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教育心得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心理教育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能夠參加20xx年xx月份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覺得非常的榮幸。自己先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不是很了解,通過這二十多天的學習和交流,在聽了幾位名師們獨到的見解和講座,受益匪淺,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對自己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也找到了一些解決策略。尤其是聽了李明軍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綱要》的分析之后,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對于問題頻出的小學生來說,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淺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處在兒童時期向青少年時期的轉折,像我校中大部分學生是外來工,父母離異,家庭貧困,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健康不僅指身體上的,而且是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感受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能平衡過去,最終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到:
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的環境,一個和平,積極,溫暖的學習環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現。
在教學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則。使學生從被動教育走向自我教育,從他律走向自律,使學生由自卑自棄走向自強與自信,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感到學會,讓學生今后用得上,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輔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
學習態度。學好文化知識,長大了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二、作為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是否健康,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通過這次培訓,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知道了要用一顆博愛的心去關愛每位學生,從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嚴格要求自己,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成為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通過對個別典型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也了解了一些解決策略。所以我們自己要做到:
尊重每個學生,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情緒,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以一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他們會在教師的感召下,表現出興趣,體驗到愉悅,充分的展現自我,并表現出對教師的愛戴和尊敬。教師也從而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目標。
樂于為工作奉獻,培養自己的多種興趣與愛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要善于調節自身對工作的倦怠。在面對學生時要關愛學生,真誠自然,多聽少說,不要無故打斷學生的話,,站在學生立場,舍身處地了解學生。在面對同事時,要給予別人真誠的贊美,重視互動關系,彈性處理問題,控制與疏導情緒。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斗。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實的自我,留下更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2
上周五,我和嚴老師在導航的幫助下來到了湯溪中學,參加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讀書會。雖然去年參加了心理健康C證的考試,但其實從自身來說從未真正意義上的去接觸過心理健康教育。一路上我們聊著關于這方面的一知半解,也期待著這次讀書會能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啟迪與幫助。
踏進湯中莫名的有些許親切感,心中涌起了當年做出那份抉擇時的情景,如果那時沒有選擇讀師范,那我將是湯中的一名學子,而今我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到此,覺得與湯中還真有些緣分!
走進讀書會的教室,突然間感覺自己是一名學生了,角色的轉變讓自己有些生澀,通過抽簽來到了自己的`組別,就這樣我和另外5個學校的老師組成了一隊。在組織老師的引導下,每組成員在自己組內完成自己抽簽時的摸到的工作,在上次C證的考試中了解到,這應該是輔導之前的放松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輕松愉快地在組員之間有了親密接觸:如抱一抱組員、給我敲敲背、幫我倒杯茶、和我比比誰的個子高等,同時在這個環節中我們還進行了自我介紹。我們的組員中大多是中學的老師,而且是專職的心理健康老師,對于此心中對她們有了崇敬之情。
在接下來的讀書交流環節中,徐峰老師分享了《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該如何找到平衡點》——《心理學與人類困境》第二部分,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講述人類的困境,比如孩子舉手狀況的思考(我們在平時的交流中經常會提及為什么一二年級時舉手很積極,而越到高段孩子們就都不舉手了?);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喪失不是應試教育導致的結果等等,從心理學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后又由我們同組的啟明學校的趙翔老師分享了《初探辦法構筑法》,從題目看就比較專業,雖然很認真地聽著,但還是很難理解,只是聽她們說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輔導模式,“焦點”模式。
下午,我們觀摩了實驗中學陳珊珊老師的現場輔導,作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她能通過和受訪學生建立一個輕松的氛圍,開始有條不紊的聊天,從心理的角度打開受訪學生的內心世界,其實這也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環節,如何與班里的問題學生去交流,這交流應該是有足夠的理論支撐,并有事先的預設,通過輔導,來達到應有的目的。但其實大多數的輔導都必須建立在“真誠、接納、共情”的原則基礎之上進行的。作為一名班主任,學習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相信對班級管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希望通過這樣的學習,能真正意義上的運用心理輔導模式,去幫助更多需要心理疏導的孩子,還她們一片純凈蔚藍的天空!;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3
通過這次的學習培訓,使我重新認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問題已成為現在學校教育最棘手的問題,不良心理會對現代教學帶來極大的危害。通過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來解決或消除一些學生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促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讓教學始終運行在良性軌道上。
通過這次培訓了解到當前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是從事研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過自身多年的從教發現不少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厭學、執拗、自我為中心、孤寂等幾種。
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必須首先剖析的。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有內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觀世界的影響兩個方面。內部主要是由學生年齡的增長而隨之出現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其中家庭是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溫床,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都來自家庭,家庭的氛圍和家庭經濟以及家庭成員的素質、態度是其產生的直接原因,學校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主要來自于學習的壓力。此外社會的冷漠和殘酷促成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要根據實際,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學校教學,這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的主渠道。以班主任為核心,多角度進行輔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行教學。
