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觀后感(通用20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皮書觀后感(通用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綠皮書觀后感 篇1
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開頭不夠吸引人,當看到托尼和人比賽吃熱狗,以26個獲勝時才有了看下去的興趣。之后,才進入托尼與唐·雪利一同去巡演的故事。兩個階層不一樣的人在旅途中從雇傭關系到朋友關系,體現了友誼的進化。
種族歧視沒有經歷,階層歧視也不想探討,只是電影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友誼。
產生友誼的基礎在于近距離接觸。托尼與唐同乘一車,大部分白天時間都在一起,再不同的膚色與階級也不能阻止友誼的產生。“道不同不相為謀”,道相同情誼與日俱增。他們有共同的行程,又主要在狹小的空間里,交流頻率多了,友情也就產生了。像學生們,總是從離的近的開始交朋友。上大學以前,座位的左鄰右舍是最親近的;上大學以后,室友是最親的。
友情的交流從吃喝開始。《綠皮書》里,托尼逼著唐一起吃炸雞,分享美食也是在傳遞自己的善意。生活本就是平淡的,大風大雨需要一起扛的時候比較少,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時候才是最多的。就像大學里的哥們,想表達下友情,總是以吃飯為媒介的,有時候還需要些酒助興。在吃吃喝喝間拉近了彼此的友情。開學了要一起吃飯,放假前要一起吃飯,過節了要一起吃飯……
《綠皮書》里的托尼與唐,一起走過一段路,吃過一樣的美食,友情自然產生了;我們也是,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各色各樣的人,只有同食同行的人才是對的人。
綠皮書觀后感 篇2
最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老題材,老類型,老套路,卻能把一個嚴肅的歷史問題,激奮的真實故事,用輕喜劇的形式展現出來。沒有緊張刺激的劇情,沒有燃爆屏幕的科幻打斗,卻讓人一分鐘都不愿錯過,無論是背景的色彩,還是一段段的音樂,更是整個旅途兩個男人,不同膚色,不同修養,不同地位(各有高低)彼此相吸,相惜的溫暖。
關于美國那段歷史,種族歧視,在美國南部,甚至至今還有遺毒,而且涉及亞裔。至于里面白人司機與黑人音樂家,彼此接受,改變,容納對方,類似于那部《觸不可及》并不是電影的光芒。倒是雨中白人司機與黑人音樂家彼此的爆發式傾訴,更感人:他是白人,沒有被種族歧視的顧慮,但卻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夜店見慣了社會種種的陰霾,他覺自己更像個黑人;他是黑人頂級音樂家,孤獨的住在城堡里,看似高貴,并不了解黑人同胞的底層生活,卻只是一個為上流社會的白人提供娛樂和展現自身修養的道具,可以被奉為貴賓,也同時承受著連上廁所,試衣服,住宿都受限制的歧視和侮辱,他只是不那么黑的黑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的境遇,不必羨慕或傲視,該懂得同情,包容和公平。如果有能力去改變周圍,國家,社會,世界,那當然更值得敬佩。最后引用劇中臺詞:改變這個世界,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勇氣......
綠皮書觀后感 篇3
假期里我觀看了美國的一部電影,就是著名的《綠皮書》。這部電影講的是白人托尼工作的酒吧因為裝修所以要停止營業3個月,當時托尼很窮,停業3個月會使他失去經濟來源。正好有一個朋友認識一個叫做唐的黑人,他有一場巡回演出,需要找一名2個月臨時司機,便要托尼去面試。托尼順利被錄取了,還有了每星期125美元的薪水。
剛開始的時候,托尼對唐的態度并不是很好。只不過把他當成一個有錢的黑人而已。但后來跟著托尼被唐生活中的行為一點一滴的感化。進了堂的一舉一動便開始反省自己以前的過錯,并認可了唐音樂方面的能力。從此他們關系并不僅僅是老板與員工,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在那個年代,黑人的地位很低,幾乎就是奴隸,但唐靠努力和天分,成為了一名古典音樂家,品味比大多數白人還高,但并沒有得到認可,并處處必須按照美國一本對黑人管理制度《綠皮書》上面的要求去做事。比如只能住指定的酒店、不能使用白人的洗手間、不能參加晚會等不公平的條件。這些約束給唐帶來了很多不便以及麻煩,導致未能完成所有計劃中的演出。
我認為,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希望美國等擁有黑人的國家能重視這一點。膚色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這個人的思想。
綠皮書觀后感 篇4
《綠皮書》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受雇于黑人音樂家的白人司機和音樂家到美國南部巡回演出,而遭受到種種歧視的故事,這部電影是在呼吁人們反對種族歧視。
綠皮書是黑人司機的必備手冊,里面羅列著所有專供黑人住宿的旅館。
電影里有許多場景都體現著強烈的種族歧視,比如說音樂家雪利博士在演奏完鋼琴曲后想上洗手間,而當地的管家卻讓他到來回需要二十分鐘的黑人旅館里面上洗手間,白人寧愿延誤演出,也不讓黑人在白人場所里使用廁所。甚至有一次在演出前,所有客人都在餐廳用餐,而雪利博士被拒之門外!為什么所有白人觀眾都可以在餐廳內用餐,而作為當晚主角的雪梨博士反被拒之門外?答案只有一個,就是膚色不同!
