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通用22篇)
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這是一段珍貴的工作時光,我們收獲良多,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那么你有了解過工作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
一、基本情況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農貸款11854萬元,覆蓋各類涉農客戶1000余戶,涉農貸款結余43193萬元,較年初新增3942萬元,增幅達到10%,同比多增1756萬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創業擔保貸款投放22筆515萬,業務開辦以來已累積投放10911萬,帶動就業人數近1500余人,為解決我縣各類人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的難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具體措施
一、加大涉農資金投入,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今年以來,xx銀行xx縣支行圍繞“農民增收、農村更美、農業更強”,持續加大轄內“三農”貸款資金投放。同時,為了既適應縣域和農村市場上客戶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情況,又有效控制風險,增加第二還款來源,我們推出了農/商戶保證貸款、農信擔保貸款、創業擔保貸款、親情貸等產品,服務對象主要為縣域內的廣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等經濟主體。通過對這些客戶發放貸款,不僅支持了他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收入,而且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為進一步延伸服務半徑,下沉服務重心,目前我行運用在鄉下網點優勢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合理制定機構網點發展規劃,合理調整縣域機構網點,延伸服務網絡;并在去年加強了物理網點建設,加強網點風險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為進一步提高辦貸效率,我行還積極推廣“極速貸”、“E捷貸”、“移動展業”等線上產品,有效提升了農戶辦貸體驗。另外,我行還積極推進“信用村”創建工作,深化“銀村”合作,實現“整村授信”,村民憑信用即可獲得無擔保、無抵押的小額信用貸款,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金融可獲得性。
三、積極開展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圍繞深入推進第二輪“大眾創業惠民工程”及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體策劃活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的宣傳營銷力度,加強聯合人社等職能部門的宣傳,提升群眾對創業擔保貸款知曉率。在有效服務更多創業人群,保證創業經營者從“無業”到“有業”的同時,用一攬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緩解創業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保證糧食安全,助力糧食生產。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和收購,我行對種糧大戶、糧站、糧食收購商等推出專屬信貸產品—助糧貸,金額高、手續簡便;同時,我行主動和糧食局、農業農村局的職能部門合作,開展推介會和企業走訪,在今年開展的夏糧收購活動中我行投放助糧貸2620萬元,同比多增775萬元。
五、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作為扶貧小額貸款投放的主辦行之一,xx銀行緊跟縣委、縣政府步伐,積極響應發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號召,致力金融扶貧,簡化調查和審批流程,切實做到應貸盡貸,確保今年扶貧貸款戶數及金額均不低于去年。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2
11月25日,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在福州舉行“深化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簽約儀式,雙方簽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并將充分發揮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職能部門作用和農業銀行服務“三農”國家隊作用,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推動福州市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
今后五年,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將為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新增貸款投放500億元以上,其中鄉村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貸款300億元以上,特色農業產業貸款200億元以上,全力滿足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資金需求。
一、政銀合作,共促鄉村振興
近年來,福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2020年,福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1千億元大關,全市七大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超2000億元,327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含交易額)918億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支持,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提出了“要有更高遠的政治站位、更深厚的三農情懷、更有效的頂層設計、更精細的行動計劃、更接地氣的金融助力、更先進的數據賦能”六項遵循,并出臺了《福州分行關于2021年全面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加快“三農”和縣域業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縣域支行營業網點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金融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深化合作,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機制,既是農業農村部門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農業銀行實現業務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雙方將積極整合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資源和農行系統金融資源,緊密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重點支持納入省市級以上政府規劃、具有穩定經營現金流、還款和擔保有保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圍繞福州市鄉村振興試點村鎮,加大對數字鄉村、特色村鎮、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5年500億元,金融“活水”潤鄉村
今年10月,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兩級行聯動,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福州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全力支持福州實施強省會戰略。
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福州分行行長王城英表示,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將把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與貫徹落實農總行提出的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銀行“兩大發展定位”相結合,以本次簽約合作為契機,著力、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聚焦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等方式,重點在農村普惠金融、特色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省市級重點項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脫貧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后五年向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新增貸款投放500億元以上,其中鄉村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貸款300億元以上,特色農業產業貸款200億元以上。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客戶全部納入支持范圍,確保做到應貸盡貸。
傾斜政策資源,創新產品服務。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確保縣域貸款、涉農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水平。圍繞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出好產品、好服務。
加強科技賦能,助力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推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積極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農村資產資源管理、農村資金核算等服務,助力“智慧鄉村”建設。
三、“農”字當頭,服務延伸“海角天涯”
位于福州“海角天涯”的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從昔日的小漁村搖身變成今日的網紅村。
2015年之前,靠海吃海的茭南村村民大多從事漁業捕撈和相關產業,如今茭南村加快旅游資源開發,憑借自然“顏值”和生態“氣質”出眾的平流尾地質公園,吸引了眾多游客,還入選福建首批海岸公園,去年成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
近年來,農業銀行連江支行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優勢,支持茭南村實現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截至今年10月末,該行向110戶漁民提供了1757萬元信貸資金,為泰源船業、恒盛實業等企業提供流動資金支持,近期還支持平流尾地質公園旅游智慧停車場建設,以提升當地旅游服務水平。
現場,農業銀行連江支行與茭南村簽訂了銀村共建合作協議。農業銀行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助力當地漁業特色產業、蝦米加工業、觀光旅游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服務不止步,從田間地頭到“海角天涯”。支持茭南村這座小村莊實現大發展,只是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深耕“三農”、服務“三農”的一個剪影。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福州分行行長王城英介紹,農業銀行福州分行近55%的營業網點和近1300名員工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在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方面具有扎實的基礎和優勢,有利于扎根農村、服務農業、貼近農民。
服務“三農”,是農業銀行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作為“農”字當頭的國有大行,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始終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服務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主線,全面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截至今年10月末,農行福州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440.01億元,比年初增加27.87億元。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貸款余額16.61億元,比年初增加7.95億元;“惠農e貸”業務共覆蓋全市9個縣(市、區)和22個特色農業產業,共發放“惠農e貸”資金97.4億元,比年初增加31.91億元,服務農戶超過1.8萬戶,覆蓋全市131個鄉鎮和89%的行政村。
下一步,農業銀行福州分行與福州市農業農村局將以本次銀政合作為起點,共同深化金融服務,聚焦重點領域,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為福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出力添彩。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3
xx農商行緊緊圍繞省聯社及xx審計中心的決策部署,始終堅定“支農、支小、支零、支散”的經營思路,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以小額信貸為抓手,傳承發揚“背包精神”,持續深入開展信用工程,架起了融通資金、連通城鄉的金融橋梁。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xx月末,xx農商行整村授信已授信農戶數8433戶,授信金額17565萬元,用信戶數1295戶、金額7802萬元。我行發放支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共計616戶,金額70830.63萬元。其中,發放“商貸通”支持個體工商戶貸款3632.33萬元,涉及221戶,發放支持小微企業主貸款28981.31萬元,涉及395戶。支持小微企業貸款38216.99萬元,支持縣域小微企業55戶。
二、工作措施
(一)整村授信方面
xx農商行利用人行支小再貸款資金為37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16801萬元,通過此項惠客措施,極大的減輕了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融資成本,并在短時間內解決了他們的資金周轉問題。
為有力推進整村授信工作,xx農商行積極成立“整村授信”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一個督導工作組和五個推進工作組。督導工作組由總行董事長、行長、監事長組成,主要負責活動過程中的全程參與督導、內外上下協調等工作。下設的五個推進工作組,組長由包片高管擔任,負責全縣范圍內各支行活動的日常組織開展和進度推進。
xx農商行開展試點先行,試點支行積極對接轄內行政村,營造濃厚整村授信宣傳氛圍,同時開展建檔營銷工作,做好試點總結。xx農商行將xx縣xx鎮xx村定為試點行政村,xx支行在xx村順利開展了整村授信試點工作,首批給村干部及其他村民授信23戶、授信金額達285萬元,讓老百姓切實體會到整村授信的便利。
為及時向群眾答疑解惑,提供金融服務水平,xx支行為每個村配備了金融服務客戶經理,同時做好對我行其他金融相關業務的咨詢與答復工作。
(一)小微企業方面
1、開展客戶調研,做好實體與銀行的雙向對接。
自20xx年開始,我行積極開展”百行進萬企,萬人進萬村”為主題的走訪調研活動,劃分了具體的走訪重點,分類制定了指導性內容,通過實施五個結合接地氣,旨在以此次調研走訪活動為契機,真正掌握客戶的結算服務需求、信貸融資需求、對農信社的建議與意見,切實起到訪農家、聽民言、摸市場、解企難的效果,達到強化金融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通過安排走訪,我行就名單中下發的170戶企業進行對接,積極填報問卷調查,走訪率達100%。同時,就有合作意向并有融資需求的客戶進行回訪,發放貸款共計4000余萬元。
2、推動產品創新,做到服務實體全覆蓋。
近年來,我行在對原有信貸產品積極優化產品功能基礎上,不斷開發創新產品,在已有白領通產品的基礎上,深入調研,不斷推出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信貸產品達20余種,如服務縣域小微商戶的“商貸通”,幫扶中小企業的“存貨貸”、“訂單帶”等貸款產品,一系列適應當地市場的貸款產品,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通過產品優化,手續更加便捷,利率更加優惠,還款方式多樣。我行貸款種類不斷豐富,競爭實力進一步加強,做到了實體經濟貸款產品全覆蓋,為小微企業及農戶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務。
3、加強監管力度,做到監管力度不降低。
一是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樹立風險合規意識。必須要認識到嚴監管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行業未來發展常態,消極的應付心態是不可取的,要正確認識到監管與發展并不矛盾,監管的目的是為了矯正發展偏差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們首先要從心態上支持監管,拍拖粗放式的發展模式。
二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將業務功能和服務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把防范和化解信貸業務的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減少存量風險,嚴防增量風險。
三、存在的問題
(一)整村授信方面
一是當前農村有大量農戶外出打工不在家,整村授信農戶基本情況調查表許多數據無法獲取;且農戶的自我防范意識較強,無貸款需求的客戶不愿配合入戶調查,家庭收入等敏感數據不愿提供,導致農戶基本情況調查表中難以取得準確數據,授信目標客戶無法鎖定。
二是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種植、養殖經營戶大量減少,有效信貸需求也相應減少,加之近年來監管要求對消費信貸的嚴格控制,真正需要用心范圍不斷手酸,也導致整村授信業務拓展的難度加大。
三是農戶貸款風險大。農戶貸款主要用于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而這又面臨著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風險。種植戶因自然愛海顆粒無收,養殖戶因疫情影響而“空欄”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農戶還款困難。
(二)小微企業方面
民營企業除金融有效供給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外,其本身在發展當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小微企業可抵押物少,大部分小微企業靠租賃場地進行生產經營,比如洗煤廠,他們無有效的土地使用權和廠房進行抵押,就算有廠房土地可用于抵押,但抵押評估費用較高,且抵押率較低,小微企業難以承受。用機器設備等抵押,因其變現與管理難等原因,現很少采用此類抵押物。我縣聯社服務轄區屬于縣域,主要為煤炭,但煤炭價格變動較大,質押存在困難,變現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且不易管理。此外,小微企業管理混亂,倉單等在我縣縣域也較為少見,因此抵押倉單類、退稅類產品的難度較大,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擔保面窄仍是影響我們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授信的主要因素。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整村授信方面
一是要求各支行繼續發揚“背包精神”,細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職責,黨員要帶頭深入工作一線,做實“網格化”管理,切實管好整村授信“責任田”,做到走訪一個不落,授信一個不丟。
二是要求各支行要提高認識,以整村授信工作為抓手,筑牢支農支小的戰略根基,通過深耕細作農戶貸款,爭取達到農戶貸款數量上升、質量提升的雙升質效。
三是要求各支行交流試點經驗,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子。總結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點經驗,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逐步實現整村授信擴面、提質、增效的全面推進。
(二)小微企業方面
我們要繼續以訪農戶、進市場、入社區活動和開展的其他個人類客戶走訪調查為發力點,做到從“坐門等客”到“上門營銷”轉變,從“等客戶”向“找客戶”轉變,深入掌握授信需求,實行“送信上門”,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及時放款,加大營銷力度的政策導向。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4
一、基本情況
該行下轄市分行營業部和縣(區)支行,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業務范圍與其他銀行相比,具有獨特的品牌優勢。我行貸款主要用途涵蓋了糧棉油購銷儲、精準扶貧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等領域,支持領域寬泛,政策導向明確。
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行緊緊圍繞糧食安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和百城提質、四水同治、森林xx、千萬工程等省市級重點工程,積極發揮政策性銀行的“補短板、強弱項”職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一)糧棉油購銷儲情況
我行認真貫徹執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力支持糧棉油收儲,確保國家糧棉油宏觀調控政策落實,做好糧棉油產業扶貧,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糧棉油收儲,圓滿完成20xx年糧食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工作,糧食收購資金供應沒有出現問題。xx-xx月份累計發放夏糧收購貸款56億元,支持收購小麥233億斤,占社會收購量的40%;支持秋糧收購貸款萬元,支持收購稻谷1188萬斤。xx月末,我行糧棉油購銷儲類貸款余額182億元,我行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彰顯。
(二)精準脫貧攻堅情況