通過這次的培訓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并接觸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發展動向,使自己的教學工作能夠置身于一種新的高度,得益匪淺。無論怎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學生的基礎,是需要不斷的去努力學習和尋找方法來針對問題進行教育。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4
本次人文社科講座在同學與老師的積極互動和配合下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了,也得到了老師與廣大同學的好評。在老師極具風格的開場中同學們被深深吸引,一個簡短而蘊含寓意的動漫視頻指明了主題。整個講座中也是同學與老師密切配合,不僅展開交流,更是讓這場心理講座成為一個思想的盛宴。
這次的活動是系里團委為了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而舉辦的,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揭開了心靈中的困惑,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質,增強了自己抗壓能力。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生活、工作與學習中去,所以我們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
生活目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在一生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目的,我為什么而活著,人的一聲是有目標組成的,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完成這一個一個的既定目標,最后達到自己最想要的結果。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總之,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系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此次活動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
1、同學們秩序有些混亂。
2、同學們在簽到的時候比較混亂。
3、多媒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在人員安排妥當的情況下,又調換了教室。給老師和同學都帶來了一些麻煩。
對于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將會勇敢的擔當起來,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奮不斷克服不足,為同學們奉獻出更精彩的活動,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寶貴意見,為我院的發展、同學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5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國我國將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2020年新春,多少人懷揣著去年的不甘和落寞,打算來年大干一場。無論是國家還是人民都對2020年充滿了憧憬。可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碎了多少人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并沒有慌張,而是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共同抵抗疫情。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為什么中國經歷了那么多的大風大浪卻更強盛繁榮了?答案是這個民族太團結了,全國擰成一股繩,讓你無法撼動這顆大樹。從這次疫情我們足以看到中國是多么的`團結強大。面對疫情,14億人都憋在家里,毫無怨言。多少白衣天使不顧個人安危,奔赴前線。多少人穿上紅馬甲,幫助這個國家度過難關……
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在這個華夏兒女眾志成城、同舟共濟、與疫情角力的關鍵時期,作為學生干部的我們更應該主動發揮作用,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將個人理想同國家理想相結合,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契合,“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青春夢想,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家國情懷”。在疫情關鍵時期,我們更要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實干精神,將自身所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早日練就過硬本領,以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身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屬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堅信疫情過后,中國會更加繁榮強盛。因為,這是一個團結的國家!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6
這段時間,我觀看了于丹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這講座帶給我很多啟發。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大學生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水平較高、思維最為活躍、最有朝氣的群體之一。他們渴求知識、積極向上、胸懷博大,時刻關注國內外的風云變幻,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國的興旺發達和民族的繁榮復興融合在一起。
但是,由于社會轉型和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使得正處于青春期、社會閱歷淺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占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著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在最近的幾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為16%,心理健康或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約占30%[3]。諸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不能集中精神進行學習,適應困難。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或上網聊天,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對考試感到焦慮。
2、自我評價失調。許多大學生都是中學時的學習尖子,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而進入大學后,這種優勢不再,這使得他們的優越感受到重創。這時一旦學習成績稍有波動,就會降低自信心,甚至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由于存在交際困難,同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較,一些大學生更愿意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中進行交流,迷戀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脫離。長此下去,對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4、就業心理困惑。這在大四學生當中尤為普遍。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心理準備,不能很好的認清當前的形勢,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好高騖遠,一日三變。還有部分學生在擇業中不認真思考,盲目從眾。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梁之才,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未來,因而,我們不能不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我認為:
1、大學生應當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想成為再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然后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究竟要怎么做。有了這樣的思考與選擇,相信他們聚會為了自己而好好努力。
2、大學生應當正確審視自己的能力水平,然后坦然的接受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很差,而是你目前的水平與他人有差距而已。為了縮小這個差距,你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等到收獲那一天,相信你的笑容是甜美的。
3、大學生不應當自埋首于書本,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學生應當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視野,多結交朋友,這對于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幫助。
4、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大學四年應當積累一定的就業知識,著有助于看清就業形勢。同時大學生應當,對自我的能力進行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其實,剛剛出來工作的大學生一般沒有什么經驗,你要想想,用人單位憑什么給你很高的'待遇?所以,剛開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實力去證明,你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應得的待遇。
中學生如何緩解學習生活中的焦慮情緒?
