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改報告心得體會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改報告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改報告心得體會1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觀看xx教研室主任xx課改報告視頻。我作為一名觀看者,受益匪淺,對照平時自己的工作反思,有以下心得體會。
一、學生班級管理方面:
綜合各學科以班主任為中心,學習成績相近的兩個學生分為一小組,實現小組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并采用捆綁式評價,一月一小表彰,兩月一大表彰,期中一小結,期末大總結,實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學生管學生,學生幫學生,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團結的精神;使差生在優生幫助下提高,優生在幫助差生的過程中走向成熟。
二、學生學習方法:
學好知識有三個層次:聽明白,想明白,講明白。講明白是學好知識的最高層次,這一點我們老師都知道,能想辦法講出來,講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聽講者聽懂,學會;那講授之人肯定會。所以讓學生學會復述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簡單講解,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扎實基礎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變教案為學案:
從學生實際出發,把要學習的知識具體化,問題化,系統化,讓學生從點出發,再由點匯集成線,最后形成面。學生學習的知識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通過長期的積累、整理,學生學會了,學好了,教師的.教案也變成了學案,變成了學習指導用書,并且老師在編寫學案時,要善于取各家之長,編寫出具有個人特色實用高效的學案,然后逐年更換新內容,吸收新鮮血液,這樣學案越來越全面,越來越科學,也為備課節省了許多時間。
四、教學方式方法:
“閱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拔,分層訓練,拓展延伸”二十四字的教學模式,經過科學、合理、靈活的應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學生代替老師講解,真正把課堂變成了學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拓了學生思維;老師少講、精講,只講重點、難點、易錯易混的知識、拓展思維的方法,既突出了重點、難點,也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
五、分層優化練習:
學習成績的提高,關鍵是能力的提高。而能力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因此分層優化練習是必要的、關鍵的、重要的環節;習題分層設計,由易到難,由知識點到知識鏈,最后形成知識樹,使知識系統化;xx縣教委教研室讓老師把歷年來高考中經常出現的一千道題型濃縮為三百道題型,既歷練了學生又形成了知識網絡,借題上樓,學生拓展了思維,掌握了解題思路,提高了能力。我們也需要這樣去歸納總結。
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努力更新教學觀念,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堅決不滿足于墨守成規,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不斷總結改進,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相信成功就近在眼前。
課改報告心得體會2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聽張四保老師的課改專題報告,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為什么要課改?首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系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
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于快樂之中。當然,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
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第三,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最后,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
'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系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參與課改實驗的一線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樹立科研意識。啟動課改以來我們力求通過加強課程改革的研究,達到以科研促進實驗的目的,依據本校特色,將課改工作與'探究——發展'課題相掛鉤,以科研為先導,開展群眾性課題研究。
因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廣大教師應增強科研意識,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專題,進而創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形成一種教科研網絡。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抓科研,課改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新層面。
【課改報告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改的心得體會05-25
課改心得體會06-19
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9-01
課改工作心得體會10-10
課改心得體會15篇02-01
課改心得體會(精選20篇)09-16
課改心得體會(15篇)04-12
語文課改心得體會05-18
數學課改心得體會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