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
我校研究的課題名稱是《進城務工子弟班級活動促進個性班級文化的實踐探究》,此課題學校領導和參研教師十分重視,從課題組組建到現在,課題負責領導已組織參研教師多次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我對課題實驗研究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學會選題。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就存在于實際的教育教學情境之中,教師要時時關注教育教學情境,尋找具體問題。
1.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問題。我們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特長愛好和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獲取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作為課題研究的來源。
2.在反思中提煉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可以為自己提供研究材 料的有效途徑,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問題后,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等。
3.在與教師的交流中解決問題。在教師間的相互交流中,可以 發現自己未曾注意的問題,進一步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激發自己的研究意識,將有價值的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來源。
二、班級活動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很重要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因為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得到的知識,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一定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方法,一定非得讓學生看明圖意來理解知識,學懂知識,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游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教育教學。
2.在活動中懂得了欣賞與愛的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生動、幽默的講解,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孩子們那發自內心的笑聲,亮晶晶閃爍著求知欲的眼睛,下課后意猶未盡、戀戀不舍的表情,就是對教學最好的評價。
3.在活動中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學生在活動中能發揮較大潛能,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平臺,師生探索交流的空間更大了。
三、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
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 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識和實踐智慧,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
四、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過培訓研究,我感到了自己的理論薄弱,理念滯后,思想境界不高。特別是近幾年由于放松學習,對教育前沿理論缺乏了解,教育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提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2
從申請xx到現在的結題,整整一年時間,我收獲了很多也體驗了很多,學會了許多課堂上所無法學到的實踐知識。xx使我得到很多的實踐機會,親身感受了整個過程,我的感觸很深,讓我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生活實踐中。雖然整個過程十分的艱辛,困難重重,但是有所收獲就是成功.
xx年在申請xx時,我們就遇到了很多的麻煩,那時的我們剛上大二,專業知識不足,對xx這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只是在遇到困難時請教導師和學長,一次次的修改,在那時我們真的倍受打擊后,有時真的很沮喪,完全找不到方向。但在導師的悉心指導和鼓舞下,我們還是鼓起勇氣走了下來,在經過幾次的修改之后,我們順利的通過了。我知道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內,我們還會遇到比現在更大的的阻力,有許多的考驗等著我們,不僅僅是對我們信心和能力的考察,也是對我們所學知識的檢驗。如何將所學的理論運用于實踐才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障礙。
在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xx”的實施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大大開拓了我的視野、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在大量文獻和實際操作的基礎之上,我們認真思考,進行實驗的設計和規劃、策劃,這鍛煉了獨立思考能力。平時,我們還不斷的向老師、學長請教,與同學、朋友交流,無形中增強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在進入課題以前,我實踐能力不是很強,我們就進行了試調查,對不熟悉的理論知識多次琢磨,使得我們很快掌握了以前不太注意的實施細節,這對我們的項目的順利進行有很大幫助。
這次srp整個項目計劃都是我們成員獨立完成的,以前我認為我的思維是要跟著老師走,聽老師的指導。但是通過這次項目明白了一個道理,主動人生成大事、項目xx就是訓練我們獨立完成的能力,要注意一個團隊有機配合、共同協作的能力,困難時成功的墊腳石。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順利完成調查并進入結項階段,雖然項目不是很完善,但是這是我第一次對知識的探索,我很感謝方敏老師對我們的'指導和教誨。對于整個項目必須嚴肅認真,并且需要莫大的毅力去堅持完成它。按照計劃的步驟及分工自己完成,并且對突然出現的一些問題緊急處理,鍛煉了各種能力,團隊協作讓我對項目中分工協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次項目讓我獲益終生。
通過這次的xx實驗,使我從中學會了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怎樣去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從中我了解到我所缺乏的知識和技能,這對我以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了基礎,這會是我今后人生中的財富。同時我還認識到“xx”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而且對于激發我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探究精神,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意義的。通過親自參加項目調查使我掌握了更豐富的知識,獲得了更多的能力,具備了更強的競爭力,讓我感覺收獲頗多。我會用這次學到的經驗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做到更好。在這以后我成長了很多,我會再接再厲,拿出更大的勇氣與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戰!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3
“小學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旨在貫徹和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建立健全語文學科課程評價體系,推動小學語文學科改革。XX年我們教研室和6所學校參與了這一課題實驗。我們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努力建構體現現代評價理念、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新的評價體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面對問題找根源,評價改革是關鍵
長期以來,小學生語文評價一直沿用一張試卷定學業的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三個弊端:一是內容過于狹窄(偏重于知識的死記硬背,題型偏、怪、難);二是手段不盡科學(側重于分數),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分數成為評價學校、教師、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考試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三是形式過于單一(僅趨限于書面)。這三方面忽略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忽略了老師、家長、學生全方位的評價,多數學生無法體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常年筆和紙的機械摩擦中,在汗水和淚水的煎熬里,逐漸消蝕了語文學習的激情,衰減了語文學習的靈性,抑制了身心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低下的后果。
