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1
這次培訓,我有幸聆聽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之一。
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教師時刻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名學生需要耗費大量情感和精力,加上考試壓力大,工作負擔重。其次,社會對教師的期望過高且復雜多樣,教師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社會日趨功利性,師生關系日漸淡薄。由此可見,教師職業在辛苦之余,還必須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積累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樣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我認為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的價值觀取向直接影響教學行為與效果。教師應為“人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加強教學心態和自我心理健康調空。樹立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愛護學生的價值觀,用積極樂觀的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教師不是圣人,對自己要求不要過高,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專家、學者,不一定要做最好的老師,但一定要做最快樂的老師。只有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只有完全的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和尊重。
三、加強學習,提高自我修養
教師的社會作用主要是承前啟后,但更在于啟后,要讓“青出于藍勝于藍”。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水從哪里來,就是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與社會發展相脫離,有了淵博的知識,才不會與學生產生代溝,才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工作才不會太辛苦,無趣。
四、培養積極的、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有時候我們應該有“阿Q”精神,生活中難免事事順心如意,總有困難和挫折,煩惱、憂愁伴隨著。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好、興趣,不斷加強意志鍛煉。
五、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別人當然也包括學生,與同事和睦相處,互學互助、尊重領導,彼此理解,與學生民主平等,教學中,教師更應放下權威身份,對學生要求不過高也就是對自己不苛刻。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2
一、首先,改變了認識上的誤區:
以前曾錯誤地認為心理健康是心理輔導老師的責任,通過培訓,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全面覆蓋在學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師共同參與的,共同來呵護學生的心靈。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育人,也要關注教育對象的心理健康,培養出高素質,健全健康的人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從而為自己的行為心理進行評價。心理健康與思想品德課不能劃上等于。
二、其次,幾點新的認識:
1、學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師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的感知現實并且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我是一個急性子,脾氣比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順心容易動怒,產生悲觀,憤怒等小計情緒。有時候,把這種情緒帶入工作,學習,人際交往中,看學生不順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順心,不僅是自己不快樂,還會影響周圍的.人。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也管得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意識到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掌握調整情緒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學會放松:如聆聽音樂,赤腳散步,運動,朋友聚會等;恰當地宣泄不良情緒:體力勞動,走進大自然等。培根說: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教知來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坦然地承認并接納自己的一些情緒,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來處理一些負面情緒。
2、學會感恩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現在的人都比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體,感恩周圍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點滴。感恩使我們把關注點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務上,生活也由此變得更美好,是自己永遠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3、做好溝通,與學生打成一片
對待學生,要以平等的角度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說話、表達、傾聽他們的心聲。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你說的話會讓學生更信賴,更容易接受。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學生也就幸福了,千千萬萬個家庭也就幸福了。為了幸福,我們要發揮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作用,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朝著健康的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3
經過了一個學期教師心理學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也從課堂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心理學本身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學科,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悄無聲息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教師這個概念更是一個我們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名詞,教師心理學講教師和心理學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從教師的社會心理,教師的應用心理,人際交往等方面向我們介紹了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以及作為一個合格的個體的要求。
教師心理學的課程主要明確現代教師心理學研究、性質和研究的原則與方法的基礎上,對國內外迄今為止關于教師心理的研究作了簡要介紹.著重論述了與學校教育密切相關的教師心理諸問題,主要涉及:一、教師的心理結構,包括教師人格、智能和職業才能等心理結構;二、教師的社會心理,包括教師的角色行為.社會認知與情感、教育意志與態度、教師的人際關系與交往、教師團體心理等;三、教師的應用心理.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師教育、教學的心理技術、教育的心理測量與評價、教師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以及教師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等,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分析與探討。
《教師心理學》系統介紹了教師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以及教師群體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實踐與轉化、技巧與策略、發展與提高、體驗與行為、幸福與成就、師德與人格、倦怠與促進、問題域途徑,以及教師心理衛生相關知識。《教師心理學》論述精煉,語言活潑,深入淺出,實例豐富,能夠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教師心理,是教師的必備書籍。
我很有幸的在這一學期學習了教師心理學,無論以后我是不是從事教師這一行業,但是教師心理學帶給我的感悟和思考都會陪伴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讓我受益匪淺。以上是我對教師心理學書本身的結構和內容的一些簡單概述,下面我講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理論聯系實際的談談我學完教師心理學的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教師心理學中我們學習了教師的動機心理,包括需要動機、幸福動機和成就動機。
人是作為個體而存在的,因為個人存在的需要,所以產生了我們豐富的心理活動,正如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所描述的那樣,個體成長發展的力量是動機。而人的動機根據其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又是各不相同的,最初的需求是生理的需要,人為了活下去,必須去滿足吃、喝、穿、住等基本需要,這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也是作為一個生物所必須去實現的。這是心理學最基本的有關需要的理論,所以,教師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也遵循這一規律。教師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教師的生存需要,即指當一個人選擇教師作為其職業時,無論他對這個職業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熱愛,其前提都必須是他能依賴這個職業生存下去。這給我很深刻的感受,在如今這個物欲洪流的社會,真的深刻體會到理想是豐滿的,顯示是骨干的,那些把教師當做自己一生最高的理想的年輕人在殘酷的`現實條件下將會很難繼續自己的理想。另一個就是教師的認知需要,表現為教師虛心求知,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教師的認知需要是其個人生命成長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種內在需求的推動下,教師能夠對自己進行認真、持久的內部反省,從而對自己產生客觀的認識,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才干,以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承擔和尊重,保持自信和從容。這些從最基本的方面規定了一個教師的需要。給教師們規定了基本的行為規范。
