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精選2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征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
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家風的建設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創建自己的好家風,將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受益。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原生家庭重視家風家規就會使這個人乃至這個家庭茁壯成長。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有家風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風家訓的家庭,數與王侯將相之家。端正的家風,優秀的家訓讓我在這個家庭里茁壯成長。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
家風和家訓,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每個人家里都會有家風,家風包括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孝順父母。我家就有一種家風,那就是勤儉節約。
爸爸常常對我說:‘要省吃儉用,勤儉節約。’我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里了。每次吃飯,我都會把碗里的飯粒全部吃完,一點兒也不會留。
媽媽喜歡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來沖馬桶,她常常會說:這樣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環保,這是一個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會節省,他沒有買過錢包,錢包是由一些廢紙制做而成。一頓菜夠他吃好幾頓飯了。有時媽媽會開玩笑地說:‘你這是小氣吧,連一個錢包都不肯買。’爸爸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儉就儉,報紙當錢包,還方便省錢又好用呢!’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風家訓就包含在內。所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都是由子子孫孫代代相傳教育而得來的。盡管我們嘴里一直提到要做個廉潔清正的人,近幾年來還是有很多人進了監獄。這些人都是因為家教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會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好的家風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里同樣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紙張,不和別人比吃比穿。
家家戶戶都有一種良好家風,我們都要遵家規,做一個好公民。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3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后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后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以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家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著孩子的人格。但愿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尤其是修養。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是一個調皮、愛動的孩子。從小時候,每次上幼兒園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我想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小學中年級了,我已逐漸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5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說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么事兒盡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里,姥姥姥爺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么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咨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而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己開脫,那么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后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
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么給我講道理,要么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擔。無論自己做什么事情,而在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去敢于承擔。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于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里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著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夸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媽媽,而姥姥怎么會這么驕傲的樣子呢?后來,我慢慢懂得了,夸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贊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家里聚會,親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著異曲同工的方面。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里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6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正是在這種成長環境中,我們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老一輩的諄諄教導,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從咿呀學語的小嬰兒到現在亭亭玉立的女孩,伴隨我的就是在父親從小到大的'教誨。
父親老實憨厚,性子溫和,待人和善,他的一生平淡無奇,卻讓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虧是福。
那是家里剛建好房子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圍坐在一起,一向不善言談的他開口說:“房子總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聽得出他語氣里帶著的釋懷與喜悅。
房子是建好了,但麻煩事接連而來了。下著傾盆大雨的那天夜里,窗外電閃雷鳴,感覺就像的什么大事就要發生一樣。“咚,咚,咚!”,“開門啊!”一陣敲門聲和叫喊聲打破了小屋里的寧靜。父親連忙起身,打開門,笑臉盈盈地說道:“快快快,進來坐,外面還下著雨呢!”我探身一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氣勢洶洶,一臉氣憤地站在門口。“咦,這不是前幾個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張嗎?”父親見他不肯進來,十分不解,“老張啊,有什么事進來說吧!”這時,
老張揚起鋤頭“嘭”的一聲,大聲喊到:“別裝樣!你知道我來是做什么的!”父親見狀連忙揮起手,想拿開那把鋤頭,老張仍是不肯讓步。這時,母親走過來,端著一杯茶:“老張,你這剛回來,累壞了吧!進來吧!”老張這才皺著眉頭,端著茶,大叔走進客廳,憤憤地說:“嫂子啊,你們建房我不管,但你們不能占到我家的地啊!我還打算開幾塊菜地啊,可你們都不跟我說一聲,要不是我家里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呢!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父親坐在他對面,愁眉不展。母親一聽這話,不樂意了,“你這話可就笑話了,我家的房子都建在自家的原地,哪里占到你家的地發啊?”隨后,爭吵聲越來越大了,誰也不肯讓步。老張情緒越來越激動,“嘭”的一拳,打在父親臉上,母親慌亂了,父親踉踉蹌蹌站起來,說道:“老張,這件事沒跟你商量,算我們不對,我們會給你一個交代的。”老張想起剛才那一拳,不禁有些不安,便扛著鋤頭朝門外走去,臨走時,父親遞給他一把雨傘。雨夜,又恢復了平靜。
“我說你這人怎么那么傻呢?明知不是我們的錯,那地也不是他們家啊!”母親氣不打一處來。父親抽著煙,語重心長地說:“老張也是苦命啊!身子不強壯,老伴又走得早,老母親一個殘疾,還有一雙兒女也得靠他。更何況,那地的確是有他一半的。”
第二天,父親決定拿三千塊錢“登門賠罪”。可老張像
是明白了昨晚做提不對,怎么也不肯收下,他說:“大哥,昨天是我不對,太魯莽了。這錢,我不能收,你家有喜事還被我弄得尋么不開心,我要是收了,還有良心嗎?”父親笑了,不再強求。老張又拿出那把雨傘,說:“這把雨傘早就把我的怒氣與不滿全都消融了啊!”父親收下雨傘,往外走去,大聲喊到:“老張,今天晚上來我家吃飯吧,咱倆好好喝一回!”“好!我一定來!”
那之后,我們兩家關系越來越好。父親的一天知道同學排擠我時,對我說:“閨女,吃虧是福,你要懂得隱忍,懂得從他人角度來思考,也要看自身不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于是,我也學著去改正,去接受、容納他人,漸漸地我也體會了父親所說“吃虧是福”的真諦。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父親的言傳身教伴著我成長,這積極健康的家風家訓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代代相傳。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7
法國作家羅蘭曾說:“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造就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由此可見一個家庭的家風影響著孩子的內外品質,對決定他的思想和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在我的成長路上,父親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潛移默化的。
父親是個樸實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不大愛說話,更不大能說話,只是老老實實的做人,扎扎實實的做事,不管別人怎樣善意的勸他學會變通些,他都依然如故,我行我素,并且還一本正經地對我們三兄妹說,“做人就應該實在、坦誠、寬厚,‘花腳烏龜’會受歡迎嗎?”
