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項目化管理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企業項目化管理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企業項目化管理心得1
我從事項目管理工作已近十年了,在這些年的工作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從中接受了教訓,也取得了經驗,結合我個的心得,我總結了八個字“旨在落實,貴在堅持”。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市東部,工程范圍南起上海市浦東新區外高橋東的五號溝,規劃五洲大道--遠東大道立交,跨越長江口的南港,經長興島中部新開港及陸域,跨越長江口的北港,至崇明島陳家鎮奚家港西,由上海長江隧道(南港)工程和上海長江大橋(北港)工程組成。其中,上海長江隧道工程起點與a30立交相接,以隧道形式穿越南港至長興島與北港橋梁工程路線起點相接;上海長江大橋工程,在長興島上設潘園互通立交與潘園公路相接,跨規劃環島北路,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口的北港水域,至崇明島陳家鎮終點。
b4標段位于北港主通航孔橋兩側,跨徑組合為(接70m梁)85m+5×105m+90(接主航道),共兩聯雙幅,處于北港水面中心區域。
我擔任的是b4標鋼梁防腐涂裝工程的項目經理。工程在浙江舟山沈家灣島加工基地加工,完后海運到海崇明施工現場水上安裝。
下面我結合這個工程項目經理安全生產管理方面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1、施工準備的安全技術措施。
(1)凡入場工人均應逐級進行“三級”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施工。各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均需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2)落實現場施工人員持證上崗:施工現場內的項目經理、管理人員、檢驗試驗人員、測量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核。由項目部綜合辦公室負責確認。落實施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及防護用品進行場的計劃。辦理職工意外傷害保險。對安全設施、設備、防護用品的檢查驗收;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組織學習。
2、現場布置的安全技術措施。
(1)設置安全標志,在本工程現場周圍配備、架立安全標志牌。
(2)施工現場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毒、防爆、防臺、防雷電等安全規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用房、倉庫、材料堆放場、停車場、施工車間等應按批準的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布置。
(3)現場的施工、生活區均要設足夠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設施網點,消防器材應有專人管理不得亂拿亂動,要組成一個由5-10人的義務消防隊(由現有工人抽掉培訓后組成),所有施工人員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各類倉庫、庫棚、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應符合國家或公安部門的規定,室內不得堆放易燃品;嚴禁在施工場所、料庫、油漆倉庫等處吸煙;現場的易燃雜物,應隨時清除,嚴禁在有火種的場所或其近旁堆放。
(5)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執行。
3、施工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供電線路、電氣設備的安裝、維修保養及拆除工作,由專業人員(經有關部門培訓并考試合格、持有效證件上崗的維修電工)進行。嚴格按有關規定安裝線路及設備,用電設備都要安裝地線,不合格的電氣器材嚴禁使用。
(2)現場照明電線絕緣良好,導線不得隨地拖拉或綁在腳手架上。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接零。室外照明燈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內距地面不低于2.4m。
(3)配電箱、開關箱使用bd型標準電箱,電箱內開關電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電箱內設置漏電保護器,選用合理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進行分級匹配。配電箱設總熔絲、分開關,動力和照明分別設置。金屬外殼電箱作接地或接零保護。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同一移動開關箱嚴禁有380v和220v兩種電壓等級。
(4)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腳手架上,架空線裝設橫擔和絕緣子。架空線離地4m以上,機動車道為6m以上。
(5)接地電阻符合規定,總箱,分配電箱必須有重復接地。
(6)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
(7)配電房、車間、倉庫有防護措施、滅火器材齊全。
(8)對易燃易爆、危險品存放場所的用電設備,加強監控、檢查工作,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9)對移動機具及照明實行二級漏電保護。并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
