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于家訓家風征文(通用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征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關于家訓家風征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訓家風征文1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后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后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以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
家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著孩子的人格。
但愿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尤其是修養。
家訓家風征文2
近日央視新聞聯播節目,開展了一次有關“家風、家訓”的.連續采訪活動,我想,假如有人采訪我“你的家風、家訓是什么?”我會用兩個字來回答——“孝”、“善”。
兒時的記憶中,爺爺每次來我家,母親都會拿出她藏的好東西做給爺爺吃,再燙上一壺“老白干”,小炕桌旁邊只能有爺爺和父親盤腿對飲,等這爺倆下桌,母親再領我們上桌,有時,我們在鍋臺邊上隨便吃點剩飯菜,就去上學了。
左鄰右舍如果有什么大事小情要幫忙,母親二話不說,撂下家里的活就去人家幫忙,有一位已經出五服的遠房親戚,因為女主人手有殘疾,不能做針線活,母親把她家一年四季的針線活全部包攬下來、拆洗被褥、縫縫補補等等。小時候,我不理解母親為什么家里有好吃的不給我們孩子吃,總是留著給爺爺或者客人來吃,自己家有一大堆干不完的家務活,已經累得夠嗆,還要去管別人家的閑事,白天干不完,晚上接著干,母親半夜里手麻的無法入睡,一個勁兒的搓手。后來才明白,這些其實就是父母無言、無字的“孝”“善”,他們在用實際行動規定出的家風家訓。
如今,姊妹們也都是為人父母之人,不僅秉承父母的家風家訓,就連我們的下一代也延續了“孝”與“善”。尤其是我的小外甥,更是一個孝子。
前階段,妹妹身體不適去檢查,心臟出了點問題,當即住院,她年僅12歲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小外甥)接到媽媽從醫院打來的電話,就在家里找出拖鞋、換洗的內衣以及毛巾、牙具等洗漱用品,他不知道媽媽平時用的是哪一種護膚品,就把所有的都裝在大包里送到病房。第二天,他爸爸給媽媽燒好了飯菜,小外甥主動提出,讓爸爸在家歇歇,他自己去送飯,于是,他帶上月票,拎著飯菜,乘39路公交,再轉乘B2到天寧寺站點下車,又步行一段路,才到中醫院。當他滿頭大汗、踉踉蹌蹌的將裝著有飯有湯、有葷有素的一大包東西放在床頭柜上時,病房里的病友都震驚了!我連連夸獎小外甥“真能干,了不起”時心里又有些不忍,甚至有些埋怨妹夫,怎么可以讓小孩子一個人拿這么重的東西,走這么遠的路來送飯呢。
身為教師的妹妹,深知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教,更要抓綜合素質的提高,平時,她經常抽空帶上兒子買些補品去探望照顧婆婆,她對婆婆的孝,兒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在效仿。兩年前,小外甥就能踩著板凳,自己煮“康師傅”,現在已經能燒番茄炒雞蛋、煮粥、蛋炒飯等簡單的飯菜了。有一個周末,小外甥早晨早早起床,自己弄些早飯吃完,就悄悄地到歐尚超市,夾在老爺爺、老奶奶的隊伍中,排隊買打折的雞蛋去了。
家有這樣一片孝心的小兒郎,妹妹是幸福的。而這幸福正是源于家風家訓!
家訓家風征文3
老伴已六十開外了,每天還起早帶晚辛辛苦苦打零工。看到她的人都責怪我“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如果當時把老婆轉正,現在退休了,每個月幾千塊錢工資,多幸福啊。
這話還得從1977年說起。
那時,我當學校校長,我愛人在學校代課,當時有最后一批代課教師轉為民辦教師的機會,讓不讓愛人轉呢?我的思想斗爭很激烈,連續幾天夜里睡不好覺,眼前浮現出父親的身影。父親對我們弟兄4人管教很嚴,經常教育我們要“堂堂正正做人”。他不但這么說,自己也這樣做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家里再沒有吃的,他從來不會到生產隊倉庫多拿一顆糧食。家里8口人住4間茅屋,緊靠自家西邊的自留地,被村組安排給別人家做宅基地,我們弟兄4人死活不同意。村組征求父親意見時,他毅然決然服從村組決定,沒有把這片空地留給陸續快要成家的4個兒子建房。記得二弟因為沒有工作,快30歲了都討不到老婆,父親明知只要找一個熟人就可以安排一份工作,他就是不干……這一件件、一幕幕在我腦海浮現,我決定向父親學習,“堂堂正正做人”,把轉為民辦教師的份額讓給了其他代課教師。我當時問愛人,將來恨不恨我,愛人反問我,誰叫我做周家媳婦的呢?周家的家風就是這樣!
