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集錦8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3月14日,九山初中一行17人赴xx二中觀摩學習,我有幸身在其中,深感榮幸。以下是我的幾點感受。
一、名校并不一定是現代、豪華建筑的代名詞。走進xx二中校園,映入眼簾的樓群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豪華,走進教室,內部裝飾也不現代(沒有重新裝修)。但是整個樓群布局非常大氣,教室內的教學設施比較完備。有一個細節:每個教室內掛著一支教鞭!這也許給追求現代教育的一些教育者一定的啟示。
二、校園文化氛圍濃厚,班級文化建設豐富多彩。每一座樓都有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名字(海納樓、篤行樓、敏學樓、唯真樓、啟智樓),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個彰顯班級特色的班名(宏志八班、問鼎二班、追夢五班……),學校的宣傳櫥窗內,各班走廊的展示墻,教室內的黑板旁,講臺邊,書架上,學生們的書籍、筆記本的扉頁上,甚至在洗手間里…處處都有勵志的話語,處處都有教育的體現,處處都在彰顯學校的文化!每個班級外的班級文化長廊都是由學生自己搜集材料制作而成的,內容豐富,富有時代氣息、生活氣息,體現了班級的精神風貌和特色。教室內的班級文化同樣精彩紛呈,角角落落都有勵志格言、班級宣言以及學校、學部、級部、班級的活動材料。這與有些學校為保持教室內的整齊劃一不讓隨便張貼東西形成鮮明對比。
三、成型的“27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實用的師生共用學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271”高效課堂的內涵
(1)學習內容方面:20%的知識——自學能會,70%的知識——合作學會,10%的知識—老師教會。
(2)學生組成方面: 20%學生—特優生,70%學生—優秀學生,10%學生—待優生,
(3)271課堂模式的時間分配及內容安排:
20%(約10分鐘)—教師指導、點撥、答疑 ;70%(約30分鐘)—學生自學、討論、展示;10% (約5分鐘)—學生自結、鞏固、檢測
(4)“271”高效課堂的五個基本步驟:預習自學,自主探究;完成學案,訓練應用;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展示點評,總結升華;清理過關,當堂檢測。
在xx二中271的高效課堂上,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策劃人、導演,總之課堂完全的交給了學生。在這種課堂中師生情感交融、共同創造、共同提升,教學相長;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學習成為享受,快樂寫在臉上,學習效益當然大幅提高。
xx二中的師生共用學案(預習學案、課堂學案、檢測學案)也是非常實用的,并非一日之功,這需要學校經濟基礎上的強力推進,需要全體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持之以恒的鉆研教材、不斷總結的耐心。否則,課堂不敢成為開放的課堂。我認為要想成型至少需要3年。
四、精細管理。有幾個細節:學校辦公室外張貼著“今日值班安排”,從帶班領導到值班水電工都在“今日值班安排”上,這樣,有何事就可直接與這些人聯系,便少了很多中間環節,提高了效率。學校的塑膠籃球場地外貼有“塑膠籃球場地使用規定”,廁所內張貼“廁所使用規定”。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學校管理之精細。
xx之行,開闊眼界,然何時始于足下?必須從我們的教學實際出發,針對學生實際,制定適合自己學校的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計劃。先轉變觀念,再付諸于行動;先學形式,再加內容;加強學生、老師的情感教育,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細化管理,持之以恒,才能打造出我們九山初中自己的高效課堂,才能打造出我們自己的九山初中!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歷史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施已有好年多的時間了。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相信“課改”這一名詞在我們的腦海里以不再陌生,他悄悄地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千萬師生的真實生活.為完成這一光輝而艱巨的任務,不讓自己被歷史潮流 淘汰,我們教師必須轉變舊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陳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學習,永遠做個新老師。經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以及在教學中的運用,我對新的教學改革有了更高層次認識。
一. 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講到其總體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編寫上,則拋棄了過去的“難、繁、偏、舊”的內容和專業化、成人化的內容,真正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在新課標的課程目標設置上,更加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培養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寬容和尊重”、“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改變過去那種“一考定終生”的單一評價模式,轉而關注對學生的綜合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老師出題學生做,而是將教師的評價、小組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家長的評價結合起來。在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但更關注的是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不僅要重結果,但更注重過程,要看到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讓他們覺得自己“真偉大”、“很了不起”。
二. 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
1.有“傳授型”向“導向型”的轉換
以前課堂上的情況是:40分鐘老師一個人講完,滔滔不絕、一氣呵成,還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老師挺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只要你們跟著老師的上課、復習的步伐,你們一定能考一個好成績”。學生則一個個無精打采,小話不斷,呵欠連天。課改之后,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象一個導演,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組織、引導、示范和協調的作用。我們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將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讓他們改變“學歷史只要背就行”的觀念。
2.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教學,寓“學法指導”于教學過程之中
歷史課本中有許多現成的結論,如“……的歷史意義”“對……的評價”等,學生有的并不贊同,有的不明所然。這就要求教師將得出結論的過程、自己的思維過程盡量的暴露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分析、討論中來,引導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究知識。