有的中學生由于學習上的困難,或者學習成績不盡如意,而產生壓抑,出現焦慮情緒。若不能作適當調整,對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第一、中學生一旦感到因學習方面的原因而壓力重重,提不起精神,焦急憂愁時,要學會轉移情緒,嘗試作自我調試,在課余去參加些體育活動,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外界的歡快氣息,或者揉揉雙耳泡個熱水澡。
第二、要學會人際溝通。焦慮的心理現象并不是瞬時即至,而是有個發展過程。一旦感到因學習原因而產生焦慮時,要主動找父母、老師或知心朋友傾訴,或許不能“一吐為快”,但傾訴出來了,心胸就不會那些淤積,會感到輕松許多。
第三、要學會自我鼓勵。一旦感到焦慮襲上心頭,切記不要唉聲嘆氣,可以找一張紙片書寫一句箴言或一個短語。自我暗示自己是一個有希望的好學生,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只要肯努力,沒有跨不過的坎。
第四、要學會融入集體之中。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居住環境又都是單元房,活動空間狹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住少了。假如能參加些集體活動,主動為他人為集體多做點事情,在家中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心情就會得到調適,情緒就能得到釋放,快樂也會油然而生。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7
在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通過老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
這門課程幫助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么樣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理想也等同于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理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著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嘆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理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而且會努力為自己的最終理想而奮斗不已。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同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助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8
一個孩子和我聊天甚歡,媽媽來接他,看到這個情景,非常詫異,說:“這孩子很內向,在家里基本不說話,在你這里怎么這么能說?”
我問:“你和孩子溝通多不多?”
“當然啦!作業、課堂、考試。我都會問的。” 媽媽回答道。“唉,但他總是問一句答一句,不問就不說。甚至問他,他也是不耐煩的。”
聽聽孩子怎么說的:“媽媽只會問我作業做完了嗎?考試了嗎?課堂聽講認真不認真啊?她從來不關心我快樂不快樂,有沒有朋友,喜歡玩什么、吃什么……”
母子倆的話語讓我們深思:孩子,你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關心?
和這位母親聊了很多次,最后,我推薦她去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我也是最近才開始看起的。但它改變了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一直以來,我也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所關注,但都是站在河邊看風景,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師的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天邊的彩虹,美好而遙不可及。直到手捧這本《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才感覺到心理健康教育契機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俯首即是。
這本書共七章,每一章都以一段格言引入,富有哲理,通俗易懂,讓我們能從名人那里看到成長的深度。每一部分都有具體事例做引導,溫言細語,既有理論指引,又有方法指導。不斷地閱讀著,那些滋養著心靈營養的成長箴言,那些精彩的、似曾相識的心理健康教育片段,總讓我在反思自己的工作,讓我心中有一種叫做“激情”的東西在潛滋暗長。
一、每一次進步都留下足跡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良好的心理發展,將是一個人終生心理健康的基礎,而心理健康將是一個人受益終身的財富。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縷善良向上的溫暖之光,誰不希望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際關系,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但由于受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孩子的好習慣往往很難在短時期形成。這一點也是小學老師最頭疼的一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怎樣讓孩子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使用貼紙獎勵學生,5枚貼紙換一個印章圖案,5枚印章圖案又可以換一張獎狀。這種方法很奏效。但老師們可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正是行為管理的“代幣管理”。當你走進本書第三章,你就會明白怎樣使用“代幣管理”更科學。本章從行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有效原則及有效性的策略三個方面談起,在幼小銜接、親社會行為、學習習慣等方面給我們以有效的指導。在這一章提出了三種行為管理策略:示范學習、代幣管理、契約法。每一種方法都有詳盡的敘述與事例呈現。對我們的工作極具現實指導意義。
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方法更科學地運用到工作中,相信我們能更有效的記錄下孩子每一次進步的足跡。
二、我游戲故我在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兒童在游戲中成長,游戲時兒童通往社會的橋梁。對于孩子來說,我游戲故我在。游戲就是兒童的生活,沒有游戲,就沒有孩子的快樂。
在這本書第四章中從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分別介紹“游戲輔導、游戲治療與兒童的健康成長”。讀完這一章,我對“游戲”又有了深刻的認識。
以前,我們總覺得課間游戲,不就是讓孩子玩一玩嘛,只要開心就好。現在讀了這本書之后,才明白游戲原來學問多多。
就拿我們學校大課間的跳長繩來說吧。孩子們甩繩按學號輪流,跳繩要排隊按順序來進行,這是游戲的規則,每個孩子都要遵守,一旦違反,其他孩子都會責怪他。有的孩子不會跳,經過集體的幫助會跳了,他就感受到成功和被認可的快樂。有的孩子跳得很棒,可以教別人跳,這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在各種游戲中,兒童大膽的想象、充分的體驗、盡情地享受,游戲讓孩子以自然的方式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關系,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游戲體驗讓兒童學會體諒和同情他人。兒童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與人合作、得到伙伴認可,這讓孩子隊自己充滿自信,感覺到有能力來成功教育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在游戲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體驗,在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孩子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旋律,它是孩子的“社會”,它以多彩的方式使學生的人生充滿陽光、智慧和希望。
游戲教學,是兒童生命成長的真正家園。游戲作為體現兒童獨特生存意義和生存方式的活動,已經受到老師們的關注和喜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也常常會運用到游戲。在第四章中,還詳細介紹了游戲活動在小學學科中的滲透,主要講了游戲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學科中的應用與注意要點。每一小節都舉了相關事例與教學片斷來告訴我們游戲化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操作要領。讀完本章,你會有一種立刻想把這些游戲活動在自己課堂上加以運用的沖動。
三、在閱讀中分享美好生命
