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1
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我們要記著,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樣的文字。”要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去感受、去發現,去積累。說、寫時孩子們內心的激情才會奔涌而出,才能在筆尖下流露出真情實感。那么,兒童時期如果不強化口語交際訓練,真是遺棄了一把最寶貴的金鑰匙,乃至在后天的寫作終身不會有完整的思想和濃厚的感情。由此可見,小學低年段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務必要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是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聽說能力。通過蘇梅竹老師對低年級口語交際策略的解讀我收獲匪淺。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教育靈魂工程師”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多種策略,構建口語交際的平臺,我認為可從下列方面入手。
一、解放孩子——營建開放的“語場”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創造的兒童教育”。他認為:每個兒童都有潛在的創造力。教師必須“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孩子的創造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人為本”,努力構筑無人不說的開放的“語場”(“語場”,即特定的說話場合),積極營建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這樣,他們在交流時才會毫無束縛,暢所欲言,并且不時迸發出智慧與創造的火花。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與個性,在言行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說真話、訴真情;其次是要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針對他們交際時出現的緊張、畏懼等不良情緒,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調控,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認定“我能行”,學會以放松的心態、自然的表情、流暢的語言大膽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
二、創設情境——激發表達的欲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在實施專題訓練時,教師巧妙地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情境,有效地調動他們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帶著自己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走入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
情境創設有很多的方式,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片,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像來渲染氣氛,還有教師或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表演
三、呈現范例——提高訓練的實效
眾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猶如練字要先描紅、臨帖一樣,學生學習語言也要經歷模仿的過程,這是由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小學生閱歷淺,言語的發展還處于起始階段,模仿既成為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為了提高口語交際訓練的效率,教師應當發揮典型實例的示范作用。例如,在典型實例的指引下,圍繞“我們怎么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我,該參加哪個興趣小組”這兩個話題讓學生展開交際。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明白:與人商量時,不但要用心傾聽對方的看法,指出對方觀點的正誤,還要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采用對方樂于接受的理由和方式把問題圓滿解決。
四、張揚個性——打開思維的閘門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離不開模仿,離不開典型實例的示范作用。但是提供范例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鸚鵡學舌、照搬照套,而是有效地指導他們熟練地運用母語進行交際,并且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鮮明地體現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例如,教學“我家的一張照片”時,教師不妨這樣啟迪學生:一張照片雖然拍下的是一瞬間的場景,但是在這張照片背后可能蘊藏著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可能讓人得意,可能讓人激動,可能讓人幸福,可能讓人難堪……快把這個故事說出來,讓大家一同分享這難忘的時光!在教師的誘導下,學生就會打開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照片中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交際的內容就能多姿多彩。
五、走向生活——拓寬訓練的視野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積累得越多,了解才越見深切。”可見,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斕的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它給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源頭活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打破課內課外的壁壘,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廣闊的天地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積累,從而拓寬專題訓練的視野。
六、評價激勵——開發交際的潛能
