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沒準兒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為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把損失降到最低,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你知道什么樣的應急預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1
學校為了預防疾病,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特制定了以下的應急預案。
一、預防措施:
1.學校有效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組織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蠅等蟲媒昆蟲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的危害。
2.學校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對污水、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3.學校配備設立專門的衛生室和校醫,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學校響應防疫站的號召,定期為學生接種疫苗。
5.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要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
6.學校食堂符合食品衛生法的標準,建立嚴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鮮衛生,場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食堂人員都有健康證。
7.如學生或教師被認做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來校上課或從事學校工作。
8.任何人在學校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學校校醫或學校領導報告。醫療保健人員發現甲類、乙類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衛生防疫機構發現傳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報告,應當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同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9.學校有關主管人員和校醫,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二、應急措施:
1.在學校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治療單位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2.對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3.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4.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和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5.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決定,可以采取停課的緊急措施。
三、監督和責任:
1.學校上下人人重視,層層把關,領導起帶頭作用對傳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監督管理職權。
2.校醫要對傳染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
3.如果因為某人的責任引起傳染病大規模流行或引起相應后果的要受到學校或法律的相關處罰。
4.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后,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2
為全面、及時地控制炭疽病疫情,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確保我市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疫情的確認
炭疽病按程序認定
(一)市農牧和水務局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報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獸醫師以上職稱的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提出初步診斷意見。
(二)依據下列內容,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可疑的,由自治區動物疫病控制中心綜合判定確認,必要時可由國家指定的臨床診斷專家現場診斷確認。
1、典型的臨床癥狀;
2、典型的病理變化;
3、發病急、死亡率高;
4、血清學試驗證實有炭疽桿菌感染。
(三)對疑似病例必須派專人將病料送到自治區動物疫病控制中心診斷實驗室。在病例中分離到炭疽桿菌。
二、疫情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發生疑似炭疽病例,應及時向市農牧和水務局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市農牧和水務局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報告或了解上述情況后,經調查核實,懷疑是炭疽感染的,應在1小時內將情況報到市人民政府,在2小時內將情況逐級報到盟和自治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報告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病動物種類和品種、日齡、死亡數量,臨床病變、養畜戶的生產和免疫接種情況;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報告的單位和個人,聯系方式。
