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1
今年的寒假特別的長,是大一新生特別期待的,而且第一次離開家的我們終于可以回家了。
踏進家門的那一刻,我好激動。看見久違的家,久違的爸媽,久違的一切,我興奮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但是開心歸開心,正事還是得做的。我立刻聯系了我的母校xx小學。記得以前小時候,我在這個破爛的學校度過了我的童年。
在取得校長的同意之后,我帶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這所位于偏遠山區的小學。xx小學位于廣西省桂林市平樂縣大發鄉塘沖村委,由以前有六個年級組成變成了現在只有三個年級組成的學校。或許是早就知道我的到來,孩子們看見我走進校園,一個一個探著小腦袋看我。我一路微笑的和孩子們打著招呼,循著樓梯來到位于二樓的校長辦公室。在校長辦公室等候我的除了校長之外,還有我的數學老師,語文老師,以及做了我半年的英語老師。和他們寒暄了一番后,我的語文老師肖老師就帶著我來到學前班的教室,給一群純真的孩子介紹我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和孩子們一起互動,也就憑著一腔熱情去和他們相處。首先,我知道孩子肯定喜歡新鮮游戲,于是我把在網上搜到的一些游戲,比如小貓釣魚,貓捉老鼠之類的游戲介紹給孩子們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他們選擇了小貓釣魚。所謂的小貓釣魚,就是在地上畫一個足夠站四五個人的圈,一個孩子站在圈外蒙住眼睛,用一根綁了線,線末梢掛了樹葉作魚餌的魚竿碰撞圈子里的孩子,被碰到的孩子就是被掉上來的魚,直到所有魚被釣上來,就算贏了。接下來就換最先被釣上來的孩子做貓,重復以上的活動。
看著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我和肖老師在一旁也很高興。肖老師說:我們都老了,也不比你們會上網,所以我們對外面的世界很陌生,想給孩子們一些快樂都難,你給孩子們帶來這樣的歡樂,我個人很感謝你。聽完肖老師的話,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知道,孩子們需要的是歡樂,童年嘛,就該是無憂無慮的。我有一種想回到這個偏僻小山村支教的沖動。
接下來一節課是三年級孩子們的英語課。校長給那位英語老師下達了上公開課的指令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其實在這個小小的學校,老師們知道什么是公開課,孩子們不知道,因為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學校沒必要搞公開課。因為我的到來,校長要求從沒上過公開課的老師上公開課。孩子們當然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一個一個都在上課期間時不時的回頭看我們這些坐在教室后排的老師們。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本想沖出教室外面玩的,可是校長一聲響亮的吼聲驚住了已經起身或者已經沖出教室的孩子。校長和孩子們說了一些他們似懂非懂的話。校長說完這席話,第三節課已經開始了,孩子們向往的課間就這樣消失了。英語老師對孩子們說,接下來是實習老師輔導大家英語的自習課,這樣,本來還很失望的孩子們又恢復了開心的樣子。就像我們以前那樣,遇見有新老師就什么都不是煩惱的理由。我想他們是聽見了我給他們輔導英語,所以沒有課間休息的不開心就煙消云散了。
給他們輔導功課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其實是很好學的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抓住一節課的時間,他們會拼命的去發現問題,然后讓我來解答。跟他們在一起,我覺得我看到了當年還小的我。總是會提一些很奇怪的'問題讓老師回答。呵呵,看著他們,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孩提時代,那是的我們總是不用擔心天會塌下來,總是單純得不能再單純。
晚讀時間,我像個真正的老師一樣巡堂。聽著孩子們那特別清脆,尾音拖得很長的讀書聲,我有點忍俊不禁。他們讀書很大聲,互相比較著聲音,似乎怕自己落后于別人一樣。不過,笑過之后,我發現我們這些所謂的大人,其實是沒有資格笑話他們的。他們雖然讀得有點好笑,但是他們不像我們這些初中高中的小大人,不敢放聲讀書。孩子們就是得到了表揚就會讀得更大聲,而我們這些小大人,老師表揚了,反而覺得會被別人嘲笑。
在不知不覺中,我在這所偏僻的小學里度過了一周時間。在和孩子們相處的一周的時間里,我感覺我變了好多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大學生寒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首先,我學會了如何和孩子相處。孩子和老人都是需要哄的。其次,我學會了如何輔導孩子。輔導孩子,不能像輔導大孩子那樣講得太深奧,是舉身邊的例子讓他們在淺淺的事例中學到東西。再者,我覺得我看到了山區孩子的困難。他們需要走很遠的山路到學校上課,還需要面對父母不在家的情況,更需要學會照顧自己。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2
20xx年x月,剛剛感受了一年大學生活的我,再次對大學的獨特有了新的感悟,大學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這里有機遇,有挑戰,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所有的一切都遠離了我們的高中時代,就連寒假也是格外的不同。這個寒假,我有幸參加學校組織的"三下鄉"義務支教活動,對教師這一職業有著獨特感情的我,懷著激動與好奇的心情開始了這次獨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支教之旅。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隊里的兩男八女外加帥哥老師從陌生到熟悉,互幫互助,漸漸融洽起來。其實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準備工作竟然要做到如此的周密有致,但這些都是必須的,我想作為一個團隊,我們所有的隊員在準備工作中如此的投入是我們后續的支教活動順利開展的良好基礎。這讓我真正地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地進行,切不可說干就干,不考慮任何因素或者條件的限制。
