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
因為時間很緊張,沒有全面準備,只是把這次活動中呈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和老師們平時較為疑惑的一些問題寫了出來,和大家交流。
首先感謝老師們對本次活動的支持,這次活動所有的數學老師都參與進來了,大家都很用心,年輕老師認真精心的準備課,有經驗的老師不但課后要評課,有的老師課前還要對年輕老師進行指導,這是讓人感覺最溫暖的地方,這說明我們是一個團結、共同進步的集體。
這次活動一共聽了八節課,聽完課以后心里特別高興,覺得講課的老師們無論從教學理念上還是課堂表現上都進步非常快,讓人刮目相看。下面具體說說:
優點:
一、課上得很樸實,注重了課堂實效性,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注意了和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生的體會,準備得很用心。
比如呂老師在《圓的整理和復習》一課中,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環節,本來教學設計的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知識的整理,但是在他發現學生個人完成有困難時,馬上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設計,改為讓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再整理,這就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注重了實效性。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也有很多這樣的細節,不再一一贅述。
二、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這次是同課異構的活動,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前課后和老師們的交流,感覺老師們都注重了對教材的解讀。
三、創設生活情境,努力讓數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老師們在課上都注意了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生活情境的創設各具特色:比如馬淑玲老師《統計》一課中課前就讓學生統計青山泉的人口;結尾的小調查讓學生調查本年級男女生的人數,制成復式統計圖,并思考從中得到什么信息。這些環節的設計都特別貼近學生生活。這些都貼近學生生活,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在努力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四、創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平臺,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呂老師在評xx老師《圓的整理和復習》一課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說xx老師把時間、話語權都充分的交給學生。這句話說得很好,恰當而且準確,王老師確實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其他的老師在教學中也都給學生創設了學習探究的平臺,努力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了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學習能力。比如呂老師在課上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圓的知識,馬淑玲老師在《統計》一課中讓學生試著自己把單式統計圖合成復式統計圖等等,差不多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課堂上做到“三個一”:有一條主線、有一個中心、還有一個面(也可以說創設一個平臺,讓學生去學習探究)。
記得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我們還在鼓勵老師們相信學生,敢于放手,讓學生動起來,從這學期的情況看老師們在落實新課標的思想方面已經跨出了一大步,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和本次老師們選擇的課型也有關系。)
五、課件的使用精彩紛呈。
為老師們以后的教學提幾點建議:
一、課前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我們平時總說老教師經驗豐富,老教師的經驗體現在課堂掌控和教育教學方法上,更體現在對教材,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的熟悉和了解上,這是他們多年在教學實踐和學習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年輕教師學不來的,所以,年輕老師能做的就是要要多下功夫讀懂學生,讀懂教材。
關于讀懂學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學生的情況才能準確預設教學的目標和重點難點,預設課堂生成,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學期初省教學評估的時候,省教科所副所長,主抓小學數學的趙杏梅老師到永南去檢查,趙老師可以說搞了一輩子的小學數學教研,老太太說話很利索,當時我和兩位老師跟著一塊兒去學習,永南的老師講了一節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在評課的時候,找杏梅老師針對這節課給老師提了幾個問題:
(1)、學生今天學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什么?
(2)、請說一說教材編排。
(3)、你覺得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這節課的主要困難是什么?
(4)、這節課上完以后你感覺學生哪個環節學的不理想?
在這四個問題里面,有兩個就是關于讀懂學生的,一個是關于讀懂教材的,還有一個是關于課后反思的。有的老師可能覺得我的學生我了解,其實我們平時的了解只是泛泛的,針對某一項內容我們還可以做更具體準確的分析,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狀況,更準確的預設難點和生成。
下面說說讀懂教材:
讀懂教材第一步:要先認真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這部分我們可以做細一點,把每一個例題的編寫意圖,例題中每一個數據的使用意圖,每一個插圖的編寫意圖,課本中每句話的編排意圖,課本中活動旁邊的批注的意圖,每一個練習的意圖,教材要傳達的思想方法等等都要理解清楚,把教材徹底弄明白,這一點對年輕老師尤為重要,可以看參考書,但不要先看參考書,更不能依賴參考書。第二步:數學一條線,語文一盤沙,這句話說明數學的知識點之間是有緊密聯系的,我們在解讀教材中還要注重知識間的聯系。
再說一點對教材的使用上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能不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前兩年有個提法是: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提倡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這兩年老師們可能發現從國家到省到市,尤其是一些專家教研員聽課的時候,遇到改動教材的情況大都會問授課老師為什么改動,這就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教材不能改,當然有的評課老師也會直接否定教師改動教材。
那到底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個人認為這兩種方法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教材是專家組通過多年的研究實驗才確定下來的,符合學生的學習和年齡特點,具有科學性,同時他的編排還要適應所有地區的孩子,所以它要具有普適性,可是我們教學針對的是某一地區的一部分學生,它在針對性方面可能就差一點。根據教材的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對教材科學性和普適性的東西保留,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靈活優化教學素材(不一定非得優化,認為合適,可以不優化),使之更具針對性。比方說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處理,使之更貼近學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
李雪《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上,老師在領著學生做練習的時候,課件上把課本練習上一個找角的習題的水管的圖換成了一幅鐘面的圖,其實水管圖比鐘面圖直觀而且簡單,在評課的時候趙杏梅老師就問為什么要換,指出“換教材上的材料必須要有自己充分的準備”。(這里把準備換成思考我更喜歡。)
二、給學生更大的活動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方法、鍛煉思維、培養能力,得到提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標還有這樣一句話:“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現在能給學生提供機會,那么給學生提供機會了就達到目的了嗎?沒有,給學生提供機會是我們在在落實新課標的理念上跨出的一大步,但下一步怎么走還繼續思考:
在我們給學生提供的觀察、合作、實驗、推理等探究和活動的平臺上,還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交流的活動中學習交流、學習思考,感受和別人思維碰撞帶來的快樂,感受探究有所收獲帶來的快樂,并從中學習方法、鍛煉思維、培養能力。探討要有深度、有廣度,思維要有撞擊、有提升。不能淺嘗輒止,走過場。給學生一個探究活動的機會不是目的,達到語言、思維等方面的提升的目的,更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
在以后的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的活動更開放、更自主,預設更細化、更充分。
三、多維教學目標,注意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
大家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們在一年級入學時每個班和每個班的孩子水平沒多大差別,可是六年學上下來,能力就有了高下之分,教兩個班的數學老師體會應該更為深刻,有的班的孩子能力強,思維快,有的班就慢一些,為什么?老師的教學對孩子的影響。
數學學科因為其特點,可以看作是小學階段訓練學生思維的最重要的學科,學生開放型思維、逆向思維、舉一反三思維、質疑性思維等思維品質的形成和轉化、分類、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的行成,和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知識為本”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的課堂教學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以學生學會知識為目的,目標過于單一化,目光太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考慮。
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不教傻學生。課堂上要讓學生形成思維活動,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的頭腦動起來并且有提升。
最初教給學生的可能是一種方法,但慢慢可以轉化成一種能力。例如最初教給學生轉化的方法,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還會去這么想,慢慢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多了就會上升為一種能力。
