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1
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和省教廳的課改要求,有效推進職業學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省教科院于20xx年12月5—6日舉行了“20xx年云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研討暨世行貸款云南職教項目成果推廣活動”,為期2天。我作為培訓中的一員對這次培訓感受頗深。下面我就談談此次培訓的感受和收獲。
首先,此次培訓準備充分,領導重視。開班前省教科院就對此次培訓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培訓人員提前通知,培訓人員的住宿、伙食做了精心安排,培訓內容提前做了安排、訂購,對培訓期間的工作周密的做了計劃。同時領導高度重視,開班時省教廳(教科院、職成教處、外資辦)相關領導到會,并且作了重要講話,對此次培訓也作了嚴格要求。培訓人員從思想上就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每天堅持簽到制度,無特殊情況做到不請假、不遲到、不缺席準時參加每天的學習活動。省教科院領導堅持在一線指導培訓學習、廣泛聽取教師意見。
其次,培訓人員多,培訓內容廣,討論時間足,效果顯著。此次培訓有校長、中層領導和一線骨干教師。培訓內容豐富,主要是聽取了省教廳成教處處長段劍新《職教現狀分析》,教育部新世紀教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職教學會教學工作委會會副主任、秘書長王軍偉《職教教學改革專題報告》,騰沖一職中李正洪“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王開洪老師的《說課競賽的研討與交流》等。
再次,通過此次培訓充分認識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因此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效率,實行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只有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知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展空間還給學生,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改革時間緊迫,因此課堂教學改革要從你我做起,要從現在做起。
最后,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對如何有效地展開教學有了新的思路。
新的課改理念告訴我們“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心中始終要有學生”。因此要求教師備課時要認真分析學生情況,這次學習中我對此理解特別深刻。
一、備課中教師要遵循:
主體性原則;
差異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
二、具體方法是:
深入研究學生,找準教學起點;
關注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要求(設計課堂教學分層、設計課堂練習分層、設計作業分層);
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組建合理的學習小組。同時對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
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是:
前景創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達標。
總之,兩天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對我的心靈、我陳舊的教育觀念進行的一次洗禮,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新知,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在這次課改培訓中我受到很大啟發,這將給我今后的教學帶來巨大的動力。我深信自己會在這次教學改革浪潮中不斷的成長并有所建樹。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2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我校的學情實際情況,校領導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為主,當堂達標”。在領導和老師的精心準備下,我們觀摩了低年級和高年級的語文課,我看到了新的變化,且有了較深的體會:
一、教師地位的轉變
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調控者。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而此次兩位老師的課堂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教師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我樂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好。
三、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轉變
最初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未太重視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結果課堂教學達不到預設的結果,通過這幾節課的教學,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預習找出本課知識點,重點,難點和不理解知識。并將不理解的知識點及時反饋到老師,再由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來確定所教內容。教師的備課主要體現學生學什么、怎么學,簡明扼要地明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設計學前反饋練習題等。規定自學時間,完成自測題目并要求學生記錄下來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和困惑。課堂上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師生,生生互動,討論,交流,展示,反饋演練和矯正。教師對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點播解疑和歸納整理。最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通過達標測試,當堂完成學習目標任務。教師每堂課講課時間最多不超過20分鐘,做到學生會的知識老師不講,該學生講的知識老師不講,精講多練。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3
這次教師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確確實實感到受益匪淺。
其中效實中學的特級教師張弛的講座《“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陽》深深地觸動了我。她用自己在教學生涯中一個個鮮活的實例向我們從五大方面展現了一個一線教師以育人為本,以教書為榮,以教書為樂的高貴姿態。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觀點談談張老師的五個方面的重要思想靈魂以及給我的啟發。
第一, 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業:用“心”享受教學的快樂。我想教師的的確確是一種良心活,多干一小時與少干一小時僅僅取決于教師本身。想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認為有一句話十分的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應該要有一種出世的精神和態度去對待我們的事業,用“心”去教學,從而才能體會到教學中的點點滴滴,體會幸福。
第二,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用“心”摯愛每個學生。,教師應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第三, 收起美麗的翅膀,與青蟲一起爬行:用“心”尊重,寬容學生。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用一種平和、尊重、寬容的心境與學生相處。
第四,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用“心”承擔教師的責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義無反顧的承擔起這份責任。
第五,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用“心”體驗探究的幸福。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動力和熱情。尤其是教師心理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我們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通過本次學習,使我體會到教師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鉆研下去,一切為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著,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并且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4