是的,優良的家風代代傳。我女兒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中學任英語教師。前年暑假有近半個月的時間,班上6名學生天天到家里來補課,女兒還忙著端茶倒水,發放飲料。我心里總不是滋味,認為女兒怎么這么渾啊,現在教育局明令禁止有償家教,她怎么能這樣搞呢?女兒看出了我的心思,驕傲地說,這6位學生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下學期讀初三了,我利用暑假替他們補課,一分錢不收,就連送來的東西我都一一退回去了。我這不是跟您學的嘛,要“堂堂正正做人”。一番話,說得我心花怒放:女兒真的逐漸成熟了,能“堂堂正正做人”啦!我很欣慰。
家訓家風征文4
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有的是熱情之風,有的是友愛之風,還有的是誠信之風……這次我就來講講我們家的家風——誠信之風。
記得在前段時間,學校準備舉行一年一度的長跑比賽,我十分開心,因為我被老師選去參加比賽!但我心里也有點緊張:要是比賽中一不小心失誤了,可就讓全班的榮譽抹黑了,怎么辦好呢?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爸爸曾說過的一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一放學我就去跟爸爸說,爸爸聽了,答應星期日帶我去體育館練習跑步。
到了星期日,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咦,爸爸怎么沒來叫我,該不會忘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走出房間,原來爸爸已經在客廳等我了。我說:“爸爸,我還以為你忘記要去陪我跑步的事情了。”爸爸說:“我答應你的事情怎么可能忘記呢?我們做人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不管怎么樣都得做到。”聽到這里,我的心里暖暖的,也暗自以爸爸為心中的榜樣……到了體育館,爸爸告訴了我很多跑步的知識和熱身運動。
轉眼間就到了比賽的那天。比賽前,我先熱身,把身體的關節都打開,還慢跑了一圈。等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就按爸爸教我的方法跑,結果我跑起來不會很喘,還得了第一名。這第一名不是白白來的,是因為我有這樣一個誠信而又知識淵博的爸爸教來的。
就這樣,我一直把這件事留在心里,也把我家的家風永遠地記在了心里。
家訓家風征文5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些好習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而好習慣的來源則是來自于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我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從小媽媽就對我們三姐弟說你們姐弟之間一定要相互友愛,互幫互助,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弟弟也要尊敬姐姐,保護姐姐,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打打鬧鬧的,但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因為我一直都記得媽媽說的一家人就應該相親相愛,這就是媽媽的家訓——相親相愛。
爸爸經常不在家,一回到家就喜歡把我們三姐弟叫到一起然后詢問我們最近的情況,比如說:學習怎么樣呀、你們有沒有打架呀之類的問題,然后就開始對我們灌輸他的思想。學習一定要認真,雖然說學習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如果你連學習都掌控不好,你如何掌控以后的工作,以后的生活呢?我偷瞄了一眼姐姐跟弟弟,姐姐似乎聽得很認真,弟弟一直看著爸爸,而我好像只記住了爸爸當時說話的感覺,真正聽到耳里的話就是要認真學習,這就是爸爸的家訓——刻苦學習。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奶奶每次要開始跟我們講道理的時候,這就是她的開場白,我們家人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心一笑,默默的找個小板凳坐下來,靜靜的聽著奶奶的家規。昨天我故意放了幾個硬幣在桌上,看你們幾個小孩自不自覺會不會直接就拿走去買吃的了,不過還好,我看到你們三個都看到了桌上的錢但并沒有人去動它,所以這一點是值得表揚的,做人就應該如此,不能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即使這個錢是在你家的,但是那個錢它不是屬于你的,你就不能拿,懂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懂!然后奶奶就繼續說,我們做人就是一個良心,如果連良心都沒有了,那這個人活著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你們知道嗎?我們再次同聲回答:知道!然后這節課就算是結束了,奶奶愉快的起身離開了,我們大呼一口氣,結束了。這就是我們家一直在堅持的家風——誠實善良。
我們家的家風就像一縷清風緩緩吹來,潛移默化當中讓你把這些家風家訓熟記于心,并且真正按照這樣去做。
家訓家風征文6
清朝著名人物曾國藩,不但自己有所作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濟濟。他的兒子曾紀澤和曾紀鴻,一個是著名的外交家,一個是著名的數學家。孫子曾廣鈞,從小博覽群書,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第四代、第六代遍布海內外,大多數學有所成。是嚴謹的家風家訓促使這個大家庭輝煌起來。
同樣,我的爸爸媽媽也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家織起了一張家風家訓。
爸爸常說要勤儉節約。
又到了春節,大家都愉快而緊張地準備年貨。而家里充滿了我的抱怨聲:“今年的年貨又只準備這一點點,真小氣,春節可是一年才一次,也不會多買點。”一旁沉默的爸爸忍不住開口了:"這不是小不小氣的問題。之所以買這么少,是因為春節一年才一次,大家走親訪友,大多時間不在家,東西也就吃得少。買多了,春節過后就沒人吃了,不就是浪費。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應該學一學。不然即使有幾千萬,都要給鋪張浪費光了。“”哦“我輕聲應道。
媽媽常說要勤勞。
走出門,肉肉還沒睡醒的眼睛。”咦,已經很晚了,媽媽怎么還沒有睡呢?她在干嘛?”一連串的問題想我砸來。我輕輕的叫了聲媽。媽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輕聲問道:”你怎么起來了。“”那個,我起來喝水。”我應聲到。“你怎么還沒睡呀?”“我手里的活還沒做完,你早點睡吧!明天還要讀書呢?”媽媽依舊忙著手上的活。那天晚上她似乎很晚才睡。