八十年代,父親是小組長,在那個物質文明還不大繁榮的年代,這個芝麻官是沒人愿意當的。因為事情繁瑣也沒什么工資概念,基本上算是義務勞動了。尤其是一到夏天,頭痛的事情就來了。氣溫總是不斷攀高,老天總是久旱不雨,可憐田間那片綠毯似的.稻田,禾苗張開著大口等待著玉樓瓊
漿從天而降。站在田埂上的父親早已經焦頭爛額。“不行,不能再等了,我們得馬上抽水給禾苗灌水,要不然,這幾十畝禾苗去全都會干死的!”說歸說,可是灌水工具呢?公用設施早已經破損,私人家里有的也不多。“宇伢子(我的哥哥),和我一起把雜屋里的水泵和水管抬到機臺去。”“什么?又要拿自己家里的東西?你這個組長是公家的,咱家的農具也成了公家的了!”心疼的母親義憤填膺地絮叨。“難不成還讓尺把深的禾苗干死,誰家有就拿出來唄,這同在一個組里,誰都離不開誰的幫襯。”母親自然不再什么了。就這樣,父親這義務芝麻官一做就是好幾年,同組的人也很信服憨厚老實的父親。
九十年代,父親開始了經商,生意做得最紅火時是去北方將蘋果、梨子等水果運到湘潭水果批發市場做批發。 可以說,在湘潭,父親算是個外來商販,總會有些人生地不熟的尷尬,可是父親總是憑著自己的質樸和隨和與當地人和睦相處,他以自己的坦誠和厚道迅速在市場內開辟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時候的水果銷售已經開始流行裝箱批發,這也就給某些商人提供了短斤少兩的機會,有些人在箱子底層塞些紙團填充體積,有些人干脆讓格子空著,他們說一箱少那么斤把又不現形,一車下來,那不就是幾百斤了么?可是父親堅決不這樣,硬是實打實的將箱子裝得滿滿的。也正是這樣的誠實經商,讓父親在市場內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生意也做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8
家是每個人的港灣,他可以包容你,愛護你,盡最大可能的原諒你。但這不代表家就沒了家的樣子,家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家雖然沒有明確的家規家訓,但是也潛移默化的成了形,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做什么事,有個度才好。如果要總結一下的話,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官之道,二便是為人處世之道。
所謂為官之道,就是重在四個字上,“清正廉潔”,就是不貪,有作為,以民為本,愛民如子。這四個字也讓我想起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并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受,說:“您以寶石為寶,我已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寶玉,那我們倆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我覺得子罕便是把為官之道最好的體現了。
當然,作為人民的好官不貪是件好事,但不貪卻不作為可不是一件好事。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私人訂制》,心靈麻醉師馬青對第一位顧客做了一句話,“作為一個官,不作為也是一種貪污。”對此,我表示贊同。為官,就是為人民做個好表率,領導好人民。不干點兒事,談何為官。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也當過一小段時間的官,雖然官位不大,但是爺爺還是保持十萬分的認真的態度。做到了不貪,雖沒有為人民辦什么大事,但也解決了不少小事。雖沒有做到愛民如子,但也與人民為善,大家和氣氣的,遇到困難人家也愿傾力幫助。爺爺雖沒有什么特殊成就,但也把韓家的家風家訓中的為官之道體現了一二。
再說說韓家家風家訓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講的就是個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美德的傳承。韓家人在為人處事之道中有三樣是必須做到的。首先,韓家人必須要做到“孝”這個字。孝,不是嘴上說說,心里光想想卻無實際行動。爺爺心中對“孝”這個字也有一個定義,而這個定義在我和哥哥小的時候爺爺就已成天掛在嘴邊了:“正真的孝不是在于你們給予父母多少物質,我和你娘生你們養你們的時候也沒圖過這個。你們別讓我和你娘操心就行。”可是對于這個簡單的要求,絕大部分子女還是沒能夠做到。對于“孝”這個字韓家的小輩也讓長輩擔心了,所以做的不夠好。可雖然如此,在每個韓家人心中依然有“孝”這個字依然存在,它已經深深的烙在每個韓家人心中。
再者,便是善了。善又分了好幾種,有友善,善良等等。友善便是與人為善,不相識的人見面后,交談幾句能做個普通朋友。要廣交朋友嗎!但也必須有一個準則:不交損友。我覺得我自己是把廣交朋友這一條體現到了淋漓盡致。在生活中,與我交談過的人都是與我十分有緣的人,日后定能再相見。這正是
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嘞!
善良,想必大家也很有了解。善良并不是不敢客觀上認定的壞事,富有一點同情心罷了,同樣是需要實際行動的。就想爺爺經常掛在口變得一句話一樣:只說不干,算什么“英雄好漢”。要是你的善良讓你成為了《農夫與蛇》故事里的農夫,這樣就是愚蠢了!
不記得善良二字是什么時候深入腦海中的。小時候,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人的,雖然那時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但一句溫暖的問候也好。
最后,便是簡。“簡”字也是韓家對于生活的一個道德標準:不能鋪張浪費。穿衣要從簡,不攀比。物品不在多,不在樣式,而在于實用。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也許不能給予后代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系,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影響并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9
家訓,家風,顧名思義,都是圍繞著“家”這一字展開的。家風,影響著孩子的健康生活,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風是每個家庭從老一輩哪里傳承下來的美德,多多少少都會有祖輩的影子,而家訓,更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的嚴謹、認真。
建設好的家風、家訓關鍵在于家長,家長要首先成為建設家風、家訓的有心人,只有家長做好了,那么兒女也會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品質。培養好的家風會使整個家庭受益,因此,家長一定要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模范作用。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全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于一個國家的道德標準,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0
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有的是熱情之風,有的是友愛之風,還有的是誠信之風……這次我就來講講我們家的家風——誠信之風。
記得在前段時間,學校準備舉行一年一度的長跑比賽,我十分開心,因為我被老師選去參加比賽!但我心里也有點緊張:要是比賽中一不小心失誤了,可就讓全班的榮譽抹黑了,怎么辦好呢?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爸爸曾說過的一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一放學我就去跟爸爸說,爸爸聽了,答應星期日帶我去體育館練習跑步。
到了星期日,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咦,爸爸怎么沒來叫我,該不會忘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走出房間,原來爸爸已經在客廳等我了。我說:“爸爸,我還以為你忘記要去陪我跑步的事情了。”爸爸說:“我答應你的`事情怎么可能忘記呢?我們做人要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不管怎么樣都得做到。”聽到這里,我的心里暖暖的,也暗自以爸爸為心中的榜樣……到了體育館,爸爸告訴了我很多跑步的知識和熱身運動。
轉眼間就到了比賽的那天。比賽前,我先熱身,把身體的關節都打開,還慢跑了一圈。等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就按爸爸教我的方法跑,結果我跑起來不會很喘,還得了第一名。這第一名不是白白來的,是因為我有這樣一個誠信而又知識淵博的爸爸教來的。
就這樣,我一直把這件事留在心里,也把我家的家風永遠地記在了心里。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1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些好習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而好習慣的來源則是來自于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我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從小媽媽就對我們三姐弟說你們姐弟之間一定要相互友愛,互幫互助,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弟弟也要尊敬姐姐,保護姐姐,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打打鬧鬧的,但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因為我一直都記得媽媽說的一家人就應該相親相愛,這就是媽媽的家訓——相親相愛。