白人凌駕于有色人種之上,這是美國當時的社會現狀。即使像雪利博士這樣的黑人演奏家,在臺上用精湛的技藝,給白人們帶來美妙絕倫的藝術享受,每次演出都贏得白人們的高度贊揚,但當他走下臺后,又立刻回到了那個被白人貶低的,看不起的黑人。
白人司機剛開始對此不以為然,但當他看到雪利博士遭受種種刻意的刁難,無端的欺凌,仍堅決維護自己的尊嚴后,他的內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開始痛恨那些懷有種族歧視的人,最后甚至與雪利博士成為了好朋友。
所有人都應該是公平的,人沒有貴賤之分,每一個人都有受尊重的權利。看完《綠皮書》,我更加覺得要公平地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無論他是什么膚色,無論他來自何方。
綠皮書觀后感 篇5
《綠皮書》背景是講美國民權運動,黑人剛剛獲得勝利后,在南方地區種族歧視嚴重地區,黑人鋼琴家巡回演出踐行法律實施的艱難。
影片主人公托尼是鋼琴家唐為巡回演出臨時應聘的司機及保鏢。唐是黑人鋼琴演奏家。托尼有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家里來了兩個黑人服務人員,用過的杯子都被他丟盡垃圾桶,而為了生計賺錢做起了黑人唐是司機。
影片有非常多的對比,在托尼和唐身上種族、行為習慣、待遇等都有鮮明的對比。托尼雖然是白人但就是個小混混,社會的底層,啥不講究,能吃能喝能睡,一點禮節沒有,在黑人面前感覺有高貴的血統。唐是個黑人,受過高等教育,有貴族的禮節,在白人面前忍讓,在藝術上受到白人貴族的崇拜,但在生活上一樣還是受到歧視,住黑人專用賓館,不能和白人貴族一起用餐,白人貴族也是把唐作為一個消遣的工具。
但是唐不這樣想,黑人剛剛獲得平等的權力,在北方城市尚且還有種族歧視,在南方地區就更不用說了。他在北方城市生活的很多,但是為了黑人更多的利益及推行法律的執行,毅然決定去南方種族歧視嚴重的地方去巡演,其就是所謂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制度規定了但沒有去執行的等于零,執行也是需要刷流量的,流量多了,自然就習以為常了。
唐在巡演過程中處處小心,處處隱忍,在隨著和托尼的接觸中,慢慢釋放了自己的壓抑,結果都出事,托尼來救助。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慢慢消除種族其實,變成朋友。
綠皮書觀后感 篇6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托尼因為科帕酒吧的封停失去了職業,無奈之下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司機的工作:為一個名為唐謝利的黑人做司機。唐給他提了很高的報酬但要求托尼當他的男仆,為他擦鞋等等。經過一番波折后托尼答應只當他的司機把他安全地送到南方并不使他缺席每一場演出。
唐·謝利,是一位有文化,有素養,有錢,過著托尼羨慕的高層生活,可是只有博士自己知道,他已經活成了木偶,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白人把他當做舞臺上的木偶,捧的很高,下了舞臺同樣不把他當做同類,在黑人眼里他也成了怪物,那種孤獨只有他自己能體會,所以他在晚上的時候只能借酒澆愁;托尼沒錢,沒文化,過的灑脫奔放,可他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妻子,溫暖的家庭,這是博士沒有的。兩個月的旅途令他們各自找到了他們的歸屬,成為了朋友,也都放下了各自的偏見。
“世界上孤獨的人就是因為害怕踏出第一步”,托尼所說的這番話讓我感觸頗深,有時就是缺少了這份勇氣,才使得事情變得不那么美好。與每一個人的交往都要認真去對待,放下偏見與歧視才能贏得他人的認可。
綠皮書觀后感 篇7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想也許是關于一個男人得到了一本綠色皮膚的書,里面有一張藏寶圖。然后圍繞這本書開始尋寶。但是看完電影,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有著卓越藝術天賦的黑人醫生鋼琴家唐的故事。然而,在擁有自己的音樂廳和每天數百名觀眾后,他雇傭了一個名叫托尼的失業白人作為司機,并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南方之旅。在整個過程中,他幾乎每天都在表演,但觀眾的掌聲,嘉賓的致辭,大家的尊重,只存在于舞臺上。唐下臺的'時候,在白人眼里還是老黑,甚至是當時盛行于歐洲的黑奴。
作為他的司機,托尼免費觀看了他的表演,目睹了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個在舞臺上受人尊敬的鋼琴家離開舞臺是進不了白色廁所的,不寫字也能進白色餐廳,甚至進不了正常的更衣室。托尼對其他人對唐的態度感到憤怒,對唐放棄一個穩定而受人尊敬的演出大廳進行巡回演出感到困惑。
最后,在影片的結尾,托尼從唐的一個伙伴口中,明白了唐此行的目的。原來他此行是想用自己的力量,試圖改變白人對黑人的看法,為黑人爭取更多的尊嚴,讓黑人得到應有的尊重!當我知道這些的時候,我尊重唐!
