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伴我成長征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征文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文章。相信寫征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慈善伴我成長征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1
我今年八歲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促使著我快樂健康地成長,這種無形的力量,就是愛!它時刻存在于我的生活中。
兒時,媽媽帶我乘八路車去陽光花園學英語。公交車上人很多、很擁擠,媽媽站著,我坐在位子上,到火車站時,又上來許多人,這時,一位老人手里拎著東西,疲憊地在人群里站著,媽媽連忙把老人攙扶過來,笑著對我說:“孩子,給老奶奶讓個座兒,站著還能長高個兒呢!”媽媽風趣地說。我就起身牽住媽媽的手,擠在人群里,老奶奶臉上綻放著笑容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啊!”我心里熱乎乎的。從那以后,我每次坐公交車,都習慣地給老人和比我小的孩子讓座兒,許多人都給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我快樂極了——原來幫助別人、奉獻愛心,能讓許多人快樂!
就這樣,愛一貫穿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伴我進入人生第一課堂的范老師,她從一年級就是我們的班主任,記得剛入學的第一天,她就微笑著,手把手地教我們學習……。三年來,她一直用她的全部愛心澆灌著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小“花朵”。
有一次,我沒考好,心里打著鼓,害怕老師批評我,到課外活動時,范老師微笑著給我講解了每一道錯題,我終于把懸著的心放下來,認真地把錯題改過來。我感覺那微笑就是老師對我們深深地關愛。這種無微不至地關愛一直伴隨著我走過了三個年頭。
正是因為有了愛,世界才變得更美好!5.12四川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寶貴的生命。但愛的光環一直關注著我們的受難同胞。全國上下、全國各地都紛紛捐款、捐物,掀起愛心飛越的熱潮,為四川送去溫暖和愛心,愛心傳遞祖國山川,飛向災區。愿我們的愛心能給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送去溫暖和愛心,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在大家的“愛心”下快樂成長!
從一出生,愛就在們我們周圍相伴,一直環繞著在生活里。無論是父母的愛,還是老師的愛處處都愛的源泉。在成長中,學會幫助幫助別人、奉獻愛;學會好好學習、回報老師的關愛;學會愛祖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愛心”的沐浴下,我和愛一同快樂成長!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2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像鑰匙,開啟我們的心靈;愛,像書籍,陶冶我們的情操……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禁受了一次次的“愛”的洗禮。它讓我感悟到原來愛是那么神圣、高尚與深沉。這里的愛有對國家、民族之愛,有父母朋友之愛,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的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每一個愛的故事都能給人以啟發。都能告訴我們一個愛的哲理。
卡羅西是主人公卡隆的同學。因為卡羅西是個殘疾,所以很多人欺負他。他們氣得卡羅西忍無可忍了,抓起一個墨水瓶朝他們扔去。結果墨水瓶恰好打在老師的胸口上。老師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是誰?”老師生氣的問。“是我。”卡隆回答。老師經過詢問同學,了解到事實的真相,表揚了卡隆。
是啊,這就是愛!是同學之愛使卡羅西勇敢的承認了錯誤。如果沒有卡隆寬宏大量的品德,卡羅西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站起來的。如果沒有老師對學生的愛,那幾個捉弄卡羅西的人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于是我想起了自己,平時我已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老師應該對我們循循教導,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環衛工人應該為我們早出晚歸,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現在,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愛”。“愛”,讓我快樂;“愛”,讓我明理;“愛”,伴我成長……我也應愛周圍的人,愛學校,愛社區……愛的美就在于它不作選擇,去擁抱美好的一切。
同學們,讓我們去愛吧﹗世界會因為我們變锝更加絢麗無比!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3
近年來,蓋茨、巴菲特來華勸捐,陳廣標“高調慈善”甚至“暴力慈善”,眾明星“詐捐”事件將”慈善“二字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這原本清凈溫暖的二字蒙上一層尷尬的塵封。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該以怎樣的標準衡量慈善?