(10)施工現場大型用電設備、大型機具等,配有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
(11)電工晚間值班必須雙人上崗,特殊情況下需要帶電操作時,必須配備必要的安全用具,采取可靠的安全隔離措施,并指定專業人員進行監護,施工用電中常見通病必須杜絕。
4、施工機械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
(1)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人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施工機具如空壓機、噴砂機、電弧噴涂設備、高壓無氣噴涂機、電源、空氣凈化裝置等裝置及其配套裝置,操作前要進行安全及是否正常運行檢查,要規范操作、定期檢查。
(2)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按照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做到:工作前檢查、工作中觀察、工作后保養。
(3)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要嚴禁煙火。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4)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通視良好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
(5)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6)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7)中、小型機械的使用:項目部指派設備檢修管理員負責機械使用前的驗收工作,平時做好檢查機械運行情況。中、小型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上崗。按規定搭設機械防護棚。機械設備接地或接零,隨機開關靈敏可靠。督促機械操作人員做好定期檢查、保養及維修工作,并做好運轉保養記錄。機械設備的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嚴禁帶病運轉。固定機械設備和手持移動電動工具、必須實施二級漏電保護。中、小型機械必須做到定機、定人、定崗位。
5、消防措施。
(1)施工現場應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由項目經理總負責,由安全員專管。
(2)油漆、稀釋劑等易燃物品應放在專用倉庫,配備消防設施如滅火器和消防砂箱等,嚴禁煙火。
(3)施工現場設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并保持完好的備用狀態。油漆涂裝現場及附近區域禁止吸煙。
(4)所有工地人員要加強安全教育,懂得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
(5)現場設置防火標志牌,任何人不得私自挪動標志牌和消防設施。
企業項目化管理心得2
由于過去工作經歷的原因,我對于企業的項目管理以及項目化的矩陣式組織運作并不陌生,因此讀本書的過程經常有感同身受的感覺,《企業項目化管理實踐》的一點讀后感。快速的讀完了本書后,對于企業項目化管理課題本身,固然有很大啟發和所得,但是作為天士力的投資者當然也同時也有其他的一些"不相關"的感受,供同好們參考討論。
第一個感受就是企業的魄力,或者說遠大的目標是多么重要。企業項目化運作本身并非一個學術研究,從本書中對于當時提出這一設想的背景(企業規模急劇擴大后產生了"大機構病")和目標(適應國際化和多地區化的復雜企業運作),我們不難看出天士力自我加壓的劍鋒所指。就像福探曾經分析過的,一個企業的經營自有其水到渠成的地方,或者說"因果報應"也好,呵呵。一個卓越的企業,首先應該是一個始終對現狀存有高度危機感,以及具備遠大理想的企業,是一群這樣的人凝聚在一起,然后向著一個正確的方向不斷努力和保持專注的結果。
在本案例中,如果天士力不是一個對現狀遠遠不滿意并且具有"破壞性創新"魄力的企業,不是一群這樣的人的聚合,那么也就絲毫不可能產生"企業項目化管理"這樣的"前因",也很可能就不會產生更多的"后果"。
第二點,天士力在組織創新上的努力讓我不免想到了比亞迪---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特別不像一個典型的行業內公司。比亞迪在同行們熱衷于高投資建設自動生產線的時候,"大踏步的后退"到全民戰爭的大手工型流水線,引多少人不解。同樣,天士力作為一個典型的傳統型企業,非要"自尋煩惱"的進行艱苦卓絕而國內沒有先例的全程組織變革,同樣會引起很多人的不解。這里又不免讓我想到了董明珠的格力,在與蘇寧國美決裂后被一致看衰的時候,創建了國際上都沒有成功先例的獨立空調品牌專賣渠道,當年又是多少人的不解?還有萬科,公然逆流而上的"不行賄,不做暴利項目",多么不解啊,等等。
說了半天,其實我想說的是,現在我看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偉大公司的基因,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他有沒有什么"出格的""讓人不解"的重大舉措^
第三點是在組織變革過程中的執行力。對與本書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講述如何將項目化運作從理論引入企業實際運作的過程,里面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例子似乎就在演繹我身邊的故事。從我切身的體會來看,矩陣型的項目化運作最困難的地方就是2點:第一,如何讓全員參與起來;第二,如何解決好職能"經線"與項目"緯線"之間的天然沖突。
從案例來看,天士力在執行推進中通過"一把手強力推進""分級別細分處理措施""寬進寬出-嚴進寬出-嚴進嚴出-化于無形""多方位的激勵刺激與績效考核的2線平衡"等等措施,確實非常的有想法和到位。回顧過去的工作經歷,我能想象這其中會遭遇多大的困難甚至是責難,如果沒有遠大的目標,科學細致的準備和執行工作,這么大范圍內這么大程度的組織變革是很難想象會成功的,讀后感《《企業項目化管理實踐》的一點讀后感》。實際上從天士力20xx年萌發這個想法,到初步有所成也是4年后的事情了(IPMA銀獎)。