我行以服務脫貧攻堅為核心,積極支持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貧困地區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強有力地發揮了我行在金融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xx-xx月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86億元,精準扶貧貸款余額66億元,其中: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74億元,帶動貧困人口3795人;項目精準扶貧貸款余92億元,服務貧困人口73147人。
(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情況
我行大力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著力發揮補短板作用。以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水利建設、農村交通、生態林業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突出短板為重點,依法合規開展業務,xx-xx月對接申報中長期貸款項目8個,貸款金額90億元。11月末我行中長期貸款余額81億元。
三、下一步我行重點支持領域
近期,農發總行印發了《關于加強服務長江大保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支持政策的通知》,加大了對長江大保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支持力度,對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貧困村提升工程、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等5個貸款品種,從利率定價、貸款期限、審批權限、擔保措施、辦貸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政策傾斜。
結合xx實際,為服務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行擬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支持高質量發展。綜合用好貧困村提升工程、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園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棚戶區改造等貸款品種,打好信貸組合拳。一是重點支持脫貧攻堅。服務貧困地區貧困村整體提升,加大對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政策傾斜和扶貧資金整合力度,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目前調查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2億元、農村人居環境項目扶貧貸款4億元。二是重點支持全域國土綜合整治。xx省是全國第二個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省份,通過支持試點地區“田水路林村”多規合一的整體布局,可實現耕地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改善。截止xx月底,我行已調查南召補充耕地提質改造項目4億元,已對接桐柏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億元。三是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支持轄區內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棚戶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服務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截止目前,行棚改貸款余額9億元,新審批棚改貸款4億元、農村人居環境貸款38億元,已調查鎮平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綜合體建設項目1億元。四是重點支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對各類現代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新產品新業態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
(二)全力支持生態保護建設。重點用好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旅游扶貧等貸款品種。重點支持河道生態廊道建設,同“森林xx”建設整體規劃相結合,大力支持區域國家儲備林建設,深度對接轄區內主干河道兩岸新建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把打造成為一個生態綠色城市。目前,已對接淅河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項目4億元。
(三)全力支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圍繞xx省水利“四水同治”十大工程和農田灌區建設整體規劃部署,充分發揮農發行支持水利建設主力行作用,積極用好水利建設項目貸款。一是重點支持轄區內各干支流綜合治理。丹江、白河、唐河、xx等為流經xx境內主要河流,重點支持河道的綜合提升治理和污染治理,提高下游水源蓄積能力。截止xx月底,行水利貸款余額億元,已調查水利建設項目貸款2億元。二是重點支持民生水利工程。包括農田水利設施體系、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與配套改造、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等,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農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我行當前主要融資模式為:政府和社會資本政府合作(PPP)模式、公司自營模式及扶貧過橋模式。
四、加強金融服務的建議
做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金融服務工作,要與xx地方實際需求相結合。通過深入學習市政府近期印發的《市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工作方案》、《市落實xx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工作方案》等文件,行有意愿、有產品、有政策,期望與政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行必將以最優的服務、最大限度的資金保障和優惠政策,更好地服務xx區域發展戰略。
1、由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行下發聯合文件,明確農發行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合作銀行,確定支持重點,建立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組織協調優勢和行的融資融智優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工程在縣域的順利實施。
2、在市政府領導下,加強與市級政府投融資類公司的戰略合作,加大對轄區內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對照市政府近期擬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清單,我行擬建立漢江、xx生態經濟帶等重大項目庫,實行臺賬式管理,發揮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優勢,全力支持項目建設,以實際行動推動漢江、xx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及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5
鄉村資金“喊渴”,基層金融服務供給難以到達“末梢”,農村“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問題并存。今年以來,富新鎮積極推進十大微改革項目,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探索抓金融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立足“黨建引領、資智賦能、政策到底、服務直達”四維模式,釋放“黨建+金融”疊加效應,促進金融與產業發展雙向聯動,開創政銀村多贏局面。
一、背景起因
20xx年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此后,中央先后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一20xx年)》等文件,將“鄉村振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富新鎮地勢平坦,耕地眾多,作為傳統農業大鎮,一直以來都面臨著急需金融活水、金融服務供給薄弱,農民“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等問題,通過積極探索創新“黨建+金融”制度,加大了金融支農力度,充實了經濟發展血液,使金融“活水”精準注入到鄉村振興領域,切實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二、主要做法
“背靠背”授信,備足群眾致富馬力。農村地區有較強的金融需求,但由于村民缺乏抵押物,普遍存在貸款難的問題,為此農商行富新支行特組建由該行業務骨干、村民小組長和德高望重的黨員代表組成的背靠背授信評議小組,根據村民家庭生產經營情況、家境人品、社會評價以及有無不良嗜好等多個指標,“背靠背”打分開展評級授信工作,力求做到嚴格標準、客觀公正。根據評議分值給村民和農村經濟組織匹配不同額度的信用貸款,較好地滿足了農村地區貸款需求,同時培養了村民的信用意識,20xx年富新支行評定并報送人行信用村3個,在富新掀起了“誠信”之風。自去年10月以來,綿竹農商銀行富新支行已對4個村實現“整村授信”覆蓋工作,完成4000余戶家庭的評級授信,授信金額達2億元。
“面對面”授課,深化金融服務內涵。積極發揮銀行黨支部與村社區黨支部共建作用,開展“大金融小課堂”系列活動,3位金融副書記每人對應負責4個村社區,開展“金融知識巡回宣講”。通過微黨課形式開展普惠金融、涉農金融業務、防范電信詐騙等知識宣講,以活潑生動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金融知識進行有效講解。同時利用逢場天,走出課堂,走進群眾,發放普惠金融知識系列讀本和宣傳折頁,手把手向老年人傳授手機銀行等操作方法,擴大了金融知識在農村地區的受眾面,切實提升了群眾在金融服務中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目前已開展巡回宣講12場13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
“心連心”融入,精準對接發展需求。圍繞“服務群眾、服務發展”兩大任務,認真落實“每周1天駐點、半年1次調度、掛職期間5件履職承諾”三大機制。鎮黨委建立金融干部人才檔案,客觀記錄金融副書學習教育和工作經歷,定期開展座談討論,跟蹤掌握其掛職期間所需所想,了解工作進度,分析存在的問題,梳理下步工作舉措,用心用情為其掛職提供全面保障。金融副書記全身心融入鎮村工作,積極參加支行與掛職黨支部雙重組織生活,列席掛職黨支部重大產業發展議事,精準對接鎮村發展需求,認真分析村鎮建設、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加大對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鄉村金融能人隊伍培養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農戶貸款的模式創新及功能的拓展。現已對接12個村社區梳理出金融助力發展規劃12項,擬為文永村、清獅村村分別預授信5000萬元。
“手拉手”服務,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通過黨建聯動,探索打造“鄉鎮黨委主導、支行與村社支部互動、農戶積極參與”的“手拉手”共創模式。通過走訪調研、座談研判,金融副書記根據我鎮產業項目和資金需求情況,在“整村授信”基礎上,不斷加大對全鎮重點項目、新型農業主體的對接和支持力度,現已走訪龍頭企業3個、新型農業主體108戶。持續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為農村地區客戶量身制定了“第一書記振興貸”“蜀信e小額農貸”“紅色信貸-成果貸”“鄉村振興-支農快貸”等鄉村振興類支農信貸產品,建立快審低率機制,以農戶家庭的信譽為保障,以村社區集體經濟合作社所持股份為保證,在核定的額度內快速發放信用貸款。目前,已累計發放各類貸款1733戶,金額21260萬元。其中:為清獅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大米加工廠建設貸款20萬元,為富新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有效助力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三、幾點啟示
一是“提高認識”把握“黨建+金融”工作要義。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準確把握工作要義,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針對金融信息不對稱、農村群眾獲得感低等問題,突出黨的領導,強化使命擔當,凝聚改革合力,不斷增強做好“黨建+金融”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一體推進改革試點示范建設,打造綜合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系,實現參與主體多方共贏、地方發展活力迸發、鄉村治理效能提升的綜合效應。
二是“黨建聯盟”凝聚“黨建+金融”強大合力。扎實開展銀行黨支部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著力推動“整村評級授信”、信用環境宣傳打造。建立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銀鎮村”聯席會議,總結成效、發掘問題、共商舉措,強化工作協作,找準金融服務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結合點與切入點,瞄準特色產業精準發力,確保產業發展資金需求與金融資源高效精準對接,實現“1+1>2”的效果。銀行在推動服務下沉、陣地前移、普惠升級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對照職責分工,周密安排部署,開展好宣傳,協助企業和群眾用好用活普惠金融平臺,使“黨建共創、金融普惠,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真正在農村地區落地生根。
三是“能力提升”激發“黨建+金融”作用發揮。積極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優化農村地區電子支付服務環境和金融產品服務,大力推廣手機銀行等新型移動金融產品,讓服務對象通過手機自助操作,實現申貸、用貸、還貸線上交易,全面彌補線下服務短板,享受到24小時全時段無障礙金融服務。在助力村級產業發展方面,要堅持服務本地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在做好評估的基礎上做實整村授信,縮短授信時間,創新開發信貸產品,采取聯保、擔保、抵押以及信用等方式,給予信貸支持。針對普通產業農戶、種養大戶或專合社等貸款需求,通過簡化貸款手續,實行利率優惠等措施,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在金融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的同時,鎮村也要加強對群眾的信用教育,通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群眾向善向好,珍惜征信,全面增強農村社會的信用意識。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多方發力,開動腦筋,尤其是要借助金融的支持,依托金融的力量,在產業化提升、規模化拓展、品牌化引領、市場化增效上下功夫。我們將通過組織“牽線”、金融“搭臺”、黨群“唱戲”,充分發揮金融系統優勢和掛職干部人才作用,有效推動產業發展,增強內生動力,強化基層黨建,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切實加快富新鎮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6
根據《xx的通知》(銀保監辦發xx號)文件精神,為扎實有效做好xx銀行(以下簡稱“我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上級監管部門關于鄉村振興工作有關精神,及相關工作要求和戰略部署,現將我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優化“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和機制
(一)鄉村振興服務情況
自開業以來,我行堅持扎根縣域,堅守“支農支小”、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不動搖,專注“三農”,做小做散,做精做優,多渠道、多方位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支持當地縣域鄉村經濟發展。截止x月末,我行各項貸款余額x萬元,較年初增加x萬元,增速x%;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x萬元,較年初增加x萬元,增速x%,戶數x戶,較年初增加x戶,小微企業當年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下降x個百分點;涉農貸款余額x萬元,較年初增加x萬元,增速x%;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x萬元,較年初增加x萬元,增速x%。當地貸款余額x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x%,無跨經營區域辦理授信及發放貸款的情況,當地貸款戶數x戶,戶均x萬元。
(二)完善治理機制,各級各司其職
1、著力加強黨的建設,黨的作用始終貫穿于經營環節全過程,積極在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黨的核心作用。20xx年我行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鄉村振興工作,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上級監管部門對我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充分認識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站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保障鄉村振興工作順利開展。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x部,主要負責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與協調,落實上級監管部門下發政策,組織相關條線人員培訓,落實行內領導班子的工作計劃,收集、整理鄉村振興文字材料等工作。
x年初我行已制定信貸投放計劃,信貸資源配置側重“三農”領域,計劃發放各項貸款x萬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比x%,涉農貸款占比x%,普惠型涉農貸款占比x%。并將各項指標任務分解至個人,按季考核,擇優獎勵。同時主動承擔貸款客戶在辦理貸款時,產生的不動產登記費及抵押評估費,不收取除貸款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續費,減少客戶融資成本,讓利客戶。
二、強化關鍵領域金融供給
積極響應x市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各項政策,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大會戰,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產業發展,支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大力發展。構建完善支農支小金融需求的特色經營模式,改進創新貸款產品與抵押方式,為“三農”及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務。x年為x推出x貸款,目前已授信x萬元。x年計劃推出農具抵押貸款,推廣“廠商銀”、“商農銀”合作模式,大力支持縣域“三農”及小微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強化支農支小戰略定力,向鄉鎮延伸服務觸角。
三、提升縣域金融服務質效
x年我行共開展銀企對接會x次,覆蓋企業家數x家,對接會主要為企業介紹我行信貸產品及為企業宣傳講解“延期還本付息”相關政策,在抖音、微博等短視頻平臺上傳相關視頻,累計點擊量達1700余次。x年我行與中國農業銀行x支行合作設立助農取款點,截止目前共在x市各鄉鎮設立了x個助農取款點。
四、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由于目前x市相關職能部門暫未普及林權、土地經營權等相關權證抵押登記業務,我行目前僅有傳統的抵押貸款,較難開展其他權證抵押登記業務,目前只能通過發放保證擔保或者信用類貸款為相關種植戶提供資金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五、脫貧攻堅成果
我行掛點x村委扶貧,計劃幫助x村委x戶家庭脫貧。認真實施對已出臺政策措施進行指導和督促,對定點扶貧的村委,由行領導帶隊組成駐村工作隊,每天保證一名扶貧干部留村進行幫扶工作,派出的干部工作認真、情況清楚,工作得力,同時配合村委打擊鄉村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活動。
駐村工作組統籌提高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在不斷完善村級黨建工作格局的同時,進一步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及時踉進新建農村社區黨建工作,靠體制和機制創新激勵,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并健全完善村委會各項規章制度,讓干部干得舒暢、有奔頭,努力把基層黨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我行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動員有能力的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到定點扶貧工作中來,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幫扶到戶,讓貧困戶得到更多實惠和發展機會,使扶貧解困明顯推進,新農村建設明顯加快,干部作風明顯轉變,基層組織明顯加強。一是落實包村幫戶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和扶貧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曾多次親臨幫扶村,走訪x余次,慰問貧困群眾和貧困黨員家庭x戶,送去價值x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二是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扶貧領導小組積極動員單位有能力有愛心的職工加入到幫扶行列中來,開展“老同志牽手留守兒童活動”,為x村貧困學生捐資助學,使其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同時也有一個更好地學習環境。截止目前南興村委x戶家庭已全部脫貧。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x年將繼續堅守村鎮銀行定位,扎根縣域,服務當地“三農”及小微企業。積極運用央行再貸款及其貨幣政策工具,x年擬申請央行再貸款x元,用于支持雷州地區“三農”及小微企業,進一步助力當地經濟良性發展。