這部電影反映了歐洲嚴重的種族歧視。與此同時,我很高興我出生在一個和平、友好、平等的國家。我國有56個民族。雖然語言、外貌、服飾都有差異,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幸福地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里。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感人至深的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看。
綠皮書觀后感 篇8
自從在網上刷到大家對綠皮書電影一致好評,并在看到連岳推薦之后,想看的興趣就愈演愈烈,終于在昨晚如愿以償。
自從嘗鮮到百度網盤下載好的片子可以實現免費快速播放,我就養成了一個“良好”習慣,看電影,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忍不住想快速播放,覺得看懂劇情就行了,而且這樣更“高效”(當然是節省時間呀)。
你可能猜到了,會有但是。是的,綠皮書是越看越有味道,快速播放會影響觀感和體驗。所以,我就破天荒地以正常速度觀看完了1個半小時多的電影,而且毫無枯燥之感。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電影的主要故事,那就是一位才華洋溢的黑人鋼琴家和一個暫時下崗的意大利白人從互相排斥到成為好友的故事。
電影所處的大背景是美國種族隔離時期。小背景是黑人音樂家因為要去南下巡演,需要招聘一名司機。意大利白人Lip 因為超高的人脈得到了這份工作。
一路南下的旅程讓兩人的感情逐漸變好,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各種不公。電影中的黑人只有在表演時才能受到尊重,一下臺就會受到不公。他只能按照綠皮書 Green Book 上的指示,去指定的餐館、酒吧。
兩個人的人格魅力也隨之展現。黑人音樂家的修養與自尊心贏得了Lip的青睞。Lip 的處事能力非同一般,這樣的能力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要的。
電影給我最大的收獲是懂得了一些道理--要工資高,受點苦也愿意。既然做了工作,我只做工作職責內的事,并盡力做好。
綠皮書觀后感 篇9
電影講的是一個白人平民給黑人精英當司機兼秘書的故事,有關友誼、有關尊嚴、有關種族。故事很幽默、很感人也很深刻,有太多值得發掘的地方,先安利一波。
因為時間原因,我只談談當看到主角唐雪莉拒絕表演那個片段時我想到的東西。
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歧視由來已久。電影設定的背景是1960年,那時候種族歧視問題還相當嚴重,黑人的權利得不到保障,而且越往南部越恐怖(實際上對黑人的歧視至今仍深刻存留在很多美國白人的心里)。
唐雪莉(黑人精英),擁有禮儀學博士學位的鋼琴演奏家。在紐約混的風生水起,跟肯尼迪成為了好朋友,但是因為他是黑人,總是或多或少受到不公正對待,所以他決定去南方溜達一圈,找找刺激,讓自己可以有勇氣直面這些不公正——當尊嚴被無視,要改變的不是別人的心,而是自己的心,不是靠著自己的禮儀和涵養而一味退讓,而是在被侵犯時有勇氣反擊。
而在現實中,一般大多數人選擇隱忍并不是因為不想硬剛對方,而是因為剛不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唐雪莉一樣,進了局子可以讓總統撈自己。這中間的不少人雖然還沒有取得唐雪莉一樣的成就和地位,但都有著跟唐雪莉一樣的信念:用實力去贏得尊重,用成就去回擊那些歧視、詆毀、傷害他們的人。
理智總是告訴他們,跟對方爭一時口快或是發生沖突并不能改變對方的看法,也不能解決矛盾,或者不能給對方以實際且深刻的打擊。所以他們常常對冒犯或是傷害自己的行為進行冷處理,當做什么都沒發生一樣,卻變得比以前更加努力。
以前,我覺得這種思考方式類似于阿Q的精神勝利法,覺得受到不公或欺負就應該反擊,選擇逃避等于懦弱,所以有點瞧不起這種思考方式。但后來我才明白其實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阿Q是在想象中完成了報復,而前面所描述的選擇隱忍的人則把受到的打擊和傷害轉化為取得進步的動力,并采取行動。
這些人善于把負面的事情與情緒化為前進的動力,因此他們往往對成功有更深的渴望,有強大的內驅力。但可以預想的是,這些人也往往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當他們真的有這樣的資源和能力給當初傷害自己的人以實際和深刻的打擊時,他們卻往往不會這么做。因為他們已經把傷害過自己的人遠遠地拋在了身后,再也不會有交集。甚至有些人會選擇遺忘甚至感恩曾經的傷害。
我佩服這樣的人。
但是,一味隱忍完全不會發火,把所有東西都裝在心里,通常如果被別人認為是一個不會發火且沒有立場的人,那么別人就很容易把火發在這個人身上,把他當作出氣筒。
所以面對不公,一定要“發火”,不一定能讓正義得到伸張,最起碼向別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總的來說,在缺乏力量的時候,戰略隱忍是必要的。
說的糙些:面對不公,打得過當然要打;打不過,可以先跑但也得回頭罵兩句。
這樣才是一個可愛且有魅力的好人。
綠皮書觀后感 篇10
開頭因為俱樂部關閉了幾個月進行裝修,所以保鏢托尼暫時失業了。但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差事,載一個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前往歧視最嚴重的美國南部進行巡演。出發前,托尼得到了一本綠皮書,本電影的片名就以這種不顯眼的方式出現了。
從電影里我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托尼和謝利越往南歧視越嚴重。在電影里,黑皮膚的謝利可以在白人餐廳演出收獲掌聲,但是他被禁止使用餐廳、更衣室和洗手間。因為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部,有很多餐廳是不允許黑人用餐的。他們常常把餐廳搬到了車里,連上衛生間都要仔細規劃,所以才要用到這本黑人旅行者綠皮書,去尋找一些可以供黑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
看起來“綠皮書”出版的背景里充滿了壓迫和苦難,但電影《綠皮書》卻沒有散發太大的怨氣。比起那些偏執的白人,謝利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優雅。他被人欺負以后用音樂釋放他的怒氣,他甚至對有點粗暴的白人托尼說:“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獲勝。”
你以為電影要開始說教了嗎?其實沒有,這部電影的導演時刻給你綁著血壓計,發現你血壓升高情緒過濃的時候,就給你來一顆降壓藥。而消除矛盾給我們降血壓的方式,就是粗暴散漫的托尼和儒雅傲嬌的謝利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
托尼是個美籍意大利人,他也是個寵妻狂魔。雖然性格暴躁喜歡打架,但是當他吃了26個漢堡贏了錢后就立刻交給妻子。寫的信雖然笨拙,但還是很用心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和溫柔。而謝利除了優雅以外還有一點傲嬌。
車里吃雞的情節我就不細說了,看托尼是怎么一步一步把高傲的鋼琴家,調教成在車里啃雞腿的吃雞少年的。說到謝利為什么遇見托尼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炸雞呢?是因為他不愛嗎?不是,其實是因為心理戒備過度。因為世界上有黑人就喜歡吃炸雞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偏偏不吃。謝利以前一直在刻意回避這些偏見,以至于最后使他迷失了方向,覺得自己既不夠白也不夠黑。是托尼在教會他放下這些戳人的目光,真正的做自己。而謝利也在一點點的改變托尼,讓他學會用更美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善良和愛。
就像維克多·雨果·格林在綠皮書這本指南里面寫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時刻,將有一天不必發布本指南,那時候我們作為一個種族在美國擁有平等的權利和特權。”
《綠皮書》幫我們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它用這種凝望的鏡頭消除了沉痛,用爵士樂酒吧里的演奏表達了一種身份的自由。它用糖紙包裝“歧視”,不試圖改變什么讓全世界都愛吃,并且能從甜味中,嘗到一點世界本來的味道,這樣就夠了。
平等和自由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所向往的,即使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不能完完全全做到平等和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如何抓緊“方向盤”,還需要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消除歧視、崇尚自由”一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
綠皮書觀后感 篇11
如果有兩種人生讓你選擇:
一種是擁有高雅的氣質,優雅的談吐,天生的音樂才華,衣食無憂的生活,出口成詩的情思。但卻也有著被歧視的膚色和孤獨的內心。白天坐擁澎湃的掌聲,享受他人的肯定,夜晚卻回到空無一人的大房子里獨自喝酒。
一種是有著簡單的思維,發達的肌肉,無所畏懼的灑脫,粗枝大葉的快樂,難捱于胸的正義。但卻也有著沖動帶來的懲罰和生活的拮據。因為沖動打了人,丟了一份工作,回到家還是有妻子溫暖的懷抱和孩子們的咿呀快樂。
你怎么選?