所謂轟轟烈烈易,持之以恒難,有經驗的人應該不難體會。如果不是真的深思熟慮并且不給自己后路的決心,類似這種到處是阻力而效益很多時候并不那么顯性的組織變革,是很容易熱鬧一場后而偃旗息鼓或者最終流于表面的。
第四點是關于建設這一組織變革后產生的管理能力的優勢。一個傳統的中藥企業來做這種自討苦吃的組織變革,我認為其目的性在第十三章的第三節講述的分外清楚:未來的組織如何面對多變的環境?從這一方面,又可以延伸出幾個點:
如何從傳統的重復性工作為主而反應緩慢的制造為側重的企業,轉變為反應敏捷而更加側重創新任務的知識性企業?如何在企業資產不斷壯大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解決不斷堆積的企業隱患并保持著"大象的身軀,螞蟻的舞蹈"的能力?如何為企業的從業人員提供不斷發展的舞臺和主動參與和成長的機會,并使得重要的人力資源得以凝聚和自我價值實現?如何讓企業不再只是高層管理者操心,而是產生某種自下而上的持久的自我優化的沖動和激情,以始終保持對市場和終端需求的"對的感覺"?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天士力以企業的項目化管理組織變革來回答。所謂"成長中的企業不斷進行著運作與項目的交替,運作帶來企業的量變和穩定,而項目帶來企業的質變和創新"。我認為本書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清楚的。
此外,我對于案例中反復提到了"小品種多批次產品在以往無法確保滿足,組織變革后得到很大改善"有濃厚興趣,這很類似于"長尾理論"所提出的一種企業生存環境:大量的小批次細分產品逐漸占據企業利潤的重要地位,而如何應對這種局面,對于大多數"不斷簡單擴大生產規模"的傳統型制造企業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這種企業能力的歷練有點兒像藥品研發,過程復雜滿長,但是一旦成功其影響的也非常長效,且競爭對手不易模仿(天士力本身從醞釀到有所成也經歷了4年的時間,且類似天士力的實施條件其實是很難具備的---公司戰略上愿意以階段性的增長速度為代價練內功(而且那時是醫藥最為黑暗的時期,現在醫藥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如果重復天士力的路其機會成本會大得多),有一個堅定的一把手支持力度,有類似李文這種項目管理大師的直接推動)。
第五點是關于李文本身的一些感覺。以前一提到天士力我的腦海中就是閆希軍的身影,在本案例中對于李文算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印象比較深的是李文原來是做一線銷售起家的,對于一線銷售起來的人一般感覺比較有沖勁和手腕,也有魄力,但是比較容易流于經驗主義和"關系型"思維,在看待問題的高度和理論能力上不容易突出。而李文在理論高度以及推動組織變革上的執行力,包括策略方法等方面,在本書中給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說閆希軍更像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家,那么李文可能更像一個提供走向目標的切實路徑的策略家。在一窮二白時期,犯錯的機會成本很低,敢打敢想敢干無比重要,而在家大業大的時代,管理者的`側重肯定與第一代創業者會有所不同,因為高額的"錯誤成本"已經不可承受,如何更加的科學和系統的運營,讓企業在創業的激情與發展的穩健上取得一個好的平衡,可能就是擺在第二代職業經理人面前的最重大課題了。
接著談一些發散的想法。
企業的創新中,技術創新比較單純和效果顯性容易理解受到關注,而組織創新則比較復雜且效果隱性因此不容易被理解和關注。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單純說技術研發成果,似乎各類研究院等事業單位的成果要遠遠高于企業,但是為何前者以及前者的附屬企業,往往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呢?
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組織特性的巨大差異導致的,或者簡單說一個俗話:機制問題。組織的活力說虛特別的虛,但說實也很實在,關鍵的一點在于,我們可以假設一下,自己身處一個組織環境中的時候,會怎樣?很難想象在一個暮氣沉沉,老氣橫秋,尊卑嚴格的組織中能產生多少事業的沖動和個人奮斗的激情。為什么GOOGLE讓那么多人向往?為什么華為被視為行業人才的黃埔軍校?為什么那么多的好主意總是在蘋果誕生?
同樣,我在讀書的時候把自己代入了書中的環境,我設想如果我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員工,這種企業項目化所帶來的嶄露頭角的好機會一定是我所期待的!他會讓有才能又有沖勁的人在幾千幾萬人中有冒出來的可能性,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凝聚。
其實小到一個公司,大到一個國家,道理不是也很相同嗎?在創業的初期,一切可以很粗放,最主要是突出某種結構性的優勢。但家大業大之后,如何讓組織(企業和國家)實現制度上的"良幣驅逐劣幣",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性保障。如果我們把美國當做是一個偉大的企業來考察,那么其實不難發現推動其200多年扶搖直上的,當然有很多因素,但是其中的"組織變革"是多么的具有決定性!看到了這些,組織創新還虛嗎?
【企業項目化管理心得】相關文章:
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項目化管理03-20
現代企業管理項目化教學研究06-03
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項目化管理措施分析12-06
項目管理的規范化03-03
突出重圍:IT企業的項目化08-13
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03-06
項目管理師:企業項目管理的作用01-08
關于企業的項目管理03-19
企業項目管理概述03-08
企業的信息化管理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