經初步確認后,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上報盟和自治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三、啟動預案的條件
發生疫情時,由市應急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
四、應急指揮系統和部門的職責
(一)指揮系統
由市應急指揮部統一指導和指揮突發疫情的應急工作,決策有關重大事項。負責指揮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疫情的控制和撲滅。
辦公室職責:負責疫情的收集、匯總、分析、報告工作;負責制定應急預案及其修改完善工作;負責統一組織、協調、組建應急預備隊;負責與獸醫、衛生部門以及周邊重點地區的溝通聯系;做好防治人感染炭疽的組織工作;協調指揮部其它各組的工作。負責起草指揮部及指揮部辦公室文件和制定相關制度,做好文件收發、登記、傳閱、歸檔等事宜;組織籌備相關會議,準備會議材料及相關會務工作,做好會議記錄;負責執行每日疫情報告制度,做到責任落實到人、報告及時、準確。
(二)部門職責
1、農牧獸醫部門職責
負責制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的處理方案,負責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源追蹤,對發病動物及同群動物的撲殺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實施檢疫、消毒、無害化處理和緊急免疫接種,評估疫情處理及補貼所需資金,制定資金使用計劃。
2、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緊急預防物資儲備庫、診斷試驗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安排。
3、財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負責做好財政預算工作,保證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所需經費,并做好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4、公安、武警部門密切注視與動物有關的社會動態,參與做好疫情封鎖、動物撲殺、設卡堵截、防止外疫傳入等工作,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事件,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疫區社會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5、民政部門負責疫區受災群眾的安撫和救濟工作。
6、交通、鐵路部門負責提供炭疽病等重大動物疫情處理人員以及防治藥品、器械等應急物資和有關樣品的運輸保障,配合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做好流通環節的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和疫區封鎖工作。
7、商務部門負責在發生炭疽病等重大動物疫情期間,做好生活必需品上市供應工作,維護市場秩序,配合農牧、檢驗檢疫等部門做好動物屠宰企業的疫情防范、監督、處理和國內外可能對我市畜禽產品設限的應對工作。
8、海關部門負責出入境易感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工作,配合海關緝私部門嚴厲打擊走私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
9、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做好疫區、受威脅區內的動物及動物產品交易市場監管工作以及病畜產品可能出現流動的追蹤收繳。
10、衛生部門負責疫區人群的疫情監測、預防和發病人群的治療工作。
11、科技部門負責緊急動物疫情應急控制技術儲備,根據疫情狀況和農牧獸醫部門的建議安排項目。
12、邊境移民管理部門做好邊境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以及疫情報告和應急處理。
13、宣傳部門負責做好炭疽科普知識的宣傳工作。
14、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對野生動物活動的監控。
15、旅游部門負責疫情期間,旅游景點、人員和觀賞動物的防護和管理工作。
五、疫情應急反應
一旦發現疫情,按照“早發現、快反應、嚴處理”的原則,堅決撲殺、徹底消毒、嚴格隔離、強制免疫,堅決防止疫情擴散。
(一)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
確認為炭疽疫情后,市農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發生疫情后市人民政府發布政府令,調動動物疫情應急預備隊,迅速采取疫情控制措施。
1、撲殺所有感染動物,并對所有病、死動物,被撲殺的動物及其產品按國家規定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
2、對動物的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
3、對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場地進行嚴格徹底消毒,并消滅病源。
(三)疫區內應采取的措施
1、在疫區周圍設置警示標志,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設動物檢疫消毒站,對出入的車輛和有關物品進行消毒;
2、撲殺疫區內所有易感動物;
3、關閉易感動物交易市場,禁止易感動物進出口和易感染動物產品運出;
4、對易感動物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等進行無害化處理;
5、對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圈舍、場地進行嚴格徹底消毒,并消滅疫源。
(四)受威脅區應采取的'措施
1、對所有易感動物采取國家批準使用的疫苗進行緊急強制免疫接種,并建立完善的免疫檔案;
2、對易感動物進行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
(五)解除封鎖
疫區內所有易感動物及產品按規定處理后,經過21天以上的監測,未出現新的傳染源,由動物防疫監督人員審驗合格后,由市農牧和水務局向發布封鎖令的市人民政府申請解除封鎖。
六、應急保障系統
(一)物資保障
1、疫苗:視周圍地區疫情情況適量儲備Ⅱ號炭疽芽孢苗(青海生物藥品廠生產,生產批號:20041001)。