其次,教師的情緒和情感一章也給了我很大的感觸,相信情緒和情感這些名詞大家都不陌生,最早在普通心理學中,我們就習得了情緒和情感的定義,它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反映。教師雖然是一種職業,但更本質的他也是一個個體,他具有所有個體一樣的情緒和情感,然而,除此之外,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情緒情感要遠超過普通人,因為他的職業決定了他必須熱愛他的學生,熱愛他的事業。當然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突發事件以及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比如學生的青春期叛逆,這個時候教師必須做的是站在一個冷靜的角度思考與處理這個問題,既要考慮當事人的感受也要能警示其他學生,這些普遍的來說就是教育機智。
其實,教師心理學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那些東西,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從中感悟到的,我們所形成的自己的思想或者說課堂教學對我們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這門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算是胡老師采取的學生課堂教學,而且還錄像了,這其實類似于普遍意義上的微格教學。我們很清楚,學校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微格教學的平臺,但是學校有這么多學生,保數量就很難保質量,同學們都只有一次微格教學的機會,這實在起到的效果不大。然而教師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同學自己準備教學內容,自己講解,再讓沒講課的同學評價,完成一整套的課堂教學,之后再反饋給我們自己。無可厚非,這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把我們完全的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其效果是明顯的。然而,有一點給我的感觸也是很深的,我們平時單一的老師教學生聽的課堂真的讓我們這些讀了好些年書的學生感到麻木了。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4
在這次培訓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的真正內涵,明白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在學生的人生成長中、心理健康發展中應該擔負的職責,因此我盡力把自己所學用于指導平時的工作實踐,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的、看待學生的成長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識、技能與家長交流、探討,優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能得以健康、平穩地發展。把“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最為基本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工作中。
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
1、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能夠客觀的評價自我,積極悅納自我,從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2、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訓練,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其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3、幫助學生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使他們能合理恰當的宣泄。
4、教師要積極組織心理咨詢,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應當時刻幫助學生和培養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能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現自我,增強自信心,挖掘內在動力,這樣才不愧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人類已步入21世紀,社會競爭也更加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要考核專業技能,也越來越需要心理素質好的人才。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豐富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的環境的能力。一個教師的一生要教育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如果教師缺乏愛心,人格不健全,對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問題缺少發現,缺少細心,甚至挖苦、諷刺、打罵學生,對學生不一視同仁,對考分高或家庭情況好的學生另相看,對學習成績差或家庭貧困的學生當成另類看待,這也嚴重影響了少年兒童正常心態的形成。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5
這個學期我在教學之余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務教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心理需求和主觀價值取向的前提下進行教學。通過閱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獲:
一、了解中學生的心理
我校學生年齡從十五歲到二十三、四歲,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在十五、六歲居多,這個時期,他們敏感,多疑,既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產異,強烈體現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易走極端,有時還有些偏激,缺乏變通性。其實,他們的需求不只局限于課堂和教材,他們興趣廣泛,關心時事、體育、科技等,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是他們有時盲目追趕潮流,愛鉆牛角尖,常常因為歌星、影星、球星等爭得不可開交。我們看待學生就像對著一顆鉆石,切割好的鉆石有五十八個面,我們平時根本注意不到它有這么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澤,這正是我們應該反思的,要以欣賞鉆石的心態去看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作為教師,對于個性偏激、學習上不思進取的學生,只是一味的批評,對他們發怒是不能使他們轉變的。教育學生沒有萬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們了解學生的心理,采用適合的方法,去踐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終助長學生的優勢,矯正學生的不足。
二、教會學生學習應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
學習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才智的過程。學生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系統科學知識為任務。我們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并重,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工作、學習,他們的學習是為工作打基礎,為了更好的工作,還要不斷“充電”,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通過查看資料,向同行請教——學習,使問題迎刃而解。
學生要掌握新知識,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使新舊知識發生意義聯系。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使新知識同已有的知識結構融為一體,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人們常說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知識發展非常快,這意味著不學習新知識一定會落伍,所以學生應不斷“刷新自我”,以適應新形勢。學會學習是現代人個體發展的關鍵,學會學習就是學會生存。教會學生學習就是讓學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于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托期望,并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四、遺忘的規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信息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信息經過復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信息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以后逐步緩慢。了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復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復習,合理分配復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復閱讀相結合,采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大家去研究和學習,它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心理學教師培訓心得10-26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范文10-10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體會06-09
銷售心理學培訓心得10-01
教師幸福成長積極心理學課的培訓心得10-31
教師幸福成長積極心理學課培訓心得08-09
心理學教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9-14
心理學教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8-23
教師心理學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