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課改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小學課改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小學課改工作總結1
迎著世界課程改革的浪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會的熱切關注和期盼下,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誕生了。新課程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年來,課程改革實驗給我的教育事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扎實的培訓、考察學習,幫助我進一步理解了新課程;優秀觀摩課展示、論文評比、專題研討,為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后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后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研究方式的改變帶動了我工作方式的改變,我走出封閉的教室,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
一、實現思想觀念的更新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作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作為語文教師,我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閱讀教學觀念。并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實現知識結構的更新。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鑒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三、教學方法的更新。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讓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我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學習方式還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我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課堂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學生思維活躍,閃光點頻頻,他們已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內學生普遍反應喜歡上語文課。一節課40分鐘,往往覺得太短了,下課后還圍著我討論問題。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還注意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開放課堂、教材,教學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使之與社會發展、知識巨增相適應。
此外,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生”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牛”“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小牛坐在草地上”,學生很快記住了字形。現在學生在新課前都能認真預習,特別是能積極查找資料,課堂上思維活躍,發言熱烈,常常高潮迭起。
關于小學課改工作總結2
經過三年的改進實施,課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回顧三年走過的路,雖艱辛卻也頗感欣慰。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我嘗試從低、變、多、勤這四個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
就是起點低。考慮到新課程的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在理念上的差別,為便于教師的施教與學生的接受,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首先是從新的課改理念的高度出發,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知道現在老師將怎樣教,學生該如何學;
二是通過多種途徑逐步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方法與能力;三是課堂教學設計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上進行,不僅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而且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相適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以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讓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實施課題研究的起步階段,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扶”到“放”,從邁小步開始,做到先幫助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既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深入進去學會自主操作,并學會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使學生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性,并最終完成由“接受式”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轉變。
“變”
就是轉變,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我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開始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總是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在近三年的實驗過程中,我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在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可操作嘗試。
1.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針對以往評價過于注重學業成績,過于注重期末評價的弊端,在評價中,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了日常評價,體現了動態的評價管理。在評價內容上,分為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
2.開放評價過程,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為避免傳統評價中教師為主體的局限性,在實驗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來,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評價中,結合評價內容采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綜合評定的民主、開放式的多元評價方式,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多”
即是多活動,多參與,多評價,多開發。主要是課堂上突出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突出合作與交流,體現分層優化,讓不同類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去。突出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我常常激勵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這種交流活動中快樂成長。