原來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為我編織著一張嚴密的家風家訓。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就是良好的家風家訓讓中國聞名世界。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去傳承這些良好的家風家訓。
家訓家風征文7
家風和家訓,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個人家里都會有家風,家風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孝順父母。我家就有一種家風,那就是勤儉節約。
爸爸常常對我說:‘要省吃儉用,勤儉節約。’我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里了。每次吃飯,我都會把碗里的飯粒全部吃完,一點兒也不會留。
媽媽喜歡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來沖馬桶,她常常會說:這樣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環保,這是一個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會節省,他沒有買過錢包,錢包是由一些廢紙制做而成。一頓菜夠他吃好幾頓飯了。有時媽媽會開玩笑地說:‘你這是小氣吧,連一個錢包都不肯買。’爸爸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儉就儉,報紙當錢包,還方便省錢又好用呢!’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風家訓就包含在內。所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都是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教育而得來的。盡管我們嘴里一直提到要做個廉潔清正的人,近幾年來還是有很多人進了監獄。這些人都是因為家教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會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好的家風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里同樣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紙張,不和別人比吃比穿。
家家戶戶都有一種良好家風,我們都要遵家規,做一個好公民。
家訓家風征文8
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傳承至今,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是因家庭背景、文化差異而有不同表現形式。我的家風沒有詩情畫意,圣人之言,就叫做多讀書、善做事,實實在在過日子。
古人云: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我也算是出生于書香之家。老家在農村,聽父母說,我的祖父就曾是白馬湖畔有些名氣的教書人。祖父、父輩也都是讀書人,我的伯父和父親還不到20歲,就在家鄉從事私塾教育了。我的家自古以來一直也種些田,且家境一般,但一代代人教子讀書,本分、敬業的傳統始終不變。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年邁的曾祖母逢人便嘮叨:“養兒不讀書,如同養群豬。”老人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從小讀些書,將來立身處事有好處啊!這些雖顯粗俗的話,卻給我影響深刻。我的父母生我們兄弟五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十分艱難,但父母不忘家訓,竭盡全力讓我們讀書,最低也讀到初中畢業。當年這樣的舉動,連一些好心的鄉鄰也質疑我父親,你老先生家里日子過得這么艱辛,為什么不讓大些的孩子早些回生產隊掙工分?父親只是苦笑而不答。
父母對我們的讀書、為人要求很嚴。學期結束父親必查成績單和老師評語,既要有好成績,更要有在校的好品行。母親則更多要求我們從小學會持家、待人,向好人看齊。我們也總能讓父母聽到來自學校或社會上好的評價。
父母不僅說得嚴厲,行事也是堪稱表率。父親后來在鎮上一個單位工作,離家也就十里遠。可除春節外,我們從來見不到他認真休一天假,偶爾晚上回趟家,第二天一早又匆匆趕回單位。我們問他為什么要這樣辛苦,他說:“作為單位員工,就應當以單位為家,再說,這也是我家的飯碗啊!”這種敬業精神,也影響我一輩子。
我早年在鄉醫院工作,經常是值了夜班,白天還堅持上班,并努力讓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達到最優。后來,我轉到政府機關從事文秘工作,幾乎也是沒日沒夜地工作,經常寫材料到凌晨一兩點鐘,第二天也照常上班。自己有時也覺得很辛苦,但與父輩們的工作態度和要求比,也就不算什么了。那些年代里,我幾乎年年獲得表彰和好評,也在政治上有了進步,自己還是感到欣慰的。
工作之余,我是從不放松學習的,每天必看新聞聯播,看一些專業書籍。我們是文革期間高中畢業的,沒有讀大學的機會。在機關工作期間,我擠出時間復習考試,上了大專班,實實在在地完成了十多門學業的考試而獲得畢業,也終算是圓了我的大學夢。我們家這輩人,通過讀書學習,都很好地改變了人生。我有一個弟弟,也是高中畢業后,就從事教學工作了,由于他刻苦鉆研教學業務,自學了本科,后來成為我縣為數不多的特級教師和全市的學科帶頭人。這些,應該就是與其良好的家風傳承不可分的。
現在,我雖然退休在家,仍能一以對峙之的堅持讀書看報聽新聞,有時還做些筆記,寫寫心得,牌桌上的玩意我是從不沾邊的。此外,我還熱衷于義務參加一些關心下一代的公益活動,接送孫輩讀書,還經常免費指導一些慕名而來的學生寫書法。這些讓我感到很充實,也熏陶了我們的下一代人。我那讀小學的孫女,學習成績算不上最好,但她知道節電節水,懂得同情與感恩,舉止文明,平時從不亂拋垃圾、不闖紅燈,吃飯不落一粒米下地,隨手關電器。已經初步有了一個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
良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社會,傳承好家風,就是傳遞正能量,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潛移默化傳好接力棒,讓好家風、好家訓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最新關于家訓家風征文(通用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