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
一、領導教師高度重視 積極參與活動
從領導到教師高度重視此次教學活動,教學校長、主任首先仔細認真研讀“教育風云榜”評選系列活動方案,掌握每次活動的比賽要求、內容、評分細則、參賽對象等信息,把握大賽規則,做到有的放矢,為參加此次比賽做好充分準備。為此次比賽活動專門召開一次預備會,領導將此次活動的方案向中青年教師傳達,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此次大型教學活動,與會教師深受鼓舞,紛紛表示愿意參加活動。最后在校委會的綜合評議下,確定陸桂芳等十一名青年教師代表學校參加此次教學活動。
學校利用周三業務學習的時間,詳細解讀說課評分要求,又給每位參賽的教師發一份說課評分表。為了讓教師更好適應說課比賽環節,增強自信,爭取賽出好成績,于3月17 –3月21日舉行青年教師說課比賽。參賽教師都能按課程進度自選章節或課題撰寫說課稿,現場說課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毛媛媛等幾位老師,完全脫稿,讓評委教師很佩服。校內說課比賽給每位參賽教師提供一個預演的平臺,也給他們提供一個自我完善過程。比賽后,學校領導針對共性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要求說課內容一定按照評價指標撰寫,如果有漏掉的環節要補充完整,以免丟分。針對個別參賽教師周校長進行耐心地講解與輔導,甚至對教師的語言、神態、站位等進行指導,青年教師經過校說課比賽和周校長的指導后,重新撰寫說課稿,思路開闊,信心十足。十一位參賽教師當接到進修學校的任務后,仔細鉆研教材,按照評價項目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書寫說課內容。參賽教師查找資料,不斷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不理解、不確定的環節相互討論研究,參賽教師共同努力,他們參加教師風云榜的首輪比賽----說課比賽,并獲得驕人的成績,三科一等獎,四科二等獎,三科三等獎,十一位教師全部獲獎。可見,九龍中學參賽教師以極大的熱情和激情參與此次活動,高度重視此次活動,既是個人風采的展示,也是參賽教師團結協作的體現。初戰告捷,九龍中學一片歡騰。參賽教師的精彩表現受到區進修學校的贊許與肯定。獲獎教師個個精神抖擻,歡樂與微笑圍繞著他們。他們滿懷信心準備下一場比賽。
接下來的導學案編寫又一次考驗參賽教師的綜合能力,學校又召開參賽教師會議,詳細解讀導學案評分標準及導學案的編寫,會上參賽教師對導學案編寫發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共同研討導學案評分標準,會后各位教師又一次投入新的戰斗,從版面的設計、內容的編寫、目標的確定、學法指導、知識鏈接、新知探究等,對導學案的編寫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每一個環節他們經過精心考慮,每一個步驟都凝聚他們的智慧。經過區進修的`評選,四科一等獎,三科二等獎,兩科三等獎,我們為他們所取的可喜成績喝彩時,我們也為九龍中學有這些優秀教師而驕傲。參賽教師通過兩輪比賽,賽出成績,賽出友誼,更賽出他們的個性風采,達到區進修學校所倡導此次活動的目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參賽教師團結協作,相互支持,彼此鼓勵,在團體比賽中再創佳績,
為了共享教育資源,彼此借鑒,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相長,九龍中學與高橋中學成為兩家互訪對子。5月15日,我校一行11人與區進修相關學科教研員到高橋中學聽課,高橋中學環境優美,教師熱情,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別是高橋中學作為葫蘆島市課堂改革實驗基地,他們的授課,課堂流程,導學案的編寫,學生的陽光自信,游泳校長的教學改革理論及對工作的熱愛,高橋中學教師們對課堂改革的探索與執著,深深吸引著每一位參訪者,點點滴滴處深深感染著我校的每一位教師。教師們在相互交流中,彼此學習,彼此借鑒,完善自我,豐富自己。在互訪授課比賽中,我校獲團體總分第三名。課后每位參賽者針對自己的授課撰寫反思稿,每位參賽者從授課的環節,流程、學法、教法、師生互動、內容的設計與處理等方面進行深刻的反思,好的方面一定繼續發揚,不足的地方及時改正。在課后反思這一環節中,九龍中學獲得第二名。在最后一項的評課議課活動中,我校榮獲團體總分第一。
二、參賽教師創新課堂教學,形成我校教學特色
(一)課堂教學體現新課程,課堂改革的理念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為本,尊重學生,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差異,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課堂是教學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次參賽教師都在大膽地嘗試課堂改革的教學理念。改變教與學的關系。教師不再是傳統課上的“我教”“你學”,“我授”“你受”的角色,而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教與學的關系改變了,再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活動不再是單邊活動,而是雙邊或多邊活動,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培養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體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精彩導入,突出學科特點
參賽教師課前充分備課,深入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法,了解學情,精心設計課堂環節,創設問題情境,教師課堂設置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英語學科教師孫立軍、毛媛媛、用音樂導入,為課堂營造了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求知。陸桂芳、李穎、李明、李金卉巧妙構思導語,結合本學科特點,用精美富有力量、自信的語言感染學生,啟發學生。費繼寧老師,蔡春燕老師講課語氣柔和親切,滿面春風,滿眼笑容,設置問題環環相扣,在追問中體現出認真求實的精神。
三、參賽教師學到很多、收獲很多、感受很多
1.區進修舉辦的教師風云榜活動,使我校青年教師清醒地認識到深厚、扎實的學科知識和新時期先進教學理論的重要性。過硬的業務本領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是新時期優秀教育工作者所必須的。通過此次活動我校青年教師學習熱情高漲,帶動我校教師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他們又一次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學習課標,精心設計導學案,怎樣了解學情,課堂如何進行評價等,他們積極學習高效課堂理論,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此次活動讓我校教師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都得到很大提升。
2.此次活動讓我校青年教師走出校園,在南票教育的舞臺上展示個人風采。在交流中認識你我,在學習中欣賞你我,在討論中增長了學識,在鼓勵中加深了友誼。參賽教師在交流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校與校的互動中找到差距與不足。此次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也在南票課堂改革進程中起到助推和引領的作用,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校一定要善于學習兄弟學校的優點和長處,完善自我,豐富自己。
3.參賽教師的感言讓我們感動,
此次活動取得的成績是我校教師用辛勤的汗水,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晶。我作為九龍中學的校長謝謝他們的付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也離不開我校日常扎實的教學活動。
1.平日開展氛圍濃厚的教研活動,以“研”促教,以“課”促教,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每學期我們確定每周三下午第七節為“集體教研日”,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有時根據需要開展各學科組的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業務學習,結合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課題研究,這些小問題的研究,使教師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性。
2.舉行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為了讓王旭、田琦兩位新畢業的英語教師快速成長,提升能力,我們讓他倆聽其他教師常態課,然后舉行英語教師的學科教研,聽課后教師們進行討論交流,新教師認真聆聽,做好筆錄,在教研中成長。張曉東、李紅艷老師兩位骨干教師經常做觀摩課,為我們提供了優秀的觀摩課例,老師們通過觀摩,找準自己的差距,上課有了努力的方向。
3.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每學期我校定期開展大型教學活動,如:我校開展的優質課競賽,領導和各教研組組長深入課堂一線,參與優質課的評選,獲獎教師賽后寫出反思,在受表彰時,獲獎教師及時作反思匯報。導學案設計大賽,展出優秀的導學案。教學基本功大賽,參賽教師用粉筆、鋼筆盡情書寫自己的多彩生活,用熱情、深情朗誦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說課比賽又一次彰顯教師的個人風采,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各項教學活動對獲獎教師進行表彰并寫出反思進行匯報。領導也及時與各位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切磋。各種教學活動與教研有機的結合起來,即改進課堂教學,也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4.中層領導進課堂,以“督”促教
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發揮中層領導的“主帥”作用,中層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各項工作。堅持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指導課堂,注意發現培養教學中的優秀人才,關心愛護、熱情指導優秀教師。中層領導躬身教學一線,督促了學校的教科研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教學工作的發展。