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我們乘車去往支教地點——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中心小學。崎嶇的山路顛簸不堪,這并不影響大家看風景的好心情。如果說北方的山是雄險奇峻,那么南方的山就是渾圓連綿,恰似那溫婉的南方小調延綿不絕。沿途滿是成片的芭蕉樹,甘蔗樹,木瓜樹,還有路邊高大挺拔的椰子樹,讓人不想離開這片綠油油的世界。
在期待中我們抵達碩龍鎮中心小學,一進校園就看見滿園的龍眼樹和菠蘿蜜,兩層的教學樓有了歲月的痕跡,我們住的學生宿舍也是簡陋不堪,晚上還會被蟑螂窸窸窣窣的`聲音吵醒。在這里,我們心心念的支教生活正式開始了。校方對我們此次的支教活動非常重視,除了給我們全體隊員接風洗塵外,還策劃了啟動儀式,當地的電視臺也對我們的活動進行全面的采訪拍攝。接下來的幾天,手工課、舞蹈課、聲樂課、文化課、體育課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每天來上課的同學都在不斷地增加,這是我們更加努力的動力。
我教授的是手工課,通過用彩色卡紙折疊一些小工藝品,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力。通過幾天的講課,我體會到教師這個職業也是一門藝術,每一個小細節無不體現出教育的藝術,想要真正的掌握這個職業的精髓,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除了做這些事情以外,我們還進行家訪以及當地農業市場的調研活動。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大多數當地的人民并沒有讓自己的孩子努力上學甚至于考大學的思想,他們只想讓孩子上完初中就回到家幫忙務農,這種落后的思想一直在影響著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3
在xx小學十幾天的時光,算得上是人生中最為獨特的經歷。每天都會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奇妙無時無刻不在上演。但既然是總結,我想,就應該少一點描述性的場景,少一點個人感受。最重要的還是為以后的師弟師妹留下參考,讓三下鄉實踐活動薪火相傳,越辦越好。
首先,對于三下鄉活動,在個人認知上,要先擺正心態。三下鄉,顧名思義,就是去到較為貧困落后的地方去體驗、去實踐。吃苦是必須的,并且是作為三下鄉的最主要特征。在心態上,每時每刻做好吃苦上的最壞打算,學會從容應對,苦中作樂。這有利于我們鍛煉自我、收獲成長;有利于工作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開展;有利于我們處置各種意料之外的情況。
其次,要樹立團隊意識。三下鄉活動以隊伍為基本單位進行,決定了個人在團隊中的地位:一個也不能少。三下鄉有各種各樣的情況與問題,每個人看法也許不一,但作為隊伍,必須要有統一的行動,而非各自為政。最忌諱的就是事不關己,或者點頭不語。我們隊員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妥協。可以說,隊伍的每次行動都是大家協商一致的結果。但要注意的是,單純的妥協無法算得上是團隊意識,我們還需要主動積極的思考與溝通。單純妥協出來的方案一定不是什么好方案。唯有加上每個人想法的積極元素,以及到位的溝通協調,一個最接近完美的方案才有可能誕生。
再次,要有先人后己、舍小我為大家的犧牲精神。大學生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個人總結。作為隊伍中為數不多的男生之一,我深深覺得自己肩上責任重大。粗重活必干不說,還要負責女生們在外在內的安全。我深知,隊伍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臟的、繁瑣的、粗重的、危險的活都要努力干到。大家要認識到,隊伍選擇了你,就是看重你的能力,而這為的是隊伍里大多數人。所以,無論是何種任務,我們都要在允許的范圍內,不惜一切代價把它做好。只有每個人各司其職,盡心盡力,三下鄉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另外,要學會用心體會周圍環境的細節。三下鄉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的。這次下鄉的收獲,就是體驗了當地與別不同的民俗風情。這些風情無處不在,只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體會。
最后,也是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要互助互愛。這種互助互愛不僅僅需要存在于隊員之間,而且對待自己的學生,對待見到的每一位家長等也該如此。如果說艱苦的環境讓三下鄉詮釋了它的本意的話,那么無處不在的關愛就成了三下鄉的光輝所在。半個月的集體生活,已經在隊員們彼此的心里系上了團結的紐帶,自然的默契與親近使我們真正成了一家人。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與小學生們單純的友誼。現代都市鄰里間相鄰十年都可以不發一語。我們和他們,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互定下友誼,只用了短短十四天。這份短暫卻又燦爛的友誼,值得我們一生珍藏。
有人說,“這里語言不通,這里環境臟亂;這里吃住簡陋,這里無處玩樂……”盡管我可以找一千個理由離開這個地方,但只要孩子們在,我愿意再來。車發動那一刻,外面的孩子們哭著向我們告別,我沒有灑淚,只是報以微笑,揮手告別。鼻子酸酸的,心里很是壓抑。我知道,這一別,也許就是一輩子。此時此刻,感謝有孩子們,在我生命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感謝隊員們的相互鼓勵與支持,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也感謝眾多幫助過我們的人們,是你們讓三下鄉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4
