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的征文(精選2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那么,怎么去寫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家公祭日的征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
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靠著自己的堅船利炮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犯下了讓全世界人都不可饒恕的罪行,在我們每個國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傷痕。84年后的今天,我們的國家蒸蒸日上,我們的國防日益強大,我們的社會欣欣向榮,一個富強文明的新中國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在一系列成績取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我們應該能夠清楚的看到,雖然和平與發展是當前世界主題,但是一些不穩定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仍存在爆炸的隱患,中國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從國際環境看,無論是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妄圖刻意抹去、美化曾經的戰爭罪行,還是西方媒體對中國發展的刻意“黑化”,圍追堵截,都讓我們感覺到中國的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是需要我們全體國人團結一心、奮斗努力的。從國內環境看,一些境外勢力刻意制造輿論,部分網民群眾盲目跟風,歷史虛無主義苗頭呈現蔓延趨勢,也給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敲響了一記警鐘。
回顧戰爭是為了珍惜和平,銘記歷史是為了奮力前行。中華民族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靠的不是別人的施舍,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全中國人民勤勞的雙手,這是任何人、任何團體、任何國家都無法否認的現實。一些西方面對中國發展速度,明追暗賭,有的甚至不惜采取卑劣的行徑,還為自己標榜公平正義。從不久前“華為事件”我們也應該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中國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定會有驚濤駭浪,會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們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我們中國有信心、有勇氣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反復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國弱則民無從而生。我們每一名中國都應該銘記歷史、反思歷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團結一致、奮力前行。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2
今天我要同大家一起了解12·13這個“國家公祭日”,它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牢牢銘記于心的日子。
1937年的12月13日,就在84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開始了漫長而殘忍的大屠殺。說到這你肯定會問:“為什么是殘忍?”因為他們屠殺的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特別是在遇到婦女和兒童時,也一個都不放過。在長達40多天的日子里,有30多萬中華同胞被慘絕人寰的殺害!這是中華民族的災難日,是中華兒女的恥辱日,是應該被牢記于心的日子!
81年前的日本人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但是他們不思悔改,還想蒙騙和篡改“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在第五個國家公祭日,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我們要一直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最后,我要感謝毛主席和千千萬萬的抗日英雄,他們浴血奮斗,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讓我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3
今天是2021年12月13日,也是第8個國家公祭日。設立國家公祭日,讓遠去的硝煙重新浮現,讓人民遭受的苦難再度重溫,舉國公祭,為的是在不斷堅守和平發展向往和平的同時,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們對和平的祈愿,許愿墻上的種.種心聲表達得淋漓盡致,對于過去我們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歷史的慘痛經歷中不斷珍惜現在的和平,懂得珍惜,并對過往的屈辱和苦難時刻警惕,不斷砥礪人性道義,審時度勢,銘記歷史牢記使命,用濃濃的愛國情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入侵南京,進行了40多天毫無人性的大屠殺,共殘害了30多萬生靈,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無法將這一天這一天承從記憶中抹去,這一天滿是屈辱和苦難,時刻提醒著我們肩上的的責任心中的使命。
那么當歷史翻過這一頁,留給中華兒女的是遠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來,如今的中國,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每一位國人都應該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中華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遠去,中國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保證人民過上和平生活的偉大國家。
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們無怨無悔,甘心奉獻個人的青春鑄就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這種精神,是愛國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學習的。我們要把這種愛國精神落到行動上,時刻牢記時代使命,在奮斗前進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國家民族放在人個的前面,努力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4
提到南京,我們最先想到了日本侵華時的南京大屠殺,紀錄片上的血流成河,尸橫遍地的場景,再看現在的南京,一片繁華,陽光明媚,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忘卻了慘不忍睹的南京大屠殺?不!1937年南京城經歷的那場浩劫,永遠不會消散,會永遠的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我記得小學時老師讓同學們爭論中國人是否應當以同樣的方式“回敬”日本,同學們的結論不一。
有人說,這是日本欠中國的債,做為一個中國人,應當替前人討回債務,不應當就這樣放過日本,讓他認為中國是好欺負的,應當將悲傷化為憤怒,將憤怒化為力量,讓力量帶引我們向日本開炮,讓日本知道,中國是不好惹的。我佩服他的勇敢與無畏。