針對問題,我們認為,要全面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關鍵在于淡化分數的選拔、甄別功能,將評價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評價對于學生發展的激勵、導向作用。“小學生語文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課題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采取有效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
那么,語文學科的評價到底評什么?如何評?我們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課題實驗綱要。課題對評價的內容、方法、步驟、要求做了詳實的詮釋。借助課題實驗的東風,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板塊,結合語文學科的四大任務(讓學生學會識字寫字、學會讀書、學會表達、學會寫作),我們覺得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評價,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為了易于操作,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個一”,即:寫一筆好字,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練一副好口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寫一手好文章,用心靈描繪美好生活;記一肚子好詩文,讓經典滋潤學生心靈。為了使“四個一”落實到教師、學生的具體教學時踐中,我們實施了“14111”工程,即:上好一課(向語文課堂教學要效益)、建立四本(日記本、習作本、課外閱讀登記本、古詩文學習積累本)、加強一寫(硬筆字書寫)、狠抓一背(積累經典詩文及優美片斷)、落實一讀(課外閱讀)。方向明確以后,我們先后出臺了《芮城縣教研室關于小學生語文素養實行分項測查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寫字、古詩文教學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落實新課標精神、全面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實施意見》等,作為較長一段時間語文學習的指導性文件。先后編寫了一系列縣域地方教材:與教材同步的寫字本,在練習寫字的同時鞏固所學字詞;與教材配套的“1+x”課外閱讀書,即一個話題,多篇文章,拓寬學生閱讀面,實現課內課外相結合;課外誦讀本,引導積累經典詩文;統一規范了學生的閱讀登記本、古詩文積累本等。
20xx年我們又承擔了“山西省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的第二輪實驗。在多次參與省、市級課題實驗培訓中,我們在運城市教研室課題組下發的《運城市“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實驗與研究”第二輪課題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小學生寫字和課外閱讀的指導意見》《運城市小學生語文學業評價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依靠有效的評價杠桿,對評價內容及方式方法進行完善、充實,逐步由分數評價到等級評價,由等級評價到達標評價,由單一評價到綜合評價,由書面考試到多元測查。將書面考試、分項測查與技能展示相結合,將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力求探索一條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全面發展的科學評價之路。
二、 多元評價為支點,上下驅動促發展
1.評價內容多元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更要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我們不只關注學生書面考試,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態度、方法以及終結效果;不僅關注學生的寫,更關注學生的聽、說、讀、誦等方面的能力。我們提出的“四個一”和加強師生課外閱讀、努力創建書香校園關注的就是學生的說、讀、寫、誦,力求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2.評價方式多樣
在評價方式上,我們采用“三位一體”多樣化評價體系。即書面考試+分項測查+技能展示,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1)書面考試達標化
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我們深深認識到,一張考卷定終身的時代已經過去,尤其是對小學生,不要為了100分把孩子的童年變成100歲,不要讓孩子耗費大量時間去做一些機械、重復、僵化、中看不中用的語文練習題,根本無暇去讀書、積累和寫作。雖然學生做習題快速準確,但對提高語文讀寫能力收效甚微。為此,我們大膽提出書面考試達標化,只要考試成績達到試卷總分的80%為達標,60%為合格,徹底淡化了分數評價給師生帶來的過重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騰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去記、去說、去寫。
(2)分項測查精細化
分項測查是一項細致、復雜,費人又費力,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實了,效果顯著,倘若流于形式,那就是神馬浮云。XX年開始,我們出臺了《小學生語文能力分項測查實施方案》,經過多次實踐改進,逐步得以完善。每學年末深入各校進行分項測查,多年如一日。參加課題實驗之后,我們參照課題要求,從數量、質量、批改、評價等方面充實和完善了測查細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先進行自測、小組測、家長測、教師測,并登記造冊。隨后,教研室組織專人深入各校,隨機抽取一個年級一個班級進行測查。
a、硬筆字測查。師生硬筆字書寫做為每年一項必測內容。除了查看師生的寫字本外,教研室還進行師生臨場寫字,統一內容、統一時間、統一紙張,粉筆字現場計分,鋼筆字密封帶回,著專人評分。作為量化學校的指標之一。
b、口語交際測查。口語交際是每學期學生語文能力測查的主要內容之一。結合本學期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書面測試中,有專門考查學生“說話”“口語交際”能力的內容。然后舉行講故事、口頭作文、辯論會、小記者采訪等活動,具體形式是:每個年級擬定10個話題,學生任抽一個,準備5分鐘后,現場展示,或由教師現場給出話題進行即興發言,根據學生表達能力給分。
c、閱讀能力測查。要求學生根據教研室規定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出示自己一學期內的閱讀書目及圖書,測查組隨機抽取其中一段或一篇,讓學生進行朗讀,看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隨后根據讀文內容隨機提問,考查學生是否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能迅速獲取信息,對文中人物或事件能提出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幫助學生養成基本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查看統一配發的閱讀登記本,從內容、數量、批改、評語等方面進行評價;查看學校圖書室或班級圖書角;查看好詞好句摘抄本,主要看數量和質量。根據所查情況計分。
d、經典詩文測查。讓學生大量誦讀經典詩文,對于傳承祖國優秀文化,陶冶學生美好心靈意義深遠,尤其對文化底蘊的積淀效果明顯。每學期初,我們將各年級誦讀內容提前確定并公布,學年末測查落實。去年,我們將誦讀內容編印成冊,分解到每一周,確保誦讀常態化。教研室不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學校,任意抽取班級一定比例的學生進行測查,依據誦讀標準量化打分。
e、日記、習作測查。重點看內容、篇數、教師的批改、評語和日期,學校是否做到定期檢查等。發現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推廣。去年12月,我們在南街小學進行常規檢查時,發現教師陳曉華在三年級學生起步作文書面語表達訓練方面有思想、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我們給予充分肯定,并于今年4月,在南街小學召開全縣習作教學研討會,教師們受益匪淺,收到很好效果。
(3)技能展示常態化
a、競賽活動
每學期,我們都有目的、有重點地組織全縣性的師生技能展示活動,為學生搭建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先后組織過師生寫字、主題演講、看圖說話、習作、講故事、經典詩文誦讀、手抄報等競賽活動。要求人人參與,層層選拔推薦,并將競賽成績作為量化教師、學生、學校的指標之一。
b、聽課評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效利用評價手段,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不僅研究教法,更注重學法指導和學法研究。從20xx年開始,每年3月進行的聽課評課月活動,9月進行的年度骨干教師評選,10月進行的優質課巡回觀摩等,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提升了教師的執教能力。多元評價成為我們衡量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標準之一。