從四月的立項到7月25日實踐的結束,看似漫長遙遠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在建筑系瘋狂的設計與交圖,以及緊張的期末考試周,以及考試周結束后全身心地、井然有序卻也略帶緊張的準備,以及最后在納雍昆寨中學的實踐中逝去了。這期間,有聯系上的反反復復,有籌備上的辛辛苦苦,有各種碰壁后的垂頭喪氣,有取得各種成就后的欣喜歡樂,有旅途中的顛顛簸簸,有難說出口的心疼心酸,還有最后離別時的不舍與眼淚……
這是一個有著太多故事的過程, 我用我笨拙的筆不能描述不出全部這些故事,只好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我們的實踐:轉變、反復、準備、走訪、傾聽(心疼)、忙碌、感動。或許這幾個詞并不足以完全把我們這次實踐的輪廓勾勒出來,或許仍然存在某些遺漏,但這些詞已足矣表達出我們的感受。
轉變
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們最初的想法時,雖不會因為當時那個想法的幼稚與不成熟而嗤之以鼻,卻也絕對會會心一笑。
最初的最初,我們的確懷著一種自以為很崇高的心理、很英雄主義的心理立了項——到中國一個最貧困的山區去支教。那個時候,我們的確一心向往著徐本禹式的支教經歷,雖然我們不可能像他那樣在一個山區支教多年,我們僅僅只是一兩周的時間,我們一心只認為只有那種環境下的支教才是最有意義的。
但是隨著實踐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備課階段的展開以及最后實實在在的支教經歷,讓我們的想法不斷地發生著轉變。
我不得不承認,在最初的想法里,我們太自以為是,只是過分的關注怎樣怎樣的活動、怎樣的環境、怎樣的經歷對于我們才是最有意義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單方面地考慮自身,而忽略了我們的活動對于承受方的意義、對于社會的意義。
漸漸地,我才明白,實踐的作用,并非是期待我們通過某一次或者某幾次的實踐而實現多大的社會價值,而是讓我們能夠走出大學這座象牙塔的庇護,去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也是了解自己。
而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的鍛煉自己,盡可能的提升整個實踐活動的社會價值。
而活動的意義與價值,也并非取決于我們選擇的實踐環境、實踐地點和實踐人群,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活動,取決于我們在這次實踐中付出了什么,給對方帶去了什么;取決于我們收獲了什么,而對方又收獲了什么;取決于我們的活動是否能讓社會上更多人和群體關注我們的實踐的對象,而不是關注我們。
任何活動的意義都不是在實施之前通過制定目標或者計劃臆斷推測出來的,都是在真正踐行的過程中看到的、感受到的。
反復
這其實是一個很讓人惱火和垂頭喪氣的過程。
四月份立項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確定了我么實踐地點為貴州省畢節市**小學,然而同對方聯系接洽的過程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本以為是應該是一件很順利很簡單的事情,只不過給當地校長或者政府打一個電話說明情況征得他們的同意就可以了,沒想到是那樣的繁瑣。
當我嘗試著和**小學的校長聯系時,他告訴我大學生支教屬于教育類公益活動需要和鎮的團委和教育部門聯系,讓他們同意審批,當地收到上面的通告以后才能和我們商量具體事宜。
而當我聯系到鎮的團委和教育局時,兩個單位有事不約而同地把我再往上面踢——讓我和畢節市的團委和教育部門溝通。
總之,從開始聯系**小學的校長一直到最終拿到畢節市團委和教育局審批通過的消息一共用了幾乎半個月的時間。
然而當我們在期末考試結束后再次同**小學的校長聯系時,雖然這時我們已經拿到了從畢節市到該鎮各級的“通關文碟”,他仍然告訴我們兩個字——無效。我們需要和鎮中心校區的負責人聯系得到中心校點的同意等等。當我們請求這位校長協助我們一起聯系時,他卻告訴我們聯系是我們的事情,他幫不上什么忙。
我們真的很惱火他的這句話。但是我們仍然撥通了中心校區的電話,接下來的事情更令人惱火,每一次我們還沒有把話說完,對方就直接掛掉了電話。
我們最終放棄了**小學,一直有人包括實踐組的前輩、包括家長反對我們到那么偏僻(注:我沒反對)、那么沒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去實踐,但是我們認為只要做好了聯系工作這些都會得到解決,我們堅持了那么久,但是當地的不配合以及電話里對于我們不信任的語氣讓我們做出了改變——最終選擇了納雍,選擇了昆寨。
事后我們和那鎮的一位很熱情的團委工作人員聊天,發現其實事情一開始就并非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順利。
首先是我們的實踐時間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孩子們正在放暑假,即使我們意識到這一點而在策劃中表示讓高年級的學生來學校上課,而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家訪,仍然有很多問題我們在當時都沒有考慮到,學生到學校上課,午飯肯定要學校提供,學校從哪里提供這午餐費呢?另一點,學生暑期的安全本來不屬于學校負責的范圍,而把學生們集中起來以后誰來負責學生們的安全呢?我們自然希望還是校方,可是校方又從哪里抽出這些人力和財力呢?
那村是貴州最貧困地區的最貧困的一個村,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可以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放在那樣的環境中的確十分困難。
而另外一點原因就是那鎮的其他學校之前也曾和大學生的暑期實踐支隊合作過,然而很多支隊給當地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也給孩子們帶來一些不好的引導。
當地每做一次這樣的活動,都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對于當地來說),而當地的這些付出換來的卻總是些不盡人意的效果,也難怪田壩鎮最近開始抵觸大學生暑假支教的活動。
準備
