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應急預案準備工作。那么優秀的應急預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1
一、災害預警階段:
1. 及時獲取有關災害的預警信息;
2. 啟動預警機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做好應急準備;
3. 確定責任部門和負責人,制定責任分工。
二、應急響應階段:
1. 搭建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協調救災工作;
2. 確定災害區域,在必要時進行疏散和轉移;
3. 啟動救援行動,在救援人員到達前,采取緊急救助措施,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4. 啟動救災物資儲備和調運計劃,確保物資迅速儲備和送達受災區域;
5. 搶險設備和器材的調配。
三、災后重建階段:
1.對受災區域進行損害評估,確定重建范圍和重點工作;
2. 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和修復工作,保障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轉;
3. 提供基本生活設施和供應品,恢復受災地區的生產生活秩序;
4. 建立災后防范機制,加強防洪工程和水利設施建設;
5. 安撫受災民眾情緒,提供心理疏導和咨詢服務。
四、信息發布和宣傳:
1. 及時發布災害信息和救援進展情況,保持與媒體、社會聯系暢通;
2. 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宣傳災害知識和防護方法,提高公眾應對災害的能力;
3. 組織災后經驗總結和反思,提出改進措施。
五、人員培訓和演練:
1.組織災害應急處置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2. 不斷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水平培訓;
3. 為一線救援人員提供相關裝備和防護設備,并進行使用培訓。
六、預案評估和修訂:
1. 定期評估預案的有效性和有關制度的執行情況;
2. 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和完善預案,提高其適應性和科學性;
3. 加強預案的宣傳和培訓,確保每個參與人員都熟悉預案內容。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2
一、災害快速反應階段
1、災前預警:根據氣象預報和水文信息,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調動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和群眾的注意,提前做好應急準備。
2、人員疏散:對于可能受到災害影響的地區,及時組織人員疏散,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要做好老幼婦孺等特殊人群的疏散工作。
3、物資儲備:及時儲備應急物資,包括食品、飲水、藥品、救生器材等,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供應中斷和緊急救援的需要。
4、通訊保障:加強通訊設備的設置和維護,確保通訊線路的暢通,以便及時傳遞各類緊急信息和救援指令。
二、災害發生階段
1、災害評估:及時啟動災情評估機制,對災害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掌握災情動態,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搶險救援:迅速調動救援隊伍,投入到現場搶險救援工作中。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搶救被困人員,疏散受災群眾。
3、道路疏導:對因災害造成的交通中斷或堵塞情況,及時進行道路疏導,確保救援隊伍和物資能夠順利進入受災地區。
4、生命救護:對受傷人員進行及時的急救和轉移,協助醫療機構提供救治服務。同時,要加強對災區疾病傳播的防控工作,確保人員的`身體健康。
三、災后恢復階段
1、災后評估:分析災后損失情況,對受災地區進行全面的災害損失評估,為災后恢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2、災后重建:組織力量進行災后重建工作,包括修復受損的基礎設施、恢復災區的生產生活秩序、提升防災能力等。
3、心理疏導:加強對受災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狀態,克服災后心理創傷。
4、防災宣傳:加強洪澇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應急能力,減少災害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3
一、背景信息
洪澇災害是指因降雨量超過地表徑流能力,導致地表積水形成淹沒等災害的自然現象。對于洪澇災害的應急處置,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預案,以便在發生災害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預案目的
1. 確保人員安全:預案旨在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
2. 提高反應速度:通過預案的制定,能夠使各部門在災害發生后能夠快速行動,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
3. 提高處置效率:預案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協同合作方式,提高了處置效率和救援效果。
三、預案內容
1. 人員安排:確定各部門、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和任務,明確指揮關系和責任。
2. 預警機制: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加強對氣象信息的監測和預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 救援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救援措施,包括撤離安置、緊急救援、物資儲備等。
4. 群眾疏散:制定群眾疏散方案,組織群眾有序撤離危險區域,確保群眾安全。
5. 通信保障:保證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建立災情匯報和通信指揮系統。
6. 災后恢復:制定災后恢復計劃,積極組織救災工作,修復受損設施,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
四、預案執行
1. 預案啟動:一旦接到預警和災情報告,各部門按照預案要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2. 命令傳達:各級指揮機構通過指揮系統發布命令,指導各級部門和人員的行動。
3. 任務分工:根據預案規定,各部門及時組織人員,分工合作,進行救援和處置工作。
4. 監督檢查:建立災害事故處理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救援工作的監督,確保救援工作的有效進行。
5. 歸檔總結:災后及時總結各項工作,做好經驗教訓的`歸納和總結,為今后的災害應急工作提供參考。
五、預案演練
1. 定期演練:對預案進行定期演練,包括組織應急行動、應急指揮和通信保障等方面。
