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1
近期比較熱門的話題“雙減”作為老師的我們更關注這些字眼,今天我們又仔細的學習了有關的文件和學校的文件,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思。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根據國家政策構建教育的良好生態,把教育歸還學校,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減少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減少家長的焦慮情緒,以學生文本,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進行優質的作業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學習,同時開展多樣的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擴寬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充分利用身邊的社會資源和自身的資源,同時國家也在第一時間更新了線上的免費資源,這在無形中也是給與了極大的幫助,同時對校外的機構也進行嚴格的審查,扎實的做好每一點,看到有關的政策,我們會發現在雙減的過程中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或者史不必要的負擔,把優質的留下來,把劣質的減下去,這也在無形的減輕著家長的負擔。同時在學校方面不允許給家長布置作業,作業的減少和作業基本在校完成,同時更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去進行。
在這次雙減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優質,高效已經成了我們的重要的組成,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去完善自己,去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高效,同時也增加自己的能力,更大限度的去盡到自己的力量。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2
面對“雙減”政策的下發,教師內心多是惶恐不安。至今“雙減”已實施了一段時間,縱觀這段時間以來出現的問題,針對“練習”有以下思考。
練習的本意,是鞏固所學并查漏補缺。作為教師,我們課上課下讓學生練習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練習?又是為誰練?
或許每位老師都會說,練習是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練。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組織的練習都是為了學生的考試而練。于學生而言練過了,就行了,于教師而言“練”就要有練的效果。
數學的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尤其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沒有了考試數量的鋪墊,教師對于學生的學情掌控心理沒底。如何突破這個現狀?這無疑就需要我們將目標轉向練習設計。
首先,學生不是解題機器、考試工具。所以對于練習,我們不應只關注練習課容量及練習題量的多少,而是需要關注思維含量的多少。
教師對于一次次的題目設計,一個個的問題提出,一次次的學習活動安排,我們能否換一個視角:如何設計比較大的問題,把學生帶人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想法呢?不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又怎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呢?
這就要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思考方法的指導。教學中有的學生對問題的改編停留于表層的欣賞,有的則深人思考改編問題的合理性。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裝上“鉤子”,讓學生把知識建立起聯系。同時,教師要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他人的想法,在自己想法與他人想法之間建立聯系。
教學中,我們因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多思考,讓練習因思考,不再是“冷冰冰”的。通過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的思維含量激活學生,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數學思考的酸甜苦辣咸,享受智力活動的振奮與愉悅。
數學練習課,比“練”更重要的是“思”,讓我們給予學生較大的思考、展示、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覺得數學越學越簡單,讓教師覺得學生學數學學得越來越不簡單。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3
為了嚴格落實雙減政策,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針對學生作業完成進行了深入思考。教師是學生平等中的首席,更是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尤其是班主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與行為習慣是實現班級高效管理的關鍵。班級管理需要精細化,精準到每件事、每個問題。近期的作業問題引發了我的思考,孩子們有延時課后時,作業為什么還會出現拖拉、質量差的情況,帶著問題進行了實地作業考察與反思,制定出相應的作業管理辦法。
首先,對班級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調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做作業時長和作業量的承受力。經過一番溝通,班級有一半孩子作業完成時間較晚,個別同學作業完成困難。基于此,一方面與各學科老師溝通,各科作業量的減少,我擔任的數學學科,作業進行分層設計與布置,每天練習分為必做題和挑戰題,這樣優等生和后進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我與那些作業困難戶深入溝通,找到問題癥結,延時服務時間大約1小時多,學生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作業,只有小部分學生由于磨蹭、拖拉造成作業完成不了情況。針對這個情況,我和學生們約定,隨機抽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時間,超過9點甚至達到10點的同學,需要當天在學校完成作業后才能回家,由我親自計時,一起尋找問題原因。
接下來,進行作業完成情況觀察,果然,大多數孩子積極完成作業,很多孩子在中午或者延時主動找我批改作業,在我以為孩子們都能完成任務的時候,小加主動來找我,說:昨晚作業10點半寫完,由于自己貪玩導致超時,今天要留在學校寫完作業。我先是一驚,更多地是驚喜,沒想到孩子把作業約定記在了心理,并且能有效反饋自己的作業情況,值得慶幸地是小加能主動發現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當天,我決定陪小加多寫一會作業,執行之前的約定,天漸漸黑了,小加的大部分作業完成了,從他的臉上看到了喜悅的表情,我想孩子內心特別期待自己的進步,每個人都有變好的愿望,這是人的本能。考慮到天黑較早,我聯系小加媽媽,讓小加回去完善余下的內容。