爸爸經常不在家,一回到家就喜歡把我們三姐弟叫到一起然后詢問我們最近的'情況,比如說:學習怎么樣呀、你們有沒有打架呀之類的問題,然后就開始對我們灌輸他的思想。學習一定要認真,雖然說學習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如果你連學習都掌控不好,你如何掌控以后的工作,以后的生活呢?我偷瞄了一眼姐姐跟弟弟,姐姐似乎聽得很認真,弟弟一直看著爸爸,而我好像只記住了爸爸當時說話的感覺,真正聽到耳里的話就是要認真學習,這就是爸爸的家訓——刻苦學習。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奶奶每次要開始跟我們講道理的時候,這就是她的開場白,我們家人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心一笑,默默的找個小板凳坐下來,靜靜的聽著奶奶的家規。昨天我故意放了幾個硬幣在桌上,看你們幾個小孩自不自覺會不會直接就拿走去買吃的了,不過還好,我看到你們三個都看到了桌上的錢但并沒有人去動它,所以這一點是值得表揚的,做人就應該如此,不能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即使這個錢是在你家的,但是那個錢它不是屬于你的,你就不能拿,懂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懂!然后奶奶就繼續說,我們做人就是一個良心,如果連良心都沒有了,那這個人活著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你們知道嗎?我們再次同聲回答:知道!然后這節課就算是結束了,奶奶愉快的起身離開了,我們大呼一口氣,結束了。這就是我們家一直在堅持的家風——誠實善良。
我們家的家風就像一縷清風緩緩吹來,潛移默化當中讓你把這些家風家訓熟記于心,并且真正按照這樣去做。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2
中國,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五十六種習俗,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家風——廉潔。
廉潔,就是不貪污腐化,不損公肥私,不奢侈浪費,不貪贓枉法。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漫漫歷史長卷,我們不難看到:凡是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人,總會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如唐朝的魏征,剛正清廉,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朝的鄭,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這件事也說明,其實廉潔離我們并不遠。也有許多同學會說:“廉潔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們小學生能有什么關系?”但是,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經受什么樣的文化熏陶,對其人生道路影響巨大。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廉潔就是誠實守信等一些小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買了兩塊錢的水,我給了商店老板五塊錢,而他卻找了我四塊錢。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多沒看清,所以才會多找了我一塊錢。可卻因為這一塊錢,讓我心里糾結不已。我想把這一塊錢占為己有,可我又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我應該把一塊錢還給老板才對。這時,我的心里好像出現了兩個小人,一個說:“沒事,就一塊錢嘛,自己拿著吧,又不會有人知道。”另一個說:“一塊錢雖然不多,但這是關乎著誠信的問題,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質。不管怎么樣,都應該把這一塊錢還回去。不能為了這一塊錢而毀掉了誠信。”對于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糾結,到底是還還是不還。我思量了許久,決定不管怎樣都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最后,我把錢還給了老板。
要做到廉潔其實很簡單,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其實廉潔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一處美麗的‘風景’。我是新時代的小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爭做一個“廉潔小公民”。
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廉潔這項家風,真正做到廉潔家風伴我行!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3
小時候,老師在課堂里給我們上有關“孔融讓梨”課文,而家父則在家給我講“莎莎分糖”的故事。作為小女孩的我,最愛的就是五顏六色的水果糖了,然而有的時候糖果突然間出現,帶給我很多驚喜,也會有更多的小伙伴突然出現在你面前,讓我措手不及。正當我呆呆地拿著糖果站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家父走到我面前,沖我眨了下眼睛,然后就一把拿走了我的糖果,“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吧,猜腦經急轉彎贏糖果呦!”剛開始我還有些吃驚,但是后來我們開心的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的回答腦筋急轉彎,一個問題還沒問完,我們就互相爭搶地舉起手,大家都在為自己拼命舉高的'手臂而傻樂著,雖然最后我答對的最多,糖果還是拿出來分給其他小伙伴了。這次讓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雖然我并沒有吃糖,但是心里卻比糖還要甜。
家鄉潛山是我的根,無論如何漂泊,我都在這里扎下了,并努力向上生長著,立志要為家鄉潛山盡一份力,在家父的鼓勵下,我放棄了外地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工作,成為了潛山網的一名編輯,雖然我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背后工作人員,但是我會一直認真對待每一條新聞,細致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讓新聞真正有態度。同時我非常熱愛潛山文化,希望潛山文化也通過網絡得到更多的傳承與發揚。
家風家訓匯成河,河水的波光就像是家父的只言片語,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閃耀,家風家訓,生生不息,流動不止,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沉淀,漸漸散發出幽香,在你我左右縈繞。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4
“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謹夫婦,端品行,習勤儉,遵法律,慎交游,訓子孫,睦鄉鄰,厚宗族,愛國家”,282字熊氏家訓,涵蓋為人處世方方面面,滋養熊氏子孫300余年。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15日,走進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獅子口村的熊家坳灣,每家每戶門前、廳堂張貼的熊氏家訓,引人注目。在熊氏祠堂前,老人們正翻看族譜,教導春節返鄉的年輕人學習家訓。
熊家坳灣鄉風文明理事會會長、53歲的熊良勝說,熊家坳灣自康熙十八年,一世祖熊世泰從梁子湖邊熊思欽灣遷居到兩座獅子山間的平地開基后,七世同居,百余人同財共食,孕育出以“敦厚、仁慈、勤勞、純樸”為精髓的熊氏家訓。
熊氏家訓載入族譜、家譜,代代相傳,家家戶戶以家訓教育孩子。熊良勝稱,自己年幼時相當頑皮,一次到隔壁灣子偷吃西瓜,父親得知后,不僅以棍棒懲戒,還責令他到祠堂下跪,直到背會熊氏家訓中“端品行”的'所有內容方可起來。
如今,熊氏子孫不會動輒被責罰下跪,但家訓傳承及長輩言行舉止已潛移默化融入血液。在南京一所大學任教的熊高強說,游子在外,待人接物仍時常記著“不給家族丟臉”,家訓中的“慎交游”,對其影響最大,提醒他言行端正,交友慎重、真誠。
熊氏家訓中有一條是“睦鄉鄰”,熊家坳灣25戶遵此教誨,至今仍親如一家。除夕夜,族人自發買來煙花、糖果、瓜子,架起篝火,圍坐在電視前,一起觀看刻有家訓的光碟,看完后還相互交流。大年初一,晚輩媳婦要挨家挨戶給灣里長輩倒茶,敬的是紅糖水,寓意甜甜美美。
平時日,灣里有事,或誰家有難,族人必爭前恐后出錢出力。在去年啟動的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少村民義務修建村道、清理溝渠,無償讓地……為修停車場,村民熊宣華自愿拆除了廚房;中心廣場安放健身器材,需拆除村民熊先華的牛棚和雜物間,他二話沒說,就將其讓出,還義務幫灣里管理水塘、澆灌花草、維護上山景觀道等;常年在銀川做建筑生意的熊大斌,去年特意趕回老家,發揮己長,帶領施工隊建設美麗鄉村,問及為何要擱下生意來做義務,他憨厚地說,“為灣子盡一份綿薄之力,應該的!”