四、要關注課堂、關注生成、關注全體學生、注意細節。
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曾說過:語文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文,讓學生讀懂課文;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
這句話放到數學教學中同樣適用:數學教學有三重境界:心中有案——關注教案的完成情況;心中有教材——讓學生學會知識;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
我們在教學中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第一種境界——走教案,我們可以達到第二種境界——心中有知識,想辦法讓學生學會知識;要力爭達到第三種境界——心中有人,關注生成,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對人的培養。
生成資源來自哪里?一是教師精心預設,比方說老師可以預設一個情境沖突,引發學生的思考。二是課堂學習中自然生成,其實有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老師預設時沒有的東西,這可以理解為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更應該看成一種課堂資源,我們更應該思考怎么利用這些資源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這兒我用幾句話來概括對“課堂生成”的一點認識:
精心地預設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性地認識生成;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
關注全體學生,關注細節。(課堂生成的處理可以看做是一種細節、老師針對不同孩子思考和回答的引導評價是一種細節,甚至老師的不同語氣和笑容都是細節——關注細節,細節讓你更精彩)
五、老師的語言要準確、簡練、具有明確的引導性。
一是指提要求的時候,語言要明確,指向清楚,要讓學生通過你的話知道自己要干嘛;二是在評價或引導的時候,你的語言要有引導性或激勵性。
比如:“告訴我,你是怎么想的?”就具有名確的指向性——說說思維過程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達到自省、修正方向的目的。
六、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學輕松的數學,學有興趣的數學。在這八節課當中,有的課學生的興趣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課堂氣氛比較平,缺乏亮點。
興趣的來源一是來自外部感官刺激(例如動畫、聲音等等),二是老師引發了發自學生內心的探究欲望。要想調動孩子興趣,還要從這兩方面多下功夫。
缺乏亮點——和課堂生成有關系。
七、老師不能強勢,他只是引導者。
八、說說復習課
因為這次活動中有兩節整理復習的課,而且現在有的老師已經把課講完了,快要進入復習階段了,所以借此機會說說復習課:
復習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復習課的三個功能:
一、查漏補缺,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對某一部分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知識網絡,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三、逐步養成學生歸納整理的習慣,培養歸納整理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九、注重在平時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實踐的能力,主動成長。
課堂實踐能力提高的途徑只能是課堂實踐,即使是從理論學習中得來的東西也要在實踐中去試一試。大家肯定都有這方面的體會。
比如老師要想在公開課上,平時就要,你在公開課上展示的絕大多數還是你自己的平時的狀態多一點,學生也一樣。
人總是要成長的,不管你是否愿意,與其被別人逼著被動成長,不如自己選擇方向主動成長。
十、最后一個建議是多聽聽其他學科的課,比如優秀教師的語文課。
我們學校年輕老師比較多,希望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多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也推動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2
第一,徐老師展示的“朗讀課型”與我們平日操作的傳統課型很不一樣。它更側重讀,各式各樣的讀:生讀,師讀,小組讀,師生讀,男生讀,女生讀……共計全課朗讀次數達到28次,但一點不令人生厭,從開頭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漸提高,整個課堂娓娓道來,是漸入佳境,越來越吸引人,直到一課結束,所有聽課老師和學生均沉浸其中。尤其是指導學生朗讀環節,不僅讓學生會朗讀,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同時全課以小組活動為主,將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完美融合,不僅展示了老師深厚的語文素養和極強的課堂駕馭能力,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個體及小組的能力。
第二,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
實行導學案之前,語文課實則成了語文教師個人素質的展示課,實行導學案之后,我們變得很被動。想多說又怕多說,不說學生又要亂說。通過徐老師的課,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導”與“學”的關系。如何導?我想,導學案的編寫就成了重點。
第三,導學案的編寫。
徐老師的導學案沒有就課文內容設置一個問題,但在各環節提出了明確的時間限制和指導指令,反觀我們的導學案,編寫簡單,操作困難,每一節課都變成了閱讀理解課。一篇很美的課文分成了幾個問題,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分析問題,得出答案。小組展示分析過程,明確答案,頓時毫無美感可言,不僅消滅了語文老師的個性和創造力,也抹殺了語文的整體性特色。我們不愿意讓語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誰能告訴我們語文導學案應如何編寫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
我想,語文的導學案可不可以這樣編寫?除了傳統的三維目標,課前導讀,課堂導學,課后總結,是否可以創造性編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僅僅分為新授課和復習課,就語文而言可分為閱讀課型,朗讀課型,讀寫結合課型,品析課型,討論課型,口語交際課型,作文課型等等)去編寫,可以根據不同的`文體(如小說,詩歌,童話,說明文,散文等等)去編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基礎班和提高班)去編寫,第一次編寫的過程會非常繁瑣,但幾年下來,必將形成一套完整的導學案。
第四,小組分配原則。
小組分配應同質分配,每小組的整體水平應相當,按優、良、中、差搭配,同時應考慮四人的科目是否發展均衡,四人的性格是否互補。班主任指定的小組長不一定是語數外特長生,各學科老師應私下告訴該組學科特長學生讓他起到學科帶頭作用,而班主任指定的小組長主要是在班務方面起到管理和監督作用。
第五,小組活動及小組獎懲細則的制定。
通過交流,不難發現,龍泉中學的小組建設已經非常完善,從座位編排到小組活動到小組獎懲細則都非常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組交流之前,教師應有明確的時間限制和指導要求,讓學生的活動在教師的“導”之下進行。最重要的是,應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活動,并非七嘴八舌一起討論。要讓小組活動大放異彩,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小組獎懲細則,每一節課老師都應對各小組獎懲得分,每一天班委應算出各小組的分,一周一總,及時公布,并對表現最差的小組實施懲罰。
第六,語文課后的閱讀。
研討會后,我們還專門詢問了龍泉中學語文課堂的設置及課時安排。徐老師說: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必須要讓學生多讀書。我個人認為,除了學校的圖書館外,語文老師可以在每一課導學案后增設“課后推薦”一欄,讓學生由讀一篇發展到讀幾篇,由課內發展到課外,班級也可以自行建立圖書角,設立專門的圖書管理員,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目前初一七班已建立了圖書角,圖書涵蓋范圍囊括了文學、心理學、哲學、自然科學、歷史、社會、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等等)
老師們,新課改之路無法一蹴而就,但我相信,通過學習別人的經驗,加上自身適勢創新,我們能摸索出的一定是一條具有一中特色的新課改之路。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3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利用這個時間對這次兩校的同課異構活動進行簡單的小結,后續深入的總結等放到教研組進行。
一、本次活動的組織過程可以用“完美”兩個字概括
1、全體參加活動的教師與開一相關的部門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學習開一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教研活動,特別是上課的五個教研組的老師對備課、高考、上課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2、校級領導分別就德育、教育進行深入的溝通學習
3、兩校對下一步的深度交流達成了共識,將互派老師到對方的學校進行工作學習
二、對上課老師的上課的表現可以用“精彩”兩個字概括
1、每一位上課教師都發揮良好,超出了在學校準備課時的水平。
2、對于各人上課的.表現可以用,近乎完美、底蘊深厚、老道干練、靈動大氣、生動實用。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課堂的駕馭及課堂調控的能力。
3、但是通過同課異構我們也發現在對教材的理解方面、教學活動設計方面、課堂活動的調控方面、教學問題的設計方面,雙方都有值得學習之處。這就體現了同課異構的目的和意義。
三、在這次聆聽15位專家教師的評課可用“盛宴”來概括
1、本次專家的評課既指出了課的長處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例如英語詞匯教學的三種理念、語文選修教材的處理等。
2、我個人體會是還要學習10年才能達到今日的水平。
最后xx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講話中對同課異構的同和異做了深入的闡述,“同”是指同一個課標、同樣的能力要求、同樣的學生。“異”是指異地、異本、異思路等。
總這這次活動不是身臨其境難以體會這次活動的真諦。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4
9月16日至20日,我校一行6人參加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專委會在黑龍江佳木斯市舉行的同課異構賽課活動。我校參賽的是初中地理梅老師和初中班會魯老師,他們雙雙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獲獎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課后點評時,評價極高。比如,對梅老師的評價是:年輕有活力,能將教學當成事來做,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同時學生的學校氣氛又感染了老師,師生一體,共同探究。魯老師的班會課令人耳目一新,是班會比賽課中一個讓學生自己主持的,它讓每位學生真正受到了一次教育,充分體現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受什么樣的.教育。
