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寫征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征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美好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妙。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簡潔,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愿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后,肯定不要遺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奶奶告知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美麗。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著很多棗,一色的紅,可美麗!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后,就可以包餃子。爸爸搟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干,笑瞇瞇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一個個潔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里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終一道菜上桌后,年夜飯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么美好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么一般而又別出心裁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愿和對祖國的期望!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2
北大校長王恩哥送給畢業生十句話中的第三句話是:“樂于吃‘兩樣東西’。一個是吃虧,一個是吃苦。做人不怕吃虧,做事不怕吃苦。吃虧是福,吃苦是福。”“這兩樣東西”是我們全家人的最愛,從小耳濡目染,我也慢慢喜歡上并愛上了它們。
吃虧是福
記得第一次被老師訓斥,那是五年前的一個早晨。當看著甩在桌子上的畫滿紅“XX”的作業本,我的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恨不得有個地縫能鉆進去。可當我拿到作業本后,我發現與自己做得完全不一樣,仔細一瞧,是別的同學的作業,老師弄錯了!我氣憤極了,老師怎么不分青紅皂白就亂訓人呢?雖然當時老師就道歉了,我還是不能釋懷。一回到家,就竹筒倒豆子發泄一番。我本想,爸爸一定會站在我這邊說幾句公道話。誰知爸爸聽完后,微笑著說:“女兒今天受委屈,爸爸請你吃大餐。不過‘吃虧是福’,我家妍妍宰相肚里能撐船,不會計較這點小事的。”經爸爸這么一開導,我心中的怨氣全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也正是受爸爸的影響,我的性格變得大大咧例,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同學們都說我傻乎乎的',我不在乎。因為我始終堅信:吃虧是福。
吃苦是福
世上有種人叫別人家的孩子,而我好似與這個頭銜無緣。在我的家里聽不到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話語。在父母的眼中,我就是我,無需和別人去比。正是因為媽媽的“寬容”,我的學習特別輕松,成績就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但去年期末考試,我的數學成績竟然跌倒了谷底。媽媽為此十分著急,向老師、同事和家長請教,希望能找到一種靈丹妙藥,提高我的數學成績。在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后,媽媽每天和我一起做數學題,及時發現我的錯誤,并和我一同分析錯誤的原因。看著媽媽每天那么忙碌,我有點于心不忍,發誓自己一定努力,讓媽媽少操點心。媽媽還是不放心,來了個現身說法鼓勵我。當年,她為了考編,七天背完一本磚頭厚的書,從沒喊過苦,叫過累。我是她的孩子,肯定會遺傳她這種能吃苦的精神。她還與我分享了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在媽媽強大的“攻心”術下,我開始意識到:所謂的學霸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我并不比他們差,努力了也一定能成為學霸。話雖說得容易,但做起來難。每當我想停下腳步休息一陣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媽媽的這句話就響在我的耳邊,激勵我勇往直前。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數學成績來了個漂亮的逆襲。這軍功章得益于媽媽,得益于良好的家庭。
感謝爸爸媽媽,讓我享受了吃虧、吃苦的幸福;感謝爸爸媽媽,教會了我自尊、自信;感謝爸爸媽媽,為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我會將做個快樂的吃“貨”進行到底,來傳承我們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3
家風,就像學風校風一樣是不可缺少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是一個家庭的棟梁,是讓后代健康成長的基礎下面我就來說說什么是家風。
家風,每當我看見這個字眼我就想起了中央電視臺在春節期間做的節目,他們的記者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的采訪,問街上的陌生人他們家的家風。在看這個節目時我就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想起了媽媽在我小時候說的話,媽媽說;‘做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絕對不可以投機取巧,不管做什么是都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要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還有就是對人要友善,只要你友善的對待了他人,他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這樣不管你做什么事都會一帆風順,自己的心里也會特別高興。’