下班后的再次思考,盡管小加為自己拖拉作業習慣找了這樣的方法,但我想習慣養成是一個持續、全面的過程,留校不是一個高效的方法,關鍵是讓學生養成高效作業的習慣。隨后,我和小加媽媽溝通,進行家校聯合教育,幫助孩子減輕書包,真正實現雙減。在學校,我提高對學生的要求,至少完成2科作業,達標發未來星,不達標一起找問題,并且留校補齊。在家里,請家長加強監督,多陪孩子寫寫作業,給孩子定時,達標表揚,不達標找原因。在班級內張貼作業時間達標表格,統計每個孩子的作業完成時間,結合各學科情況,給出時間范圍,學生對照標準進行作業完成情況整改,提高效率,改掉拖拉作業壞習慣。
我相信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有了明確的作業完成目標,做好自我監控反饋,養成作業完成反思習慣,能在不斷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中養成高效作業的好習慣,班級管理才能真正精細、高效,雙減才能真正落地,讓學生快樂成長。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4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視化教育行為,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保障每個兒童的健康成長作出的重大決策。實施"雙減”政策,不僅是對我國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
“雙減政策”有利于國家教育朝著一個良好的方向發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下國家因教育內卷而產生的教育焦慮。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秉承以學生全體全面發展為中心,著眼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升整體教育教學質量。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應該由傳統的“教書匠”轉變為“專家型”“教育家”型教師。熟悉課程理念、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以及如何讓學生學的更好的學習方法。做到“兩基兩全”,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基本能力,面對全體學生使他們全面發展。
二、教學過程
新課改強調教學要從“注重結論”轉為“重結論的同時更注重過程”。不僅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讓他們明白為什么是這樣;作為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如何巧妙構思自己的課堂,使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和參與感更強。
三、課后服務
充分利用“因材施教”教學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的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布置作業上要注意分層,遵循“最近發展區”原則。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是國家針對教育提出的利好政策,作為教師應該深入貫徹其思想意識,踐行到位;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教育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5
雙減政策已落地兩個多月,周末的學科輔導已停止,學生確實多了更多玩樂的時間和進行藝術培養的時間。學校確實成了學生學習的主戰場,這對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作為教師對雙減政策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作業評價要多元化。
既然學校成了學生學習的主戰場,那么每一節課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和知識運用的技能,不能只為學會知識而學習,而為學會學習而學習,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一個裝著豐富知識的人,而是要培養一個會學習的人,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自發的提出、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激勵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學習。
要激發學生探索欲、求知欲、研究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作業設計要多元化、多樣性,可選擇性強。教師要深入研究學情,精準分層,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嘗試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等多種開放式作業形式,因材施教,杜絕機械重復的無效性及懲罰性作業等,進行作業形式多樣化研究。同時還要整合教學資源,改變教與學的方式,運用高效、趣味的授課平臺資源,新穎創意的學習方式(如新聞采訪、問題調查、志愿活動等),有效溝通和利用周邊社區、工廠、人文景區等實際深入社會,課后作業內容除了雙基練習,還要有靈活的主題活動、項目學習、特長發展,進行作業內容創新的研究。評價方式要多元化,不能只依據考試成績,將各學科學生的各類作業納入學分,以學分制來,評判一個學生學期的學業質量。
學校教育要想有所改善,讓雙減徹底落地,必須改變學校的現有教學生態,除了以上教師個人的改變之外,當然也需要學校的考評制度和教體局的考評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
二、教師的業績考評,成績不再是主要標準。
雙減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校內外學業負擔,但如果學校考評教師業績的制度不變,中高考選拔人才的標準不變,還是成績一俊遮百丑的狀態,雙減政策注定無法在學校扎根,教師之間的'內卷依然很厲害,因為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業務能力不強,就意味著教師要被淘汰,這種生存危機會促使教師之間惡意競爭,所以考評制度不改想減輕學生校內負擔是落不到地的。
三、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的考評也可以采取多元化評價。
之前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的評價,往往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參與度和教學成績、德育和安全等幾塊內容,雙減政策的實施,切實落實減輕學生校內課業負擔,個人覺得也必須相應的改革對學校的各項考評規則,之前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往往只是學校特色建設的一個亮點,趙只對學校考評添加了印象分,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如果將延時服務學校所組織的社團活動以及學科素養類的活動交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考評,考評結果可作為學校的加分項,細化職高分流和普高錄取在學校考評中的占比,這樣就會給學校指明管理和發展的方向,更方便學校領導統籌安排工作。
四、辦好職業學校,讓分流真正為學生迎來技術手藝創造的精彩人生。
如今中考1:1的分流政策,逼的家長之所以不擇手段,內卷激烈逼著孩子非上高中不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職業教育做得不夠好,不僅師資力量不如普高,而且校園管理也不如普高,這就成了家長憂心學生前途的一個最主要因素,要想讓雙鏡真正落地,辦好職業教育,破除家長焦慮,不上大學依然能夠過好精彩人生,學好一門技術,也仍然可以成為大師級的人物,同時政府倡導社會各個企業也要提高對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那樣的話上不上高中又有什么什么呢?