c、教學會議
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學工作會,旨在總結經驗,尋找問題,部署新學年工作。像這樣集中在會議室里的會我們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自XX年起,我們改革會議形式,由以往念念材料、發發獎,改為深入基層觀摩交流。所有參會人員重點觀看師生寫字、經典誦讀、閱讀積累、日記習作、有效課堂、常規管理、課題實驗、校本教研等,這樣做既為承辦學校、師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又提供了相互評價、相互學習的機會。
三、悉心研究不間斷,綜合素養成效顯
課題實驗以來,我們深深感到評價機制的改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他們愛學、樂學、善學,使語文學習的“四個一”和“四大任務”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明顯提高。
1、師生寫字
由于我們始終如一地堅持,多種形式的評價,如今,不論是城里的老師、學生,還是農村學校的老師、學生,甚至是偏遠山區的老師、學生,人人都能寫一筆整潔、漂亮、規范的漢字。
2、習作匯編
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作品或經過老師批改的優秀習作,還有參加各種作文大賽獲獎作品以及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整理匯編,裝訂成冊,學生自己設計個性封面,起個好聽的名字,比如“花開的聲音”“習作島”“我的習作小屋”“金色童年”“放飛理想”等,充滿了童趣和詩意。提升了學生的成就感,培養了學生的人格情操,激勵學生朝更高目標邁進。
3、誦讀積累
誦讀經典已成為一種習慣。每一位學生都能背幾十首(句)甚至幾百首(句)經典詩詞、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并能在自己的日記、習作和日常交流中基本做到靈活運用。
4、評價檔案
由學生動手,將自己所獲得的獎狀或能體現語文學習進步的相關資料,如:每次競賽活動、測查結果、發表或獲獎的文章、優秀作品、書面考試試卷、演講稿等裝入檔案袋。記錄成長足跡,時刻鞭策自己努力學習,這對學生和家長來說別提有多高興和自豪。
四、成績面前找差距,堅定信念譜新篇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實驗進展順利,各方面工作均取得優異成績。20xx年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管理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與會領導及全市13個縣、市的教育局領導、校長、部分教師代表深入到我縣的8所農村學校進行觀摩,對我縣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會議結束之后,全市13個縣、市及河南、陜西有關教育同仁,先后來我縣進行觀摩指導。20xx年5月全市多元智能暨書法進校園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與會領導又一次高度評價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成果。20xx年4月,在省課題組、教科院組織的課題研討會上,我們教研室做了經驗交流。今年4月,我們教研室被評為全省課題實驗先進集體。
我們的課題實驗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冷靜思考,我們覺得還存在以下困惑:
1.小學生語文發展性評價體系與初中學生語文能力發展如何更有效地銜接,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可持續地發展。
2.實施課題實驗,教師負擔過重,教師專業素養與師資水平成為制約課題進一步實施和發展的瓶頸。充分發揮教研室職能,不斷提升全縣專任教師業務能力,是我們今后要加大力氣做實做好的工作。
3.家長與教師在評價的內容與方式上時常出現異議,需進一步完善。家長參與到評價體系中來的頻率和效果有待提高,新的評價觀被家長完全接受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實踐過程。
4. 我們的課題研究還只處于操作層面上,研究的成果還只是零零碎碎,不是很系統。懇切希望通過專家引領和理論提升作進一步的整合與提煉,形成較為完整的評價體系。
“小學生語文能力發展性評價與檢測”實驗研究課題的探索和實踐已揚帆啟航并初顯成效,今后我們將深入推進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小型多樣更具針對性的專題實驗,做好做實每一個細節,進一步完善學生語文能力發展性評價體系。我們堅信,歷史記載艱辛,歲月彰顯崢嶸,只要不斷努力,勤奮耕耘,一定能取得課題實驗的理想效果。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我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除了重視課堂學習之外,也注重拓展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一、校園環境識字
我們的校園有樓道識字文化、進門識字文化、宣傳標語、校訓、學生規范、黑板報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識字教學的學習資源。我們善于發掘這些識字的資源鞏固識字的同時,拓展識字量。例如:每周我們都要對門口的進門識字進行更換,每天孩子們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室門口的生字寶寶闖關;在下課時,讓孩子看看我們的樓道識字,說說哪些字我們會認識了,不會認的,互相交流,然后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讀給大家聽,在潛移默化中鞏固拓展了識字。再比如:全班同學的名字也是一個識字的資源,我把每個同學的名字都按座位打在一張紙上貼在講臺上,下課讓學生認名字,然后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當老師的小助手去發作業本,孩子很快就認識了班上大部分同學的名字。
二、動畫故事識字
孩子最愛看動畫片了。孩子對動畫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及相關內容,如數家珍,老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動畫片有關的字,孩子興趣高漲。當然老師更應引導孩子課余閱讀感興趣的拼音讀物,這是更重要的識字途徑。老師可以開展“故事大王”這類的競賽來檢驗孩子的識字閱讀的能力及表達能力。
三、超市識字
超市是個非常有利的識字場所。孩子對超市中的零食和玩具都是鐘愛有加。因此,我經常在和家長的溝通中,請家長利用逛超市的時機,教孩子認識食品和玩具包裝上的名稱,孩子邊逛邊買邊識字,不知不學又增加了識字量。我還讓孩子收集食品用品包裝上漂亮的名稱和商標,讓孩子剪剪、貼貼、記記,然后到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帶上收集的商標和大家交流,比比誰收集的最多,做的最好,認的字最多,孩子在動手的快樂中識字量又有了提升。
四、逛街識字
大街上更是天然的識字教材,有標語、廣告、商店店名、汽車站牌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我還請家長在帶孩子逛街、坐車的同時有意識地讓孩子認認身邊的漢字。一日點滴匯之江洋。
生活處處皆語文,讓生活成為我們的識字課堂,讓孩子在生活中享受識字的樂趣。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5
參加這次課題研究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因為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培養了自己的處事能力,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同時也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使大家能夠團結協作,共同促進。
記得大家剛確定這個課題時,只是憑一股興趣,一股熱情,其實心里并不知道怎樣著手,畢竟這是大多數同學第一次參加課題研究實踐活動,沒有任何經驗。“萬事開頭難”這話一點都不假。后來何老師組織了大家學習了課題設計方案,并讓我自己建立了課題研究工作小組,具體分配落實了各個成員的`任務:資料收集,分頭行動,采訪調研,共同參與。然后讓組長組織大家一起討論了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方向和研究大致過程,然后按實施方案具體分配落實任務。最后組員們一起行動:收集資料、跑圖書館和上網、采訪、記錄、寫稿、修訂、整理匯總資料、寫作結題論文……每個過程都很認真,很仔細地完成,遇到困難齊力解決,有意見分歧就共同探討論證,或請教指導老師,直到意見基本達成一致……
因為這次活動,大家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甚至連節假日都在街頭或書店調查,但沒有一個喊苦叫累,特別是我們的調查組長,他可真算得上是“功不可麿”,為這次活動付出了不少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這個課題組終于圓滿地完成了這次調查任務,同時我們積累了一些課題研究的經驗,也鍛煉了我們,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團結協作是集體活動成功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總之,我們感謝學校和老師對這種活動的重視,它給我們提供了親身實踐的機會,為踏實地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礎。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6