在互聯網上是怎么解釋的,家風,又叫門風,家風在通常的情況下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錯,因為不是有一句話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道下來嗎?這不就正好說明了家風是作風的體現嗎?其實在我國古代的人們就非常的注重家風的培養,在書中就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語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我們通常都會以一個人的家風來評價某一個人,不是在權威的解釋里就說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嗎?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可以說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晚輩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風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家有個良好的家風而驕傲!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4
小草,只有在春雨的呵護下,才能茁壯成長;雛鷹只有在老鷹的哺育下才能一飛沖天;同樣,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健康成長。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炙烤著大地。村莊周圍的樹兒卻依舊意氣風發在烈日下閃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絲毫不妥協。而此時的我正在烈日下欣賞著鄰家小孩的“自駕游”呢!只見他兜了幾圈后,便下了車。我鼓起勇氣跑到他身邊,一本正經的對他說:“能借給我玩一會兒嗎?”他猶豫了一會,但終于還是笑嘻嘻地對我說:“你玩吧”,說完便匆匆走開了。于是我二話不說便上了車,開始了屬于我的“自駕游”。好景不長,過了一會兒,車子便動不了了。我下車一看,原來是車子壞了。驚慌失措的我望著被自己弄壞的車子,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他正好走過來,我見狀慌忙逃跑卻聽見身后一陣又一陣的哭聲。
我躲進了自家的后院,一躲就是幾個小時。傍晚,我找到我父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知。此時的我不知如何是好,是該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還是該當一個懦夫呢?就在我做出選擇,準備主動承認錯誤時,又見父親從口袋中掏出零錢打發他走了。
天黑了,父親終于找到了我,我知道這次插翅難逃了,只好低著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思緒剛落,父親卻領著我回家吃飯了。我大吃一驚,心里的大石頭終于放了下去,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了。
吃過飯后,父親放下碗筷并沒有訓斥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林林啊,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出來承認錯誤。”我紅了臉,低下頭無言以對。
父親又接著說:“你知道錯了嗎?下次不許再這樣了。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知道嗎?”我鄭重地點了點頭,并保證以后一定做一個敢于擔當的男子漢。
從那以后,我的家訓里便多了“勇擔過錯,可謂大丈夫也。”這一條,它時刻提醒著我做錯事就要去承認錯誤,男子漢要敢做敢當。
光陰似箭,日子總在不經意間流去。轉眼我長大了,經歷了許多也懂得了很多,但還是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挑食。每每餐桌上出現不稱心的菜肴時,我總會耍起小性子,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母親發現我的壞習慣之后,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她還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生活拮據吃不飽飯的故事。我羞愧難當,與母親相比我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呢?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浪費糧食了,從那時起“勤儉節約”成為了我家的'另一個家訓。
家風家訓伴隨著我一路成長。無論何時何地,它都使我終生受益。良好的家風家訓,讓我如沐春風,享受著生活的溫馨和快樂;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銘記于心,砥礪前行,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篇難堅持下來的事兒,首先呢是善良,其實每個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的,這是人的本性,可是有些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后,沒有保持那顆本真,善良的心,所以,你要記得,不管發生什么,經歷什么,都不要忘記,最開始,最簡單的善良。其次是誠實,指的是你的言行要忠于善良的心,不要撒謊。”那時候,我總是半懵半懂地點點頭,雖然現在老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同我說過的話,教我寫過的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其實家風不只是口頭上喊得口號,更要付諸于行動。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買東西看到路邊有一個年近60歲的爺爺,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那個孩子雖然臉上臟兮兮得,但是那兩顆不諳世事的大眼睛卻朝四周望來望去。記得當時已經是秋天了,可是那個爺爺只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把僅有的一件外套披在了小孩的身上,而自己,則凍得瑟瑟發抖,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注意到,這個爺爺好像只有一條腿!在他和小孩面前,有一個塑料的小盒子,里面零星散落著幾枚一角的硬幣,我正在心中暗自感嘆著他的不容易,卻沒想到一旁的媽媽突然走過去,輕輕地在那個盒子里放了20元錢,然后默默地拉著我離開了哪里。臨走前,我看到那個爺爺眼中充滿感激的目光。還有聽到他極小的,沙啞的一聲:“謝謝!”
