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學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語文教學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對高中生進行思辨能力訓練的極好途徑。議論文寫作的好壞不僅僅關系到學生在高考中得分的高低,還關系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的現狀是高中生不會寫議論文,甚至是不知什么是議論文。一提到寫議論文,學生就手足無措、抓耳撓腮、無從下筆。即便逼他們動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十分乏味。個別學生甚至連議論文的格式都不懂,或論點不明,或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力,或結構混亂。寫不好加上不想寫,使得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步履維艱。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主要從學生寫作和教師教學兩方面總結如下:
一、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偏低的原因:
1、不知如何論述。好多學生碰到一個論題后,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展開。用俗話說,這是沒有找到論述的竅門'。實際上,對某一問題進行論述,可以從不同角度展開。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分別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和'如何'的問題。如寫《誠信》,就可以寫什么是誠信,如今社會為什么需要誠信,如何做到誠信。
2、不會論證分析。論證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具體到'如何擺'和'怎樣講'時,卻不甚得法。簡單點說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論點和論據連接起來。往往是論點一擺,再緊接著就是例如,或者寫上幾段名人名言,文章就結束了。中間沒有闡釋句,對論據也缺乏概括性的分析。總之一句話,有論點,也有論據,但水油分離,毫無論味。無非就是觀點加材料的疊加。這包括:a.不善于從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從親身經歷中提煉論據;b.有了充分的論據,但在論證過程中,不能做到正反對舉,點面結合,詳細映襯,古今中外并存,事實事理俱在。于是,形成材料堆砌,使人莫衷一是.不會揭示材料的內涵。
3、材料積累不夠。舉例不過那么幾個:中國的屈原、項羽、司馬遷、張海迪,外國的愛迪生、牛頓、居里夫人。即便列舉出來也不會多角度尋找與論點的關系,只是老一套。以致材料不能為觀點服務,說不出道理,為了湊足篇幅,只好寫些不著邊際的話。
知識面狹窄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不關心時事、不關注社會。許多學生仍然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因此他們寫議論文僅僅是說說大話空話,引幾句名人名言,或用幾個陳舊得發餿的前人的故事。二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很高,但應試教育仍暗潮涌動,學生忙于應付堆積如山的數理化作業,很少有時間看課外書,更不用說去讀讀政論文了。
二、教師的議論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作文教學存在重記敘文輕議論文的輿論導向。一些專家認為高考作文應寫富于生活氣息的活生生的記敘文,大力提倡寫記敘文。它可以讓學生關注自身生活,有話可說。而認為議論文需要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過高,學生不會寫就不要寫。因此,這導致一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忽視議論文。久而久之,學生也認為議論文不會寫無關緊要。
2、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師不重視議論文教學。許多教師迫于應付種種考試而疲于奔命,卻忽視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如速讀習慣、作讀書札記習慣、使用工具書解疑的習慣等等。有時為了趕進度,隨意壓縮課時,把教材內容擠成壓縮餅干硬喂給學生,結果食而不化,嚴重影響了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3、議論文教學只把傳授議論文的基礎布局和寫法方法當作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法寶,只講解與論點、論據、論證有關的寫作知識,或單一的指導學生議論文的結構,卻沒有或很少針對論證分析進行教學,以致于學生似乎聽懂了該怎么寫的道理,掌握了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思路,但仍然不會論證分析,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絲毫沒有解決。
針對議論文寫作存在的雙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怎么辦?我想只有遵循八字原則:對癥下藥、事半功倍。才是改變現狀的解決之道。
一、教師必須轉變觀念,重視議論文教學。
不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寫作文體,而且從某一程度上看,議論文比記敘文更加重要。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
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缺一不可。議論文的這一特征要求學生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材料駕馭能力。可以說議論文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學習議論文的寫作,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的心智快速成長起來。同時議論文寫作的高要求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閱讀面和視野的擴大都有重要意義。
分析江蘇省20xx年至20xx年的高考題目,有一大半題目也比較適合寫議論文。如06年的《人與路》,09年的《綠色生活》,10年的《品味時尚》,11年的《拒絕平庸》,12年的《憂與愛》。這些題目相對而言,記敘文寫作難度要大。而寫議論文思想更深刻,立意更高遠,更具備現實意義,文章更容易出彩。
所以,教師應該把議論文教學提升到與記敘文教學相同的地位,重視議論文教學,同時也要對學生強調議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觀念。
二、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并學會挖掘、運用素材。
用事實證明道理,這是議論文最常見的說理技法,也是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廣泛運用的手法之一,其關鍵在于事例的選擇。優秀的學生往往能夠從熟知的事例中出新、出巧,轉換思維,給讀者以多方面的思想震撼,從而更好地論證話題。一篇好的議論文,必然有好的素材對其進行支撐。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積累、挖掘和運用。
首先,指導學生建立論據收集本,豐富自己的素材儲備庫。同時,教師在每天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在課堂上分享。也可以讓同學們把素材本互相傳閱、交流,這樣一個同學所積累的素材變為全班同學的素材。例如:'著名主持人楊瀾當年放棄央視主持工作,毅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新聞傳播學,而今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這一素材通過大家討論,發現這個素材可以用于:學會放棄、堅持等話題之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機會,素材積累增加了,素材運用方向也增多了。
【高三語文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語文教學總結11-14
高三語文教學的工作總結05-26
高三語文總結11-18
高三語文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2-22
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05-12
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07-01
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精選]07-28
高三上教學語文工作總結06-26
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