在家訓滋養下,村民的敦厚、仁慈、純樸,不只對族人,而是早已深入骨髓。去年9月,鄂州市文聯、作協組織采風活動,一眾人在熊家坳灣露營。當晚文娛活動現場,村民們給采風人員端茶送水,擔心采風人員露營寒冷,又送來空調被,看到被子不夠用,深夜派人到街上又購回十多床新被子。女作家徐麗玲禁不住高歌一曲《父老鄉親》,來表達感激之情。
為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該灣將宗祠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十佳婆婆”“十佳媳婦”“美德少年”等,整理出《牽手香樟》、《三炷香》、《獅涎泉》等歷史傳說、名人故事等,將其打造成梁子湖最美鄉愁地。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5
有人說家風是家庭子孫代代恪守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庭成員自豪感的源泉;家風是融化在我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淀在我們骨髓里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范。這句話道盡了家風家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持家”。
這還要從我的爺爺奶奶說起,那時候他們還生活在農村,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我們家所在的地方是丘陵地帶,自然條件很差,從事農業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可是我的爺爺奶奶不但不抱怨,反而更加勤苦。他們不僅能把土地種好,生產出比別人家更多的糧食,還發展養殖業,先是養牛,后來養羊。盡管這樣,他們還不滿足,他們還揀村里有人進城后拋荒的土地耕種。他們辛勤勞動的收入,從來沒有過大肆的揮霍,在子女生日的時候僅僅是煮兩個雞蛋。奶奶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過日子比樹葉還稠”。就這樣他們養活了十三口的家人,也把我的爸爸和其他四位叔叔培養成有文化的人。
如今,我們一家在城里生活。爸爸在煤礦工作,工作很辛苦。他經常加班,很少回家。我們很少見到爸爸,雙休日是這樣,甚至在年節里也是這樣。看到別的孩子在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很開心的時候,我好羨慕。媽媽總是說爸爸辛苦是為了咱們這個家,慢慢的我就理解了爸爸。爸爸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報,不斷的加職加薪。媽媽操持家務,把我們這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家里有了麻煩事,她從來不去牽絆爸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決。一次我和弟弟都生病住院,想喝梨湯,她不顧一身的疲憊回家為我們熬梨湯。弟弟上了幼兒園,雖然媽媽每天還要接送他,周末還要照顧好我們的生活,她還是在小區超市找了一份工作。旁邊一家地產公司的經理見媽媽工作那樣勤勞利落,動員她去房產公司做保潔呢。在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的時候,媽媽竟然遭搶,我為媽媽感到自豪。
爸爸媽媽的勤儉也深深影響了我。我把勤用在了學習上,早起晚睡,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我把勤用在了生活上,幫媽媽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做飯、雙休日照管弟弟,做得有模有樣,鄰居都夸獎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從不奢望什么饕餮盛宴,我覺得媽媽煮的飯是最好的;我也不奢望名牌的服裝,衣服得體就行;在過生日的時候,我甚至不需要一份蛋糕,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溫馨的。上幼兒園的弟弟似乎也懂得了勤儉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不再吵著媽媽要玩具,不再鬧著吃零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越來越廣泛,漸漸明白了勤儉持家的道理。勤儉持家,不僅能夠讓一個家庭順利度過艱難時期,甚至能造就成功的家業;在物質豐富,經濟繁榮的今天,能夠讓我們遠離浮躁的世俗,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就美好的品格,體驗到人生幸福的真正內涵。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6
古人說:“人而不仁,則道義息”;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古人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古人說……一句句古人說已經變成了兒時的記憶,那些從哪瘦弱的身體中說出來的“古人說”,這個文化程度也不高的婦人卻有著我到現在都不曾聽過的“古人說”。
很小的時候,那時候的冬天很冷雪還很厚還有掛在門外屋檐下如筍狀的冰棱,最開心的莫過于圍在火堆旁聽奶奶講述著屬于她那個年代的陳年舊事。故事很長奶奶的語速很慢也許她是在回憶她的人生,而我們更多的是關注火堆里那已經變得柔軟的紅薯。當我們已經瞪大雙眼盯著那被她慢慢翻出來的紅薯時,她依舊平靜的在講述著她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的“古人說”。那時候的我們不懂覺得故事有些拖沓,因為口水已經止不住的流,而那些“古人說”也許那屋檐下的冰棱當時比我們要清楚得多吧!
飯桌上,年小的我們總歸是好動而且很饞,會用筷子敲打著碗延,而等菜一上我們便蜂擁的把自己的筷子伸向那早已垂涎欲滴的菜里時便會有一雙筷子阻攔,順眼望去便能看到父親瞪圓的雙眼,接下來便是一頓大罵我們沒規矩的言辭說:“奶奶都還沒動,而且你們奶奶碗里都還沒裝飯,你們都餓瘋了?”接下來便是爭吵著誰去裝飯,而這時便又能聽到那嚴厲的口吻和瞪圓的雙眼對老大說:“你最大,你去給你奶奶裝飯”,然后老大便被安排去給奶奶裝飯。過后就能聽到奶奶略帶責怪的父親的口吻說:“都是孩子嘛!”,然后滿臉都是慈愛的望著我們這些搗蛋鬼,接著便是一句古人說:“吃要有吃相,坐要有坐相”語氣依舊緩慢而平靜。基本差不多說完的時候老大便雙手捧著碗遞到奶奶面前。有時候老大略帶抱怨的時候,便會被告之你大你不裝誰裝,時間推移幾年之后到我這了便成了你小你不去裝誰裝。
又一年的冬天接近年關,雪已經很少見到了,屋檐上的冰棱也早已看不到了,房子也不是那個房子了。一大家人坐著一張大圓桌上,菜很多也很豐盛。正當大家吃得開心的'時候,門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開門見到的是一對夫妻,穿著很厚很舊的衣服,男的拿著一把舊的吉他女的頭發有點凌亂。見門開了那女的開口了,傳出來的不是請求也不是詢問而是一段歌,歌聲倒也沒什么特別,是你平常都能聽到的那種聽得你都想吐的歌曲,男的便談起了那把很舊的吉他,吉他彈的甚至有點凌亂。這是兩一對乞討者,而他們的出現卻打亂了原本幸福的氣氛,在我們羞惱的眼神中,伯母把他們讓了進來,并讓我們騰出來位置擺上了新的碗筷,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吃飯。很明顯那男的很局促的匆匆吃完了飯,女的倒顯的大方很多,而我們似乎吃的便有點興味索然,飯局當然結束的平常快了很多,吃完伯母給了那男的一些錢。送他們兩出了門。回來的時候伯母說了句以前古人說的好:“不管什么時候你都沒資格瞧不起任何一個人”,雖然我不知道這么一句大白話為什么成了古人說的好,很明顯的是我們被這句大白話扇了臉。
時間匆匆,那屋檐的冰棱早已化了又凝凝了有化,最后也找不見了,那些奶奶講的很長又講的很慢的故事很多也早已經忘卻,那對乞討的夫妻也已模糊了長相。唯一清晰的就是那些“古人說”,和一些“古人說的好”,他們也沒有系統的告訴我們“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讓我們去知道這里面每個字的含義和解釋。其實他們自己都不一定記得全,可就這樣讓那些“古人說”和他們自己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或許家就是這個樣子,家風也是這樣,我們被影響的或許根本不是那些“古人說”,而是按照“古人說”去做的他們。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7