還有人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日本在南京一周之內殘殺中國同胞30萬,平均十二秒殺害一個中國人,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不對,和日本的百姓無關。難道我們也要向日本一樣用卑鄙的手段去殘殺嗎?中國人以仁義為我們的道德準則,我們體會了失去同胞的苦痛,還要讓更多的人來體會嗎?我們不應帶這樣對待無辜之人。我贊同他的仁義與理性。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我們不應當埋怨他莽撞的復仇,也不應當詆毀他仁慈的放棄,這都處于他們的愛國之情。我贊同他們放下屠刀,不是因為心中沒有愛國情,而是我知道,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一味的想要抹掉這個歷史,這是他們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但我們也不會去一味復仇。我們要銘記歷史,只是為了警戒后人,我們是仁慈的,我們知道,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5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著,地上灑滿了鮮紅的熱血,天空已沒有之前那么碧藍,花草也沒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氣中彌漫著炮彈激戰過的硝煙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味,一個悲慘的世界浮現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吧!這天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日軍攻擊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進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不忍睹的大規模屠殺,還將南京民眾以鉛絲捆綁,先用機槍掃射,再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心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胸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心潮,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一言難盡。我仿佛身在那個世界里,眼睜睜地看著南京青年被殺害,小孩被無情的日軍用炸彈炸死,而我卻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今我們可以告慰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人民從血與火中站起來了!東方的巨龍已經飛起來了,我們的民族正在實現復興的理想,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但是這場血的"教訓,會永遠銘記心上,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南京大屠殺,斬不斷中華兒女的愛國意志,殺不完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歷史不倒退,悲劇不再現,看我神州崛起的飛天夢,下水的猛蛟龍,為中華的騰飛,為銘記歷史的可悲,奮斗吧!每一個愛國的公民。
南京大屠殺,使我們胸中裝有一顆愛國心,我愿為國奉獻生命,腦里存有一份愛國情,我愿為國浴血奮戰,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忘國恥,攥緊拳頭向祖國宣誓:保衛領土,捍衛祖國,我們責無旁貸!
讓燃燒的燭光化作和平的白鴿,讓祈禱的眼眸化作歲月的警鐘,讓揮動的武器聽得到人們心底的呼喚,讓黑色的戰爭記憶看的到人心真誠的渴望,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世界鑄劍為犁,讓和平的炊煙氤氳人間,讓我們銘記歷史,拒絕戰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6
看完《南京大屠殺》這部電影后,我的內心洶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當我聽到那一個個悲慘的故事,看到那一張張慘不忍睹的畫面時,我全身都被怒火點燃了,而心在哽咽。一想到我的同胞所受的非人的苦難與丑惡的日本鬼子,就恨不得上前去抽敵人的筋,飲敵人的血。二戰期間,日本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創傷是永遠都不能愈合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更是永遠都不會原諒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
對于南京大屠殺,我已經非常熟悉了。從小時候聽人講述,到中學歷史課本中學習,再到現在的看電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憤恨是油然而生。而事實大致是這樣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占南京后,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 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余萬。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它的“三光政策”幾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莊。死亡,恐懼幾乎成代中。
南京大屠殺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如今日本人仍然沒有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參拜“靖國 神社”,這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所唾棄的。同學們,中國要扭轉乾坤這個重擔就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記住中國人的恥辱,發憤圖強,為祖國的日益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7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開始,為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而拉響的防空警報聲回蕩在南京上空。
這一刻的南京,汽車、火車、輪船汽笛齊鳴,路上行人停下腳步,默哀。
這一刻的公祭現場,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公祭儀式并向死難同胞默哀,一萬名各界代表手持菊花、佩戴著白花、紫金草徽章靜靜肅立。
這一天的中華大地,以國之名悼念平民死難者,凝聚民族信念和力量,舉國上下、深切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難同胞。
在北京,位于豐臺區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當日未開館前預約參觀人數已逾萬人。為方便群眾祭奠,抗戰館提前半小時開館,在大廳入口處布置了3個獻花臺,并為參觀者免費提供祭奠用的鮮花。抗戰館的官方網頁還啟用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專題。
在重慶,從大轟炸慘案遺址到普通社區,再到中小學校,數千名市民、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國家公祭日活動。全善中學七年級五班的55名同學舉辦了主題班會,朗誦了自創的《我們不會忘記》;渝中區大坪街道七牌坊社區,60多名社區居民在空地上點起了白蠟燭,360只白色蠟燭組成了“12·13”的字樣,為戰爭中失去生命的普通民眾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默哀致敬。
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內,來自駐沈陽某部官兵、市內高校、中學及社會各界人士200多人,齊聚在此參加“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燭光紀念、祭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先烈及死難同胞”主題活動。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教授在祭奠儀式上說,“南京大屠殺與沈陽‘九一八事變’密切相關,‘九一八’之后日本實施侵占中國圖謀,在隨后的侵華戰爭中制造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大屠殺事件。痛定思痛,引人警醒:積貧積弱,落后必然挨打。舉國公祭死難同胞,知恥而后勇,必然會激發全民族愛國熱情,凝聚圓夢中華的力量。”
在上海,金山區金山衛歷史文化公園舉行的國家公祭活動上,社會各界約400名代表向遇難同胞紀念雕塑敬獻花籃,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淞滬戰役“十月初三慘案”遇難同胞志哀。“在國家公祭日重溫抗戰史,我們首先要向為保家衛國而付出生命與鮮血的抗戰老兵們致敬。”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表示,四萬萬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不怕犧牲,由戰略退卻到戰略反攻,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證明,只要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對任何強敵都能戰而勝之。
中共中央黨校碩士研究生葛志強說,我們緬懷歷史,并不是狹隘地糾結于過去,而是以歷史真相伸張正義、教育后人。通過紀念來尊重歷史,給過去一個交代,讓積怨得以釋放,讓寬容得以延展,讓正義得以彰顯。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以國之名祭奠抗日戰爭中死難的同胞,能夠振奮民族精神,警醒國人永遠不要忘記國恥,繼承先烈遺志,團結一心建設中華家園,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8
30萬呵!30萬人是個什么概念?