在教學中,我還積極開發多種課程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溝通課內外,實現由教材文本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聯系,由語文學習中的讀、說、思、做等到跨學科的多種能力訓練的結合。當然,在引領活動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適時點撥,引導,可淺處深問,可靜中得疑,可變中求新,層層深入,激起波瀾。
“勤”
即勤反思,教學反思雖然不是創新,卻是創新的起點;雖然不是學習,卻是學習動力的源泉。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不斷的、客觀的、深刻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
我將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教學前的反思可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反思教學方案,反思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反思對教材與教法的把握,這些對上好每堂課都很重要。
教學中的反思可使教學過程最優化,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在提高中升華,讓每堂課盡可能多地閃出思想的火花;教學后的反思,可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堅持寫教后感,讓自己在實踐中出經驗,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變、多、勤”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讓我的課堂變了,課堂上再也不是教師乏味的講解和師生間的機械對話,而是充滿了爭辯、充滿了合作的活躍性的藝術課堂。
關于小學課改工作總結3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實施新課程為契機,強化常規管理,進一步轉變觀念,堅持“為每個孩子未來著想”的辦學宗旨,加強教育教學研究,提高師生素質,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具體做法與成效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課改管理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大教育變革。為使學校課改工作真正做到領導有力、措施落實,真抓實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各成員的具體分工,各成員平時加強協商研究和對課改的領導和指導,及時跟蹤、了解課改工作狀況。
二、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
教師是學校的靈魂,建設一支師德修養高,教學藝術精湛,能適應新世紀要求的教師隊伍,是新世紀教育對學校的要求。
1、強化師德教育。認真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公民道德規范實施綱要》等規章制度,組織教工深入開展“創教育新風,樹師表形象”的系列活動。透過課改沙龍“師德論壇”、撰寫師德論文等活動,讓教師們進一步認識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需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本學期涌現出局級優秀輔導員唐艷老師;校級優秀輔導員侯月蘭、楊秀珍、王淑梅、任學琴、吳榮、余桂琴六位老師;校級優秀黨員邵秀芳、李淑芳、黨春霞老師。
2、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應對教育發展的信息化和綜合化,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將會被無情的拋棄。我們重點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標準》、《課程標準解讀》等。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個人自學、課改沙龍等。另外,我們繼續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基本功硬筆書法比賽、優質課比賽,讓教師在活動中成長,在成長中提高。
導五(3)班李雨同學作文《愛國抒情》在《小龍人學習報》發表;趙城、賀鳳君老師在全校教師基本功硬筆書法比賽獲一等獎;白玉瑋、安經戰、蔡英老師在全校教師基本功硬筆書法比賽獲二等獎;黨春霞、陳薈矜、王學武、王淑梅老師在全校教師基本功硬筆書法比賽獲三等獎;吳榮、張鳳梅、黨春霞、蔡英、吳秀琴、楊秀珍、李金花、李淑芳老師在20__-20__學年第二學期校級教師公開課評比活動中被評為優質課。
三、規范課改常規管理,夯實素質教育基礎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化,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新常規務必要處理好自主學習和自我約束、多元發展和學會選取、張揚個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關聯。因此要以《綱要》和新課程為標準,在繼承傳統的、優秀的課堂的基礎之上發奮建立新的教學常規。因此本學期我校課改的重點是:將課改向常規并軌。我們的教學管理也實現教學常規和課改兩個管理的并軌,將課改管理作為常規管理,以扎實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來促進課改過程管理。
1、嚴格教學紀律。學校對教師教學常規的管理是嚴格而有序的,教師務必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決禁止擠占和私自調課,以保證學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們要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個性是提前五分鐘到教室,轉換觀念,做到教師等學生上課,而不是學生等老師上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尊重學生人格,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等。
2、逐步完善常規管理,體現制度化、規范化與人性化、科學化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堂轉型、師生主角轉變及課程功能的轉變,關鍵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對教學常規進行修訂完善,修改完善《陶樂第一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檢查與隨機檢查結合起來,并根據學校實際進行了適當的物質獎勵,打破了吃大鍋飯的現象。
3、加強了教學的過程性管理;首先是實行行政領導隨堂聽課。學校管理人員經常性深入一線課堂聽課,(本期學校行政領導聽隨堂課校長在30節以上,教務主任在40節以上,其它中層領導在25節以上),實行每月不定時隨堂課檢查,保證每一個月每位教師的課有管理人員聽、評,每位管理人員每學期保證致少聽、評完全校教師的課;對于透過聽隨堂課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交換意見,幫忙和督促整改。這樣就準確把握課改現狀,了解我校新課程實踐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與教師持續緊密聯系,并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下與學科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推薦,指導教師的教學,提高他們的業務潛質,又促進常規到位。隨堂聽課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師一種“務必認認真真上好每節課”的觀念和壓力,極大地推動了教師日常教學的認真規范程度,使教學工作走上一條扎實而穩定的道路。學期中,學校對質量狀況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商量對策,為抓好教學質量做好指導,當好參謀。
