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書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讀書心得1
這個寒假,我重讀《簡愛》,再次被感動。簡愛—一個普普通通的姑娘。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顯貴的出身。
一個普通人,她可以深入的體味周圍的花花草草,她可以專注的聆聽動人的鶯語。也許她也會被瑣事煩擾,但一切又怎能泯滅她對生活的熱情?因為普通,她可以選擇靜靜地思考,簡愛發現了那些掩藏在華麗下的丑惡,也發現了一顆顆善良的心靈。
簡愛普通,但她卻給了人們一種真實。沒有華麗的衣裝,沒有濃厚的粉飾,外表上,簡愛展示的是她的.青春,展示的是她的真實。而行動上,她更是展現了真實的自我。小時候在姑媽家,她不招人喜歡,因為在別人眼里,她總是那么沒有規矩,不懂禮貌。因為,她從不會為了得到稱贊和獎勵,而討、附和里德姑媽,她會直言說出心中的不滿;面對表哥約翰的一再欺侮,她也會不顧形象地奮起反抗。簡愛用她的真實想法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希望展現給人們她的真實一面。可是周圍人的漠然、不理解、甚至誤解讓間愛變成了他們心中的惡魔。她的平凡,她的真摯,這兩者的對比,將簡愛的形象再次展現在眼前:那個并不漂亮的姑娘、樸素的穿著,看上去那么的柔弱,卻耐心地教導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付出了無窮無盡的關愛;面對著自己的主人,這位渺小的家庭教師這樣吐露著自己的想法:您不~您并不~您也不。
這樣的回答很不禮貌,但簡愛勇敢地指出了羅切斯特先生的缺點,體現出了她待人的誠懇。她贏得了他人的尊重,也贏取了羅切斯特先生的愛慕。簡是個堅強的女孩。面對人生的苦難,她總是勇敢應對;挫折成了她生命的階梯,困難總是堅忍了她的意志。
寫讀書心得2
最近,讀了張愛玲的幾篇小說,不免有些小小的感慨。
老實話,剛開是接觸她的文字時,很多都不懂。閱讀過一遍之后,往往是一頭霧水,根本不懂她在說什么,然而即使不懂,卻也會覺得她的文字有一種魅力,她用她的筆對人生輕描淡寫,卻讓我有刻骨銘心的感受。讓我覺得,文字只有在她的筆下,才有了生命,之鉆進你的心里。
最早聽到她的一篇小說,莫過于《紅玫瑰與白玫瑰》,其中最經典的一段文字,我想大概是說出了大多數男子的心聲,不然何謂經典 。每個男人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倆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圣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而我偏愛這紅玫瑰。愛她的熱烈,愛他的勇氣,愛她的聰明。
全文中,最令我動容的的他和她心中的紅玫瑰嬌蕾一番愛恨糾葛分開后,而后多年后相遇。多年之后,嬌蕾是一種發了福的、略顯憔悴的、沾著脂粉的美麗,還是一如既往的愛打扮愛漂亮,但終歸是敗給了歲月,以及生活。卻也是從這樣的一種面目全非中,振保讀出了嬌蕾的勇氣、淡定、堅硬和擔當,嬌蕾對振保說,”嬌蕾對振保說,“是從你開始,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后還是要愛的,所以……”,她又接著說:“年紀輕,長的好看的時候,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了后來,除了男人之外還有別的……”過去的事在她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他胖了,憔悴了,連她的艷麗也顯得俗了;然而他到底學會了愛,那些歲月也就不枉過了,甚至可以抵消她的荒.唐和傷痕。她是一朵開的嬌艷的玫瑰,惹人憐愛而有富有智慧,而又勇敢,可以不顧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不去在乎旁人的眼光和看法,即便這段愛情故事并沒有結出美麗的果實,但這段讓她愛情也讓她收獲了許多,懂得了許多。然而振保和他的妻始終沒有
學會,也許在有生之年也學不會,煙酈太懵懂,仍聽留在舊世界里,“她愛他,不為別的,就因為在許多人之中指定了這一個男人是她的。”也許我不能否定這是愛,但她并不是以振保濕一個有特點和個性的'人來愛的,她的愛是義務性的,如果她嫁的是另外一個人,她還是會一樣“愛他”。而振保太算計,她不會為愛情押下他所有的東西,寧可留守在她穩固的世界里,做那里絕對的主人,即使割舍的是愛情也在所不惜。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尋找他認為對的東西,當嬌蕾向他展開熱烈追求時,他為了自己的所謂崇高理想,不惜以他母親為借口拒絕了他,這是一種逃避的行為。同時他也是自私的,這么多年來為了向上上前,為了得到旁人的贊許,對他而言,其他的一切不過是身外之物,就連自己的感動和眼淚也是身外物。
紅玫瑰熱烈而又堅強,為了自己心愛的事物努力綻放,勇敢表露并追求自己的愛情,也學會了如何去愛。
寫讀書心得3
暑假回到家里呆了兩個禮拜,在家的時間是相對輕松的。如果把心情放開,應該就能吃得好睡得香。剛回家那天看到老弟桌上放了一本小說,名字叫《心》,于是便翻來看看。讀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這部小說后,感覺心里難以平靜,凌晨一點多我寫完了讀后感才安心地合眼睡下。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文字。也因為很少寫讀后感,所以肯定有不少錯誤之處。
寫讀書心得4