我國近年來也加大了對中職教育的投入,在這個新的時期,怎樣做好中職教育工作,有許多方面都需要我們深入探討,我就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做一些簡單的探討:
1.基礎太薄弱:
現在隨著高考擴招的逐步推進,考上大學不再是難事,而家長又多數有能力負擔孩子的大學讀書費用。所以,成績稍微好一點的孩子,寧愿進高中,也不會來到中職學校讀書,這樣就使得現在的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文化基礎很差,尤其是數學。數學這么學科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在今后的學習中,不管是什么科都經常要運用這方面的能力,這樣直接影響了學生將來的學習。
2.缺乏學習興趣。
正由于基礎差,從小到大多數都是從初中或者高小開始,中職學校學生在學習上的挫敗感非常強烈,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由于沒有正確的`引導,甚至還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學生漸漸地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為自己想要來到學校,或是喜愛這個專業,多數都是家長要求孩子來學校,甚至有一些極端的例子,孩子來學校讀書家長是付工資的,這個錢是除了學雜費,生活費等等之外的額外的一筆收入。也就是說,包括家長在內,有極少數學生抱著混日子的心態,進入到了中職學校的生活環境中。沒有學習的興趣,后面的學習就成為了難題。教師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變得很難。
3.目標不明確,沒有進取心。
進入校門,不是為了學習,或者進入校門不知道自己怎么該學習,這個心態在中職學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學生讀中職,是不想太早就業,有些呢,則是覺得在家里自己一個人也不好玩。因此,要是你想學生來學校是很容易的,但是想他真的學到一點知識卻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中間有部分人有沒有任何學習目標,就更別說什么進取心了。
4.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習知識不光是需要聰明的頭腦,在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孩子應該都是相當的聰明,即便是十幾年都沒有怎么讀過書,腦子還是很靈活,但是為什么聰明卻成績不好了,根據一些觀察發現,智商超常兒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同樣也會學習很一般,而他們又需要專門的人來引導,這樣就說明智商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不到30%,更多的需要后天的努力,而這個后天的努力,重要的兩個環節就有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習事半功倍,比如說,課前預習,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到了上課的時候在重點聽老師講的這部分內容,課后可以再請教老師,然后自己再復習。這些最基本的學習方法,我們的學生沒有幾個懂。從來都是直接聽課,從頭聽到尾,最后聽得頭昏腦脹,非重點的,好笑的就記住了,重點的枯燥的就和沒有聽過一樣。而學習習慣角度上來說,拿學習英語來講,這個我們學生也比較頭痛的問題,其實,只要每天拿出半個小時來朗讀,一年以后,就會有很明顯的進步,但我們的學生一聽到要這么久,立馬就打了退堂鼓。
5.學習的自制力差。
雖然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布置讓學生預習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但很少有學生真正去完成,課余的時間學生寧愿選擇發呆,都不會去看一下書本,偶爾拿起課本看書的也是一邊玩一邊看,這樣看書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很少做到專心致志,學習效率低下,自然導致學習成績不佳,而這個時候,學生會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學習材料這個結論,馬上放棄學習。
有些需要長期堅持學習的科目,非要老師不斷督促和做思想工作,才能堅持。
6.學習無壓力不努力。
現在的中職學生多數沒有學習的壓力,中國社會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現在的學生已經沒有生活壓力,學費對于家庭而言也不是負擔很重,學生上學也沒有承擔過重的壓力,再加上現在社會崇尚以收入高低和職位高低來判斷一個人的成就,而這些又沒有和學歷掛上鉤,學習對他們來講可以說是可有可無,更別說會有什么學習壓力了。將來就業獲得收入在這些學生看來和自己現在讀書似乎沒有什么聯系,更加就沒有什么動力了,因此,不努力的中職學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從整個學校來講,學風并不會很強。雖然他們也是學生,但似乎主要目的反而不是學習。
以上是我研究中職學生,得到的幾個方面的特點,和搞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同分享。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7
去年,我校申請了泰州市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農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特殊家庭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這些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后,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群體:特殊家庭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特殊家庭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這些表現優秀的特殊家庭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鑒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特殊家庭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志,認真做好讀書摘記。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了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特殊家庭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特殊家庭學生教育個案。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每每過后,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特殊家庭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了解這些學生,我的心情越復雜。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群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有些特殊家庭學生因為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學生由于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學生由于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為問題學生。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為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愛。關心一下特殊家庭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讓這些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8
面對課改的大潮,現代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中學教師,將如何面對新的形勢,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呢?作為一線教師的在不斷地努力著,努力地讓自己與課改的精神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我覺得要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革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要改變教師的角色。因此,我便參與了相關的課題研究學習,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學習和不斷探索,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有了很多很深刻的體會。我認為,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就觀念而言,新形勢下,我們要明確:學生是一個有想法、有活力、有創新的獨立群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預設的教育情境中指揮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活動。