6月15日,是的,距離我們預定的出發時間7月16日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們要完全重新開始。時間真的已經很緊張了,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在這一個月中從零開始,做成一個相當棒的支隊。
這次重新開始,我們基于以往支教支隊留下來的經驗、我們自己對于社會與支教的思考、以及其他人給我們的建議,給我們的支隊做了重新定位。畢竟就像大多數支教支隊的出來的結論一樣,暑期實踐短短幾天的支教并不能給當地的孩子們教會多少東西。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短短的一周的時間培養起孩子們對于課堂內外某些學科的好奇心與興趣樂趣,我們可以利用這短短的一周的時間在當地的孩子們心理種下一個夢想,我們可以利用這短短的一周的時間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而且暑期實踐并不只是那段短短的一周,之前的繁忙有序的準備和之后緊張高效的整理宣傳都是暑期實踐的一部分。而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次活動,能夠讓社會各界人士能夠關注到這樣一群山里的樸實純真的孩子,關注他們的夢想;能夠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團體幫助支持那些孩子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撰寫了周密的實踐策劃書;與納雍縣的李踐書記和昆寨中學的老師們進行了充分地交流與溝通,了解當地情況;通過我們院的黃鶴老師在微博上宣傳我們的支隊,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為納雍的孩子募捐文體用具、書籍和衣物,關注我們的活動;并與愛心納雍論壇合作,在論壇上開辟出一塊專版,用于我們活動的實時報道。
令我們印象很深的就是每天中午物資的領取,愛心人士會將物資寄送到我們學校,幾乎每天中午,快遞公司都會給我打電話通知我們去取快遞,我們就將物資從二號樓搬到專教的“物資集中存放處”。又一次我們剛運完一次物資,就又接到一個電話,又有物資送來。
我們募捐得到的所有物資,從始至終,包括寄件人、物品種類、數量、去向,都有者詳細的記錄。這些物資中“最麻煩”的應該是我們從清華大學電機系計算機實驗室爭取來的十臺被淘汰的電腦了。從組裝、檢查、卸保護卡、重裝系統、清潔,一直到交給快遞公司,我們四五個隊員全權負責,雖然在一間又悶又熱的房間里泡了一整天,但每項工作我們都做得一絲不茍,十分細致。
最終我們募捐到的物資除了15臺電腦(后來又從清華控股那里募捐到5臺)外,其他物資估計價值在一萬元左右(包括大量的書籍,文具,體育用品,衣物)。(所有物資在我們到達昆寨后都陸續運抵昆寨中學,我們按照計劃對這些物資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分配詳情見簡報)但是我們清楚,物資的籌集并不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衡量我們活動成功失敗的真正關鍵的部分是我們在當地支教的效果。所以,在準備階段,在做完策劃以及大體安排之后,我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課程內容選擇與設計和備課中。
我們大家經過兩輪的頭腦風暴,篩選出19個活動和課程,安排到一周的時間內,每天都有新鮮的活動和課程。 而這19個活動和課程都是孩子們平時接觸不到或極少接觸的內容,而這些活動以及課程的內容,又以夢想和興趣為引導——例如勵志電影放映課,音樂賞析課,趣味地理課,趣味美術課,辯論基礎課,趣味數學課,團隊訓練營,“大聲說出我的夢”演講比賽等。
之后我們把這些課程和活動分配給各個支隊隊員,開始進行備課。我們的備課要求很高,把關十分嚴格,因為我們希望給孩子們展示的是成功的、歡樂的、另類的課堂。我們每個人的備課都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根據我們自己編寫的課程提綱把課程目標、課程時間分配以及課程講義完整的構思出來,并形成電子格式;第二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備課內容,形成自己的講課思路,組織講課語言,并準備試講;第三階段,試講。前兩個階段,大家備課的電子文檔都會通過郵件發送給所有人審閱,提供修改建議;第三個階段,大家坐在講臺下面聽主講人完整的把一堂一個小時的課講下來,并對主講人的語速、語言以及舉例提出修改建議,并指出可能出現的冷場的環節。最后大家再對自己的課程進行調整。其實我們來到當地之后,在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之后,對很多課程內容又相應的調整,有的課程內容甚至做了更換——比如瀟瀟的課本劇,冬姐的趣味數學課。
除此之外,我們還自行設計印制了許多印刷品,如三款紀念書簽,人手一本的營員手冊,課程反饋表,紀念冊等等。
其實準備階段,是一個十分忙碌的階段,又是我們支隊迅速成長的階段,從零到有了這么多的成果,從一開始的沒有頭緒到后來的井然有序,我們已經為出發做好了準備。
走訪
7月18日我們在昆寨中學的學生宿舍住下,休整了一個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走訪。雖然因為時間的有限、以及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李踐書記在安排走訪路線時,并沒有涉及特別邊遠的地方,只安排了幾個距離昆寨鄉較近的村子作為考察點,而且李踐書記十分坦誠的告訴我們,最邊遠的那幾個村子同樣也是最困難的幾個村子,根本沒有能讓車開進村子的道路,進村子只能是人走山路。因此我們走訪的幾個村子應該算不上是特別困難的村子。但即便是如此,這些村子里的小學的情況已經足以令人心酸和擔憂了。
雖然是暑假期間,學校沒有老師和學生。但是很多學校都談不上對外是否開放,因為很多小學都是臨道路而建(或者通村的公路,或者是山上的小路),沒有圍墻,“教學樓”甚至不能稱之為教學樓,因為它們只是一層的低矮磚房,甚至是土坯房、甚至是穿斗式的木屋。磚房和土坯房的窗戶有很多都沒有玻璃,只是釘上了些木板,而木屋的墻壁因為木板銜接的不好有很多漏封。因此雖然學校并不開放,我們仍能透過窗戶、墻上的窟窿、木板的接縫、門縫窗縫看到教室的內部,看到教學條件的不容樂觀。
