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精選14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
經過8月11日至20日為期10日的信息技術培訓,我們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也有很多的感悟。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使我感受到教學工作任務的艱巨。同時對我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課件的制作上。使我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并致力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深深的體會到:在我們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青年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
1、通過培訓使我收獲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未來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為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中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特別是董老師的個人專業成長更是一下打開了我心結“做自己的事,認清方向,執著努力,不至于在過程中丟失”“人一怒就變成豬”讓我平息了內心的煩悶。
2、通過培訓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
教育技術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卻并不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3、通過培訓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我們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并初顯成效,可以說終于嘗到了信息化教學的甜頭。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但是,信息化教學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年了,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發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揮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優點。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4、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
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通過培訓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要盡快團結行動起來,利用現在教育技術和國際互連網,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需要。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2
1、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與學理論(特別是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是為了實現徹底改革傳統教學結構與教育本質,促進大批創新人才成長的目標,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相整合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過程,它必將伴隨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運用建構主義理論作指導,對于我國教育界的現狀特別有針對性它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對于我國傳統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是極大的沖擊;建構主義理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漸普及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建構主義的“出頭之日”,就沒有今天的廣泛影響,它可以對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
2、注意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使計算機既可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又可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最理想的辦法是將“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的“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這種理論正好能適應“既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要求。在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并要把這一觀念牢牢地、自始至終地貫徹到課程整合的整個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
3、轉變思想,尋求學科教學新途徑。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這是我幼年上學時,老師經常講的一句話。那時我覺得老師必須是擁有廣博知識的人,同時他教授給學生的知識也必須是他精通的,只要跟著老師學他所教授的知識就可以了。但這樣的觀點我覺得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就能完全適用了,應該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只要教給學生找水、舀水的方法,其它的就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了。”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我們必須放棄以往教師單純教授,學生照單全收的陳舊方式,要在培養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能力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質疑、解疑、釋疑的過程中探求方法,并能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往往收到的教學效果會非常好。
例如,在教學中我經常嘗試先把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提前布置下去,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摸索,一般是兩個同學為一個小組,通過兩個人的探討、操作實驗(可結合自己的經驗或是參考教材介紹的方法),然后自己通過自己的語言總結操作方法。教師的任務就是組織同學匯報自己組內的操作過程,當然每組的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各具特點,教師并不做過多的評判,讓學生們自己去比較哪種方法更便捷、更省時,且效果最好。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潛能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還避免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對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起著很好的作用。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解決。
此外,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在課程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信息技術課上也是應該得以充分體現的。學生創新思維具有五大特征,即: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動的靈感。教師應該課堂中及時抓住學生所閃現出的點點光輝,要將那些有獨到見解的孩子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他們帶動其他同學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在課堂教學中體現這樣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轉變教學思想,不要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模式般的教學方法,盡量使每個人的思維空間得到最大限度。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例如復雜問題的解決、作品評價等)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并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協作完成任務。而網絡環境(尤其互聯網)正為這種協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是運用系統方法,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技術等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協調教學系統中教師、學生、教育內容和教學媒體等教學諸元素的作用、聯系和相互之間的影響,使整個教學系統保持協調一致,維持整合的過程或結果,產生聚集效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3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巨。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制作上。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并致力于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正如陳瑩老師講的:業務上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既具有大學本科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的學歷;具有在學校信息技術化教育中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的學歷;具有在本科教學過程中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能力;有幫助學生利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有幫助其他學科教師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研究的能力。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教育的另一大支柱,是目前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許多成果的熱門課題。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教育新階段的重要標志,對中小學整體的教學結構改革和素質教育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計算機媒體資源應用實例