某些教師認為:學生是不能表揚的,他們一旦受到表揚就會驕傲,就會退步。所以教師對學生總是批評多表揚少。結果,學生被弄得灰頭土臉,一點勁頭也沒有。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賞識,小學生更是如此。教師尊重、贊賞、寬容的態度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它能充分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應當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對于學生的優點做到不吝辭藻、熱情洋溢,指出缺點和不足時,則語氣委婉、言辭懇切,評價的重點是考查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他們在交際時會按照自己的天性、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獨特的觀點,辯駁不同的意見,從而釋放出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總之,我認為古人說得好:“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我在口語交際的教學實踐中深有感觸地認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就必須從源頭抓起,那么這個“源頭”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2
通過本次研究,我收獲了很多,原來上口語交際課總是一問一答式,學生進不了情景,很多時候,口語交際課變成了作文指導課,只注重學生的寫,沒有起到鍛煉學生口語表達的目的。出些題目讓學生練習,然后告訴學生答題方法,比如:注意禮貌用語,有幾問就答幾問等,我發現這樣教下來,學生是會做題目,但到了真正的交際氛圍中,卻不會說。通過幾個月的研究,我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了新的看法。要上好一節口語交際課,老師要把握以下幾方面:
一,要準確理解口語交際的內涵,口語交際是“口語”的交際,核心在于交際。口語交際課是同學們自己的,是輕松的、自主的、愉悅的。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學生在融洽的氣氛中合作交流。
二、把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準確把握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語文教材中,童話、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擬人化的角色活動,都有對話。從具體的對話語言中,可以讓學生領悟到對話的應答性,體驗到人物對話由于情境、身份、說話內容的不同,而變換語氣、語調。在經過模仿、體驗,以后再逐步讓學生通過想象,向創造性對話推進。
三、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交際空間。精心設計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能力的口語教學過程,做到層次清楚,要求明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表演、游戲、角色扮演等引進課堂,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如:講故事、演講、表演課本劇等形式。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它直觀形象,達到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四、創設適合的交際情境。盡量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開放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無拘無束,消除心理的緊張感,暢所欲言。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敢于表達。
五、正確處理口語交際課中的師生關系。在口語交際課上,老師的指導要適度,盡量不要當“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讓孩子自己主講,自己主持。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
六、注重口語交際評價的角度多元化。評價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立足學生,評價的內容要全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充分考慮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需要,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實事求是,以評促教。評價是一件嚴謹的事,在制定評價原則、實施方法,確定評價內容,做評價分析時都要有科學性。而在評價形式和組織方式上又可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 要創設民主、輕松的測試氛圍。鼓勵為主,以評導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由學生、家長、老師共同參與學習成績的評價,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
總之,讓每一個孩子敢于當眾發言,善于當眾發言,是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目標。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3
在參加這次教學觀摩課之前,就以得知這次活動請了有知名度,教學理念新并且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非常優秀的老師來上課。很興奮也很期待,尤其是期待觀摩香港董庚老師的課。因而在此主要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個人感受。
我最想期待了解的是董庚老師用是么樣的語音,語調,語氣及體態來上課。是不是帶著方言腔調,上課放任自由?可是一開課,就被董老師輕松自如的體態,標準、輕重適宜的普通話給吸引了。說句實在話,普通話是我們老師是否能站在講臺上的第一個標準,雖然老師們都經過普通話的考核,但是大多數老師那種帶著方言的普通話,聽起來總是有些怪怪的,不是那么字正腔圓。而董老師首先在語言上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和所有聽課老師的距離。
我其次最想期待學習的是董老師設計課的風格。這節課從表面上看平平淡淡,教學思路很明確:導入——體會和感悟——運用,實際上是妙趣橫生,精彩連連。開課時,用了奧運會上林丹獲得冠軍那一時刻的經典片段,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體會感悟這個環節,設計了你演我猜,并且每次演猜,絕不雷同,讓學生感受到了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各種不同情緒。如:欣喜若狂、無可奈何、火冒三丈、心急如焚……演完之后,再讓學生談談聽不到的話有什么缺憾,此時此刻學生對于這個問題自然是水到渠成,輕松地解答。這個環節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是非常積極地參與。最后一個環節老師設計了四人小組合作表演一個沒有寫完的故事,把自主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無盡的想象空間,自我展示的機會。
我最后期待感受的是董老師在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課改之初,我們大力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師生關系,提倡尊重學生,提倡鼓勵學生。在這些理念指引下,我們的課堂發生了許多變化,課堂的民主意識、研究氛圍更加濃厚。但同時,由于課改之初許多老師對這些新的理念做了形式主義的理解,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單純追求某種新理念的體現方式的做法,如:一個很小很簡單的回答,老師用很高的贊譽詞“你太了不起了”“你比老師還厲害”……可是在董老師的課里找不到這樣夸張,甚至貶低老師地位的贊揚詞,董老師語言懇切、真實、樸實注重實際,感覺如我們平日課里與孩子們在交流,更加理性、樸實和實際