著名教育家張文質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書包,里面少不了一本“正在讀的書”。他說:“讀書對我而言是極自然的,我甚至可以很夸張地說:如果不讀書,我還能做什么?閱讀是對生命詩意的填充,也只有它才能幫助我們日漸一日地認識‘我到底是誰’。”閱讀不僅是成人心智成長的重要載體,它更是兒童生命體與知識體的對話。
埃及底比斯圖書館的正門上方鐫刻著銘文:“靈魂康復的良藥。”這句話極好的概括了書籍的價值。但高科技的傳媒、豐富的視覺沖擊,讓傳統的書本閱讀受到冷遇。孩子更多的時間沉湎于動畫片中,流連于電視、電腦屏幕前。本書第六章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今天,我們更需要閱讀。
平常我們上課時總是強調讓學生讀書,只是為了讓學生開闊視野、啟迪心智、汲取文學營養。再低一點的.要求就是通過閱讀學好語文。而現在閱讀的新概念是: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發展孩子良好的個性,造就有靈性的兒童。
讀好書,可以從中得到希望、勇氣和喜悅。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閱讀在伴隨孩子生命的自我成長中的巨大作用,同時你會看到一個新鮮的名詞——閱讀療法。
“閱讀療法可以幫助孩子達到意識的更新。理解自我和他人,釋放郁積的情感和解決沖突,提高間接經歷故事中的情景時的問題解決能力,能夠幫助孩子處理那些不能夠改變的事件。” 埃里克森的個性發展理論認為,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每一階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目標、任務和沖突,均面臨著一個發展危機,每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沖突。有些事情,孩子們也許沒有說出來,但可能有一肚子苦悶;他或許沒有哭出來,但心靈深處可能在流淚。那么,哪些孩子可以通過閱讀治療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怎樣選擇適宜的閱讀策略?怎樣尋找完美匹配的閱讀治療作品?書中都有詳盡的介紹。在第六章的每一個小節都貫穿了對一個叫“瑞安”的孩子進行閱讀治療的個案研究,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怎樣通過閱讀談話發現到孩子內心的沖突、掙扎,怎樣在孩子閱讀或傾聽故事時,通過同感和宣泄和領悟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閱讀治療允許孩子看待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沒有繁瑣的語言、對抗和解釋。如果孩子和書匹配的好,孩子就能同感主人公,體驗到情感的宣泄,主見姐姐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行為,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別人的行為。在本章第三小節中有針對性的進行了閱讀治療書目的介紹,讓我們對閱讀治療有更深的認識。第四小節中介紹了小學兒童閱讀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提倡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我們學校里有著濃濃的讀書氛圍,剛剛結束的首屆讀書節活動,定期進行的名著引讀講座,每學期舉行的詩文誦讀活動,圖書館開展的“閱讀之星”排行榜活動等,在學校班班都有圖書角,處處可以看到在書海里徜徉的孩子。作為教師,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之后,你會更加有針對性的觀察班里的孩子在閱讀什么,可以會更有針對性的與孩子共讀,對那些需要引導的孩子可以從他們的閱讀中找到突破口。
掩卷沉思:教育講求“潤物細無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思維、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我們只能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日常教學中,而本書就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南針。它沒有深奧難懂的心理學術語解讀,只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與老師的日常工作之間架起一道橋梁。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健康教育原來隱藏在一些習以為常生活瑣事中。
劉良華說:在閱讀中喚醒自我、更新自我。我在閱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時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妙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高空中飛行的大雁,這本書中處處以低處飛翔的姿態告訴我們:原來我們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9
今年x月份我參加了新田縣教育局和人社局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通過一周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使我對心理健康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對學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和理解,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里,如何看待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 有利于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函。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
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于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里指學生處于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 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對象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鑒別學生的行為 , 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 ,回復到正常狀態 ,那么 ,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 ,當學生處于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 ,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生 ,是指這些行為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學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 ,這是一種異常行為 ,包括他自己在內 ,誰也弄不清他為什么會怕方格。正是由于這種非線性的特點 ,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
直接的原因 ,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 ,因此 ,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于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 ,他們要求給予指導 ,以幫助他們 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于班主任 ,在面對學生發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 ,應樹立正確的觀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并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盡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于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周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 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于壓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0