請原諒我寫下了這些讓人似懂非懂,我自己也不能完全確定的文字。我絕非有意為之,實在是讀后的感想如此這般,但我想這正是小說的精彩之處——越能讓評論者們眾說紛呈的小說,想必越有其不同一般的妙處或深邃。我之所以要把讀后感分為一二兩個部分,是因為下面的話可能更加“不可理喻”。
關于小說的結局,我自己給自己提出了一個自知難以回答的問題:假如“我”能及時趕回東京,聽“先生”訴說一切,那么“我”應該如何去勸導先生釋懷,“先生”是否有可能不去選擇自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因為我真的太希望出現某種情況使“先生”能避免走向自殺,他的生命確實可貴,也有可敬之處,而且同時它也是屬于“夫人”的,并非只是屬于他一人。我不知道,若是一名應用心理學的研究者會對“先生”持有什么看法或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可能那會更實用而有利于挽回生命,而我想得出的是可以讓心靈生出自由的翅膀,翱翔于生活的天空的答案,雖然這樣的想法接近于天真,但在這里天真亦非不可為之。
從相對狹小的心靈空間里跨越到更寬廣的人性的世界里,培養對生命摯熱的關愛,把這份愛由己及人地播撒。相信每個人心中的這份愛可以讓所有需要溫暖的心靈獲得自由呼吸的空氣。這一“跨越”是關鍵所在,當心靈空間以開放的姿態去與外部因素有選擇地融合,原有的相對靜止的對立體便能獲得建立新的對立平衡所必需的引發新運動的外部力量,有了跨越,才有了向上提升的基礎。而在跨越中,選擇很重要,它決定了發展的方向,而愛與善就是選擇的標準。這一標準只能從已有的心靈空間去獲得,但愛與善在成為標準時自身也要不斷實現跨越,那么選擇標準的提升又以何作為推動力呢?
我想,“美”的提升就是動力。我感到“美”對一個人思想的形成和變化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先生”在給“我”的長信中說到,他也知道自己對夫人坦白或許可以得到原諒,并因此流下歡喜的輕松的淚水,但他不會坦白,只為留給自己所愛的人一份“美”,沒有折扣的美。可以說,是對美的認識決定了選擇和結果。每個人天生都具有感知美的本能,一次感動和動情的瞬間,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美的歷程。并且我認為,美育也因此才變得尤為重要,也許有時它對一個人成長所起的作用并不明顯化,但卻是根與源的關系。所以盡可能去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是一件可敬而優雅的事情。
我認為,在一個相對靜止的有形或無形的`空間里,要打破那在空間內的運動形式中占主導地位的相對守衡,進而產生運動和改變,需要讓一定的外部因素進入到這一相對獨立的空間內,產生一個更具可能性和多樣性的變化平臺,這是推動事物朝一定的預期方向發展的有效前提。
我立刻在詞典里查了查“人性”的解釋——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這樣解釋好像太簡單,又好像——無須更復雜。
在這篇讀后感的尾聲里,我想應該拋開難懂的思考,想想故事對我今后生活所給予的啟示。我想到的是,每個人在可能的范圍內盡量多地去關心周圍的人,多數情況下寬厚友善地待人,懷一顆感謝的心,我們的生活里會溫情常在;坦然地面對自身的缺點錯誤,坦誠地與人溝通,用真心的行動來讓生活充滿理解……
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寫讀書心得5
開卷有益,這是我自己閱讀的最深的體驗。從古代的“唯讀書高”到現在的“書籍是人類靈魂進步的階梯”,都能看出讀書的良好作用。
還記得曾經自己是如何厭倦讀書,偶爾翻開一本書,也只是隨便看看,沒有耐心去品嘗書中的精華所在。
無事可做的時候,我會出去玩。要么去購物,要么聽音樂,要么在家玩游戲,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便覺得得這些娛樂及其無聊。
于是,我站在窗前凝視著外面的世界,眼睛呆滯,內心空虛,就像《西游記》里的無底洞,不知道該干什么。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媽媽一起去書店買復習資料。當我看到別人如此專注于閱讀,我被他們的專注所吸引。我也隨便拿起一本書開始讀。書中的故事很有趣,讓我忘記了時間。
過了一會兒,媽媽走過來對我說:“我給你買這本書。”至此之后,我喜歡上書籍。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我發現書籍的好處越來越多,它不僅可以緩解情緒,還可以讓自己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在書的海洋里,我似乎是一條的`小船,永遠達不到彼岸。
一開始,我只讀一些小說,比如《三重門》那樣的,但是后來我發現讀了太多類似它的書,不是有點無聊嗎?應該更改要閱讀的書。
但最后我沒有買任何其他東西來讀。還是買了這方面的書,這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事實上,不同的書帶給人的收獲往往是不同的。你可以多讀各種各樣的書來增加你的知識。并且可以增加不同的興趣愛好。
閱讀現在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一定要有一段時間來讀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讀書可以緩解自己的心情;當心情煩悶的時候,讀書可以使自己心情舒暢,隨著慢慢品味閱讀心慢慢變得平靜,一句話,讀書給人的好處太多了,所以我喜歡讀書。書是我忠實的朋友!