2、消毒藥品:20%漂白粉、10%燒堿水等。
3、常用消毒設備:高壓消毒機、輕便消毒器、20升、50升、100升消毒容器。
4、防護用品:透氣連體衣褲、一次性塑膠手套、普通白大褂、帽子、口罩、防水靴、安全風鏡。
5、其它用品:毛巾、手電筒、一次性注射器、疫區標志桿、帶等。
6、運輸工具:密封防護卡車、防疫指揮車、防疫消毒車。
7、密封用具:高強度密封塑料袋。
8、通訊工具:移動電話、大功率車載電話、傳真機和對講機。
9、管理辦法:
(1)應急物資儲備存放在統一的物資儲備庫;
(2)應急物資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調配;
(3)應急物資根據其有效期進行更換,保持所有應急物資隨時處于有效狀態;
(4)應急物資僅用于控制和撲滅炭疽疫情,不得挪作它用。
(二)資金保障
市財政根據疫情情況,安排一定數量的炭疽病防疫經費,用于疫病防治工作和疫情、疫苗補助。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向市財政提報儲備計劃,并負責儲備庫的建立和物資儲備。
七、組建綜合應急預備隊
(一)應急預備隊的組建。應急預備隊下設流行病學調查分隊、流調分隊主要職責、撲滅疫情分隊、道路檢查分隊、專家指導分隊。
主要職責:承擔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疫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擴散、流行的情況,對仍可能存在的傳染源,以及在疫情潛伏期和發病期間售出的動物及其產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糞便、墊料、飼草)等立即開展追蹤調查。承擔開展突發炭疽疫情的調查與處理,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組織開展對突發炭疽疫情進行評估,向市人民政府建議啟動突發炭疽疫情應急反應。在疫區和受威脅區組織開展緊急免疫。對患病動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物或可能被污染的墊料、飼草等物品均需進行無害化處理。
流調分隊主要職責:承擔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訴病源,分析疫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擴散、流行的情況,對仍可能存在的傳染源,以及在疫情潛伏期和發病期間出售的動物及其產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糞便、墊料、飼草)等應立即開展跟蹤調查。
撲滅疫情分隊主要職責:承擔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對疫區進行封鎖,對所有病、死畜,被撲殺動物及其產品按照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進行無害化處理。
道路檢查分隊主要職責:承擔對出入疫點、疫區的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性消毒點,對出入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進行消毒,堵截從疫區內出入的車輛,進行詳細的人員和車輛登記。
專家指導分隊主要職責:主要負責突發炭疽疫情的調查與處理,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組織開展對疫情進行評估,向市人民政府建議啟動突發炭疽疫情應急反應。在疫區和受威脅區組織開展緊急免疫。
(二)應急預備隊的培訓
1、炭疽有關知識,包括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檢驗檢疫要點等;
2、預防、控制和撲滅炭疽病的知識;
(1)免疫注射、消毒、拉網式普查、疫情監測等技術規范;
(2)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的劃分和管理;
(3)隔離、封鎖、撲滅及無害化處理規程;
(4)動物防疫法律、法規;
(5)設立臨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并開展工作;
(6)其它。
3、個人防護知識,治安與環境保護知識和工作協調、配合的有關要求及其它知識。
八、其它事宜
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參照本預案,從本部門實際出發,制定本單位炭疽病應急預案。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3
人類主要通過患病或死亡的草食動物感染炭疽。直接或間接接觸染菌動物和染菌的皮、毛、肉、骨粉可引起皮膚炭疽;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塵可引起肺炭疽;食入帶菌肉類可引起腸炭疽。一般臨床表現為皮膚、肺部、腸道和腦膜等處的急性感染,肺炭疽、腸炭疽和嚴重的皮膚炭疽均可伴發敗血癥,病死率較高。為了做好我縣炭疽防治工作,根據《海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有效預防、快速應對、及時控制炭疽疫情的暴發和流行,指導和規范炭疽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炭疽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縣范圍內炭疽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三)工作原則
炭疽疫情應急處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規范、科學防控;政府負責、部門配合;強化監測、綜合治理;社會參與、加強宣傳;快速反應、有效處置的原則。
(四)炭疽事件的分級
1、特別重大突發炭疽事件(I級)
肺炭疽在本縣城區范圍內發生并有擴散趨勢,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重大突發炭疽事件(II級):
在本縣非城區的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5例以上肺炭疽病例;或者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非縣城區的區域。
3、較大突發炭疽事件(III級)
發生肺炭疽病例,一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病例數未超過5例,流行范圍在一個本縣非城區的區域以內。
4、一般突發炭疽事件(IV級)
在縣內發生皮膚炭疽、腸炭疽、腦膜炎型炭疽、炭疽敗血癥。