就行動而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注意多進行形成性評價;還要關注教學效益,并具備一種反思意識,不斷思考、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我認為新課程改革,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改變,既是根本又是關鍵。我們的觀念轉變成功了,角色改變成功了,這才有基礎談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談成功的課程改革。剛好課題的題目與些相吻合,以下談談這次參加這次課題的幾點體會,不對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充分尊重學生正確引導學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和諧、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還體現在激勵和贊賞學生上,要尋求學生的閃光點,抓住以合適的機會給學生以鼓勵,使他們得到努力奮發的動機。尊重學生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這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前提條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納學生,理解可以遵循換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納學生。再其次還要信任學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任最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這樣的信任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鞭策,它的激勵是其他任何力量無法比擬的,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的引導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往往是無原則的批評和抱怨說達不到的。
二、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積極開拓學生學習活動的.領域,探索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題,要吸收、要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觀念和方法,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活動,因此,學生不是消極的聽眾,不是灌輸知識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題。知識和技能作為學習的對象則是客體,教師的“教”便是主客體聯系起來的媒介,這種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主題作用發揮的程度如何,更多取決于教師的指導是否得法。因此,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把學習主動權真正教給學生,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教育觀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撐。數學教師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把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備課方式改變。新課程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為知識應當屬于人的認識范疇,知識的獲得和掌握,都離不開認識主題的活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準備當中就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備課。教案的編寫,傳統的已不適應現代的需要,現代的教案意味著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需求的話題作為具體的載體,創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
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比競爭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論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引入課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搭配成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拓寬思路,能力強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幫他們理解,教他們表達,在合作學習中上進互長,調動全員參與的意識,創造全員參與的條件。小組合作為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的機會,有效合作學習喚醒了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角色要轉變正確
新課程,新理念,新標準,要求我們數學老師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陳腐不變就只有等著被淘汰。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往著多元化發展了,不僅要成為教學中主動的設計者和開發者,還要成為課堂活動中的指導者,另外還要做課堂教學動態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只有不斷地正確定們我們的角色,不斷的探索、學習,充當好學習的促進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課程的使命,使學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總之,現在教學的發展,要求教師角色與行為的變化,這個變化同樣也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體現,這種變化已經不取決于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教育環境的規定,一種教學發展的趨勢,這種歷史性的變化必將鑄造一代新型的教師。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9
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我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在課程上我立足課堂,大膽嘗試。我收獲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這次小課題的研究和實踐,讓我受益匪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了解了小課題是什么
所謂小課題,指的是教師以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研究屬于校本教研的范疇,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困惑,并總結經驗。
小課題的特點是小、近、實、真。小就是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不好高騖遠;實就是實實在在的關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討論、真實踐。
小課題研究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它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積累研究經驗,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變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學中很隨意,對學生的心里、行為不探索,現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動腦,自己動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學生的進步隨時記錄下來,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嚴謹施教。改掉了以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通過學習實踐使自己變得更充實了。現在我一有時間就把這一天當中的教學回憶一番,把值得當成經驗為自己保留的及時記錄下來,把需要改進的問題列出來,通過查閱資料等及時改進,使自己業務水平每天改變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三、自己的個人能力、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小課題的研究首先要發現和提出問題,再學習理論,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結合實際和實踐,得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這時我就必須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同時我還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系統梳理和理性分析,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的亮點、成功之處,并且取他人之長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促進個性化發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這對自己的個人能力是一次極大的提升,教學理念也有提升,也開闊了眼界,站的.角度也會更高,對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