教室低矮而且狹小,很多教室都只是四米見方的,是差不多我們教室的四分之一那么大;黑板是在白墻上或者木板上刷的黑色樹漆做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教室都四處漏風。
在偏坡村,我們見到了一所只有兩個房間的小學,一間是辦公室,一間是教室。這里就是偏坡小學,這只有一個老師,他一個人負責者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教學,而這三個年級的學生就坐在同一個教室里一起上課。
當然,這里也有一些條件不錯的學校,例如治溝小學、我們的實踐地點昆寨中學以及建新河小學。在這三個學校,教學樓不再是平房,而且有圍墻將學校同四周隔開,配有室外的水泥乒乓球臺和籃球常教室也規范的多,寬敞明亮。其中昆寨中學設有圖書室、多媒體室、物理實驗室、化學試驗室、生物試驗室等(但這些教室的利用率都偏低)。可是也不能忘記,我們所見到的,還都不是條件最艱苦的學校。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到一些學校進行觀察,還和當地的村民以及孩子進行交流。我們發現這的孩子么真的很用功很好學,在巖上村,我們看到一本記著密密麻麻、仔仔細細的筆記的課本,它的主人就是當地的一個叫做秀的小姑娘。
而在千秋村,我們有了解到這樣一種情況。千秋村可以說得上是納雍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了,以經果林種植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然而當地的教育卻不樂觀。千秋村并沒有自己的小學,孩子們要到建新河小學讀書;而家長們的文化水平并不好,老師們的教學水平據家長的反映也不是很好,孩子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很好的指導,在家得不到家長的有利輔導,因此孩子們的成績都較差,二三十分的成績十分普遍。孩子們多數只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回家務農,而正在讀初中的孩子,家中每學期雖只需交180元錢的費用就可以保證孩子就讀,但對于一些家庭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雖然當地已經不再認為讀書沒用,但對于孩子們上學讀書,很多家長的觀點就是能識字算數就可以了,以后做事不至于吃虧……
走訪過程中得到的這些情況不能不令人心酸……
忙碌
在昆寨的那幾天真的是忙碌的幾天,甚至都可以和建筑系的交圖周相媲美了。
我們的實踐活動原計劃只招收80名營員,分六、七、八三個年級,每個年級有一個班主任,兩只三名助教。可是7月19日開營之后,每天都會有孩子想參加我們的活動,到第二天下午的時候已經有130人了。而這130個孩子中,有大部分是住校生。考慮到這些情況,一方面我們立刻加印我們的活動材料,包括課程講義、營員手冊、畢業證書和紀念冊等,一方面為了給住校的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活動,延長了每天的活動時間,除了原定的白天的活動和課程,早晨增加了半小時的英語晨讀,中午開設了一個半小時的圖書閱覽,晚上從七點鐘開始,準備了四間活動室,分別是自習室,電影放映室,圖書閱覽室,聊天室,有時還會再騰出一間教室和教孩子們畫畫、做沙畫等等。
這樣一來,每天早上六點半左右,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起床、洗漱,然后去打印室準備這一天要用到的材料——比如課堂講義、反饋表等等;去廣播室調試設備,廣播這一天的相關活動的通知(例如:“通知通知,今天下午7點將在二樓電影放映室播放《功夫熊貓》,今天下午7點將在二樓電影放映室播放《功夫熊貓》,請大家按時觀看,請大家按時觀看……”),七點半的時候還要帶著孩子們開始上英語晨讀。
白天是我們給孩子們準備的一整天的精品課程,主講人負責講課,其他的隊員就做助教,為主講人準備投影儀、分發講義、維持課堂秩序(其實孩子們都特別聽話)等等,或者在辦公室里整理孩子們的信息、批改作業、查找課程資料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備課。
晚上,在自習室、圖書室、電影放映室、聊天室都會有一名隊員負責維持秩序,應對以下突發情況,其余的隊員則為第二天的課程做準備或者同孩子們聊天談心、做游戲。
而每天晚上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活動結束以后,等到孩子們都回到自己的寢室,熄了燈準備休息的時候,我們就在我們的男生寢室開始每晚九點半的例會,一方面簡單總結今天一天的成果,一方面提出在當天活動中發現的`問題、討論并確定解決辦法,一方面布置第二天的活動安排。看似簡單的流程,很多時候都要我們花上三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去完成。
當然這七天中,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小插曲。
幾乎天天中午和傍晚的時候,都會有住校的孩子想要出學校,回家拿衣服、或者買東西或者去醫院看病拿藥,我們擔心孩子們的安全,雖然他們走山路比我們要強的多,所以每次都會有一個隊員隨行。
有一個孩子在第三天的時候生病了,上午去醫院拿了藥,到了晚休的時候,依然很嚴重,我們有兩名隊員(穎和嶺)就一直照顧著她,外面正下暴雨,還是陪著孩子一同去了醫院,直到夜里很晚才把孩子安頓好;之后又有一個孩子犯了胃病,為了不耽誤其他孩子的休息,又方便照顧,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宿舍里,讓孩子睡了她的床,自己和茜擠了一晚。
而當天晚上,因為下雨,我們幾名隊員還做起了維修匠,得知孩子們住的寢室窗戶沒有玻璃后立馬拿著床單、塑料袋、釘子錘子補窗戶。
那天晚上大家弄完這些再加上開會,一直忙到一點多才睡。
而在昆寨的最后一個晚上,和孩子們結束聯歡之后,我們沒有回寢,而是直接洗洗涮涮,然后重新回到了辦公室,準備最后一天結營儀式和告別會上要用的材料、制作各班的視頻短片、為孩子們寫留言。我們不想應付任何一個讓我們留言的孩子,而我們每個年級的班主任和助教通過這一周時間的上課、活動和聊天,對自己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了解、有著感情,所以,我們把自己心中對孩子們最殷切的希望寫到了他們的留言簿上,我們有一個隊員給其中一個孩子寫了一頁半a4紙的密密麻麻的留言。這些工作我們一直做到凌晨三四點鐘。
七天很忙碌,但是我們都覺得——值!