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校在課堂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行,改革創新。盡管在此次活動中取得點滴成績,但是我深知成績和榮譽只屬于過去,課堂改革的路途還很漫長,我校按局長的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正如局長所說:“課堂改革一直在路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校將繼續穩步扎實做好區教育局、區進修布置的各項任務。我堅信,經過此次活動的歷練,我校青年教師一定會拿出“壯士斷腕”勇氣和決心,滿懷信心和激情,昂首闊步行進在課堂改革的大路上,為南票教育事業的大發展盡一點微薄之力,讓九龍中學這朵教育之花在南票教育的百花園中綻放的更香、更美、更久。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2
本學期校本教研繼續深入扎實開展,而且具有創新思路,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立足校本教研“說、上、評”實際,開拓教師博客群和網絡論壇,借助ldc教師合作和發展共同體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一、 “說、上、評”教研,深入扎實有效開展
1、完善教科研機構和組織實施
各教研組繼續學習和實施學期初制定的《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關于公開教學活動的規定》。在教研和公開教研活動中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2、扎實開展“說、上、評”校本教研活動。繼續與統評課相結合,學期每位教師上一次教研課,按照“說、上、評”教研流程,每位教師積極參與,努力做到扎實有效開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各教研組總結校本教研經驗。
“說、上、評”校本教研活動扎實有效開展,開創了校本教研的良好形式和新思路。開學初重新劃分了教研組和活動地點,跟組領導和教研組長嚴密組織,呈現了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圍。兩次召開校本教研工作會議,落實學校校本教研工計劃,每周三的校本教研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各教研組活動有計劃和總結、校本教研活動記錄。感悟課堂,呈現精彩瞬間。每位授課教師有精心的說課和備課,課后有反思,教研組聽課教師也都有精彩的較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評析。語文組開創了評課的集體、分組評課的新形態,評課有及時的反饋,集體共享,集體提高。各教研組計劃有深度,總結全面有提升,為今后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經驗。
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益,科研工作的著眼點應該在課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內涵發展之路,就要把課題研究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去,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積極引導教師在教研組中主動、有效地開展研討活動,通過開展集體備課和上課、聽課、評課等,著力在課堂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圍繞研究課題,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研究方法和策略,檢測研究成果。
本學期教研活動開展的比較扎實、有效,研討氛圍比較濃厚,各組每位成員都經歷了磨課的歷練,尤其在能手、省級優質課開課活動中,各組成員積極觀摩教學,課后反思與評課并重,為教師們搭建一個進行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的平臺。老師們也在這種研討氛圍中共贏、共進。
二、利用教師個人學校博客群和個人博客,進行學習和成果展現
本學期每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通過學校網站的管理功能組成濟寧學院第二附小教師博客群。教師在網路中學習和轉載,在寫博文中梳理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部分教師可以見得展現了自己的某些成功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思想理念,并且進一步得到提升,那將是個人的教育教學智慧的結晶。教師發展處在期中和期末對教師博客進行了兩次查核與評閱,期中只做統計,期末進行了優秀博主評選和優秀博文評眩其中張吉路、郭峰、付云英和李冬梅被評為優秀博主,郭峰:《校園文化建設在張揚的思想和固有的間展開》;張吉路:《草根研究讓檔案袋實踐活力無限》孔慶龍:《在嘗試中前行》石欣勤:《為“晨誦”“午讀”“暮時拍手》董芳:《行在路上》王茜:《鑄剛毅品格,做少年君子》五年級活動方案黨明華:《音美結合,讓音樂課豐富起來》付云英:《思維之花在生活“聯姻”中綻放》張偉:《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周傳梅:《和諧社會,教師的責任》張鳳霞:《期末復習不再乏味》畢秀芳:《快樂的賽字課》蔡金華:《“愛”字入手,“管”字結合》等被評為優秀博文。
三、借助ldc,拓寬校本教研新思維
1、參與主辦了ldc教師學習和發展共同體“檔案袋項目”會議,工作總結《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20xx年4月3日——4日,ldc國際合作項目檔案袋伴我學工作會議在我校召開,會議有內蒙古、武漢、濟南、青島等地合作聯誼學校教師和我校部分教師參加,來自加拿大著名華人商界領袖蔡宏安先生,北師大教授赴加訪問學者康長運博士,省教研室小學部主任徐云宏,武漢大方學校余思非校長、鄭州師范學院張軍教授、濟寧學院彭興奎教授、劉運濤老師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是為加強“魯三角”和武漢大方學校校際聯盟的一次重要活動,是康博士為促進我校教師水平提升、提高我校辦學水平的`一次重要活動。
為了圓滿完成這次活動內蒙的王凡蓮老師、周宏芳老師和郭小葉老師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無償地為我們提供講座,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有價值的案例。讓我們后行者少走彎路,在致以感謝。
(一)、此次會議任務有五個方面:加強“魯三角”校際聯盟,為今后校際合作達成共識。讓我校部分教師了解ldc組織,了解“檔案袋伴我學”項目。建立與武漢大方學校的聯系,商議“孔子故里游學”方案。與各位專家和貴賓商議學校發展項目,進一步提升辦學品味和層次。通過參與活動讓學校教師深入體驗了解ldc組織的核心理念,將這一理念與學校特色相融合,并深入到學校管理、教研活動、教學和班級管理中。
(二)、本次活動的成果
經過近兩天的活動,遠遠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這次會議成果有三個方面:研討、交流、分享中讓我們更深層面上了解檔案袋。認識到檔案袋作用。檔案袋改變了學生、改變了老師,也改變了學校。檔案袋是一個過程,過程中看到變化;檔案袋是一個反思,反思中得到了提升,檔案袋還是一個總結,總結中達成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重要的是行動,要從小處入手,絕不可貪大求全;重要的是反思,要不斷的調整修正;重要的是分享,要通過各種形式和活動加強溝通和協調。更為重要的是,從內蒙的這幾位老師我看到他們對教育的信念、有了信念才會有思路、措施和方法,最后才能取得成績。
活動過程中讓我們體驗了ldc的文化,原來研究可以如此進行,原來研究會如此快樂,原來我們的職業是這么的幸福,原來老師在教學中創造了這么多的智慧成果。我在思考,這種文化背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快樂理念、草根的理念、尊重的理念、分享的理念。儒家文化與現代小學教育相結合的特色發展路子,兩個方面任務,如何傳承儒家文化是一個方面,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如何體現教育的時代性。這次活動讓我找到了路子,讓ldc的文化滲透到學校生活中。
這次活動還遠遠超出了活動研討內容的本身,活動讓我們加強了校級聯系,加深了研伴的友情,在路上,有了朋友風景才如此美好。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征程才剛剛開始。相信,有了康博士的引領,有了各位貴賓的支持,有了我們不懈追求的精神,我們一定會走的更遠。
2、ldc式教研活動,注入教科研新活力。
5月28日,圍繞兩岸教學交流活動,我們分語文、數學、英語三大組進行,其他組老師自選參加這三組活動。議題:語文:1、課堂中我們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在我博客里有一些想法,你可以先看看參考一下)2、交流活動中哪些課是我們可以借鑒的。3、語文課要向哪個方向走。 4、我們試行的教研組簡報制度怎樣實施。數學、英語:議題同語文2、3、4。方式:采用ldc的會議模式,會前布置議題,會上進行分組討論,會后形成策略及簡報。各組召集人(主持人):語文:張鳳霞、蔡金華、畢秀芳(可以每人主持一個主題); 數學:付云英、徐瑞;英語:孔慧源。學校領導:李校長、蘇明、陳皓參加語文組;高喆參加英語組;王洪劍參加數學組。
6月9日,全體小學部教師在仁愛廳進行了專題校本教研“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研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科學和品德六個學科進行,各組分工明確,暢所欲言,就學科教學中如何運用“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策略研究。以下人員代表小組作研究成果回報:王洪劍談在數學中的應用;張鳳霞作“大膽取舍,以讀為主,注重積累,課外延伸”的策略報告;石欣勤作“主題閱讀之路”應用報告;孔慧源作“學科融合”研究報告;陳士真和王海運談了“知行統一,學思結合”在科學和品社課中的應用。這些策略研究和報告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為我校編寫《儒家教育思想和分層目標教學》這本書提供了很好的理論資料。我校校本教研再上新臺階。
3、6月25日,在張吉路主任的主持下,我校召開了“ldc教師合作和發展共同體”——“魯三角”聯盟第四期網上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我行我思覓精彩”。各位研伴圍繞以下兩個話題:
1、怎樣運用檔案袋促進期末的高效復習?