3.利用課本中的活動課和學習與探究內容,有計劃的開展歷史課的研究性學習。
新的歷史課程改革在內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許多的學習與探究的內容和4節活動課,這些內容不注重結果,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社會實踐等活動。要達到理想的目的,教師必須在“導”字上下工夫了。從別的實驗區反饋的信息看,這些內容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從不同的途徑力求解決問題,這就為開展研究性學習創造了條件。
4.由“專業課”向“綜合課”轉變
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復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教育也必須向這個趨勢轉變。作為歷史教師在從事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努力尋求歷史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點,突破學科的封閉,使個學科相互滲透,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事實上,有的實驗區已經開始了綜合課的實踐,如深圳南山區開設的《歷史與社會》,就綜合了各學科的知識。
三. 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1.自主(參與式)學習:各種各樣的調查表明,歷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但歷史課卻是學生不喜歡上的。糾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學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通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而是通過老師的灌輸被動的來獲得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課改要求這種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如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分組或集體討論;通過各種方式查閱資料;布置的作業是諸如觀察、制作、社會調查等實踐性作業;在活動課上放手發動學生,從組織、主持到課程的實施都交給學生,老師在旁邊協助;讓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當中等。教材第一課的活動建議:“想象北京人的一天”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
2.合作學習: 新的課改中特別提現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新的課改目標中有一點是(讓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事實上增設的學習與探究課說明了這一點。在活動課中,要求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學生有明確的分工,在共同的任中有個人的責任;小組的成員要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建立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等。這種合作的學習完全有別于以往的學習。
3. 探究性(創新)學習: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在新的課改中,特別強調用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悟。為此,新的課標提出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建議”,鼓勵學生勇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歷史問題。在評價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的。
在新的課程改革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都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的今天,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我既感到欣喜更感到壓力的巨大和責任的巨大。成為改革中的“弄潮兒”不容易,成為其中的勝利者更難。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轉變觀念,充實自己,迎接挑戰。
課程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已開始嘗試。課堂中真正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還需 要我們教師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師的輔助作用。我們還需不斷的探索和總結。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這段時間再次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語言應簡明扼要、準確、生動等),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范、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如板書編寫有序、圖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我們的課堂還是師道尊嚴,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馬上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氣,師生關系一定要開放,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系。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臺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課堂提問注意開放性。開放性的提問,沒有統一的思維模式與現成答案,學生回答完全是根據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會是豐富多彩,這可以作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根據這些答案給予肯定、或給予引導,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在教師的肯定或引導中得到提高。要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對教育過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對這種動態生成的把握。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四、變“教師說”為“學生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從xx年9月起開始進入見習期教學,教育局為提高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為我們開展的網絡學習的平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收益。通過持續的網絡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進修校老師的授課及專家學者的講學為我將來的工作初步地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面對我們這些剛剛上崗的新教師,學校領導為我們考慮的非常周全。從始業教育到專業成長,從師德學習到班主任培訓,從教師教學工作,到學生學習常規、學生的心理探究教師師德、禮儀的講解,面面俱到,細致入微,在各方面對我們加以培訓。讓我們樹立起師德觀念,規范教學過程,從而邁好第一步。