二、應急組織體系機構與職責
縣衛生局應根據炭疽事件的發生、發展情況,向縣政府和省衛生廳報告。同時,建議縣政府成立縣炭疽衛生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分管衛生副縣長任組長,縣衛生局局長任副組長,衛生、財政、宣傳、藥監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并在縣衛生局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成員從縣衛生局應急辦、醫政辦、監督所等科室負責人擔任,領導小組負責全縣炭疽事件衛生應急處理的領導和指揮協調。炭疽防治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具體日常工作。其主要職責是:收集突發炭疽事件發生、發現及處理的有關信息,掌握動態,實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組織專家制定突發炭疽事件的應急策略和預防控制措施,開展效果評價;組織實施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統一調配應急資源,及時協調解決應急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可以設若干工作組,一般應包括疾病防治、醫療救治、物資保障、信息宣傳、督查工作等五個工作組。各組按照以下職責分工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疾病防制組:由疾控辦牽頭。負責組織制定預防控制措施,包括事件發生后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衛生學處理、疫情監測與評價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展形勢和預防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調整全縣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建議。
醫療救治組:由醫政辦牽頭。實施突發炭疽事件應急處理醫療救治。
物資保障組:由財務辦牽頭。負責應急物資(如消毒藥品、防護用品、治療藥品等)的儲備、生產和調度,保證供應;負責應急設施的建設和應急設備的采購。
信息宣傳組:由宣傳辦牽頭。負責收集分析突發炭疽事件的有關信息,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報導應急工作動態。炭疽事件信息由國家衛生部或省衛生廳經授權后發布,其它部門未經上級授權,不得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
督查工作組:由局黨委、局辦公室參與。對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應急措施的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予以解決,對違法違紀和瀆職行為進行處理等。
三、應急處理
(一)防治措施
1、疫情報告
①炭疽病例的核實確診和疫情上報要統一歸口于縣衛生防疫站逐級上報。
②基層單位發現炭疽病人或疑似炭疽病人時一面進行
處理,一面用最快的方式向縣衛生防疫站報告。
③報告時限、程序和方式:突發炭疽事件監測報告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在2小時內向縣衛生局報告。接到突發炭疽事件信息報告的衛生局應當在2小時內向縣政府報告,同時向省衛生廳報告,并應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核實,隨時報告勢態進展情況。對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嚴重、特別嚴重突發炭疽事件,可同時上報衛生部。
縣衛生防疫站接到報告信息后,應逐級及時審核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并匯總統計、分析,按照規定上報省疾病控制中心。報告方式包括:口頭報告、電話或傳真報告、網絡報告、書面報告(報告卡、專題報告、報表)。
2、疫情處理
①流行病學調查
接到疫情報告后,縣衛生防疫站立即組織專業人員前往疫點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疫情的波及面、發病人數、時間、地點;患者的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民族、住址、職業)、發病情況、既往史;患者在發病前與草食動物或其產品以及可疑物品有無接觸,可疑物品的來源,人員接觸情況,是否參加過剝食死畜肉;了解當地牲畜間發病情況,發病范圍,死畜及其皮毛去向;本人有無飲生牛奶、食用未煮熟肉的習慣;自家人或其他人群有無類似病史及接觸史。
②標本采集
采集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和與患者密切接觸者的血液、鼻咽分泌物標本供病原學、血清學檢查。外環境標本:采集疑似患者或病畜接觸過的污染水源、食物、土壤以及追蹤獲得的死畜肉、皮、毛等污染標本,對每份樣品要分別標記清楚,及時送檢,避免標本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樣品應存放于低溫下保存或保存液中。
采取標本時必須遵循以下兩條原則:第一,盡可能在抗生素治療開始前采取標本;第二,除必要時并在具備操作病毒細菌條件的實驗室內,不得用解剖的方式獲取標本。所需的血液與組織標本,均應以穿刺方式取得。
③實驗室檢查參考程序(附后)
3、炭疽病人處理原則
①隔離治療患者
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診斷時起,即應隔離治療。原則上應就地隔離,避免長距離運送病人。
②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
肺炭疽病人自出現最初癥狀至被隔離期間所有的密切接觸者,都應當在隔離條件下接受醫學觀察。隔離方式首選居家隔離,也可以采取集中隔離方式,但必須保證與病人之間的分隔。
進行隔離人員的醫學觀察,至少每日一次測定體溫和詢問健康狀況。發現有發病跡象者,立即作為疑似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曾經與病人共同居住或護理過病人的高密度接觸者,可以給予青霉素或同類抗生素注射預防性治療,常規劑量3天。接觸者中不適用疫苗預防。
③治療
治療開始前,首先采取標本以備確定診斷。
以抗生素治療為基礎,同時采取以抗休克、抗DIC為主的療法,并根據情況輔以適當的對癥治療。
