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普及
導語: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希望大家喜歡!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星期三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的廣播中,我是黃麗老師。今天在這里我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斷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期,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帶來持續而深刻的痛苦。從疾病發展史來看,人類已進入“心理疾病”時代。
在自然災害多發、社會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心理危機是十分現實的威脅。如果沒有恰當的心理疏導,短期的心理危機會演變成長期的精神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1993年就已預測:精神神經疾病占中國疾病總負擔的比例,將從上世紀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占到第一位。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大腦機能尚未發育成熟,人格特征還處于初步的形成過程中,整個心理發展也還處在幼稚和不穩定時期。因此,小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傷害和影響。“初生牛犢不怕虎”說出了無知便無畏的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什么不少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變得越來越“膽小”起來,越沒有個性呢?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成人化的社會里,孩子畢竟是弱小者、順從者,他們要想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的要求,必須從小就得學習和遵守這個社會的規則。小學階段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洞井小學也不例外,在2008年下學期,建立了心靈小屋。
“心靈小屋”是我校為了使同學們的身心更加健康,心境更加開朗,更活潑而開設了心理咨詢室,是大家接受心理咨詢的場所。心理咨詢室由專職的心理咨詢師幫助你們解決有關心理問題,包括情感、意志、品質的培養。我們的“心靈小屋”注重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完善,讓同學們在玩玩樂樂中培養健全的人格。 心理咨詢室采取色彩柔和、富有童趣的布置。“心鎖打開,陽光進來”八個大字與旁邊的太陽組合,讓孩子們心情豁然開朗,各式各樣的向日葵激勵孩子們蒸蒸日上;可愛的時鐘告訴孩子們時間的寶貴;完善的制度增強了孩子對它的信任;可愛的卡通窗簾與飄飄的柳葉把孩子帶入童話森林的意境中,粉紅的窗簾加嫩綠的沙發,更是給孩子們一個輕松、舒適、溫馨的環境。
“心靈小屋”雖小,但它將成為你們的知心朋友,在室內可以盡情地放松心情、敞開心扉,它是放飛心情的“快樂屋”。
同學們,健康不僅意味著具有健全的體魄,還必須具有健全的心理。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在兒女身上寄托著父母,甚至幾代人未竟的希望與夢想。最后,希望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重視心理問題,培養身心健康,快樂的度過童年的每一天,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每天中午12點20分到13點,老師將在心靈小屋等待你,歡迎你的咨詢。也歡迎你寫信給心靈小屋,來訴說你的煩惱和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
一、聆聽法
聆聽法是指咨詢者認真、耐心地傾聽來訪者訴說的技巧,包括耳聞與目睹。耳聞即用耳聽,目睹即觀察來訪者的體態語言,從而聽出來訪者的心聲。咨詢者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主要是聽,而不是說;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不是師生關系,而是朋友關系。咨詢者對來訪者要平等相處,熱情接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會聽。交談時咨詢者與來訪者需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一種心理距離,這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聽來訪者講話時,咨詢者既不能一直盯著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聽的過程中,咨詢者要不時有簡短的鼓勵對方講下去的反應,如“嗯”,“是這樣嗎?”等等,表示自己是在關注他的講話。在聽對方的講話時,咨詢者自己的情感和體態語言也要與對方相適應。如對方高興,咨詢者要表示喜悅;對方悲傷,咨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聽時,咨詢者的身體要微微前傾,并不時適當地點頭。總之,聆聽法的關鍵是用心去聽。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來理解和分擔來訪者的各種精神負荷。如一個來訪者談到自己在班里當眾受辱一事時說:“我當時氣極了,真想拿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詢者則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這件事對你的傷害太大了?”
三、認知法
認知法又稱 abcde理論,它是指發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產生了心理障礙的后果c。如果通過心理咨詢,將b的想法改為為d(新的想法),就會有e這個新的后果,c這個心理障礙就消除了。這種改變認知結構的方法,就是認知法。這個方法也可以稱為“說明開導”法,接近于日常的個別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個人的一種奮斗目標慘遭失敗,心理上受到了嚴重傷害,如能將其奮斗目標加以轉移,從而改變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屢遭失敗而作《春秋》,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張海迪高位截癱而刻苦自學等等。如來訪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詢者就可移置其奮斗目標,可以建議其去考中專、職校或從業,若一定想上大學,不如考電視大學、職工大學,不是照樣可以進大學,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學呢?