很多人說,這兩種人生我都不喜歡。我喜歡將它們二者中和一下,那就是我的完美人生。可是,人生,真的很難完美啊。
電影《綠皮書》講的就是這兩種人生的故事。過第一種生活的是個黑人音樂家唐雪莉博士,有才華,有錢,但是沒有朋友,充滿了孤獨。過第二種生活的是托尼,沒有錢,沒有地位,卻有家人,有歡樂。
我們大多數人過的都是托尼的生活,雖然我們沒有住城堡,有時還為了房租而出賣體力;我們也沒有光鮮亮麗的身份,走在大街上,沒人敬仰。可是,我們也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活得簡單而快樂。
一開始,我是向往唐博士的那種生活的,有自律,有尊嚴。可是,看到他在大雨中崩潰的瞬間,我發現,他并不快樂,他活得太拘束,太苛刻。有時,我們自以為擁有越多的頭銜,我們越能快樂,殊不知,有時,一種身份也代表著一個枷鎖。有時,正是因為一無所有,可能才更輕松,更灑脫。
放下我執,也許才能看到更廣袤的世界。如果不是給唐博士當司機,托尼不可能知道挑剔的音樂家也有背后的孤獨,唐博士也不會了解一個世俗享樂主義者的快樂。
存在即合理,我們認定的不一定是最正確的,試著去改變,去接納,去包容,可能才能體驗更多,享受更多。真的有些明白了造物主的偉大,它給了玫瑰花的芬芳,也給了玫瑰花扎人的刺。
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還有句更俏皮的話,所謂的人生,就是笑笑別人,被別人笑笑。
也許就是這么一回事吧,這是部很溫暖的電影,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綠皮書觀后感 篇12
《綠皮書》能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說實話我是有一份意外與驚喜的,當然沒人會懷疑這是一部敘事流暢,情感細膩,緩緩道來卻又充滿力量與感動的佳作,然而這部影片在討論的問題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種族主題。然而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在美國一直沒有得到一個普遍意義上的共識,所以才一直被討論呢?
《綠皮書》里的人物設定是我認為是這個劇本成功的關鍵與基礎,主人公托尼是一個意大利移民后裔,雖然也是白色人種,但是卻也遭到同為白種人的歧視,這為他建立起對另一位角色唐的同情起到了決定性因素。而唐則被塑造成了一個極具戲劇沖突的人物,身為社會身份最底層的黑人,卻從事著鋼琴演奏家這么一個出入上流社會的職業。當他在紐約的時候,身居豪宅,然而卻也沒有完全得到社會的認可,一個細節就是,當托尼在被雇傭的時候,起初并沒有被告知雇主是個黑人。當到了南方,這種歧視完全就放在臺面上了:黑人只能居住在指定的旅館里,演出的餐廳卻不給他用餐。當唐被邀請到一個莊園里表演,受到了上賓的禮待,然而廁所卻只能使用室外的。兩個個性鮮明且邏輯成立的角色在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之中,在編劇和導演的細心編排之下,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旅程,最終改變了他們自己。
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鏡頭,是托尼第一次看到唐的演奏的那一段,這也是整個電影里面托尼思想的轉折點。在劇本的創作上,編劇并沒有用事件而是選擇了用藝術的感染力來起到這個轉變作用,這種手法在音樂劇中會比較常見,在電影里則有點冒險,因為電影是畫面的敘事,但凡演員的演技或者導演的分鏡上略有瑕疵,這種藝術的感染力便無法體現,這種轉變則會無法被觀眾接受,整個影片會毀于一旦。但幸好,他們做到了,他們把藝術的感染力深刻地刻在了這部影片之中,造就了一部獨一無二地《綠皮書》。
要我用一句話來歸納影片的話,就是我這篇讀后感的標題:“藝術讓人找到了人性中真正的光輝”,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更像是一個夢想。我們都渴望和平年代,渴望每個人都幸福地生活著,但近年國際社會持續動蕩不安,歐洲移民問題,各國貿易摩擦,美國排外政策,包括這次香港的動亂,好像都在揭示一個答案:當經濟下滑,生活質量甚至生存產生問題時,所有人都只會為自己而去活著。在這種時期,《綠皮書》可能會給一些人們帶來感動與思考,但是并不能改變什么,就像影片中最后的結局,最終被改變的也只有他們自己。但是我希望“藝術讓人找到了人性中真正的光輝”這不只是一個空想,因為當越來越多的人被藝術感動,找到新一層生命的意義時,世界就會被改變。
綠皮書觀后感 篇13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62年,這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是黎明開始前最黑暗的時刻,196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宣言》,美國的30個州也相應的公布了反對歧視黑人的法律,但這30個州中卻沒有一個南方地區……