在上了大概一學期的大學心理健康這門課,我覺得對我們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復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我性格上太過于執著近乎偏執,在這門課程的指導下我避免了走向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誤區。以前我總是缺乏獨立性,經常感到自己無助,無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遺棄,將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過分順從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通過這門課程我學會了幾種解決方法。習慣糾正法。依賴型人格的依賴行為已成為一種習慣,所以首先必須破除這種不良習慣。清查一下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習慣性地依賴別人去做,哪些是白作決定的。比如獨自一人去參加一項娛樂活動或一周規定一天這一日不論什么事情,決不依賴他人。
美國散文家作家、詩人愛默生說過“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其健康的含義也不僅僅局限于身體健康,也應包括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而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概念,沒有絕對的心理健康,也沒有絕對的心理不健康,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學習,我受益匪淺。
首先,它幫助我樹立了自信和信心,以前我總是認為高職大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一定不會比本科大學生的職業生涯那么耀眼,在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之后,我才明白事實并不是這樣,而作為高職大學生的我們,又為什么要自暴自棄,而不引以為自豪呢!xx也曾多次講:“職業教育怎樣重視都不過分。”由此足見大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這說明我們高職大學生也有堅強的后盾。
其次,它幫助我明確了前進的方向,高職大學生任重道遠。在未來職業人生道路上要大顯身手,必須抓住黃金般寶貴的大學時光全面發展自我,做到不虛大學之行。要達到此目的,首先得明白什么樣的人才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是高技能人才,正確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內涵,否則就會片面地認為高技能人才就會僅有技能的“人才”,在校期間只要學好技術、練好技能就行了,其實,這樣的人才首先必須有健康的心理,樂觀接納我們所在的高職院校,認可我們高職大學生的這種心理。
最后,它給我在人際交往方面和環境適應提供指南,xx說過“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我們從高中生到大學生這樣的'一個角色轉換,不僅名稱改變了,而且周圍的環境也隨之改變了,環境包括學習、生活、人際、校園文化等環境,其中對大學生影響最大的是新的人際環境,大學是以集體生活為特征的,來自全國各地、興趣愛好各異、生活習慣不同的同學共同生活,難免會產生矛盾。大學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師的限制,交往的范圍擴大,但是心理的閉鎖性特點使得大學生相互之間的交往不如中學融洽,處理人際關系相對困難,同時,戀愛問題也提上議事日程。同學的戀愛以及自己面臨的戀愛,會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對于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第一,克服面子心理,同學中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本來只會引起矛盾的進一步激化、關系僵化。第二,克服沖動心理,大學生處于特定的生理發展期,自制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像騎車相撞以及類似的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發生的,有時也很難斷定誰是誰非,雙方謙讓一下就相安無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讓一點,好言相對,然而,有的人往往一時沖動,氣勢洶洶,把事情搞糟,第三,對別人常懷寬容之心。同學之間坦誠相待,互通有無有利于增進彼此的友情,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沖突,第四,克服封閉心理,對于性格內向的同學,最重要的是努力改變自我,自強不息,主動與人親近。
總之,心理健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一大指標,作為高職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加強自我培養,糾正錯誤心理的意識,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人。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1
在學習貫徹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實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機會將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學習《綱要》,統一認識,關注學生心靈成長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會、年級組長和每兩周一次的教師學習工作會議,組織學校行政、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吃透精神,統一思想,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通過學習增強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認為,《綱要》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目標、對象,規劃了不同年齡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對于我們把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序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據,指明了方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導性、鮮明的針對性、切實的操作性。
為了有效地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還結合學習對學校、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進行了分析:學校多年來牢固樹立“德育領先,五育并舉”的辦學理念,突出以“五愛”教育為重點,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教學生做人為核心,確定了“播種、培育、收獲、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造就了一支敬業愛崗、樂于奉獻且熱心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學校的“三風”建設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也應該承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多元文化思潮沖擊著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諸如獨生子女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特別是在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環境適應、同伴交往、情緒情感、行為表現、個性問題以及趨勢越來越嚴重的學習困難綜合癥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深切地讓家庭和學校感受到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過學習、分析,我們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及現狀,確定符合學校實際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規劃,分層推進,面向全體,點面結合,育心活動,貫穿始終,家校牽手,整體促進。在此基礎上學校完善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學校整體工作的列入議事議程,建立了校長室、教導處、德領組、醫務室和年級組長組成的領導小組。每學期將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之中,年級組及班主任工作計劃中也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內容和工作來抓落實,以確保該項教育落在實處。同時學校還加大了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鉆研、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