中國是禮儀之邦,5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一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語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3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但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一樣體現了中華民族良好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重老師、尊長、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曉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一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1代牢記中國5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尊長問好;相互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文娛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最少1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愈來愈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績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1種道德的氣力。家風需要我們1代又1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1日,實現幸福的4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8
家風,這是一個粘連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縷清風,吹散了新仇舊恨,吹綠了一池春水,吹送著潛移默化的浩然正氣。這是一種內化于家庭成員中品德深處的不屈力量,更是一個家族傳統養成的內在因素。有了它,就有了家庭成長的紐帶,也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不竭的思想精髓。
人在少不更事的時候,想法是多變的,卻也是容易被影響的,好的東西會指引著孩子往更好更遠的地方走,而不良的影響則會讓孩子不明就里的就走上了旁門左道。我出身的地方在西北邊陲的某個村落中,那里的生活狀態是相對原生態的,村莊不大,所以會有很多公開的秘密充斥在人們的茶余飯后里。小孩子在無事可做的時候,通常都喜歡聽大人聊天,大人們那侃天說地的本事一向是小孩子們最為羨慕的,而大人們夾雜于實事評說中的價值觀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很容易一并給孩子們吸收了去。在大人的話題中,總少不了對于近來村里被熱議的各種新鮮事。村里人的話題有限,國家大事什么的真的談不上,每個人最為關心的還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的情況,最感興趣的莫過于左鄰右舍的“新聞”,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巴掌大的村莊是藏不住什么秘密的,而這些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的“新聞”就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在對談資轉述的過程中,或許有傳達準確的,抑或是經過某些能手合理想象再轉述給大家,就這樣,是非便名正言順的流傳開來,也就是書面語中“謠言”這個詞所表達的含義。
在我的記憶中,父母親對待這些有意或無意閑談中所謂的“新聞”時,總是聽得多說的少,常聽父親說一句話“閑談莫論人非”,母親也是很贊同的,每每在出現涉及人非的閑談中,父母親總是會很公正的來評價“談資”中的事件,甚至懷疑“談資”的真實性。母親待人寬厚,是個表面嚴厲實則心地善良直爽的人,每當看到別人家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鬧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之時,她總會告訴我們一句話,叫做“退一步海闊天空”。小時候不懂,后來明白了這也是母親一貫做人的原則,她說到,因為一些小事或者是根本就無所謂的事而與他人發生口角或者其他不文明的行為,那是在自討苦吃。母親從來都是以平常心對待周遭的人、事,這也令一些善于精心編排的人很是苦惱,因為編排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事,而母親的這種做法讓他們的功力失去了用武之地,怎能不苦惱。母親常教導我們說,與他人置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樣既耽誤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感情,實在是很傷氣力的事。對待這些,一笑而過,便能化解一切恩怨于無形中。
關于父親母親類似的事情說不完,他們總是教導我們要與人為善,只要不是涉及原則的`事,忍讓一下就過去了,自己不會損失什么,別人也不能夠奈你何。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父母親以他們的言行在實踐著這句話的真諦,多年來這也是我們姐妹做事的圭臬。在父母親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雖然他們不是很清楚家風是什么,但他們用他們的言行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也讓我們的家風熠熠生輝,不會褪色。
質樸真誠起于行,源遠流長到如今。閑來坐看天上月,悟道家風值千金。
家風,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不是由高深的至理名言構成,也不是由華而不實的警句組成,而是長輩們的言傳身教與耳提面命。今天,家風這個詞再一次被提出,關于家風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每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家風,我家的家風便是做人的真實與質樸,做事的光明與磊落。家風,這個我們并不陌生的字眼,在頻繁被提及與討論的今天,我們能不能交出一份關于家風合格的答卷,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19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談論到一個話題——家風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筆寫上幾句話,略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于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范,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于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于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一。
對于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獨秀、鶴立于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積淀,在于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于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里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里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
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于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梁,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0
眾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熏陶著我們每一個人。良好家風、家訓、家教會讓我們更優秀。
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我們家有六口人,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每次家里有了好吃的,弟弟總是先給爺爺奶奶。然后才給我們幾個分一分,這個誰也沒有教他,他自己就懂,因為平時爺爺奶奶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和弟弟。你別看他人小,他可都看在眼里,自然就學會了。在我家里,良好的家風讓我和弟弟體會到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學會感恩。