唐,雪莉是一名著名的黑人鋼琴演奏家,為了前往南方地區雇傭了一個剛剛失業的白人司機托尼,雪莉雖然是一個黑人,卻過著紳士一般的生活,而托尼雖然是白人卻過著有色人種的生活,沒什么文化,通過一些簡單的苦力活維持著生計。在一起開車南下的過程中,兩個人矛盾不斷,白人開車,黑人坐車,在那個年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人們像看動物一樣注視著這對搭檔,每到一個地方人們都無法理解為什么白人可以服侍黑人呢?從人們臉上我們看到的是不解和疑惑,從雪莉臉上我們看到的是憐憫和無奈。他們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誤解。雪莉可以被邀請上臺演奏,但他所表演的酒店卻拒絕讓他進餐和入住,人們欣賞著雪莉的美妙音樂的同時,卻打心里認為雪莉是個低人一等的黑人。
雪莉受到的不平等待遇遠非如此。許多餐廳和旅館都禁止黑人入內,警察會無事生非,甚至連服裝店都拒絕賣給雪莉博士衣服。托尼為雪莉的擺平了大多的困難,卻不能改變人們心里的想法,為雪莉的遭遇憤憤不平,而雪莉卻早已習以為常,雪莉為什么選擇來南方開音樂會,他只是想證明,有色人種并不是低賤的人種,一個靈魂的高低貴賤與膚色無關。在相處過程中,兩人開始慢慢放下偏見,找到了彼此的歸屬感,并收獲了一段長久的友誼……
“世界上孤獨的人總害怕邁出第一步”膚色、階級、性格天差地遠的兩個男人,因為音樂而結緣,因為公路旅行而成為一生朋友。改變人心有時候才華并不夠,還需要勇敢,歷史上的綠皮書(黑人行動指南)就像一顆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國社會,激起輕小而美麗的漣漪。
綠皮書觀后感 篇14
臨近三八婦女節,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因為當天下午會放假哦!三八節早上,媽媽對我說,下午你和同學去看電影《綠皮書》吧,它得過奧斯卡金獎呢!一聽是看電影,我來了興致,而且評分9.6的好電影呢!
下午和同學約好,我們來到萬達影院。這是一部喜劇,講述了白人托尼找到了一份工作——做一個黑人演奏家的司機。一路上風景優美,曾幾次因鋼琴家雪利是黑人而受排擠,托尼都保護了他,托尼也從他身上學習了很多,二人漸漸成為朋友。
電影中有許多幽默的地方讓我哈哈大笑,最有趣的是,托尼在吃熱狗比賽中吃了22個,得了第一,真厲害!托尼曾是一個極沖動的人,一發火就動手,力氣很大。但他認識雪利教授后,沉穩的教授耐心地說:“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用拳頭解決的。”他于是不再沖動,有次看到有人想打劫他們,他沒有動手,只朝天開了兩槍,嚇跑了他們。我看了也若有所悟,做人不能太沖動性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需耐下心來,細心走好每一步,做一個沉穩的人。
托尼的勇敢、自信,對教授的忠誠很值得我學習,而教授的精神,也感染了托尼。托尼在仍下一個飲料瓶時被教授阻止了,我要為他點贊。教授在遭受外人排擠和歧視時,沒有憤怒地動手,而是用出色的口才回擊他們,捍衛了尊嚴,我要為他鼓掌。當他彈奏起悠揚婉轉的樂曲時,我由衷地佩服他堅持的毅力……教授的內在美還有許多,他不易憤怒沖動,看上去英俊文靜,雖是托尼的老板,但不奢華驕傲,十分樸素。他真誠地幫助托尼寫信,圣誕前夕,托尼太太還熱情擁抱了他……教授是堅強的,雖受歧視,也很孤獨,但仍考雙手創造出美好人生,雪利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了我……
托尼這段旅程是美好的,看完電影我心中也充滿美好。真是一部好電影!
綠皮書觀后感 篇15
剛剛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的《綠皮書》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聯合執導《觸不可及》,因為膚色和階級帶來的沖突與交融,讓尖銳的人性泛起柔光。黑白膚色加司機的主仆情,更像是摩根弗里曼與杰西卡坦迪主演喜劇《為戴西小姐開車》,用一道黑色的純善,去打開驕傲的白色壁壘。
然而在我看來,《綠皮書》就是它自己。它有《觸不可及》和《為黛西小姐開車》的交互與融通,但兩部前作更多是個體命運的柔軟,而《綠皮書》不僅有膚色、階級、文化修養的沖突,還有對上層白人偽善的觸碰,以及各種穿越時空的種族和社會問題的醒思。
影片如果有幸引進,必然是要吃片名的虧,然而綠皮書三字,卻是這個故事的魂。1962年,白人至上和黑人民權運動空前高漲,黑人郵政職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為黑人出行編寫了一個類如旅行指南的小冊子,注明哪些旅館與餐廳可供黑人入駐和用餐,這就是史上被稱作黑人出行指南的綠皮書。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背景與小冊子問世同年,同樣有真人真事的依托,講述意大利裔美籍白人托尼受雇為黑人鋼琴家唐開車護航的故事。一個是白人江湖里善于處理疑難雜癥的底層老炮,一個是黑人世界高處不勝寒的天才演奏家,兩個不兼容的異世界人類組成黑白無常組合,以公路電影和巡演模式從紐約一路南下,上演了一出兩月時長的跨越種族、跨階級的戰斗情誼。
之所以強調戰斗情誼,而非《觸不可及》和《為黛西小姐開車》的友誼,是因為1962年的美國南部種族主義的大氣候,就我們華北平原冬季的霧霾,同一片天空下難有幸免者。兩人按照綠皮書指南出行,已經夠小心翼翼了,但各種危機和壁壘依舊如雨后的沼澤。