四、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樂于主動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書籍,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這次課題研究,將讀與寫緊密地結合地一起,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寫出自己的感悟見解,哪怕是一句話都行,只要認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學生讀通讀透,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感悟,為“寫”做了進一步的訓練,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激勵、通過情境創設、通過美文品讀、通過活動開展等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找到讓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閱讀。通過閱讀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為學生把讀應用到寫作中打好了基礎。
通過這個活動,老師積極探索、學習研究,對老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當然,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新,思維變得敏銳,生活變得充實。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0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參加了省“十二五”20xx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培訓會,感覺受益匪淺。幾位教授對教研課題如何選題,選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特別是劉永和教授的講座,讓我對課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懼怕研究課題到覺得研究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從剛開始對課題的迷惑到現在對課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脈絡認識,這其中的變化和談處的精彩講座是密不可分的,談處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案例為我們解讀了一個個“深奧”的課題方面的有關知識,使我對課題研究方面有了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今后我們進行教研課題的研究、選題等有了很大的幫助,為我們以后研究課題提供了一盞盞明亮的指示燈。
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因為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得到的知識,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得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一定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方法,一定非得讓學生看明圖意來理解知識,學懂知識,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游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
2、要懂得欣賞與愛的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生動、幽默的講解,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孩子們那發自內心的笑聲,亮晶晶閃爍著求知欲的眼睛,下課后意猶未盡、戀戀不舍的表情,就是對教學最好的評價。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每節課的教學力求做到:先嘗試后講解,先猜想后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去傾聽、交流、歸納,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動力展。數學老師應著眼于方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等各方面的訓練,而不能只盯著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學中關注了、注重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性,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有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識和實踐智慧,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
總之,通過培訓學習,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1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收獲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有課題組老師在成績面前相互鼓勵,在挫折面前從不氣餒,一年的研究和實踐,使我們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們堅持歷史單元主題的教學原則,歷史單元主題教學就是從歷史學科的實際出發,根據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按知識系統進行,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的主題教學。是從更為寬泛、更為廣闊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與定位的歷史教學。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真正的貫徹單元主題教學理論。而新課程歷史教科書的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歷史階段,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研究課標、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改變以往備課時只著眼于某一節課的思維模式,而從單元組織的角度出發,進行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從而將某一節課的準備納入單元教學的序列之中,從整體上構思單元學習主題的教與學,以單元主題為主線來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上我們大膽嘗試,立足課堂。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依據新教材主題教學的特點及教育教學因素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既符合新課程的創新理念,又適應了學生的學習規律,既可以突出歷史重點和主干知識,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教學的新趨勢。從教學實踐上看,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他們投入很大的興趣和老師一起進入探討,并且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上課不用聽看書則可以的不良學習品質,真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驚奇的發現,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整合興趣非常大,他們主動進行總結,歸類,將歷史縱向聯系,達到了歷史的時序性。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論。
通過這個活動,課題組的老師教學態度和風貌也發生了改變,大家積極探索、學習研究,是教師的團隊意識空前加強,聽課、評課共同進步。對老師的
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學生對歷史課也表示出了重視了,歷史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斷。雖說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類似的環節,可是沒有做系統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沒有這樣強烈感悟。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們要感謝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東元路學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還要感謝指導老師的指點,謝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畫藝術更是承載中國文化的藝術形式,屬中國的國粹藝術。雖然中國畫有著它自己的獨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畫棒、水彩筆那樣鮮艷、豐富,主要靠墨色的變化來表現畫面。低年級學生喜歡漂亮的色彩這一特點,使中國畫不能在第一時間里吸引住學生的眼球,而對它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低年級的學生又是很難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學生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這值得我們教師好好思考。
