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1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愛與我們一起成長。父母的關心是你的愛,親戚朋友的關心是你的愛,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句溫暖的話都是一種愛。但是當我讀《愛的教育》的時候,我對愛情有了更好的理解。
《愛的教育》有100多篇。一切都讓我難忘,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著我。其中《意外的事件》最打動我。一個陌生的孩子即將被一輛馬車撞倒。勇敢的羅伯蒂毅然沖向馬車,救出了孩子,而他卻被馬車弄傷了腿。他的舉動不僅震驚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深深的震撼了我。他也是個孩子。是什么讓他如此勇敢,寧愿犧牲自己去救別人?我覺得這只是大愛的一種表現。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像羅伯蒂一樣有愛的人。從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到捐獻骨髓和血液,幫助希望工程,在危機時刻舍命救人等等。例如,中國最美麗的母親吳菊萍將她的生命和死亡置于危險之中。在噼啪聲中,一個生命因為她而重生。在這個不信任的社會里,“最美的媽媽”無疑給了我們最好的一課!路人變成陌陌的時候,救人的時候被告知,所以人要把善良封存起來。“最美媽媽”的出現,詮釋了真愛。
再比如:“最漂亮的司機”吳斌,他只是無數普通人中的一個,但這個普通人卻用他的生命寫出了不平凡的音樂。是他在重傷的關鍵時刻握著方向盤握著乘客的生命,把每個人的生命都逼到了安全的盡頭。而他忍受著劇烈的疼痛,最終離開了他想呆的世界。吳斌的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他用生命救了一輛滿載乘客的汽車。在我們心中,今生永遠比泰山還重。還有“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醫生”等普通人創造的愛情奇跡。
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一切偉大的行動都是愛的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一個人的心里有別人,所以總可以為別人著想,付出自己的愛。作為一個小學生,在感受身邊的愛的同時,應該付出愛,回報愛。愿意把自己的真情和愛奉獻給社會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讓我們伸出溫暖的手,讓世界充滿愛。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2
很高興,寒假前學校配發了這么一本的好書。拿到這本書,真想一口氣讀完。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識太多,不得不細嚼慢咽。真是一本值得老師認真學習的好書。
本書以教育哲學的思考介入當下學校教育,從如何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欲求這點著手,展開了對學校教育的各個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學生、教師、教學、學校和校長六個關鍵詞的哲學解讀,闡發學校教育理念,進而展現好的學校教育的圖景。
該書序中說,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們心靈的、長久地留存在我們記憶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我認為,真正的教育應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但在我們的班級制授課的教育體制下,又是很難針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我們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去解決這對矛盾。
給我體會最深是第二章節,使學生成為向學的生命。幸福的根本在于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理想的學生的基本狀態:
1、開闊的視野,
2、充分的鍛煉(培養個人的才能,發掘自我潛能,培育個性,養成腳踏實地的作風。我覺得還可以添加:培養意志力、在身體的運用當中了解自己、獲得揮灑體力的甜蜜感),
3、相互的激勵。
始終在學習中,在活潑的成長的狀態之中(涌動著的活生生的精氣神)。比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激活學生向學的生命。
那作為老師,我們如何喚起學生的向學之心呢?我覺得學校正是因為有了學生,學校變成了一所生動的學校,讓一堆房子變成了活生生的,富于朝氣的教育空間。讓學生成為向學的生命,主要提出學校的教育不止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生氣勃勃,永遠都處于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學校教育的好壞不止是看學習成績的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培養出的孩子是否朝氣蓬勃。如若你讓孩子學,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沒有發自內心的自主學習,那么孩子的學習也是疲憊的,老師的教也是徒勞的。
向學之心的喚起首先需要學生的自我肯定,積極的自我認同,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調動自我潛能朝向學習。話又說回來,我們還是要用賞識的辦法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先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后才能向學,樂學。學生是活生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因此學生的向學之心還得需要學生的個人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也要有向學之心,自己先學習,不斷的去學習,才能給學生更新鮮的知識,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
其次作為老師還要在課堂上不斷的摸索,仔細的備課,認真的上好每一節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機會,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門徑,讓學生對這節課發自內心的想聽,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也收獲學習的成功。當學生告訴我學習的狀態越來越好,能享受學習,并投入地學習,人也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自信,我意識到理想的教育狀態可以成為現實,我知道老師的教育觀深深影響并改變了學生。
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成為引導學生向學的這么一位教師,這樣老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也輕松。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面對生命、面對人生。成為向學的生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3
《愛的教育》是通過埃·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三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了這本書我感受很多現在把我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恨鐵不成鋼”的愛。
某些教師抱著對學生“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態度,對學習和品德行為不夠好的學生,一味批評訓斥,甚至采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這樣的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因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強,教師這樣教育學生,只會讓學生加大恨老師,使其品德行為就更為放蕩,日益失掉爭取進步的信心。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有厭學的情緒,上課常走神或做小動作,作業糊涂至極,甚至干脆不做。我屢次直接嚴厲地批評了他,沒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緒反而更加抵觸,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乎的樣子,我差點為之氣昏。
過后,我頭腦冷靜下來,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驚地感覺到對他的態度過于偏激并且簡單草率。后來,我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支觀察揣摩他,抓住他愛表揚的特點,盡量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當他老毛病再犯時,不是再一味批評他,這樣一來,他可來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會神,那節課的提問,他回答得正確而且聲音十分響亮,課后的作業也做得不錯。
所以,經驗教訓讓我深深覺得,做老師的不要動輒就批評學生,或用單調的罰抄、罰背、體罰等來對付學生,因為這種表面看似乎“愛之深”,但實際表現出來的卻是“恨之切”的行為,常常給學生帶來身心的摧殘,學生也是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擁有為人權利的人,當老師兵貴神速或踐踏了他們為人尊嚴和權利時,學生就會產生越批評、越懲罰、越偏跟教師對著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不尊重的態度和行為,都是應當予以遺責的。