2、檔案袋如何讓暑假生活更精彩?進行研討,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智慧之花悄然綻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本次網絡論壇,附小和內蒙古鄂爾多斯東盛區、濟南韋二路小學、青島福州路小學共十五位老師參與,氣氛熱烈,合作與發展共享。這次網上論壇,是我校校本教研帶動興師興校,鑄就名牌的又一飛躍。:
四、以活動推進校本教研,鍛煉教師隊伍
1、5月27日、28日,我校成功地舉行了“開課周”活動。在這次開課周公開課中,黨明華、彭輝、王麗、孔麗、蔣磊、林延春、陳凱七位老師進行了很多教學研究的努力,對全校教師執教了精彩的公開課,為校本教研提供了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的大力支持;同時也為濟寧學院教育系學生和xx省教育同仁名師培訓班給予了課堂教學的實習和學習。6月2日,在周三的業務活動中,全體小學部教師在仁愛廳進行了校本教研活動。這次校本教研活動由教師發展處副主任石欣勤主持,按照ldc活動形式分了三個大組:語文組在仁愛廳,數學組在一三教室,藝體組在一二教室,分別由畢秀芳、付云英和侯麗三位教研組長主持大組討論,就各組公開課課堂教學做了精彩的評論。大組討論后回到仁愛廳,各大組推薦了張吉路、蔡金華、徐瑞、荀杰麗、張桂娟、張麗、張冬青老師就語文、數學、體育、科學和音樂課公開課課堂教學作了精彩的點評。這次校本教研活動鍛煉了教師隊伍的學科課堂教學,同時也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層次和水平。
本學期校本教研繼續深入扎實開展,而且具有創新思路。立足校本教研“說、上、評”實際,開拓教師博客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3
校本教研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的指導下,本人積極參加學校和英語組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賽課、評課、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出色完成了教研活動的規定內容。現將本學年校本教研活動情況簡單小結如下:
一、加強了理論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理念
在本學年,我能積極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的組織各項理論學習,并能不斷進行新課程標準的重溫與研讀,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志和刊物,學習前沿教育理論,不斷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自已更好的進行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學年堅持寫了一萬多字的理論學習筆記;積極參加了網上師德研修,積極撰寫日志,完成各項作業,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以網絡平臺與同行互動交流,切磋學習,對自己修養與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做好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集體備課、上課和交互式評課。每個教師每堂課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點與不足之處,在分析他人之課,改進自己之課,再去第三課堂中加以完善的過程中,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起著很大的幫助。本學年我第一個參加了賽課活動,所講的創新課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我認真完成了每學期不少于15節的聽評課任務。
為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式下新的`教學要求,我積極參加并順利通過了普通話考試與全國中學英語教師信息技術考試。我虛心學習了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以及片區兄弟學校的“流程教學模式”,結合自己學校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了以預習學案與導學案為主指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新探索,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了課堂程序,課堂學習效果較之前大有提高。
三、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及時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本人積極的分階段地實踐校本教研中的專題策略,積極地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堅持每月寫兩篇教學反思,為后繼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
四、積極向學校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并將自己的思考與實踐撰寫成課題論文與教研組其他老師分享教學中的快樂、分擔教學中的困惑,在組內起到了骨干和引領作用。
總之,校本教研活動對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幫我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完善自己、豐富自己;使我用最短的時間走進了新課程。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學習,銳意創新,把這項工作搞得更好。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4
根據市教育局及教育局教學研究室“以校為本教研”相關精神的要求,結合我校教育科研發展實際,教導處、教科室近年來的工作圍繞“加強備課,聚焦課堂,落實管理,關注質量,建設隊伍”為工作主線。多渠道、多層面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加強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特別注重了青年教師的發展;以課題結題為契機,以新課程的實施為核心,組織實施課程資源開發;以教學研究活動為載體,落實教研組教學研究工作,開展學習研究,促進教師業務能力及科研能力的發展。近年來教導處、教科室狠抓工作落實,取得了豐碩成果,圓滿完成了制定的工作計劃。
一、落實教研過程管理,狠抓教學質量
1.加強集體備課。結合學習借鑒“東廬經驗”的要求,向教研組、備課組提出了集體備課明確具體的要求,要求集體備課定計劃、定主講人,有記錄、有研討,明確教研組的工作重點是集體備課,進一步強化教研組資源共享的意識;經過教研組相互交流討論、學習觀摩集體備課,寫出評夜大及反思,提高了集體備課的質量。
2.完善教學常規、教學質量考評制度。常規考核辦法理順了教學管理的內容,它分為:備課、上課、聽評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籍管理、年級組工作、考務工作、臨時性工作,該辦法著重加強了“課堂教學”的管理,能有效地規范課堂教學行為,“質量考評修改方案”注重了“學科打總體戰、班級打總體戰、年級平衡、突出合作精神,彰顯骨干力量”。
3.建立起年級質量監控體系。在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考核”的框架下,各年級建立了學生“家校聯系冊”、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學生表揚激勵辦法,學生學習規范辦法。
4.建立學生評價教師考核制度。每學期學校行政組織學生評價教師,并及時公布評教結果;落實教學日志的填寫,及時反饋教學信息。
5.按要求開齊開足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有:每學年為期一周軍訓活動,一周校園實踐活動,規范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
6.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每學期期初由骨干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上交流匯報課,經常開展“師徒結對子”、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
7.教學科研培訓常規一體化,本年度,我們重新規劃了教學常規、教育科研、校本培訓內容,制定了《教師教學科研考核條例》,它的內容包括:教學科研培訓考核辦法、學科表格式工作計劃、學科表格式工作總結、班級測試成績表、期中期末成績分析表、聽課記錄(學校新課程課堂評價)、培訓交流記錄、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學期校本培訓自評。它的產生既方便了教師的使用,也便于教導處、教科室的考核。
8.自本年度開始,學習借鑒“東廬經驗”教學經驗,全面推行師生共用講學稿制度。
二、加強教育教學研究
1、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 努力營造教科研氛圍。繼續使用好《江蘇教育研究》、《蘇州教育》、《張家港教育研究》等教育科研刊物。征訂、宣傳和發放好《張家港日報.教育周刊》。組織教師特別是新教師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鼓勵他們不斷實踐、探索、積極嘗試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積極參加市教科室和教科片上的各項教科研活動,努力完成上級有關部門布置的各項任務。積極參加市教科室組織的“全國教師論文大賽”、“中小學各學科優秀論文評比”、“關于評選優秀教育論文”、“20xx年蘇州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論文及案例評比活動”、“第七屆中小學、幼兒園課堂教學改革交流”和團市委舉辦的“第六屆讀書節”等活動,并積極參加新教育實驗工作現場會。響應《少年日報張家港版》(初中版)的征稿工作。送參教師論文和學生習作多篇、發表和獲獎多篇。教科室還聘請專家熱情指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督促他們積極參與教科研工作,積極撰寫論文,參加各類競賽。本年度教師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刊物發表的論文21篇,其中省級以上21篇;論文獲獎3篇,其中省級以上1篇。
2.辦好教科研刊物,強化教科研管理。為切實有效的提高學校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本學期我們開刊了《護漕港中學教研》(教師版)(已出了四期),學習理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科研。為了積極貫徹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方針,充分發揮教科研工作的潛力,本學期我們還成立了清音文學社,開刊了校刊《清音》(已出好了兩期),積極讓學生參與。并開展學生習作征文兩次,共收到作文100多篇,60多篇將編入下一期的校刊。積極指導學生的寫作實際,本學年經教科處指導和推薦在市縣級報刊發表的學生作文6篇,獲獎多篇。