一、以游戲為主調動興趣
愛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喜歡想象。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學《水墨游戲》時,我用玩游戲的方式導入,用毛筆、墨汁、加水、在宣紙上做各種活動。接著又形象具體的進行了演示,讓毛筆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個滾……然后想一想,添畫完成一幅作品。同學們在了解這個奧秘后,都急于嘗試。在這個玩的過程中,無論學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樣的效果,只要表現出了墨跡的“濃淡干濕粗細曲直”等變化,教師就應讓學生認識到他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戲的快樂和墨跡變化呈現的美感,讓他們在自由的水墨空間中愉快地散步。通過畫面的展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水墨的`濃淡干濕和線的曲直粗細,并抒發了自己快樂和愉悅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與欣賞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繪畫經過各時代、各民族的畫派風格、藝術形式、表現技法等不斷演變、提高,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一代代中國畫家經過各自終身不懈的追求,創作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繪畫作品,流傳下來的曠世杰作,不勝枚舉,各種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對于美術教育來說,欣賞課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國畫教學中,我經常網上查找有關畫家的成長故事,比如:《徐悲鴻三請齊白石》、《齊白石和他曾孫的故事》《唐伯虎學畫》等,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賞講解,生動有趣的穿插到教學上。學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也在語言表達上,概括上,了解畫家的成長上,進一步認識了他們成長的經歷和優秀的作品。為以后的教學積累了更多的有關知識。通過欣賞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的古代優秀繪畫作品和近現代優秀的作品,可以幫助少年兒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陶冶少兒的思想情操,提高兒童的精神境界、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從臨摹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畫起
中國畫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從臨摹入手,如臨一些古代和近現代著名畫家的優秀繪畫作品。臨摹所選擇的繪畫內容與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地聯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因為兒童對這些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同時,在臨摹的過程,要注意培養兒童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學會分析畫家們是怎樣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的。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兒童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如在學習猴子的基本畫法之后,要求兒童能夠畫出除書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動態。
四、多種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在指導兒童學習水墨畫創作時,要用新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等培養。如兒童剛開始接觸水墨畫時,教師可運用演示法,拿一支飽蘸濃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筆在潔白的宣紙上看似漫不經心(實是極精心)的勾、點上一些大小不同、錯落有致的點、線、面。然后問學生“老師畫的是什么呀?我們在這基礎上勾畫,它又可以變化成什么?接著老師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點的狼毫筆稍加勾點,一幅姿勢不同、神態各異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圖躍然紙上。真棒、真有趣!學生們群情激蕩躍躍欲試,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隨意點畫,同時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把這些點面改畫成什么?學生邊討論邊思考,教師稍加勾點,各種充滿童趣的作品便展現在眼前,學生學習興趣濃烈,思維活躍,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學書法藝術,打國畫基礎
書法是我國的一門傳統藝術,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為寫意畫的用筆與毛筆字的書法用筆同源,也就是說練習毛筆書法有助于畫寫意畫。所以,小學國畫教師在思想上要明確中國畫與中國書法的密切關系,在進行國畫教學的過程中與小學書法教學聯系起來,把兒童在書法課堂上掌握到的運筆、控筆能力援引到國畫課教學之中,無疑會大大提高少兒在中國畫中對線條的表現能力,使小學國畫課的教學達到質的飛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與學習寫意畫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見影之事,它需要過程,需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之路。少年兒童一旦掌握了中國畫法的基本繪畫技能,其繪畫興趣將會與日俱增,藝術百花園中寫意兒童畫表達這朵小花將會開得更加鮮艷、奪目。這樣,我們的民族瑰寶、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傳承和發揚下去。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2
小學低段學生有意注意開始發展,而無意注意仍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作為一名低年級語文教師,我深深感覺到:在教學中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讓學生專注聽課,對于上好一節課和今后的課堂教學至關重要。經過這幾個月的研究,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低段學生注意力渙散,不能專注聽課的表現形式。
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筆、抓耳撓腮等。
2.不聽從老師的指令,注意轉移速度慢。
3.上課時常想與周圍同學說話,影響別人學習。
4.寫作業速度慢,邊寫邊玩。
5.聽課、寫作業經常走神、發呆。
6.集體活動中不能遵守規則,不能等待。
7.作業質量不穩定,時好時壞,不能專注地看完題目。
8.不能安心傾聽他人回答問題,不能專注一件事情。
二、低段學生專注聽課的培養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調整學生的專注力。
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隨年齡增長而延長,一般來說,7~10歲為20分鐘,10~12歲為25分鐘,12歲就可以達到30分鐘以上。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間是25分鐘左右,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征,一是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每節課前25分鐘學習主要內容,次要內容放到后15分鐘學習。二是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課堂小游戲、小競賽,把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學得輕松、容易。
2、豐富課堂教學手段,穩定學生的專注力。
有這樣一項調查,發現學生只聽效率為13%,只看效率為18%,只動口效率為32%,如果學生耳、眼、口并用,效率為52%,如果動口再加上雙手不斷地自然做動作、效率可高達72%,而且不會感到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一些游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如:啄木鳥修改錯別字活動;找朋友擴此活動;開火車讀詞語活動;分角色朗讀表演等。