事實證明,不按照綠皮書手冊出行,是寸步難行的。唐兩次出離綠皮書指南軌道,一次去白人酒吧喝悶酒,一次去浴室尋歡,結果都挨了揍,險些不得脫身并斷送巡演。托尼一次開車走錯路,也陷入了白人警方黑人不得夜出的魔障,這一次是托尼對警察出手惹禍,唐為了脫身動用了總統弟弟的關系。
就算是在巡演規劃的路徑上,歧視也是無處不在。有錢人給他的演出報以熱烈的掌聲,但卻不讓唐用他家客用衛生間,而讓他去外面的簡易窩棚;伯明翰的接待經理表面友善禮節,唐的休息室卻是個逼仄的雜物間,且不讓他在演出的餐廳用餐。唐已經是多次在白宮演奏的大家了,卻曾因為演奏白人曲目當場被打。
影片采取雙男主的敘事,其實是個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的雙重視角。借著托尼之眼,我們看到了一個帶著有色眼鏡的美國南部世界,歧視涉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方位,而借著唐之眼,我們還看到了以托尼為代表的美國白人階級社會的落差。唐尼不僅因為是白人世界的異類高處不勝寒,還因為與黑人世界的階層落差而孤獨。托尼其實歧視也是有色眼鏡的代表者,要不是一份高薪工作的誘因,他可能一輩子沒有機會走進黑人的內心世界,領略并接受他們的才華。而通過與唐的接觸,托尼的內心世界漸次打開,精神世界更上層樓。
按照唐三重奏搭檔的說法,唐的南巡也是自找苦吃之旅,他完全可以在北部輕松賺三倍的報酬。唐執意南巡的意圖影片沒有明說,但不明而喻。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正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時期,影片所在的1962年,民權運動的火力正集中在反對長途汽車上的種族隔離和爭取南部黑人的選舉權上。作為黑人精英藝術家的唐,不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時值維克多雨果格林的綠皮書指南問世,南巡演出的可行性就差一位保駕護航的托尼。
《綠皮書》故事的次年,華盛頓林肯廣場二十五萬人聚集,同聲反對種族隔離,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發表了他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將民權運動推向高潮。聯系歷史,我們再回看唐一路的隱忍,便可見他內心那團看不見的火種。在托尼的影響下,他終于向歧視并拒絕他用餐的餐廳說不,并用拒絕演出的方式給了偽善的白人一擊。
這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之所以讓我們看得如此鮮活,是因為,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范圍內,種族歧視依舊無處不在,我們無時不刻深陷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的雙重鏡像,種族融合的使命尚任重道遠。
綠皮書觀后感 篇16
因為大家都說好,因為這部電影可能會作為一個支點產生杠桿的力量,于是我走進電影院觀看了《綠皮書》。
一線語文老師的朋友,期待我看完即評。哈哈,我回答,要看我評得出評不出了。
一位編輯朋友鼓勵我看,說這部片拿了奧斯卡大獎。
看完后,吃了點東西,然后在手機上指指點點,弄出以下內容。
這部電影,兩條線并行,一條是鋼琴家演出,一條是司機的工作和生活。
白人和黑人,在我看來,是個象征。雖然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
不同膚色的人,兩個不同世界觀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產生的碰撞、影響,起碼給到我這樣幾個啟發:1、影響無處不在,你不是被人影響就是影響他人;2、真實的東西一定會產生力量,要么感動,要么傷害;3、一切美好都在關系里,快樂是第一生產力,關系是第二生產力;4、家庭溫暖是幸福的港灣;5、愛需要及時表達,手寫信是個好辦法;6、只要是應該被改變的,最后都會被改變,視線看到現實,眼光看到趨勢;7、正流行的,都曾被嘲諷,正被嘲的以后可能會成潮;8、多樣性是上帝造世界的本意,尊重、包容、欣賞一切是一切文明人應有的風范;9、用心懂心才能動心。
意外收獲:里面有音樂和舞臺的元素,因為熟悉,所以感動。人前顯貴的人,人后誰不遭罪?
由本片說開去:我主張多看電影,少看電視劇。特別主張觀看大家熱議的電影。看電影,應該成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如同跑步、喝茶、讀書、旅游一樣。
重要補充:兩個人,一個是白人,來自溫暖的家庭,感情充沛,愿意表達但不善于表達,江湖高人;一個是黑人,孤傲冷漠,長于表達,一域高手;因為重疊,滲透,片尾時,他們彼此擁有了對方也成為了對方。
綠皮書觀后感 篇17
今天我想講兩個詞,啟程、改變。
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旅行。那么你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是步行?還是開車?還是坐飛機?