在這樣的課堂里沒有給我們一種表演、做秀、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讓我感受到了“真”。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4
傾聽與傾訴可稱為孿生兄弟,一字之差的的他們有了互補的條件和空間,語言的真善美牽動著每一個字眼的真實性,當然口語交際也不例外,可以說口語交際就是在說話上面逐一升級,其華麗的并不是文字的絢爛,而是語言的真實思維、思想交流、淳樸堅實、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一、口語交際要聯系實際生活。
通俗的說,簡單的基調就是明白的淳樸,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有時會出現語斷,導致通俗的交流會觸及到文明的底線。以往聽說訓練多是一人說,眾人聽,語言信息呈單向傳遞狀態,思想交流并不能流露。互補的口語則以通俗的的方式流露了思想的情感,在口語交際中主要以信息的強調來交換意見,就想接龍游戲,既要認真聽取,還要適時接應。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既能運用也能流露思想,口語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
二、學會運用表達。
1.口語交際比聽話說話更具有實用性。過去練說話,往往憑借看圖來進行,嚴重脫離生活實際。口語交際則不一樣,其交流的話題來自于學生生活之中。訓練的形式多是當面交談,與生活實際狀況沒什么明顯的區別,學生課堂上學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具有實用價值。
2.口語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巧。既然是面對面的接觸、交流,就不能像自言自語那樣,愛說什么就說什么,愛怎樣說就怎樣說,而應該考慮語言、情感、舉止等綜合因素。所以,口語交際不僅需要聽說技巧,還需要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表情達意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三,適時引導、延伸。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能力的發展,特別是需求層次的提高,高年級學生參與的意識有明顯的加強。遵循這一客觀規律,高年級口語交際教材安排了許多學生自己參與然后說話的內容。或開展活動,或接待客人,或組織討論,或提出建議……注意讓學生身心的各部分全方位地“動”起來。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教材強調自主的原則,采用同桌互聽互說,分組練習、推選代表全班發言等形式,把訓練落實到每個學生,擴大了受益面,同時又激活了學生的.聽說興趣,加強了課堂教學中學生間的“橫向聯系”,強化了他們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主體意識。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還要注重領域的發展性。高年級口語交際教材的領域比中年級更為廣闊,具有突出的延展性。具體地說,視野由窄變寬:低中年級口語交際的角度一般是單一的,而高年級則變得比較開闊,多元;范圍由小而大:低中年級口語交際的內容一般限于學校、家庭,而高年級則擴展到了社會生活;層次由表及里:低中年級口語交際的對象一般限于客觀現實,而高年級則延伸到了主觀看法。教師要由“教教材”變為“用教材”,靈活開發拓展,上活口語交際課。
(三)敢于交際、重在參與。
現在的學生口語表達狀況: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反而在退步。表現在上課時發言的人寥寥無幾,即使有人發言,也總是那么一兩個,課堂氣氛較沉悶。平時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與交際,比如上課做一些交際類的活動,比如作自我介紹、參與學校的接待活動、課堂的互動環節、把老師真正的融入學生之中就是得知道怎樣去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和孩子們有共同的話題。加強口語交際實踐鍛煉,可立足課堂。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很不夠,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有道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所以提升口語交際還得多途徑多思維,多角度的去找引起趣味的話題。
口語交際就是口語與日常生活的交際,與學習的交集。其這樣才能詮釋生活的激情趣味,才能流露真切的思想感情,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總而言之口語的交際就是最迫切的思維敏感,最真實思想流露,最完結的真善文化。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5
建始縣實驗小學 李永冬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理念必須與時俱進,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施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挑戰,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要進行各種嘗試,在探索中成長。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地學習。
通過學習2011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原大綱中要求的“聽話說話”改為了“口語交際”,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里,也采用了“口語交際”這一提法。這不僅是提法上的改變,更是觀念上的改變;不僅是對口語交際內涵的理解變化,更會引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體制的變革。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學習評價的內容之一,這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的知識能力是在實踐中增長的,態度情感是在實踐中發展健全的。對學生的評價,只有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才是最切實、最有價值的。為此,我就談談在本學期開始著手對小學低段語文口語交際評價進行研究的體會。
一、語文口語交際的內涵