今年新出爐的“中國慈善排行榜”似乎給了我們一種誤導。且不說又僅憑捐款發票評定企業家是否慈善客觀與否,僅是憑金錢數額多少來衡量慈善便已經不是一種完全科學的導向。猶記得20xx年美國一場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說的那句“慈善不是錢,是心”,猛然敲醒了無數為慈善問題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標準。
細觀當下,我們不難發現,“慈善”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中,竟逐漸變了味道,甚至向病態發展。層出不窮的“詐捐門”和質疑“炒作”的聲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有社會信用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慈善心理的扭曲。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頭,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滿足虛榮心的“秀”以及獲取道德優越感的途徑,這樣的慈善、毫無高尚可言。正如前幾日微博上盛傳的那張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蒼白的臉與鏡頭著重表現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幾十萬現金,強烈對比之下,女孩無奈地眼神正式對這種以犧牲他人尊嚴為代價的“偽慈善”行為的最好控訴。真正的慈善應當從心出發,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內心的關懷與給予。
如今的中國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種滲透了真切人文關懷的'健康的慈善觀。金錢的多少絕不能用來衡量心靈的重量。去年被美國總統授予“公民獎章”的關惠群,每天兩點起床曲接濟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來,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真誠與尊重。他堅持和他們吃一樣的飯,并從不吝嗇給他們擁抱。關惠群這一游樂場管理員用來為善舉買單的微薄薪資與“慈善排行榜”上動輒上千萬的數字相比,的確是微不足道的,但他靈魂的高度絕不會因此減損一分一毫。因為,他與那些得意地對乞丐說“嗟,來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舉都是從“心”出發。
金錢從來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標準,這世上也并非“達”方可“兼濟天下”,只要我們從“心”出發,用與他人平等的靈魂,給予愛和尊重,每個人都可登上“心靈的慈善榜”;施舍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道德優越,我們生來就虧錢這個無私的世界陽光空氣和水,每個人都是負債者,對他人的幫助是以感恩的心對這世界微不足道的償還。所以請讓慈善從心中起飛,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溫暖的天空,世界安詳。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4
小時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的認為捐錢就是慈善。所以那時的我只要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媽媽要錢,用自己的小手鄭重的放進募捐箱里。每當我聽到贊揚的話語時,總會特別的高興和自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回來后總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說起,讓他們為我豎起大拇指。
到了上學后,每當我看到路邊的乞討者時,總會覺得他們很可憐,于是就會主動投幾個硬幣。當學校舉行義賣和捐款活動時,我會積極的參加,并且希望捐的錢比同學多,否則就會覺得被同學輕視,顯得沒有愛心。那時的我會用捐錢的數量來衡量慈善,不過我已經不向爸爸媽媽要錢了,而是從壓歲錢里拿出來。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變。因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個小姑娘,她在一場慈善活動中捐出了儲蓄罐中所有的積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爾·蓋茨捐了600萬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萬美元,可是他們一致認為小姑娘最有愛心 。因為小姑娘說:“慈善不在于錢的多少而在于一顆心。”說的多好啊!是的,我們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再去做我們有能力做的事,不管這善事是大還是小。漸漸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義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所以當我看到媒體報道的那些愛心善舉時,心里總是充滿敬佩。就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化名“順其自然”的寧波愛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組織捐款,15年不間斷,數額累計已超過1000萬元!“順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寫的地址都是虛構的,目的就是不讓人們找到他(她),更難得的是堅持了15年,而且還在繼續,這是一種多么高的境界啊!每次我在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有關“順其自然”的報道時,心中總會涌起莫名的激動,迫不及待要告訴身邊的人,“順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還有“造橋女孩”嚴意娜。她志愿到甘肅省的一個貧困山區去支教,當她看到學生們上學時要經過峽谷,孩子們要沿著山壁走到谷底,淌過谷底的河流,再從谷底沿著另一邊山壁爬到山上來時,便萌發了幫助當地孩子造座橋的愿望。最后,在許許多多寧波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募集善款117萬余元,造了一座橋,并把它命名為“寧波市民愛心橋”。
現在的我,已經明白了慈善在現實意義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你可以去做的不僅僅是捐錢,也可以是其它方面。在去年“菲特”臺風帶來的水災中,寧波地區損失慘重。但是寧波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互助,譜寫了一曲感人的壯歌。畫面中,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災區做志愿者;有的人大力宣傳…我想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義吧。
雖然我現在還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為慈善事業獻出我的一份力!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相關文章:
6.慈善獲獎感言2篇
7.慈善助學感謝信
8.給慈善會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