我家家訓是:“誠實守信,自強自律。”媽媽經營的商店做到了貨真價實,誠實守信。從正規渠道進貨,童叟無欺。讓人們放心購物,滿意而去。爸爸在工作中總是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有一次爸爸到了下班時還沒回來,很晚才回來,原來爸爸把今天加量的工作做完,為工人明天的工作安排好。這些都給我和弟弟做了好的榜樣。在生活和學習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影響,是我爭取做到老師和同學眼里是一個誠實可信,自強自律的`好孩子。
媽媽常說:“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不要小瞧了每天一點點努力,就會取得很大的進步。”這已經是我們家的家教了。弟弟剛上幼兒園時,又哭又鬧。但是媽媽每天都會堅持送他去,只要他去了媽媽都回她姐都會給她剪一朵小紅花貼在墻上鼓勵他,慢慢的他已經變成了一個愛上學的好寶寶了。我家的家教不僅改變了弟,我也深受其益,在學習上我一直堅持這個方法。讓我的數學成績由原來七十多分,八十多分到現在是九十多分啦!所以我特別喜歡我們家的家教,它給我帶來了自信,讓我更優秀。
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訓、家教的家庭中,感覺特別驕傲和自豪。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對家庭、祖國有用的人。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1
在我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我家的家風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的原因,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所以我的家風是從爺爺奶奶那里學到的。
爺爺奶奶做人有三個原則,我也學會和遵守著這三個原則:
奶做人從不欺騙別人,占別人的小便宜或拿別人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奶奶帶我去買東西,在一個小販那買茄子,可當我們剛要走的.時候,那個小販叫住我們,說我們忘了拿茄子,可我們已經有了一包茄子了,所以我確定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可我心里想著再拿一包茄子不是更賺了嗎?可奶奶卻實話實說,那包茄子不是我們的。我心里很是不解:奶奶為什么不說茄子是我們的?回到家奶奶看出我的不解,就說:“我們如果占了別人的便宜,別人吃虧了,如果這樣循環下去,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吃大虧的。”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占過別人的小便宜。
不能不守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星期天,奶奶看到了我的成績單后,說下個星期天我和你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還要從星期三晚上的談話說起。
那天晚上,我對奶奶說:“我今天考試了,如果我考了95分以上,你和爺爺就帶我去買玩具好不好?”“行,只要你考了95分以上,我和爺爺就帶你去買玩具。”
今天發成績了,我考了97分,所以奶奶才說下個星期天帶我去買玩具的。奶奶還說:只要我以后每次考試都在90分以上,到了年底就帶我去北京玩。雖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答應,卻讓我懂得了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的道理。
尊敬老人,愛護小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一次,我放學回家,奶奶來接我時看見一位比奶奶年紀還大的老人在過馬路,這時奶奶立刻跑了過來扶他們過馬路。從那以后奶奶讓我見到爺爺奶奶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有困難時都要去幫忙。
家風就是每個家庭悟出的人生道理,這些道理讓我這一生都受益匪淺。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2
家風,就像學風校風一樣是不可缺少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是一個家庭的棟梁,是讓后代健康成長的基礎下面我就來說說什么是家風。
家風,每當我看見這個字眼我就想起了中央電視臺在春節期間做的節目,他們的記者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的采訪,問街上的陌生人他們家的家風。在看這個節目時我就在心里默默的問自己,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我想起了媽媽在我小時候說的話,媽媽說;‘做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絕對不可以投機取巧,不管做什么是都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要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還有就是對人要友善,只要你友善的對待了他人,他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這樣不管你做什么事都會一帆風順,自己的心里也會特別高興。’
在互聯網上是怎么解釋的,家風,又叫門風,家風在通常的情況下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錯,因為不是有一句話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道下來嗎?這不就正好說明了家風是作風的體現嗎?其實在我國古代的人們就非常的注重家風的培養,在書中就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語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我們通常都會以一個人的家風來評價某一個人,不是在權威的解釋里就說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嗎?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可以說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晚輩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風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家有個良好的家風而驕傲!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3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后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4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孝”是我們家首要家風,百善孝為先!父母告誡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在家時,經常看見媽媽的忙碌身影,我也學會了主動幫媽媽干活,如掃地、擦窗戶、做飯等。在幫忙的過程中還學會了不少技能,讓媽媽平時可以不用那么勞累。
“儉”是我們家的另一家風。在我小時候,爸爸時常給我提起節儉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就有很多浪費奢侈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學校吃飯的時候,總能見到一些吃飯挑剔的同學剩下飯菜,總能見到碗里剩下很多的飯;在某些公共場所里,總能見到有人用完水就離開,總能見到一些沒有被隨手關掉的`水龍頭。
記得有一次中午,我在房間看書時有些餓了,準備找點吃的,看到外婆在廚房忙碌著為我準備午飯,香濃的氣味撲鼻而來。進入廚房,想幫外婆的淘米水給倒入水池,“別動!”外婆連忙說道,然后把淘米水倒入另一個空盆里,盆里已盛了些渾濁的淘米水,我心中又產生疑問,外婆難道還要再清洗什么嗎?外婆看著楞楞的我,笑笑對我說:“不是的,這水可有營養了,別看它骯臟,倒掉很可惜的。”我有點疑惑不解,不敢相信也不敢茍同外婆的做法。外婆把淘米水澆到陽臺上種植的一盆盆花上,每天澆一點,那個花在淘米水的滋潤下,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我從學校帶回家的蘆薈,從原先快枯萎發黃的枝葉變成一棵小陽傘,長出了許多新枝葉,嫩嫩的,綠得鮮艷。我感覺好神奇,終于相信外婆的做法,也懂得了淘米水還可以再利用,所以不能浪費,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節儉吧。
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5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祖上沒有達官顯貴,世世代代皆為平民百姓。但幾百年來,我家數代始終恪守“誠信助人”的準則,勤勉的維持著家族的延續,亦贏得了四方鄉鄰的尊重。