積極配合學校全面工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按照市教科室的有關標準,評出了校級骨干13人,其中4人已選送本年度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的評比,3人選送上市級評優課。規范資料建設,對教科研資料進行微機管理,努力提高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3、認真落實課題研究,切實提高教師素質。20xx年底,我校已完成《對處境不利導致發展滯后學生的幫扶教育》這一蘇州市“十五”立項課題和張家港市教科規劃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研究,已順利地結題。并根據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和張家港市教科室有關文件精神,認真規劃落實 “十一五”課題的選題工作。在選題規劃中努力做到四個“重”——重學習、重選題、重設計、重實際。并組織學校教科研骨干認真學習“如何選課題”的有關知識和素質教育理論,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學校成立了總課題組,著力培養了一批教科研人才。
當然,對學校已結的兩個課題,我們的看法是:立足于研究成果,進一步理論概括,并廣泛地應用于實踐,使之真正地有益于我們的教學,而不是流于形式,課題一結就一了百了。為此,我們選取了課題期間交流過的優秀論文和教師在幫教過程中的經驗個案匯編成冊。
為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使學校的教科研氣氛真正濃厚起來,本學期開學初,學校教科處在校行政和黨支部的統一部署下,與其他科室一起對41位年青教師進行了“業務培訓”。為他們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9月中旬,學校教科處與教導處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組織了新一屆的“結對拜師”工作。新(指年青教師)老教師簽訂了協議,確立了師徒關系。并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工作要求和考核細則,使他們明確目標。要求新老教師在學習與指導的同時,如實填好“月報表”,重視資料的積累工作。期末,新老教師對一學期的“結對拜師” 工作進行了總結,老教師還對新教師進行了“評估”。據統計,本學期新老教師相互聽課262節,其中指導老師上的指導課總計123節,新教師上匯報課149節。新老教師的聽課總量為421節。不少年青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為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學校組織全校30周歲發下的年青教師開展了教學基本功比賽,對獲獎教師頒發證書并給予獎勵,同時,對指導教師的工作也進行了考核與獎勵。
總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比以前有了較大的進步。但盡管做了不少工作,離上級要求還相差甚遠,我校教科研的管理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全體教師的教科研意識還有待于進一步增強。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不遺余力,努力工作,爭取更大進步。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5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教而不學,工作就將平庸;教而不研,教學就會凝固。尤其在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則更顯出它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舉措,是促進學校內部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為了提升辦學品味,實現育人目標,我們實驗中學緊抓課改的契機,以研促教,以研興校,大膽實踐,銳意進取,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網絡,確保教研機制的暢通運行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并建立了“教研、教務處——教研組——備課、課題組——教師個人”四級教研網絡。以教研、教務處為中心,層層負責,逐級推進。
校長是學校建立以校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責任人,學校領導成員更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我們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領導,才會有一個熱心教研的教師群體,領導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師也很容易袖手旁觀,或者蜻蜓點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們根據領導組成員的不同學科特長,人人分包教研、備課、課題組,參與并負責指導、檢查、督促所包教研組的一切教研活動。學校出臺了關于校本教研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四級教研網絡中的每個主體都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要求,并把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情況和學校的《教師積分管理辦法》掛鉤。
二、強化師資培訓,搭建校本教研的學習的平臺
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教師隊伍的素質是校本教研的客觀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師教學研究制度是構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師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頭,不被淘汰,并且有所發展、有所成就,就必須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搭建學習的平臺。
1、抓好教師讀書工程。
學校在經費十分緊張的前提下,為每位教師訂購了一份學科雜志,并新近購買了上萬元的課改書籍和電教軟件,供老師們借閱和使用。《走進新課程》、《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風景這邊獨好——一位家長心目中的洋思中學》、《敬畏教育》、《走進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論專著或刊物,是學校要求教師必讀的內容。我們還創辦了《教師學習園地》、《班主任學習園地》及《實驗中學報》,以便老師們及時了解前沿信息,關注教育動態,開闊教學視野。老師們每人每學期完成一本學習筆記,學校定期檢查,量化評比。
2、邀請專家來校指導,實現專業引領。
校本教研是基于學校,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但我們認為它決不能只局限于本校,參與者當然也不應該完全是本校的人員,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離開了專業人員的學術支持與專業引領,校本教研會產生低水平反復的危險,自然很難得到理論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后邀請(略)。專家們的來校指導幫助老師們揭開了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紗,讓我們解開了不知從何處入手開展課題研究的困惑,進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師對課改新理念的理解,堅定了老師們開展教學教研工作的信心。
此外,我們還誠聘(略)。教研員與我校一線教師的合作,是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建。教研室幾位老師的參與無疑可以為我們的校本教研帶來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論支持,能給同組研究人員以智慧和思維的啟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啟動了“115實中教師外出培訓工程”。
我們在“骨干教師培訓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教師培訓制度,擴大了培養范圍,拓寬了培養對象,將全體教師納入專業培養計劃之列。迄今為止,我校共花費8萬多元,先后派出70多名業務能力強,善于研究的中青年教師赴江蘇、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學習考察、接受培訓,共138人次。而且凡是外出學習的教師歸校后都必須當好“二傳手”,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作詳細的匯報,說認識、談體會,將外地先進的教育理念、課改經驗為我所補,為我所用,從而做到“一人學習,全員受益”,實現資源傳導和共享,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逐步完善教研、備課、課題組管理制度,營造“百家爭鳴,共同成長”的學術氛圍
課改實驗是一件十分艱巨而復雜的工作,光靠教師“單槍匹馬”必定難以取得成功,因此,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便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將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強化教研、備課、課題組的建設方面,我們做了如下努力:
(一)深入開展集體備課,注重實效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智慧、個人特長,體現同伴互助的精神,讓教師從彼此身上汲取靈感和創意,從而使個人專業水平得以成長,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1、操作方法
①確定集體備課次數
[組內每學期的集體備課次數應至少與本組教師人數相符,如:組內教師共五位,那么該組本學期集體備課至少開展五次。]
②確定備課內容
[各組根據學科特點及本冊教材的結構情況進行選擇,每次的備課任務可以是一課,也可是一個課時。]
③個人準備
[每次活動只針對同一課進行,組長提前布置任務后,組內成員便要投入到認真地備課中去。]
④集體研討
[大家就自己的教學設想暢所欲言,相互借鑒,相互啟發,使彼此成為教學信息和靈感的巨大來源。]
⑤優化設計
[通過交流討論,集各家之長,避自己所短,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
⑥公開授課
[每次活動只選一位老師承擔本組公開授課任務,授課人選由組內在集體研討之后通過抽簽來決定,并要確保每學期每人都有講課機會。]
⑦聽課評課
[組內成員都須參與聽課評課活動,評課不可流于形式,授課亮點當然可以提,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卻不能避而不談。要求評課做到“三個一”,即:找出一個“亮點”,指出一個“缺點”,提出一個“金點子”。]
⑧自我反思
[每次集體備課,組內教師都要撰寫教后反思,思收獲、思困惑,將教學中的得失物化為文字。]
2、強調事項
