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個人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支教個人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支教個人心得1
用短暫的時間,去做一輩子都認為有意義的事,就像那些小紅帽哥哥姐姐一樣。
曾經還是小學生的我,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助于一名帥氣的大哥哥,當時并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只記得他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讓我不斷地想到“小紅帽”的童話故事。到了初中,不經意間看到電視上穿著紅馬甲支教的大學生,才了解到“支教”、“青年志愿者”這兩個名詞。
那時候,我的心里,覺得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散發著一種誘人的光芒,因此暗暗許下心愿,將來考上大學一定要成為一名光榮的青年志愿者,在暑期下鄉參加支教活動!“用短暫的時間,去做一輩子都認為有意義的事”這句承諾就是在當時立下的,靜靜伴我多年,直至我進入大學,迎新活動中、軍訓座談上、學長學姐口中,我得知青協每年都會定點開展支教活動,欣喜不已,我帶著一顆熱心,順利地加入青協,也加入了這次暑期支教活動。
少時的夢想,如今變成現實,心中難免感慨萬分。
支教個人心得2
非常感謝舉辦了這次支教老師的培訓,這我得到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同時也感謝全體老師及工作人員,在我參加培訓的這周,你們的熱情、真誠及愛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是我學習的榜樣。
下面我將這段時間培訓所得到的收獲和心得總結如下。
第一點,我非常贊同教學理念:
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參與的課程都是十分活潑并且貼近生活的,這里不僅有常規的文化課程,還有一些能夠學習到西方文化的課程。最可貴的是,即使文化課這里的老師也可以將它上得生動有趣。作為英語成長中心,主要是教給孩子英語,而光學習一種語言是單調乏味的,能夠結合西方文化,創造文化氛圍,讓孩子身臨其境,這樣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讓孩子學習到本該學的知識,而且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第二點,我非常喜歡為孩子創造的輕松氛圍。
當我剛走進時,樓上樓下的小孩子正在追逐打鬧,這樣的情境只有在孩子十分放得開時才會出現的。室內布置和早教中心相差無幾,都是顏色鮮艷協調,分為幾個功能區,總體還是溫馨、童真的格調。區別在于老師在課堂上對孩子的寬容。我曾在一堂課上看見幾個孩子輪番在桌子上蹦,我作為主教的話一定會沖他們吼,至少也要嚴厲談話,但是我們的老師只是叫他們下來。我當時很不解,紀律與約束不也是孩子要學會的?主教后來告訴我,一次大吼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再也不會活躍。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孩子身心全面健康成長,而不是臣服于老師的權威。這件事,值得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師反思。
教學理念我贊同并接受,但落實到具體方法上我們難以實施,這也是我建議再去培訓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和環境,或者改變培訓的內容和方式。
首先,是全英語教學,其目的也是教會孩子說英語,所以一切課程都是圍繞這個目的來設計的。而我目前所在教學點并不打算開英語課,并且我們拓寬課程的前提是完成教學目標,而我們迫切需要學習的是怎樣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寓教于樂。
其次,是具體到我們的教學條件。我們教學條件不可能和城市里的學校一樣,更不可能和早教中心比。簡單來說,我們的教具只能是就是取材,最簡單的,動點心思的可以自己手工做一點,遠不及早教中心豐富多樣有趣的教具。同樣的手工課,我們可能因為原材料的限制,課程本身的趣味性和實際意義大大降低(當然,如何用最簡單的材料達到最好的效果,是我需要學習的)。
最后,我想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山區孩子和城市孩子在認知上的差距。我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學生,今年4歲多,你問她長大后的夢想是什么,她對你笑笑跑掉了;而同樣的問題去問早教中心的孩子,他們會給你五花八門的答案。再來說說這個孩子為什么笑笑跑掉,因為她根本不懂你在說什么:什么是長大?什么是以后?什么是夢想?在這一方面山區孩子似乎比城市孩子更懵懂一點,但我再舉一個例子,結論剛好相反。我班里幾個大一點的學生,每次同學之間有矛盾,他們都會在我出面之前把事情平息掉,午飯時總會對其他學生說留一點飯給老師。他們今年七歲、八歲,我相信城市里的同齡孩子在這一點上沒有山區孩子更懂事。所以說,他們在認知上和城市孩子的差異,導致我們不能完全用本站市孩子和方式來教育他們。但我想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作為一個支教老師,我想我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這是他們成長的動力。
再次感謝對山區兒童教育的關注,全體教職工的熱忱和愛心。
支教個人心得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暑期社會實踐,就給我們創造了一次體驗不同于大學生活之下的社會生活的機會。我們有過期待,有過憧憬,有過焦慮和擔憂。但當我們踏上實踐目的地——平通,這方寧靜祥和的凈土時,內心的種.種,早已隨著掠過的清風飄然而去。在這里,有樸實的鄉民,純真的孩童,古樸的羌家院落,巍峨的群山環繞,還有濤濤的清漪江水依傍。我們的故事,就在這靜靜的土地上,開始續寫......