寫讀書心得6
小說里的故事引人入勝,要是以前讀到這樣的故事我肯定會迫不及待一次讀完,但這次我卻用了四五天才慢慢看完。一方面我是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究竟,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故事滑入到沉郁的變化中,對主人公的苦惱和痛楚我深深同情,以至于到最后我都有些不忍心讀下去。
讀到最后,才發現前面的敘述中已經對結局埋下伏筆了,只是當時讀到卻沒有覺察出。整個故事顯得緊湊而完整,只是語言讀起來感覺少了幾分流暢的韻美,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但這并不影響小說的精彩和頗值得一讀。關于《心》的文學藝術價值,我是無論如何不敢評價的,自己在此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這是夏目后期的沉郁型作品,創作的時間我估計是在明治維新運動完成之后。在20世紀初期的日本文壇,夏目漱石并非主流作家,但卻別具一格,所以他的作品在今天的日本仍頗受歡迎。
讀完了故事你有可能會覺得作者在小題大做:一個年輕大學生由于涉世尚淺,不知道如何應付感情上的困惑而犯了一個自私的錯誤,稱不上罪惡,但在作者筆下竟成了有些驚悚的悲劇——因為主人公一時的自私引起了朋友的自殺,于是他在余下的生命中一直活在良心的譴責里無法釋懷,最后選擇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擺脫痛苦。你可以說作者把故事的悲劇性過分夸大了,但從整個故事情節來看,一切的發生,發展與結束又感覺到真實和自然,并沒有雕琢的痕跡。這樣一來,既感覺情節真實,又感到悲劇性夸大,豈不是矛盾了?其實,要解決矛盾,就必須體會作者對主人公心理沖突的描寫,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其中人性的特點。對小說中人性沖突的形成和變化有多深的認識,對于此矛盾就會有多透徹的理解。不一樣的結局只能從不一樣的“人性”中去尋找答案。況且,沒有矛盾不成小說,正是這樣才反映出“人性沖突”的主題,自然地將讀者引入到對人性的深思當中。所以,與其說內容突兀,不如說是結構精巧。
故事人物身上,既有自私的表現,又有無私的一面;既有多疑的時候,又總免不去大學時代的單純氣息。你甚至可以說書中探討的是難有定論的'人生話題。故事里人性激烈地沖突著,當看到善與惡,幸福與不幸竟系于一念之間時,讀者的心弦完全緊繃起來,并且不由得不展開對生命的思索。當目光掃過文字,我常閃過這樣的想法:小說里的“先生”能對生活和生命這樣深刻而客觀地去思索,本身就是對人性善和美的不倦追求,盡管其反映于自覺的意識中只是一直在尋求心靈的自由,一直由于曾經犯下的過錯而受著精神上的折磨。但我不認為這是庸人自擾。我覺得任何一個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人都不應有如此的看法。
如此想來,生命亦脆弱,這里不是指生命的易逝,而是指心靈的易于受傷。如此輕易間,或許是并未完全自覺的情形下,一個人已經在“善與惡”之間做出了如此嚴肅的抉擇,并就此埋下一生幸福或不幸的種子,這樣會讓每個人的內心都過于沉重,有些難于承受。是否真是自私讓“先生”不顧別人會有的痛苦和擁有的權利?是否天性的敏感讓他同時又有著強烈的道德悔悟意識?或許更可能是由于涉世未深,使他不能對自我,對自身與周圍人的關系有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年輕的“先生”在愿望與現實之間,想法與行動之間痛苦矛盾著,也因為閱歷尚淺,所以他根本沒有料想到事情變化的方向,只是本能地去保護自己內心世界的平衡。
【寫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學生寫讀書心得的好處03-10
背影的讀書心得怎么寫03-14
寒假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03-09
讀書的心得體會怎么寫10-23
管理的實踐讀書心得怎么寫11-02
寫西游記讀書心得02-22
寫紅樓夢讀書心得02-25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怎么寫10-25
資本論讀書心得怎么寫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