①集體備課是一項群策群力、凝聚集體智慧的活動,深入地交流研討是提高集體備課成效的關鍵。所以討論之前,人人都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而不是等坐在一起時才去準備、去思考。研討過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參與者、爭辯者、商榷者,人人都要踴躍發言,不可只是坐視旁聽,或敷衍了事。
②集體備課并不是幾位老師把各自的教案進行比照、融合、提煉,然后大家拿著相同的教案去上課,而是要求每位執教者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歸納、提升和再創造,使自己的教學既充滿集體的智慧,又能體現個人的風格。忽視個性,如出一轍的教學有悖我們開展集體備課的初衷。
③如果說課前的精心準備是保證上好一堂課的關鍵,那么課后的自我反思卻能幫助我們一輩子上好課,然而這一點常常被忽視。集體備課倡導老師們要會反思、常反思、善反思。需要老師們通過堅持撰寫教育日記、教學后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等途徑,將課改中的得失物化為文字,進行教學反思。著重思考六個方面:思成功之處,記下創新亮點;思失敗之處,尋找改進措施;思機智之處,留下瞬間感悟;思學生的不同見解、思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思今后的改革創新。教后反思的撰寫可長可短,即使只言片語也都是極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
3、制度與措施
①各年級各學科均須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②由備課組承擔集體備課任務,備課組長為負責人。
③各小組根據本組情況確定備課時間、地點、內容,并發通知給校級領導及教務、教研處。
④組內的每次集體備課活動都要有詳細的備課情況記錄,包括備課時間、參加人員、備課內容、討論意見等,記錄內容由備課組長保存,并于期末同本組其它活動記錄及工作總結一并上交教務處。
⑤教務、教研處隨時檢查各組集體備課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二)以課題促課改,以課題促教學
校本教研必須有符合實際的課題研究為依托,才能促進教師教研質量的提高,而最有價值的課題,則是實踐中產生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到:“我最討厭的一件事——上學。討厭死了,見他的鬼去吧,我要把書扔進高壓鍋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來再用錘子砸、砸、砸,再浸入濃氨水、濃硫酸、濃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爐,燒成灰。最后為它拍張照,留作幸福的紀念。”這個學生能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應該很有潛質,但為什么竟對上學如此的深惡痛絕?又如:課堂上,我們老師講得唾沫橫飛,可學生為何硬是聽得昏昏欲睡?再如:課后作業布置不少,可為何總是收效甚微?學生記憶英語單詞費盡心血,可為何仍在老師考查時腦中羞澀?在教學實踐中,有太多這樣類似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而這解決的過程,便成了最有意義的課題研究過程。
明白了課題研究的實質,我們就更堅定了廣泛開展研究的信心。自課改實施以來,我校教師連續申報立項市級課題5個,縣級課題9個,校級課題14個,參與研究者共106人,基本達到科任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研究的目標。為了將課題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我們多次邀請市、縣教研室專家來校指點迷津,并積極召開了課題組工作匯報座談會。教研、教務處隨時進行督導檢查,要求各組積極開展調查分析,要重視相關資料的收集,及時掌握同類課題研究的動態,忽忘撰寫研究論文和實驗小結,將研究過程中的點滴感受付諸于筆端,用文字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能圍繞所研究的課題,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
從課題的立項到現在,我們花費了大量的資金,而且也深深地感覺到,開展課題研究的確不容易,但我們始終相信,它必將對解決老師們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從而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專題研討,經驗交流
我們要求各組要針對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經常性地進行專題研討。要圍繞課改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對話交流。教研組每兩周活動一次,備課組每一周活動一次,有計劃、有計錄、有總結。學校在宏觀調控的基礎上,還通過組建,“學科教研論壇”“經驗交流研討會”等形式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學術氛圍,一個好的經驗,變成了多個人的經驗;一個新的嘗試,大家一起關注完善;一個新的觀點,大家一起銘刻于心。一次次的“共鳴”與“爭鳴”使老師們不僅收獲了理論,與收獲了反思與實踐的勇氣與信心,使我們深深地感到要使課程改革穩步推進,校本教研就必須落到實處。
(四)成立“青藍工作室”,“以中帶青,以師帶徒”,構建教師專業成長的“溫情小屋”
根據不同的學科,我們成立了語文、教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七個“青藍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均由同一教研組內經驗稍有欠缺的青年教師與業務精湛、又有改革創新精神的骨干教師組成,每室四、五人,按照要求開展活動,從備課——研課——導課——磨課——上課——評課全程參與,全員參與。案例研討、論文評點、形式多樣,茶座式、沙龍式不一而足。
“精品課”:發揮作為導師的骨干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每一單元提供一堂觀摩或研討課,供組內成員學習。
“教學爭鳴課”:工作室內教師選擇同一教材上課,同課異構,比較討論,取長補短,求優摒劣,以求螺旋上升之效。
“會診課”:組內指定一青年教師上課,針對其教學的一個環節或一個方面,組內討論診斷后,該教師再上直至滿意。
“錄相反思課”:學校將分批、有序地為所有科任教師自選的一節課進行全程實錄,以便授課人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全面審視自己的教學,發現得意之舉,找出不足之處,從而更有效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青藍工作室”的成員將有優先錄制權。
這樣的一個學術團體,改變了以往“師徒結對”的一對一,研討氣氛不濃,冷冷清清,孤孤單單的弊端。“學而無友必然孤”,這樣一個工作團隊,大家相互請教,廣泛交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導師沒有高高在上的權威,學員沒有低人一等的拘束,思維在這里碰撞,操作在這里完善。年青老師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方向和討教解惑的對象,而導師的主動性大大增強,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體現點,暗中較勁,發揮個人所學,把本工作室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各個團隊喊出自己的口號——“為自己鼓掌,為別人鼓掌”、“你的成功里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里有你的汗水!”。團隊成員之間努力建立一種視彼此為工作伙伴和朋友的全新觀念。學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實現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從“輸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轉變。
四、以競賽為平臺,大力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
定期舉辦“課改之星”評選大賽,重建評選制度,凸現三大亮點:
亮點一:在常規課堂教學、平時教案兩大評比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充和豐富,增加了教師平時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賽后反思、平時作業布置及批改三個部分,使其評價更加全面。
亮點二:課堂教學評價方面,力求體現“以學論教”的課改新理念,除了關注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式的選擇等因素之外,更著重去關注教師引領下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交往、思維以及目標達成狀態。
亮點三:通過三屆比賽激烈地角逐,學校共有(略)等16名樂于探索、勇于創新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但錘煉骨干、樹立典型僅是我們舉辦這一比賽的目標之一,同時,我們也力求借此活動來推動全校聽課、評課教研活動的積極開展。所以,我們要求參賽選手必須在組內通過預賽后產生,凡具備參加“課改之星”評選大賽條件的教師均需參與組內預賽,于是,聽課、評課活動蔚然成風。“課改之星”競賽的平臺,不僅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也有力地促進了全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整體素質地提高。
五、在“合作、競爭、共贏”精神的指引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際教研活動
六、創建教師校本教研檔案,積累校本教研有形成果
學校給每個教師建立了《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目的在于:記錄教師的校本教研成長過程,展示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奮斗成果,為檢查和評價提供真實依據;建立積極的'反饋調節機制,促進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發現并診斷個人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補救,促進教師間相互學習,體驗成功,激勵教師不斷進取;學校領導可以借教師個人檔案了解本校教師隊伍的優勢與不足,發現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的經驗,并及時推廣,形成自己學校的特色。
“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的內容:
1、內容清單:即每一項的具體名稱,可使記錄檔案一目了解;
2、教師基本情況(個人簡歷);
3、榮譽證書;
4、自己最信奉的教育格言;
5、教育感悟;
6、工作計劃和總結;
7、成果記錄:課題研究,獲獎論文、教案、發表作品等;
8、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育教學案例(教育教學中的小故事);
9、課例研究;
10、業務學習筆記;
11、教師綜合素質考核情況;
12、教育教學業績。
七、重建教師考評制度,推動校本教研工作持續性發展