本次賽課從申報、磨課到賽課我都全程參與,感受如下:
1.學校領導重視很重要。本次賽課準備時間段,但學校領導王校長非常重視,邀請了縣教研室領導和史地教研員及縣一中袁主任、南湖中學地理老師進行觀課、磨課指導,為取得成績奠定了基礎。
2.團隊精神要用發揚賽課前,兩位老師在家都經過了幾次磨課,每次磨課都有領導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集思廣益。上課者的教學設計在集體智慧中不斷修改,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觀課著也受到熏陶。到了佳木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6人團隊輾轉三個校區,見教師、學生,熟悉電子白板、安裝軟件,地理課前發學案、擺地球儀;班會課前,宋主任、董老師、陳老師等分組、分角色指導學生,進行課前彩排。可以說,沒有團隊的精誠合作,就沒有今天取得的成績。
3.與教師個人努力分不開。兩位教師參賽前擔心自己的水平,于是查資料、買學具,認真聽取觀課教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終于取得了好的成績。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5
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本學期東華小學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舉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同課異構”是指同學科同主題內容,由不同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在不同的教學班級進行的教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不同優勢,體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也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從10月中旬起,各教研組開始了準備工作,并在學校各個級部依次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活動中,各級部全體教師通過備課、說教學設計、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這一活動,不僅使老師們發現別人的長處,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進以后的教學。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課異構”造就了百花齊放的課堂,彰顯了教師的教學個性差異,學生的學力差異,也彰顯了文本價值的豐富性,縱觀這次教研活動,綜合表現為三個方面: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說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本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并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舍教學內容,可謂“因材施教”。
本次所有教師均參與“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他們以精巧、適用的課堂設計、精湛的教學技藝博得聽課教師的好評;以淵博的知識、飛翔的思維激蕩著無數求知的心靈,開啟學生的智慧,他們也在用勤奮努力精彩演繹了教育的藝術,詮釋了教育的無限魅力,他們追求著教師的幸福,收獲著教育的喜悅。
聆聽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讓我們感受到語文教學真的是一門藝術,老師們用精美的板書描摹母語的魅力,用優美的朗讀播灑傳統的感動,用真心的交流對話滋養孩子的心靈,用精辟警策的點撥涵養學生的思維。他們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將語文藝術浸染得醇香四溢。
同教五年級的《我的戰友邱少云》,張海英老師以深沉的愛意、深厚的功底、深摯的情感,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受邱少云精神的魅力與內涵;而玄丹英老師則是言簡意賅,直奔主題,在教學設計中注重雙基,挖掘文本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在人生旅途上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同教四年級的《搭石》,付春紅老師的課教學結構合理,通過自然美、心靈美體會和諧,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思想情感的`美;而耿衛平老師以自然流暢的教學流程,極富親和力的態度和干脆利落的語言,像我們展示了語文課堂原來可以這樣美麗。
同教三年級的《美麗的小興安嶺》,許晨老師以流暢的設計,輔之以欣賞的眼神、贊譽的話語、巧妙的引導,處處流瀉出來的是語言的美、語文的美;高安蘭老師注重課前的渲染烘托,巧妙鋪陳,課中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可謂用心良苦。
同教二年級的《我是什么》,郭雪靜老師精巧的設計先聲奪人,思路清晰,思維縝密,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更好的烘托了教學氛圍;刁宇君老師的課,流程順暢,過渡自然,銜接恰當,用深刻的思想演繹了語文教學的無窮魅力,用優美的語言詮釋了語文教學的情趣;李俊梅老師以文本為切入點,及時點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在良好的對話氛圍中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
同教一年級的《自選商場》,程霞老師以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自然流暢的教學流程,贏得了聽課老師的好評;唐楠楠老師以夯實的教學基本功,實在的教學設計,穩健的教學風格延續著傳統的常態化教學;卜慧元老師,雖然年輕,但穩重踏實,注重雙基教學,精巧的設計,適時的引導,讓我們看到了學校新生力量的高素質。
在本次“同課異構”活動中,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后的研討,我們老師都表現出高度的熱情,整個研討過程都呈現出濃厚的氛圍。在反思本次活動時,有幾句話與大家共勉:
一、新課要設計問題,提前預習。二、備課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三、充分利用教材,大膽創新。四、集中精力突破重點、難點。
五、勇于拋棄與教學目標不太相關的內容。六、加強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七、教學手段要恰當地為教學目標服務。
“江平視野闊,風正好揚帆”。學無止境,教藝無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虛心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積極進取,團結合作,以扎實的業務功底,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學風格,在東華小學這片教育沃土上,不斷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樂,共享知識,共享理想,共享情趣,共同書寫教育的精美華章!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6
10月30日,肥城市教研室對我校進行了視導,進行了觀課議課活動,有汶陽中學的姜鳳杰老師,邊院中學的劉麗俊老師和過村中學的張冬梅老師就八年級下冊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分別提供了一節公開課,參加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他們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鉆研教法和學法,從呈現給我們的課來看,可以說各顯風采,各具特色,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和風格。各學校參會人員就同課異構紛紛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這一活動不是為了對老師一比高低,而是共同求索最好的,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有利無害。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首先有利于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一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用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了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而這些問題通過獨自的思考很難得到透徹的理解并獲得解決,但拿出來大家一起研討后,很快就可以明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里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的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我們應從這項活動中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思索了一下,覺得它的優點在于:
一、同樣的教學內容,想要教出特色,各執教老師必須全力以赴,拿出看家本領,各出奇招。這對于組織者與聽課者是個大好消息,他們需要的是就是從不同的執教者中感受、分析不同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同的教學風格與特色,看相同的知識點上,教者對于教材重難點的把握,以及對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或者是表達同一個知識點,可以有怎樣不同的表達方式,同時還因為有對比,容易看出當中的差異,吸取到最優的教學方法或技巧的選擇。
二、對于執教者來說,這是一個限時完成任務,固定時間的備課,可以看出執教者對本學科了解和個人教學智慧的積累,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個展示平臺,有幸親自參與一次,同樣能因為有對比,看出自己與別人的差異,從而取長補短促提高。對其他參與活動的教師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同伴互助精神。
三、“同課異構”賽課活動,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在活動中,教師帶著問題備課,帶著問題上課,帶著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對于想要研究不同地區教研水平,以及發展情況的教學研究人員來說,這樣的機會,可以讓研究者真實地抓住不同地區的發展特點與水平,從而產生指導性的意見。
希望同課異構的出現與發展,能給我們教育工作帶來更多學科知識與執教方法的更新,甚至于思想文化與教育教學理念的沖擊。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7
本期,我們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校本研修活動。“同課異構”是我們數學組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采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于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后,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1——5年級的所有數學老師承擔了此次講課任務,他們經歷了選課題——鉆研課標和教材——課前訪談(學生)——獨立備課——試教——集體備課——上課——互動評課等一系列活動,展現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的研討課,呈現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嚴謹與多樣化。在評課的過程中,每位教師都很認真地對每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從而發現每個教師的亮點,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說這種收獲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并紛紛建議今后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8