(二)樹立合規、審慎、穩健的經營意識,始終堅持“小額、分散”的風險防控理念。加強涉農貸款的內控合規管理,盯緊關鍵崗位、人員和業務環節,將相關風控要求形成“硬約束”。
x年我行將繼續堅守村行定位,秉承“x”理念,始終面向“三農”、服務“x”宗旨,以打造“x”為目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7
20xx年,在省聯社和各級黨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xx農商銀行大力踐行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責任擔當,把支持鄉村振興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以占全區金融機構25%左右的資金來源,發放了全區90%以上的脫貧人口小額信用貸款、80%以上的農戶貸款和52%以上的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為促進我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今年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6.05億元,涉農貸款和鄉村振興貸款總量均居全區金融機構首位,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優化鄉村振興服務機制
堅持鄉村振興資源優先安排、貸款優先發放、服務優先滿足,在經濟資本配置、資金轉移定價、薪酬費用安排、盡職免責激勵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激發支持鄉村振興強大內生動力。一是制定信貸支持政策。緊扣區委、區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與鄉村振興局簽訂戰略協議,成為xx區鄉村振興主辦的銀行,制定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成立了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親自抓、班子成員帶頭抓、全員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了服務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做到組織有力,責任到位,推進有序。二是優化內部考核指標。優化了綜合考評制度,單列涉農信貸計劃,重點加強對單戶1000萬元和100萬元以下貸款的考核,并在內部考核中增加了鄉村振興方面貸款的考核指標。同時,將鞏固脫貧和鄉村振興貸款累放納入綜合考評,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新增信貸資源重點向鄉村振興領域傾斜。三是建立盡職免責機制。按照“違規追責、盡職免責”的原則,研究制定了“三農”貸款工作盡職免責辦法,明確了貸前、貸中、貸后各環節盡職要求,只要勤勉盡職履行職責,即可按規定程序予以免責,同時適度放寬“三農”貸款不良容忍度,解除信貸工作人員后顧之憂,真正激發基層“敢貸、愿貸”內生動力,提升鄉村振興貸款投放積極性。
二、擴大鄉村振興服務范圍
堅持“立足本土、服務社區、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保持戰略定力,下沉服務重心,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一是加大重點領域金融供給。積極服務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點加大了對水果種業、現代農業生產、鄉村旅游、環保養殖等領域支持力度,全面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需求,助推鄉村產業興旺;搶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機遇,積極參與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助力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助推城鄉協調發展。全年累計發放現代農業發展貸款7.44億元,美麗鄉村建設貸款4.9億元。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金融服務工作,在過渡期內,對利益聯結機制完善、穩定脫貧作用明顯的產業扶貧貸款,xx農商銀行切實做到不隨意抽貸、斷貸。繼續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不變,深入扎實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努力滿足符合信貸條件的脫貧人口的合理信貸需求,確保應貸盡貸,避免返貧現象發生,穩定脫貧成果。至年末,累計發放鞏固脫貧攻堅貸款20xx萬元,扶持建檔立卡脫貧人口0.12萬戶。三是加強農村基礎金融服務。xx農商銀行實現了營業網點鄉鎮“全覆蓋”,普惠金融服務站“村村通”,農村居民可以享受到隨時隨地、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務。今年通過普惠金融服務站辦理助農交易96.53萬筆,涉及金額3.19億元。堅持普惠與智慧相結合,全面推進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線上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應用,智能設備網點覆蓋率達100%,并采取更有溫度的服務措施,著力縮小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構建完善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方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讓廣大農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真正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鄉村振興服務水平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以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不斷創新鄉村振興產品體系,豐富支持鄉村振興的內涵,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質效。一是豐富支農信貸產品體系。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大局,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打造形成了小額農貸、創業擔保貸款、園區稅貸通等具有良好品牌效應和社會效應的傳統優勢產品。同時,根據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特點,創新了鄉村振興貸、馬家柚豐收貸等產品,在全區首發鄉村振興卡,配套提供“鄉村振興貸”專項產品,健全了服務鄉村振興全覆蓋的產品體系,不斷滿足“三農”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在制定全年信貸規劃的基礎上,單獨制定服務“三農”信貸計劃,全力保障鄉村振興金融供給。二是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以“整村推進、整村授信”為依托、以“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評定為抓手的農村信用工程,加強與當地鄉鎮、村委的合作互動,以村為單位、以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為對象開展整村建檔評級授信,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引導農戶重信守信,發揮金融引導鄉風文明的杠桿作用,合力打造更加誠信和諧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三是全面延伸鄉村振興服務。發揚“背包精神”,連續七年開展了掃村、掃街、掃戶、掃園“四掃”服務,常態化舉辦了金融夜校、金融知識進萬村等活動,為廣大農戶宣講金融產品和服務、反金融詐騙、致富信息等金融知識,同時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民、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讓所有群體均能享受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務。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事關共同富裕大局,事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全局。在下一步工作中,xx農商銀行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優化支農支小服務為宗旨,以服務鄉村振興為主線,扎實推進差異化經營、特色化服務,全力以赴把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做得更好:
一是以創新驅動探索鄉村振興服務新模式。緊密圍繞區域產業發展布局,不斷創新特色小鎮專項貸、家庭農場專項貸等金融產品的同時,更加精準地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實現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和服務模式,持續加大鄉村振興金融供給,確保“十四五”時期貸款投放、客戶數量翻一番。
二是以數字化轉型催生服務鄉村振興新動能。緊跟數字鄉村振興步伐,推動傳統線下信貸業務線上化,大力發展鄉村振興體系下的e貸產品,實現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多層次線上數字信貸。穩步開展智能網點建設,推進社區金融生態圈建設,積極開展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做深做透“三農”支付場景。下大力氣不斷完善線上化、移動化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優化適老金融服務,助力破解“數字鴻溝”。
三是以差異化經營展現鄉村振興競爭新優勢。努力再塑服務網絡優勢,深化銀村合作,豐富黨建共建、信息共享等合作形式,探索農村集體綜合金融服務。不斷加強綠色金融服務,挖掘傳統業務優勢,擴大綠色生態農業等低碳項目及綠色產業貸款投放。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8
一、基本情況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農貸款11854萬元,覆蓋各類涉農客戶1000余戶,涉農貸款結余43193萬元,較年初新增3942萬元,增幅達到10%,同比多增1756萬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創業擔保貸款投放22筆515萬,業務開辦以來已累積投放10911萬,帶動就業人數近1500余人,為解決我縣各類人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的難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具體措施
一、加大涉農資金投入,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
今年以來,xx銀行xx縣支行圍繞“農民增收、農村更美、農業更強”,持續加大轄內“三農”貸款資金投放。同時,為了既適應縣域和農村市場上客戶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情況,又有效控制風險,增加第二還款來源,我們推出了農/商戶保證貸款、農信擔保貸款、創業擔保貸款、親情貸等產品,服務對象主要為縣域內的廣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等經濟主體。通過對這些客戶發放貸款,不僅支持了他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收入,而且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
為進一步延伸服務半徑,下沉服務重心,目前我行運用在鄉下網點優勢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合理制定機構網點發展規劃,合理調整縣域機構網點,延伸服務網絡;并在去年加強了物理網點建設,加強網點風險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為進一步提高辦貸效率,我行還積極推廣“極速貸”、“E捷貸”、“移動展業”等線上產品,有效提升了農戶辦貸體驗。另外,我行還積極推進“信用村”創建工作,深化“銀村”合作,實現“整村授信”,村民憑信用即可獲得無擔保、無抵押的小額信用貸款,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金融可獲得性。
三、積極開展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圍繞深入推進第二輪“大眾創業惠民工程”及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體策劃活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的宣傳營銷力度,加強聯合人社等職能部門的宣傳,提升群眾對創業擔保貸款知曉率。在有效服務更多創業人群,保證創業經營者從“無業”到“有業”的同時,用一攬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緩解創業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保證糧食安全,助力糧食生產。
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和收購,我行對種糧大戶、糧站、糧食收購商等推出專屬信貸產品—助糧貸,金額高、手續簡便;同時,我行主動和糧食局、農業農村局的職能部門合作,開展推介會和企業走訪,在今年開展的夏糧收購活動中我行投放助糧貸2620萬元,同比多增775萬元。
五、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
作為扶貧小額貸款投放的主辦行之一,xx銀行緊跟縣委、縣政府步伐,積極響應發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號召,致力金融扶貧,簡化調查和審批流程,切實做到應貸盡貸,確保今年扶貧貸款戶數及金額均不低于去年。
下一步,xx銀行xx縣支行將以黨史教育為契機,結合自身業務發展,持續做好基層金融服務,高效助力鄉村振興。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9
20xx年8月16日,以原市聯社、米東區聯社合并設立的天山農商銀行率先開業,拉開了新疆地方金融改革的序幕,吹響了自治區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的號角。為全面推進和完善新疆地方金融服務體系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天山農商銀行自成立以來,依照《公司法》要求和自身業務發展需求專門成立了三農信貸部為涉農企業提供服務。20xx年在上級監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總行黨委及零售銀行部的正確領導下,三農信貸部各項業務取得了健康而快速的發展,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三農”機構設置及業務基本情況
天山農商銀行涉及農業貸款的支行共9個,涵蓋了烏魯木齊市除烏魯木齊縣以外的各行政區域,主要以農戶聯保、小額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合作社擔保及授信等為貸款形式,支持地方傳統及特色種植、養殖業等農業生產活動,尤其近幾年扶持的雪菊、枸杞、反季節大棚蔬菜等特色種植,鵪鶉、稻田蟹、珍珠雞、雪兔等特色養殖業,取得了很高的經濟附加值,為農戶增收、地區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為體現天山農商銀行立足本地經濟,明確市場定位,服務“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的宗旨,積極發揮地方經濟發展的金融“主力軍”作用,設立了針對農牧區服務的專業機構—三農信貸部,主要承接原烏市聯社和米東區聯社的涉農業務。
截止20xx年末,全行發放涉農貸款355,198.43萬元,農林牧漁業148,037.54萬元,農戶貸款132001.61萬元,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194,831.49萬元,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涉農貸款28,365.33萬元。
二、“三農”業務開展情況
三農信貸部自成立以來,為發揮其作用與優勢,一是摸清目前的涉農業務的具體情況,一方面通過天山農商銀行的業務系統和會計報表,準確掌握涉農貸款的增減變化;另一方面積極主動到基層支行,實地了解涉農貸款的基本情況,與農戶面對面交談了解農業產品的實際需求及問題等。二是對天山農商銀行各類涉農貸款的制度及相關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利用自治區聯社農貸部涉農貸款培訓學習的機會,對我行尚未開辦過的信貸業務與其他地州的同行進行溝通交流,學習他們在支農方面好的做法和經驗。通過網絡媒體了解全國各商業銀行、農商銀行、信用社在涉農業務上的亮點和具體措施。及時掌握國家及各地農業產品的相關政策等,為各級領導的決策提供依據。三是根據各支行的業務發展情況及所處地理環境、結合地區經濟發展,與當地村委會及我行駐各區金融辦的工作人員交流,結合業務開展情況,積極與村委會及當地政府聯系,多次去實地調研,共同研究解決當地農牧業發展的瓶頸。
20xx年天山農商銀行涉農貸款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但也有個別區域的貸款余額和戶數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體現在沙依巴克區支行、水磨溝區支行和天山區支行。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04團農戶的生產資金由連隊自行解決,減少了信貸需求,而轄區內的長勝大隊因征遷補償,農戶對生產生活中的資金需求得到了補充,減少了對貸款的依賴,以至于20xx年沒有發放聯保貸款。水磨溝區支行則是因為行政區域的調整撤村建居,撤并后的幾個村處于新的規劃實踐中,各項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風險把控和信貸需求的矛盾較為突出,致使增量有所下降。天山區支行是因烏拉泊村的農牧戶大多從事養殖,周期長、規模小,貸款需求不大。其他幾個區域的涉農貸款都有所增長,但各區由于生產經營不同也呈現出了各自的特點。米東區支行主要是合作社的自身需求和合作社擔保的入股社員養殖需求增大而呈現戶數和余額的.增加。新市區支行主要是根據烏市總體的“南控北擴”的城市規劃,土地征遷巨大的利益促進了轄區居民的建設資金需求增加。開發區支行余額雖有增長,但總戶數較上年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市場的需求增加,農戶養殖的規模及成本成倍增加,導致貸款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其好中選優,淘汰了一些信用相對較差的農戶,使農戶數有所下降。蘆草溝支行的農貸是由于土地征收后,農戶轉行經營運輸的需求增多,達坂城區支行除了農戶的日常增長外,發放給涉農企業吐魯番豐源農業公司2,800萬元貸款資金,使地區的戶均貸款達到5.5萬元。
三、“三農”業務開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措施
涉農貸款貸后管理是貸款管理的重要環節,我行在貸后管理中雖做出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米東區支行由于客戶經理人員有限,管理的筆數較多且地域分散,涉及面廣,不能嚴格按照貸后管理制度對每一筆貸款進行貸后檢查回訪,雖制定了相關制度檢查內容,但因人員少,審查量大,只能按季進行抽查。天山區支行20xx年出現的兩筆不良,經與烏拉泊牧場溝通,由牧場將這兩筆貸款還清。達坂城區等支行的貸后管理由分管領導主抓,貸款到期前按周詢問清收進度,由于貸款農戶較多,無法實現全面按季檢查,貸后管理主要側重于欠息農戶,支行分管領導按月詢問欠息農戶家庭情況,督促客戶經理上門做貸款檢查,規避潛在風險,與各村領導均保持良好的關系,對發生風險的農戶均能第一時間掌握情況盡快處理。從各支行的貸后管理情況來看,農戶貸款雖然個別存在重放輕管理的現象,但大多涉農貸款支行貸后管理相對而言做的較好,主要是領導比較重視,采取的措施得當,能第一時間掌握農戶貸款的風險隱患,將其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效地防范了農戶貸款風險。農戶貸款由于金額小,戶數多,在貸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同時也為提高地區經濟發展,增加農牧戶收入,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為此,我行在今后的農戶貸款管理中,既要在貸款發放過程中加強管理,同時也要高度重視農戶貸款的貸后管理工作,結合本行的客戶經理資源,統籌安排,嚴格執行貸后管理制度,做好涉農貸款的貸后管理工作,使天山農商銀行的涉農貸款管理再上新的臺階。
四、20xx年“三農”工作開展計劃
農戶貸款是天山農商銀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貸款形式是農戶聯保貸款和信用貸款。由于信用貸款額度較低,所以大多農戶主要以聯保貸款為主,這已不能滿足農牧民多種經營的貸款需求。因此三農信貸部向零售銀行部提出了兩項擬開展特色農貸產品的申請。一是針對首府周邊農家樂火爆的特點,以及水區支行轄內農家樂經營者融資困難的現狀,我部門多次與水區支行客戶經理去實地調研轄區內農家樂經營情況,與農家樂所在地村委會領導積極溝通交流,與當地村政府負責景區開發的相關部門領導共同協商,向部門提出了擬開辦“農家樂”貸款的申請。二是天山農商銀行的涉農貸款大多以烏魯木齊地區為主,在周邊兵團地區沒有全面推開,而兵團擁有大量的土地資源,隨著國家支農政策的傾斜,兵團涉農業務有著廣闊的前景,根據這一情況,三農信貸部與零售銀行部劉成總經理同惠澤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陳克平一起對兵團的金融服務現狀進行了實地調研,與當地農團場的領導進行了溝通,了解當地的生產經營狀況及涉農企業的發展情況,同時對我行與團場業務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充分的交流,經向主管領導及部門領導匯報,向總行零售銀行部提出開展兵團農工貸款的申請,以上兩項上報的申請正在按程序審批中。
20xx年天山農商銀行將秉持支農之傳統,履行好支農的社會責任,結合各涉農區域的特點,積極有序的開展涉農貸款的發放工作,為支持地區經濟發展、農牧民增收做出新的貢獻。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0
“感謝xx村鎮銀行為我發放的300萬元無抵押貸款,解決了我經營過程的資金難題,讓我擴大了種養規模,而且一次授信兩年循環使用,辦理貸款手續方便快捷,確實是將普惠金融做到了農戶的‘家門口’”xx縣xx鎮分界村種養大戶范建國感慨萬千。范建國是該區域的小有名氣種養大戶,承包山林1000余畝,主要種植油茶、楊梅、茶葉等,由于農業投資期限長、回報慢,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資金周轉難題,20xx年年初他采購苗木、購買農資、支付工資等急缺資金,想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自己沒有合格的抵押物擔保,眼看自己打拼多年的積蓄可能要化為泡影時,他得知縣城成立了村鎮銀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xx村鎮銀行申請了貸款300萬元,該行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前臺信貸人員上門與范建國對接,了解其資金需求和經營過程的難題,綜合評判范建國的人品、信用狀況、經營項目發展前景等因素,在沒有抵押物擔保的情況下,為其發放了一筆300萬元的貸款,這只是該行的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xx村鎮銀行是由xx農村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新型農村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于20xx年xx月xx日獲xx銀監局批準成立,20xx年xx月xx日正式掛牌營業。開業以來,該行積極響應黨和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的決策部署和監管要求,始終堅守立足縣域、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不動搖,秉承“簡單、方便、高效”的服務理念,以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為己任,以普惠金融、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為抓手,在加快自身業務有效發展的同時,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逐步提高。