2. 檢查評估:對演練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3. 接受群眾評估:邀請群眾和相關部門進行評估,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提高預案的適用性。
4.預案的修改和完善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總結,將不斷完善,確保應急處置工作的科學、快速和有效性。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4
一、災害的基本情況
1.洪澇災害的概述:洪澇災害是指由于強降雨、暴雨或者河流、湖泊、水庫的水位急劇上升引起的大面積的淹沒和水災。洪澇災害具有發生范圍廣、快速發展、破壞性大的特點。
2.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降雨量過多、過大、過短時間內降雨量過大、雨水不易排除或集中供水管道、河道、水庫等設施功能不良等原因。
3. 洪澇災害的影響:洪澇災害會對城市建筑物、交通設施、農田及農作物、居民生命財產等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二、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目的`
1.提高災害應急處置的效率和能力,有效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2. 組織和指導相關部門及人員開展洪澇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內容
1.預案編制責任部門和人員的安排:明確負責編制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部門及人員。
2.預警機制的建立:通過各種氣象、水文監測手段,建立及時準確的洪澇災害預警機制,及時發出預警信息。
3.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組建洪澇災害應急救援隊伍,包括醫療隊、消防隊、救援隊等,并提供必要的訓練和裝備。
4.疏散和避險工作的組織:制定疏散和避險的方案和路線,確保人員能夠及時有序地撤離危險區域。
5.水災防控工作的加強:增加城市的排水能力,修建護堤、隔離門等設施,加強河道和水庫的巡查和檢修工作。
6.公眾宣傳和教育: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洪澇災害的知識和應急知識,提高公眾的災害意識和自救能力。
四、洪澇災害應急處置的流程
1.預測預警:及時通過氣象、水文等監測手段預測和發出洪澇災害預警。
2.應急響應:根據預警信息,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措施,調度應急救援隊伍和相關資源。
3.疏散和避險:根據預案制定的疏散和避險方案,組織人員有序疏散和避險。
4.水災防控:加強排水能力,巡查和修復護堤、隔離門等設施,控制洪水災害的擴散范圍。
5.救援和救助: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災區救援和救助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員、轉移受災群眾等。
6.恢復重建:災后立即啟動恢復重建工作,包括修復損毀的建筑物、設施、道路等。
五、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評估和修訂
1.定期評估:對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進行定期的評估,發現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
2.經驗總結:定期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經驗總結和交流,提出改進意見。
2.預案修訂:根據評估和總結的結果,修訂和更新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確保預案的適應性和科學性。
六、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啟動和停止
1. 啟動預案:根據災害發生的情況和預警信息,有關部門及時啟動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2. 停止預案:當災情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有關部門及時停止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執行。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5
一、災情狀況分析
洪澇災害是指由于長時間降雨或短時間強降雨導致地表水猛烈積聚,超過地勢或排水系統的承載能力而引發的災害。洪澇災害具有突發性、廣泛性和破壞性的特點,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產生嚴重影響。預測和評估災情狀況是災害應急處置的第一步。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任務分工
1. 指揮部成立:由地方政府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各項應急工作。
2. 任務分工:根據災情狀況,相應單位和人員負責以下任務:
氣象部門負責預測、監測和發布預警信息;
水利部門負責排水和搶險救援;
公安部門負責疏導人員和維護社會秩序;
交通部門負責道路交通疏導和通行安全;
衛生部門負責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
媒體負責及時發布災情信息。
三、應急處置步驟
1. 提前預防:加強氣象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2. 組織疏散:根據疏散預案,組織人員有序撤離危險區域,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3. 搶險救援:迅速調集搶險人員和裝備進入受災區域,展開搶險救援工作,確保被困人員安全。
4. 資源調配: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搶險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5. 防疫控制:加強防疫工作,做好疫情監測和處置,減少疾病傳播風險。
6. 災后恢復:災后及時進行災情評估和重建工作,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四、應急資源保障
1. 搶險救援隊伍:各地組織搶險救援隊伍,保障搶險救援人員和裝備的調配和投入。
2. 預警設施:建立健全氣象監測和預警設施,確保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 道路暢通:組織道路管理部門確保道路暢通,保障搶險救援的順利進行。
4. 防護物資:儲備足夠的防護物資,包括救生艇、救生衣、藥品等,以應對緊急救援需求。
五、信息發布和社會動員
1. 及時發布災情信息:組織媒體和通信部門發布災情信息,提高公眾的災害防范意識。
2. 建立災民救助中心:建立災民救助中心,提供食物、水、藥品等基本生活物資。
3. 社會組織參與:鼓勵社會力量、志愿者組織積極參與災害應急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6
一、背景介紹