科學這樣告訴我: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液大約為4800毫升。30萬人的血液,應該約有1500噸!如果用10噸的車裝運這些血,則需要150輛車。150輛車組成的車隊,可謂浩浩蕩蕩,見首不見尾。
科學還這樣告訴我:一個人在絕望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為15000HZ。30萬人若同時發出絕命的怒嚎,則產生的巨大震撼力超過八級地震,能將20層高的摩天大樓推倒。
我們苦難的`30萬同胞,當年就是這樣被一群野蠻的異國侵略者斷頭割喉、百般躪蹂甚至首體分離而亡。這是多么悲慘而殘暴的一幕!
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這也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一場大悲劇!
日軍在南京實施大屠殺到今天,已經整整77年。
77年后的2014年春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一項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開始在南京大屠殺之日,確立為“國家公祭日”。
今年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既是對自己死難同胞靈魂的安撫,也是對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這個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鄰國;同時告誡我們的國民,保持喚醒狀態,不要有片刻的忘卻與麻木,絕不能忘卻歷史、忘卻苦難。但我們知道,這不是在宣泄情緒,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在共同悲痛。同學們,我們要學習歷史,了解歷史,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9
翻開日歷,特別普通的12月13日,這一天卻應該是每個中國人不該忘記的歷史,這一天是血的事實,這一天,300000的中國人在機槍的掃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空氣中滿是彌漫著炮火味和血腥味,廢墟上沾滿了碎肉片和血跡。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有一個共有的名字:日本鬼子。
這件慘絕人寰的事至今已過去73年,早已成為歷史,但這段歷史不該被人遺忘,更不該被敢做卻不敢承擔的人所篡改,歷史不容有一點污垢,不容本身便雙手沾滿善良人血液的骯臟之人所篡改。
這一天,日本鬼子們對手無寸鐵的中國進行了長達6周之久慘不忍睹的大屠殺。“鬼子”,呵,應該用屠夫,用禽獸來稱呼吧。這些禽獸用鉛絲將難民及其俘虜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在他們進入南京的短暫一個月內,城內發起2萬多起,之類的事件,無論婦女,老婦還是少女都無法逃脫被玷污的局面。為了掩蓋自己搶劫和罪惡,許多女子在被后又遭槍殺、毀尸,慘不忍睹,并且他們見道房屋便點火焚燒。似乎,這些對于他們而言是一件有趣且理所當然的事。
事后的南京一片凄涼。
一列列的數字,震撼著太多的人,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背后都是一條無辜生命。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但是日本武藤章卻似服了興奮劑般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時任關東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的河邊大佐說:“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時至今日,日本任無悔意,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都沒有,甚至試圖通過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的罪行。僅憑個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實,掩蓋丑陋的真相,甚至還聲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即使是謊言,也是真實的謊言。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0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鏗鏘有力的聲音被風兒帶著,擴散著。咦?這是在干嘛?原來,今天是公祭日,我們五三班和五五班“派出”一百個人,在這個風兒徐徐的晴天來到烈士陵園,為為了中華振興而犧牲的烈士們送上由衷地問候與不盡的感激。
第二天一大早,精力充沛的我們穿著整齊的秋季校服出發了。嬉嬉鬧鬧的我們收斂了一些,走了四十分鐘左右的路程吧,就來到了烈士陵園。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么多的人都在:學生們中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都穿著校服;老人們都穿著比較嚴肅正式的衣裳,都是“黑白配”;退伍軍人都穿著軍裝,迷彩服上別著徽章;市領導們都穿著西裝……我們也迅速排好隊,端正好站姿,一個個站的比松樹還直,表情嚴肅,根據要求左手持一朵菊花于胸前,隨時準備放開嗓子唱出氣勢如虹的國歌與隊歌。