四、開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動以校本教研為核心,學校依據校情、師情和生情以及學情,成立了語文、數學、綜合、七個教研組,各組除了具體負責組織的組長之外,還有一名管理人員作為分管領導,負責檢查督促。各組組長在擬定計劃的基礎上嚴格按計劃開展每月2一3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和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目的,有資料,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確實起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作用。全體教師還認真參加中心學科教研組活動,并能按時保質完成每次心得體會和論文,并及時將教研活動所得運用于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以促進教學業務素質的提高,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學習、研究和交流。
透過幾年的課改和校本教研的實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個教師心中,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對新課程理念、課標、綱要的學習已成為一種自覺行動和需要。除了學校及上級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集中業務學習,老師們還利用休息時刻進行了自學,并寫出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同時,教師將學習和教學中的困惑、問題應對面的相互交流已成為一種常規行為;教師還加大了課堂交流的力度,教師之間互相聽課25節以上、評課均達15節次以上,管理人員評課均達25節以上。
3、堅持校本培訓
為提高老師的業務技能,我們按校本培訓計劃開展了校本培訓,資料涉及班主任、教育技術培訓和課件制作、硬筆書法比賽等,老師們均抱著認真學習的態度參與,使校本培訓切實起到了促進老師專業成長的功效。
4、組織老師參加了陶樂地區小學大教研課堂教學研討,校際交流及說課評課活動。
本期語文、數學學科,部分老師參加了大片教研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我校的王淑霞老師的語文課《春蠶》和余桂琴老師的數學課《計算平年閏年》獲片區教師的好評。我校還繼續開展了與陶樂二小、紅崖子小學、五堆子小學的校際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校高度重視校際交流,每次對外交流都有領導帶隊,交流老師做到了充分準備,認真試講,認真評課,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5、繼續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學校根據實際狀況,對課題各組進行踏踏實實的研究,實事求是搜集和分析數據。學校嚴格監督課題實施全過程,教師在研究中成長,近年來我校任艷霞老師課題獲教育體育局的二等獎;吳榮老師的課題獲平羅縣教體局的三等獎;張鳳梅老師的課題獲教育體育局的二等獎。文菊老師的課堂獲教育體育局的優秀獎。
五、落實過程管理提高課改質量
1、繼續認真驗證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學性和適應性。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勇于實踐,敢于質疑,在教學中發現新課標、新教材的缺點和不足,并大膽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見和推薦,而不是一味的、忠實地去執行課標。
2、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滲透新的課程理念,發奮向新課程標準靠攏,為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打好堅實的`基礎。
3、評價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學,各學科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六、加強課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們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活動,展示課改成果,讓家長感受學生可喜的變化,讓家長走進新課程,認識課改,理解課改,從而參與課改,以提高課改的質量。()
本期內我校加大了教學開放的力度,開展了“學校教學開放周”活動,全校的所有教師懷著用心、認真、負責的態度向家長展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并與家長真誠地交換意見,共商新課程下的學生教育、教學協調管理對策。
透過課改課改,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由被動理解知識變為主動探究學習。從而使課堂呈現生機勃勃,成為師生交往、用心互動、共同發展的場所。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充滿了師生的生命活力,洋溢著求實、探究、創新的氣氛。在課堂上,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滿情趣的課堂中盡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智慧的挑戰。
七、狠抓校本課程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的課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我國基礎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軌道: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為我們創辦特色學校,培養多元化人才開辟出一條重要途徑,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們更清楚認識到開發適合自己學校的校本課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立足于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學生的興趣愛好、家長的愿望、教師的特長、學校的辦學理念等實際狀況構思了校本課程體系。我們根據現有資源,充分開發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校本課程資源,本著“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原則,以增強學生科技意識,安全環保意識,法制意識等,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目的,引導教師選用課程計劃空間,行使課程開發的自主權、研究權、開發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學校特色構成。我們嘗試把手工制作和勞技教學引入課堂,把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情景與各學科結合起來,使學生對學科知識更加親近。
八、存在的困惑
1、部分教師對新課改認識還比較膚淺,明白尚不透徹,因而出現了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對課改工作的進一步認識、實踐、總結、提高有待于解決。
2、課改活動主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敢于創新的精神,因此,課堂上超多的時刻都是由學生質疑、討論、交流、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照顧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異,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3、新課程強調凸現個性,但課堂教學中多數學生又該如何進行實踐?這也是我們課堂教學今后發奮的方向。
我們堅信,只要循著新課程的理念作不懈的發奮,我校課改實驗的明天會更加燦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績只代表過去,但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將新課程繼續向前推進的無窮動力。在今后的課改實踐中,我們將深化學校的課改工作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持續快速發展。總之,新課改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樹立課改必勝的信念,扎扎實實做好新課改工作。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02-20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01-22
永興小學課改工作總結—11-21
小學數學課改的工作總結01-26
小學語文課改工作總結05-02
小學語文課改工作總結05-21
小學數學課改工作總結11-21
課改工作總結06-26
小學課改教學工作總結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