回家后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給那個爺爺20元錢呢?”媽媽微笑著說:“還記得你老爺爺和你說過的話嗎?要善良、誠實,要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我相信那個爺爺是誠實的,你也看到了,他只有一條腿,他生活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才給他那20元錢,雖然錢數不多,但也是心意。”聽完媽媽的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原來善良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在看到困難的人時的一次幫助。而不是漠不關心。
“善良、誠實,”短短的四個字,卻讓我感到了濃濃的暖意,這是我的家風,充滿愛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5
家風,就像學風校風一樣是不行缺少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是一個家庭的棟梁,是讓后代健康成長的基礎下面我就來說說什么是家風。
家風,每當我觀察這個字眼我就想起了中央電視臺在春節期間做的節目,他們的記者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的采訪,問街上的生疏人他們家的家風。在看這個節目時我就在心里悄悄的問自己,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想起了媽媽在我小時候說的話,媽媽說;‘做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肯定不行以投機取巧,不管做什么是都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要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還有就是對人要友善,只要你友善的.對待了他人,他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這樣不管你做什么事都會一帆風順,自己的心里也會特殊高興。’
在互聯網上是怎么解釋的,家風,又叫門風,家風在通常的狀況下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錯,因為不是有一句話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道下來嗎?這不就正好說明了家風是作風的表達嗎?其實在我國古代的人們就特別的注重家風的培育,在書中就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語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我們通常都會以一個人的家風來評價某一個人,不是在權威的解釋里就說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嗎?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可以說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常常的教育,它對晚輩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風是不行缺少的,是特別重要的。我們應當為自己家有個良好的家風而傲慢!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6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美好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妙。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簡潔,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愿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后,肯定不要遺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奶奶告知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美麗。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著很多棗,一色的紅,可美麗!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有一次,學校在每個班里選擇幾名美術作業畫的好的`人去畫一副主題是“防止環境污染〞的畫,還讓用4k的素描紙畫,我當時就傻了眼,心里默念著:沒有我,沒有我,沒有我。可是老師偏偏把我選上了,當時我真是又傲慢又發愁,心里想著:哎呀,這幅畫該怎么畫呀?多會兒才能畫完呢?我中午回到家,臉上露出不高興的表情,媽媽似乎一眼就可以看穿我的心思,就問:“怎么啦?誰又惹我們家珍寶生氣了呀?〞我把這件事情告知了媽媽,媽媽就說:“沒事兒!一點一點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幸虧離交稿的時間還有一個星期,我就先起了一個稿子,后來我每天畫一點,休息日多畫一點,不知不覺就到了交稿的日期,我一鼓作氣把畫兒畫完了。原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肯定會取得勝利的。
在我剛上三年級的時候,英語我學的一塌糊涂,那些單詞我都不會念,怎么背都不會,直到把二十六個字母都學完,我卻只背會幾個單詞,直到考試,迷迷糊糊的進了考場,結果考試成果一塌糊涂,分數讓我特別失落。心想這成果回家肯定會被重重的責罵,但卻只聽到媽媽這樣一句話:“我們給你報一個英語班吧!這樣,你就可以多學英語語法,提高英語成果。〞之后我每天回到家里聽錄音,課間背單詞,一點一點,課文里的單詞我都認得了,后來我的英語成果就一點一點的提高了,最終我不僅把握了課上的內容,還學了不少課外的單詞短語。后來我考得很好,真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呀!