(一)加大資金組織力度,增加支農支小的能力。
村鎮銀行起步、規模小、網點少,為逐步壯大資金規模,增強支農支小能力。開業以來,該行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加大資金組織力度,發揮競爭優勢,深挖市場資源,拓展優質客戶,貸款業務連續三年都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截至20xx年xx月末,我行各項存款余額為3.6億元,較年初增加0.36億元,增長11.22%,存款業務發展穩步提升。日均存款余額為3.72億元,其中:單位存款2.21億元,較年初增加0.52億元,增長31.04%;儲蓄存款1.51億元,較年初增加0.25億元,增長20.19%。
(二)加快有效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開業以來,該行充分發揮村鎮銀行信貸決策快、鏈條短等比較優勢,堅守市場定位、專注信貸主業,大力扶持“三農”、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確保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持續達標,努力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質效。截至20xx年xx月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29125.09萬元,較年初上升2761.43萬元,增幅10.47%,信貸資金主要投向生物醫藥、汽車運輸,新型造紙、家居制造、楊梅種植、油茶種植、生態養殖等地方特色產業,有效滿足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傳統農戶等不同群體的資金需求,支農支小、服務民營小微實體經濟、普惠金融成效顯著。截至20xx年xx月末,涉農貸款余額29032.69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99.68%,新增涉農貸款2689.03萬元,完成了年初涉農貸款信貸計劃的134.45%,實現了涉農貸款持續增長的考核要求;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5217.68萬元,較年初凈增2465.5萬元,完成了年初信貸計劃目標的123.28%,增幅10.84%,高于各項貸款增幅0.37個百分點,實現了普惠型涉農貸款高于各項貸款的考核要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578.18萬元,較年初凈增2353萬元,完成了年初信貸計劃目標的235.3%,增幅19.25%,高于各項貸款增幅8.78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309戶,較年初增加40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強平均年利率為7.49%,較年初下降了0.43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五級分類都為正常,不良貸款率為0%,實現普惠型小微貸款投放“兩增兩控”的考核要求。
(三)建立普惠金融服務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為把方便快捷安全的現代金融服務真正延伸到農民群眾的家門口,讓農民群眾客戶享受到“不出村、無風險、高效率”的現代金融服務,有效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20xx年該行與人民銀行互動,自籌資金在xx縣xx鎮上蓋村、xx鄉xx村兩個貧困村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務站,該服務站涵蓋了助農取款服務、現金服務、金融精準扶貧、農村征信體系建設、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農村金融宣傳等金融服務功能。
(四)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農民群眾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很多金融知識和政策難以進村入戶,農村地區幾乎成了金融知識普及的盲區,導致農民缺乏對假幣識別、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方面的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給農民造成了諸多潛在的損失和危害。為逐步增強農村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該行積極組織員工走進鄉村、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普及識別假幣、防范電信詐騙、遠離非法集資等金融知識宣講活動,聯合縣金融辦、縣人民銀行和縣銀保監辦等單位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打擊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征信記錄關愛日”等宣傳教育活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近四年發展,該行各項業務快速發展、合規建設逐步加強、經營效益逐步提高、抗風險能力逐步增強,向“小而美、美而優”的村鎮銀行穩步邁進。由于成績突出,成效顯著,該行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榮獲“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獎”、“20xx年xx銀行業‘金融知識集中宣傳月’活動先進單位”、“xx縣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新的征程上,該行將始終堅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砥礪奮進,努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服務城鄉居民的貼心銀行、服務小微商戶的專心銀行”兩個品牌建設,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金融力量。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1
一、支農支小定位下
村鎮銀行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三農”政策的逐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得到深入發展。但從整體層面來說,農村金融機構和城市金融機構在實際發展成效上還具有較大差距。支農支小作為村鎮銀行擴大自身優勢的突破口,在實際發展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金融市場環境競爭激烈,村鎮銀行產品單一、科技系統薄弱。市場競爭力和大行相比有較大差距。
(二)金融營銷環境限制較大,對村鎮銀行投入“三農”業務發展形成阻礙。
(三)金融產品欠缺應有的特色,創新產品不足。
(四)營銷渠道過于陳舊、單調。
(五)高端專業人才缺失,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二、支農支小定位之下,
村鎮銀行助力鄉村振興的改進策略
(一)始終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
唯有具備足夠清晰的市場定位,才能夠真正建立企業和產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特色,繼而獲得相應的競爭優勢。此外,市場定位屬于對營銷組合策略加以制定的基礎和前提。鞏固支農支小這一市場定位的具體措施包括:
①積極明確村鎮銀行在支農支小方面的組織功能定位。要設定相應的指導思想,主要面對農村地區、經濟落后地區以及弱質產業,以扶持農戶和小微企業為核心,有效發揮出其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功能;
②充分挖掘自身在支農支小方面的競爭優勢。積極利用國家關于支持“三農”的相關政策,深入挖掘農村地區金融市場的特殊需求,抓準農村地區金融市場在資金供應欠缺方面的機遇,融合自身產品多樣化和運營機制靈活等諸多優勢,開發較其他類型商業銀行更具吸引力的全新金融產品,實行有效的錯位經營。
(二)促進產品服務差異化發展
村鎮銀行若想在鄉村振興上貢獻自身的力量,需要以支農支小定位為抓手,逐步走出一條產品差異化的途徑。
產品差異化應該切實體現出精準惠農,結合貼近于農村與農民的優勢,積極開發與推廣專門面對廣大農村客戶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幫助農村居民解決融資難度大的問題。
而在精準惠小方面,村鎮銀行需要革新自身小微信貸技術,小微企業多數財會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連貫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以及損益表等多種工具,應靈活的因地制宜針對農戶財務狀況進行深度剖析。此外,還要關注新型信貸技術和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之間的結合程度,創造出獨具技術特色的金融產品,實現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的高效控制。
若想做到精準惠農惠小,必須充分發揮村鎮銀行“短、平、快”的決策鏈條短優勢,審批權限適度下放到一線基層營銷團隊,勇于探索信用、保證等靈活的授信方式。
(三)加強營銷渠道的多元化發展
定價策略屬于市場營銷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種因素。村鎮銀行則可結合自身管理方面更具靈活性的優勢,下沉村居民社區,依靠村委當地組織的活動靈活嵌入,開展村居民喜聞樂見、形式新穎的營銷宣傳活動,從而實現對更多客戶的吸引。除此之外,村鎮銀行還要促進自身營銷渠道的多元化發展。除傳統模式下銀行柜員的推薦營銷、宣傳海報以及傳單等營銷模式以外,還要積極開發互聯網優勢,優化村鎮銀行的信息科技系統。比如,可以深入優化手機銀行的營銷服務。對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各渠道服務產品與對象進行統一規劃管理,依靠電子銀行渠道所具有的便利性與及時性特征,為廣大客戶供給更為便利、快捷的服務,以優化客戶的忠誠度。
(四)盤活宅基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大的難點痛點之一是建設用地問題,農村很多是集體建設用地或者宅基地,因其土地性質無法正常流轉入市,經營權交易、轉讓和盤活困難,導致投入資本不能有效轉變為資產,大大打擊了投資者信心。社區居委會是對當地村居民最熟悉的機構,評估后,社區配合銀行辦理抵押備案登記,銀行綜合其信譽度、還款能力、貸款用途等情況發放授信。讓宅基地在一定的轄區內可以盤活起來獲得資金融通,而不是做一直“沉睡”的資產。
(五)監管政策的大力扶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對“三農”工作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鄉村振興要真槍實彈地干,就離不開真金白銀地投。優化農業農村創業和居住環境,引導社會資本回鄉下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
監管機構應在政策方面鼓勵村鎮銀行對于回鄉的企業給予信貸寬松、利率優惠等扶持政策;對于社區修整街道、改造星棚廠房應鼓勵實施適當的`信用貸款,政府給予貼息或者對銀行損失風險承擔一定的補償機制;對于當地村民改造住宅,改善居住環境等,給予每戶小額信用貸款。同時,應給予村鎮銀行對于支持鄉村振興的信貸不良容忍率高于其他貸款。
三、xx村鎮銀行助力
鄉村振興的舉措
xx村鎮銀行成立于xx年12月,在當地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中,提出“拿起顯微鏡、丟掉望遠鏡”的經營理念,通過不斷的產品和服務創新,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發展。
(一)美化社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xx各社區積極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社區工業園項目改造,推動社區產業轉型升級等。社區物業升級改造需要大額資金投入,根據社區收入在短期內無法聚集該資金,為此,xx村鎮銀行可為每個社區提供最高5000萬元的貸款資金額度,貸款期限可申請5年,最長期限可根據項目情況申請至10年,并給予本地社區優惠利率,大力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已累計向12個社區經濟聯合社投放貸款高達9億元。當前支持各社區的“三舊改造”審批貸款金額達2億元,現貸款余額1.05億元。xx村鎮銀行著力支持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加快社區工業園項目改造進程,為本地社區美麗宜居工程建設添磚加瓦。
(二)整村授信助力鄉村振興。為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提升普惠金融覆蓋面,xx村鎮銀行以社區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支持社區住房改造和出租廠房升級改造建設,相繼推出了支持社區住房、廠房改造建設的新產品,如廠房改造的“出租物業貸”及小額信用產品“社區貸”、“股金貸”和“農地貸”。截止今年6月末,xx村鎮銀行通過整村授信模式對社區村民住房和出租廠房改造建設貸款余額達4.66億元,重點解決了本地社區村民“小、急、頻”的融資需求,促進各社區經濟健康發展。
(三)低碳環保助力鄉村振興。為響應國家推動綠色清潔能源戰略,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支持居民應用綠色光伏發電理財,減少家庭用能成本。xx村鎮銀行早在xx年便與低碳中心、南電商城達成合作,推出了以xx戶籍居民為對象的“光電寶”個人信用貸款產品,以彌補本地居民用于購買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資金的不足,幫助居民在自家房頂裝上光伏。除了支持居民加裝光伏發電設備,xx村鎮銀行也全力配合低碳中心的項目推進工作,支持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為本地社區美麗宜居、低碳環保項目添磚加瓦。
在支農支小的定位之下,村鎮銀行必須要明確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實施鄉村振興是一項逐步深入的工程。鄉村振興必須圍繞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精準發力,村鎮銀行要發展創新金融產品,以多元化營銷、差異化發展助推社區改善農村創業環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廣大農村居民和小微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以此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強大活力,促進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2
農行xx市分行緊緊圍繞總行黨委“切實發揮好服務鄉村振興的國家隊主力軍作用”要求和縣域領軍銀行“四個領先”目標,全力以赴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縣域貸款提質增效。xx月末,縣域貸款增速9.33%,高于分行0.7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保持“雙降”。縣域行增量、存量貸存比分別達340%、100.4%。涉農貸款增量55億元,實現持續增長。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32%,高于分行23.6個百分點。
(二)鞏固成果同業第一。精準扶貧貸款增速17%,余額居全市商業銀行第一。脫貧人口小額貸款累計發放44億元、余額16.2億元,發放額和余額居全市同業第一。“惠農e貸”提前實現百億既定目標。
(三)產品服務爭做首創。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推出的“富民貸”首筆在xx農行落地;中國農業銀行、全國工商聯聯合創新的“聯企興村貸”金融服務模式率先在xx農行落地;率先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為農戶發放貸款。創新發放全市首筆肉牛活體抵押貸、奶牛活體抵押貸、“惠農e貸·xx質押貸”,率先推出生豬產業“保險+期貨”貸款產品。
(四)品牌形象持續提升。xx支行作為全國縣域唯一商業銀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個集體、3名個人榮獲xx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在全市金融機構中獲獎最多(占比50%),涌現出“農行功勛員工”傅小康等先進典型。扶貧小額信貸入編國家扶貧辦和銀保監會典型案例。在xx成功承辦中央金融單位定點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金融時報》頭版頭條和央視專題報道。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做好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圍繞工作機制、政銀合作、政策規劃、幫扶責任四個方面做好有效銜接,推動全面轉向鄉村振興。
1、創新工作機制。針對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鄉鎮及所在區縣,創新建立“三級”掛點聯系機制,落實“五個一”幫扶工作,是全市唯一一家選派幫扶干部全覆蓋的單位。
2、推進政銀合作。推動總行與市委市政府深化戰略合作,已與市農委、市發改委、市文旅委、市商務委、市工商聯等市級部門及xx、xx、xx、xx等17個區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逐步推進與38個涉農區縣達成戰略合作,搭建起“三級”互動合作平臺。
3、做好政策規劃。出臺5個特色服務方案、3個考核方案和“全行+示范區+重點鄉鎮”3張重點工作清單。針對鄉村振興和縣域業務,制定40條支持政策。針對重點區縣和領域,制定信貸規模、經濟資本、財務資源、優先辦結等專項政策。
4、落實幫扶責任。全行直接購買和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產品948萬元,提前完成總行全年計劃155%。用好30萬元捐贈資金,重點用于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幫扶項目。推進山東、xx東西部行協作,實現信貸合作項目1個。
(二)聚焦“三大行動”,提升鄉村振興精準服務。重點推進糧食安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三大營銷行動,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1、服務糧食安全。創新生豬活體抵押、肉牛活體抵押、生豬產業“保險+期貨”貸款、生豬e貸等特色產品,聯合市農業農村委、6家重點種業企業召開專題調研會,探索創新種業企業品種權質押產品。生豬、糧食等農產品穩產保供貸款余額67億元、增量3。2億元,三農產業鏈客戶實現3戶新突破。
2、服務鄉村產業。搶先同業成為“x東南文旅產業聯盟”投融資專委會牽頭單位,創新開展金融支持xx小面專項營銷活動。與市工商聯等六部門共同制定“萬企興萬村”行動實施方案,聯合舉辦啟動大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聯企興村貸”率先在渝落地。鄉村產業貸款余額184億元,增速7%。支持縣域旅游項目62個,貸款余額122億元,增量23億元,穩居全市金融機構第一。
3、服務鄉村建設。與市發改委合作支持xx9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與生態環境局和xx聯合產權交易所合作發展綠色信貸抵質押擔保、債券融資業務,與市鄉村振興投融資協會共同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鄉村建設貸款余額416億元,增量36億元、增速9.6%;綠色信貸日均余額增幅57%,發行綠色債券(含碳中和債)3期、31億元。
(三)發揮三級聯動,推進產品服務創新。用好總行好產品、好模式,推出分行新產品、新模式,鼓勵支行大膽創新,總分支合力做好創新服務。
1、率先落地總行產品模式。向總行成功爭取將定點幫扶縣xx納入“富民貸”試點行,推動全國首筆落地轄內2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xx縣,力爭將試點范圍擴大到14個脫貧縣。成功運用衛星遙感技術為農戶發放貸款,成為全國第二期衛星遙感項目唯一試點行。篩選鎖定目標客戶,實現“聯企興村貸”率先在渝落地。
2、領先同業推進分行創新。領先同業創新開展活體抵押貸款業務,推出“銀行+政府風險補償”“銀行+保險”等增信模式,與市農業農村委、保險公司、期貨公司合作推出生豬產業“保險+期貨”貸款產品,發放全市首筆肉牛、奶牛活體抵押貸款,累計辦理活體抵押貸款36筆、金額1.9億元。
3、上下聯動指導支行創新。指導xx支行創新“鄉村振興e貸”線上產品,推出“惠農e貸·非遺貸”、“衛星遙感·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產品模式;指導xx支行創新“生豬e貸”產品;指導xx支行發放集體聯合社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指導xx支行創新發放“惠農e貸·xx質押貸”,把授信額度從30萬提升至200萬,為xx經營商戶經營資金周轉提供融資便利。
(四)抓好“兩大重點”,強化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重點推進“三資”平臺、“惠農e貸”,構建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兩大農村信用體系。
1、細分市場推進“惠農e貸”。創新探索八種批量獲客模式,打造推進表、聯絡人、微信群、服務點、重要客戶“五個一”打法,開展專項培訓和儲備營銷活動,四類鄉鎮全覆蓋刷墻造勢,以“低、快、活、高、惠”五字特點塑造同業競爭優勢。
2、多措并舉推廣“三資”平臺。編制全行營銷手冊,制作政府金融服務方案,在全市范圍內減免村級賬戶和村集體賬戶服務費用。已在10個區縣啟動“三資”管理平臺建設,其中,3個區縣實現系統上線,2個區縣簽訂合作協議,5個區縣正在洽談合作方案。
(五)落實“五項幫扶”,構建“五個振興”定點幫扶模式。分行黨委明確了xx支行三大目標定位、五個有效銜接、五個重點方向“355”工作思路,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創造性探索“自選動作”,持續深化“五個振興”系統化定點幫扶模式。
1、產業幫扶助力產業振興。今年累計投入和引進無償幫扶資金2265萬元,實施29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產業信貸資金4.7億元,助推xx成功申報x東南第一個市級高新區。創設鄉村振興、電商、“三變”改革等產業基金,幫助引進企業2家、資金506萬元。連續四年獨家贊助xx縣舉辦“農行杯”青年電商農產品銷售大賽,動員采購xx縣農產品296萬元,提前完成全年計劃228%。
2、智志雙扶助力人才振興。總分支三級聯動向xx縣選派掛職干部、駐鄉工作隊隊員、駐村第一書記等5名幫扶干部。組織開展非遺、技術、干部、高級四類培訓,已培訓全縣鄉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專業技術人才5442人。與xx大學合作建設鄉村振興xx遠程教學站。
3、人文幫扶助力文化振興。支持非遺文化傳承,以“培訓+工坊+展銷+體驗”模式,幫助建設巾幗土家織錦就業工坊。支持鄉村小學提檔升級,對5所鄉村小學實施班班通信息化建設,創新設立“家園文化走進校園”教育幫扶活動基地。