我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充分發揮以班主任、輔導員、教師為主體的作用,不時派出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相關培訓和交流,同時還將教師心理健康專業培訓納入到校本培訓的范疇之中。我校從_年開始先后邀請了徽州師范的金水老師來校做專題講座,邀請“知心姐姐”報告團和南京大學心理研究課題組成員來校為教師和家長做報告;我校舒立新老師參加省陶研會歸來為全體教師作了《全面把握當今學生特點,積極實施有效教育》的匯報輔導報告;從_學年度開始我校開始實行班主任月例會制度,以此來加強理論探討,交流工作體會,探尋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從心開始,積極探索,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靈成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應該扎扎實實地落實行動上,學校要以師為根,以生為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為基本特色。
1、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作為百年老校雖然空間狹小,但是近年來擠出資金努力打造小而精的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校堅持兩種環境的創設,一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顯性教育環境,充分體現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二是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隱性教育環境。學校的文化長廊及宣傳櫥窗,是學生們“露一手”的舞臺;教學樓上的各式宣傳標語,是學生們熏陶心靈窗口;教室里的黑板報,是學生們展示風采的基地;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是學生們走近科學的殿堂;自來水龍頭旁、垃圾箱前、樓梯口上的溫馨提示,是學生們自己的心語;每學年開學學校門口的橫幅,“歡迎新同學入學,歡迎同學返校”,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家”一般的溫暖……
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溫謦的育人環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和諧的發展。在實小這個樂園里,我們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藍天下,雛鷹展翅飛”的快樂口號,發出了“在這里起步,讓明天更美好”的呼聲,并以此作為學校宣傳櫥窗的主題,每一期櫥窗內容的更新,都成了學生們肯定自我,張揚個性,展現魅力的所在,引來了居民駐足觀看。很多的家長和同行都說:你們的氛圍真不錯,做你們的學生幸福。學校努力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實現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離近了,才能讓空間距離拉近。為此學校一方面積極開展和諧校園的創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師師、師生、生生關系,另一方面又積極開展諸如“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教育活動”等,以提升全體教師都能在新課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覺性。老師應主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愛。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一定要及時個別談心,弄清原因,采取恰當的方法來幫助解決。
例如我校上學年六(1)班的學生汪同學,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都非常疼愛她,尤其是爸爸,對她視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歲時,爸爸被診斷出患了一種不治之癥——肝癌。為了攢錢給爸爸治病,媽媽一邊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一邊忙打理著自己的店鋪。爸爸在病情穩定的時候,也堅持給媽媽幫忙。汪同學對于這樣的打擊,她還是無法平靜。上課時,汪同學變得神色游離,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發現后就主動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況。經過班主任的悉心開導,了解了實情后,班主任通過耐心細致的開導,使學生緊皺的眉毛舒展開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拉近師生心理距離,教師只有成了讓學生可以信任和依賴的朋友,就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吧。
3、貼近實際開展特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有貼近學生實際,談論與學生關系密切、學生最想了解的話題,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這就要求輔導教師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為此在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學校先后多次開展了學生心理調查活動,以較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學生反映的以心理適應問題居多,如學習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認識自我問題等。
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出發,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輔導,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級(1)班里有個姓張的同學,是個小姑娘靦腆、膽小。老師每次叫她回答問題,她站起來,總是低著頭,臉漲得像塊紅布,說話的聲音都打顫。一次主題班隊會,同學們要演出,班主任老師就有意鍛煉這個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議讓她擔任一個角色,演“小白兔”,她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行,我不敢”。“試試吧,老師相信你準行,”班主任老師親切地鼓勵她,“大家幫助你多排練幾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從此,張同學變得大膽、開朗起來。還有的班主任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了以“知識越學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書交朋友”為內容的心理輔導,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2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我談一下我的淺顯認識。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語文教學,關鍵在于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于傾聽不同的聲音,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于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于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并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二、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周恩來》,讓學生通過影片初步感知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人民對總理的真摯情誼,并啟發學生理解人民為什么如此尊敬和愛戴周總理。課后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總理生前事跡的資料,并舉行一個匯報會,再讓學生討論自己應該怎樣學習周總理。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周總理一心為公,為祖國、為人民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讓學生把這一形象作為榜樣牢固樹立于心中。