通過對幾種教育法規的學習,我了解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并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后進的學生,不能采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于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但是對于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現在教育責任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教育事業關系著下一代的身心發展,關系著祖國建設的明天,是中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教師的工作責任感應該是極其強烈的,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的精力。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
光有責任感還是不夠的,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道德,是強烈責任感的體現和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著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了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培訓內容中,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部分內容我也有很多感受。到底什么是師德師風?師德, 是教師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的行為規范。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隨令不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些都是師德師風的體現。
在這一期的網絡學習中,每一個課題的講解都很有深度,每一次學習完都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昨天中心陳校長,馬校長一行到我校指導工作,期間宣讀了我縣教育局趙局長的會議講話。趙局長這次講話,讓我深受鼓舞,感受頗多。
首先局長談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在教育以人為本的今天,安全工作重于天,這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一個教育人應該無時無處牢記于心的一條日常行為準則。學校,作為一個未成年人集中的社會場所,好多事情是很難預料的,因而杜絕就更是難上加難;教學,作為一項重要而神圣的社會行為,不僅要教會學生求知明理做人,更要首先保證學生們健康成長。所以,每一個教育人都有著神圣的職責,為學生安全多考慮,為他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此,趙局長明確指出,要從人,物和行為三方面來提高學校安全工作的力度。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提高自己安全意識;讓學校相關設備能真正發揮作用;讓學校每項活動都在安全范圍內進行。本著這種理念,局長提出了不少全面而有新意的觀點,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任務之重。相信,只有遵照局長的指示,安全二字就能真正得以實現,學校教育也才有了更好的保障
接著,趙局長談到各校招生工作。由于社會的發展,舍近求遠,異地求學現象普遍,我縣生源流失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搞好學校招生,尤其是招收優秀學生已經成為學校能否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由此我聯想到了小學教育,想到了自己。在我看來,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學階段就沒有培養出熱愛學習,文明禮貌,積極上進的優秀學生,將來他們走進中學甚至大學的校門,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為學校的發展帶來不利。如果從學生走進校門的第一天開始,就搞好教育,成功也就不再遙遠。
另外,講話中也透漏出新領導對一線教師的關心重視。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教師任務,尤其是我們山區一線教師的任務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不但要考好教學,還要搞好管理,搞好檔案建設。然而,山區學校教師缺乏,好多時候是一人任多門課程,按照相關規定所做工作就非常忙碌,而且所得回報,與同是教師的一些人相比收獲與付出不相當。
然而,付出是小,教學效果不好是大,由此帶來一些列問題,并不是我等教育者所想看到的。趙局長能在此次會議中談到提到這方面問題,使我作為一名教師看到了希望。如果能按照局長的會議精神,全面貫徹,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補充我山區教師的空位,減輕壓力,提高成效,我縣教育的明天定將充滿美好的希望。
最后,講話就行風建設,廉潔自律這一當前社會熱門話題展開,對相關人員作出了明確要求和指示。局長在新學期到來之際,將這一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點,足見其對教育體系自身要求之高,要求之嚴。只有每個人都不計個人私利,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教育才能良性發展。
總之,趙局長這一講話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重新認識到身為教育者的擔子之重,任務之艱。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會議精神為指導,努力提高自己,關心愛護學生,盡職盡責,完成相關工作,為教育事業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追求自身價值的更好實現。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幾年的教學下來,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愿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愿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中專生。
我感覺要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我在這將近一年的教學工作,有了以下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于爾,爾不可忘。爾有德于人,爾不可不忘也”。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我有幸到武漢電教館參加了“全省農村遠程教育項目市中心學校項目管理員專題培訓”,并取得了結業證書。在四天時間里,我一共學習了4個方面的教程并聆聽了關于遠程教育資源介紹及網臺的應用等的講座。通過短短四天時間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這次學習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加深了我對計算機以及當今遠程教育技術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還讓我認識了很多老師、朋友,我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深刻理解了要真正學好一門技術是多么不容易,任何一門科學技術知識的學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這需要不斷的親身實踐,不斷的總結,這時才真正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義。更何況在當今知識更新頻繁的社會,從事遠程項目管理員更應該有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意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單憑一兩本書籍,不通過頻繁的實踐摸索,很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成為時代洪流之中的犧牲品。所以我時刻告誡自己學無止境,我會始終堅持這一點。