近兩年來,全國各地課堂教學改革風起云涌,許多先進經驗紛紛亮相,成為了新課程教學的亮麗風景。在改革中,我采取了揚長避短、學為我用、創新理念、穩步推進的課堂改革策略,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1、學生是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地位,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味的采取壓制、強迫的手段,常常適得其反。近一年的改革,改變了我錯誤的認識,學生被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上,教學時能夠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值得提倡
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但完全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會學生不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知識的難度適當教會學生預習、學習、復習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指出,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
3、小組合作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是少數尖子生的課堂,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小組合作,有利于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有利于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與成功的快感,從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小組并發揮小組的作用不可忽視。
4、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向標
課程標準要求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前早將目標定位下來。一節課的任務完成與否,也需要對照目標。目標的展示,還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方向更明確。
5、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永無止境,而教師教學不能僅傳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考、創新,在學習生活中養成動腦、動手、探究的習慣。
二、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教學中總結了“三自”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三自”即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預習課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內容的初步感知;閱讀課側重于思維的訓練、表達能力的培養;復習課則側重于知識的落實。課堂設計上,以理念引領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的革新
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實現目標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傳統的學究式經驗教學已不受學生歡迎,學生內心的情感調動、自我碰撞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況且,學生的作題能力不是靠教師的講而培養出來的。為此,我在教學中從課本內容,學生心理因素出發,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體味到做主人的幸福。
四、教學內容的添新
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是改變了過去教材天下一統的格局,社會、生活、實踐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成為教學內容。死抱住練習冊不放,必然導致視野狹隘。
五、實踐活動的出新
活動是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時娛樂,它對于解決當前困擾學校的教師厭教、學生厭學這一問題有著獨特的意義。我不喜歡板著臉孔教學生學習,愿意用自己的熱情和陽光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5
執教進二十年,我深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潛心做好備、教、改、導、輔教學五環節,密切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力求在教學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所得的幾點感覺: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搞好課堂教學。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學工作方面,優化教學方法,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各項工作,認真鉆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學習;針對七年級新生在學業水平、認知能力上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摸索采取分層教學、課堂互動、設置不同評價體系第形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習的內動力。
二、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充分發展。學習困難的學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會思考、會發現、會提問”的習慣,而課外又通過認真地檢查、批改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果等形式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會預習、會復習、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是順應新形勢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感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沖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和組織學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鐘外做好學生的心里疏導,有時顯得比教學本身更重要。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墨守成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注重教學積累和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才能順應教學發展的需要。
今后,我將一如既往立足本職工作,恪盡職守、潛心育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和資源,將別人的優秀做法和優秀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一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6
