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1
通過學習使我對蒙氏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認識,讓我懂得了0—6歲的孩子在接受知識時是通過表象思維慢慢轉變為抽象思維的。在珠心算教學中特別在計算教學方面,及應用題教學中,應借用具體實物來操作教學。這樣學生易理解又能快速掌握運算方法。在數學的圖形認識,及分類教學中,提醒老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具準備工作。例:做不同顏色的幾種圖形,這樣學生既能直觀清楚的認識圖形又能區分顏色。一節課不僅得到了很大的收獲,同時更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我懂得不論你教什么課,最好讓孩子自己親手去操作,這樣不但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也便于孩子接受掌握,同時記得更牢固。可能應了這樣一句古話"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吧!更讓我懂得無論你教什么,我們不要去死教,而是用自己的身心去教。這樣孩子不但非常喜歡你,更喜歡你的每節課,自然孩子學習興趣也很濃,學的就好,也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臺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需要。她強調教育過程中幼兒的主體性,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兒童自我需要和價值,促進兒童個性和諧發展,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和充分發展。"蒙氏的教育內容與現行幼兒教育內容雖然在內容的劃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內容卻是緊緊圍繞體、智、德、美、勞這幾個方面的。蒙氏教育活動的內容很生活化,能更深入地考慮到兒童的需要。蒙氏最有特點的是生活和感官區域。生活區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學內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抓、舀、插、倒、吸、撈、夾、剪、切、開鎖、篩、穿孔、編織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動作,都在蒙氏生活區找到相應的教具。生活、感官是學習的基礎,是進入學習的基礎階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蒙氏還有一種特有的教育形式就是混齡教學,孩子的興趣第一。我想,任何活動,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動形式出現,都應該是可以的。蒙氏教育思想的重點之一是發展和延伸。以上是我這次學習的一點體會,希望對老師們有所幫助。
作為一個蒙氏教育的老師來說,我們的觀察能力就好像醫生的觸覺一樣。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捕捉到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一個合格的老師的細心觀察是多么的不容忽視。教師應該是一個觀察者,更應是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只有他具備了這個先決條件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蒙氏教師!
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2
11月24日下午在機關幼兒園聽了北師大教育專家的.講座很受啟發。琪琪媽媽要帶她未聽講座,要我給她講講,一直沒機會,我將有關內容簡要摘抄下來供她學習。
候老師首先介紹了蒙臺梭利教授的生平,出生于1870年意大利的一個貴族家庭,她是家中獨生女,條件優越,但她很關心窮苦孩子。19xx年開辦兒童之家,1952年病逝。
蒙臺梭利教育的觀念是尊重孩子、觀察孩子、耐心等待。蒙氏教育的特點是混齡:2-6歲孩子在一起。蒙氏教育的方法是通過教具操作來學習。教具分為四個區: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文化區。其中生活區培養孩子四種能力:秩序感、專注力、協調性、獨立性。內容有倒小米、切蘋果、解扣子、榨桔子汁……感官區建構邏輯思維能力:有粉紅塔、棕色梯、三角形、重量板……數學區有大量教具,加法板、減法板……文化區有歷史、地理、語言、美術。歷史不是我們學習的歷史,比如爸31歲,媽28歲,孩子5歲,讓孩子輕松理解家庭生命線。地理:嵌板有樹的根、葉。語言:講故事給媽媽聽。
最后候老師對家長說了三點要求:
1、嚴格教育取決了你的堅持性,要家園互動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教育者。
2、孩子成長不完全靠學校。
3、不要把認知看得過重,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通過候老師講解我對蒙氏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教具分區等,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理解蒙氏教育三大觀念:尊重孩子、觀察孩子、等待孩子。在以前教育中我做得很不好,比如尊重孩子:很多時候我都是幫她選擇,從未蹲下來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這讓她很沒主見。觀察孩子:因為她體質不好,愛哭鬧,怕她生病,大多數都順著她,讓她養成了倔脾氣。今后要加強她身體鍛煉,慢慢改掉壞習慣,給她定規則。耐心等待:我性子比較急,她做事又有點慢,像換鞋都是我幫她完成,以后要多給機會讓她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總之,教育是一門學問,家長要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加強自身的修養,言傳身教,努力把孩子教育好。
【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蒙氏教學心得體會11-13
蒙氏數學學習心得體會09-25
蒙氏培訓心得體會11-11
蒙氏教育格言01-08
蒙氏班級總結07-28
蒙氏教育培訓心得體會08-24
蒙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2-20
《蒙氏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0-26
蒙氏教育經典語錄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