這一部份內容是由閆鐵瑩老師講授的,主要講授如何對資源進行整理和搜集,主要是指對各類資源進行修改和完善,融入自己的理解,使之與實際教學相匹配。修改和完善既包括對資源的結構進行修改,也包括對資源的元素進行修改。
另外,還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幾種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進行了指導,使我們能夠對聲音、視頻、圖像進行簡單的處理,對我們平時的教學課件制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對課堂問題的處理方法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這一部分主要是由王建群老師講授的,這位老師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他的課簡單又實用,主要是2個部分"一、存在的問題;二、對策研究"。對我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和老師一起互動,我們也把我們實際教學中的問題說了出來,由老師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策處理意見。使我對教堂教學中的問題有了最有效的處理方法,使我提高不少。
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辨析
董德寶老師的課也是比較有效的課,他對課程整合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分析,什么是整合?為什么要整合?怎么整合?這三個實際問題進行了分析,使我們對模糊的問題有了明確、有效的認識,使我們不但在理論上有了提高,而且還對我們的實際教學也有引路性的指導。
其中"整合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使我體會到教學監控能力是指為了保證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教學監控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結構的高級形式,是其他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的調節中樞。
五、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信息社會呼喚信息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信息素養的高低來決定。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素質的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教學:
1、有效教學是有明確任務指向的教學
2、有效教學是學生高度參與的教學
3、有效學習是化教學策略實施的教學
4、有效教學是促進學生深層理解的教學
5、有效教學是三維目標統一的教學
6、有效教學是師生生命價值彰顯的教學
只有這樣才能搞好信息技術教學。
六、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五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后,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訓會獲得的欣慰吧!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后的最終目標。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4
回首培訓的足跡,當時學習的情景依然浮現在眼前、專家們精辟的論述仍回蕩在腦海,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整體把握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的重要性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松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于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于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二、通過培訓使我收獲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未來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為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系,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三、教育學生,從愛出發。
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
四、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
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6767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抓住信息技術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信息技術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信息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信息技術課得意義,樂學、愛學信息技術課。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學習方法,體現信息技術課的靈魂,使信息技術課上出“信息味”!
五、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
總之,通過培訓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于積累、善于觀察和學習;善于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緒。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勝于言”的作風,體會到老師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合作的力量,更讓我受到震撼的是一種嚴謹的作風。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一定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5
本次培訓很實用,以任務驅動為主線、以活動為中心、以講授、研討、自學、評價相結合、以理論相滲透、以技術為支撐,讓學員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同時給我們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系,實用性很強。
比如創建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能梳理我們的教學思路,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后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2、培訓形式新穎有趣,著力培養學員們的合作意識。
特別是以小組為單位,設立小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發大家的創新思維,迅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后續培訓打下基礎。
3、課堂屬于開放式,氣氛輕松。
各組員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規律。對于我們來說,雖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訓,但受益匪淺。在這里我們見識了很多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鮮活的案例,在集體討論和輔導老師的`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信息技術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了解了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優化方法。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對我們今后的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所任教的學科進行教學規劃設計,梳理教學思路,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4、是學習收獲巨大。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通過案例的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獲頗豐"來概括。在學習方式上,老師們感受最多的是小組學習和探究型學習的優勢。專業上的互補,使老師們能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探究型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熱烈的學習氣氛。如果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將有力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真正領會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學習雖然完成了,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我們一定會在日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真正讓教育技術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6