所謂語文學習評價,是指師生利用科學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及效果進行測量與評定,在此基礎上比較、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所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過程。口語交際評價是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整個評價體系(包括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的一個環節。相對于聽說能力而言,口語交際更強調雙向互動的特點,是信息的交流與人文關懷的統一體。因此,它不僅要求聽說技巧,還要求具有待人處世、舉止談吐、臨場應變以及傳情達意等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在解讀新課標時說:“口語交際能力是以聽說能力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內的一種綜合能力。”他還提出中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任務是“在學生已有的聽說能力的基礎上規范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包括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習慣新課程標準中低段語文口語交際的目標: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口語評價根據評價的目的、作用及時間,可把口語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在期末集中組織、師生面對面快速進行形式單一的口語測試。它屬于學業測試,”鑒定“是口試的主要功能。測試內容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測試結果也是偶然的。由于這樣的口試并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實際的口語能力和有效地促進學習,所以,我們重點研究的是以形成性為主的口語評價。從評價時間來看,口語評價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從評價內容來看,包括對學生用祖國文字進行聽、說、讀、演的技能和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進行檢測;從評價方式來看,是由師評、生評 、家長評,自評與互評有機組合進行:從評價性質來看,包含進步測試、診斷性測試、學業成就測試等多元性質的測試;從評價的功能來看,”形成“和”改進“是口語評價的主要功能。
二、小學低段開展語文口語交際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實事求是,以評促教。
評價既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做檢測,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情況的觀察、記錄與周期性的檢測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反思教學和輔導學習困難學生提供第一手材料,從而能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有效地修正完善教學行為。實事求是能保證這兩方面工作的真實性。
(二)、鼓勵性、以評導學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學生排隊或區分好壞,而是為了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評價要堅持鼓勵性原則。評價目標能統領整個教與學的過程,因此,平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要評價的內容、形式和難易程度,給他們指明學習與復習的方向。譬如:在一年級學習拼音時跟小朋友明確課后兒歌的朗誦是一個評價的內容。那么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自主、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拼音的拼讀能力,從而達到以評導學的效果。
(三)、尊重個性,促進發展評價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立足學生,促進發展。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客觀存在差異。因此,評價的內容要全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充分考慮、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需要。在出題時,考慮學生水平具有差異性,分層次命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題目,使學生在每一次的評價中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結合評價是一件嚴謹的事,在制定評價原則、實施方法,確定評價內容,做評價分析時都要有科學性。而在評價形式和組織方式上又可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使評價也是師生樂與參與的活動。所有評價活動本身要生動、有趣,如可用游戲、搶答、表演、比賽等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使學生對活動形式產生直接的興趣。其次,要創設民主、輕松的測試氛圍。測試往往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焦慮感,適當的焦慮能使其保持學習的熱情,但是,過分的焦慮則會阻礙學習的成功。進行口語評價要求學生即時發揮,而且要與評價者進行面對面的接觸,給學生造成的焦慮情緒通常會比筆試的大,所以在設計和組織口語評價時,要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五)、評價主體多元化由學生、家長、老師共同參與學習成績的評價,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較好地起到激勵的作用。
三、低段語文口語交際評價的類型及操作方法
根據評價的目的、作用及時間,可把口語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平時參與課堂活動表現的評價和階段性口語測試。平時可建立學生學習檔案記錄他們在各種類型的口語評價中的表現。
在課堂上如學生能積極參與某項活動,教師可即時獎給學生一個笑臉;在階段性測試中學生獲得幾星級,就獎勵學生幾顆笑臉,進步顯著的學生可另外再獎勵一顆笑臉。當學生收集到10顆笑臉時和老師換一個他喜歡的小寵物,讓學生把這些寵物貼在其學習檔案中,形成一個坐標動態曲線圖(縱坐標為所獲得的寵物以及對應等級,橫坐標為不同的時間段,如兩周等,詳見圖1),再結合評語的形式定期向學生本人和家長報告,向學生反饋其學習表現,對于有進步的或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研究表明,學生在追求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如果能及時得到反饋,即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并適當進行表揚和獎勵,能明顯地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6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體育館參加了廣西第xx屆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4節習作指導課、3節習作講評課、2節口語交際課、9節課的執教老師,為與會者獻上了風格各異、活潑生動的課堂場景;陸云主任以及其他專家的引領,則從理論的高度和操作的層面上提出了習作教學的“本然”、有效性、研究與評價方法,為大家指點迷津、解決困惑。現在,我結合上課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淺顯體會。