五、暗示法
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人們可以通過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為它而無病生起病來。這就是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暗示法指咨詢者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行為,讓來訪者接受積極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對增強自信心,克服考試焦慮、比賽怯場、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關鍵是來訪者要相信這種暗示,否則收效甚微。
六、松馳法
松馳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從頭到腳逐步放松的方法,順序為幾句語言表達的公式:① 我非常安靜;②我的右(左)手或腳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腳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穩、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輕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額涼絲絲的很舒服。這個公式最早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以后各國心理學家根據這個公式,編制了放松訓練的指導和暗示語,制成錄音帶讓來訪者進行松馳。一般一次20分鐘左右,一個療程為10天。經過訓練后,來訪者掌握了這套松馳技術,會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馳下來,血壓會降低,心率會放慢。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讓來訪者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經過,越具體形象越好。運用松馳法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平穩,入靜。此法對因緊張而引起的各種焦慮以及恐慌,尤為有效,還可改善人的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這個方法通常與系統脫敏法結合起來使用。
七、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是指有步驟地、由弱到強地逐步適應某種引起過敏反應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試焦慮,可將引起學生過敏刺激的過程,分解成若干階段;①考試當天走出家門;②離學校還有100米;③離校還有50米;④離校還有10米;⑤跨進校門;⑥進入走廊;⑦走進教室;⑧入座;⑨考試鈴響;⑩拿到試卷。依次做好10張卡片,編好號。系統脫敏時,先拿出第一張卡(考試當天走出家門),想象當時的情景,心理有些緊張,就接著做松馳練習,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這張卡片,如再緊張,再進行放松,直到不緊張了,才做下面一張卡片,依次類推。直到10張卡片都做完了,考試焦慮也就消除了。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張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試的情境時不于緊張為止。
八、厭惡法
厭惡法是使外界刺激與來訪者的變態行為之間,建立起密切的條件反射,這主要用于治療那種有社會危害性的心理障礙,如性變態。咨詢者可指導來訪者,當自己一有“壞”念頭時,就用像皮筋彈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壞”念頭與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條件反射:一有“壞”念頭,就感到手痛,以此來戒除惡習。這種方法,一定要在來訪者本人有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的迫切愿望時,才能進行。
九、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將沉郁在人體內的種種不愉快感受,如悲傷的情緒等排出體外的心理過程。疏泄法有以下幾種:一是讓其痛哭一場。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哭不僅可以減輕心理的悲痛情緒,還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傷器不起來,可建議他看悲傷的小說或影視節目,幫助他把眼淚排泄出來。二是向知心好友訴說自己的煩惱或悲痛。第三,可向報刊或自己信任的有關機構寫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詢室也是一種很好的疏泄場所。
十、領悟法
領悟法又稱認知領悟療法,是中國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鐘友彬等創立。鐘友彬認為,成年人產生神經癥的根源不在現在,而在于幼年時無意識的創傷體驗,如父母離異、缺少母愛、各種軀體病痛和災難、體罰、嚴重的情緒刺激、劇烈的驚嚇等,由此產生的焦慮為初級焦慮。成年人處在困境中或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產生的焦慮,為次級焦慮。次級焦慮經過心理機制的加工被變成種種神經性的癥狀,但當事人本身并未意識到。所謂領悟,就是通過當事人對病因的回憶和咨詢者的解釋,使當事人醒悟到發病的根源,從而治好他的心病。
十一、激勵法
激勵法是指激發一個追求某些既定目標的愿意程度的技術,包括激發動機、鼓勵行為、形成動力等因素。咨詢者要密切注意來訪者身上的閃光點,要肯定這個閃光點,鼓勵它燃燒起來,以挖掘來訪者的心理潛能。激勵要講究方法,它要求咨詢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明確的目標、誠懇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激發對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喚起被激勵者的成功經驗和對成功的向入,并創造條件讓其成功。
十二、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類為創造成功的人生,調整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機制的措施和技術,其目的是建立新的適合自己健康發展的心理機制。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
2.情緒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于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
3.意志健全( 目的明確合理,自覺性高;善于分析情況,意志果斷;意志堅韌,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強;自制力好,既有實現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愿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4.行為協調 (行為協調是指人的思想與行為統一協調,行為反應的水平與刺激程度相互協調。心理健康的人行為有條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為反應與刺激的程度和性質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為上表現前后矛盾,思維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有頭無尾,行為反應變化無常,為一點小事可以大發脾氣,或是對強烈的刺激反應淡漠,思想與行為不相協調。)
5.人間關系適應 (其表現:一是樂于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觀評價別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友好相處,樂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
6.反應適度 (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那么,心理健康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1.樂于學習。
2.能與老師、同學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為善,團結互助。
3.情緒基本穩定,心情輕松愉快。
4.意志健全,樹立自信。
【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相關文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普及05-26
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宣傳資料04-26
中學生心理健康普及知識04-30
校園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總結01-24
社保知識普及08-15
戶外知識普及11-05
音響知識普及11-04
京劇知識普及09-07
越劇知識普及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