我特別感謝我們家的家訓,是它讓我在前進的道路上克服困難;是它讓我在失落的時候振作起來;是它讓我的學習成果名列前茅。我特別感謝我們家的家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7
家風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家風如同一條堅實的道路,陪伴我走向光明;家風如同一面明鏡,時刻映照出我的不足。
在我家的客廳里,懸掛著一幅字畫:苦盡甘來,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中總是有種莫名的激動。爺爺告訴我,要將這句話銘記在心,它會給我帶來無盡的力量和啟示。
步入初中后,學習壓力像個巨大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到了初三以后這樣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們不再像小學時候那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呆在溫暖的被窩有更多的時間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們更怕冬天的來臨,寒風像個怨婦一樣在我們的耳旁嘶吼著、咆哮著,它告訴我們你只能前進,盡管這樣的學習很艱苦,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為明天鋪上一條美好的路。
我慢慢閉上眼睛,回想起最近英語成績下降的事情。老師問我原因,我卻無法回答。我開始認真思考起這個問題。有一天回到家,心情十分沮喪。爺爺問起了我的情況,我訴說了我的困擾。爺爺微笑著說:“你最近的問題根源在于缺乏認真,是嗎?”我點了點頭。爺爺接著問:“能告訴我具體原因嗎?”我低聲說:“最近太累了,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聽完后,爺爺指著大廳墻上的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凝視著這句話,爺爺解釋道:“這句話的含義很深遠。”我便俯身靜聽爺爺講述這句話背后的故事。
爺爺告訴我,家里有一種家風傳承了幾十年。他小時候,老爺爺就曾告訴過他,想要得到甜美的蜂蜜,就不能怕穿過蜂林,不能一味地退縮。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吃點苦,積累經驗,去體會生活的美好。聽著爺爺講述他們過去的艱辛,我深有感觸。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是多么幸福。我茅塞頓開,開始認真地學習英語,拼寫單詞。不難我不怕,不易我不懈。每一句爺爺的話都讓我細細回味。學習的動力重新燃起,仿佛渾身充滿力量。這次模擬考試后,我的英語成績也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家風伴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苦是我們的美德,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報。家風牢記我心。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8
我有一個瘦爸爸和一個胖媽媽。雖然我從不覺得我媽媽胖,但我媽媽說假如她聲稱自己胖,別人就不會認為她胖。
媽媽說他爸爸的身材就像莫文蔚,他全身找不到一絲肥胖的痕跡。我不知道莫文蔚是誰。媽媽說那是一位女歌手。媽媽還說爸爸的身材很好,可以穿旗袍。
我父親說我母親是只懶豬,所以她明白,當她吃東西和睡覺時,她吃的`是撥浪鼓。我問這是什么意思。我父親說,她只是走來走去。
媽媽問我是否喜愛她。我會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喜愛爸爸。事實上,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小技巧。我知道媽媽會問為什么,然后我會回答,因為我爸爸常常給我買玩具。然而,我的母親從未愛上我。她知道我喜愛她就像我在心里喜愛她一樣嗎?
我喜愛我的家。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9
難堅持下來的事兒,首先呢是和善,其實每個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和善的,這是人的本性,可是有些人,在經受了許多事情之后,沒有保持那顆本真,和善的心,所以,你要記得,不管發生什么,經受什么,都不要遺忘,最開始,最簡潔的和善。其次是老實,指的是你的言行要忠于和善的心,不要撒謊。〞那時候,我總是半懵半懂地點點頭,雖然如今老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同我說過的話,教我寫過的字,到如今還記憶猶新。