一、走進生活,真情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練筆,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對生活的積累。生活是一部無字書、萬花筒、展覽館,其間有豐富多彩的寫作資源。因此,學生習作必須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這次習作和口語交際研討課,老師們都能緊扣孩子們的生活實際選材,如《秘密》、《聽一聽快樂音符——聲音的觀察描寫》、《場面描寫》、《……老師》、《聽不到的的話》、《你說我猜》,這些習作和口語交際的選材走進學生的生活,是學生親身經歷的事、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學生有話可說,有切實的體驗,有真實、自由表達的廣闊空間。
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寫好文章的金鑰匙。此次活動,很多執教老師在習作方法的指導上都做得很出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開啟學生思維起著重要作用。
如《聽不到的話》一課,上課伊始,老師先播放課件,把學生帶入其中,為下面觀察、認識、描述、思考“聽不到的話”做了很好的鋪墊。《場面描寫》一課,巧妙地以游戲為線索,營造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情景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聽一聽快樂音符——聲音的觀察描寫》一課,用播放各種聲音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傾聽聲音,展開大膽、獨特的想象,讓學生樂于接受,主動表達。
2、想方設法,打開思路。
調動學生生活積累,培養創新的品質,寫出個性,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與習作教學的追求。張永紅老師的課,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他利用多媒體,出示了《開國大典》、《緊急集合》的片段,以此打開學生思路,引發表達欲望,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盧瑩老師通過句子補充訓練、學生發言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把平時收集的各種資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啟發,幫助學生打開選材思路,有了這一基礎,學生的思維活躍,寫(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現象的發生。
3、重視評改,反復讀改。
懂得寫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對學生的作文也同樣如此,“改”文章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新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讓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次研討會上的名師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評改能力,教給學生一定的評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后,教師都注意了讓學生進行反復“讀改”。通過讀改發現一些基本問題,如:漏字、語句不通順等問題進行修改,并進行簡單的潤飾,使文章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師們不但注意讓學生自評自改、而且注重讓學生互相評改、老師的指導評改。評改時注重展示了全面優秀的習作,展示習作中閃光的詞句段。學生的習作不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過100分。
三、夸獎學生,體驗成功
每個學生由于個體差異的不同,對成功的體驗也不同,對于優等生,他成功的體驗可能是一次優秀的作業成績,或者是“三好”學生的榮譽,對于學困生,他成功的體驗可能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表揚,或是作業本上一句贊美的語言。因此,教師應對每個學生每一點成功都給予表揚和肯定,時時處處激勵他們。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又使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產生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正是創新的原動力。在這些課上,這些老師們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知道好的學生是夸出來的,但他們對學生的夸獎,絕對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發自于內心的。例如:潘老師讓學生點評,學生一時緊張忘詞,老師說:“等待也是一種美麗。”讓學生不再著急、緊張,慢慢回憶。另一個學生發現了學生作文的詞語用得好,張老師又是這樣鼓勵他的:“你有敏銳的目光,善于發現同學的優點。”還有學生說他喜歡同學的描述層次清楚時,鐘老師贊美他說:“你真是太能干了,連文章結構都看出來了。”還有一個學生說自己猜出是哪位學生的原因,鐘老師夸獎他:“你真是善觀察、細心的孩子。”……正是由于老師們的發自內心的贊美課堂使氣氛活躍起來,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才能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教學搞得有聲有色,共同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看到了國內優秀教師上課的風采,江浙、香港地區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國的前面,他們的課堂教學充滿著人文主義思想,課堂氣氛民主、和諧,師生關系平等、融洽,教師具有很強親和力。上課的教師綜合素質高,應變能力強,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學習,能夠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回答,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用心去體驗學生的喜怒哀樂,及時地傳遞自己的感情。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表現非常出色,常常有許多老師預想不到的回答,使得課堂教學異彩紛呈,高潮不斷。教學是真正地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而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
這正是新課程標準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的具體表現,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漸漸地縮小自己與國內優秀教師的距離。
【小學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范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5.日語日常交際口語
6.口語交際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