作為僅有四十余年人生經歷的我,對祖上太久遠的事情知之不多,但從我爺爺那一輩起,做人誠信、樂于助人就已成為全家為人處事的信條。父親曾多次給我講起爺爺在世時的一件事,令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家與沙口村一戶人家約定:用一百多斤玉米交換一頭牲口。牲口早早就牽回我家,還未來得及把玉米送過去,轟轟烈烈的農村合作化運動便迅速開始了,包括我家在內的全體村民都由獨立經營的個體農戶變成了集體農莊的社員,我家剛牽回的牲口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自然也歸公入了社。時代的風暴無法阻擋,爺爺和家人順應時勢,對農村合作化給予了積極的配合。但爺爺始終對沙口村那戶人家心存歉疚,盡管對方一再承諾不要玉米了,并反復強調“牲口在哪兒也都是歸公”,但爺爺卻總是無法心安,最終還是不顧別人勸說,想方設法按當初的約定湊足糧食并親自送上家門。從此,爺爺獲得了“實誠”的美譽,也奠定了我家“誠心助人”的家風基礎。
爺爺去世后,父親自然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那時我還小,家里人口多,由于形勢、政策方面的原因,再加上生產工具和方式落后,我家和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經濟困難,生活艱苦。不用說糧食,就是燒火做飯、取暖的燃料都十分缺乏。盡管如此,父親常常教育我們誠實做人、本分做事,不偷不搶不貪便宜,盡力幫助遇到困難的人。那年冬天發生的一件事,父親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大概是在我七、八歲的時候,將近年關的那幾天,大雪紛飛好幾天,地上積雪沒過腳面,天也冷的伸不出手,我們縮在家里不敢出門。傍晚時分,父親領著一個衣著破舊、身體瑟縮的外人走進了院子。進門后,父親對母親吩咐了幾句,母親就趕緊抱柴禾燒水做飯。父親則把那人讓到里屋,讓他脫鞋上炕,坐在暖和的地方,并把家里的棉被蓋在他身上,那個人也連聲表示感謝。沒多久,母親又把做好的熱氣騰騰的小米飯端進屋,那人推辭一番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我們一年到頭幾乎吃的都是玉米面,像大米、白面,一年吃不上幾回,香噴噴的小米飯更是難得一見。而父親為了招待一個外人,竟然把僅有的幾斤小米毫不吝惜的拿了出來。客人吃了飯,身上也暖和多了,與父親談話也多了。后來父親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外鄉人,好像是崔莊那邊的,想在過年之前出門做點小生意掙幾個錢,沒想到被大雪困在了外邊。要不是父親在生產隊的草棚子里發現他,沒準就得凍死。聽了父親的講述,我很驚訝,對于父親也很敬佩。過了兩天,風停雪住天氣轉好,那人千恩萬謝的離開我家,父親還送他到村外。三十年后,我們幾乎都把這件事忘記了,那個曾被父親救助過的人居然帶著兒子找到我家拜謝救命之恩,一時在村中傳為佳話。
也許是天性使然,但更多是受了父輩的影響,在這個平淡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我,從小也形成了樂于助人、重諾守信的思想性格。尤其是成為一名教師后,在長期的教書育人生涯中,我的這一思想性格進一步得到了鞏固。無論對同事、對學生,還是對身邊認識的不認識的群眾,我都是胸懷善意,盡己所能幫助他們,我用善良和誠信贏得了廣大同事、學生和家長們的信任和尊重。記得有一年教畢業班,周六需要加班上課。有一次,一名也家住縣城的女同事出于安全考慮,周五和我約好次日下午結伴到校。我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但第二天卻因家務繁忙把這事給忘了。中午12點一過,我就獨自騎車奔向學校,直到出了縣城到東于莊村邊時,我才猛然想起約好的事情。而此時已經離約定地點很遠了,但我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驅車返回,因為我覺得既然答應了人家,就應該說話算話,如果不顧約定,獨自先行,不僅失信于人,而且自己也會寢食難安。于是我迅速騎車返回縣城,來到與同事約定的地點等待,直到女同事出現,我們才一起趕赴學校上課。雖然多走了不少路,但我一路上心情十分輕松。
多年來,我始終牢記父輩的教誨,誠實做人,本分做事,盡力助人。我相信,一個人常懷誠信之心,常有助人之行,雖不能給自己帶來名利富貴,但卻一定能贏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這才是一個人存在的最大價值,也是人生的寶貴財富。誠信助人的好家風也將世代流傳下去……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6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庭好與壞的根源。每一個家庭都應當樹立幾條好的家風供成員熏陶。而我家呢,當然也有家風,這些家風大部分源自于我母親。
首先是做一個“真人”。中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恰恰說明了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成為所謂的“書呆子”,首先我們得先學會怎樣做人。母親教育我和姐姐時常常說做人比學習更重要,她還跟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人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總做些偷雞摸狗的事兒,但是他非常聰明,學習能力非常強,可是這有什么用呢?他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數學考試考砸了,回家時,當母親問我數學檢測分數出來沒時,我因為羞愧害怕,裝作隨意地低下頭說:“沒呢。”而臉上,卻早已布滿了淚痕。那當然是瞞不了,在我以為母親要打我時,我卻措不及防聽到了一句飽含失望的聲音:“你為什么要瞞著我呢?”我愣了,在那霎,我覺得母親失望的話語比肉體上的疼痛更難忍受。此后,我幾乎沒有再對母親撒過慌了。所以,學做人是母親對我做出的第一個也是這一輩子的要求。
第二個家風范圍就會縮小了——勤儉持家。我母親從小生活在農村,她常常和我們說一些她小時候的趣事兒,我也知道母親小時候的生活條件十分艱難,吃不飽穿不暖的。因此即使現在大部分人民不缺糧食了,但她仍然十分勤儉。她告誡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滴水。因為那每一粒米飯,每一滴水都是來之不易的!在母親長年的以身作則下,我已經養成了節約糧食,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水資源的好習慣。并且在看見別人浪費的情況下,能站出來主動的提醒。
家風是很重要的,它關乎這兒女的'健康成長,而好的家風來自于父母的以身作則。因為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著我們。人們也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么,你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7
打開時間的窗,在回憶中尋找昔日的過往。
生活,如花般絢麗多姿,只要你用心采擷,總會采摘到最美的那朵。
生活如斯,花團錦簇,無限美好。幸福如斯,心湖蕩漾,芳香四溢。
——陽陽心語
追溯過往,記憶里的爺爺是位慈眉善目、勤勞的人,每天都是樂呵呵的,他最喜歡干的事就是抱起我們,用他的胡子扎我們的臉,然后趁我們不注意在我們臉上啃上一口,最后不忘給我們手上放上一塊糖。
記憶里他似乎沒和別人紅過臉,左鄰右舍的人都夸爺爺脾氣好,人和氣。后來,從爸爸嘴里,我才知道爺爺當過兵,還是老紅軍呢。說起爺爺的光榮歷史,爸爸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爺爺十四五歲就參軍打仗,跟著部隊南征北戰,著名的狼牙山戰役,他們跟著大部隊保護老百姓下山,途中兇險自不必說,后來,在一次戰役中,爺爺腿受傷了,就退役回家了。
爺爺因為吃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他對爸爸伯父他們說:“砸鍋賣鐵我也要供你們上學。”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從沒向部隊張過嘴,自己埋頭苦干,就靠微薄的幾畝地供四個孩子上完高中。他總是告誡孩子們:“國家現在還很窮,你們一定要好好上學,好好干,將來為國家出一份力啊!”
受爺爺的熏陶,爸爸伯父他們從小就懂得做人要勤快,人勤地不懶。從小就明白,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從小就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記憶里,最高興的事是過節了,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哥哥姐姐我們一大家子人齊聚在爺爺家,屋子里燈火通明,飯桌上美味佳肴,我們熱熱鬧鬧地圍著桌子吃年夜飯,到處是歡聲笑語,一派溫馨幸福的畫面。
時光飛逝,轉眼爺爺離開我們十幾個年頭了,現在思之,他的音容相貌依然歷歷在目,他的做人原則,持家準則已經深深扎根在我們心中。
記得那次到家,母親已把飯菜端上飯桌,只等我們回來。
我問到:“爸爸還沒回來嗎?”