4、項目幫扶助力生態振興。發放3。93億元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設。傾斜幫扶資金支持清溪場鎮產業路硬化工程建設。創設“廁所革命”基金,助推xx人居環境改善;創設醫療救助基金,助力解決因病返貧致貧問題。
5、黨建幫扶助力組織振興。支持總行黨建結對幫扶xx居委會,完善黨群陣地和幫扶困難群體。協調xx支行引進16萬元無償幫扶資金,建設特困人員供養服務中心。支持總行駐村第一書記牽頭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控股公司。累計向3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入股“三變”改革基金280萬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總行黨委服務“三農”工作部署,咬定目標、狠抓落實,不斷鞏固和提升縣域領軍銀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地位。
(一)落實好專項行動方案。重點圍繞糧食安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三大領域,分體系建立重點項目和客戶清單,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持續推進落實總行與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xx市委市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爭取在種業企業品種權質押、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等重點產品服務上再做首創。
(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盡快出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專項政策,持續抓好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14個脫貧縣信貸穩定投放,對貸款增長較慢的城口、開州等行,加大督導和指導,提前做好續貸和項目儲備,確保實現正增長。
(三)提升農戶貸款發展質效。穩步實現“富民貸”、衛星遙感技術試點推廣。保持住“惠農e貸”增長態勢,用好八大批量建檔模式,不斷鞏固提升“惠農e貸”品牌效應。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后續管理,確保農戶資產業務質量穩定和可持續性。
(四)全力打造數字鄉村服務優勢。在縣域智慧政務、“三資”管理、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特色產業、智慧生活等7類領域,加大場景創新推廣,打造數字鄉村服務生態。持續推進“惠農通”服務點升級改造,穩步實施推薦積分管理試點,將服務點打造成服務鄉村振興的前沿陣地。
(五)堅決落實定點幫扶工作。層層壓實幫扶責任,高質量完成總行各項任務計劃,確保年末xx支行貸款增速高于總行平均增速。聯動推進無償幫扶資金支持的29個項目落地見效。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3
實施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金融支農工作的行動指南。xx農村商業銀行及時把握新情況、新問題、新業態、新需求,迅速、主動融入到鄉村振興的大戰略、大格局、大建設中去,走好群眾路線,重拾“背包精神”,帶頭與農民客戶交朋友,做到知農事、曉農情、紓農困、貼農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立足“富鄉村美”,促進美麗鄉村“美”起來
該行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服務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為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一是增強支農信貸供給。對鄉村振興、特色產業設置專項信貸額度,利用兩項政策工具、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更多地將新增或盤活信貸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領域。計劃到20xx年末,農戶貸款凈增4。5億元,農戶貸款覆蓋率達到21%以上,平均每年凈投放貸款不低于0。8億元,余額達到7億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二是補齊金融服務短版。在合理控制貸款集中度的前提下,把最有效的金融資源投向最適宜的產業。圍繞農村土地制度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配合“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村經濟合作社股份收益權、創新豬牛羊活體抵押等抵貸款產品,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幫助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
三是加快網點升級改造。完成xx、xx、xx、xx、xx、xx、xx等7個網點提質改造任務,確保全面達標。貫徹標準化、特色化、人性化、智能化導向,推進星級網點建設,增強網點競爭力、影響力。
四是推進xxe站建設。加大金融科技運用,持續更新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整合助農取款點、助農服務點、便民服務點功能,構建“非現金融不出戶、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金融服務體系。到20xx年末,全面實現鄉鎮金融服務網點或智慧金融服務機具全覆蓋,實現xxe站“村村有”、掃碼支付“店店通”、手機銀行“戶戶通”,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五是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信用戶、信用村(社區)、信用鄉鎮(街辦)建設,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組織的平臺和機制,釋放鄉鎮經濟金融活力,筑起信用體系,全面融入鄉村治理,到20xx年末,信用村創建占比達到37%以上,農戶授信面達到85%以上,農戶信用貸款余額凈增4。3億元,帶動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有效滿足老百姓對金融服務的綜合需求。
立足“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旺”起來
堅守本土本職本責,在服務“三農”工作中主動擔當,在助推特色產業中奮力作為,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推動該行做深做細金融服務。
一是落實政策要求。服務好“六穩”“六保”工作,聚焦鄉村振興、小微企業、縣域經濟,抓住企業、產業、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對接,推動普惠金融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生機盎然,持續鞏固經濟發展的市場基礎。
二是強化服務質效。積極與鄉村振興局開展業務合作,大力支持鄉鎮種植業、養殖業,對轄內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實際種植業、養殖業項目的提供各類金融服務。促進“企業+基地+農戶”訂單農業模式,重點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銷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規劃、民生需求。
三是推進拓戶擴面。在鞏固現有市場和客戶的基礎上,深耕農村市場,增強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加大小額貸款投放,擴大服務覆蓋面,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主動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保持農村市場份額穩中有升。特別是加大小額信用貸款發放,年度工作會議已明確“小額貸款做大、大額貸款做小”的經營思路。
四是促進產業發展。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結合xx市“十四五”規劃,因地制宜促進鄉村文化旅游、影視文化等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支持鄉村休閑旅游,大力支持體驗型、智慧型觀光農業,民宿農家樂改造提升項目。支持武陵山生態植物園、xx鎮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xx市現代農旅產業融合示范園建設。重點支持矮寨魔幻文化旅游小鎮、隘口茶旅小鎮、杉樹口特色民宿、矮寨大峽谷家庭村精品民宿度假村等項目建設,為項目所在地農戶創業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
五是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著力簡化辦貸流程,推廣移動營銷終端的應用、發放手續簡便的“xx流水貸”“xx鄉村振興貸”等信貸產品,支持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返鄉創業。強化與湘西州創業創新指導服務中心的合作力度,加大創業創新貸款投放力度,力爭創新創業貸款到20xx年余額凈增5000萬元,其中農戶凈增20xx萬元。
立足“增收致富”,實現普惠金融“覆”起來
該行堅持回歸主業、回歸本源。牢固樹立“小額存款最穩定,小額貸款最安全,支農支小最有為”觀念。充分發揮該行“小快靈”的優勢,按照廣覆蓋、易獲得、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三農”以及社會弱勢群體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
一是推動“黨建共創、三結三促”行動實現新突破。在完成“黨建共創、三結三促”行動任務基礎上,以“結合產業提質,促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突出“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工作重點,完善“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服務體系。對城鄉“小個專”進行地毯式、分時段、分重點、分行業走訪摸底,分業態,分形式,有序支持“小個專”經濟組織穩生產、促發展。
二是建立普惠金融組織聯動機制。加強政銀合力,建立長效機制,強化與地方黨政的溝通和交流,形成政銀“聯合作戰”、齊抓共管大格局。充實金融組織員、金融協理員、金融聯絡員隊伍,發揮“金融村官”“村民行長”的觸角作用,強化“金融夜校”“金融課堂”宣傳作用,打造金融聯絡員隊伍,發揮村兩委干部和鄉賢能人作用,進一步密切該行與廣大農民的聯系。
三是擴大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優勢。充分發揮該行點多面廣人眾的線下優勢,各支行客戶經理加入到分管片區的“為民微信群”中,推進客戶走訪、評級授信、金融服務全覆蓋。以發行便民卡、振興卡或xxe貸為前提條件,用客戶的剛需、急需、短需推動渠道拓展、產品營銷,形成穩定、長期的線上渠道,提升存量客戶鞏固率和有效客戶轉換率。
四是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合理測算產品利率定價并推出利率定價管理辦法。對核心重點客戶、基礎優質客戶進行名單制管理,實行優惠利率。對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農戶等客群嚴格執行利率優惠政策。開展無還本續貸、展期等信貸接續服務,切實降低客戶轉貸成本。嚴格落實限時辦貸、首問負責、分片包干等服務要求,提高申貸響應速度和審批效率。
五是加速貸款模式創新。加強與農業農村局、供銷社、商務局聯動合作,大力支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支持農副產品流通渠道建設。探索構建集農資交易、農副產品網上銷售、農業技術指導、品牌推廣等功能的服務平臺。不斷拓展“聯農戶、聯市場、聯政府”的為農服務功能,實現該行與鄉村振興主體順利銜接。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該行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過硬的作風、更加扎實的舉措,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為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4
為加快以信息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和巨大潛力,持續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市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我局按照責任分工,積極推動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暢通農村電商物流體系。一是將暢通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納入全市電商發展規劃,深入農村地區摸底調研電商物流體系建設情況,積極引導韻達、申通、順豐等快遞企業下沉到鄉鎮市場,全面暢通“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二是聯合市郵政快遞公司,在東方紅、珍寶島、楊崗等11個鄉鎮布設鄉鎮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實現鄉鎮全覆蓋,業務涵蓋快遞收發、網上代購、網上代銷、技術指導等。
2、推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積極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重點電商企業召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推進會,深入研究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及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扶貧辦《關于做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申報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市實際和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積極對上申報。
3、推動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整合與共享。積極與農業農村局、民政局、郵政局、供銷聯社及金融部門溝通協調,建立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整合與共享體系,推動集約化建設和應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村快遞點較為分散,且快遞點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大部分快遞企業選擇覆蓋于鄉鎮級,加之不具有完整的物流運輸網絡、網絡覆蓋不全面、導致村級發展緩慢;二是由于我市村屯較多,加之部分村屯距離市區較遠,導致物流時效性得不到保障;三是由于農村地廣人稀,村與鎮之間的距離過大,村中物流需求用戶分布較為廣泛,所以電商物流總路程增加,導致派送過程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更多,企業下沉積極性不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快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從物流基礎、交通情況、產品保存、運輸成本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農村電商物流建設水平,全面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
2、進一步推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積極跟蹤推進,對上爭取,力爭早日獲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5
走進鄉村,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異國之行,歐洲風情,回味無窮……“今后如果時間允許,我一定還會帶著家人來佳木斯游玩。”回憶起近一個月的佳木斯旅游,從福建遠道而來的郭先生記憶深刻,意猶未盡。看山、看水、看景,本土、鄉風、異域。走進夏季的佳木斯,頻頻閃現的佳木斯旅游亮點,為“三江明珠”平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
鄉村旅游是近年來的旅游新型產業,是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目的,以服務為手段,以城市居民為目標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即可以合理開發城市邊緣區景觀生態資源,發展城郊生態旅游,又可以實現城市和鄉村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目標。
為了促使這項新型旅游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市旅游部門不斷探索,在對我市鄉村旅游和農業旅游基礎情況摸底調查的基礎上,于今年5月18日,將富錦市大姑娘溝休閑度假山莊有限公司、同江市同江鎮新光鮮族村生態邊境旅游園、農家樂、樺南縣大八浪鄉鐵山村陽光瓜菜農業旅游區、樺川縣星火民族風情園、湯原縣腰營林場、湯原縣湯旺鄉鄉村旅游示范點、湯原縣綠野仙舟度假村、郊區敖其鎮赫哲新村、東風區西太平村葡萄采摘園、佳南實驗農場都市綠色農業公園十家單位列為我市首批鄉村旅游示范點。截至目前,被列為首批鄉村旅游示范點的10家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旅游人數27.92萬人次,經濟收入達到2494萬元。
隨著近兩年佳木斯與周邊地市旅游合作交流的加深,開發旅游產品,進行區域旅游資源、旅游線路的整合是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市旅游局在豐富和完善傳統旅游產品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獨特的旅游資源,充分發揮省東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優勢,積極與伊春市、鶴崗市、雙鴨山市、雞西市、七臺河市、撫遠縣、省農墾總局相關管理局、合江林管局進行溝通協調,成立了省東部區域旅游合作促銷聯盟,并簽署了黑龍江省東部區域旅游合作促銷聯盟協議,在加強東部地區6個城市旅游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就旅游資源、信息和產品共享及為赴韓旅游人員搞好服務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在兄弟地市的通力合作下,市旅游局先后推出多條區域旅游精品線路,旅游產品涵蓋了佳木斯周邊地市的全部優勢旅游資源,形成了以森林、濕地、農業、界江為特色資源的旅游線路,其中包括佳木斯市區的華夏東極旅游線路、森林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和環城休憩旅游線路等三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包括蜂蜜山休閑養生游、安邦河濕地邊境風情游、森林探秘體驗游、黑龍江界江游等4條線路在內的周邊游線路,并結合我市赫哲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居住集中的特點,推出民族風情游;結合我市自然保護區多、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完善的特點,推出生態休閑游觀光游。
在深入挖掘、完善地域旅游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的同時,市旅游局還結合我市的口岸優勢,推出了界江觀光游和出入境旅游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其中,完成了佳木斯首爾國際航線的包機工作,自1月10日佳木斯首爾航線復航以來,共迎接進港游客1864人,向外送出游客2347人,進港人數上座率為50%,出港人數上座率為63%,其中,旅游團隊占出行人數的29%,這不僅有力地支撐了航線的正常運行,同時也極大地助推了我市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ā?爰??ǚ濕地、農業、界江為特色資源的旅游線路,其中包括佳木斯市區的華夏東極旅游線路、森林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和環城休憩旅游線路等三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包括蜂蜜山休閑養生游、安邦河濕地邊境風情游、森林探秘體驗游、黑龍江界江游等4條線路在內的周邊游線路,并結合我市赫哲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居住集中的特點,推出民族風情游;結合我市自然保護區多、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完善的特點,推出生態休閑游觀光游。
在深入挖掘、完善地域旅游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的同時,市旅游局還結合我市的口岸優勢,推出了界江觀光游和出入境旅游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游線路。其中,完成了佳木斯首爾國際航線的包機工作,自1月10日佳木斯首爾航線復航以來,共迎接進港游客1864人,向外送出游客2347人,進港人數上座率為50%,出港人數上座率為63%,其中,旅游團隊占出行人數的29%,這不僅有力地支撐了航線的正常運行,同時也極大地助推了我市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6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土興鎮全省鄉村振興規劃試點建設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土興鎮位于平昌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幅員面積73.74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委員會,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0個農業合作社,9236戶36528人。近年來,土興鎮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堅持規劃引領、壯大主導產業、狠抓基礎配套、強化社會治理穩步推進了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規劃引領,把握工作方向
土興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業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總要求,聘請成都來也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專業團隊進行全方位規劃。專業人員通過實地開展鄉村振興規劃課題調研,深度分析區域資源情況,科學編制了《土興鎮鄉村振興規劃》,為土興鄉村振興進行了準確定位,明確了工作目標,細化了工作內容。明晰了“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生態優先、產村相融、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的思路,通過實施農村新型社區、農業產業園區、鄉村旅游景區“三區同建”,促進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
(二)堅持產業優先,增強振興動力