傾聽、見證
在昆寨中學,我們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向導,我們還是孩子們的傾聽者和見證者,孩子們把我們當成他們的知心的哥哥姐姐,向我們聊起他們的生活。這些雖都不秘密,而我們在傾聽、見證之后才成為知情人。
我不知道怎樣把這些事情串起來,只能一件一件的敘述。
這里雖然是南方,但因為是山區,氣候卻并不熱,南方的作物種植的并不多,而是在較緩的山坡上辟成梯田種玉米,還有的孩子家中開墾一片山坡種果林。然而今年春天的冰雹毀掉了所有的這一批莊稼和果實。玉米大幅度減產,收成連往年的一半都不到,有一個孩子家中種植桃林,偌大的一片桃林今年夏天只收了七只桃子。
從那天晚上我們隊員照顧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漸漸的開始了解到這樣一種情況,這里的孩子有一些身體不舒服的,雖然她們一直在堅持著,說著沒事。她們不去縣里的醫院做檢查,即使檢查出來了結果,可能也不會去治療。因為對于山里的家庭來說,檢查一次的花銷太大了,當然,治療的花銷肯定更是遠遠超過簡單的一次檢查。
很多孩子家離學校很遠,每天要起得很早,冬天甚至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要打著手電筒,走三個小時的山路來學校上課;晚上仍然是從天亮走到天黑。山路是那么的險,曾陪著一個孩子回家取衣物,從學校到她家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中間很多地方都是右手崖壁左手陡坡。多么希望這些離家遠的孩子能夠都住在宿舍里,每天用不著花六個小時的時間走那讓人提心吊膽的山路。
還有一些問題少年,這不僅僅是昆寨、納雍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都存在的問題,真的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很想重新去做一個單純、追求上進的學生,然而學校老師和家長總是不能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即使這樣的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卻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持,反而依舊是一系列的責罵和警告,給孩子們的信任甚至還不及一個陌生人多。當孩子們想要做出改變,而周圍卻全都是懷疑時,我們是否會讓孩子退卻?
有多少孩子打掃過食堂衛生?有多少孩子清理過學校粉刷后滴在地面上的油漆?這些事情好像聽起來并不歸孩子們負責,而在昆寨,確確實實是孩子們再做這些工作。每天飯點一結束,就會有孩子們端起厚重的大鐵盆放到水池里,接上水,用洗潔精清洗盛菜用的飯盆還有碗筷,當把所有的飯盆碗筷洗好并歸置整齊后,還要清理殘留在食堂餐桌和地面上的剩菜剩飯、擦桌掃地。當粉刷工匠把教學樓粉刷過之后,在地面上留下斑駁的油漆,也是孩子們拿著小刻刀、小鏟子一點一點的仔細清理。在那里的時候,我們和他們一起,但是也許回來之后我們就再也不會接觸這些事情。他們都是勤勞的孩子。
而他們在學校,每年只有在十一月份之后才會有熱水供應,那天一個孩子生病,沖感冒沖劑用的都是直接從食堂水龍頭那打來的涼水。而其幾乎每個宿舍的窗玻璃都不完整,夏天還好,晴天還好,而到了雨天和冬天的時候孩子們可怎么辦?見識過了昆寨的雨,是那么的猛烈;還沒見識過昆寨的冬天,但是聽孩子說,整個冬天會一直覆蓋著雪,很冷。
聽到這些看到這些,其實真的很讓人心疼。而昆寨,在周圍的這些村子中可以算是條件比較好的了,那么巖上、偏坡、陡坡那些地方又會怎么樣呢?那些我們都未曾到過的村子又會怎么樣呢?
感動
感動,并不是刻意去尋求,而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經意間的就被孩子們感動了,不曾忘記,也不會忘記。
當我們在食堂一邊聊著天一邊吃著午飯,孩子們會端著飯盆冷不丁的從我們身后冒出來,在我們察覺之前給我們往碗里添滿滿一瓢米飯,雖是孩子們的惡作劇,卻抑制不住的讓人感到溫馨……
當孩子們知道我們將要離開的時候,依舊認認真真在課堂上聽著課,卻在課下的時候偷偷地遞給我們一張折了好幾折的紙條;還有那群低年級的孩子們,頂著大中午的太陽去草叢里為我們每個人尋找四葉草、給我們編花環和手鏈、把我們從校園的各個地方“押”到辦公室與他們合影……
當我們和孩子們在最后一個晚上舉行聯歡會時,本想搞成一個歡歡喜喜結束,卻被一群孩子唱了一首《祝你一路順風》……
當我們最后一天給孩子們播放我們熬夜做出來的視頻短片,雖然我們在最后一幀上寫下:“請留住你們燦爛的笑臉,讓我們帶走這個夏天最美好的回憶”,可是大家依舊濕潤了雙眼……
當我們離開了昆寨,就開始一直收到孩子們發來的短信或者打來的電話:“……哥哥/姐姐,你們到哪了?一路順風……”,“……哥哥/姐姐,你們明年還會來么……”,“……哥哥/姐姐,我們想你們了……”。離開昆寨后的每天,我們每個人都會收到孩子們的問候……
在昆寨的日子里,我們用真心對待這群淳樸熱情而又開朗向上的孩子們,我們并不清楚我們是怎樣一種心態,但我們在那里的時候,總是想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因為他們是那么的讓人喜愛,而且他們從不會提出過分的要求。
其實最讓我們欣慰和感動的是到活動的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初步樹立起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大學夢。從開營第一天我們統計的孩子們個人信息(包括理想)到最后孩子們給我們的留言,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孩子們在理想上的變化,仍然充滿著孩子氣的浪漫幻想,但更加堅定也更加明確。這是我們來這里最想做的——給孩子們種下一個夢想,最終,我們完成了。
實踐結束了,但這又是另一種開始,是我們的一個開始,我們從當面的引導轉變為在孩子們身后默默地鼓勵與支持;更是孩子們一個開始,孩子們將開始他們追逐自己夢想的旅途……
這就是我們的實踐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5
