研工作會作經驗交流,學校有六位老師被表彰為“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其中王榮華同志作為全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代表在大會上發言,得到市教科所領導的高度贊賞,其發言文稿《在教育科研的沃土中成長》于《安徽青年報》“特別推薦”欄目發表。10月,我校張琴老師在縣教育局小學教研室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中,在千嶺中心小學執教的《掌聲》獲得好評。余桂芬老師在全縣中小學青年教師演講比賽中喜奪一等獎第一名桂冠。朱青霞老師在縣智能語音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學校數學評價改革專題總評獲市級一等獎,其中六個單項均獲一等獎。本學期,教師論文和學生征文在縣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達20篇次,其中,余桂芬、王榮華同志指導陳婉同學參加縣“安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獲一等獎第一名。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9
一學期以來,我校在鄉中心校的直接領導下,緊緊遵循教育主管部門的部署,以課改實驗為契機,深入發動全體教師廣泛參與,積極參與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帶動教研,扎扎實實地開展教研活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現作出以下總結
一、以教科帶動教研,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我校緊緊圍繞中小學課堂教學銜接和小學生素質教育發展評價研究兩上課題展開教育科研工作,以這兩個課題為切入點,引領教師廣泛參與,每位教師有自己的研究專題,寫出研究方案,定期組織教師理論學習,以理論指導實踐、采用案例分析、課題中期小結、教學反思、論文撰寫等多種形式開展廣泛的研究,讓教師從理論上得到充實,從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過各種形式的外出培訓學習、外出聽課、外出研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開拓教師的視野,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定期進行集中教研,為教師創設研究平臺
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我校每周定期組織集中教研活動、分學科、分時間、分地點舉行。教研活動形式多樣,集中理論學習,了解教研動態;觀看優秀教學錄相,并進行討論評析,取人之長,補已之短;開設教學研討課,集中評課,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推進教學經驗。由于有了這些平臺,教師可以展示處人風采,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價值的經驗得以推廣、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進,學校教研氣氛較濃。本學期我校共開設語文教研課15節,數學教研課13節,英語教研課5節。促進了教學研討的實效性。
三、抓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學管理中,我們力求向管理要質量。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制度。定期檢查教師教案及作業批改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進行跟蹤檢查,期末對教案進行歸納整理,按學科、年級分類,存入學校教案資源庫,并評選出優秀教學設計,給予獎勵。
規范日常巡課制度,定時巡課與不定時巡課相結合,及時了解教師教學前沿動態。建立推門聽課的制度。不定時下班聽課,與執教教師共同切磋存在的問題,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落實年段日常互聽課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組為單位,教研組長負責督促,每位教師最少聽6節本學科教師的常態課,增強互動交流,達到互相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抓特長生培養,推進教研成效
學生的.特長方面的發展,是展示教研成果的一個重要渠道。我校緊抓特長生培養,開設了文學社書法興趣小組數學思維興趣小組等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濃厚了學校的教研氣氛,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本學期,我校學生任壯、王珂在縣作文大賽中獲一等獎,五年級學生王珂所寫作文在現代家長雜志發表。特長生的培養,濃厚了學校的學習氛圍,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推進了學校的教研成效。
五、開設教師論壇,促進經驗交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為了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廣大教師參與教研,廣泛提高全校教師教研水平,我校為骨干教師創設平臺、定期開設教師論壇,讓優秀青年的先進教育教學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學隨筆、教育感悟)在論壇上進行交流,讓先進經驗得以推廣,以點事面,促進共同提高,同時,評選出最佳經驗給予獎勵,充分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以上是我校一學期以來的教研工作回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發揚長處,改進不足,以教研為先導,繼續努力讓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10
一學期來我校信息技術的教研活動,以課程改革為動力,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加大了課程標準的學習力度,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優化學生學習方式,致力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
一、以校為本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1、只有不斷地提高教師自身文化素質和理論水平,才能很好的為教學服務。一年來,我們結合學校工作上的實際情況,安排好理論學習時間,采用個人自學、集體討論、聽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認真學習了《課程標準》等新課程叢書。并上網查閱了大量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資料,組織教師學習,做到人人學理論,人人談經驗,人人說心得,努力做到用理論武裝頭腦,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來指導教學實踐。
2、深入開展本學校信息技術教學情況的研究工作。按照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和認知特點,結合《信息技術》教材與教體局信息技術考試的要求,來制定本校信息技術教學的工作計劃。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使學生們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經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為主線,通過典型“任務”,激發學生的興趣,把信息技術作為新的
二、發揮教研組的集體力量,團結協作搞好信息技術工作。
1、搞好“自我展示課”的活動。我們制定了每學期一次的'“自我展示課”活動,活動中,始終貫徹“說課——上課——集體評課”這條主線,讓授課教師能“一課一得”:發現自己課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虛心接受聽課老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汲取力量為教學質量服務。
2、教研中安排教師集體設計教學課件。從第一學期開始,我們信息技術教研組就開始組織教師集體設計教學課件,這樣能集思廣益,老師們把自己的觀點統一起來,共同制作的課件,重難點突出,在教學中嘗試后,反應很好,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幫助學生接受新知識。
3、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我校教師在全面掌握小學信息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新信息技術內容。在軟件學習方面,開展了頁制作軟件Dreamweaver20xx、Flash MX 20xx、Photoshop CS2、Foxpro 6。0等一系列軟件的學習。以及常見PC操作系統Windows20xx、WindowsXP、Windows20xx安裝、檢測、調試、排除故障、優化系統性能等知識的學習。在硬件學習方面,我們學習了關于機房里硬件設備維護的豐富知識。對常見的硬件故障,我們能夠很快地檢查并排除。我們學校安裝有網通寬帶ADSL 512K。它是本校教育教學工作與外界聯系的信息大動脈。為了保障寬帶網絡的安全與暢通,首先,安裝了網絡版的查毒軟件,并且及時升級病毒庫,確保寬帶網的安全。其次,對優化對路由器的設置與每個微機終端網線的聯結,雖然1M的帶寬比較慢,但經過我們的努力,使學校里的每臺電腦都能擁有較好既安全又快速的上網環境。
三.抓實課題深化教改。
本學期,我們制定了以“行動研究”引導教師專業成長的科研策略。引導教師通過觀察和反思,從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現存在的問題,確定一個確實可行的課題為主攻方向,設計解決方案,制定實施計劃。重視課題研究的過程。以“自主探索、互動創新”為課題開展多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中都結合當前小學教學中的突出問題、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每次活動都有活動情況記錄。教師努力做到以課題研究的要求指導平時的教學實踐,把教改實踐的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完善,從而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教師們總結、交流、反思每周的教學情況,并且共同制作教學課件,集中了教研組教師們的智慧,更好的服務了教學。本年度我校信息技術的教研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還有一些需完善的地方。我們將繼續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的探究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使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4-13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6-16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11-07
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3-29
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1-23
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1-03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推薦)06-21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通用04-03
語文校本教研的活動總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