本期同課異構前兩站用六個字概括就是順利、圓滿、豐實。本次同課異構在去年的基礎之上實現了三個“新”,新加盟一所學校,xx高中、新的活動方案,集中上課評課、專家評課同時介紹了課堂觀察方法。
在xx一中的同課異構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個字簡單總結,今天我將用8個字四個方面進行小結。
一、策劃
校長對輪活動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每個環節都對我做了詳實的解讀,責成我安排好每一項活動,當初要求我全面負責,正趕上我在教育學院學習和省學科帶頭人學習,結果是校長本人全面負責了。
1、為何引入新的伙伴。引入xx高中不只是上課老師人數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實踐證明xx高中的教師的個人業務素質很高,課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們學習。為今后更大的合作開辟了新的空間。
2、為何改變為三個階段上課。三個階段上課更能使聽課老師集中參加學習,盡可能減少對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影響,所以這次要求同一個學科的必須聽課、其他學科歡迎聽課。
3、為何安排年級主任、德育主任、教務主任這些人也參加xx同課異構活動。
年級主任主要學習年級管理經驗、德育主任學習學生管理經驗、教務主任學習教學管理經驗,這三個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時間與xx高中的對應干部進行交流學習。xx主任全部參入了各項活動。他們所學習的經驗會在后續的管理中結合我校的特點逐步體現出來。同時也為下一步老師、干部交流學習提供方向,因為要學人家的長處,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獲
1、上課評課方面
xx之行我校上課和評課的六位教師展現了個人的風采、呈現了教研組的業務能力、落實了我校有效教學的課堂教學理念。數學崔東麗老師的課穩重老練,環節設計絲絲入扣、李恒組長在評課中提出的問題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師門少云的課教材處理精當,概念挖掘深入、張立波組長點評恰到好處,得到與會同行的高度評價。(連云港生物名師工作室在xx高中活動,參加聽課教師26位,連云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級專家親臨現場聽課評課。連云港正在推進生態課堂)。尹路老師的課激情四射,顯現年輕人的活力,現場發揮超過在校的準備。劉作敏特教的評課高瞻遠矚,理論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xx高中兩位政治特級教師,教學副校長蔣悍是連云港政治名師工作室組長,也是連云港生態課堂的組織者之一)
我校這次上課中、歷史xx老師課教材處理完美,教學環節設計新穎、xx點評展現了對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入理解,用校長的話說是開了個好頭。楊磊的化學課堂多次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教學環節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有簡單到復雜,由已知到未知的認知過程。李桂玉老師的點評體現了對教材、課堂、新課標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專家的肯定。佟文剛老師的物理課在設計環節上推陳出新,探究活動層層深入,教學手段多樣。畢雨露老師點評細致入微,體現業務功底深厚。
2、專家點評方面
這次三位專家的點評,各具特色。xx老師告訴我們怎樣的進行課堂觀察,也就是聽課要從那些面聽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環節的設計、預設問題的生成、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等7個方面結合三節課做了詳細的闡述。特別是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我建議老師們看看《布魯姆目標分類學》咱家圖書館有20多本。如何進行課堂觀察我建議大家研究一下美國人寫的《透視課堂》。徐瑞陽老師在評課中提出的三不講值得我們反思,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能研究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三個不講體現了新課程教育價值觀,從關注教師的教轉為關注學生的學。在我省減輕課業負擔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更新觀念,研究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張世國老師提出的自主學習的基礎是尊重學生,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要尊重學生對問題理解的層次、合作學習應有小組合作的文化基礎,合作不是簡單的分組討論、探究學習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過程不能老師包辦代替。不是探究課就必須做實驗也可以進行理論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動就必須的有結果,探究課不是理科課堂的專利,文科課也有探究的空間。我建議每一個20高中的老師都要仔細琢磨專家提出的課堂教學的觀點,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個人的業務素養。
3、兩校對活動的準備方面
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評價一次活動。從上課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體現了兩地生活習慣,兩校辦學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這正是同課異構活動價值所在。相互學習到他人好的經驗是收獲,看到他人的不足之處是更大的收獲,這樣能使我們少走彎路。同時也堅定了我們今后舉辦活動的心態、姿態。
三、反思
1、記得去年我們安排同課異構上課教師的時候,很多老師擔心因為自己的課而影響學校的面子。通過四次的同課異構發現,我們家的老師上課是一流的、我們教研組的教研風氣是一流的、我們評課教師的評課水平是一流的。當然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賞,應該通過同課異構尋找到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養的方法和途徑。現在大家比較認可通過上課和評課是提升業務素養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練之后,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師去年是自己上課,今年是點評他人上課,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壓力,更是不同的收獲。
2、通過同課異構我們發現,不同學校的教師對課堂設計的理念真的不同,xx高中教師講授多點、xx一中雙邊活動多點、我校探究活動多點。我們要以什么樣的眼觀看待同行的課堂設計?是欣賞的眼光還是挑剔的眼光。欣賞的眼光能學到人家的長處,挑剔的眼光能讓自己少犯同樣的錯誤。一堂好課到底有沒有標準?我看課通常從四個方面進行,當然這四個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統一的整體。(一)、學習問題即教學目標的設定是不是合理,兩個方面1、知識維度事實、概念、程序、元認知2、認知過程維度,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二)、教學問題教學環節的設定、教學活動的設計是不是為目標的達成而設計。(三)、測評問題通過什么樣的環節測評目標是不是達成,以及達成度如何。(四)、一致性的問題。就是這三個方面之間是不是內部高度統一。例如,教學目標設定為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學環節設計的是讓學生記憶概念,這樣的課堂設計就不是高效的課堂設計,因為沒有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理解的定義是這樣的,從口頭、書面和圖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學信息中構建意義。理解有7個方面18種表現形式:1解釋(澄清、釋意、描述、轉化),2舉例(事例、實例化),3分類(歸類、歸入),4總結(概括、歸納),5推斷(斷定、外推、內推、預測),6比較(對比、對應、配對),7說明(建模)
3、我經常的想一個問題,怎樣才能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的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發生變化呢?原有的認知結構不能解決新的問題,通過學習后能解決新的問題這樣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過程才是學習過程,否則就是原有知識的再現的過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識的復習鞏固。那么在課堂上到底是教師講授好、還是多邊活動好、還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設想
同課異構的目的就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研討。通過同課異構學習對方的優點、通過評課指出教學方面不足、通過相互交流學習管理經驗。
1、能否在課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課、復習課、習題課、講評課。
2、能否在評課的人員上有所突破。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中年教師、青年教師、群體參入。怎樣才能使更多的人員參入互動。能否就某個共性的問題集中進行探討、講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課、評課上方面。能否在上課、評課之后就一些專題進行研討交流,能否以課題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
各位老師,今天的小結可能是掛一漏萬,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9
我處于9月26日舉行了六小、華盛”同課異構”聯誼活動,本次活動是在臨沂六小舉行,六小和華盛的所有英語教師參加。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給英語教師們提供了交流與探討的平臺,為青年教師提供了鍛煉和成長的機會。會議首先由六小的徐文娟老師和華盛的張敬老師執教同一節課,執教內容為三年級unit2lookatmealet’stalk部分。接著,兩位執教教師進行說課、全體與會教師集中進行了評課、交流研討,對所觀摩課堂進行了激烈的互動點評。通過兩位年輕教師精彩的課堂,可以看出他們基本功比較的扎實,駕馭課堂的能力比較強。六小的徐文娟老師課堂設計完整緊密,新授環節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處理重點難點,教師示范比較到位、學生操練的非常充分,課件制作的比較精美、運用比較嫻熟,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教師注重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整堂課顯得熱情豐富而有效。華盛學校的張敬老師教態自然、大方,口語流利。課堂設計比較流暢、教學環節過渡比較自然,能夠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進行教學,對重難點的把握較好。對于難點句子let’sgotoschool.的處理較好,通過創設情境把句子先分解并編成順口溜的形式教學,學生說起來朗朗上口,學生非常輕松的就掌握了。兩位教師既注重了語言的輸入,也注重了語言的輸出運用,課堂上都設計了具有一定思維含量的拓展活動,真正把課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并滲透情感教育。