通過本次參與我縣高效課堂系列活動,我深深感覺到了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們不僅要注重教的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學的技巧,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的美術教學,只注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美術新課標的實施打破了傳統美術教育的體系和框架,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注重學生的交流合作和探索,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參與高效課堂活動,本人對中學美術教學的定位和價值也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我從以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一、認清教學目標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開發學生自身潛能,注重普及學生的美術入門、欣賞、創造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提高中學生的美術素養,在此基礎上挖掘培養優秀人才。要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以美術為切入點,開發學生各方面的智力。美術創作本身對學生天賦和創造力就有獨特的要求,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主要使學生通過美術教育,對美育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做到不會畫,但會欣賞,畫不好,但知道如何練習,從美育的角度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促進全面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合理駕馭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現在新課程教學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合理駕馭課堂教學40分鐘,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堅持每堂課教師的引導、點撥不超過15分,大部分時間讓學生練習和鞏固,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突出精講精練,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對材料的接觸感悟和多次的嘗試,從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關的美術技能技巧。在體驗中感悟藝術的魅力。因為你告訴學生,學生可能會忘記;你給學生看,學生可能會記不住;你讓學生做,學生很快就能明白。所以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生成知識,才能真正構建起屬于他自己的知識體系。
創設“快樂課堂”。課堂不快樂,人生不快樂;課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這正是“快樂”成為高效課堂構成要素的原因。因此美術教學要努力營造情境氛圍,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獲得快樂體驗成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以上是我對構建美術高效課堂的思考和粗淺的認識,還有很多需要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之處。總之,不論如何優化和改革,只要我們方法得當,模式合理,能夠扎實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學有所獲,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去實踐、去完善!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7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才是高效?如何避免高效課僅僅是“看上去很美”語文高效課堂系列問題困擾著和我一樣一線的教師。下邊就我在語文高效課的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不要上成非語文課
在一些課堂教學中,由于要開展一些學生探討活動,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很可能會發生偏離“語文”現象。比如說:在教一篇說明文的時候,會不會把它上成了一節生物課、地理課;在教一篇古文的時候,會不會有太多歷史課的痕跡。語文課首先就要在課堂上表現出語文的東西。
二、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躍而忽視了基礎
新課程以來‘課堂氣氛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質量的標準,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場,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既要從表面上看課堂是否活躍,而且還要從基礎知識入手,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的基石,沒有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也就失去了意義。活躍的課堂氣氛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應把靜態的語言語言文字訓練轉化為動態的實踐活動,這樣就會使語文訓練與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
三、不要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追求的精髓,而課堂應該是我們實施“高效”的主陣地,我認為,如果為了知識的延伸或拓展,如果為了能使教師在課堂中教的所謂“輕松”,而把課堂中該學習的任務布置到課外,這不僅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課業負擔,而且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厭倦,甚至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用盡量少的時間與精力,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學習效益的課堂教學,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自身素質的根本所在。
四、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在很多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的積極發言,回答相當正確。讓聽課教師羨慕,感慨自己的學生沒有那么優秀。但是仔細看一看,有不少學生是在拿著參考書或者其他的資料在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習場面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實際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相反,在一些學生的答案不夠完美產生爭議之時,才是學生真是高效學習的最好表現。在學生的爭論中,他們在展現自己的智慧、口才與能力。在爭辯中,他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爭辯是達到高效的最好途徑。
高效課堂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成果。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是新時期學生發展的需求,也是教師成長的追求,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提高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知識和成長。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8
一、大力實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的原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牢基礎。
一堂好課的標準。傳統上的標準一般是:專業內容熟練,重點突出,難點分散,語言流利且富有感染力,邏輯思路流暢,教態自然,板書精心設計;教學符合計劃進度,教學文件齊全,多媒體使用得當;課堂管理效果好,能夠教書育人;與學生有互動和交流,等等。改革后一堂好課新的標準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目標,以任務訓練為主要形式,以職業活動導向為基礎,以項目為載體,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基于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學工交替、學工并進、訂單培養、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產學一體、頂崗實習、亦廠亦校、校企融合、預先就業、雙向生培養、結合地方經濟、全方位合作、實訓科研就業一體等模式。要逐步探索實施“素質基礎、能力核心、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1355”模式。一條主線,以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三個平臺,基本素質平臺、職業能力與素質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五個不斷線,素質教育、職業行動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教育、計算機操作及應用、英語訓練不斷線;五個合一,車間與教室、學生與學徒、教師與師傅、理論與實踐、作業與作品合一。