我們在“培優轉差”工作過程中,能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轉差”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
通過內化教育,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大大地被調動起來,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開設青春期知識講座,心理健康咨詢課,以前學生是聞“性”變色,現在也能正確地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看待別人。現將“培優轉差”的工作總結如下:
1、全面調查了解學生。
要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必須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應綜合運用觀察、調查、談話等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了解后進生。
2、教師根據學生成績情況確定需要培優或輔差的學生名單,一般利用每天下午晚自習前及其他空余時間輔導。
3、培優輔差要堅持做到“六定”。
即定對象、定時間、定任務、定計劃、定內容、定措施、定目標。
4、培優要著眼于長遠。
要側重于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拓寬知識面,開發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要下大力氣培養優秀學生參加縣文化素質檢測。同時還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以確保優生更優。
5、輔導差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即要了解后進生,要尊重后進生,要對后進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對后進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低起點,小步子,一點點引導,一步步向前,積小勝為大勝,對學生既要看到希望,對學生每一點進步要及時賞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要落實好“四清”工作。四清工作基本原則是:先學后教、人人過關。“堂堂清”要求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容量適度,教學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創新,強調學生學習主體性,參與性,課堂教學氛圍的平等性,交際性,不把學生的“為什么”留到課后。“日日清”要落實當天學習內容的及時復習鞏固,及時獨立完成作業,“周周清”強調對一周知識的系統復習回顧,引導學生自主建立知識樹,歸納知識重點和難點,自主解決疑難問題。“月月清”是對當月主要學科所學知識和能力的驗收,強調檢測命題的科學性,考試的嚴肅性和反饋的時效性,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查,對在四個環節中不能過關的學生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杜絕教學中的盲區和盲點,落實教學的過程管理,有效控制學生學習知識的負積累,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7
時間過得真快,本學期又要結束了。現將本學期信息技術的教學的培優補差工作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擔任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質量,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還采取課內外培優補差措施,制定培優補差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具體做法:分析學生產生差異的原因,采取措施進行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3、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培優補差的一些措施。
(1)小組協作學習。
小組協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習,由學生協作完成某個給定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將小組協作分為同層小組與不同層小組。同層小組是將程度相當的同學分為一組;不同層小組是將好的學生與差的學生混合加入該小組。這樣在協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其他同學的成功密不可分,形成以強帶弱,以弱促強的格局,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培養學生自學的興趣和能力。
(2)“一對一”式的伙伴教學。
伙伴教學是由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好、學得好、學有余力的學生,經過適當培訓,做基礎差、學得不好的學生的“伙伴教師”。通過同伴之間的教與學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促進全體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同時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意識,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伙伴教學中,我首先完成伙伴的挑選和對“伙伴教師”的`培訓任務。培訓包括兩方面:一是對態度和行為的培訓,二是對教學內容和輔導方法的培訓。
(3)個別教學:對基礎差、學習落后的學生,幫助查找原因,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達到學習目標。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應注意課外拓展、練習的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4)要求不同:從任務設計、作業量等各方面對層次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要求。
另外,對一些家里有計算機平時有機會接觸電腦的學生,最大限度的讓他們和電腦、網絡接觸。我將自己電子郵箱告訴他們,平時遇到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及時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問題。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8
一學期以來,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和老師的密切配合下,我們在“培優轉差”工作過程中,能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轉差”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
通過內化教育,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大大地被調動起來,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開設青春期知識講座,心理健康咨詢課,以前學生是聞“性”變色,現在也能正確地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看待別人。現將一學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1、學校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學校領導能充分相信老師,鼓勵老師大膽的探索各種教育方法、教學手段,使得大家有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能潛心于研究、實驗;學校領導不唯成績論成敗也使得大家能以一個較為平常的心態來審視、解剖自己,不犯(少犯)急功近利的錯誤,同時,學校還盡最大的力氣為老師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
2、班主任觀念的積極轉化,各科任的熱心配合。在工作過程中,班主任的觀念能積極轉化,由以前看分數,注重優生的輔導,對差學困生有歧視的心理,“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的心態轉變為能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群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各科任老師能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于課堂的學習,把學困生的厭學,逃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3、在班級里能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前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4、在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環境。努力把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過程。如試行“今日我當家”干部輪流制度,讓每一個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5、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課。心理常識講座,每學期10次左右,講座的基本模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小結——課后測試,行為作業。