在互動研討環節教師們進行了激烈的點評、智慧的火花發生了碰撞。研討后兩位教師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當面解決,兩位教師都豁然開朗,激動萬分。最后,我們對青年教師提出要求,要繼續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不斷提升自己英語專業水平與能力。潛心研讀學習課程新標準和教學策略,始終堅持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并要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課堂教學活動要有趣味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努力為學生創設英語情景,為學生用英語做事情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行,進一步為年輕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為他們在課堂教學、個人素質提升等方面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與會教師對于對話課的教學模式理解得更深、更透徹了。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0
歷時兩周的教師“同課異構”擂臺賽和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評優活動到現在為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時間之長,參評教師人數之多、規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余節課,精彩紛呈,節節都有自己的亮點。具體突出了一下“五個做到”:
一、敢于“標新立異”彰顯自我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其目的就是讓教師發揮自己潛智,對同一節課,設計出超出常規的、不同他人的、體現自我教學風格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認為,上課教師不唯書、無定法、有創新。同一節課內容,沒有一個照書順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經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細心加工、巧妙設計,創新出求新求異的教學案。雖是同一課內容,老師們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真的不一樣,但是取得課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們敢于挑戰常規課堂,敢于標新立異、創設富有活力的學堂,讓自己的教學風格得以彰顯。
二、回歸本位,重教重學
課堂本位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順著學生學的需要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反映,我們的教師變了,變得更加聰明、睿智,課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不見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不見了。而通過教師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時為普遍。課堂上讀書畫圈、動手操作、技藝訓練、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匯報交流等有效學習場景,隨時可見。現在我們老師敢教、會教。基本把握住了學生能獨立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有困難的啟發學生合作學會;對較深難的知識老師教會。課堂上教師教的有智慧,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教堂變成“學堂”。
三、敢于挑戰,追求“真實”課堂
所謂“真實課堂”就是在教師不提前接觸學生,在對學情及教學內容只做好預設,進行的即興教、隨機教、生成教。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都說:最讓他們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實課堂。教師教的真,學生學得真。看到老師用盡智慧、挖盡心思,在隨機調動學生學,啟發鼓勵學生學,把學生推進文本,融進教學內容中和知識探索中。雖然有時也出現教與學的碰撞和尷尬局面。但我們教師總能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達到最佳效果。
四、同臺演技,彰顯“強師”風范打造優師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追求、永不放棄的目標,鼓勵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的強師,是我們堅持的一貫主張。
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永葆“強師風范”,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一致感到最讓他們知足的是培養出的典型教師真的再次驗證了個人的實力,守住了“強師”的尊位。本次活動是對我校“十五”、“十一五”各級各類教學典型教師課堂教學的大比拼。我們就是想讓典型教師同臺演技,一決高下,沿著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目標讓自己發揮的“最好”,看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參加展示的7名教師大都是本學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層次榮譽的典型教師。讓大家盡情欣賞,從中受益,學習“大師”風范。
五、全員參與,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提高
本次活動具有全員性,其目的就是給每位教師提供公開教學的機會,以此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一點,我們也做到了。
據評委統計應參加本次活動56名教師,實參加講課51人,參與率是較高的。他們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師的一場課堂教學的大比舞。每位參賽者都能認真備課、細心研課、精心品課、創新上課。從課堂表現看,老教師寶刀不老,教學經驗厚重;中年教師思路創新、勇于“自我”,青年教師活力無比、出類拔萃。現已形成了一支教學理念新、富有活力、敢于創新、整體發展、追趕優秀的教師隊伍。
方才我們欣賞了以上7節課,可以說節節精彩,讓我們聽了舒服,感到是一種享受。他們之所以有這樣厚的功底,絕非是一日之功。我小學一貫提倡教師要人人有發展,但不求同步發展,提倡人人有風格,但不求同一種風格。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發展計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都要追求有厚功底,為此對我們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一、多學習
多向名師學習,讓名師的經驗發揚光大。經常聽名師的課,通過互聽互評或校本集備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同時也要求名師做好帶教、幫教,促進我們教師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多琢磨
現在有個新提法“要上好課必須要先磨課”。磨課的過程就是對教材內容,教與學的方法進行細加工的過程,不通過磨課不可能上好課。簡言之,不磨課教師心中就無數,心中無數怎能上好課。因此在備課中就要磨教材、磨教法、磨學生、追求課堂最佳效果。
三、深研究
“新課程”需要研究型教師,如果不研究或者研究不深,新課程的實施就不會得到突破性的進展。那我們重點研究什么?研究教師該如何教、學生該如何學。這是新課改研究的核心問題。今天這7節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教師把學生推到了學習主人的位置,讓學生“真學”。有一位教育專家這樣提過,如果在老師的課堂上看不到學生“真學”是一種最大的悲哀。現在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真實課堂,要凸顯真實課堂本色,就是處理好教與學,擺正教與學的關系,必須明確我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指導者、參與者,應順學而教、因學而導、隨機生成,堅決反對滿堂灌、滿堂問等低效做法。要學會欣賞學生,培養學生讀書、質疑、專心聽講、獨立思考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真正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回歸課堂本位。
重實效:
追求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課堂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什么課,什么課型,都要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實踐能力。一節課,應該是多種感觀的協調活動,課堂上都要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眼、動口、動手以及親身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無論什么課堂教師要把發展語言、培養思維能力,培養應用意識放在首位,課堂上要讓學生多思多想、多做,教師要培養學生會思、會想、會做,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讓我們的學生能說會做,讓教堂變為學堂。
注重實效,就要面向全體學生,讓課堂成為全體學生的課堂,特別要關注差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在這一點上我們有的老師做得好,把“學會”的底限定在差生的標準上。但有的老師做得不足,課堂上一味提問優生,好像課堂提問就是給優生準備的,因此我們必須調向,本次活動的評選就有這樣一條評價標準“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隨機而教”,這也是我們今后課堂必須落實的一項目標。
修素質:
對我們教師而言“上課”不難,但上好課難,要上好課必須得有高素質。現在我們隊伍建設目標是促進教師的內涵發展。“內涵”指什么?就是指“素質”。素質不高不可能上出好課。那么我們課堂教學高素質如何表現。
1、具有較強的處理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能較好的用教材教。2、精通教法,培養“會學”輔導得法,訓練有道,課堂效果好。
3、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善于啟發、因勢利導,運用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語言清晰,簡練、說普通話,教態自然大方,板書書寫工整,設計合理。5、教具演示規范、準確、課件制作、科學、使用高效。
同志們:學無止境、研無止境,課堂教學就是一門藝術,只有“藝高”才能讓你有底氣,才能讓你課堂升華,達到至高至極的境界。真誠希望大家加強“研修”早日修成“真功”,成為教學的強師。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1
