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的認識
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對傳統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對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的認識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前提。
心理素質,是人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特點,它是心理發展水平的總和,學生的求知和成才,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精華,只有通過個體心理機制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在人格特質中,學生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主要受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開放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等均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自我調節的關鍵。因此,學校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起以下作用:一是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它不是單純的傳授,而是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科學性,主動避免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二是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指導其改變不良行為,消除困擾,適應環境。三是進行良好的行為訓練。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增加心理營養、滿足心理需要,另一方面是進行具體的輔導,在輔導活動中,要遵循如下原則:心理輔導不是說教,是聆聽;不是訓誡,是接納;不是教導,是引導;不是控制,是參與;不是偵訊,是了解;不是遏止,是疏導;不是做作,是真誠;不是表面服從,是內心轉化。
(2)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動力。
現代教育起來越重視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在現代社會里,人的個性發展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一個國家或民族有豐富多彩的個性,就意味著有豐富多彩的創造力,意味著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增加。所以,當代世界教育越來越注意促進人的精神解放、獨立個性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發展。從國內目前改革的實踐來看,無論是希望教育、成功教育或是創造教育、愉快教育和愛的教育,都無不把側重點放在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其主動精神和能動性的追求上。而心理輔導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尤其值得重視。因為輔導本身是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健康的人格為目標的,在輔導過程中,協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調適、應付挫折、確立目標,恰當地表現自我、善于協調人際關系,這些都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內容。所以,開發心理輔導這塊領域,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人格的完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乃至精神醫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與技術,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教育與人格發展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的對自身的一種衡量、評價、調控,也影響著人格的發展,并且,客觀的價值觀念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同時,心理輔導并不是消極地附屬于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積極能動地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方式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心理輔導采用心理換位法,與被輔導者的心靈溝通,從而對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變得更加自覺深入。
2.心理健康教育對人格發展的這種促進作用,決定了它必將給個體人格發展帶來廣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心理健康教育影響人格發展的水平。這是因為,一方面,發展使學生產生一種求知需要,它成為個體積極攝取文化信息的動力源泉,必然推動人格發展,接收心理輔導所提供的正確信息;另一方面,人格的發展又使主體更自覺、主動地接受心理輔導。因此,人格發展總是與心理輔導的要求指向一致,并不斷走向成熟與開放。
②心理健康教育能維持人格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個體的需求,溝通其與環境的關系,并以此影響學生同伴的行為方式,求得最佳適應。自我意識障礙是導致人格異常的重要原因,當一個人的認識過于固執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表現出對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力,行為無目的,自制力差,經常處于沖突焦慮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則綠化了這片人格的荒漠,使其消除這種心理障礙。
③心理健康教育影響著人格發展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地對學生的人格發展進行著認識、評價和調控,不斷地改變著自我對人格發展的態度和要求,使他們認識到人格應朝什么方向發展,以及怎樣才能實現這種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認識、檢驗自己人格發展的合理性,如果不切實際,或出現個別偏差時,心理健康教育則會協助學生及時調整,從而使人格健康發展。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生人格發展的調控手段,施加的影響是積極的。但還要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這種影響是隨著學生的認知發展而增大的。認知水平低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弱,心理健康教育對其人格發展的影響便逐漸增大。
(3)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條件。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開發人的潛能資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包括四個方面:智慧、情感、創造和超越感。學校教育則側重對學生智慧能力、情感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開發。亦即開發個體內所具備的潛在的學習能力和動力。潛能的開發有賴于個體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但學業失敗會降低學生的自信。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將通過與被輔導者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協助當事人認識自己,進而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創設如下助人情景。一是創設嘗試情景,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使其得以自我實現;二是創設選擇情景,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使其投入地生活一次,從而確立自己的位置。一個小制作,一次角色轉換,都能激活學生的創造性,它是潛能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因為對創造活動起決定作用的并非是一個人的能力 ,而是人的創造欲望。因此,自主選擇、成功體驗能使內在的生命力和潛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在學校教育中,可以有單獨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教師的角色存在,但不應該有單獨的心理教育教師存在。因此,國家和教育部對心理教育的要求應該是對基層教師的要求,而不是對學生學業的要求;是對教育管理者的起碼要求。
【對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的認識】相關文章:
作文對心理健康的認識07-17
游學對現代教育的意義10-0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07-09
淺談對教師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12-07
混齡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意義論文10-21
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0-26
賞識教育對學生自我認識的影響的論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