二、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讓學生一口吃成胖子”的愛。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考試是教育結果檢測的手段,考試是為教育服務的,但由于社會總是用考試來檢查、評價教育的結果,并以此為依據來區分各個學校教育效果的好壞,決定學生的升學率。由此,大部分教師為讓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大幅度采用題海戰術,大量的作業讓學生簡直喘不過氣來,教師卻不為之所動,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資料,絞盡腦汁不停的出題,讓學生不分晝夜地做!做!做!學生考試成績好,教師就高興;學生考試成績差,教師就不高興,甚至大發脾氣,責怪、漫罵、歧視等相繼出現。這樣的教育只會造成學生對學習恐懼的心理,日益把學習當作苦差事。
試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來,尚可會覺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還可以停歇下來休息,悠閑地坐在沙發上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而學生一整天除了上課時間外,課后還有大量的作業在等著他們,甚至連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書、作業一大堆,學生真是比大人還忙累!長期下來,學生吃得消嗎?知識掌握得了嗎?這樣的教育適應現當今的素質教育嗎?答案是顯而易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4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感到一種責任。一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代人。他認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此言甚善。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長和老師紛紛效仿的“賞識教育”。其實,賞識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
現在,獨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長的注意力和愛自然都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特別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結果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漸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蕩不羈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抓、去取。
有的家庭過分保護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辦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活動,由于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大大減弱。另一方面由于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訓練,他們雖然常聽到父母教育他們要互相幫助,但這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并沒有真正的行動。
試想,如果用“賞識教育”來教育這樣的孩子,只會使他們更加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現都優異的“好孩子”,過度地夸獎和賞識他們,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的影響:
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賴性。越是夸獎,孩子就越依賴大人們的選擇來決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
二是會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
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后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會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種表面上的夸獎。過分“賞識”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愛的沼澤,對孩子有百害無一益,結果會害了孩子。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錯誤,在不傷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實施“懲罰”,嚴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應該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如果孩子動手能力不強,就應該鼓勵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實際上,“懲罰”教育也好,賞識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種,還要與嚴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沒有一種方法適用于所有孩子。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5
寒假里我認真地閱讀了彭興順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讀后讓我感觸頗深。正如書中開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喚醒”,一詞用的十分貼切,教育就是喚醒人們心靈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自主創新意識,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的思索,對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育的喚醒體現在教師的智慧,教學的智慧體現在教師對教材的真知灼見和獨到見解,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不僅能夠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夠用新見解、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等獨創性思維的產物吸引學生,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不斷吸收成長。
智慧地與學生交流。師與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與師的對話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會話到嘴邊留半句。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智慧話出學生心聲,產生共鳴,再拋磚引玉、取喻明理,使學生對問題心領神會,如人幽微之境,突見"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智慧地因材施教。我們常說“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個性。”在一個班集體中,往往會有那么一兩個個性特別鮮明的學生,他們可能不是成績最差的,也不會是讓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頭疼的。對于這類孩子,除了必要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需要用耐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用恒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再以閃光點為突破口,用機智的話語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輔以課后輔導,逐步實現因材施教。
作為教師,讓我們以愛心為媒,給予學生溫暖和明亮,從而搭建起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吧!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6
雖然今年的夏天炎熱異常,但是無法抵擋老師們學習的熱情,先是完成了遠程繼續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時間拜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熱打鐵我就來談談我的讀后感受。
《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給老師們描述的是一個宏觀的教育理想,談到了對老師、校長、學生、甚至是家長的一個理想的描述,要求學生、老師、校長應該是怎樣去做,給了大家一個目標與框架,這本書也給出老師、校長要努力的辦法與方向:
首先我來談談理想的老師,他們應該是胸懷理想,富有激情和詩意;自強自信,不斷自我挑戰;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堅韌、頑強,不怕挫折。這樣的老師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老師,還是社會中一個優秀的個體,如果老師們能富有這樣的品質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來呢?