先是禮兵就位,我們一動也不動,仍站的筆直。聽前方傳來的“砰——砰砰”的聲音消失后,就到了默哀的時刻了。我們如同商量好似的一同低下頭,有的同學眼里還閃著淚花。我也不禁想起中國戰爭片里的內容:血腥、困難、勇氣、中華振興的夢……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多么和諧的年代!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不就是世世代代熱血英雄所追求的夢嗎?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所希望的夢嗎?這些勇敢無畏的烈士們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億萬人的生,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抬起頭,心中熱血沸騰,隨著音樂,唱起以前象征不屈,現在象征和平的國歌與隊歌……
“為著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風兒停了,歌聲依舊。這嘹亮的聲音帶著一顆顆感激的心,傳到了沙澧河畔,傳到路邊的居民區,最后無一例外地重回了烈士陵園中每個人的心里。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1
海像湛藍的畫布,風像顏料,在海上暈起了層層波瀾,海面是平靜的藍天,藍天是不平靜的海面,和平鴿三兩成群,驕傲地顯擺著自己潔白的羽翼后,飛向遠方。
然而不久后,轟鳴聲在耳邊肆意橫行,戰火燃燒了它們的羽翼,將碧海藍天化作灰燼,它們成為了困在痛苦深淵中的囚鳥。
操場上的孩子你追我趕,用汗水澆灌著成長;草地上笑聲斷斷續續,悅耳的樂曲飄向遠方;課室里,老師滔滔不絕,粉筆在黑板上翩翩起舞,舞出個個有棱有角的字體,孩子們目不轉睛,或思考,或討論,或躍躍欲試。戰爭卻如尖刀,將美好擊破,爆炸聲如雷貫耳,如病毒肆虐全城,到處是斷壁殘垣,尸橫遍野,血腥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
萬家燈火溫暖漆黑的夜,飯香乘風揚滿全城,歡笑聲此起彼伏。當大家仍沉浸在家庭的歡樂中,危險悄然而至,侵略者如同魔鬼般,無情地殺戮著,掃蕩每家每戶,奪走了溫馨,留下一片死寂,黑暗同化了周圍一切,溫暖不再。漆黑的夜中,只剩下了嬰孩的幾聲絕望的哭喊。
戰火紛飛時,人民也陷入了絕望,饑餓與死亡的種子在人間播種,在戰爭的照應下,生根發芽。糧食被洗劫一空,耕地變成了荒地,禽類被搶光。原本白白胖胖的孩童,瘦得如竹子一般,仿佛風一吹就會倒下,在這種情況下,還得被侵略者當作出氣筒,隨意打罵;婦女們面黃肌瘦,沒有一點氣力,面對侵略者的禽獸般的施暴,毫無反抗之力;那些保家衛國的男人們,被抓了起來,或是被活埋、被當做槍靶、或被當作活體實驗的實驗體,慘無人道。
被戰爭籠罩的人民如同囚鳥。囚鳥哭泣,哭泣戰爭的無情奪走了他們的幸福;囚鳥苦訴,苦訴戰爭的殘酷奪走了他們的未來;囚鳥渴望,渴望能夠成為飛向藍天的和平鴿……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2
成都市馬家花園養老院內的藤椅上,常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齊耳銀發,蓋住了她逝去的年華,只有胸前掛著的“抗日英雄”勛章,依舊向人們訴說著她那不同尋常的青春歲月。
她叫王書君,今年95歲,是現今已為數不多的抗戰老兵中的一員。在八年抗戰中,身為在校學生的她毅然奔赴國難,成為一名隨軍護士,并參與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役。
1937年,王書君考取了保定女子師范學校。就在她考上師范學校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書君決心跟隨同班女生沿著鐵路向南方逃亡。后來,在別人推薦下,王書君來到后方醫院,開始學習基礎醫護知識。很快,她被分入第30軍31師的師部醫院,成為一名隨軍護士,并隨即與部隊加入到臺兒莊的血戰中。
在那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日軍磯谷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配以坦克、大炮,向臺兒莊猛烈進攻。中國守軍進行頑強抵抗,戰斗打得十分激烈。
王書君回憶,當時每天有大量受傷戰士從前方撤下,同時有大量部隊開進前線,她和其他護士就在后方一個火車站內,對運輸回來的傷病員進行簡單包扎醫治。“重傷員太多,只能躺在火車車廂頂上,等待治療。有的就在悶罐火車里,連窗戶都沒有。我們背著藥箱,挨個給他們換藥。”
王書君說,有的傷員傷口裂開疼得不行,一直在呻吟,聽著讓人揪心。傷員太多,醫治條件又十分惡劣,每天都有很多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戰士去世。“有一次,我正給一位10多歲的年輕士兵包扎。開始我們還說著話,但很快,他就死在我的懷里。”回顧這段往事,王書君忍不住抹起眼淚。
讓王書君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軍人的英勇氣魄。她回憶,有一位姓周的小兵,頭部包裹得只剩一只眼睛,肩膀上的槍傷正在汩汩流血。傷情這樣嚴重,他還嚷著要返回戰場。王書君只好寸步不離地盯著他。但兩天后,這位小兵病情稍有好轉,便趁王書君拿藥的間隙跑回了前線。最后,這名小兵壯烈地犧牲在戰場上。收殮遺體時,他的眼睛圓鼓,始終無法閉上。就是像他一樣的無數中國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抗戰的勝利。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王書君表示,她是日本侵華罪行的見證者,她將會把自己在抗戰中的所見所聞告訴給每一個愿意傾聽的人。王書君說,現在日本否認侵華罪行,那么中國人就要肩負起奮發圖強的使命,“只有你強大了,才有力量讓侵略者正視我們,正視那段歷史。”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3