一是精準定位抓產業。圍繞“一核三帶”產業發展布局,大力發展青花椒為主的特色產業,全鎮回引業主34人,組建專業合作社34個,規模流轉土地2.6萬畝,種植青花椒1.8萬畝,發展水產1500畝,水果3000畝,巴藥1800畝,蠶桑1200畝,建設平昌縣青花椒主題公園1個,青花椒初加工廠8個,實現了村村有特色產業園,戶戶有增收致富項目。二是利益聯接促增收在優先流轉貧困戶土地,使用貧困戶勞動力,增加群眾收入的基礎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做實貧困戶現金、支農資金、業主投入、村集體資產、土地流轉折資等量化入股,建好產業園區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解決業主投入壓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和集體收入來源,實現貧困群眾有增收、業主有效益、集體有收入。三是鞏固提升促旅游。在現有產業規模的基礎上,不斷抓產業的鞏固提升轉型發展,通抓基礎、建特色,按照產旅結合的思路,把產業園區打造成旅游景區,在華山、圣諭等村率先建成“1+6”綜合體、游客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打造“華山”民宿、麻花博物館、土坯房博物館等文化旅游項目,開發紅燒團魚、平昌青花椒雞、土興麻花等特色美食,實現文旅融合發展。
(三)堅持基礎配套,夯實振興保障
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以改善路、水、電、網、房、廁及垃圾污水處理為重點,推動農村綠色發展,在抓好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一是構建內暢外達的路網結構。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礎上,加寬黑化土興—錢家灣主干道,把土興與縣城、元山、五木、得勝、靈山的旅游景點連成一線,極大改善了土興的區位優勢和集散能力。堅持規劃引領、清單管理,2019年共加寬改造鄉村公路51.2km,建設通組、入戶道路56km。全鎮“一軸三環”的路網基本形成,群眾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設。以雙橋水庫縣城飲用水源保護為重點,依托政策支持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在各村同步開展小集中供水和城鄉一體化供水(骨干供水),實現95%的農戶與城鎮居民同網同價吃上了安全自來水。三是抓牢電網升級改造。圍繞15個村(居)委陣地、產業園區、村落組團等重要點位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實現居民生活、產業發展的用電保障。四是提升網絡通訊。大力實施網絡通信提升工程,完成電視網絡戶戶通。五是強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鎮實施易地搬遷402戶,農村危房改造2688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49戶,參與土地增減掛鉤建新252戶,拆舊1200余戶,各項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實,確保全鎮群眾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護生態環境。利用“廁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項目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群眾生活質量。截止目前,全鎮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村村配備保潔員,投資2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加快建設,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兩個場鎮和雙橋水庫上游污水將集中收集處理,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
(四)堅持有效治理,探索振興路徑
一是筑牢一個堡壘。全鎮探索推行書記主任一肩挑,配齊配強各村支部書記,選派優秀大學生到村任職,推行“支部+黨員+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二是突出“兩個作用”。推行黨員干部先鋒帶頭作用,制定“九帶頭九不做”的黨員公約,開展黨員“亮比評”活動;發揮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態開展村民說事會,制定《村規民約》及《村規民約實施細則》,實現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強三支隊伍。即:黨員干部隊伍,村民代表隊伍,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四是創新“四個機制”。自上而下的宣傳發動、自下而上的組織實施決策機制;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產業利益聯結機制;政府基礎投入引導、市場發展投入主導的多元投入機制;依法治理規范、鄉風文明示范的基層治理機制,通過創新機制確保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各位領導,土興鎮鄉村振興工作在起步中摸索,在探索中前進,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華山村也被縣委政府確定為全縣精準脫貧的示范村、改革創新的示范村、鄉村振興的示范村。副省長湯洪波、堯斯丹等領導先后到村指導;接受了國家財政部、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農業廳、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多個黨政部門檢查和調研;2020年土興鎮將積極申報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鎮,同步抓好華山村、龍池村、宇皇村、郭寺村、農科村等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奮力推進土興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7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縣鄉村振興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鄉村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大力實施茶產業和花卉苗木產業提升工程,縣財政連續三年各安排500萬資金促進苗木花卉、茶葉發展。目前發展黃茶2萬畝,白茶1.9萬畝、苗木花卉12.8萬畝。發展再生稻1.5萬畝,推廣稻蝦綜合種養10萬畝。再生稻、稻蝦綜合種養多次獲得央媒關注、省市表彰。2021年,縣財政預算安排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20萬元。積極落實生豬保供政策。郎溪百惠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年出欄1.5萬頭生豬項目建成投產。與牧原公司初步達成新建1個年出欄10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合作意向,正在對接協調項目用地。獲批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3家、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1家、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3家。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家、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家。發展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1家、四星級1家;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家,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6家。發展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以上家庭農場113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32家。建成伍員山水農業公園、巨大生態農業、泰清茶蘊谷等田園綜合體項目。擁有“古南豐”黃酒中國馳名商標1個,安徽省著名商標10個,“三品一標”認證68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油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7個,黃魁”入選《2017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二)鎮村環境煥然一新。全縣共規劃布點中心村65個,通過省級驗收的中心村33個,在建6個,完成市級中心村建設36個,在建7個。8個鄉鎮全部完成集鎮整治建設。1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重點示范村通過省級認定。完成280余個自然村整治。縣財政投入1.5億元,率先在全省開展建平金牛村、十字新和村、濤城慶豐村、凌笪下吳村、姚村妙泉村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消除露天糞坑20000余處,極大的改善了農村衛生狀況。全縣87個行政村、1315個自然村已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成率達100%。掛牌運營生態美超市49個,“三美銀行”13個。截止目前,2021年3000戶農村無害化改廁任務有序推進,30個行政村的改廁整村推進工作同步開展。8個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并正式運營。60個重點自然村整治點已啟動整治建設,計劃10月底完成。2020年2個省級中心村基本建成,進入后期整治提升階段,確保四季度高標準通過省級驗收。2021年4個省級中心村完成規劃評審并啟動建設工作,其中3個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已提前建成,建設進度處全市前列;7個市級中心村按計劃開展整治建設。1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姚村)持續進行片區內景觀節點的打造提升。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已按規劃開展項目建設,核心區大型建設項目基本完工,計劃年底建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項目完成縣級驗收;2020年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項目總體進度達92%。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進行掛網招標。截止目前,全縣共建成高標農田31萬畝。完成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治理面積12萬畝。實施長江防護林封山育林4000畝、森林撫育2000畝。完成重點水毀水利工程修復78處,目前已全部完工,確保2021年度汛安全。共投入資金1.5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157個145公里,全縣28個未通班車的行政村全部清零。建設完成環龍須湖綠道、新和綠道、通湖綠道、慶豐綠道等7條美麗公路。獲批安徽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
(三)鄉村文化豐富多彩。結合黨史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打造了“星期五志愿行動”服務項目,截止目前,已開展12次集中活動,約1435名機關干部參與志愿活動,受益群眾近2萬余人。持續開展好人、道德模范、兩香家庭、新時代好少年等典型評選。截至目前共評選出郎溪好人21人、“感動郎溪”2020年度人物10人、“市民創建之星”12人、郎溪縣十佳新時代好少年20人(提名10人)、郎溪縣百優新時代好少年103人;宣城好人4人,宣城市十佳新時代好少年3人(提名2人);第一屆安徽文明家庭1戶。2名好人享受道德信貸授信金額115000元。1個鄉鎮、9個村(社區)榮獲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站榮譽稱號,凌笪鄉湯橋村新風堂和濤城鎮長樂村新風堂獲市級獎補,十字鎮新和村“三美銀行”創新案例入選市級2020年度移風易俗十大新事。
(四)農業改革穩妥推進。全縣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全面完成,確權承包地面積44.98萬畝,共發證70560戶,建立了縣級數據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90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均已開戶運行,建立了股民監管系統和合作社財務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化管理,其中:建平鎮成立了全市第一家集體經濟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全縣90個村全部實施“三變”改革,落實產業項目63個,參與“三變”改革的農戶473戶。“三變”改革產生收益村數達84個,村集體收入542.88萬元,農戶收益127.78萬元。2020年全縣90個村實現經營性收入合計854.14萬元。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50萬元以上強村6個(總數13個),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優村24個,“薄弱村”全部消除。2020年以來通過省、市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公司共計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款3700萬元。2021年以來出臺了《2021年度郎溪縣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90個村新增發展項目114個,確定年度資金扶持村28個。在中央、省市專項扶持資金410萬元基礎上,安排縣級配套資金1000萬元,確定扶優扶強村28個。獲批省級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縣。
(五)黨建引領日益強化。全面完成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計劃三季度啟動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目前開展了村(社區)“兩委”換屆綜合分析研判,共摸排村(社區)“兩委”換屆人選總體儲備810人、“一肩挑”人選66人、35歲以下的年輕干部389人、退役軍人129人、女性干部402人。結合省委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工作,2月25日,聯合縣民政局印發《關于認真做好村和社區“兩委”成員缺額補選工作的通知》,缺配的43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已于4月上旬全部完成補選,進一步補充了村級工作力量,切實提高為民服務能力。開展了“微權力”治理專項行動。通過市縣聯動開展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工作,共拿出3個職位用于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全面完成第八批選派動員工作,86名選派干部已全部到村任職。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快“三農”高質量發展。狠抓糧食安全,強化田間管理,確保農業再獲豐收。積極引導規模養殖場適度發展,力爭生豬存欄4萬頭,出欄10萬頭。做大做優茶葉、特色水產、再生稻、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新增茶葉0.5萬畝、特色水產養殖0.4萬畝、再生稻0.8萬畝、花卉苗木0.4萬畝。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快伍員山景旅游度假區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新增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1家。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家,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0%以上。圍繞“一地六縣”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等園區建設,加強與上海市白茅嶺農場有限公司在新技術、新業態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深入推進皖南光明藍莓產業合作項目、滬郎“城市農社”等項目實施。重點培育以糧油、茶葉為主導的優勢產業,積極開展長三角農產品供應示范基地創建,力爭面向滬蘇浙地區的農副產品和農產品加工銷售額達30億元。新增“三品一標”5個。發展市級以上家庭農場20家、專業合作社4家、產業化聯合體2家。新增高標農田3萬畝,治理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5萬畝。
(二)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完成3000座農村衛生戶改廁任務,30個行政村的農村衛生改廁整村推進工作。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實現自然村垃圾治理全覆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進一步深化生態美超市建設,力爭7月底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力爭高標準建成2020年度2個省級中心村,持續打造1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姚村鄉),建成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啟動2021年度4個省級中心村、8個市級中心村建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完成60個以上重點自然村整治工作。實施23.7公里擴面延伸工程和18公里美麗公路。加快推進鐘橋水庫新建、水陽江中游治理項目(郎溪段)建設。
(三)持續深化農業改革。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力爭每個鄉鎮都有1-2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紅。穩慎推進宅基地管理與改革。選擇1-2個試點村開展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試點改革。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農村“三變”改革質量,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2021年力爭全縣村經營性收入達10萬元以上的優村占比90%以上,村經營性收入達50萬元以上的強村達20個,整合各級扶持資金再確定20個扶持村。
(四)扎實做好“一抓雙促”。開展“支部提質、班子選優、組織孵化、三治融合、矛盾清零、先鋒培育”“六項行動”。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評選表彰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發揮鄉鎮黨校的陣地作用,年度輪訓黨員30%以上。深化“五基五力”行動計劃。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問題長效機制,加大抓黨建促農村宗教治理工作力度。深化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抓六動”專項行動。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8
今年以來,崇陽縣鄉村振興局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在省、市鄉村振興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適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這一新階段、新形勢,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力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一、基本情況
崇陽縣地處湘鄂贛三省交界處,轄8鎮4鄉192個行政村(農村社區),總人口52.8萬人,縣域面積1968平方公里;是全省37個重點貧困縣之一,有貧困村47個,貧困戶19505戶、貧困人口70879人,貧困發生率17.34%。2019年,省人民政府批準崇陽縣退出貧困縣行列,4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為零。崇陽縣脫貧攻堅年度考核連續三年位列全省前十位,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試點在全省作經驗交流;連續兩年在全省鄉村振興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
二、2021年工作進展情況
1.堅持高位推進,聚焦“促銜接”、著力“強體系”。一是組織體系規格不減。將原縣精準扶貧指揮部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揮部合二為一,成立了高規格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縣長為組長;組建“一辦十組”,由10名縣級領導擔任各工作組組長;由縣委副書記掛帥的五名縣級領導組成“五人小組”坐鎮指揮,統籌調度,協調推進4大戰區、12軍團作戰;落實縣級領導聯系鄉鎮、村工作機制,每名縣級領導聯系1個鄉鎮、2個村。從相關單位抽調25名人員集中辦公,協調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187個行政村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110個重點村同時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第一書記優先選派50歲以下副科級干部擔任,共選派省市縣駐村干部506名加強駐村幫扶。二是幫扶體系措施不減。落實包保幫扶工作機制,6000余名縣直單位干部、駐村干部、鄉鎮干部、村干部,開展遍訪活動,細化制訂到戶幫扶“戶方案、人措施”。推進區域協作、“萬企興萬村”等舉措落實落地,努力實現原有幫扶機制的有效轉化和銜接,確保幫扶項目和資金不斷、幫扶力度不減。加強與鐘祥市農業產業鏈建設、文化教育和人才等方面的協作,探索創新協作方式、協作模式,目前已達成5項幫扶意向。落實“百企幫百村”工作機制,102家企業對口幫扶全縣出列村、美麗鄉村示范村、組織振興紅色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達102個。三是政策體系力度不減。適應新階段農業農村工作新變化、新要求,對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入研判,重點對產業、就業、醫保等政策措施進行了微調,今年出臺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中藥材產業發展獎補辦法。落實村集體經濟基地和脫貧戶產業獎補資金1億余元,落實脫貧戶小額信貸政策并發放小額信貸960萬元,采取省農擔公司擔保貸款模式累計為136家帶貧農業經營主體擔保貸款5600萬元。全縣26個扶貧車間、36座光伏扶貧電站資產運行正常;5073個公益崗位就業穩定,脫貧勞動力返崗就業31472人,對符合條件的對象落實一次性交通補貼。全面落實防貧保障幫扶措施,確保防貧保障基金每年不低于1000萬元,2021年到目前累計實施防貧保障幫扶86戶次,發放防貧保障救助資金182萬元。
