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與生活:情感傳染
大家了解情感傳染嗎?親密的人之間經常會發生這種狀況。下面心理與生活:情感傳染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盡管鏡像神經元被認為與我們的無意識模仿行為相關,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它們跟打哈欠傳染的行為可能并沒有什么關系。2005年Martin等人的一項針對打哈欠傳染的研究中,利用了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種新興的神經影像學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之血液動力的改變。目前主要是運用在研究人及動物的腦或脊髓)來觀察人們大腦激活的情況。
Martin等人錄制了兩種小視頻,一種是打哈欠的,另一種被稱為無法命名的舌頭移動,這種移動是指張開嘴,舌頭向側面(臉頰)移動。
沒錯就像這樣……驚悚
像圖中這樣難以命名的動作與打哈欠的時候舌頭移動方式是相似的,但這樣并不是在模仿打哈欠的`行為。Martin等人發現,與觀看單純舌頭移動視頻的實驗參與者相比,觀看打哈欠組視頻的參與者更傾向于打哈欠。同時fMRI結果顯示,在模仿打哈欠行為時鏡像神經系統并沒有被激活。這就表明打哈欠傳染是一種無意識進行的行為而不是模仿特定的行為模式。
>>>我的哈欠傳染給你,是因為我們更親密?
跟你關系最親密的一個人是誰?是爸爸,媽媽,還是你無話不說的朋友?如果他們打了個哈欠,你會更容易也跟著打哈欠嗎?Ivan和Elisabetta 通過一年的研究發現,越親密的人之間打哈欠傳染的概率越高。如果我們按照親密程度排序的話,通常情況下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是親屬,其次是好朋友,然后是熟人,最后是陌生人。也就是說, 假如對面正走過來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你跟著打哈欠的概率是10%;一個每次上課都坐在一起但是只是偶爾寒暄的同學打了個哈欠,你跟著打哈欠的概率是40%;而如果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你二叔打了個哈欠,你跟著打哈欠的概率可能是70%。
不過,如果你為了驗證你們是否需親密而對著身邊的人猛打哈欠的話,可能結局不會那么理想……
>>>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哈欠著……你的哈欠
如果說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上了鎖的房間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有一把能夠開鎖的鑰匙——共情。簡單來說,共情可以說是與你共同感受著你的情感。有人將它比作“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Ivan等人通過為期五年的自然觀察與分析,發現女性哈欠的傳染頻率更高。這進一步支持了哈欠傳染是與同理心有關的(有研究表明女性具備更高的同理心)。
>>>從人到人,從人到狗,甚至從文字到人類
還記得這篇文章的題目嗎?打哈欠傳染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只有人類或者是高級靈長類動物特有的現象,但是2008 Ramiro等人發現,哈欠的傳染也是可以發生在人和狗狗之間的。
Ramiro等人的實驗參與者是29只14周以上的狗狗,它們共在兩個情景中進行了這個實驗,一個是實驗情景,一個是。每個情景持續了5分鐘,中間也有5分鐘的間隔。在實驗情景中,實驗者們先是通過叫狗狗的名字來吸引它們的注意力,然后在狗狗們與實驗員產生眼神接觸時,實驗員便做出打哈欠的動作并發出聲音。在這五分鐘之內,實驗者反復進行這個流程。由于狗狗和實驗員的眼神接觸的數目是不同的,每只狗狗看到的哈欠的數量也是不同的。
小編推測,當時的情景可能是這樣的:
實驗員:大黃!
狗狗抬頭,內心os:你要干啥?
實驗員內心os:啊大黃看我了快打個哈欠
實驗員:“哈——欠”
狗狗內心os:他為什么要打哈欠,我為什么也這么想打哈欠……
狗狗:“哈——欠”
實驗員:大黃!
狗狗內心os:怎么還來?
而控制情景中,除了實驗員只做出張開嘴的動作并且不發出聲音之外,其余的過程都與實驗情景相同。
在實驗情境下,有29只狗狗中的21只被實驗員的哈欠傳染了,它們在這五分鐘內平均打了1.9次哈欠。而在控制情境和間隔中都沒有狗狗打哈欠。這個實驗說明,哈欠是能夠從人傳染到狗狗的。
打哈欠傳染的機制目前還并沒有完全確定,也沒有十分有力的實驗來解釋為什么看見哈欠兩個字就會打哈欠。很多的實驗里對實驗者自己的猜測進行了佐證,但是另一些實驗中,又將這些假設進行推翻。所以,有關于哈欠這種奇妙行為的研究還在進行當中。不過有一件事情小編能夠確定
【心理與生活:情感傳染】相關文章:
心理學與生活關于情緒和情感10-04
心理學與生活之寫給情感轉移的你10-30
心理學與生活:心理效應09-07
心理學與生活定律10-27
《心理與生活》學習后感08-30
心理與生活:職場里的大將11-29
心理學與生活:焦慮障礙11-02
心理學與生活的距離11-02
心理學與生活之佯笑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