我國將9月3號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號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從1931年到1945年,中國軍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完成了中國近代史上反抗外敵入侵的最偉大民族解放戰爭,而南京大屠殺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經二戰后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而日本政要不時發表否認侵華歷史的言論,企圖顛覆二戰結論,為他們的罪行開脫。我國確定抗戰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國人民的意志,是對日本右翼的反擊,使我們牢記歷史,
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多國如波蘭、俄羅斯、美國、以色列等都有二戰公祭日,而中國遲至今日才設立,也算是遲到的慰藉了。八年抗戰,中華民族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中國共產黨作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更以自己的犧牲奮斗為抗戰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是我們祖輩用生命換來和平,我們父輩用艱苦換來安康,我們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們一起,更要繼續發揚彪炳史冊的抗戰精神,來捍衛這塊美麗繽紛的土地。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徜徉在美麗的湖光山色,流連往返時,當你們沉醉在浩瀚的書山學海,刻苦攻讀時,當你們享用著豐盛的美味佳肴,盡享天倫時,驀然回首,是否記得,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國的舞臺上上演著怎樣的一幕壯烈的歷史史詩: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了祖國的河山,如秋風掃落葉般留下滿目蒼涼,流離失所的人們在淪陷的國土上苦苦掙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紅的血色。
曾記否,在中國的土地上矗立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曾記否,南京大屠殺中悲愴的呼喊讓人痛斷肝腸,難忘那戰火紛飛中一雙雙渴求和平的目光,.難忘那一批批志士仁人,赴湯蹈火,血灑疆場。我們不能忘記,在東北雪原,楊靖宇最終彈盡糧絕,竟被日軍剖出枯草果腹;我們不能忘記,抗聯八女奮戰到底,向侵略者投以輕蔑的一瞥,而后毅然攜手投江。風風雨雨六十載,.民族衰微任人欺凌的恥辱,讓我們永難忘懷,為民族復興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更讓我們慷慨激昂。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成為了人間地獄,可惡的日本人如扛著鐮刀的死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如果去掉那張人的面孔,他們不就像那一只只兩腿野獸了嗎?六周時間,足足殺死了30多萬中國同胞,一時間南京哀鴻遍野,血流成河……但是中華兒女沒有就此屈服,為了能夠站上世界的頂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洪亮的聲音響徹整個中國。對!中華要崛起,要趕走說有侵略者!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少年強,中國強。少年富,中國富。少年智,中國智。忘國恥,何家為;忘國恥,妄為中國人!未來的世界,無人知曉;未來的中國,必定美好。而這條漫長艱辛的路,是我們唯一的路。戰士們用鮮血染紅了中國大地!!勿忘國恥,不是為了仇恨和報復,而是吸取慘痛的教訓,不要讓今天重蹈覆轍;圓夢中華,反省歷史,總結經驗,撐起今天重任,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
懷念為民族正義而戰的先烈,銘記國恥,不忘振興,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屈不撓,奮發圖強;當我們翻開昔日的記憶,重溫抗戰艱辛,將會激發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這是歷史的重任,也是我們的責任!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4
這一天,我們等得太久,但是我們還是等到了,首屆國家公祭日,看了之后,感慨萬分,而作為現代大學生的我們,更是肩負重任。這一天我深深感受到我們不忘血淚史的同時,不是讓我們延續民族仇恨轉移日益積累的國內各種問題,而是應該發憤圖強改善民生,提高國力,真正做到國富民強.更應該學習他國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等好的事物為我所用.相信這屆領導人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讓中國夢這艘航船斬波劈浪早日抵達彼岸.