A、抗菌治療:青霉素G為首選抗生素。成人劑量一般為160-320萬U,分2-4次肌注。肺炭疽、敗血癥型炭疽或腦膜炎型炭疽的病人,劑量增至每日1000U以上,并進行靜脈滴注。不能使用青霉素的病人,或出現青霉素耐藥株,首先考慮采用氯霉素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然后根據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選取有效抗生素治療。皮膚炭疽患部可外敷紅霉素軟膏,嚴禁切開引流或切除,也不可擠壓。
B、抗休克與抗DIC治療:擴容:炭疽病人通常伴有高熱,一般均需從靜脈補充液體,出現休克與DIC時,則應及早足量擴容。通常使用晶體液、血漿及低分子右旋糖苷,必要時補充新鮮全血。在擴容的同時,應注意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平衡紊亂。血管活性藥物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謹慎使用。危重病人在有效抗生素的控制之下,可以短期使用中等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出現DIC時,在監視凝血時間的條件下,給予肝素及潘生丁。
C、預防心功能不全:炭疽毒素具有殺傷細胞的.作用,重癥炭疽病人應及早考慮預防心功能不全,優先考慮預防性給予強心劑。
4、觸者處理原則
①預防性服藥
②進行免疫接種:對高危人群進行皮膚劃痕炭疽減毒活疫苗注射;
③進行醫學觀察,時間應不短于8天;
5、感染來源的確定與處理
病人被確診患炭疽后,均應盡力確定其感染來源,并加以適當的處理,以避免繼續發生感染。
①采集流行病學資料:接診疑似炭疽的病人時,需盡可能的詢問其發病前的接觸史。從而發現可疑的感染來源。
②確定感染來源:對可疑的感染來源應采樣進行細菌學檢驗,以確定是否為炭疽芽孢桿菌污染。在動物組織標本中,鏡檢發現炭疽芽孢桿菌;或在各種來源的標本中分離培養獲得炭疽芽孢桿菌,可以確定感染的來源。
③感染來源的處理原則:對已確定的感染來源,進行以下處理:
A、隔離治療病人;
B、處死或隔離治療病畜;
C、消毒炭疽芽孢桿菌污染的動物和環境;
D、對在污染地區內或其周圍活動的所有牲畜實施免疫接種,每年早春進行一次。
6、疫區的處理原則
為了防止炭疽疫情擴大蔓延,要做好疫區處理。這就要求基層衛生人員接到疫情報告后立即上報縣衛生防疫站派員到現場進行疫點調查和疫區處理。
①疫區處理的準備工作:縣衛生防疫站平時就要對疫情的處理做好適當準備,備好一定數量的防治、消毒藥品、器械、處理現場所有器材和服裝。
②畜間炭疽疫區處理:由獸防部門負責。
③人間炭疽疫情處理:炭疽病人尤其是肺炭疽患者必須由負壓車運送傳染病定點醫院集中收治,不要轉往外地,防止擴大污染。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檢診,并進行預防接種,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服藥,對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時消毒,入院前的住處和污染區應進行消毒,病愈出院或死亡均應做終末消毒處理。對炭疽病死者的尸體進行火化。對肺炭疽病人,疫點要進行封鎖,末例病人痊愈醫學觀察14天后無新病例發生時方可解除封鎖。
④疫區中各種對象的消毒方法
A、炭疽病人尸體的處理:炭疽病人死亡后,其口、鼻、肛門等腔道開口均應用含氯消毒劑浸泡的棉花或紗布塞緊,尸體用消毒劑浸泡的床單包裹,然后火化。
B、糞肥、墊草、飼料的處理:混以適量的干草后焚燒,然后取樣檢驗,證明無害化后,一些灰可作肥料。
C、泥漿、糞湯處理:20%漂白粉液1份(處理2份),作用2小時;或用甲醛溶液50-100ml/m3比例加入,每天攪拌1-2次,消毒4天,即可撒到野外或田里,或掩埋處理。
D、污水處理:加入甲醛溶液,使之含甲醛達到5%處理10小時;或3%過氧乙酸處理4小時;或用氯胺或液態氯加入污水,于PH4.0時加入有效氯量為4mg/L,30分鐘可殺滅芽孢,一般加氯后作用2小時流放一次。
E、土壤處理:5%甲醛溶液500ml/㎡消毒3次,每次2小時,間隔1小時。
F、衣物、工具及其他物品處理:121℃的高壓蒸汽滅菌1小時,不耐高溫的物品用甲醛熏蒸或5%甲醛溶液浸泡消毒。運輸工具、家具等可用10%漂白粉或1%過氧乙酸噴霧或擦拭,作用1-2小時。
(二)保障措施
1、技術和物質保障
①人員培訓
加強各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在鞏固原有技術力量的基礎上組織培訓出一批新的技術骨干隊伍。加強病原-10-
學、流行病學、實驗室診斷技術的培訓并大力推廣有效控制疫情的新方法和新技術。落實各項嚴格控制疫情的技術準備工作。
②治療藥品的準備
鄉級衛生院以上的醫療單位必需備有下列藥品:青霉素G鈉鹽(首選)、四環素、金霉素、氯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等。
2、消毒藥械的準備
衛生局應做好消毒藥械的儲備工作,以備疫情處理時的應急使用。
①消毒藥品: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漂白精等;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如過氧乙酸;醛類消毒劑,如甲醛;含碘消毒劑,如碘伏;雜環類消毒劑,如環氧乙烷。
②消毒器械:噴霧器、刻度量杯、盛裝藥品的消毒箱等。
③防護用具:工作服、隔離衣、帽、口罩、膠鞋、刷子、毛巾等。
3、組織保障
縣衛生防疫站建立一支炭疽防治應急隊伍,由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流行病學、微生物檢查以及后勤工作人員組成。
四、預案的制訂
本預案由縣衛生局組織制訂,并定期進行評估,根據炭疽疫情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
五、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炭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3-24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7-18
社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4-01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范文07-18
浴池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3-12
餐飲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3-19
物業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6-23
公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4-30
病房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