三、盡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說一吐為快。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爆發。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于色,連蹦帶跳地,時地隨時隨地地傾聽你的訴說。從而,作文本便成了學生最忠實的聽眾。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于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例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今天我真高興》等等。鼓勵學生要在作文中講真話,表真情。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日記中渲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充滿朝氣。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我的班級曾經有一位女同學。很長時間以來,我發現她的膽子很小,上課從不敢主動發言,特別對考試很緊張,答題時顯得謹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閱她的日記時,發現這位同學對自己的父親積怨很深,認為父親對自己極為兇狠,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親生的,其措辭令我很是震驚。課后我立刻找到這位同學,同她談話,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此后,我又趕緊與她的父親取得了聯系,向這位父親通報了孩子近期的表現,以及孩子的心理負擔,并同他探討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問題。交談中,孩子的父親主動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過于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過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表示要和老師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動找到了我,告訴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談了很久。她也認識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才,只是方法不夠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媽媽。在此后一段時間的觀察中,我發現孩子開朗、活潑了許多。
四、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如校園的戶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小學生多種經驗,誘發小學多種活動行為的功能。在活動場內,設計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教室是小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布置的內容隨著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小學生情操,充實了小學生生活,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小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五、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小學生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系,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松。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并成為朋友,為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著。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于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現兒童的最新動態,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后的道路。
現代的教育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并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善于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托,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最后,我引用美國的柯賴齊亞和斯塔頓所著的《小學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展,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
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我覺得最基礎的應著眼于兩個方面,即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是物質基礎,心理素質是精神基礎。人的一撇就是身體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只有前者沒有后者,趴下;只有后者沒有前者,臥著;身心健康兼備,才能相互支撐,站立起來。而現代社會關于健康的概念也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所謂的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
我喜歡上心理健康課程的理由之一是老師會與我們做交流、給我們做心理測試、課堂活動。最后一次課堂老師給我們做了這么個活動,讓我們繪制自己的心情圖,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看情緒表的波折。我發現自己課多的那一天心情最差,課少的時候最高興。后來老師給我們講了ABC法則,是說性格的,大家做了性格測試,希望老師多在課堂上做一些這樣的活動,不僅使課堂氣氛更活躍了也讓我們更起勁去學習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生活中,我們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多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必要的時候改變自己,心態很重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另外,一定要堅持自己對的、優秀的好的思想,這樣就不會把自己變得對自己很失望,和同學和睦相處。就我自己來說,我覺得我最需要改變的是說話,說話的方式和音量。我說話聲音太小,有時說話并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有時又不得已違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要自己調節一下,幽默可以讓氣氛活躍,也讓談話輕松。
通過上心理健康課,讓我終于感到人生的珍貴,感到要孝順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為我們操心,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我們還要關心身邊的人,讓每個人得到關心。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但是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就如同我們的朋友一樣,我們要凡事真誠。存真誠的心,說真誠的話,作真誠的事。自己有了什么錯失,應當坦白承認,切不可設詞遮掩;有人責備勸導你的時候,要存著謙卑感謝的心領受,切不可羞惱拒絕。與人同處不可有虛偽的客套,但總要彬彬有禮,舉止中節,使人在你的動作舉止上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多愛人才能多得人的愛,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寬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寬容,多體恤人才能多得人的體恤。你發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來的也是什么。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3
通過參加此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學習到如何正確判斷和有效解決同學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功能三個方面。其中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生身上普遍存在,所以需要及時判斷同學的心理狀況,用專業知識和自己的經驗常識來區分他們是否有心理上的問題并給予幫助。心理異常表現為行為異常,情緒異常,性格異常。作為心理委員,我們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心理亞健康的同學做好情緒疏導工作。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強自我認識,接納自我,有獨立性,能夠控制自我的情緒,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好地去適應新的環境,接受現實。搭建好自己的心理防線,積極樂觀去面對生活。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4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