當南京全城響起警笛,當南京市民駐足默哀,此刻的南京回到了1937年那個痛苦的時刻。數十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忘卻不了當年的血腥,數十年過去了,死難的同胞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祭日。當年日軍攻占南京,展開了一個多月的無恥暴行,屠殺無辜平民,搶奪,焚燒破壞,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平民被無辜殺害,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我們現在接觸到的數就讓我們驚心,更不要說當年身臨其境的遭遇。因此我們不能忘記,更忘記不了,我們記住的`不是仇恨,而是弱肉強食的教訓與警示。
當然除了教訓,我們更加銘記的是先輩們在武器裝備落后的不利情勢下奮勇不屈的精神。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直接財產損失與戰爭消耗5600余億美元,這對當時貧瘠的中國不可謂不重創。但令我們振奮的是,在這些不堪的數背后,是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奮勇抗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很多先烈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筑起了鋼鐵長城。今天,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留下姓名,但卻給我們留下了靈魂,民族的魂。
作為中華兒女,已經在這片熱血土地上成長了27載,卻沒有去真正了解認識那一天,那段歷史,對于我而言這是羞怯的,慚愧的。“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這是《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描寫南京屠殺的一句話,可想而知,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倒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那種場景,對于生活在和平幸福環境下的我們是不可想象的。那么面對這段血腥場景,血腥歷史,現在的我們應該去做點什么,去思考點什么?對,設立國家公祭日,這是需要我們全體中華兒女去祭奠,去緬懷的一天。歷史不容抹去,不容忘卻,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這是需要我們去深思的一天。
假如有時間機器,坐在電腦桌前的你,是否敢于到那段歷史之中,去浴血奮戰,守護家園,歷史,未來,不容我去胡思亂想。
居安思危。我們離開那場硝煙已有一段時間了,現在的中國相比于那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今天的我們卻沒有資格揮霍青春與肆意妄為,因為身邊的警報從未解除。遠處的西方的敵對勢力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近處的鄰國也不斷挑釁著中國的神經。日本右翼否認戰爭歷史,釣魚島主權還未收復,越南、菲律賓侵犯我南海主權,美國的航母在亞太游弋。等等這些,都不容我們再次大意,先輩的魂更告誡我們需要防范。我們走的是和平路線,但不是屈辱的步伐,我們可以原諒犯錯的人,卻會給試圖犯我之人最嚴厲的打擊。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帶我們重回那段艱苦的歲月,讓我們銘記死難同胞的悲劇。但更為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日益富足的生活中,重溫先輩們不屈的精神,在民族之魂的引領下,走出輝煌的未來。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5
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設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首次以國家名義悼念大屠殺死難者。
在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81年前古城南京發生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慘案,仍是讓人不忍卒讀。和平來之不易,國恥勿忘,歷史必須銘記!南京大屠殺帶來的傷痛從未被時間抹去,人們對國家公祭日這個紀念日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是多么重要。國恥難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民族振興,才是對侵略者最好的回擊。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悲痛會隨時間久遠而湮沒,但歷史的啟示不會。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銘記歷史、喚醒記憶、開創未來的舉措。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是近代悲劇的極致,那么當歷史翻開這一頁,我們最終看到黑暗的離去和光明的到來。筑夢中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當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己任,把愛國奉獻的熱情轉化為創造創新的不竭動力。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國家精神、民族精神、愛國精神的傳承。國行公祭,拉近了遠去的硝煙,重溫了民族的苦難;國行公祭,不為宣揚復仇與怨恨,是為喚起對和平的向往與堅守,許下復興的心愿:吾輩當自強。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將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緬懷逝者,但人們知道,這不是在宣泄情緒,不是在倡導民族復仇,而是提醒每一個人,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讓中國人民更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存在的目的和價值,體會到國家統一強大的重要,讓民族精神提升,讓中國人民更加愛國。
“卅萬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來”。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恰如振聾發聵的警鐘,提醒人們:歷史記憶需要時常擦拭,人類道義需要不斷砥礪,民族精神需要時常檢閱。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銘記,銘記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淚;每一個中國青年要不斷前行、振興祖國的動力。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6
文明成熟,才有禮典。華夏文明發育較早,具有完備多樣的禮典儀軌,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所謂“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并依此創立了專門的祭祀日。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都與祭祀有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為國家活動和家族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過,曾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禮典儀式現在已漸趨消亡,不再是常規性的重要活動,其規范也逐漸瓦解。這其中,有國家形態在近代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發生變化的原因,過去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復現,對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結構向原子化演變而削弱。近年來,雖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時尚,但強調的也多是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者成為給地方經濟發展搭建的平臺,其本來意義已有所消散。相對而言,民間盡管失去了傳統祭祀規范的許多內容,但仍然存在基于親情的祭祀活動,而在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盡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為“918”事變悼念、為“512”大地震悼念,但沒有制度化規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設立國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說過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創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個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會忘記歷史,也在考驗一個民族是否成熟。