剛剛開始支教的時候,相信許多隊員和我的心情一樣忐忑,以及,試圖以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去和孩子們接觸,還很無奈的該不明白,自己的熱情會把孩子們嚇跑。人與人相處需要一個過程吧,哪怕是和小孩子。很感動后來孩子們喜歡牽我手,就算扯我的衣服,在白色的隊服上留下他們的“爪印”,真真實實的付出,才看的到孩子們的笑容,有時候自己偷懶休息啦,就會后怕孩子們會離我遠了。關系親近了,有許多細節就不會計較,開始看著他們都那么臟,是很不習慣的,會試圖給他們洗臉洗手。后來倒覺得,那時可愛的標志,而且,環境的不同,有些東西,是你自己難以改變的。想起湘西午后金色的陽光,帶著孩子們穿過塵土飛揚的石子路去井邊喝水,那些孩子們之間的打鬧爭吵已是依稀記得,只清晰的想起水花噴打在他們瞇著小眼的臉上,似乎連水花都蕩漾著幸福,陽光點綴在孩子們濕濕的臉龐,星星點點,異常燦爛。
孩子們就是這樣,簡單、快樂。好比這時路上來了一輛采石車,帶來了濃濃的塵土,自己很可能捂著鼻子一臉苦相,可是孩子們呢,車一過,你還看到他在“煙霧”中喊呀、叫呀,特開心。所以,在湘西,我感受到的許多種細節,都被我自己稱之為“生活狀態”,有些東西,在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只能是去理解,用平靜的心去感受。
作為一二年級班主任,是我的福氣,當然,這是后話,因為其過程實在令人“掙扎”、“糾結”。確實,正如喬燕所說,我有更多與孩子們接觸的機會。是的,而且意義不同,更加帶有一種責任。無論有課沒課,都要去班里瞧一瞧,若是遇上趕集、做飯、甚至是小偷懶,會不去教室。可是有意無意,心中牽掛,第二天特向見見孩子們有什么變化,問問有沒有聽話呀之類,其實,是心里有歉意。而孩子們難得在意。想教好他們,就是要舍得花時間。當然,還得花點物質上的,給點小誘惑,當時我幾乎每天都有準備糖果,發給當天最聽話的小朋友,那時扯著嗓子的一句:看誰坐的好,棒棒糖就給誰!之后的片刻安靜總會被調皮的孩子們的告狀聲打斷,或者是安靜以后,突然有排小孩因為椅子不結實而塌下去后的哄堂大笑,亦或是看著瞬間所有小朋友們都坐的筆直,用渴望的眼神盯著你手中的`棒棒糖時,你都不知道到底要發給誰的那場景。我不得不偷笑,沒有什么比這更可愛的了。
匯演前夕,我們排節目,在副班主任的大力協助下,我們班的孩子們越來越聽話了,我看著他們站得筆直的小身體,強忍著自己好動的那種表情,我自己都會當著他們的面笑出聲來,于是全班也會跟著我一起笑,有的笑得還吹鼻涕泡泡。他們臟臟的臉笑得最好看了。實在是可愛得讓我招架不住。我們班有個叫龍斌的孩子,頂調皮,忘不了上課時他肥肥的身體坐在課桌上的樣子,白白的臉上總是劃滿的污垢,整一個“小貓王”。匯演的前一天,還特別叮囑他要洗干凈臉,第二天真的洗干凈了。往往,孩子們感動自己的,就是這些小細節。記得有天早晨去井邊洗衣服,遇到龍斌的媽媽帶著他在洗衣服,龍斌蹲在那里刷雙小拖鞋,正在刷的那雙被他洗出了顏色,另一只還灰頭土臉的呆在旁邊,他那認真的樣子真是可愛,沒想到如此調皮的孩子也有專心致志的時候。
還有我們班的龍其珠,有次是去最遠的排座村走訪,我本來就慢,路上還拍拍照,就掉隊了很長一段路,剛好走的還是沒走過的小路,就是其珠陪著我走,那么小的女孩,肩膀上還架著大大的腦袋,吸鼻涕的時候,眼里總流露出最真誠的目光。手里一邊拿著早晨從家里帶到學校沒吃完的中午飯,一邊對我說:老師,要小心。按理說,這句話應該是我對她說才是啊。
所以說,跟孩子們交流,流露出來的都是不慘任何雜質的真誠,面對鏡頭,他們也不會擺特別的動作、表情,但拍出來張張好看,張張天然。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6
調研內容:山區義務支教
調研地點:XX鎮農戶家中
活動目的:分享知識的魅力,幫助山區孩子開拓視野、養成良好的行為禮儀規范、了解他們的基本知識水平以及溝通交流能力。
活動小結:
很高興,我們做出這個對的決定。
我們一直覺得世界是公平的,就算是物質的匱乏,也總會有精神的富裕來填補它。來到XX寨,我們才醒悟,根本不是我們以前所認為的那樣。當我們嬉笑玩耍之時,他們在喂豬食割草;當我們抱怨作業好多之時,他們在為沒有錢上高中流淚;當我們嫌棄床太硬時,他們蜷縮在又薄又舊的被單中。他們沒來過上海,甚至沒進過縣城,就連車程1分鐘的天堂寨風景區他們都沒有去過。他們不知道自己省份在地圖上的位置,不知道中國地圖像一個大公雞。
?他們沒有城市里的孩子的那種老練,他們會對你感到害羞,但又掩蓋不住他們對你的好奇。他們可能不習慣張口表達自己的感情,但他們的眼睛會對你靦腆地笑。他們沒有錢來給你買禮物,但他們會花三天的時間來為你折一個菠蘿筆筒,他們把野菜細心地包扎好,跑到你的住處送給你。他們是這座大山的靈氣。
?在備課之前,我們就一直在想我們到底能給孩子們帶去什么。我們能幫他們檢查暑假作業,來提高他們的成績?還是給他們講一些無聊的所謂的學習方法?但是,我們實際只有8天時間,如何給孩子們帶來改變呢?我們認為興趣是學習的關鍵,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到了開闊孩子們的視野上,我們希望他們能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來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隊員們在一個多月的冥思苦想,反復斟酌后決定了兒童心理健康交流、兒童健康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加油向上爬、趣味運動會、弄堂游戲、走遍國內與國外、電影會、三字經、巧手大師、禮儀小課堂、鋼筆字、音標、數學課、實驗課、音樂課這16門小課程。準備了一系列的的ppt,視頻等,為孩子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小課堂。
他們大聲地朗誦三字經,一筆一劃地描摹鋼筆字。他們張大了嘴巴來努力地矯正英語的發音,拿著鉛筆認真地計算著雞兔同籠問題。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參加拔河比賽,又能仔細地折出一個漂亮的.愛心。他們瞪著大眼睛聽著國內國外的介紹,他們牽起手一起做心理小游戲。
一晃兒九天過去了,我們的支教之行匆匆畫上句號。難過,不舍,更多的是放不下。來不及好好說再見。不期望他們能永遠記住我們,只愿他們真的能有所獲,那樣我們就不虛此行。在鋼筋水泥里穿梭久了心會變得麻木,山里最純凈的空氣和最純樸的人心溫暖著我們。看到孩子們純真的坦露和對知識的渴望心中難免不忍,我們的知識儲備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探尋,所能做的也真的只是一點點。孩子們的秉性里是沒有厭倦這個詞的,看著他們始終高漲的熱情讓我們重拾起曾經的滿腔熱血和義無反顧,打滿雞血地面對每一天。張強,喜歡畫畫和打籃球的你靦腆羞澀;黃XX,你說你要開飯店,一定要請我們吃飯哦;小黃人,記著你還要尋找太陽系之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把我們接過去……還有很多很多的你們,小小的夢想,大大的未來,你們可以的!