以上是我對雙減政策的幾點思考,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自己的一點兒想法,我想我一見小老師都能想到這些,我們教育管理的英明領導們一定想得更多,看得更遠,相信隨著不斷摸索,政策不斷的深入,我們一定可以讓雙減政策真正成為學生成才的福音。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6
本次“借力雙減新政,深耕輕負優質”課堂展示課既展示了新入職教師的專業水平,也讓各位老師在觀課的同時進行了學習與交流。通過本次學習我倍感壓力,因為新老師們的課堂掌控能力與曾經剛入職的我來比強很多。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作為老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與時俱進,不斷地向更專業的教師前進。
通過聽課,我學習到了許多好的課堂環節,比如結合所學生字進行游戲,既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對生字的運用。
正值教育改革之際,“雙減政策”開展的如火如荼,曾經埋在作業堆里的老師和學生終于有機會抬起頭看一看教育的詩和遠方。
文件規定“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作業”這既是一種身體的解放,也是對學習質量的反向推力。不能寫作業,如何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與練習呢?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便開始了思考。升入二年級,學生需要學寫的字多了,但書面家庭作業卻沒有了,這要怎么辦呢?
我的辦法是利用在校時間,讓同學們在學校利用自習課、午自習時間進行練習。讓課堂書面練習代替家庭書面作業。但在家庭作業方面我也沒有放任不管。除了每天固定的課外閱讀,我還會布置其他的讀書作業。讀書作業的檢查通過課堂學生的回答、以及課前統計作為參考。課前統計主要是在課前按照作業項目進行詢問,全部完成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紅花獎勵。在這里,我給予了同學們信任,同時也在培養學生“學習主人翁”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無論老師是否檢查,都應該完成。
在今后的教學中,雙減政策會持續深入,“減負曾質”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點。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是有效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有趣有效的課堂方能保證孩子們聽課的注意力。一堂課學生能專注的聽與思,那么教學效果就有了保證。
二是聯動家長,用心培養學生習慣。最近很多家長私信我能不能布置書面作業,很顯然我作為老師是支持國家政策的。那么沒了作業,家長如何找到輔導孩子學習的支點呢?我將會繼續引導家長把重心轉移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上來。比如預習、復習的習慣、訂正梳理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運動勞動的習慣等等,以及引導家長學會發現孩子的特長并重點培養。
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是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卻不是唯一一條路。借力雙減,發現學生的不同,把學生當作獨立發展的人來看待,把作業當作培養人的途徑而不是單純提高分數的工具。減負增質,增的不是分數,而是一個人是否走出校園能夠適應社會,有健全人格,成為有“質量”的公民。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7
社會人群就是一個金字塔,永遠只有少數精英站在塔頂,也必須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來構建塔基。教育和學習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熱愛國家、獻身民族的人。作為家長和教師,最重要的是善于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孩子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雙減政策”背景下老師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1.“雙減”的目的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恰恰相反,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知道,在學習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時間越多,所獲得的知識也越多、能力也越強。但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重的學習負擔又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學什么、怎么學、學多久,就成為教師們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保護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是孩子們愿意學習的前提條件。前面談到學習的三大動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生存動力和精神動力是大多數孩子暫時還體會不到的,因此,興趣動力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老師,學科作業的設計必須以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前提。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是保護孩子們學習興趣、保證孩子們學習效率的根本條件。大多數孩子不喜歡作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簡單、重復、數量多;三是枯燥、乏味、無樂趣。針對第一個原因,教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個性化作業,讓不同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起點的作業。針對第二個原因,教師要設計出能體現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訓練效率高的梯度作業。針對第三個原因,教師要盡可能設計出有趣味的作業內容和作業方式,尤其要在學習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強和落實作業完成的過程性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往孩子們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往往通過“搜題”的方式獲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結果,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量搜題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按照作業進度計劃、利用當今發達的資訊方式,及時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指導。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兵教兵”的作用。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8
新學期還沒有開始,雙減已經走進每一個鄉村城鎮,每一所學校,落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茶余飯后繞不過的話題。
朋友圈有各種段子,千姿百態。我很佩服段子手的立意和角度,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內心世界。不過,觸動我的還是現實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和聲音。上海建平中學兩撥家長的劍拔弩張、周邊兄弟學校老師被告后的無奈與悲涼。
從教二十多年的我,從雙減政策出臺,就開始思考,我們的教育生態究竟想要哪種?最終要走到哪里?又該如何走?是在尋求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杜絕內卷?還是真正實現社會各種人才的分流,防止躺平?