洪澇災害是指由于強降雨或江河湖泊水位上漲導致的大面積水災。洪澇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份科學有效的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以提前做好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
二、預案目標
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
2. 減少財產損失,保障公共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
3. 加強應急管理,提高災害應對能力。
4. 保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
三、應急組織與領導體系
1. 成立洪澇災害應急指揮部,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部負責人。
2. 確定指揮體系和指揮人員,建立指揮部制度。
3. 設立災害預警與監測部門,負責提供災害預警信息和監測報告。
4. 成立救援隊伍,包括醫療救援隊、搶險救援隊、物資保障隊等。
5. 建立聯絡協調機制,與相關部門、社會組織保持緊密聯系。
四、應急預案流程
1. 形成預案后,定期進行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2. 災害預警發布后,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3. 指揮部根據災情和需求,調集救援隊伍和物資,進行災害應對工作。
4. 組織人員疏散和安置,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5. 根據災情變化,調整救援策略和資源配置。
6. 提供災后救助和重建支持,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五、應急響應措施
1. 加強對洪澇可能性的預測和監測。
2. 盡早啟動災害預警,及時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3. 依托現有的搶險救援隊伍,快速響應救援需求。
4. 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巡查和排險工作,確保關鍵設施的安全。
5. 建立避難場所和救援物資儲備,做好人員疏散和安置工作。
6. 組織志愿者和社會力量參與救援工作。
7.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災害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
六、預案評估與改進
定期對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評估,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根據實際災情的處理情況和救援效果,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七、預案的實施
將該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印發到各相關部門,并進行培訓和演練,以提高預案的實施能力。同時,與社會組織、媒體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共同推動預案的有效落實。在災害發生時,準確、迅速、高效地執行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7
一、災情評估與信息收集
災情評估與信息收集是災害應急處置的第一步,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施:
1. 建立專門的災情監測和分析機構,負責收集、分析和評估災情信息;
2. 建立專門的災情報道與信息發布渠道,及時向公眾發布災情信息;
3. 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合作,及時獲取有關天氣、水位等災害相關信息;
4. 配備必要的災害監測設備,如水位計、降雨量計等,以便實時監測災害狀況。
二、預警與警戒
預警與警戒工作是災害應急處置的重要環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及時向地方政府和公眾發出災害預警;
2. 加強對易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地區的特殊防洪設施的監測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
3. 加強對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的人員和財產的警戒工作,及時疏散人員,轉移財產。
三、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是災害應急處置的核心內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并指揮專業人員進行救援工作;
2. 配備必要的救援裝備和工具,如救生艇、救生圈等,以便進行救援工作;
3. 加強對受災地區的救助和救援工作,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救助和疏散;
4. 加強對被困人員的救護和安置工作,及時為他們提供食物、飲水和醫療救助等服務。
四、災后重建與恢復
災后重建與恢復是災害應急處置的重要環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成立災后重建與恢復工作組,負責制定和實施災后重建計劃;
2. 加強對受災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居民生活設施的修復和重建;
3. 加強對受災地區的經濟恢復和社會穩定的支持和幫助;
4. 加強對受災人員的心理輔導和社會幫扶,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五、協同合作與多方參與
災害應急處置需要各方的協同合作和多方參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多部門協同機制,對災害應急處置進行協調和指導;
2. 建立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機制,發揮各方的力量和資源,共同參與災害應急處置;
3. 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外國專家的合作和交流,借鑒他們的經驗和教訓,提高我國災害應急處置水平。
六、預案的演練和評估
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和評估,以便發現和彌補不足之處,并及時更新和完善預案的內容。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應急處置能力。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8
一、災害概述
洪澇災害是指由于強降雨、過高的河水水位或河道堵塞導致的大規模淹水災害。洪澇災害具有突發性和快速擴散的特點,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二、應急處置原則
1. 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至上;
2. 搶險救災、合理分工;
3. 綜合應對、統籌協調;
4. 快速反應、高效決策;
5. 積極宣傳、防止恐慌。
三、應急響應級別劃分