2.堅持成果鞏固,聚焦“防返貧”、著力“守底線”。一是強化動態管理,提升監測幫扶質效。鄉村振興部門與民政、醫保、住建、衛健等部門聯合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動態監測,堅持月報制度,通過建立快速發現、快速響應、快速幫扶“三大機制”,定期組織鎮村專班人員入戶核查有致貧返貧風險農戶家庭收入以及“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及時將“三類對象”全部納入重點監測范圍,落實常態化監測和動態化管理。今年以來,共摸排出“三類對象”228戶839人,200戶已消除風險,目前未消除風險的28戶111人,均已落實幫扶政策,牢牢守住了不發生大規模返貧底線。二是強化控輟保學,提升教育幫扶成效。持續健全控輟保學幫扶機制,確保了全縣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身體健康的適齡兒童不失學、不輟學。繼續為全縣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學生提供就學資助、“雨露計劃”等幫助,確保了脫貧家庭學生獲得資助達到百分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2021年春季資助建檔立卡學生25062人次,資助金額1393.3萬元;2021年春季學期資助“雨露計劃”補助人數1428人,補助資金214.2萬元。三是強化醫療救治,提升健康幫扶能力。全縣18家定點醫療機構實施先診療后付費,1家醫院開通網上預約掛號,完善“一站式”結算服務,持續提升患者看病就醫便利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截至11月20日,脫貧人口家庭醫生簽約69800人,簽約率99.13%;免費體檢53670人;30種大病救治累計2896人,救治率100%;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的“四位一體”醫療保障,確保脫貧人口在縣域內、政策范圍內的住院報銷比達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門診報銷比達到80%,年度個人政策范圍內負擔醫療費用控制在5000元以內。2021年1-10月份,農村脫貧人口全年住院17134人次,醫療費用為10655.9406萬元。“四位一體”共報銷9302.9715萬元。住院縣域內、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97.78%,實際報銷比例87.3%。門診慢性病、大病26282人次,總費用917.3209萬元,合計報銷697.1946萬元,實際報銷比80%。對86人發放防貧保障救助181.99萬元;對379人/次發放臨時救助72.71萬元。四是強化日常巡查,提升住房安全保障。落實全縣12個鄉鎮危房改造動態監測機制,組織鄉鎮和駐村工作隊定期對農村脫貧人口開展房屋摸排,將核實符合政策要求的危改對象及時納入保障范圍。通過掛圖推進、倒牌工期,改造一戶、銷號一戶。今年,投入111.85萬元,對核實符合政策要求的危房改造對象54戶,屬C級危房進行維修加固,屬級危房的全拆全建;目前,已全部竣工驗收合格。五是強化供水安全,提升飲水安全質量。持續鞏固農村脫貧人口飲水安全成效,全面改善農村脫貧人口生活條件,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新建、擴建、官網延伸、維修養護及水毀修復工程。2021年,投入資金4461.8萬元,新建農村水廠1家、擴建1家、改造1家、管網延伸1條、備用水源1處,涉及9個村、39681萬人。創新農村水廠、管網運行管護機制,按照《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對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進行全面排查,有效提升了農村供水服務水平,促進了農村脫貧人口安全飲水工程良性可持續運行。
3.堅持農業發展,聚焦“強產業”,著力“提質效”。一是夯實農業發展“壓艙石”。大力實施農業補短板項目,中央和省級資金水利項目開工8個,完成水庫除險加固項目3個、水系連通及河道整治項目3個。結合鄉村田園景觀打造,堅持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完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91萬畝,累計實施“九河九港”險段整治88.3公里;推進農產品保鮮冷鏈項目,新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75座。這些項目和工程的實施,為我縣農業發展朝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打造特色產業“價值鏈”。結合崇陽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出臺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做足產業融合發展文章,推動出列村集體經濟發展、脫貧戶產業增收。優先支持中藥材、茶葉、雷竹、生豬、油茶等產業基地建設,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其他特色產業,今年發放各類獎補資金1.18億元。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每個村給予50萬元產業發展啟動資金支持發展中藥材,全縣雷竹、茶葉、中藥材種植面積分別達到5.2萬畝、8.97萬畝、10萬畝。總投資24.9億元正大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進展順利,18萬噸飼料廠建成投產,預計今年生豬出欄可突破100萬頭,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稅收達到90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人,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比率達到90%以上。三是構建三產融合“輻射圈”。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三產融合現代農業產業園,路口雨山萬畝香榧種植加工全產業鏈項目、桂花泉鎮集雷竹種植加工展示和休閑度假地球倉于一體的雷竹產業園基本建成。2021年,全縣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5000萬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6家,達到34家,規模以上農業企業達到38家;申報注冊農業特色品牌30個,獲“二品一標”認證7個。與“供銷e家”、“省裕農網”、“市香泉民悅網”對接,開展云上白茶節、為鄂拼單農產品直播節等,成功舉辦櫻花節、白茶節、牡丹節等文體節慶,帶動鄉村旅游持續火熱。以三特浪口溫泉、白霓游市小自然、金塘柃蜜小鎮為代表的“鄉村游”以及民宿產業知名度不斷提高,發展迅猛。四是建設美麗鄉村“示范點”。全面完成全縣“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按照“試點先行、以點串線、以線拓面、梯次推進”原則,有序推進2021年度8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4個整治村建設,提檔升級2020年度22個示范村建設,連片打造青山—銅鐘美麗鄉村示范片;扎實推進“擦亮小城鎮”行動,4個鄉鎮基礎設施實現提檔升級,3個鄉鎮正在建設。實施農村道路暢通、農村供水保障、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農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等農村基礎設施工程,所有村組公路全部硬化黑化,農村飲水安全率達到100%,農村適齡兒童入學入園率100%。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續深入推進鞏固提升行動。持續保持政策措施基本穩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按省定監測標準,對“三類對象”開展定期排查、動態管理,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完善防貧保障實施辦法,按照“一月一申報、一月一核查、一月一發放”的原則,及時納入防貧保障范疇予以幫扶,做到應保盡保,動態清零。二是持續深入推進產業帶動行動。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核心,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生態優勢,實現“顏值+價值”的有機統一,推動農民增收致富、農業高質高效。持續實施“百千萬”工程,不斷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推動“竹茶藥豬”等特色產業發展。落實政策、項目支撐,推動產業模式和產品技術創新,走集團化、品牌化的道路。三是持續深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加大涉農項目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持續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大力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村莊“四旁”植樹、農田林網和庭院林、“灣子林”等建設,通過治山、治水、治氣、治土、治村,標本兼治,讓美麗鄉村外化于行、內化于規。四是持續深入推進示范引領行動。集中精力打造“三區”,即:以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線6個鄉鎮為重點,打造100平方公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在白霓、銅鐘、青山片區打造100平方公里現代農業示范區;在茅井、洪下、浪口、河田片區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打造30平方公里4A級文旅融合示范區。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19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務委員會報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
一、工作推進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兩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安排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要求,擔當實干,鄉村振興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一是完善領導機構。今年機構改革之后,調整完善了由書記和縣長為“雙組長”的鄉村振興戰略領導組,下設7個專項推進小組,分別由分管副縣長擔任組長。先后組織有關單位、各鄉鎮書記、鄉鎮長到浙江、貴州、靈丘、陽曲等地實地考察學習,解放思想,拓寬思路。二是專題會議部署。年初召開了全縣經濟農村工作暨脫貧成效提升會議,提出聚力質量興農,推進提質增效,在鄉村振興上實現新提升。圍繞研學旅行、發展現代農業、夯實農業基礎設施、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建設美麗鄉村等內容,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三是加大財政補助。今年縣財政投入2013萬元,用于產業提質增效、村社一體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或貧困邊緣戶新發展產業及花椒連翹加工轉化營銷項目。同時,縣財政預算280萬元,用于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獎補。
(二)堅持規劃引領,繪好施工藍圖。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選聘山西農大農村區域經濟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鄉寧縣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2018-2022年)》,同時有關部門按照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體制機制創新、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要求,高標準完成了6個專項規劃。
(三)堅持典型引路,推進示范創建。全縣確定1個示范鄉鎮和29個示范村,其中,市級示范鎮臺頭鎮投資3685萬元實施5項工程;29個示范村投資8111萬元建設78項工程,燕家河等5個市級示范村投資1555萬元,實施15項工程。通過精心打造示范點,示范引領鄉村振興。
(四)圍繞特色發展,推進產業振興。
1、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按照縣委、縣政府確立的“核桃產業主導、若干特色并進、畜牧養殖同步、精深加工提升”產業發展思路。三年累計投入7236萬元,新發展林果業1.7萬畝,中藥材1.97萬畝,撫育連翹天然林0.68萬畝,食用菌106萬棒,畜牧養殖26萬頭只,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4.6萬畝,中藥材提質增效2.2萬畝。全縣經濟林面積累計達到35萬畝,農民人均1.75畝,千畝以上的“一村一品”專業村達到60個,占總村數的33%,農業特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堅持4+X新型產業發展思路,以特色創基地,以基地促產業,以產業塑品牌。產業基地建設方面:一是投資6421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4.05萬畝;投資2040萬元,打造棗嶺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強鎮;投資1.29億元,分三年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是建立十大縣級現代產業園,促進種植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發展,推動特色農業提檔升級。三是建設30個優質產品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以產業龍頭帶動的無公害核桃,綠色釀酒葡萄,有機蘋果、玫瑰、花椒、翅果油樹、功能茶、食用菌、特色養殖等基地,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量。品牌塑造方面:一是突出地域優勢,打造鄉寧區域公用品牌。成立了山西云丘山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云丘山農林文旅康產業發展為龍頭,打造鄉寧農業“金字招牌”。二是突出品牌認證,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業。堅持綠色有機主攻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在品牌認證上求突破,全縣“三品一標”認證基地面積4.92萬畝,產品認證數量15個。
3、突出龍頭引領培育產業新業態。一是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為引領,建設形成特色產業集聚效益。正在申報1個國家級龍頭企業,扶持發展2個省級龍頭企業,6個市級龍頭企業和30個縣級龍頭企業。二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突出全面帶動。在規模發展方面: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03個、家庭農場39個;培育省級示范合作社3個,市級10個,縣級14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個、市級2個、縣級7個。在新業態培育上:在全市率先掛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成立了農民專業聯合社2家;在品質提升方面:對“空殼社”及違法違規合作社、家庭農場進行清理整頓,共清理合作社127個。對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及會計進行專題培訓,加強合作組織規范化管理。
4、以研學旅行助推產業發展。把研學旅行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全國一流的研學旅行示范基地。今年圍繞云丘山、戎子酒莊等現有優勢資源,建設3個營地、3個基地和8個研學點,目前投資500余萬元,完成規劃可研和課程落地。
(五)突出環境改善,建設宜居鄉村。一是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對標《鄉寧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五大專項行動”為抓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向縱深拓展。拆違治亂上,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清理殘垣斷壁169處,農村生活垃圾1.2萬噸,村內河渠溝塘垃圾4823噸,農業生產廢棄物1.5萬噸。垃圾治理上,完成53個村莊生活垃圾治理;啟動建設6個垃圾中轉站和1個可腐爛垃圾沼氣化綜合處理試點。污水治理上,啟動建設光華鎮、臺頭鎮、西坡鎮、棗嶺鄉4個鄉鎮污水處理站。戶廁改造上,按照“先易后難、因地制宜”的原則,今年計劃建設改造戶用廁所2000所,目前建設完成437所。衛生鄉村創建上,已確定申報省級衛生示范鄉鎮2個,省級衛生示范村4個,省級衛生村40個。二是持續推進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打造美麗家園。17個示范村投資939萬元,實施49項工程建設,其中,發展產業6項,完善基礎設施15項,村容村貌改善28項。
(六)繁榮農村文化,提升鄉村文明。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二是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深入實施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村民文化服務中心、休閑健身廣場、農村圖書室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深化“三下鄉”、文化進萬家活動。三是弘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引導農村文化健康發展,依托特色文化資源,發展農村文化產業。今年舉辦了云丘山“中和文化”節和“中國農民豐收節”,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四是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實施文明村鎮創建行動,選拔評選了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文明村”。組織開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選樹活動,引導農民講文明、樹新風。
(七)夯實基層基礎,完善鄉村治理。一是完善自治。西坡鎮探索推行了“五事共商”村民說事評議工作法。趙院村申報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175個行政村完善了一事一議制度。二是抓好法治。持續開展普法教育,通過法治文化長廊、普法短劇、微信公眾號向廣大干部群眾普及法律知識。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不斷健全,有效遏制基層矛盾。三是強化德治。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八)強化民生保障,提高生活質量。一是從促進創業務工上抓增收。緊抓就業創業援助、農村剩余勞動力幫扶、小微企業補貼、高校畢業生援助四個重點,轉移農村勞動力1.7萬人次,新增就業2920人,發放補助473萬元。二是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投資791萬元,完成村組道路建設37公里;投資1090萬元,實施水利扶貧工程111處,解決1.17萬戶安全飲水;投資488萬元,為1492名貧困學生進行教育扶貧,減輕貧困家庭經濟壓力。三是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繼續免費為農村婦女進行“兩癌”篩查;為城鄉懷孕婦女進行產前篩查;為0—6歲兒童進行殘疾篩查;繼續實施健康扶貧“雙簽約”和“三保險、三救助”政策,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四是完善城鄉居民保險制度。認真落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政策,不斷完善特困人員、農村低保、臨時救助等各項保險制度。
(九)深化農村改革,提供有效保障。一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縣175個村委清產核資工作全部完成,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錄入全部完成。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實際做好股權設置、折股量化和股權管理工作。二是健全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組織發放2019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對地方特色產業(蘋果、葡萄)保險予以縣財政補貼,今年縣財政共補貼82.38萬元,補助蘋果保險14991畝,葡萄保險5603畝。
二、存在問題
1、產業基礎薄弱發展不穩定。近年來,雖然我們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逐年加大,但從整體來看,農業產業發展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依然較弱。去年發生的大面積凍災、非洲豬瘟,今年上半年的長期干旱天氣,對農業產業影響較大。
2、產業培育效果不明顯。經過多年努力,全縣經濟林規模逐步形成,但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產業規模大而不強,市場競爭力弱,占有率低等問題,雖然有15萬畝核桃,7.8萬畝花椒,4.5萬畝蘋果,但是并沒有形成叫得響的自己特色品牌。
3、市場競爭力弱占有率低。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應帶動,同時宣傳、營銷等手段跟不上,銷售仍以包裝或初加工為主,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弱、價格低,與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品質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存在有量無價、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
4、龍頭帶動能力不強。目前,全縣僅有省級龍頭企業2家,與其相關的產業僅為釀酒葡萄和翅果油,30家縣級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產業鏈條短,加工增值環節薄弱。比如,全縣占主導的核桃產業,僅有兩家家庭作坊,加工能力、輻射帶動范圍有限,大部分核桃以原始干果或簡單包裝出售,沒有下游產品,經濟效益不高,產業化水平較低。
5、產業服務水平有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雖然建立,但農業產業技術培訓水平還很有限,農戶獲得農產品供求、種養業實用技術等信息量少面窄。專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生產、購銷、加工、運輸等環節組織化程度不高,出售難或低價銷售現象普遍存在。科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支撐作用不明顯,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高附加值產品少。
6、建設融資的渠道不夠寬。當前鄉村振興的建設資金主要靠縣、鄉、村與社會的投入,作為煤炭大縣,長期開采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形成很多農田和村莊沉陷,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7、環境整治任務比較艱巨。長期以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管理滯后,農民環衛意識差,亂堆亂放,亂搭亂建、臟亂差等問題仍未得到較好解決,人居環境改善任務十分艱巨。