為了交流和展示我縣小學數學學科課程改革的經驗,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近日,縣教科組在渠口學區太陽梁二小舉行了小學數學“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我學區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我學區小學全體數學老師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我校馬丹鶴,還有中寧一小的楊艷芳和中寧三小的胡淑霞三位教師分別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進行了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執教老師各顯其能,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展示了不同的教學風格,盡顯不同的精彩。教學構思異中存同,同中求異,引發了聽課者的研究和思考,體現了同課異構的價值。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總校領導精心組織,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數學教研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執教老師精心備課,充分發揮了集體備課的作用。
一、縱觀這次教學活動,我們組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總結: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說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本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并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舍教學內容,可謂“因材施教”。
二、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
當然,有收獲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這次活動中,也有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反思,例如:
1、學習型小組的教學方式,是否適用于低段的教學,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2、習題的設計上,怎樣設計更能體現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3、數學教學語言如何鍛煉得更準確精煉,更生動,生更易聽懂。
4、如何鼓勵學生發現更有意義的問題,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
5、教師應該提什么樣的問題,才會讓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獲得知識,以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知識。
三、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學到的(我們的進步):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和分析,對今后的教學工作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會疑”,學生不僅要會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因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體驗。還要“會說”,在課堂中,不僅要學生說解題思路,說方法,還要說體驗和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更要“會議”,要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與同學合作、探究、實驗,用集體的智慧,協同解決問題,在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今后,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上完課后,開展了主題教研聽評課活動,評課、議課環節由學區教研員李玉寶主持。首先,教研員李玉寶談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要求,接著三位教師各自針對執教篇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設計等方面做了反思,三位教師們反思的都很到位,接下來是聽課老師進行評課,并圍繞“如何有效的上好一堂課”的主題進行研討,參與聽課的各位老師和數學教研組長白老師對這三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研討的教師發言積極、熱烈,評價中肯、實在,參會教師不但了解了“同課異構”這種教研模式,而且從中得到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效果性的、扎扎實實的教研活動。尤其是最后縣數學教研員白老師非常負責任的發言,更讓老師們有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于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為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為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當然每次活動都不可能做到“踏雪無痕”,只要我們在以后的活動中,能揚長避短,相信我們就會越走越遠。
小學數學教研組“同課異構”活動的開展,不僅讓老師們看到不同的處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和思索的機會。使老師們經歷了比較、反思、研討的過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老師們普遍反映參加這次活動受益匪淺,大家在這樣的互動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積極反思,在反思中得以提高。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2
為認真貫徹“以生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打造高效課堂,探索適合提高聽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本著“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原則,聽障語文組從于20xx年10中旬開展了中年級語文字詞教學的“備課、上課、評課、總結、論壇”一系列“同課異構”活動,五位參加同課異構活動的老師,都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切實把握了詞語教學的重要性,現總結如下:
一、共同點:
1、注重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老師們都能注重新課預習習慣的指導,并且在授課伊始就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2、注重了過好認讀關。每位老師都先讓學生讀課文,了解學生對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并及時進行了糾正。
3、采取多種方法加強了詞語的學習和講解。大部分老師都能先讓學生自己找出詞語,先讓學生講解,對于學生都不理解的詞語,則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采用觀看圖片、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或聯系上下文的方式講解了詞語的意思。
4、都注重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結合課文內容,把文中的常用詞語注重指導學生說句子。
二、不足:
字詞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教學的重點這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很清楚的問題,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重視語言的理解,忽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現象。雖然我們在教學中努力的關注了這些,效果還是不太理想,學生出現的錯別字還是那樣多,常用詞語不會寫句子,有的寫了也是語句不通順,意思不完整,這充分說明了字詞教學的有效性不高。通過討論、反思,大家一致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較欠缺:
1、對生字的書寫普遍沒有重視,有的甚至沒有提及。
2、對詞語的理解不透徹,沒有很好的貫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好多詞語的理解僅限于讓學生用手語翻譯出來就以為學生理解了,根本不知道詞語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老師也沒有及時跟蹤指導,不知道該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成了一句空話。
3、常用詞語的訓練不夠扎實。只注重了生字新詞的學習,對一些熟字生詞沒有進行講解,對一些常用詞語沒有練習,有的即使說了,學生也是比葫蘆畫瓢似的說,根本沒有深刻的理解詞語的意思,更不會運用。
4、對課堂教學過程普遍預設不足,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每節課的課堂容量較大,學到哪里就到哪里,計劃性不強,根本沒有檢測的時間,更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5、都缺乏當堂測試的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及時反饋。
三、字詞教學達成的共識的基本思路:
通過備課、授課、檢測及老師們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應該把詞語運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上,對于中高年級的字詞教學要著力抓好“認讀〃理解〃積累〃運用”語文字詞教學四部曲為目標,可以采取“過五關”的`形式來進行:
1、抓好課前預習關。
每個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鼓勵。如果課前沒有很好的預習,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被動的,所以老師在課前要布一些預習作業,比如:讓他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找出不會讀的生字和詞語,并借助字典掃除課文中的攔路虎;借助課后預習要求進行預習。這樣就不斷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當“小老師”,他們會及時指出別的同學不會或不理解的生字、詞語,而且為了不出現錯誤或少出現錯誤,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意識也越來越強了。
2、過好課文認讀關。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輪流讀課文,一是檢驗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正確率,二是為了學習和掌握生字的讀音。可以采用一人讀,其他學生看,再相互指出并糾正讀錯的字的形式,這樣不僅利于學生認真預習,而且也能調動其他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這一關雖然用時較長,但對于過好認讀關和培養學生養成遇到生字查字典的習慣具有重要作用。
3、過好字詞的理解關。