1. Ⅰ級應急:災情對人民生命安全和重要國家利益構成重大威脅,需全面動員各項資源,采取緊急措施救援。
2. Ⅱ級應急:災情對人民生命安全和重要國家利益構成較大威脅,需組織力量加大救援力度。
3. Ⅲ級應急:災情對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利益構成一定威脅,需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救助。
四、應急機制和責任分工
1. 國家級: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全國各地的.減災工作,救災物資實行統一調配,并派遣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持。
2. 省級:省減災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本省各級行政單位的減災工作,及時報告災情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救援。
3. 市縣級:市、縣減災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本地區各級行政單位的減災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災情情況,并組織人員和資源進行救援。
五、應急處置步驟
1. 監測預警:建立災害監測系統,及時掌握降雨量、水位、土壤濕度等情況,并發布預警信息。
2. 疏散轉移:根據災情發展趨勢,及時組織人員疏散轉移,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3. 搶險救援:動員各方力量投入搶險救援工作,組織人員和設備進行搶險救援,確保人民的財產安全。
4. 救災恢復:災后及時組織救災恢復工作,修復損毀的基礎設施,提供緊急援助,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六、應急資源調配
1. 人力資源:根據災情需要,動員政府工作人員、軍隊官兵、志愿者等參與救援工作。
2. 物資資源:調度救災物資,包括食品、飲水、藥品、帳篷、救生設備等,確保救援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3. 技術資源:組織專業隊伍投入搶險救援工作,包括工程技術人員、醫療技術人員等。
七、應急宣傳工作
組織專門人員進行災害防范知識的宣傳,提高公民的災害防范意識,加強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同時,發布災情通報,防止謠言傳播和社會恐慌。
八、評估和總結
災后及時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查找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9
今天市政府召開全市水利工作會議,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全省加快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暨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會議和全省水毀水利工程修復現場會暨建立抗洪救災應急預案工作會議兩個會議精神,總結我市水利防災減災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剛才陳奮勇局長傳達了省的會議精神,并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我完全同意。等一下,陳云賢市長要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就加強全市水利防災減災工作,強調五點意見。
一、增強水患意識,增強興水利,除水患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興水利、除水害”一直是水利工作的奮斗目標。我市地處珠江三角洲河網地帶,是一個水利水害并存的地區,保護水資源和治理水環境的任務十分繁重。一方面,我們利用水資源優勢,促進了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另一方面,洪水、臺風、突發性暴雨等災害頻繁,給城市安全帶來極大考驗,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水利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是農業的命脈,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經濟社會的命脈。我們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審視水利工作,立足經濟社會全局謀劃水利發展,充分認識加強水利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正確把握水利發展變化的新趨勢,扎扎實實地做好水利工作,加快實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加快城鎮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快內河涌的綜合整治,提高內河涌的排水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防災減災應急處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努力確保堤圍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確保全面完成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任務,完善我市防災減災工程體系
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任務今年要全面完成,目前全市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已完成投入26.8億元,完成比率為81,所有工程已經開工,已完工的工程有xx大堤路堤結合達標結合工程、南順第二聯圍順德段達標加固工程、群力圍達標加固工程等,目前工程建設進度不是很理想,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務必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真抓實干。這里提出三點要求:
(一)要突出解決工程建設資金問題。資金籌措是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關鍵,由于資金不到位而造成工程建設延誤的情況仍然存在。市級財政對水利建設有一定傾斜,但主要還是靠各區、鎮(街)自籌解決。目前,要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加大對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投入。要在不增加基層群眾負擔的前提下,繼續實行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籌集水利建設資金,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及時足額征收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堤圍防護費等各項水利規費,并重點用于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積極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通過總結試點BT方式進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推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水利工程建設投資方式。同時,要加強對建設資金的監督和管理,按照財政統一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的要求,實行專款、專戶、專用,加強對工程概算執行、資金支付、工程結算的審計和監督,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要切實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水利工程質量關系重大,有關部門要做好督促檢查工作,防止出現“趕進度、丟質量”的情況,把質量安全作為衡量防災減災工程成果的根本指標。要認真落實好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組建高素質的項目法人,切實建立項目法人的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依法開展工程招標投標工作;全面推行建設監理制度;實行規范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把每宗工程建設成為安全、優質、文明、高效的工程。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圓滿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務必把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把實施防災減災工程作為提高執政能力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來認真落實,堅決做到“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要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確保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圓滿完成。實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涉及到發展與改革、財政、建設、國土、交通、環保等部門。各部門要繼續從大局出發,全力支持,協同作戰,密切配合,打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大會戰。要急工程建設之所急,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不允許推辦、拖辦、緩辦現象發生。對已完成的防災減災工程要實行逐宗驗收、合格銷號制度,交付使用后要確保日常運行責任、政策法規、管理體制、管理經費、科學管理“五個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的防災減災效益。
三、加快城鎮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快內河涌的綜合整治,提高內河涌的排水能力
全市排澇能力不足,是我市近年來暴雨致澇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變防災減災的被動局面,必須進一步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加快城鎮排澇工程建設。要逐步按
規劃要求建設排水主干渠,保證排水暢通,增大河道蓄水容量,避免局部地區受淹。我市境內內河涌存在比較突出問題:一是部分灌排主干河涌標準不高,過流能力不足;二是萎縮及淤積;三是水污染惡化;四是外江水文環境變異及引排水工程設施不足、老化導致內河涌水容量減少,環境承載能力降低;五是缺乏統一、有效管理。針對這些問題,水利部門制定了《xx市主干內河涌綜合整治規劃》,市政府已批準實施。規劃在“十一五”期間整治主干河涌1072.8公里,需新、擴、改建水(船)閘10座、排澇泵站48座、引水泵站19座以及圍內節制閘69座,5年的投資概算為102.69億元。20xx年度全市水利計劃總投資15.26億元,從今冬開始到今后若干年內,要集中資源,增加投入,突出以建設排澇設施和內河涌綜合整治為重點,開展第二輪的全市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加快實現城區、城鎮街道達10年一遇最大24小時設計暴雨一天排干或一年一遇最大24小時設計暴雨產流過程基本排干,且澇水位不超過規劃控制水位的排澇標準,“三高”農業,經濟作物區達10年一遇最大24小時設計暴雨一天排干的標準。順德區已全面啟動了內河涌綜合整治,創造了經驗。
為切實實現主干內河涌綜合整治規劃目標,這里我提幾點要求。
(一)要落實領導責任。內河涌綜合整治是一項有利于城市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民心工程,各區,各有關部門領導要本著“為民辦實事”的宗旨,把責任落到實處,把內河涌綜合整治工作放在目前工作比較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做好督促和把關的工作。
(二)要落實部門責任。內河涌整治實行屬地負責原則,由各區、鎮按規劃分期分階段實施,建立綜合整治工作責任制,把目標責任分解到區、政、村。水利、規劃、建設、國土、環保、農業、公用事業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各區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按照規劃,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對內河涌整治任務進行認真分解,制定有關實施方案,做好對資金、前期工作、施工進度等的合理安排,以更好地實施內河涌整治工程。各區將20xx年度實施內河涌綜合整治計劃春節前報市水利局。
(三)資金籌措要多渠道創新方式。1.各級財政要做好實施內河涌綜合整治工程的.預算準備,合理利用資金,保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2.要有條件地引入市場機制,將內河涌整治與河涌沿岸的土地開發結合起來,以土地的開發使用權籌集整治資金,滾動增值籌資。3.要開拓思維,擴大項目融資渠道,創新籌資方式。
(四)基礎工作和前期工作要提前準備。內河涌綜合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亦牽涉到比較多的部門,要按期高質量地完成,就要做好建設項目的基礎工作和前期工作。1.要吸收、借鑒類似工程的經驗和教訓,注意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機制,大力推進生態型河涌的建設。2.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溝通,準確掌握有關基礎數據,提高審批效率,齊心協力把事情辦好。