其實家風不只是口頭上喊得口號,更要付諸于行動。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買東西看到路邊有一個年近60歲的`爺爺,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那個孩子雖然臉上臟兮兮得,但是那兩顆不諳世事的大眼睛卻朝四周望來望去。記得當時已經是秋天了,可是那個爺爺只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把僅有的一件外套披在了小孩的身上,而自己,則凍得瑟瑟顫抖,更重要的是,我突然留意到,這個爺爺似乎只有一條腿!在他和小孩面前,有一個塑料的小盒子,里面零星散落著幾枚一角的硬幣,我正在心中暗自感嘆著他的不簡單,卻沒想到一旁的媽媽突然走過去,輕輕地在那個盒子里放了20元錢,然后悄悄地拉著我離開了哪里。臨走前,我看到那個爺爺眼中充滿感謝的目光。還有聽到他微小的,嘶啞的一聲:“感謝!〞
回家后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給那個爺爺20元錢呢?〞媽媽微笑著說:“還記得你老爺爺和你說過的話嗎?要和善、老實,要和善的對待每一個人,我信任那個爺爺是老實的,你也看到了,他只有一條腿,他生活的很不簡單,所以,我才給他那20元錢,雖然錢數不多,但也是心意。〞聽完媽媽的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原來和善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在看到困難的人時的一次幫助。而不是漠不關懷。
“和善、老實,〞短短的四個字,卻讓我感到了濃濃的暖意,這是我的家風,充滿愛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0
央視開展的“家風”大討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在我看來,家風是指家長的言傳身教而養成的家庭良好作風,家風總體上是與社會大環境相關的,家風在受社會風氣影響的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風氣。家風屬于社會文明的范疇,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家風與家訓、家規、家教一樣,是中華文明的優良傳承。
在上世紀相當一段時間里,是非常注重家訓、家規、家教和家風的,而這四者之中,家教使用的頻率最高。比如評價某一個人的品行,多以這個人“有家教”或“沒家教”來形容,現如今被用爛的“素質”一詞,在當時根本不流行。家教之下,家風和家規也是經常使用的,比如稱贊某個人家,總是說“這個人家的家規重、家風好 ”等等,至于家訓,尋常人家是比較少見的,畢竟寫得《朱子家訓》之類傳世佳作的,多為學富五車之人。
話又說回來,寫不了家訓的`尋常人家,也不乏各種各樣的治家格言。象我家里,父親是行行伍出身、母親是普通工人,但“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是他們三天兩頭用來敲打我們兄妹三人的。在小時候,記得我家的家規特別多,什么“笑不露齒、食不出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積善積德,尊老愛幼”云云,記得大妹妹一次吃飯時咀嚼出聲,臉頰上立即挨了老爸的一筷子,馬上就熱淚盈眶,我們更是抿緊了嘴咀嚼。
家規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記得那時還沒有空調,連電扇都是稀罕之物,夏天酷熱難耐之時,我們都習慣在門前空地邊乘涼邊吃晚飯,我和兩個妹妹負責搬桌椅、端飯菜,然后坐在小椅子上等大人們下樓,只有等外婆端起飯碗或老爸端起酒杯后,我們兄妹三人才端碗開吃。那時候許多鄰居也在空地上吃晚飯,孩子多的家庭有時哄搶得厲害,就無形中有了對比,時常聽到鄰居們夸獎我家小孩規矩好、有家教。每次聽到鄰居夸獎,我們發現父母親都是暗自欣喜。
走上社會后,從實踐的一些反面事例中,更感覺到家教匱乏對人生的妨害。記得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公司召開職代會,在代表上食堂就餐時,時任公司行政(后勤)科長的Z君,仗倚自己分管食堂而闖進分餐間,給自己挑選看得中的(抑或是大一點的)份菜,眾目睽睽之下的伸手,氣得公司總經理臉色鐵青,加上此君吃相不佳,咀嚼時青筋直露,聲音巨響,遂成同事間一段笑談;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晚上,公司黨政班子商討提任后備干部事宜,年近升職極限的他,或許是害怕趕不上最后一班車,竟躲在會場門外學潛伏。因女書記突然開門上洗手間而躲避不及,連人帶畚箕一起跌倒(在假裝掃地),弄出巨響震驚全場,淪為笑柄的同時,更是斷了前程,許多同事得知后搖頭,連稱“家門不幸啊”!