在培訓期間聽了三位老師關于flash8、word、excel、powerpoint等課程。對于我來說,每個軟件都很難學,要想學得精,只有課后的操作練習。雖然時間很倉促,講授過程偏快,但我相信,只要我做個勤奮的學生,一定可以將這四個軟件學精的。
張強老師和楊志老師主要講的是臺遠程教育資源的介紹以及網臺常見故障的排除。張老師詳細的告訴了我們,遠程教育資源是xx年開始,當時投入了4億元;xx年年8月,臺獲國家批復并開通。過去是時間長,損耗大,而現在是響應快,交互性強,是國家直接發送,衛星傳遞+交互傳遞。楊志老師主要講的是臺的安裝及維護管理,并告訴了我們聯系的qq號及郵箱地址,更方便我們。
經過這次培訓豐富和加深了我對計算機知識及遠程教育更深一層的理解,開拓了做課件思路,使我的創新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讓我更加堅定不移地去探索和追求它。聯系到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繼續鉆研,認真接收遠程教育資源,讓老師們習慣利用現存的資源。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在教師干部作風整頓學習活動中,我認真學習了學校作風整頓文件精神,學習了《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重要內容,在學習中一邊做筆記,一邊接受領導和同事們的教育,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整風學習,對我市開展干部作風整頓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教育為主動受教育,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聽取別人的批語意見,我有如下一些認識。
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干教育,踏踏實實育人才,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參加課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創新,重視教育的過程管理,把工作落到實處,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教育教學要有雄心。教育是一項平凡而偉大的工作,系民族興衰和國家存亡。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緒,從點點滴滴做起。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對待學生要有耐心,特別對于問題學生要給他(她)機會,用發展的眼光看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精心營造育人的一片藍天。
“作為教師,用愛點亮學生心頭的明燈,開啟他們沉重的心扉,責無旁貸,任重道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知識和學問,更有堪為人師的人格和品德,有著對學生的一種無私奉獻的愛。”“教師在教會學生做人和學會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知道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作為教師,做好日常工作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及業務學習,提高工作水平,切實以過硬的本領來完成好領導交辦的日常工作,并且要不斷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積極、主動,勤動腦,多研究,力求工作上創新,有新突破。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觀,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教育實踐觀,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各項任務、工作目標順利完成。落實到工作中就是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 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全面發展。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樹人”,用心育人。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的人格力量的體現。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 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大家認為:“一 粒種子,要經過春天的播種,夏天的澆灌,秋天的收割,還有好多工序才能變成碗中香噴噴的米飯。教育學生也是一樣,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標,不再繼續澆水,不去收割,那么永遠都不會有收獲。”“讓我們一起為年輕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創造一些體驗,多賦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帶著對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對待工作要專心。要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嚴格要求自己。對所任體育教育工作,要更大力度投入時間和精力,不斷鉆研特殊案例對策,同時,要善于分析、總結,并同班主任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使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人常說:“教師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老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學校是傳播文明的場所,教師是播種文明的使者,在一切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要做到文明從教。”“育人為本,是學校辦學的宗旨,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總之,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好各項工作。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奮斗終生。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集錦8篇】相關文章: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集錦八篇01-10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集錦7篇01-04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集錦八篇12-28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集錦十篇12-15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集錦九篇12-26
有關教師學習總結集錦10篇02-20
學習教師心得體會12-23
有關教師學習總結范文集錦5篇01-30
有關教師學習總結范文集錦9篇01-30
有關幼兒教師學習總結集錦7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