3、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強化學生的專注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保證安靜的課堂環境,增強學生的約束力,培養學生專注力。教師在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保障每個學生能靜下心來學習,對于上課愛講小話,愛做動作的學生,要采取一定措施對其進行教育。二是排除多余注意干擾,穩定專注力。在課堂讓學生將上課不需要的東西放進書包,相關的學習用品擺放整齊,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4、發揮教師教學智慧,轉移學生的專注力。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的許多情況是不可預見的。對于一些突然發生的事情,更是吸引著學生的無意注意,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作為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要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控制課堂秩序,轉移學生專注力。
5、教師正面激勵,增強學生的專注力。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特別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學生的肯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學生認識自我、增強信心。受表揚者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而沒有被表揚的同學也會被給予心理暗示。例如,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發小紅花;字寫得好的學生定期展示在班級的學習園地,或投影給全班看;學習有進步的給予掌聲鼓勵、與家長通電話告知學生的良好表現等,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小學低段語文教師要懂得學生專注力的規律,發揮語文課的特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科學地、有節奏地交替轉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注意力能夠有效地集中,能較好的專注聽課,就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3
如何綻開課題討論,這是始終困擾著我們一線老師的難題。如何確立課題,確立了課題又該如何開展?在講座中李教授向我們介紹了自己探究出的以素養(教育)為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的教學及課題討論總體框架。這個總體框架以“三小”、“三大”的新熟悉和新實踐為主體內容。“三小”、“三大”即是:把目前的學校教育看成是“學校校”,把同學將來生活的社會看成是他們的“高校校”把現在同學(語文學習)的課堂看成是“小課堂”,把當地寬闊的農村社會看成是“大課堂”;把同學在校學習的課本看成是“小課本”把他們現在的和將來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看成是“大課本”。“學校校”是為了同學以后在“高校校”里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服務的;“小課堂”是同學進入“大課堂”前的基礎訓練;同學學習“小課本”的目的`是為了將來能讀懂無字的“大課本”。李教授認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促使同學由“三小”向“三大”過渡,向“三大”方向進展,為當地兩個文明建設培育合格的人才。中學校教育科研課題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教育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是教育理論文獻中提出的關于教育的理論問題。前者主要體現討論的實踐價值,后者主要體現討論的理論價值,兩類課題都離不開教育的實踐,因而都具有現實意義。教育實踐是教育科研課題的源泉解決教育實際工作中的詳細問題是教育科學討論的基本任務,對廣闊教育工來說,更是討論的重點。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我們一線老師討論的主要是微觀領域的問題,主要指教育某一詳細方面或者肯定范圍內的問題。對教育工來說,這些往往是選題的直接來源。對這類課題又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教育管理討論。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觀點。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質量、管理體制、同學管理、師資隊伍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討論課題。
2、教育理論文獻分析是教育科研課題的重要來源。從現有的教育理論文獻中,從前人構造的教育理論體系中,我們可以查找并填補其中的空白區,可以連續他們提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的討論,也可以對前人理論發出懷疑,經過討論提出新的見解和主見,還可以參加學術上的爭鳴、爭論。
總之,從實踐中找課題與從理論文獻中選課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一個詳細課題中往往既有實踐價值,又有理論價值。從實踐中產生的課題假如很值得討論的話,往往都是理論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因而實踐討論所解決的詳細實踐問題,往往又有肯定的理論意義,豐富和進展了理論。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4
大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機構,我們教育也和大腦這個機構緊緊地聯系著。教師要了解學生腦科學的發展,引導學生正確用腦,知道在學生不同階段上要發展學生相應的什么能力。大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的機構,掌管著我們人體的各種技能。而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積累一些腦科學知識,關注學生大腦的發展變化。關鍵要看學生處于什么年齡階段,有所針對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在相應的年齡階段,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學生的能力會得到迅速提升,有著事半功倍的成效。系統地分析和整理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并將其自覺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上,對于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幫助教師,家長和學生個人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和發展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這種研究兒童的基本能力需要與時俱進,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學生群體也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師的能力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和國外相比,我們人均閱讀量還很低,有人說,到機場里看到亞洲面孔的'東方人,看書的通常是日本人,而不看書的一般就是中國人了。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我國隨之產生一種新群體“低頭族”,走路看手機,吃飯玩手機,公交、地鐵上玩手機更是普及,瀏覽紙質圖書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個現象需要我們深思。
專家聲稱程序研究作為兒童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關注程序和破解程序,可能是破解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邏輯或文化密碼的一把鑰匙。都說明了世界各國對腦科學的關注越來越普及,腦科學的發展對于整個世界越來越重要。我們教師這個群體,也是開發學生腦科學中的主力。平時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注意開發學生頭腦,釋放學生頭腦,讓學生可以更加茁壯成長。
【學生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生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9-05
大學生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0-20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2-03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8-20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8-08
課題研究制度09-15
課題研究制度01-06
課題研究心得10-22
參與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