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莊嚴感,有助于恢復歷史的莊嚴,特別是在虛無主義消解歷史的價值判斷之時。歷史的榮耀和悲情,需要我們正確體會;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輿論平臺,有助于幫助我們連接歷史和現實,為我們找到歷史中的正確定位;國家公祭日有助于我們回顧審視歷史悲劇,維護基于歷史形成的判斷,防止歷史被人為歪曲。而這些對于歷史的沖擊,一直在發生。南京大屠示意義是世界性的國家公祭日就是通過直面歷的悲情時刻,以達到以史為鑒、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長的中國歷,不乏對于悲情時刻的記錄。以什么樣的歷史悲劇作現實的鏡鑒,有不少選項。為什么確定的是南京事件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其一,南京事件象征著中國苦難近代史。中國自近代以來所遭遇的外部壓力,給整個民族留下了許多歷史疤痕,而八年抗戰最為艱苦,軍民付出的犧牲,中國向現代性轉變的進程被阻滯得最為嚴重。
其二,迄今為止,__年過去了,日本作為那場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終沒有作出應有的歷史反思。最近兩年,還通過篡改歷史、為侵略正名等方式,為修改和平憲法、重啟軍國主義之路制造聲勢。
其三,日本近年來的這些行為,不僅讓中日關系降至冰點,還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對二戰后形成的國際政治和安全體系構成了潛在威脅,還原歷史本來的面目,需要一面真實折射歷史的鏡子。警惕歷史反復,告誡_歷史的行徑,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傳遞和平聲音,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而無論從反法西斯主義還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南京事件都不僅是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傷痛,也是留給全世界的傷痛。如同奧斯威辛集中營,其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7
“清明時節雨紛紛”,但今天的陽光卻格外燦爛。在這清明特別的節日,我們要隨著青鳥老師去參觀岳王廟和牛皋墓,祭拜民族英雄岳飛和牛皋。
我不是第一次來岳王廟了,但我相信這次收獲肯定是最大的,因為青鳥老師會講得很仔細。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給我們講了岳飛,以及岳飛的左膀右臂張憲、牛皋的英雄事跡。
岳飛是河南安陽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是南宋最杰出的統帥。他為南宋鞏固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把失去的土地收回了一大半,已經打到了離北宋的都城汴京只有三四十里的地方。但卻被12道金牌召回,緊急退兵。他最后在風波亭被奸臣秦檜給害死。臨死前,岳飛寫下“天日昭昭”,只恨不能收復中原失地。精忠報國的岳飛的生平事跡,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們在岳王墓前,懷著對英雄的崇敬,鞠了三躬,然后大聲地朗誦《滿江紅》,再鞠三躬。我們用這樣特別的形式向岳爺爺致敬,希望他保佑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善人有好報,英雄留美名。
牛皋是岳飛的副將,驍勇善戰,敵人都怕他。在一次作戰中,他被金兵圍困,站在城樓大吼一聲:“牛皋在此,誰敢來侵犯!”城下的金兵大驚失色,連忙往后敗退,不愧是常勝將軍啊!可惜他在岳飛死后五年,秦檜怕他報復,令田師中設計用毒酒害死了他。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了與岳王墓相對的棲霞嶺上的牛皋墓祭拜。一路上淡藍色的鳶尾盛放,映山紅吐著花苞,周圍竹子叢生,地里還長出了大大的竹筍。“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我們在英勇無比的牛皋墓前三鞠躬,表達我們深切的緬懷與敬意。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秦檜跪像前我們指著他的鼻子痛罵他,拍打他,青鳥老師說,岳飛,張憲、牛皋、岳云等人不光是秦檜害死的,其實是皇帝害死的,沒有皇帝的旨意,秦檜敢下毒手嗎?事實上是宋高宗趙構擔心岳飛等人勢力做大不好控制,如果岳飛大敗了金國,迎回了徽宗、欽宗二帝,自己還能當皇帝嗎?所以才一天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然后以“莫須有”之名殺之。皇帝才是罪魁禍首。
這次清明公祭之行,一個有血有肉、文武雙全的岳飛和他勇猛的副將牛皋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精忠報國,同時也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只有國家強大了政治清明了,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英雄才能建功立業。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8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設立公祭日,祭奠死難者、敦促民眾不忘歷史,是國際上的慣常做法。比如聯合國2005年確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等等,這些紀念日不僅是對逝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警醒,更有著讓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反思歷史、銘記歷史、尊重生命、珍視和平的深刻寓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淡忘了這段慘痛的民族歷史,在國內,曾經的慘痛歷史越來越被各種輕松的演繹所替代;而在國外,隨著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各種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清華戰爭歷史的言論甚囂塵上。這些現象都在警示著我們保護歷史鐵證、還原歷史真相、教育本國國民、銘記歷史苦難的重要和緊迫。
雖然現在每年南京市民都會自發舉行悼念活動,但是,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深刻的認識到,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南京人民的慘痛記憶,更是中華民族應當永遠銘記的國家歷史,是中國人民抗爭的濃重一筆。設立公祭日,就是要通過全民紀念的形式,讓全體人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時刻保持對歷史苦難的痛感,從而時時警醒,倍加珍視當前得來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動不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吸引著眾多海外華人的關注和參與。相信隨著全國各地的公祭活動和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必將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產生重大的影響,進一步彰顯中華民族對同胞死難者的緬懷,對民族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發展的珍視,對民族富強的期盼。