中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是以無數家庭的優良家風為基礎的,在注重素質的當代,家訓、家規、家教、家風又重新被喚醒,這是件好事情。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1
所謂的家風家訓就是家庭的風氣和風格。這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熏陶著我們的性情,這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
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百善孝為先、勤勞節儉、與人為善。
首先是孝,在我的記憶里,父母都很孝順的。爸爸媽媽經常打電話爺爺、奶奶和姥姥,古時候,許多豪門或官人出生的家庭有一些家風家訓。現在許多名人也有家風家訓。我家雖然不是名人出身,但一起構建溫馨家庭的意識還是有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做人要做老實、誠實、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2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系現代社會的紐帶。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講誠信,不要撒謊,要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還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 媽媽怕我不聽話,就定了家規,總共十條。一是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二是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三是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四是要為班級做好事,五是要孝敬父母親等。
在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而且還要長輩先動筷,我們小輩才能動筷,還有就是進房時要敲門,獲獎時不能太驕傲等,多么的規矩。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那是個冬天,我和鄰居約定好去后山堆雪人,那天清晨,寒氣逼人,天寒地凍,最先帶來冬天信息的應該是雪了,出門回頭望望自己家亮著的窗戶,只見玻璃上結著冰花,煙筒口流出的煙油子凍成了兩根黃色的冰柱。低頭一瞧,地上有殘存的積雪,白茫茫一片。環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沒有草更沒有花。那些枯枝敗葉早被無情的西北風不知刮到那個角落去了。我感覺太冷了,就又回家睡覺了,而她卻在冰封雪地的后山等著我,她一直等到太陽紅彤彤時才回去。后來我才記起要去后山,可她來找我了,那時她臉凍的彤紅,她說:“你一點都不講誠信,你為什么不去?”我不知怎么解釋,只好把頭埋的低低的。 后來,我跟她道過歉了,她原諒了我,我覺得很慚愧,現在我知道不講誠信的后果。
如果不是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就會不講誠信,我覺得父母像大地一樣哺育我,使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小草被大地哺育著。
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里都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布置了一個關于家風的征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我心里想:我家有家規嗎?什么家規?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媽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征文事情告訴了媽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說,我認真聽著,當媽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著媽媽:“怎么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媽媽說:“師長就是老師,長輩。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說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說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了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為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為自私,而忘了別人,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了。”
媽媽不停的寫著,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媽媽一直強調最重要是以孝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不吃零食每天健安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了很多水,媽媽對我制定了一條家規,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要節約用水,并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節約用水“。一個家庭里有好的家規是關鍵,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家規像媽媽一樣,一直管著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里,約束著自己。
一談起家風,家訓。媽媽的連就變得嚴肅起來。他從小就教育我:要做個老師的人,不能總是鉤心斗角;要做個好人,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我的父母有時淳樸的老實人,就因為太老實了,所以經常吃虧:我們家開了一個門窗加工廠,所以每一年有人安裝門窗都會賒賬。于是每年媽媽和爸爸都會坐著車到處奔波去要賬。有的人不想給錢,邊說他們有什么什么事急需用錢。老爸一聽就信了,便不再要了。有的人更可惡,為一千前多元錢耗了四五年,而爸爸每一次都會容許他們。
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3
在我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我家的家風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的原因,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所以我的家風是從爺爺奶奶那里學到的。
爺爺奶奶做人有三個原則,我也學會和遵守著這三個原則:
奶做人從不欺騙別人,占別人的小便宜或拿別人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奶奶帶我去買東西,在一個小販那買茄子,可當我們剛要走的時候,那個小販叫住我們,說我們忘了拿茄子,可我們已經有了一包茄子了,所以我確定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可我心里想著再拿一包茄子不是更賺了嗎?可奶奶卻實話實說,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我心里很是不解:奶奶為什么不說茄子是我們的?回到家奶奶看出我的`不解,就說:“我們如果占了別人的便宜,別人吃虧了,如果這樣循環下去,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吃大虧的。”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占過別人的小便宜。