6、建立家校教育“互聯網”。經常采用“走出去請近來”的辦法與家長取得聯系,即組織班主任各科任老師進行家仿或將家長請到學校來參加座談會,了解學生背后的實際情況,溝通家校之間的聯系,對學生每取得的一分進步都及時告知家長,爭取家長們的配合。
在一學期的時間里,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育、教學方法、手段還有些粗糙,還有待改進。但我們相信只要學校的支持、老師的配合,我們“培優轉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9
一、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工作措施:
1、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理解和靈活應用,致力于數學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推理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數學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數學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
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9、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數學素質教育。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應用的數學教學,有效提高解題水平。
12、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3、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4、利用競賽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5、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數學。
16、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17、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數學知識的運用。
18、組織采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9、要求寫一篇小總結。
20、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作品自作不少于70%
21、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22、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2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24、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數學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
二、培優輔差計劃
培優:(名單:宋澤鹿、舒霞)輔差:(名單:宋浩)主要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晚休之前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三、主要成果
優生期末考都能達到優秀成績,其中宋澤鹿同學還考了個年段第一,差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舒霞期末考成績也達到優秀,宋浩同學的數學成績比上一學期在計算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0
一學期以來,在學校領導、老師們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在“培優補差”工作過程中,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補差”的計劃,使學生能較好的得到發展,培優輔差總結。
一、思想方面: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科任老師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采取有效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后進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每天中午的時間,對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后進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后進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著力提高四十分鐘的教學質量。在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上好課的基礎上,精編習題。習題設計緊扣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面向大多數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鞏固“雙基”,啟發學生思維;習題講評注意增加信息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到學生高度注意,使學生學會解答;解題訓練注意“精”,精選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多樣化。從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的發展。
三、具體做法: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做到真誠、言出必行和寬容,能從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的行為。
2、多給優秀生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以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4、對于優秀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放在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而學困生的主要目標是放在課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
5、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及時檢查,并做出評價。差生經常會出現作業沒做好的情況。我能耐心地詢問原因,“對癥下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在教學中我努力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發揮各種積極因素,因此期末考試得到了較好的成績。下學期我將以此為起點,繼續努力,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1
一學期來,在校領導關懷下,各科任老師的全力配合下,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成,成為21世紀的有用人才,根據縣局精神和學校的年度工作思想,結合九年級學生現有特點,本學期本人做了大量的培優輔差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及所做的工作
1、從模底考試成績分析,初步確定基礎較差學生,通知各科任教師,不針對性的進行教育,觀察,并做好補救措施,做到了最大可能的轉化差生工作。
2、一學期來,班級每個月召開一次部分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學生座談會要求科任老師全員參加,并提出對每個學生的看法,及時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3、一學期來,確實分析優生質量,做好優生品學兼顧,不讓優生出現“長短腳”,一經發現,通知各科任老師及時補救。
4、一學期來,班級對優秀生采取優惠照顧制度,凡列入學校優秀生行列的',在三餐、住宿、學費等方面享受優惠。特別是在住宿緊張的情況下,集中安排優秀生到同一宿舍。
5、班級對優秀生采取獎勵制度,期中成績優秀者都得到學校相關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6、同年段每月舉辦一次優秀生學習交流會。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7、舉辦學科競賽活動,為優秀生營建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8、教導處應不時對優秀生進行摸底調查,了解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9、一學期來,按學期初制定優秀生培優補差一覽表,對須培優補差的學生實行統一管理。并定期召開班級學習會,及時了解優差生的情況,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準備。
二、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在培優補差的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期末的成績分析可得,相當部分的學生,基礎還較差,底子還比較薄。成績還比較低下,部分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化,優生成績還不尖,我們的培優補差工作還須加倍努力。今后年段會繼續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路子,實現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2
一學期已結束,現將一學期以來的語文培優輔差工作總結如下總結:
首先,教學觀念的積極轉化,家長的熱心配合。在工作過程中,教師的觀念能積極轉化,由以前看分數,注重優生的輔導,對潛能生耐心不足,“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的心態轉變為能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群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家長能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于課堂的學習,把潛能生的厭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其次,在班級里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再次,實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本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力爭做到精講精練。快速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及調節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后大面積補課。
在培優補差的過程中,我采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后進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每天中午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后進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后進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3
一、全面調查了解學生。
班主任要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必須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
應綜合運用觀察、調查、談話等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了解后進生,尤其要重點了解掌握下面幾方面情況:
1、學生個人的一船情況。比如:與其成長密切相關的事;作息時間安排;生活習慣甚至一日三餐的狀況;和父母之間的關系等,可以通過周記,檔案,家訪等等方式來了解。
2、學生個性心理特征。比如:興趣愛好或特長;喜歡看哪類書刊;喜歡參加什么活動;自卑心理強不強;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征等。
3、學生各方面的情況。
(1)思想品德情況:對勞動、社會集體活動的熱心程度;對人的態度;在公共場所的行為表現等等。
(2)各門功課學習情況。對學習的態度和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或學習時間安排。
(3)健康狀況。健康水平和疾病狀況;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和習慣;個人衛生情況等。
二、客觀分析學生,對癥下藥。
在全面了解后進生各方面情況后,班主任要客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在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時,可以從學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學習情況,成長過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對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三、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表揚與批評的關系。
對后進生應以表揚為主,表揚他們點滴進步,以激起他們希望與進取的火花;以批評為輔,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的批評,即使批評,也要做到適時,適度。
(二)是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的關系。
沒有嚴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進生的轉變,但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據后進生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逐步提高對后進生的要求,應是在耐心說服基礎上的嚴格要求。
(三)是懲前與毖后的關系。
班主任要使后進生對以前的缺點與不足有正確的認識,引以為鑒,以防止重蹈覆轍。所以,懲前為了毖后,毖后是懲前的出發點和歸宿。
(四)班主任應多給后進生一些機會。
盡管我們說,機會對每個人是均等的,但事實上,后進生的機會,幾乎是空,選干、入團、上臺表演等各種機會他們很少,而少數優生卻身兼數職。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給機會給后進生,甚至一些職務可以適當下放,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特長,在為集體、,同學服務的`同時來改變自己,樹立信心,促使進步,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教書育人的過程是復雜的,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是科學就得正確分析實情,遵循客觀規律;是藝術就得講究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只有將兩者統一起來,才能獲得教育的成功。其次,對自己要特別嚴,作為人師,首先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先正己后正人,這是為師之道。行動就是無聲命令。教師言行一致,對學生就有最大的說服力,教育就可能成功。
四、允許學生為自己辯解。
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在老師面前,一些學生做錯了事,不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卻不敢替自己辯解。為什么呢?主要是部分老師認為學生辯解無異是頂嘴,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就是對老師權威的挑釁和侵犯,為此必要嚴加懲處,以免后患和重覆轍。殊不知,學生犯了錯誤,做了錯事,總是有主客觀的原因。如果我們做教師的能夠寬宏大量而讓學生把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講清楚,并尋找正當理由而讓學生把事情發生的前因后為自己辯解,它不僅能使教師全而了解掌握事情發出的經過,從而視實際情況,或取得對學生的諒解,或加強對學生的合理的批評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允許學生為自己辯解也是思想教育民主作風的大發揚,有效的避免了學生正常健康的心里被教師人為地壓抑和扭曲,是教師與學生的心貼得更近,其關系進一步得到融洽和諧。與此同時,教師允許學生為自己辯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逐步培養學生敢于據理力爭和善于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有可能具備創造意識、創造素質,以致于成為創造性人才。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 14
在本學期“培優補差”工作過程中,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補差”的內容,使學生能較好的得到發展。
本學期培優輔差工作主要圍繞著兩操、大課間項目以及《學生健康體質標準》要求的內容進行。剛開學,主要抓優秀以及后進生的廣播體操練習。培養優秀學生是為了讓這些學生是為其充當廣播體操領操員作準備,在全校師生面前起到帶頭模范作用,轉化后進生,為其能夠跟得上全班的進度,使全班同學的廣播體操動作基本能做到一致,得到自我的肯定,消除其自卑心理,在大課間的項目推廣情況下,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而后期的培優輔差主要根據國家和廣東省的《學生健康體質標準》進行。
在培優補差的過程中我主要采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了解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充分開發他們的體育潛能。
2、課堂上努力營造一個讓他們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優生得到表現自我的機會,而后進生得到肯定自我的機會。
3、通過課外輔導,在課余時間組織優秀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隊訓練,營造校園體育文化。
4、充分發揮優秀學生能動作用,與“一幫一”的形式與后進生結對教學,激起他們的學習練習興趣,從而培養體育骨干。
5、對于后進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體會能力。
6、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與肯定,提高他們的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盡管我做了很多努力,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在培優補差的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單元的考核成績分析可得,相當部分的學生,身體素質還較差,底子還比較薄。成績還比較低下,達不到的部分學生思想還沒有完全轉化,存在著一定的不良心理因素,優生成績還不尖,我們的培優補差工作還須加倍努力。今后還要繼續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路子,通過消除學生不良的心理因素、提高鍛煉時間、增加練習內容、改善練習方式,多組織一些陽光體育活動使每一個學生的心身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03-11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06-28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總結06-18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總結10-25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總結范文04-26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5篇12-08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總結(通用11篇)05-20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總結3篇12-20
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學習總結5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