雖然在低年級學習了一定量的詞匯和句子,但這遠不能滿足學生運用語言的要求,學生必須在中、高年級繼續學習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句子。中年級的生字新詞教學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的,教學的原則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去認識,結合句子意思去理解詞義。在詞語教學中應該秉承這一原則,不能只簡單地以詞解詞,應該根據課文的不同類型、詞語的不同特點、學生的不同程度,采用演示(實物、圖片、動作、表情、創設情境、多媒體)、講解、聯系上下文等各種方法,還有一些表達課文中心的詞語、抽象難以理解的詞語還需讀講課文的同時去理解,讓學生在課文的情境中建立深刻的表象。例如課前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課上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激活經驗、朗讀體會、品讀理解等等,全方位地對詞語進行朗讀、理解、感悟,并以此為切入點,加深對文本的體會,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4、過好語言積累關。
為了讓聾生更好地學習語言,提高他們的實際語言能力,在中高年級我們還要重視語句教學,從詞、句人手,學習和積累詞語,仿寫句型,把讀寫相結合,一定還要落實到書面語上,而且應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詞語,讓語言走進學生的生活,通過表達和運用,積累詞語,豐富語言,讓詞義在聾生的頭腦中逐漸得到深化和鞏固。如不強化讀寫訓練,字詞學完后,時間一長學生就不會用了。
5、過好檢測反饋關。
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堂測試,不僅能隨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而且有利于老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突出以學習效果作為評價學生課堂的唯一標準。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有兩種思想”。這種有針對性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不僅為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而且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能更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3
據語文組教研活動安排,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時間定為11月16日,語文組全體教師參與了聽課評課活動,通過互相聽課,大家普遍認為,聽課這樣的教學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它為教學人員提供了互相學習,采長補短,共同提高的機會與展示平臺。聽課、評課。它們不僅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教師發現問題的敏銳意識。通過聽課活動,促使教師們對總體教學模式、教案的設計、教學目標的確定、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等各教學環節進行了進一步規范,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是極為有益的。聽課這一教學活動增強了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的意識,也增加了教師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從不同的教師那兒學到了可取的教學方法,為更好推動學校聽評課活動,先總結如下:
一、授課教師
(一)充分展示了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在課堂上展示了教師的風采
(二)顯示了語文教師在評課方面的功力
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布公、認真細致的評課,既顯示了老師們評課的水平——因為聽課也是需要準備的,也顯示了學科組教師們之間互相幫助和團結共進的和諧氣氛。
(三)展示了老師的反思水平
有人說過,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我們的老師在評課之后,主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抓住亮點,反思錯誤,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顯示了我校語文教師的積極進取精神
1.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
每位教師在課件的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課件水平提高。
2.課堂設計精、結構巧
語文課不同于語文課,往往比較枯燥無味,但老師們的教學設計環環相扣,結構緊湊,有張有弛,學生的興奮點被調動起來,思維非常活躍,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相對枯燥的語文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潛能,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3.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方法靈活
課堂氣氛活躍,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學生思維的活躍。好的課堂總是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維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在探索中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氣氛活躍還指課堂氣氛的和諧,師生之間有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對學生的反應能正確引導和評價。只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才能達到課堂氣氛的和諧。
4.課堂教學充滿趣味、課堂語言親切
成功的課不會是知識的干巴巴的羅列,總是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因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中,理性思維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撐。大多數教師能對身邊課程資源進行挖掘。關于課堂語言,比如聲音清晰,語調沉穩,富有穿透力,善于用聲音的抑揚頓挫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是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之中。
二、聽課教師
在聽課期間,大家都做了聽課記錄,記錄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反應,之后聽課的教師對授課教師的課程講授做了分析評價,指出了授課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的長處與不足,并及時對授課教師提出了一些改進教學的建議;也有個別老師的聽課記錄未能反映出聽課的目的,評價較籠統模糊。
從聽課情況來看,幾位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基本的教學素質都比較好,教態自然大方,語言規范有條理,語音清晰,對教材內容都比較熟悉,能合理安排板書,有教案,課堂氣氛較好,與學生也有一定的交流。
現以教研整體角度從以下幾方面對這次活動做一下總結和評價:
1.注重導教引練教學模式的應用,通過精心設計使課堂教學環節清晰,明了。
2.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教學弊病,使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有效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于財會教學的意識得到強化,全體授課教師都有課件,在課堂上真正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在這方面張寧等兩位青年教師做得更為突出。
4.在遵循共性的教學模式前提下彰顯了個人的教學風格,發揮了各自的教學特長。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問題一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突出的不到位,老師放手“放”的不到位,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還在牽著鼻子走。
2.學生的小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小組交流應是是在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見解之后再與同學交流,達成共識。
3.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評價時應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回答問題時,有的教師關注的不夠,學生答錯了老師卻沒有發現。
4.有的教師課準備的不夠充分,仍有知識性錯誤出現。通過開展互聽互評課活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4
xxx年10月12日第一片區“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在xxx市第七小學舉辦,參加本次活動的有教研室何德春老師還有市七小教育校長周鳳蘭,七小教研室主任楊建華。
還有片區組長、市三小校長王劍、還有市三小,市六小,榆樹溝學校,硫磺溝學校,大西渠學校以及有色金屬學校的老師,大家濟濟一堂,共話研討。
今年我市小學英語研討工作將繼續以課堂研究為中心,為了加強課堂教學,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我們共同設計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市七小的葉生翔老師和有色金屬學校的努爾老師為大家精彩演繹了兩節課。
她們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及身邊的教學資源,肢體語言,游戲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性。“同課異構”相同的內容不同的構思和設計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和今后的發展有不同作用。
現場教師的點評集思廣益,教研室何老師的點評給我們指點迷津他對“同課異構”的精辟闡述和思考為我們一線老師的'教學教研工作點燃了一盞明燈,又像沙漠中的一滴甘露,沁人心脾,受益匪淺,為了努力推進“同課異構”研究向縱深發展,讓我們今天的心得,成為明天教學的自覺行為。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5