在對傳統考評制度反思的基礎上,我校重建了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教科研考評制度。在原來“教壇新秀”、“教學能手”、“課改之星”、“學科帶頭人”的臺階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學術帶頭人”的評價體系,促進了教師的個性發展。
此外,我們還制定了相應的《教師教科研獎勵辦法》及《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辦法》,對教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及教研、備課、課題組及時予以表彰獎勵。而且把教研成果也作為評選優秀教師、職稱晉級,甚至是能夠參加外出培訓的重要條件。
考評辦法包括了教師本人在內的多元參與和多樣化評價方式方法結合的原則,客觀真實地反映教師師德、教育觀念、知識素養、專業水平和教科研情況,促進教師有效反思,不斷進取。
主要評價方法:
①教師自我評價(10%)。
②教研組評價(10%)。
③教科研領導小組評價(20%)。
④學生評價(10%)。
⑤家長評價(5%)。
⑥教學成績評價(45%)。
八、艱辛探索中,成果初見端倪
在與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們實驗中學上下一心,努力實踐,收獲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一)學校的飛躍
短短五年時間,一所剛剛起家的初級中學竟一躍成為一所有口皆碑的“市級示范初中”,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而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校教科研能力的增強有著莫大的關系,與學校建立的“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科研興學”這一運行體系是分不開的。
(二)教師的成長
(三)學生的發展
課堂上,艱難生澀少了,生動鮮活多了,愁眉苦臉少了,會心微笑多了。學生們積極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盡情體驗著與老師、與其他伙伴同品共享的學習愉悅。
九、問題與反思
當然,校本教研作為一種新的理念,新的行為,我們還是剛剛起步,在開展校本教研的嘗試過程中,我們還存在有許多困惑和不盡人意之處。
1、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還停留在表面上。
2、教師間雖然有了同伴的互助與橫向支援,但仍需更多縱向的引領。
3、少數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識仍很膚淺,認為開展研究就是要著書立說而且還會給正常的教學工作帶來額外的負擔,部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仍處在“要我做”的狀態,還沒有真正理解“教學即研究”的內涵。
4、我們的理論水平還不高,有許多寶貴的東西我們還不善于發現而總結,這是很可惜的,這就更需要加強學習,豐富我們的頭腦,培養我們的研究精神,提升我們的研究能力。
5、校本教研經驗不足,急需向其他先進學校學習,來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
十、發展思路
1、繼續強化教師的研究意識,探索校本教研激勵機制
“以研興校,以研促教”,絕大多數教師對此在理論上是明晰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經驗管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我的書”的苦干作風,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場,科研對于部分教師來說仍處于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而真正意義上的校本教研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生根于老師們的教學需要,才能真正興起并逐步壯大。
外在約束是基礎,內在激勵是升華。我們將繼續努力激發教師發展的欲望及潛能,使校本教研真正成為教師職業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內容。不斷地引導老師們堅持終身學習,在危機意識中超越自己;堅持教育敘事,在教學智慧中發現自己;堅持行動研究,在把握規律中端正自己;堅持教學交往,在師生溝通中發現自己;堅持參與現場,在關系活動中提升自己;堅持合作反思,在總結經驗中提高自己;堅持協同跟進,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
2、重視案例研究,倡導深入反思中提升自我
一個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類典型事件,它的來源不僅包括課內,也包括課外,不僅包括教法、學法,還包括教師、學生的成長等方面。針對我校過去案例研究浮于表面的不足,我們將要求老師們在今后的每個學期都要進行一到兩次案例分析,以便對自己已經發生的教育事實或故事進行追述與反思。這些故事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研究,過后便煙消云散,而稍加關注,并作剖析,就可從中感悟到某些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教師把這些故事轉化成教育案例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認識、整理自己教育思維的過程,它可以促使教師對自身實踐進行反思,以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搭建網絡教研平臺
今年,我校將投資建立教師電子備課室和校園網,為了提高多媒體設備的利用率,切實開闊教師教學視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我們將定期組織全校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并要求每位教師除了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習校外教育教學先進理念,教育科研的實踐創新等相關內容外,也需積極地將自己的教學反思、優秀設計、優秀案例、教學實錄等放到學校網頁上,同教研組的教師網上跟帖評論。
4、“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進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的服務制度。
校本教研的服務,包括專業支持、校本培訓經費、信息、物資等方面的保障,就目前來講,最主要的是建立教師教研專業支持制度。
學校要創造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的專業支持環境,和專業研究組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聘請教研人員做學校的教研指導,并通過開展深入且頻繁的專題研討、教師與專家對話、學術報告、名師講課等活動,提高教師教研能力和學校教研的整體水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將在新課程“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廣闊天地里,讓生命與使命同行,憑借“校本教研”這一平臺,在執著教學的背后癡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諦,升華教學的行為,用行動來擦亮教育的夢想天空。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6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繼續健全學校教科研管理和研究體系,規范和開展以學習、研究新課改為中心內容的各類活動,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努力培養一支師德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行了高效務實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主要開展的工作
(一)制定教研活動計劃
學期初,教科室就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安排,制定教科室工作計劃。并組織召開由學校領導、教科室人員與各教研組組長教研工作會議,對本學期要開展教研活動作了一個全盤的規劃。會后要求各教研組制定各自較為科學的、系統的、符合實際的工作計劃。從而明晰工作思路,讓教研工作的開展有章可依。
(二)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繼續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的學習培訓
本學期我們繼續加強了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學習,組織教師自習《現代教學理論與有效教學模式》、《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并組織了教師參加了《職業發展》培訓考試和部分教師參加了職業發展脫產培訓,讓各位教師通過學習,真正確立教育新理念,實現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法由舊到新的轉變。
2、加強校本培訓中的骨干教師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在課堂教學示范課、觀摩課等加速新教師在思想上和業務上的成熟。
(三)積極開展豐富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1、加強對公開課教學、研究課教學、聽評課活動的指導和管理
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聽課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年度,這個光榮的傳統還在繼續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對于校級公開課,由教科室組織安排、對于各科組內公開課由一位中層領導和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安排,且要求聽課教師做好聽課記錄、評析;及時安排聽人員課參與評課;做好課堂教學得失的總結。做到了活動事先有籌劃,有準備,有書面安排表;活動中有考勤記錄,有活動過程記載,有活動結果反饋等,每位教師由原先的被動變為了主動收集材料在會上交流,并各抒己見,真正開成了具有學習研討性價值的會議,堅決杜絕了不開臨時性的會,不開無計劃無準備的會,不開無針對性不能解決問題的會,不開搞形式走過場邀功請賞的.會。
2、組織各種競賽和研討活動
本學期教科室注重宣傳,鼓勵老師參加上級舉辦的各種競賽活動,這不但讓老師把握機會鍛煉自己、展示自己、體現自身的價值,而且也在為學校爭取榮譽。
(四) 認真落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培訓活動
本年度對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培訓活動,都及時安排教師
如:(1)組織歷史組教師到滁州參加20xx年全市歷史教學專題報告會。
(2)組織英語組教師到鳳陽參加20xx年高中英語課題培訓暨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3)英語組錄制教學視頻和微課參加了XX市20xx年優秀課例暨詞匯教學微課評選。