生活沒有想象的艱苦,但也不那么輕松。每天重復的一日三餐,曾有過讓我們不想再吃飯的沖動;每晚的總結例會,都讓我們繼續疲倦到很晚;十天的支教方案,在課程的安排上和同學的接觸上也遇到過不少問題;隨后的牛飛村走訪和問卷調查,也是頂著炎炎夏日,徒步前行。這樣的過程,雖有艱苦,但是大伙兒始終心往一處,為了當初為此行付出的諸多努力,為了見證青春的無畏而沒有退縮。
7月11日——20日,十天的支教,我們的中心始終圍繞著那些學生。我們,第一次有了“老師”的代號,第一次絞盡腦汁地備課,第一次站上講臺煞有介事地講課。孩子們可愛的臉上總會帶著稚嫩的微笑,對我們每天的教學都充滿了好奇。我負責的英語課和健美操課,上課雖然免不了有幾個調皮的學生,但每次看見滿滿的課堂,還有他們眼里那閃動著的晶瑩,讓我看到了他們求知的渴望,也給我的支教課程帶來了動力。時間雖然短,我們給孩子們帶去的知識也有限,但從相識、相知中,我們卻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和他們接觸的時間里,那些靦腆和頑皮背后,帶著些許的成熟和懂事。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好像自己也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時光。十天的支教,真實而又快樂。
由于我們的支教是按照上午的教學課程和下午的課后輔導兩類結合,下午的課后輔導是按照隊長安排的由幾名隊員分組進行。同時在此期間,沒有安排下午輔導的隊員還去了鎮上的衛生院,幫忙整理居民的健康檔案資料,在這一過程中,我也學習了盡責盡業的工作態度。
7月19日,我們實踐隊一行來到平通鎮的敬老院探望了住在這里的老人們。由于敬老院之行的活動是由我負責的,所以在此之前,我和隊長聯系了敬老院的負責人,事先做好了實踐活動上的接洽和相應的安排工作。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們主要圍繞“與老同樂”,給災區的孤寡老人們送去我們孫輩們的祝福和問候,在和他們談心、打掃衛生之余,了解了他們的一些生活起居狀況。
平武牛飛村,有著“平武羌鄉第一村”的稱號,在災后被授予了“新農村示范建設村”的稱號,因此也成為我們此次實踐走訪地的重要去處,7月21日——23日,我們去牛飛村進行了走訪和問卷調查。夏日炎炎,燃燒著汗水,卻并沒有阻擋風華正茂的我們,前行的腳步邁得更踏實而有力。正如同毛主席的那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真正經歷走訪和調查過后,才能較為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最后的這幾天時間里,我們一行幾乎每天都徒步前往村上走訪調查,我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村里的每個角落。我們零距離地和村民們接觸,記錄著他們的心言,了解災后重建和他們的生活情況;我們尋訪了老黨員,聽爺爺講述他們年代的故事;我們走訪了村里的“名人”——趙林、沈燕艷,傾聽他們災后艱辛的創業故事,學習災區人民的堅強和不屈。期間,還參觀了當地特色產業——“灶淋酒坊”、羌繡產業園和香葉尖茶廠。甘醇的包谷酒,精美的羌繡,清新的羌家茶,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動。
平通小學,敬老院,衛生院,牛飛村,十五天的實踐,鍛煉了我的意志,強化了我的心志。十五天,雖然是短時間的辛勞,卻讓我收獲了喜悅,收獲了成熟,收獲了成長,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認識到了與人相處的坦誠。“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這一過程中,辛勤的汗水,晶瑩的眼淚,真心的付出,堅定的步伐,都將成為我永存的珍貴記憶。
【支教個人心得】相關文章:
實習支教心得11-09
支教實習心得11-25
支教實踐心得11-20
下鄉支教心得11-12
義務支教心得11-12
小學支教心得11-16
支教的實習心得04-13
支教個人實習心得體會10-27
支教實踐報告心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