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論文
1.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中,政府逐漸取消對企業的干預,將企業經營的重大權力交給了經營者。企業自主權空前膨脹,作為國有資產代表的政府部門的監管卻逐漸削弱,所有者監督的缺位,舊主管部門權力的削弱和長年來形成的干部人事制度,使得缺乏產權市場和人才市場幫助并監督的許多國有企業出現了“內部人控制”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一部分代理人利用信息占有上的優勢,向委托人隱瞞事實。包括向委托人隱瞞企業經營狀況、經營環境等有關信息以謀求委托人的較低期望值,從而減少經營壓力,為以后謀取私利創造條件;向委托人隱瞞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以騙取委托人的任命;盡可能爭取到較多的低價資源,得到政府扶持。
(2)在企業經營中采取各種方式損害所有者利益。包括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少經營損失或增加經營收入,增加不必要的費用以謀取私利,編造種種理由推卸責任,運用各種不正當手段減少上級代理人可能帶來的懲罰等。
(3)在企業改制及產權流動重組過程中使國有資產流失。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時,以各種名目化國有資產為集體資產或個人資產;一些國有企業通過辦集體企業與非國有經濟聯營,逐漸把國有資產轉變為非國有資產;在企業存量資產調整中,對企業產權評估不實,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4)缺乏長期投資和技術改造的動力。由于經營者剩余收益激勵的模糊性和不穩定性,涉及未來的重要決策,如投資和技術改造往往被經營者限定在可預見的時間范圍內,這種做法經常與企業發展的需要不一致,從而導致“行為短期化”,即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不合理,但從經營者個人來看又是一種很合理的選擇。
(5)財務關系透明度低,甚至是“暗箱操作”除了部分屬于財會人員素質低、制度不徤全等因素外,許多情況則屬于有意而為的結果。
(6)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代理人可能基于網絡技術與企業外部的公司結成戰略聯盟(網絡式虛擬聯盟),這時,企業需要考慮的不僅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單位的利益,還需要考慮網絡聯盟的其他公司的利益,它使得會計管理責任范圍擴大,經營復雜性增強。
此外,由于信息不對稱,出資者在非充分了解信息的情況下,使一些不稱職的經理充斥管理崗位,排擠了優秀的經理人員,即產生了所謂“劣幣排斥良幣”的現象。鑒于以上種種弊端,建立徤全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機制,尤其是加強所有者的會計控制,是完善我國公司法人治理,防止會計信息失真,規范企業行為的唯一有效途徑。
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層次化體制的構想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作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為代理人的經營者均是會計控制的主體。所有者實施的會計控制是對經營者的會計工作及其會計工作質量的控制;經營者實施的會計控制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等的控制活動。這種現代企業雙元控制主體的客觀存在,必然會產生兩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因此,在設計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機制時,應注意二者的協調問題,以“協調”作為會計控制的基本目標,設計合適的激勵與約束并重的會計控制方法和體制。筆者認為必須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會計控制體制,其設想是,從大的方面將會計控制分為兩個層次,即以委托代理理論為依據將現代企業中的利益主體分為所有者(委托人)與經營者(代理人),從而形成所有者的外部控制和經營者的內部控制兩大控制主題。為使會計控制體制更加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筆者按現代企業制度內部的組織結構將會計控制層次細化為股東大會、董事會、總經理3個控制層次。另外,附以監事會、審計委員會、審計部3個內審部門。下面對這一會計控制層次化體制的設想做詳細的介紹與分析。
2.1第一大層次是所有者對經營者的外部控制
在這一層次的控制中,所有者是控制主體,控制對象是經營者的會計工作及其質量。在現代企業中,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所有者不直接干預企業日常經營決策的條件下,公司的所有者仍然必須保持對企業的'最終控制權。正是通過這些權利的運用,所有者能通過董事會對企業經營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對高層經理人員進行與所有者目標兼容的激勵。企業獨立享有自主經營權并不意味著對所有者行使所有權監督的排斥,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1)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會計控制。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利機構,他有權任命或更換董事和監事;審議批準董事會和監事會的報告;決定董事和監事的報酬等等。股東大會實施會計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業提供真實、完整、有用的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信息,監督管理當局的經營管理行為,做出正確的投資及管理決策。股東大會實施會計控制也應采用“激勵h約束”的方式。股東可根據公司規模的大小及繁簡程度選擇設置監事會或在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
(2)董事會對總經理的會計控制。董事會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會接受股東大會的委托行使對公司的控制權和決策權。董事會對內管理公司事務,對外代表公司同第三者進行交易活動,其有權選聘或更換經理人員,并對其進行激勵。同時,董事會還代表股東履行對總經理的監督責任。董事會作為委托人需要對總經理的具體經營管理行為進行控制,其實施會計控制的手段也應是“激勵h約束”在這一層次中,董事會為更好地對總經理進行會計控制,一般可采用財務總監制度。財務總監制亦稱財務總監委派制,是指在企業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由董事會向企業委派財務總監,并授權其參與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組織和監控企業日常財務活動的一種所有權監督制度。它是從公司治理結構角度去行使權利,代表所有者利益對經營者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是順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而建立的一種有效的監督機制。財務總監控制作用的發揮首先通過對企業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的領導和控制,掌握會計系統的運行,對于企業重大的交易、資產變動等擁有審批權;其次,通過主持定期及非定期的企業內外審計,及時發現企業經營和會計方面己經發生的或潛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財務總監制的建立,硬化了所有者對經營權的財務約束,使經營者在重大經營決策和財務收支活動方面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所有者的利益。
2.2第二大層次是經營者的內部控制
經營者的會計控制就是“對會計的控制”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指的會計控制,它是通過會計工作和利用會計信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等活動,以使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這一層次是總經理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會計控制。在這一層次上,總經理的會計控制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經營管理要求的內部經營管理組織機構,建立經營風險控制系統,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及時提供會計信息,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其實施的會計控制方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規劃控制。主要包括:一是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應當加以分離的職務有:授權進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執行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審核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記錄該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保管某項財產的職務與記錄該項財產的職務要分離。二是組織機構的相互控制。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必須得到授權,并保證在授權范圍內的職權不受外界干預,每項經濟業務在運行中必須經過不同部門并保證在有關部門間進行相互檢查;在對每項經濟業務的檢查中,檢查者不應從屬于被檢查者,以保證被檢查出的問題得以迅速解決。
(2)授權批準控制。首先要明確企業內部某個部門或某個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準才能進行。其次,要明確每類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檢查制度,以保證經授權后所處理的經濟業務的工作質量。
(3)預算控制。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編制詳細的預算或計劃,并通過授權,由有關部門對預算或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
(4)實物控制。對企業實物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首先,限制接近,以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及與實物資產有關文件的接觸。其次,定期進行財產清查,保證財產實有量與記錄的一致。
3.結語
以上是筆者針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現狀,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的特點所構想的一個多層次的會計控制機制。我國己經成為WTO的正式成員,我們可以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探索出真正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機制。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論文】相關文章:
建立“三種機制”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論文06-07
建立“三種機制” 實施“人才強企”戰略06-05
建立三種機制來實施人才強企戰略06-06
遠程教育培訓機制的發展與完善論文08-17
現代薪酬管理的理念及特點論文08-14
企業內部人才流失的主因與處理戰略論文08-01
建立自信的勵志名言08-18
在公訴制度下被害人的訴訟地位及其權利保障機制的構建08-13
薪酬管理下員工激勵措施探討的論文07-28
財務角度下的企業薪酬管理分析論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