(五)整治后要落實長效管理。內河涌綜合整治工程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僅靠建設治理是不可能達到預期目標的,還要靠整治后的維護管理,因此,要克服“重建輕管”思想,明確管理主體,落實專項管理經費,適當推行市場化的河涌專業保潔制度,通過科學管理,促進內河涌生態良性發展。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防災減災應急處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一)全面調研,劃分災害風險區域,進一步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盡快組織對近年受洪水、暴雨、內澇和地質災害易災的地區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統計,登記造冊,并經科學論證后分類劃分災害風險區域,作為今后城市防災減災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市政設施建設、群眾防災避險的基礎數據和依據,使防災減災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調查的范圍包括暴雨期間易受水浸的房屋、廠企、耕地、道路等;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山邊建筑物、交通道路等。經深入調查,全面論證后,把有關區域劃分為危險區域和高危區域,需要緊急轉移地區要制作風險圖和安全轉移路線圖及安全轉移地點。凡列入高危區域的地方,要向全社會進行公布,及早作出規劃,逐年搬遷。對高危區域、危險區域的監督控制實行行政首長責任制,高危區域、危險區域內應嚴格控制進行開發建設。
(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科學制定四級抗洪救災應急預案臺帳,切實提高快速反應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以提高預案編制的完備性和可操作性為重點,加快專項預案的制定和完善,細化部門預案,從應急機構、應急隊伍、應急救援體系和應急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快應急機制建設。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類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健全應急管理工作責任制,同時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形成協同應對、快速反應的工作合力,確保及時、有序地做好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工作。學習河源應急預案臺帳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建立市、區、鎮(街)、村四級防洪救災應急預案臺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各級政府要落實工作人員,集中精力,制定計劃,確保明年3月底前完成四級抗洪救災應急預案臺帳。要深入到鎮、村,對危房戶、低洼易受洪水淹浸戶、地質災害威脅戶、山塘水庫受威脅戶、易受山洪災害威脅的旅游區要逐一登記造冊,明確預警方式和級別,分級轉移對象、責任人、通訊方式、轉移和安置、監護方案的內容,建立四級抗洪救災應急預案臺帳。在建立臺帳的同時,還要建立“明白卡”,卡上要有村民的簽名,讓農戶明白自己的避險聯系人,使臺帳的責任落實到實處。
建立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加強對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易發區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并登記造冊,樹立警告牌。組織編制對不穩定斜坡的治理方案,整治災害山體。對于地質災害危險區,當地政府和國土部門應制定應急預案,明確地質災害預警及安全轉移等措施,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三)落實責任,加強管理,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設施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強對現有排水泵站、水利設施的管理,加強區域排澇泵站的統一排澇調度,確保排澇泵站發揮最大效益。二是加強水庫管理,嚴格控制水庫的防限水位。目前小部分村鎮管理的山塘水庫承包經營開發,不利于水庫的管理,要逐步收回水庫經營權。三是購置流動排水泵,提高機動排漬能力,解決小范圍的排漬。四是加強河涌管理,主干河涌管理要落實責任制,落實人員、經費,成立專業化管理隊伍。村內支涌毛渠管理,按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由村來管理,村內毛渠的整治疏通由村來組織實施。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養成不向河涌毛渠拋垃圾、不向河涌毛渠排放未經處理污水的習慣,使排澇設備能正常發揮效益。
(四)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加強防災減災宣傳,增加輿論透明度,適時公布每個排澇站的排澇受益范圍,排澇期間公布開泵時間,讓群眾了解排澇情況。另外,通過媒體公益宣傳片、宣傳海報、宣傳口號、宣傳小冊子等各種宣傳教育方式,傳播防災避險知識,提高市民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使其在關鍵時刻可自救和互救。
(五)成立防汛搶險專家組,為防汛搶險提供技術保障。近年來洪水、臺風、突發性暴雨,對我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為切實做好抗洪搶險工作,成立“防汛搶險專家組”,為我市抗洪搶險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專家組每年汛期,協助市三防指揮部做好全市的抗洪搶險工作,參與抗洪、防臺風、抗旱、排澇工作,為三防工作當好技術參謀。在抗洪搶險期間,到現場協助搶險救災,對出現的險情及時提出分析處理意見,發生重大險情及時制定搶險方案,供領導決策參考。非汛期,協助編制全市性流域規劃、區域規劃、各類水利專項規劃;協助對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及出險加固方案的審查;協助對水利工程建設、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議意見。
五、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努力確保堤圍安全
目前我市河道外灘地管理不規范,人為過度無序采沙現象比較嚴重,有些河道外灘地砂石場違規亂堆濫放、不接受管理的問題十分突出,未經批準擅自違法開設砂石場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由于河砂價格不斷上漲,一些單位和個人受利益驅動,過度無序偷采河砂,導致河床下切。這些都需要我們采取措施堅決進行治理。
一要加大執法治理力度。水政執法部門要按《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關于劃定河道采砂臨時禁采區的公告》的有關規定,對擅自進行采砂作業的,依法嚴厲查處;對重要河道進行24小時巡查,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市、區公安部門和海事、航道、水政執法部門要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確保我市河道采沙有序進行,保證堤圍安全。
【洪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相關文章:
應急處置預案03-22
中暑應急處置預案07-14
中暑的應急處置預案10-14
輿情處置應急預案06-05
防暑處置應急預案04-29
應急處置預案范文04-25
消防應急處置預案04-04
學校應急處置預案11-04
全新應急處置預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