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參與進來,不僅為了告慰死者,更是為了激勵生者;不僅為了銘記戰爭、更是為了珍視和平;不僅為了牢記歷史,更是為了警醒未來。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19
又到一年12·13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中華門城墻上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一件件實物記錄著歷史,凄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
2021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4周年,也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華民族巨大的恥辱因此產生。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于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多地舉辦紀念活動,呼吁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對于歷史,的悲哀,不是無知,而是知道后所表現出來的漠視!想想歷史課上,講近代史最嚴肅的話題時,課堂里發出的陣陣笑聲;再看看談到歷史問題時,很多人滿臉的不屑。對歷史的無視,在這陣陣笑聲和一臉不屑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很多中國人在無視什么?歷史嗎?不是!而是自身的存在價值!是很多人心中沒有力量。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來中國的深刻教訓。幾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的告慰!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兩國間和平、友好的未來。民族需要力量,人民需要力量。中國人必須以史為鑒,珍視今日和平生活,遠離戰爭惡魔。愿中日兩國今后能夠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 篇20
今天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草木含悲、山河垂淚的日子里,舉國上下將以各種形式緬懷82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遇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傳遞出中國人民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當下,早已遠離了戰爭的硝煙,但無論哪個年代、不論是誰,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1937年侵華日軍一手制造了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我們不能忘記,在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里,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們更不能忘記,在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無數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前仆后繼,為民族獨立作出了英勇犧牲。今天我們銘記歷史,就是要讓這些民族共同記憶代代相傳,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當然,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除了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會”、“燭光祭”等活動同步開展。自從11月下旬開始,南京陸續開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動、“和平許愿墻”簽名活動、“和平頌”音樂詩會和“和平之夜”接力誦讀等活動。和平的主題更加凸顯,體現了中國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誠愿望。歷史啟示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當前,我們所處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戰爭陰霾揮之不去,零和博弈讓國際局勢不確定因素增加。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銘記歷史,也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近代中國走過了一段苦難輝煌的歷史,面對極其野蠻、極其殘暴的侵略者,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現出不畏強暴、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英雄氣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大的歷史脈絡和深層次的內在邏輯把握當下發展取得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種斗志和英雄氣概一脈相承。正是依靠億萬人民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們告別了落后挨打的歷史,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
每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即將到來的2020年,我們將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這是我們國家發展的重大時刻,具有里程碑意義。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攻克貧中之貧、深度貧困的堡壘,進入深水區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涉險灘、啃硬骨頭,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斗爭本領。風險挑戰很多,有的還很艱巨。越是爬坡過坎的緊要時刻,越要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葆有一往無前的精氣神、煥發善作善成的意志,把中國人的志氣拿出來,就沒有什么目標實現不了。
每一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上,“和平大鐘”都會被撞響。鐘聲深沉悠遠,寓意著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對和平的企望。鐘聲更催人奮進,鼓舞著中華兒女圓夢復興的雄心壯志。以此為契機,吹響沖鋒號角,不斷前行,我們定能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目標,以更優異的發展成績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國家公祭日的征文】相關文章:
國家公祭日征文12-14
最新國家公祭日征文(精選6篇)12-14
2021國家公祭日征文(精選7篇)12-14
關于國家公祭日征文(精選5篇)12-14
國家公祭日主題征文(精選6篇)12-13
關于國家公祭日的征文(精選5篇)12-13
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征文范文12-27
國家公祭日主題征文(通用5篇)12-14
最新國家公祭日征文(通用6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