不能不守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星期天,奶奶看到了我的成績單后,說下個星期天我和你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還要從星期三晚上的談話說起。
那天晚上,我對奶奶說:“我今天考試了,如果我考了95分以上,你和爺爺就帶我去買玩具好不好?”“行,只要你考了95分以上,我和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
今天發成績了,我考了97分,所以奶奶才說下個星期天帶我去買玩具的。奶奶還說:只要我以后每次考試都在90分以上,到了年底就帶我去北京玩。雖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答應,卻讓我懂得了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的道理。
尊敬老人,愛護小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一次,我放學回家,奶奶來接我時看見一位比奶奶年紀還大的老人在過馬路,這時奶奶立刻跑了過來扶他們過馬路。從那以后奶奶讓我見到爺爺奶奶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有困難時都要去幫忙。
家風就是每個家庭悟出的人生道理,這些道理讓我這一生都受益匪淺。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4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你是傳承者,我也是傳承者,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每個人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職責。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生活在農村,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爸爸媽媽是新時代的農民工,但他們對我的教導使我終生難忘,終生受益。爺爺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勞作了,打掃雞圈豬圈,爺爺到茶棵地除草采茶,奶奶燒飯洗衣服,等我起床時,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每次上學他們總是不忘囑咐幾句:“在學校里要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鬧矛盾,要學會謙讓,大方一些,同學有困難要伸出援助之手盡力而為之。只有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每次他們說,我只是哦哦的回答,但我知道它已經在我心里扎根了。每每看到爺爺奶奶年齡這么大了還要為家操勞,我真想快點長大,讓他們過上清閑幸福的生活。
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他們對我的期望和教導是我前進的動力。爸爸經常對我說,在校要尊敬老師,和同學要和睦相處,真心待人,多交朋友,以后也可以互相幫忙;學習不要驕傲,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大作為。爸爸還經常幫助別人,過年回家路上看到同村的人總要帶他們一程。去年我外婆家那邊有個人得了腦膜炎,沒錢治病,就在微信上弄了一個捐款的東西,我爸媽一看到,就捐了四百塊錢。對他們來說幫助別人就是家常便飯,在我心里也留下好的模范作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我覺得很幸福,我謹記他們的教導,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勤懇做事,踏實做人,竭力孝道,親情互助,我想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吧!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5
小時候,家規在我眼里就是一個“兩面派”:有時對我聲色俱厲,有時又對我和藹可親!
我一不小心做錯了事,爸爸媽媽總會搬出“家規”來教訓我:做事要上點心,像你這樣能做好什么事?記住家規中的“做事要一心一意”。我對這個家規可謂是痛恨之極,為什么每次我做錯事總會有家規?這家規到底是什么東西?兒時眼中的家規比爸爸還嚴厲!
上學后,我知道家規里面有很多內容,其中有幾條讓我像發現新大陸那樣興奮:室內不準吸煙、垃圾要分類、吃飯不挑食。“哈、哈、哈!”這下子我可高興了,我得好好觀察觀察爸爸媽媽,找出他們違反家規的地方,然后就可以好好地“教訓教訓”他們了。連續觀察了三天,可是絲毫找不到他們違反家規的地方,慢慢地,我也努力按照家規上的要求去做。
家規中有一條讓我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尊老愛幼”,這不僅僅要有這種意識,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
到學校我會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公交車上,我會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里,我會主動地打掃衛生,做好家務活;節假日,我會給長輩寄去賀卡或者問候短信;在村里,我會照顧好弟弟妹妹。每個看到我的人,都會夸獎我懂事!夸獎我爸爸媽媽教育有方。他們哪里知道,其實最要夸獎的是那條“尊老愛幼”的家規!
開學前第一天,陽光明媚,可我的'心情卻糟透了。昨晚鄰居家的小孩哭哭啼啼的,吵了大半夜才睡去,我也在小孩睡去后才睡著,。本以為今天早上可以好好地睡到自然醒,結果五點不到,鄰居家的小孩有開始哭鬧了。我氣沖沖地趕到鄰居家,本想質問他們的,但想到“尊老愛幼”的家規,我心平氣和地問:“阿姨,你的孩子怎么了?”阿姨笑笑說:“身體不舒服!阿姨現在準備去請醫生,麻煩你幫我照看一下,可以嗎?”我連忙說:“阿姨,你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小妹妹的!”在我的努力下,鄰居家的小妹妹又甜甜地睡著了,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我也笑了!家規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保護傘!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2-14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12-30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12-11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比賽「精選」09-20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主題09-20
我的家訓家風優秀征文04-07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范文05-16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06-02
家風家訓征文10-10
家風家訓征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