要是我的話,我會選擇汽車或者是火車。飛機太快到達目的地,卻掠過了風景。
走路又太慢,容易被景色牽絆,然后忘記了追趕目標。
但要是選擇汽車或者火車的話,就大不相同。始終都是向前開著。
掠過大片大片的荒野,然后突然看見一片綠洲,就可以停駐下來,走下車。然后盡情享受著美好的一切。
當你內心充盈了、滿足了、厭倦了,自然會想離開。然后再找你最初的那輛車。你擰鑰匙、掛檔、踩油門就行,怕來不及還可以加速,繼續追趕你心中最想到達的那個圣地。那句廣告詞怎么說的來著:心所向,馳以恒。
恰巧這個電影就是開著車到達最想去的那個地方,完成一段生命的旅程。
我所有的想象并沒有想到要和特定的某一個人共同赴那場約。這部電影恰好補足了這一點。一個黑人,一個白人。黑人禮貌,白人粗俗。黑人是boss,來人是傭工。
好像所有有趣的故事都是錯位的。因為只有錯位產生的碰撞才是精彩的、有趣的。精致的完美就像按劇本寫好一樣,沒有一點驚喜。只有大小不一的缺憾,強烈的拼合在一起,才能持續摩擦產生火花和精彩。
這一點我就突然想到郭麒麟說過的話。他說他自己的戀愛觀是堅決不會將就,我覺得那也可能拒絕了依靠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可能。
人生有幾次重大的抉擇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第一,不是你的出生。從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的家境如何。
一個是高考。憑你自己全部的努力和天賦可以讓你從容還是窘迫的選擇大學和未來的城市。
一個是婚姻。一個好的另一半可以加速你成功,可以兩個人持續的成長。陪伴著走過歲月的崢嶸和美好的時光。
還有就是選擇朋友。是酒肉朋友還是麻將朋友,還是游戲戰友,還是讀書知友,還是商業同學。
再有改變的自己的是其他的一些重大決策,就不一一細說了。
電影里,彼此都做了一個很好的選擇。從同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證明了這世上沒什么是不可以改變的,只要你去嘗試,只要有人逼你。逼你上進或者墮落。
生命就是未知的旅行啊!你不知道你的目標、你的夢想能不能實現,你能不能到達你心中最想要的那個耶路撒冷。但是你還是啟程了。相信比看見更重要吧。
既然選擇了同伴,就一路的相信,一路的支持。品格高尚,那就引領他不要亂拿東西、不要亂丟東西。
處事圓滑,那就為了他用盡一切手段,也幫助他走出困境。還要選擇理解他的不堪、他的脆弱、他的孤獨。然后盡一切可能帶著他走出黑暗,奔向溫暖。
煙有什么好抽的?朋友不喜歡,掐掉。
炸雞又有什么可怕的?朋友逼我吃,那就嘗一口,哎呦,還挺好吃的,再來一塊(真香)
文雅有什么難學的?朋友教幾次,我也會寫含情脈脈的情書。
孤獨太黑了。和朋友一起見慣了光明。我也不想在獨居黑暗之中。
改變真的一點都不難。
難的是你連改變的念頭都沒有。
朋友都沒有。
綠皮書觀后感 篇18
電影中優雅的鋼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機,一個感覺高高在上,一個太接地氣,一個收入豐厚,一個為生計忙碌,一個經常是手捧一本書,一個經常是手抓一雞塊,一個處事得體,一個簡單直接。
太多差異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都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敬業,都穿著非常得體,一路走來,互相影響、互相幫助,電影傳遞了友情的暖,還是輕松的笑,討論了很多關于人性,孤獨,偏見的話題,但沒有說教,而是用趣味傳達溫情,暖化了人的內心。
電影讓人領略了美國不同洲的風景和酒店,也讓人感觸深刻,有內涵,相對國內大部分肥皂劇來說,質量確實較高,有中心、有主線,有清晰的傳遞路線。
家庭的紐帶:家庭很重要,為了家庭男主人公愿意通過各樣的方式賺錢,養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為了賺錢愿意離開家兩個月,電影傳遞了離開家這么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會很重要,再怎么樣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里,否則就沒有他的床了。讓人不得不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
傳情的紙信:為了省長途電話費,托尼一路給家里的妻子寫了好多信,從一開始的流水帳到后面的詩情畫意,從開始的照寫到后面的自成一套,寫得已經讓音樂大師都覺得滿意了,妻子看得感動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說明交流很重要,表達很重要。
然而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誰還會寫信呢?我們或許已經失去了這個方式。
快樂是什么:是點燃一個煙,是喝一杯酒,是看一會書,是寫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雞塊,是在大眾的酒吧里彈一曲音樂,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間一次簡單的聊天,是在無垠的公路行駛。、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是自然隨性、簡單純粹的一個小舉動。
而我們如今的快樂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忙著追求物質和一些不可及的東西,或許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么:包容舉止的隨意粗俗,包括有點難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撿塊石頭那樣的小便宜,從扔掉別人喝過的杯子到同桌吃飯、共睡一間。
而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太計較一些事情,太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要有改變的勇氣,要學著嘗試。
要聽爸爸的話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象最后一頓。
孤獨是什么?不要總是一個人呆著,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么?拳頭有時候解決不了什么,有時也能解決點問題,面對別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態度和方式。
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請你去電影院看這部《綠皮書》吧,從你的視角你還能收獲很多。
綠皮書觀后感 篇19
最近不知道為什么感覺好像讀書已經無法深入進去,老是在看頁碼,好像是為了完成一本書的任務而去讀書一樣,實際上自己在欺騙自己,就像李尚龍說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看了相關的心理文章,沒有必要做給誰看,也沒有必要老是讓自己陷入不停的自責當中,應該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提高自己,靈魂是否真正得到救贖只有自己知道。