8、要素投入機制不健全。雖然財政對“三農”投入逐年增加,但相對于城鎮建設投入仍顯不足。農業固定資產投入總體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強化主體責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在政府、關鍵在鄉鎮、基礎在村組、主體在農戶。要堅持政府主導,以鄉鎮為組織主體,以示范村為實施主體,明確分工、整合資源、聚焦重點、全力推進。
2、拓展融資渠道。一是向上爭取省、市財政補助項目;二是鼓勵企業與農村合作共建,互利互惠;三是創新農村金融,引導金融資本進入鄉村振興建設。
3、加強輿論宣傳。進一步加強典型引路,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凝聚各方力量參與創建。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自助自愿投工投勞投資,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4、抓好農民增收。一是從確保農業豐收上抓增收,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從深化農村改革上抓增收。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三是從產業提質上抓增收。加大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力度,夯實現代農業產業基礎。四是從保障農民充分就業上抓增收。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專業技能培訓,支持農民返鄉就業,提高非農收入。
5、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十大縣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30個優質農產品示范基地,創建棗嶺鄉灣里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以“云丘山”農業大品牌為引領,打造鄉寧特色農業“金字招牌”。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業,在質量上下功夫,在品牌認證上求突破。
6、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多種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有效盤活農村各項資源。
7、創新農業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統防統治、技術服務、土地托管、代耕代種、機種機收、信息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8、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探索推行西坡鎮“五事共商”村民說事評議工作法,加快推進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力度。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20
上半年,街道按照區委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穩步推進三農各項工作,現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街道現有農業科技示范戶35戶;經濟合作社19家,其中港龍蔬果農業示范合作社獲國家級農業示范合作社;家庭農場41家,市級3家。
1、積極培育弋江區本地最大的種植大戶陳向陽戶,新增種植面積400畝,現有規模近2000畝,并申報了智慧蕪湖大米基地項目并和荸薺(200畝)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
2、圍山村流轉100畝土地引進培育浙江寧波客商投資稻蛙共養項目,已取得畝產附加值近萬元,并帶動周邊2戶村民加入稻蛙養殖隊伍,并帶動附近村民約40人就業,同時率先開辟了我區以村委會為主體的農用地流轉的先河;
3、積極幫扶蕪湖市最大的無花果種植基地(110畝)項目,一是邀請市農技專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二是2020年水災損失給與救災補助2.3萬元;(7月6日,黃靜書記帶隊赴現場調研),今年生產經營勢頭良好,畝產利潤可達8千元,2020年新建的陽舜經濟合作社(江蘇蘇州人)小龍蝦和螃蟹養殖基地已實現盈利,步入正軌;此外金銀花、菊花和瓜蔞子種植基地,火龍果、雪梨采摘園等特色農業項目發展勢頭良好,示范效應明顯。
4、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農業增產增效提供基礎條件,今年我街道申報了2000畝的高標準農田項目,結合三湖一壩項目統籌實施,標準由2250元/畝提高至3500元/畝,目前土地流轉已完成1200畝,項目設計評審和清單已編制完成,正在進行招投標。
5、正山家庭農場自發承租的200畝土地進行高標準農田改造,提高了產量和質量;區委組織部、區農水局扶持的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圍山村7000平米鋼構蔬菜大棚建設已施工過半,建成后將帶動推進蔬菜大棚標準化推廣布局。
(二)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1、持續推進“三湖一壩”生態治理綜合開發項目,在對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結合我街道現有水面的現狀,我區做出了“三湖一壩”生態治理綜合開發的戰略決策,一期項目采取EPCO模式推進實施。項目于3月4日啟動,水生生物園已成型,1、2號水循環生態溝渠已基本完工;共完成清淤52000立方,朱村汊2000米沿湖岸線已完成護坡及護岸的修整,道山環湖道路路基已建成,一期項目已完成近60%的工程量,游客服務中心,道山水面淤等工程正加緊穩步推進。項目效果已初步顯現,項目區每日晚間散步休閑的民眾可達2000多人次。
2、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是全面實現了農村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制定了小掃員績效考核機制,清理亂推亂放180余處、亂披亂掛210余處,拆除違建350余平方米,清理無功能建筑物40余處;二是以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大黑臭水體整治,今年我街道共四條整治任務,郭東村及大路橋兩處已進場施工。三是全力推進改廁工程,累計完成改廁共計2560戶,順利通過安徽省三年行動評估驗收工作,改廁民意調查滿意率達百分百,今年的167座改廁任務正在啟動招投標程序,力爭10月底完成全年改廁任務。
3、結合鄉村振興項目實施的有利契機,努力將善瑞村建設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一是全力實施善瑞代村美麗鄉村中心村,項目計劃投資1200余萬元,并結合永善路精品農村旅游線路一并實施,力爭將代村打造成城南民宿旅游的休閑示范點,母親設計完成,正進行招投標工作。二是積極實施善瑞村作為我區首個整村污水處理推進項目村,項目已進入設計階段,由區環保局和農水局共同牽頭實施。
(三)致力鄉風文明提升改善,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一是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以及村民議事會,以“一約四會”推動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二是突出抓好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注重家庭建設、家教傳承和家風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三是大力發掘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發揮新鄉賢示范引領作用,涵育文明鄉風。我街道共評選各類蕪湖好人6人,弋江好人17人,最美庭院12戶,星級文明戶15戶,2020年圍山村榮獲市級鄉風文明示范村。
(四)積極探索鄉村治理合理模式,推動鄉村和諧發展。
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為重點,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對火龍村、新聯村分別派駐村第一書記,強化領頭雁的作用。二是充分發揮黨員之家示范帶頭作用,推進基層治理和黨建網格統一,不斷深化“網絡、網格、網紅”融合,在圍山村試點推行黨員積分制,引導黨員帶頭參與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三是以建黨10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扎實開展各類紀念和表彰活動,號召和凝聚廣大黨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推動鄉村建設和諧發展。四是建設平安和諧鄉村,主動化解各類社會矛盾,2020年,街道獲評省級信訪維穩“三無”街道稱號。
(五)積極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鄉村民眾生活水平。
一是扎實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圍繞突發嚴重困難戶及邊緣易致貧戶兩個重點,結合“兩不愁三保障”和“一安全”有關情況,以村兩委成員為網格員,所包保自然村為網格單元。明確集中排查責任人,逐村逐戶進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目前共排查出四戶D級住房安全對象戶,已上報并同時對其進行房屋改造,二是扎實開展房地一體化辦證工作,將農民擁有的宅基地和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富賦予法律保障,也是壯大農民收入的有效載體。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三湖一壩和代村中心村建設為契機,將善瑞村打造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并積極探索善瑞村作為城南鄉村休閑旅游和民宿的試點。
(二)、有針對性的開展新型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例如:民宿、餐飲、廚藝、特色種養殖等),提升農民職業技能,激發他們利用自身基礎和有利區位條件創業增收的意識和本領。
(三)、以小斗門自然村為試點,打造破除農民紅白喜事人情往來的陳規陋習,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同時積極開展最美庭院和門前三包的評比活動,使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得以長期維護。
(四)、以換屆選舉為契機,發展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同時加大相關培訓力度,提升和促進他們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21
全村轄1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共有187戶899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4戶32人,目前已脫貧6戶19人,剩余貧困戶8戶13人。耕地面積545畝,林坡面積106畝。村三委班子健全,有黨員41人。
近年來,xx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鎮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圍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強化農村社會治理,保持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良好局面,各項工作有了新進展。現具體匯報如下:
一、統籌謀劃,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狠抓扶貧基地建設,積極發展扶貧產業。xx鎮xx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生產車間和防塵設備及配件車間,兩個企業發展趨勢良好,產值達一千萬余元。可持續吸納村內群眾就近務工,提高群眾收入的同時增加群眾勞動技能。二是因勢利導,規模發展傳統優勢產業。xx村有養殖傳統,目前全村養羊500余只,養牛20余頭,養豬100余頭。下步計劃統籌整合,集中養殖,規模發展養殖產業。三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利用坡地種植花椒300余畝,預計每畝可為群眾增收3500元;現正申報蔬菜大棚集體經濟項目。計劃流轉土地35畝,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納務工群眾150余人,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擴寬群眾增收渠道。
二、軟硬件齊配套,環境提升實現新跨越。
一是強化農村凈污水分離基礎設施建設。xx村多年來一直使用自備淺井的地表水,每逢大旱用水就特別困難,平時水的質量也很差。20xx年,xx村利用上級資金138.5萬元實施安全飲水項目,全村所有農戶都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解決了群眾用水難的局面,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投資220萬元新建三級污水處理設施4處,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部排入污水管網,改變了xx村污水橫流的局面,方便群眾出行,獲得群眾交口稱贊,有群眾開玩笑“抱怨”說:“新買的膠鞋也派不上用場了,出門全是水泥路,雨水直接排走,沒了泥濘土路,膠鞋也無用武之地了”;同時xx村利用上級資金,積極推廣戶廁改造項目,目前改造農廁172戶,改造率達到91.9%,
二是積極推進村莊綠化項目。栽植雪松、櫻花、白皮松、法桐、大葉女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態宜居環境;20xx年初,xx村購買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個,栽植小葉女貞造型樹,形成特色綠化,是遠近聞名的靚麗風景。
三是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配備垃圾清運車一輛、垃圾桶40個,聘用3名專職保潔員,1名兼職保潔員。20xx年初,結合xx鎮“紅紅火火過大年”行動要求,對常年堆積的垃圾進行徹底清除,持續保持,徹底改變臟、亂、差現象,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xx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
三、志智雙扶,家家戶戶樹立新風尚。
一是重先進評選,樹文明新風。積極開展“xxxx”等系列評選活動,除物質獎勵外,大力進行公開宣傳,將“xxxx”證書敲鑼打鼓送往娘家,發揮榜樣力量,助力文明鄉風;二是舉辦文化盛宴,弘揚優良傳統。舉行新春趣味運動會,通過賽跑、拔河、猜燈謎、下棋等活動,營造節日氣氛,凝聚人心;舉辦敬老孝心餃子宴+文化宴,讓村內60歲以上老人共同歡聚,吃餃子、看文化大戲,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四、黨建引領,自治能力得到新提升。
一是加強組織。村組織機構健全,黨員干部踐行模范帶頭作用,壓實責任,提高了黨支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制度。制定xx村村規民約,規范村民文明行為準則。通過“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結合,形成xx村“善治”的農村治理形式。三是優化服務。設立便民服務大廳,為群眾提供日常生產生活、水電維修、惠民實事等便民服務;建設125平方標準化衛生室,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制度,開展遠程診療、簽約服務、專家義診等服務項目,通過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群眾幸福感。
新時代的xx村將繼續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強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富裕、美麗、文明、和諧、生態”新xx,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我們也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xx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 篇22
20xx年,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全鎮鄉村旅游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打造特色、持續推進。現將全鎮鄉村旅游工作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回顧和總結
20xx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一直把鄉村旅游工作作為重點工作、特色工作和富民工程抓推進,20xx年全鎮鄉村旅游工作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主要是:
一)、節慶活動樹立品牌。
在舉辦首屆鄉村桃花節的基礎上,20xx年,黨委政府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鄉村桃花旅游節,而且在活動內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通過強勢宣傳,樹立了我鎮鄉村旅游生態、環保、自然、休閑的品牌特色,夏集鄉村桃花旅游知名度更加空前,全鎮發展鄉村旅游的信心更足。
二)、項目建設順利開工。
20xx年我鎮旅游業項目建設任務是桃花源創建江蘇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2017年,借助舉辦鄉村桃花旅游節東風,我鎮桃花源成功獲批揚州市特色田園鄉村項目。該項目投資近1000萬元,項目實施后將極大提升桃花源的道路交通、給排水系、節點景觀、接待中心、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目前,該項目田間道路項目已進場開工建設,其他配套建設項目在履行招投標程序后開工建設。為年底桃花源創成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打下基礎。
三)、專項工作獲得好評。
我鎮旅游業條線同志工作積極主動,旅游業常態化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特色化工作成績喜人。2017年,旅游業條線精心組織人員參與全縣旅游導游詞創作比賽,1人獲得二等獎,2人獲得三等獎。20xx年,我們組織人員參加全縣導游詞演講比賽,我鎮參賽選手夏歆獲得預賽第一名、李良獲得預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全鎮旅游工作走在全縣前列。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全鎮鄉村旅游工作取得了突破、形成了特色、樹立了品牌。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品牌創建成效不佳。
20xx年,我鎮鄉村旅游品牌創建任務是桃花源創成江蘇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景坤園創成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對照創建任務,還存在較大壓力。一方面是桃花源項目建設進度不快,需要加快建設速度,確保能夠在20xx年元旦前通過考核驗收。另一方面是景坤園資金投入不足,園區負責人創建欲望不強、動力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溝通和引導推進。
二)、項目建設速度不快。
桃花源特色田園鄉村項目是20xx年住建局和旅游局項目建設考核的重點,年終必須通過檢查驗收,否則住建局和旅游局將對全年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目前,該項目僅有田間道路進場開工建設,其他配套項目仍然停留在編標和招投標階段,進展不快。項目能否如期建成,通過考核驗收的壓力較大。
三)、服務設施有待提升。
我鎮鄉村旅游宣傳營銷活動成績喜人,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是停車場、星級化廁所、景區WiFi全覆蓋和交通干道沿線統一標準的旅游景點標識標牌建設任務還沒有行動,需要確定方案、迅速啟動、抓好建設。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20xx年下半年,我們將圍繞年初目標考核責任制和黨委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著重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
一)、項目建設抓提速。
圍繞項目考核驗收時間節點,桃花源特色田園鄉村項目建設進展不快,部分項目還沒有完成招標,進場施工日期尚難確定,如期接受市縣驗收壓力較大。我們將全方面做好服務和推進,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年終順利通過專項考核驗收。
二)、旅游品牌抓創建。
桃花源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創建雖然已經啟動,但是進展不快。景坤園四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創建考核任務: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星級廁所、停車場、旅游項目拓展等創建項目沒有啟動,壓力較大。原因是企業負責人創建意識不強、動力不足。我們將耐心細致做好宣傳和服務工作,加快推進品牌創建工作。
三)、服務設施抓完善。
結合年終旅游業考核細則,全鎮鄉村旅游生態停車場、星級化旅游廁所、景點交通道路標識標牌、景區WiFi網絡覆蓋等公共服務設施還沒有配套完善,下一步將結合本鎮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加快配套完善。
四)、宣傳營銷抓推廣。
注重辦節聚人氣、樹品牌、創特色的效應,以花為媒,以節造勢,持續舉辦好鄉村桃花節和美食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全面做好夏集鄉村旅游宣傳和推廣,進一步放大辦節效應,打造鄉村旅游特色,樹立鄉村旅游品牌。
五)、旅游商品抓研發。
抓好旅游產品研發、包裝、銷售,延長鄉村旅游產業鏈,提高旅游產品附加值,是鄉村旅游經濟一個重要支撐點。我們將在成功申報里下河農產品、水月牌水果、大地飛鷹禽產品等品牌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本地農副產品特色,對本鎮名特優農副產品進行品牌申報注冊、加工包裝、推廣營銷,拓寬對外銷售渠道,提高群眾收入水平。同時,加大旅游紀念品等各類旅游商品研發力度,多渠道增加鄉村旅游收入。
20xx年,我們將圍繞目標、理清思路、真抓實干,節慶活動樹品牌,以點帶面促發展、多著并舉助增收,推動全鎮鄉村旅游工作再上新臺階。
【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數字化鄉村發展工作總結(精選8篇)12-21
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12-21
數字鄉村工作總結(精選5篇)12-21
數字城市的發展與建設08-29
數字鄉村的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1篇)12-21
數字鄉村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1篇)12-21
鍵控技術的數字實現與發展10-16
鄉村旅游的發展與前景10-14
鄉村旅游發展意義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