在學習實踐中,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欲,樂于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是情緒健康。其標志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于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于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我們千萬要杜絕類似馬案件的再次發生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并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五是自我評價正確。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有缺點都能做出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合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
六是人際關系和諧。接受他人善于人處,心理健康的人樂于余人交往,不僅能接受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同時他也能為人所理解,為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溝通和交往,人際關系和諧。
心理健康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對心理教育又有了新的的了解,對我來說,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趙教師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在這次培訓中以及對于未來的一些所思所想。
通過學習,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
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 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 4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
經驗可以參照、但決不能照搬。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借鑒經驗、勇于創新是我們需要的工作態度。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一屆學生也都具有新的時代特點,我們必須能沉進去,也能跳出來,不能為過去的經驗所累,不能為過去的思想所束縛。在今后的具體工作中則需要我們將每一批學生都當作第一批學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愛與熱情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并在工作中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大學校園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長成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需要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有足夠的愛心與智慧;既需要廣博的知識、寬闊的胸懷、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更需要忠于本職、甘于寂寞、勇于奉獻,把握時代的脈搏,貼近學生的實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15
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8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就這樣結束了。通過這八周對不同方面的學習,令我收獲了很多。無論是生命、認知、溝通等等方面,都是我對自己有了新的了解以及對未來有更明確的目標和規劃。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分析我這近三個月來的收獲。
一、自我認知和人際溝通課題的學習是我收獲頗多。這兩次課實在素質拓展基地進行的,上課形式多樣有趣,也是我更能吸收所學知識。自我認知課程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多種游戲,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游戲中,讓我更加了解了身邊伙伴,也讓我們以身邊的伙伴為鏡子,了解了自己。通過對隊友以及自己了解,我們能更好的溝通交流,這樣就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完成各項任務。第二次戶外實踐課,我們挑戰自己,同時也學會了相信他人。這一系列收獲都對我們的人際溝通有重要的啟示。首先在與人溝通之前要要充分了解自已,也要了解對方。其次不應退縮,要有勇氣,積極和他人溝通贏得主動。相互交流時也要相信對方,只有在互信根底上的交流,才是雙方所希望的。
二、通過情緒管理課題的學習,我充分意識到對自己情緒的控制的重要性。首先,我學會了及時關注自己的情緒。并根據不同情況下及時調整情緒,做到不意氣用事,不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在調整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要通過觀察周邊人的表情動作,來判讀其他人的情緒狀態,這樣更有利與相互溝通,防止產生矛盾。無論是產生任何負面情緒都是難以防止的',所以產生情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及時發現產生的負面情緒,及時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三、通過對愛情心理的學習,使我對愛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愛情又酸又甜,并不總是美好的。所以在戀愛中如何保持正確的心態十分重要,既不傷害對方,也能保護自己。喜歡一個人要勇敢的說出來,這樣才能得到自己的愛情。即使失敗了也不能放棄希望,擺正心理,樂觀對待。愛情往往使人沖動,只有掌控愛情中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掌控愛情。
四、通過對生涯規劃的了解與學習,是我更加了解自己,以及明確對未來的方案與現在應該努力的方向。通過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習,我詳細的分析了自己從興趣愛好,優缺點等方面,明確制訂了自己的和職業規劃以及大學四年的方案。有了這樣明確的方案,可以是我的大學生活過的更加有意義,也能充分利用時間。不“讓大學上四年〞。
五、每個人都會遇到過挫折,所以對挫折應對的學習使我更更好的擺正心態面對挫折。從小到大遇到的挫折數不勝數,但是每當遇到挫折,都有老師家長的幫助。已經成年的我們,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如何單獨應對各種挫折,而且大學以及以后工作所遇到的挫折與以前相比更加難以克服。首先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舉一個例子,天津大學的每個同學在高中時都十分優秀,但是步入大學學習完全依靠自覺,所以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掛科出現了。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這個問題,找到原因,而不是自暴自棄。同樣的挫折還有很多,都需要我們自己冷靜下來分析,不慌不亂尋找解決的方法。當然,也可以與要好的同學傾訴,通過他們尋找解決的方法。當然我們不能總依賴別人,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總之,通過這八周的學習體驗,我了解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對我的大學生活以及今后開展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使我能在今后的大學生活中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正確處理更多的問題。對自身的開展有重要作用。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相關文章:
學生的心理分析教育心得06-0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0-08
學校學生心理教育總結09-27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06-21
學生心理教育心得體會集錦05-26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文章03-07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3-30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22
大學生心理教育心得體會02-23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