不得不佩服抖音,誰都無法抗拒,就像警察說毒品一樣,不過如果利用好了都是也能獲取一定的啟示,當然這點毒品不具備。某個小視頻提示應該看點好的電影,高曉松的大部頭《魚羊野史》提到的好多電影都沒有看過,甚至有的都沒有聽說過,我對外國人名字有點頭疼,尤其是翻譯過來的,受多年學習外語的影響,英文寫出的名字倒還是記得住,這可能就是慣性記憶的能力,正如我們的工作,看來人過四十不學藝從人體衰老的規律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來是想寫這個電影的,不知不覺中寫了不少與電影無關的內容,為什么看這部電影呢?主要還是要從如何選擇做起,一個人必須要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會提高,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思考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應該從奧斯卡獲獎最佳影片看起,于是就有了這部《綠皮書》,當時是我只是欣賞。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讓你有點黑白顛倒的感覺,電影的內容非常的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出來,一個白人司機載著黑人藝術家到處演出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就是因為他所表達的內容,一個矛盾接一個一個矛盾,讓你停不下來。
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貴、優雅、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在電影中是一個社會底層、沒有文化、連情書都不會好好寫的KTV領班,說白了就是一個打手;而印象中一定是位于社會底層、素質底下、衣不蔽體,滿嘴污言穢語,靠出賣自己的體力生存的黑人在電影中是受過高等的教育、精通多門語言、獲得過三個博士學位,并且全國知名的著名鋼琴藝術家,正如郎朗,但一定別弄混了,他是中國人。
白人司機黑人老板本身就充滿著諷刺意味,尤其電影所反映的是在那個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到處充滿著種族歧視,黑人地位低下,不能同白人住同一旅館、一同就餐即使是上層社會的黑人也要承受著歧視,忍受著無法融入高層社會的痛點,正如華人在當今的美國社會一樣。
好的電影如品一壺上等好茶,一定要仔細品味其中的味道,讓茶香在唇齒間慢慢滲入,體驗茶水一點點流入咽喉時那種回甘的感覺,電影中的好多鏡頭值得仔細體味,任何一部最佳影片都有獲獎的道理,一次很難獲取全部的信息,尤其是對于這種存在語言障礙、文化障礙、信息障礙的電影,如有時間還需要多次品味,正如肖申克的救贖,每次看都體會不一樣,都會從電影中的某一個橋段想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
一直到電影看完,也沒有弄明白的就是電影的名字,可能在看定影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細節,那就是是男主出發前從朋友那里拿到的一本書這就是綠皮書。這是一本專門為黑人定制的旅行手冊,里面列出了哪些餐館和旅館是允許黑人進入的。通過電影中時間的推移,可以慢慢的體會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
最近自己做了一件事真正的幫助了一個人,就是不知道對方是否真正能夠意識到,真正的朋友之間的友誼很多時候體現在一種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上,如果不能做到這點,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所以好多人的一生中沒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人在他的交往中都是過客,真正需要的時候只有痛苦。
綠皮書觀后感 篇20
今天看完了美國電影《綠皮書》,給我非常大的震撼,這是一部描述黑人音樂家雪利的故事,這位黑人音樂家不僅是音樂天才,他還取得了心理學和樂理學等博士學位,是一位兼具音樂天才和修養、學識的黑人,在美國享有很高的聲譽,他還是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朋友。就是這么一位出色的美國黑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他受公司的委托,要到全美巡回演出,需要一位司機兼保鏢,公司為他選擇這樣的一個人真是煞費苦心,在面試了很多位之后,還是沒有讓他稱心如意。這時,一個意大利血統的美國人名字叫托尼,出現在他的眼前,于是,他讓人聯系了托尼,并且對托尼進行了面試,當托尼走進雪利的辦公室時,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這間辦公室堪比國王的宮殿,里面寶物應有盡有,都是世界上一些奇珍異寶,如果說他是阿拉伯的一位猷長,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當托尼看到眼前是一位黑人時,頓時改變了主意,因為白人從來就瞧不起黑人,更別說為黑人開車了。但是,雪利得知托尼可以為他擺平很多事情,因其在業界小有名氣,所以雪利極力挽留托尼留下為他開車,并且答應了托尼提出的一切要求。
于是,托尼在合同上簽了字,雪利的管家給了托尼一本綠皮書,上面都是雪利巡回演出的一些路線圖和所住的旅館名稱和地點。他們巡回演出的路線是從紐約出發一路向南。在北方他們無需擔心什么,但是,他們一路向南卻是令人十分擔心的事情。
因為當時,黑人解放時間并不長,他們別說在社會上有地位,能夠不受白人打罵已經很不錯了,而托尼在處理這些事情上面很有一套,這就是雪利非堅持要托尼擔任他司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一路向南,當走到印第安那州漢諾威市演出時,工作人員居然用一架破舊的鋼琴讓雪利演奏,鋼琴里面全是垃圾,當托尼看到這種情形,讓工作人員換一架鋼琴時,工作人員居然說一個黑人哪有那么挑剔,被托尼打了之后工作人員才換成了一架指定鋼琴。
他們走到肯塔基州路易斯威爾市時,雪利只能住在專門為黑人準備的旅館,而托尼卻可以住在環境和條件都比較好的旅館里。雪利為了解悶出去喝酒,居然被一群白人毆打,托尼趕到才解了圍;當他們在北卡羅來納州,雪利演出大獲成功,并得到很高的贊揚,但當其去廁所解手時,卻被工作人員攔下,因為他們在外面一棵大樹下用木板給雪利專門搭建了一個廁所,其實就是平時民工用的那種簡易廁所,雪利看到后拒絕使用,最后他們寧愿推遲半個小時演出,也不肯讓雪利用他們的廁所解手。無奈之下,雪利只能回到自己居住那家旅館上廁所,這往返需要半個多小時。
在佐治亞州的梅肯市,托尼讓雪利買件西裝,雪利走進西裝店時,店主看到他是黑人堅決不讓雪利試穿衣服,非要雪利先買下來,如果不合適他們再修改。而白人客人卻可以先試穿再決定買不買;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遜市,因雪利是黑人居然無故被抓,在他和司法部長通電話后,才得以脫身。
雪利在臺上倍受尊重,這是因為他的藝術才華,但是,他到了臺下,人們并沒有把他當成藝術家,而還是把他當成普通黑人對待。他本可以在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拿著幾倍于巡演的工資,還不受白人歧視,過著優雅舒適的生活。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走出去巡演,以他的藝術天才來讓人們改變觀念。
托尼曾經問過同事,雪利為什么非要受著屈辱,還要堅持演出。同事告訴他,天賦固然重要,但是,觀念的改變更為重要。雪利就是要和總統肯尼迪一同來改變美國對黑人的歧視,而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人們并沒有給他應有的尊重,他是用他的精湛技藝,和高尚的人格來感化這個世界,并最終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綠皮書觀后感(通用20篇)】相關文章:
《綠皮書》觀后感3篇04-13
《綠皮書》觀后感集錦15篇04-24
《綠》教學設計08-18
高中語文《囚綠記》說課稿(通用5篇)04-27
愛綠護綠倡議書范文7篇04-26
愛綠護綠植樹節手抄報12-11
高校畢業生就業白皮書03-12
最新汽車電子商務藍皮書規定10-31
綠醬炒意面08-31
愛綠護綠倡議書范文集錦8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