母親說:“是呀,四點就走了,咋還不回啊?”話語里有著焦慮。
我說:“沒事的,也許是耽誤了。”
果不其然,一會兒,爸爸就回來了,我高興的迎上去,卻只見父親滿腿的泥巴,滿臉的倦意,心里忽然酸酸的,已經60多歲的'人了,還這樣拼命地干。
我趕緊對爸說,以后別干了,家里不缺這點錢。
爸爸憨憨的說:“不是錢的事,主要是幫別人的忙啊。”
爸爸歷來是個熱心腸,別人有事都愛找他幫忙,今天也是幫別人修井。
爸爸上學時學習挺好,高中時正好趕上文革,所以就沒機會考大學,這是他最大的遺憾。所以,他經常對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將來上大學啊。”
所以,他就靠種草莓,供我們四個上學。我和妹妹終不負他厚望,靠上了大學,但是,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大學費用太高,他和母親就埋頭苦干著,種草莓、種菜來供我們學費。
現在,我們四個都成家立業了,都有了不錯的工作,他們也該歇歇了。可是,爸爸就是閑不住,還是忙碌著。我們勸他,他也不聽,總是說:“閑著也是閑著啊。”
每次回家時,爸爸總不忘叮囑我們去看看伯父伯母;每次回家時,爸爸也總囑咐我們一定要聽婆婆公公的話,不要去頂撞他們。
自從嫁到夫家后,更是感同身受。公公也是個苦孩子出身,因為出身不好,上完初中就輟學了,從此就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他是把干活的好手,只要他管理的莊稼從來都是村里最好的,他也是做買賣的能手,他曾一度換過大米,賣過西瓜,因為他誠實講信用,嘴又甜,所以永遠是最暢銷的那個。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奶奶已經八十多了,有次出門被摩托撞倒骨折了,公公著急的把她送到醫院,包扎上藥,自是忙碌一番。回家后,白天公公要去賣菜,晚上還要徹夜的陪伴在奶奶身邊,幾乎整夜不能合眼,就這樣幾天下來,他愈發憔悴了,我們看了都覺得過意不去,想要替換他,他卻說:“你們還要上班,挺辛苦的,再說我自己照顧才放心。”
想想父輩,他們的辛苦,他們的付出,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心感動著,又震撼著。
因為父輩的勤勞才有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因為父輩的無私的付出才讓我們體會到世界充滿愛,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就能收獲快樂。
當我們的父輩把這些優良傳統交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知道,我們是幸福的,亦是幸運的,因為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勤勞,教會了我們要有愛心,教會了我們家和才能萬事興。
我明了,我深深懂得我們會繼續繼承下去。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祖輩的光榮故事,會驕傲的告訴他,他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一種品質叫勤勞,有一種溫暖叫愛;有一種幸福叫做家庭和睦;有一種精神叫繼承發揚。
生活如花般絢麗多姿,有一朵永開不敗,一直盛開在我們心中。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8
序:家有小女,芳名冠楠;年至28,閨中待嫁。雖為獨女,從不寵嬌;自小善良,漂亮乖巧。初長成人則修德于心、自強于行,孝義對尊長,誠信莫敢忘。每每問起,曰:循家教之善行、學古今之舍得、倡華夏之新風。今雖逾豆蔻年華,而勵志之念俞佳,故敘小女二三事以誌之。
《自強篇》:小女三歲年秋,吾與妻攜女兒應好友之約游覽清西陵。女兒妝有蘑菇頭,上穿紅兜兜,下著五分褲,和同齡伙伴攀高爬低、嬉戲前行。游覽全程,趣意歡快,忽而山上山下、坡陡橋彎,忽而松林郁郁、曲徑通幽,忽而曝于驕陽、汗流浹背。逾半程已顯勞頓,欲抱起孩子游覽以緩解其疲憊之形。然其他伙伴順從大人投懷入抱,偏偏小女倔強掙脫仍趨前拾級而行,未曾稍歇。一路走來,好友們無不嘖嘖稱贊其自強而毅力之恒久。
《自立篇》:女兒初二年級,因求學攻藝術類,學琴而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博導,每周四必面授領教,風雪無阻。當年隆冬,雪花飄飄,寒風刺骨,吾早起送小女乘車赴京。十四之年齡,起早貪黑,隨班車如蝸牛般爬行百余公里后到京。未料突發腹痛,疼難忍不得已而蜷縮于候車室長椅之上,高燒頓起、冷汗直冒,眾人見狀噓唏同情,好心者幫忙喊人助之。女兒忍痛感恩振作,為不誤學業遂主動求救于警務阿姨尋解藥、取熱水以盡快祛病。此乃小女未成年前獨自外出所遇難事之一例也,即自立善能始矣。
《自信篇》:乙未年盛夏,新華社與有關部門協作搜尋抗戰年間“飛虎隊”墜落飛機殘骸,女兒與社派團隊擔此重任。經數次往返成都、西藏多地,終發現71年前飛機殘骸墜于若果冰川無人區,其地海拔四千余米,跋涉異常險峻、渡河僅憑鐵索,攀行之艱難均無安全把控。時女兒單獨值守后方聯絡職責,逢團隊與當地向導配合前往探取殘骸兩天后失聯;小女仰視蒼天、沉著研判,旋即啟動預案向社領導及屬地軍方聯系解救待援;直至深夜才有搜尋團隊信息傳來,方知有驚無險。獨立執責,臨危不亂,畢竟圓滿完成肩負使命,此乃自信善為也。
綴:此三則小事,其重在記錄小女成長之階段經歷,總結孩子自強、自立、自信之能力平素養成,更以抨擊社會對八零后概論為“啃老族”、“小皇帝”之如潮差評,所言所見并非全然矣。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 篇29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環境的詮釋。“所謂治國畢先齊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深刻地闡述了家風的重要性。縱觀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多少優秀的家風、家訓被流傳下來得到贊頌、繼承和弘揚。
如今的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更需要團結在一起,克服困難。團結,便是我們家的家風。喜悅時,分享快樂;傷心時,安慰勸解;生病時,齊心協力、全程陪伴;困難時,協手相助、共度難關……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家和萬事興。
那年,姥姥生病住院,需要人陪護,媽媽一人根本照顧不過來。家人們知道后,微信群就熱鬧起來了,他們在微信群里商量該如何陪護姥姥。小姨說:“早上我去。”舅舅說:“我來做飯。”大姨說:"我晚上看夜!"……一會兒,姥姥陪護排班表出爐。看到這些信息,我和媽媽都十分感動,心中涌起濃濃的暖意。早上,有舅舅送的粥;中午,有小姨送的飯菜;下午,有小舅媽的陪伴;晚上,大姨看夜。有時姥姥躺的腿有點酸,我們還會幫她按摩。病房內一直家人不斷,桌子上擺著許多水果,病房里的病友都投來羨慕的目光。慢慢的,姥姥吃著家人們送來的營養餐,在家人們晝夜不斷的陪伴下,病漸漸好了。
在學校里,我有時候會和朋友發生一些矛盾,向媽媽傾訴,她總是說,“同學之間難免有矛盾,但你們要學會相互包容,團結一心,這樣矛盾也推翻不了你們友誼的'小船。”我第二天去找朋友,相互述說自己的想法,消除了誤會。現在,我們變成了最親密無間的朋友。
團結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在分享喜悅時的錦上添花;在遇到困難時的雪中送炭。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馬克思也說過“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如今的中國因人民團結變的繁榮昌盛,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奔跑。我的大家庭因團結變的和諧溫馨,在幸福生活的航道上飛行。
正是這樣質樸的家風,才使我有了許多牢不可破的朋友,才使我們的家庭更加和諧。家風這本“教科書”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還賦予了我們成功的力量。我們要學好、用好這本“教科書”,我會將家風牢記于心,并將它傳承下去。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相關文章: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征文07-17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征文12-31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征文03-29
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優秀的征文1000字(精選35篇)05-12
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征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