要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分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案例分析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引導探究式教學法、頭腦風暴法、談話教學法等。要綜合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室和一體化教室進行課堂教學;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項目教學效率;通過qq、msn等信息交流平臺,為學生答疑解難;充分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建設共享型課程教學資源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服務。
二、教、學、做一體化
以實際生產任務為載體,以培養實際工作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實踐。“教學做一體化”就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創造出學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學環境,做到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合一。
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中的以書本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以實踐為中心,以實際生產為中心,克服了傳統教育中重教不重學,重知不重行,重教師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及教與學脫節、學與用分離的弊端。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要突出專業技能的訓練,通過“做”一方面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學生用以促學.它把學與用很好地統一起來,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感性認識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使教學效率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厭學情緒。“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主人翁的地位,以具體的生產任務和崗位要求為載體,使學生把自己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有機的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以主體的地位自覺地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還應特別重視課堂教學中的討論環節,多給學生以實際鍛煉的機會,促進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三、創新科學評價機制,體現改革價值導向
就目前高職學院教師的組成結構來說,非師范類的教師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特別是專業課教師,他們大多未受過專門的師范訓練,對專業業務熟悉但對教育涉獵不深,大部分教師對專業方面留意較多,對先進的教育理念關注較少;還有一部分教師過分強調了職教與普教的區別,但忘記了高職教育本身也是教育,很多與普教存在著的共性之處沒有很好地加以借鑒。現在看來,課堂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已不再是各種理論細節的討論,而應該讓所有的教師都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這個新起點就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有現代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體現素質教育理念、開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這樣的新起點,課堂教學觀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學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課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學生才能學到終身受益的東西。惟有這樣的新起點,課堂的教學時空才能真正開放,課內、課外才能成為有機的統一,課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師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費在識記教材的“只言片語”上,“請進來”和“走出去”才是理所當然。惟有這樣的新起點,課堂教學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結合,職業能力才可能是結構性而非點式、線性的,實踐才不至于淪落為理論教學的點綴,“選修”才不至于是“掛羊頭賣狗肉”;課堂教學才可能真正“有效”。
從各種各樣的高職學院的教學管理來看,當前課堂評價的主要依據仍是“教學規范”。就“規范”本身而言,其作為課堂評價主要依據是無可厚非的。但“規范”與“創新”本身是一對矛盾,兩者之間是一種交替發展的過程。“教學規范”應該是動態的,更應是發展的,切不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其涵蓋的指標在一定時間內必須作相應調整。要改革課堂教學,就必須著手改變這種評價機制。作為價值導向,“鼓勵教師的教學創新”是一個新標準。重新審視原有的“教學規范”,對原先統得過多、限得過死的規范適當刪減。
四、考試內容及方法的改革
改善學生評價制度是教學改革的推進器。目前大學的考試普遍是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出一份試題對學生進行閉卷筆試,學校檢查教學質量也大多是通過閉卷筆試來進行,這樣的考試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只注重了筆頭答題的技能和理論知識的熟記,忽視了口頭表達能力和生活操作技能,只注重標準答案,忽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要改變這種狀況,高職高專的考試要盡可能多地進行口試和實際操作檢測,考試內容上要根據專業特性及其實際需要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情況,從而促使高職高專院校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培養出合格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在當前高職院校中,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一般采取三種考試方式:閉卷、開卷考試、課外論文。閉卷考試特別是以客觀題為主時,不利于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卷考試中,學生一般不會主動認真復習,評卷的公正性、客觀性較差。課外論文的考試中,教師忽視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檢測,評分的主觀性較大,工作量大。面對諸多考試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堅持高職教學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指導原則,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考試方式。基礎課多采用閉卷考試,但應增加試題的靈活度以重點考核學生理解、應用知識的能力,在平時增加小論文的寫作、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課堂幾分鐘小考等,為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奠定基礎。專業課考試中,應采取閉卷、課外論文、技能面試等綜合形式,促使學生既鞏固知識又訓練能力。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教學改革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09-16
高中教學改革與實踐專題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1-14
高中教學改革與實踐專題的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1-14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2-07
課堂教學改革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1篇)08-31
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培訓心得體會共5篇06-18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培訓心得體會(通用6篇)08-31
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培訓體會11-30
陽光課堂教學改革小組建設培訓心得體會08-31
【熱門】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培訓體會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