(4)組織了20xx年繼續教育換證及驗印工作。
(5)組織政治教研組教師參加在來安中學舉行的20xx年高中的政治研討會。
(6)組織物理組教師赴六安二中參加20xx年全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觀摩和評比活動。
(7)組織歷史組教師赴合肥一中參加全省高中老師課程改革與選修模塊教學專題研討會。
(8)組織了各學科16位教師赴天長中學參加20xx年全市高中教學研討會。
(9)組織化學組教師赴合肥一中參加安徽省高中化學優質課評比暨教學觀摩。
(10)組織教師積極申報XX市語文、數學、地理、體育名師工作室成員。
(11)安排張世國老師參加第五批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校饑級管理員培訓會
(12)組織音樂、體育教師赴滁州學院參加培訓。
(13)安排了吳宗芳老師參加了20xx年全市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評選。
(14)安排了張玉琢老師參加了20xx年全市歷史教學評選。
(15)安排組織高三全體老師赴天長中學參加高考考綱分析會。
(五) 與其他處室密切配合,完成臨時性任務。
配合教導處對教師進行教學常規檢查,并做好記錄,以便為教師工作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二、課題研究,艱難推進
我校一共有3個XX市級課題,但由于種種原因語文、數學課題處于流產的邊緣,英語課題組正在準備本周五課題中期匯報,力爭本學期能結題。
三、優質課評選、論文評選成果顯著。
吳宗芳老師在政治優質課評選中獲三等獎,鄭蘭斌老師在物理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黃永余老師在數學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劉桂林、崇立琴、王祖勇、陳元梅、胡敏老師在英語論文評選中分別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孫鳳金在天長和滁州論文評選中獲三等獎,徐承軍在滁州錄像課評比中獲三等獎。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參加各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活動不多,沒有及時地把握教學方面的存在問題。
2、有些教研組教研活動流于形式,個別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教研組活動記錄不詳細等。
3、公開課的材料要求有:教案、公開課登記表、公開課評課記錄表,有一些公開課材料不全,且在評課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聽的多,評的少,即使有的課評了,有礙情面,也是敷衍了事,走過場。評議平淡膚淺,泛泛而談,觸及不到關鍵問題。
4、學校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數量甚少,要繼續鼓勵和加強。
5、怎樣讓新教師更快地成長,師徒結對制度如何更好的貫徹落實,行動上力度還不到。
五、今后努力方向
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針對這些不足,采取有效措施,爭取把教研工作越做越好
1、加強教科室自身,注重教研組長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學習,如同房子沒有窗戶,一年不學習自己知道,二年不學習同事知道,三年不學習學生知道。通過理論學習、集中培訓、外出參觀等形式,提升教研組長教學研究和指導教學的能力。
2、針對部分教師的網絡教研能力薄弱,今后要加強培訓、鼓勵教師運用安徽教育資源平臺和學科網,我上周已經把我們學校在學科網上的用戶名和密碼在教師微信群中公布了。
3、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形式單一的教研活動會使教師失去學習的興趣。對今后的教研工作,要認真探究本校的情況,下學期我們公開課會采用同課異構活動,結合有限的資源,并常與兄弟學校交流開展教研活動的經驗,開展適合本校的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使教研工作更充滿活力。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7
半年來,在學校各級處室的正確領導和幫助下,在組內全體同志的齊心努力下,可以說較為圓滿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具體總結如下:
一、團結協作、樂于奉獻
我們組的老師特點是“中青”二結合,傳幫帶是我們組的特色,雖然我們組的學科類別比較多較多,但團結協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公開示教活動的聽評課中,一人上課、全組出動,個個都是好幫手。
依據開學初,教學系列制定的工作計劃,組內確立了以備課組為單位的教學工作目標,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學習和落實教學常規的有關內容,通過分散聽課、集中評課等多種方式來相互督促、相互促進,加強了各備課組之間的相互交流;組內有兩位新教師,為幫助他們盡快提高業務水平,組內開展了一幫一結對子活動,由骨干老教師分別帶王娜、張寶俊、楊淑芳等多位年輕教師,他們相互之間主要通過指導備課、相互聽課、解題技巧指導等方式來落實這項工作,半年來,在指導教師的耐心幫助和他們自身的不斷努力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業務水平不斷在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年青教師取得成績的背后,凝聚了組內老教師心血的同時,更包涵了他們自己辛勤的汗水。
二、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首先,以學習理念為先導。平時組織的各種學習新理論的活動中,教師都認真聽講、詳細記錄,先后參加了市里舉辦中研班活動,從而更進一步地加深了對課改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研組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學習了《理化生課程標準》,并進行了“課改精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實施意見”的專題討論。在學習和活動中,我們逐步對課改中新的`教學理念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其次.在教研中轉變教學理念。能不能把課改精神落實到課堂中去是課改成敗的一個關鍵,怎樣把新的教學理念附注在教學實踐中越來越成為了我組每位教師急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教研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例如全組教師分學科的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對重點章節內容組織公開教學和相互評課等。這樣的教研活動氣氛熱烈、效果明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教師這種高漲的教研熱情也影響到了學生,許多學生積極幫教師進行課前準備和組織同學課后討論,學生對課改教材的學習越來越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這使我們真正認識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
三、潛心鉆研業務,教育科研碩果累累
本學期,在學校教學及教研系列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極大地調動了每位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在充滿競爭機制的環境下,大家主動研究的意識明顯增強,本學期組里有幾篇論文獲省級獎勵。兩位教師獲得骨干教師稱號。在一年一度的化學競賽和物理競賽中獲得了團體一等獎,省市個人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輔導教師獎等。
四、問題和反思
教師相對較少,相互交流的機會相對就少,做好學科間的知識整合也是我們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評價機制也比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研究和開展。
五、今后的措施
積極搜集反饋意見,加強備改檢查力量,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開展分層教學的嘗試,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經歷.繼續開拓學生的視野,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知識的應用能力.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教學素材,把教研組的建設和課改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回顧半學期來的教研組工作,我深深的感到:務本求實是取得一切成績的根本保障,愉快的心境是緩解疲勞最為有效的方式,團結出智慧、協作出成果,理化生教研組人追求樸實的信念,那就是:說到不如做到,要做爭做最好。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8
本學期教學教研工作即將結束,現將本期工作匯報如下:
一、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注重過程,落實細節。
1、抓好備課環節,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認真鉆研教材,做好教材處理。根據學生接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要求恰當運用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關鍵,突破難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備課組集體備課要做到“三定”、“四備”和“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作業練習、統一測驗考試。
教案要求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重點、難點、關鍵確定合理并符合學生實際,教具選擇合乎教學內容并能為課堂教學發揮切實作用。教案書寫格式規范,層次清晰、字圖工整,項目齊全。雙邊活動設計全面、充分、合理。教學后記體現教師反思內容,有助于教師今后教學的改進。
教案的檢查。備課組長每周查本備課組教案一次,教研組長每兩周查本教研組的教案一次,級段每月查一次本年級教師教案,教導處每學期查兩次全校的教案,平時不定期抽查,查完后及時將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反饋、總結。教學校長定期、不定期檢查全校教師的教案,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2、組織好各種公開課活動,抓好聽課,強化教師間的交流學習。
增強公開課的實效性,發揮高級教師、學科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示范作用,搞好示范課和研討課活動,提供教師彼此交流學習的機會。聽課分平時聽課和統一聽課,要求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聽課任務。畢業三年之內的教師每月聽課不少于12節,一般教師每月聽課不少于8節,中層以上領導每月聽課不少于8節。教務處每學期檢查聽課筆記兩次,教學校長查中層領導聽課。