清楚自身能力不及,思想高度不夠,感覺有些問題自己還沒有看透,雖然在不折不扣的執行,但,看到的一些現象,總還是止不住觸碰我的思考。
周六晚八點左右,跟妻子逛超市,發現幾個穿校服的孩子,很驚訝,妻子說最近,不是周末她也經常能見到晚上逛超市的學生。我感慨孩子開始有自由的時間,每天都能充分融入、感受生活,而不是生活只有單一的學校,我們應該為雙減點贊。她接了句,說不定,以后晚上跳廣場舞的可能都不是大媽的專場了。突然我就不知道怎么接了。
出了超市,我們沿著衛河路往北走,想去龍湖邊看夜景。剛走到湖邊,聽到石子碰撞電線桿的聲音,尋聲看去,又是兩個學生模樣的孩子,手拿彈弓,不斷的做著瞄準射擊的動作,說笑中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情,像極了兒時跟小伙伴的童年時光。調侃說,陶淵明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妻子說,學生都不寫作業,晚上出來練手,如果哪天,把彈弓申請奧運項目,不定他們順便還能拿幾個冠軍回來。我啞然。
她說班里周三有個孩子,向教育局打電話,告班主任違反了教育法第73條……妻子和同事都很震驚,說老師們現在很小心,說話非常謹慎、作業盡量沒有。說實話,我至今不了解73條是怎樣的條例,可是,這個數字和故事似乎讓我看到了超市、湖邊孩子背影的背景。
1976年出生的我,童年的記憶中,除了不看課外書,全部都是自由自在的撒野瘋跑。抓蟲、玩水、抓螞蚱,悶紅薯、地里刨茅根,樹上夠槐花,偶爾割草放放羊算是干了大事兒。捉迷藏,除了沒有像草房子里桑桑藏在棺材的經歷,草垛、墻角、地窨子可謂是能藏盡藏。如今想起來很愜意的童年經歷,碰上當下一樣晚上自由的他們,原本很欣慰和舒服的兒時感覺,如今怎么突然不再是那個味道?
我想到了老家一個近門姑姑的三個孩子,兩個哥哥是銀行高管、老小比我還小一歲,現在是寧夏大學的教授。小時候,我的記憶中,他們家住老城,是我們家城里唯一的親戚。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姑姑家,我看到他們家堆著很多的書,其中有一本彩色的《西游記》繪本,講的是偷吃人生果那一段,那個場景我記憶特深刻,因為臨走我都戀戀不舍。這是我第一次有了對書的渴望,可是,我直到高中才有了自己買的第一本課外書。
對比和我同齡,一起長大的十幾個伙伴,現在只有我一個人上了大學。
我想到了姑姑、母親和小伙伴的母親。從現在的工作我想到了兒時我們各自的家庭。姑姑和母親都很重視我們的教育,只是家庭條件不同,姑姑有更豐厚的條件給她的孩子買書讀,而且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
記得有人這樣表述:“一對熱愛讀書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貴人,會潛移默化地把閱讀習慣根植到孩子的骨血里”。我很認同,尤其是最近認識了一個高校的老師,酷愛國學,在他的影響和陪伴下,11歲的兒子用古漢語寫了一本書。
雙減之下,究竟減去的是什么?減出來空出來的時間,又該做什么?我想,這對所有父母、老師、孩子、甚至社會,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驗!
【教師學習雙減政策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