作為一名新上崗教師,我有幸參加了學校“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兩位教師準備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9的乘法口訣這節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8以前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賈帆老師是一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她的.課整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并且對本節課的重點把握比較到位。課一開始,先以學生們熟悉的動畫片西游記主題曲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師生共同總結出3個關于9的乘法口訣,接下來的6個由小組合作完成,這樣不僅不至于使孩子陷入盲目探索狀態,還有效的利用合作的學習方式。這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另一位是秦春燕老師,她的課設計條理清晰,以闖關救白雪公主的游戲貫穿始終,學生在闖關的同時不僅獲得了知識,也收獲了樂趣。但是這堂課并沒有調動孩子的興趣,我認為準要原因是問題設置難度偏大,第二是教師沒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總之,同課異構,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我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6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李蓉老師和鄭首才老師兩人開展課例教學。再進行反思、課例點評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后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并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為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為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我覺得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也會以此次積累教學經驗,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堂。為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7
20xx年XX月XX日,在教科室和教研組的組織下,高一政治備課組三位老師即孔老師、文老師和孫老師,就《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
同課異構就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由于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不同內容的課。
從三位老師課堂上可以看出:
在課堂上,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自主學習;課堂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具體在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都有所差異。雖然他們課堂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但他們所進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體現出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和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
具體來說,文老師的課緊緊抓住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形成本課的一個亮點。孫老師的課,構思上,是傳統教學與現代新課程理念的巧妙結合,他以聲情并茂的課堂點撥,彰顯了青年教師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孔老師的課,很好地運用了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究,也有老師精心的引導和精彩的點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課堂是一種探究學習、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的參與性、豐富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很好地達到了學習目標,值得學習。
通過這三節課和組內的點評總結,引出一些我們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思考:
1.教師如何變演員為導演。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教師如何變單一為互動。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與學生要交流、對話、溝通,要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教學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想說就說,說心里話;想做就做,做的最好,教師幫助引導,師生合作,相互促進。
3.教師如何變牽引為放手。教學中,要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教師要學會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愛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在教學中不替學生說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為不同的學生創設自我表現和成功的機會,提供施展才華和張揚個性的舞臺和空間,使學生獲得充分自由地發展。
總之,通過這三節成功的同課異構活動,使我組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了沖擊和震撼!使大家對新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有了新的認知,對今后的課堂教學改革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18
3月21日上午,我們全體語文教室參加了明水街道辦組織的同課異構《自己的花是人讓別人看的》。那一節節精彩的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授課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教學課件,令人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地思考,從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收獲:
一、別具一格的導入
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次聽課,三位老師的導入都各具特色。如:王秋霞和王晶老師都采用復習法導入,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為下一步自然介紹作者做好了鋪墊。李儉老師則利用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德國的異域風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聽完這些老師的課后,我認識到他們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比如搜集大量的資料,制作精美的課件,閱讀有關的知識、課堂問題預設,課后的拓展。對教材的把握有其獨到之處能抓住題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抓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體會德國人與眾不同的種花風格。
三、注重學生朗讀訓練。
教學中,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德國街頭,去感受那花海的美麗。在舒緩的音樂中,學生朗讀課文,想象德國美麗的街景。然后多媒體播放滿是鮮花的德國街景。通過聽覺、感覺、視覺的貫通,學生感受到了滿街鮮花的美麗。在這樣的體會中感受德國人這樣養花的境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此時,教師又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別寫“我為人人”,以及“人人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國人養花的境界后。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想對德國人說些什么?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學生讀課題,根據學生的讀把句號換成了感嘆號,表達出了對德國人養花境界的贊揚。
四、培養學生的習慣,教給學生的方法。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幾位老師緊扣“姹紫嫣紅、花團錦簇”這兩個詞,引導學生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入情入境。在品讀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更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讀,在品讀中悟情。教師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用心觸摸,透過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體驗,深入讀書,都在盡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場面情境。此時,學生看到的就不僅僅只是黑體方塊字,更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味的畫面、情境了。
課堂上,很幾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這些學習方法,當他們遇到難理解的詞語“姹紫嫣紅”“花團錦簇”時能通過圖畫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到位。王晶老師在識字環節注重了寫字的寫字的指導。這強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成,為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親切的評價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到位,如有的老師用了“你真棒!”、“你會更努力的!”、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讓我的學生也會感受到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六、嶄新的教學理念
所有的授課老師,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真正體現語文教學“以人為本”,聽、說、讀、寫訓練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
通過參加此次的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機會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成為一名學生愛戴、家長放心、領導滿意的教師。
【同課異構的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1-19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1-19
同課異構教活動總結03-10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06-21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總結07-01
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11-24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推薦]08-26
小學“同課異構”活動總結02-10
語文同課異構活動總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