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終究也會成為記憶里重要的某一天,我們祝愿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也承諾自己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份精彩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7
今年暑假,我們一群有著相似夢想的人結伴而行來到了美麗的淮南鳳臺縣,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很多,也增長了不少見識。對于本次的支教隊伍,我真的很榮幸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對于本次支教的總結,我也只想說三個詞:老師、學生和隊友。
首先,我想說的是關于老師。我們是去支教的,也就是給他們的孩子當老師的。對于老師,我應該說比較了解了,畢竟我們也和老師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了。對于剛去之前,應該說自信滿滿,都是新奇的想法。真的有種想做出點豐功偉績的意思,覺得自己當了十多年的學生后,應該也是有資格做老師的。還有一種想法就是:我做了十多年學生,終于有機會體驗到老師了。自己當學生時,感興趣的可以一并說給他們了,覺得和他們應該不會存在什么代溝,應該很容易溝通的。并且去之前,也是覺得自己上的課,對于他們來說應該也是有意思的,他們應該會感興趣的。
現實給我上了一課,會是很深刻的一課。一切都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的,我們遇到的很多是我們之前沒有想過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我體驗到了當老師的辛苦。以前做學生時,總覺得自己很辛苦,老師的工作很簡單的,只是在發號施令而已。當角色轉變后,自己才真正理解到了當老師的辛苦。站在講臺,就意味著一責任,一種需要對學生負責的責任。每天的講課也讓我認識到,一直說話真的是會說到嗓子受不了的。除了剛開始的幾天,嗓子都是極其痛苦的。自己上課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聽你說,所以就會盡量的.把嗓音提高,因為你不提高,再加上學生的說話,其他人聽到你說話的可能性不是很高的。以前作為學生上課時,遇到自己不喜歡上的課,睡覺是很正常的事。但當你站在講臺,自己在辛苦上課時,看到下面有人在睡覺,你會發現這種行為是你自己極其受不了的。關于老師,我想說的是,當老師真的很辛苦,老師們,你們辛苦了。
其次,我要說的是關于學生。關于學生這個身份,估計要說的就有很多了。第一,要說的是自己的學生。當老師時,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學生。每天的重點就是學生,一切都似乎以他們為中心。從第一天給他們上課起,就把整個心思放在了他們身上。關心他們上課是否聽的懂,關心他們喜歡上什么課,關心他們喜歡玩什么等等,都是每天所想的最多的東西。但有時你會發現真的很難和他們真正的打成一片,有時會迷茫怎么和他們相處。有時自己會想是不是和他們真的存在代溝?第二,要說的就是關于自己為學生的了。其實這是
我感觸最大的地方,有時覺得自己是來當老師的,不如說自己是來學習的。因為在我的大部分時間里,覺得自己都在學習。以前基本上都是和自家人生活在一起,就算來到大學,和室友之間大部分時間還都是獨立的,這次不同,我們一個團隊真正生活在一起,應該怎么做,這是我在十幾天中不斷學習著的。沒有當過老師,怎么去教導學生,這也是自己學的。不怎么會燒火,做飯,打下手,這也是在學的。不知道怎么去調研,怎么去家訪,這也是學的。還有許許多多我們之前不會的,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學著來的。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在做學生,因為我覺得每天似乎都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覺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確實學到不少東西。就拿最后一節素質選修課來說,就讓我學到很多關于備課的事情。特別是自己作為活動參與人,更是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前真的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鍛煉自己。還有溝通能力,這次活動中,基本上社會的很多階層都有過交流,對于以后的和他人交流很有幫助。這次支教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最后我想說的就是自己的隊友,這么多天的相處,我想我們之間已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了。剛開始接觸時,你很難完全的認識一個人,但經過二十多天的接觸后,對每個人都是很了解了。做到真正了解后,也就產生了欣賞之情了。現在覺得我們的團隊里,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優秀,都值得自己學習。也非常感謝我的隊友這么多天來對我的照顧,這個支教過程,你們讓我不再孤單。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等等都在我們團隊中體現出來了,我想說,我們的團隊絕對是優秀的團隊,我很自豪成為其中的一員。
這個支教過程,我每天都過的很充實。雖然有時會覺得累,但收獲的真的很多。體驗到老師的辛苦,不同的學生身份和對我們隊友的友情,是我的支教總結。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1-15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02-23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范文08-05
支教實踐的活動總結范文10-12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4篇03-13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5篇03-12
支教社會實踐活動總結11-07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5篇03-19
關于暑期支教實踐活動總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