3、深入課堂,指導教學。
教導處每月安排一次隨機聽課,召集學校領導、級段領導、相關學科的骨干教師進行聽課,了解學校教學情況,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4、抓作業批改、單元驗收,反饋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落實學校對學科作業的批改量:語文作業2次/周,小作文1次/周,大作文2次/月;數學作業5次/周;英語作業3次/周;理化作業3次/周;文科政史地和理科生物作業1次/周。教導處每月或不定期檢查教師作業批改情況,批改方式提倡面批,以促進師生交流。并且納入個人綜合考評積分。
根據各學年的各備課組教學計劃統計單元驗收的周次安排,教導處和級段聯合管理,及時督促、檢查、記錄驗收和批改情況,保證教學段段清,提高教學質量。
5、做好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落實。
開學初督促各學年的各備課組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教導處委托教研組長檢查各學科計劃,對計劃中的問題及時修正,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級段、教務處通過教案檢查、期中教學進度檢查,督促各學科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杜絕教學的盲目性。
6、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家長會和家長委員會,搞好民意測驗,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及時與教師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藝術。
7、不斷完善考核制度,發揮考核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激勵、導向作用。本學期由于超課時補助被取消,我校把原來由獎金來衡量的考核制度,轉變為量化積分的考評制度,對教師的各項工作以及分的形式體現,以備年度評先評優提供有效的依據。
二、加強學習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深化校本教研。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政治理論水平,學習內化《教師法》和其它法律法規,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
2、加強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學習和研究,提高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認識,加強對新課改的理解,為迎接新一輪課程改革做好理論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每次教研活動都要有內容,有效果。學期初教導處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明確本學期教學工作主題“創設良好學習情境,搭設合理認知臺階,采用恰當互動方式”,各教研組、備課組根據教學主題開展學習等活動,深化教學主題。
學校領導深入教研組分工: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形成一個由校長和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主任親自抓,教導處負責抓,學科組長具體抓的校本教研管理網絡。并做到:
組織上到位:學校領導分包到教研組,具體分工:語文(語文閱讀)、數學,生化、閱讀教學、實驗教學、電化教學,物理,英語,史、地、政。體音美微。明確各位領導和各教研組長的職責,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骨干帶頭作用。組織規劃好“三說”活動,按照學科分組進行,采用互動方式加入答辯內容,提出有研討意義的問題,暴露說者的思維想法,大家在答辯中彼此交換意見,統一認識。
3、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
1)開展月循環聽評課活動
學校舉行月循環聽評課活動,各組每位教師每月將一次公開課,要求在組長的帶領下,加強集體備課,組織全組成員參加,包組領導到位督促。保證了聽課質量,青年教師能夠幾百家之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2)積極開展“捆綁式”幫扶教研活動,以課例為載體,提高教學質量。
建立教師“捆綁式”幫扶制度。指導教師要上一次公開課,教研組長要安排好活動計劃,每次活動都要定好授課人、課題、主持人、中心發言人,活動后要收集好相關材料存檔。按“捆綁式”結對幫扶備、聽、評課模式進行教研活動。教研組長要安排好教師的活動步驟,做到“準備、上課、聽課、評課”四認真,做好備課教案、集體備課記錄和評課記錄等材料的收集工作。并且舉行“捆綁式”教學大賽。各組涌現出了李慧明、邵明蓓等一批業務精,進步快的青年教師。我校對獲獎教師每人獎勵一套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以便促進他們理論水平的提高。
4、注重骨干教師、一級達標教師的引領作用
本期按照教研室要求組織學校達標評優活動,各組符合條件的教師踴躍參加,經過角逐產生了參加評優活動的前三名:楊國慶、高偉平、靳建軍三位老師。為老教師提供競爭和發展的平臺;優質課比賽當中,鄭州市級1人,新鄭市級讓光輝等5人。
5、各教研組要積極主動地針對新課程
標準、新教材、教學熱點進行專題研究,努力抓好切合我校實際的校本課題的開發和研究(課題如:“新課標下的教學方式改革”、“如何使用好新教材”、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認真分析研究校本課題,將研究計劃(開學時上交教導處)、實施過程步驟、課題總結在期末時上交教導處。同時在抓好校本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加強新鄭市級、市級和國家級課題的研究以上課題的研究。本年度新鄭市立項85項;鄭州市級立項93項;省級規劃課題立項5項;“十一”國家級規劃課題立項1項。撰寫論文CN刊物發表5篇;省級11篇;鄭州市級40篇;新鄭市級6篇。
6、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展開研究與討論,與縣教研室相關教研員取得聯系,請求他們予以幫助指導;同時著力培養學校的學科“專家”,鼓勵教師鉆研業務,積極開展案例分析、論文撰寫,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
7、各教研組和各備課組根據本學科特點,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在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尖子生的層次,注重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形成制度,爭取創設學校教學工作的另一亮點。
8、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總結工作,研究布置下月教研工作。
9、開展校際間教研活動,加強校際間的交流合作。組織教師走出去觀摩學習其他學校及教師的先進經驗,或請校外專家和知名教師到校指導。
10、組織體育組教師研討學習,嘗試編創徒手操、室內操、韻律操等,提高體育課教學的實效性,逐漸形成我校體育課的教學特色。
11、積極鼓勵教師輔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如獲獎則按等級給予不同的獎勵。
12、組織好月考、期中、期末的教學經驗交流會,每位教師根據本學期工作情況,反思自己教學的得與失,梳理成文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研討,教師彼此之間取長補短,其中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至少完成一篇水平高的教學經驗論文,上傳到學校網站,豐富網站內容,擴大交流面。
三 、加強三項教學工作
本學期閱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有王雙全副校長專抓,王西全主任協助,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1、閱讀教學
本期學校投入30多萬元購置了4萬多冊書籍,充實了閱覽室和圖書室,語文組制定了閱讀計劃,每班每周安排兩節語文閱讀課,學生帶筆記本到閱覽室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并對閱讀內容做筆記,定期檢查。教師認真組織,加強輔導,學校抓教學領導不時檢查督導。嚴格按照閱覽室規章制度進行。對閱讀課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納入班級爭先評優。還進行了閱
讀演講比賽,激發師生們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積極性。
2、實驗教學
本期學校投入近五萬元資金購置了理、化、生儀器和藥品,,并裝備了四個實驗室。各組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化,對有條件的實驗要求學生親手做實驗,沒有條件教師要做演示實驗,盡可能的保證實驗教學的順路進行。為我校理化生成績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3、電化教學(特色教學)
電化教學是我校一直著重開展的一項教學工作,并把它做為我們的一項特色來抓。這是由于
1)我校青年教師太多;
2)骨干教師少;
3)多數教師經驗不足的緣故,為了彌補該項不足,
1)學校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培訓,
2)加強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探討,每位教師達到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3)并對多媒體的使用情況進行記錄,
4)定期檢查公布,表揚先進,鞭策落后。
5)鼓勵教師們不斷在網上發帖,發表個人的教學感悟和精選試題,以便交流,這為我校教學教研成績的取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該項教學處于高中組領先地位。本期鄭州市首屆博客大賽中,×老師獲金獎;我校獲特等組織獎;新鄭市電腦制作活動中我校×獲一等獎。
總之,由于以上的扎實有效地工作,使得本期我校教育教學成績名列前茅,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今后,仍需要全體教師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我們相信有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教學教研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05-25
校本教研的工作總結09-01
校本的教研工作總結04-06
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0-18
中學校本課程教研實施計劃09-02
校本教研培訓工作總結08-15
校本教研培訓工作總結03-25
作文校本教研工作總結11-09
學校校本教研工作總結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