我心中的老師是應該有大格局的人,他們不僅僅只注意學生的成績,他們還能目光長遠,給孩子們指出發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師是有自己教育風格的老師,他們不僅會給孩子們講知識,還能通過自己的魅力讓孩子建立學習的興趣;我心中的老師是有心的人,他們不僅僅會口吐蓮花,還能寫教育日記、教育敘事鉆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師不僅是苦心詣旨、嘔心瀝血工作的人,還是愛讀書、愛運動、有自己的課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過的充實有趣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會給學生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然后我來談談理想的校長,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校長就是一所學校。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理想中的校長應該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珍視學校的名譽;追求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辦學風格;胸懷寬廣,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協調關系,能調動一切力量發展學校;重視教育科學研究;注重為教師提供發展平臺,挖掘教師潛能;注重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宋代張載說:志大則才大,事業大;志久則氣久,德行久。只有志向遠大,品德才會完美。老師與校長應該有共同愿景,要讓全體師生都知道,踏踏實實的去追求,整個學校才有了活力,活力應是校長點燃的,朱老師有一個建議就是讓中國學校的校長也可以長時間任職,這樣他們制定的共同愿景才能一直堅持下去并逐步實現,我也覺得有道理。
其次,我來談談我理想中的學生,天底下最遼闊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所以學生們應該是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積極進取,敢于創新,富有獨特見解和思想;自強自信,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低頭;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特長;善于與人合作,善于與人相處;勤于思考,有豐富的想象,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實,我倒認為我理想中對學生的要求也符合對老師要求,一個社會中存在的個體就應該順應社會的要求,不斷努力進取,想起了毛主席的話,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人生貴在堅持!
最后,我來談談我理想中的家長,雖然把它放在最后談,其實家長才是對孩子的人生中有最重要影響的。對于社會中個體對老師和學生要求的品質同時適用于家長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長自身做到的事情才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有說服力,打鐵還需自身硬。
對于家長教育孩子的要求還有這些,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讓孩子輕松、自由、愉快地成長;善于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的特長,對于這一點我有想法,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都是制度化的,統一的缺乏的就是特長,這一點不能寄希望學校發掘,學校學生太多老師們難以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長,這個需要家長在生活中發掘孩子的特長并且培養起來,讓孩子有多種興趣不要打擊他,然后在孩子的日益成長過程中發現他最擅長的然后專注學習,相信培養出的孩子肯定出類拔萃,然后家長還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對待孩子,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龍應臺說,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來陪伴家長們成長的。所以家長們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你可以不支持他的觀點,但應該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讓你的孩子敢說敢干,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寶寶。
恩格斯曾經講過,一個人最大的發展境界,是能夠有最多的閑暇時間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整個暑假雖然沒有上課教學,但我覺得這是我給養的最佳時刻。當一名人民教師是我人生中最樂意從事并愿意為之奮斗終生的職業!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7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一個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一天不睡覺,但一天不讀書是不行的。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打開智慧的大門。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代表作,1886年這本書剛一出版,就立即轟動了意大利文壇。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不久又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這本書不僅被作為中小學生的教科書,還被作為教育孩子的范本,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最富有愛心的兒童讀物,足以說明《愛的教育》在當時乃至現在文壇上是多么舉足輕重的名著。
整本書都圍繞著一個字,那就是“愛”,無論是父母之愛、伙伴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都是這本書的主旨,其中的人物富有正義感,在別人危難時都會伸以援手,不管認識不認識對方。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意外事件”一章。早晨,洛貝蒂在上學途中,發現一名低年級的小學生滑倒在馬路中央,一輛疾馳的車飛奔過來,馬上就要碾壓到小學生身上,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洛貝蒂沖了過去,一把把小學生拋了出去,自己的腳卻被疾馳的車碾壓過去。這是要有多么強烈的正義感,才會舍身去救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哪,我們要向他學習。
現今,我們的祖國還有一些留守兒童,貧困人群,孤寡老人,街邊流浪漢。但是,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心,社會將更加和諧,祖國將變成更加美好。正如一首歌所說,“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世界都充滿愛。這就是我之所以要推薦這本書——《愛的教育》的原因。讓我們以書為友,讓書陪伴我們的人生。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愛的教育》讀書筆記01-25
最新讀書心得體會04-02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0-20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最新精選范文11-20
最新教育教學讀書筆記02-21
讀書心得體會最新范文11-09
最新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7-22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1-20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