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時間:2023-12-15 11:31:32 夏仙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通用36篇)

            一段充實而忙碌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畢業生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計劃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畢業論文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3000字(通用36篇)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

            摘要:

            通過紅寺堡區回民中學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一些工作措施,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基本做法,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詞:

            三方;"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基本做法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這既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由之路。以此為總體思路,在實踐中探索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一、堅持以學校為教育主陣地

            學校應該成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從感情上拉近與留守學生的距離,這是提高留守兒童教育效果的前提。學校采用各種方法,規范"留守兒童"的日常行為,實現自律與他律的相結合,這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關鍵。讓"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這更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關鍵。農村中小學應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留守兒童克服由于遠離父母而產生的不良心理影響,建立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學校還應開展系列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如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做到對留守學生的情況有清晰的了解;開設親情電話,向留守學生及家長公布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電話號碼,加強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三者之間的聯系。

            1.以"特別關愛"為主題

            班主任和教師對"留守兒童"給予特殊的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班集體溫暖,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如我校在針對"留守兒童"可能會面臨的問題開展"體諒父母教育"活動、"交往輔導"活動等,讓"留守兒童"不是在說教中,而是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

            2.學校、家長保持聯系

            學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家長回家的機會,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同時,建立家校熱線聯系網絡,舉辦家長、學校、祖父母、外祖父母"教子培訓班"等等。

            3.學校、教師、學生多管齊下

            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行、現狀和成長的歷程,學校有專人負責記錄和管理,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校特別注意發揮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作用,實行了班主任、科任教師"代理家長制",將"留守兒童"管理和教育任務落實到每個班主任和教師身上,要求他們像父母那樣關心、愛護每一個"留守兒童",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感受到父母般的關愛。學校還重視班集體的作用,積極發動學生,組織少先隊員在學業上、品行上結對幫扶"留守兒童",讓他們充分感受"集體大家庭"的溫暖,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感受到情感上的關愛,明白更多的是來自朋友而非家人。

            4.課程設置上大膽創新,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生活在特殊狀態下的"留守兒童",更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留守兒童"自尊、自立,幫助他們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識技能。逐漸將心理咨詢室引進學校,配備心理教育教師,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共同對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為"留守兒童"排憂解難,引導他們走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幫助他們健康、和諧地成長。

            5.大力實施"寄宿制工程",配備一定編制的教師代行家長的教育引導職責

            實施"寄宿制",可以解決農村基礎教育的很多新問題,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有效管理和監護,便于對學生進行全程的教育引導,是一個讓家長放心、社會放心、對"留守兒童"成長有利的選擇。因此,便需要社會各界出資在農村學校建設更多、設施條件更好的宿舍樓以保證"寄宿制工程"的實施。

            二、積極以家庭為教育大后方

            在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變家長的外出務工方式和教育溝通方式。如果父母都外出,對子女影響較大,但如果有一方在家,影響相對就要少。因此,父母外出務工時,要盡最大可能降低母親的"出行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與完整。如果父母雙方都不得不外出,則要改變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則上最好做到每個星期交流聯系一次。在溝通內容上,不能只談生活,要全面了解孩子心理、身體、學習等方面的綜合情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盡可能地減少孩子離開父母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常回家看看".在溝通方式上,除了打電話外也可以寫信,這對于孩子的情感發展很有幫助。必須強調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缺少了這一點,任何措施都無助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

            三、主動以社會為教育強化區

            我校主動聯系鄉、村、鄰及其他一些社會基層組織,希望他們一起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和教育,為農村"留守兒童"管理教育做一些實事。

            1.由學校團委牽頭,積極聯系紅寺堡區團委給農村"留守兒童"送"溫暖"

            每年,由學校積極搭橋引線,紅寺堡區團委給我校每個"留守兒童"送去一雙棉手套、一雙棉襪子、一件棉衣。每學期,由紅寺堡區團委給我校"留守"女童開展"關愛春蕾,青春護航"活動,向女童講授青春期生理護理知識,并為每一名"留守兒童"贈送了學習和生活用品。

            2.由學校工會牽頭,積極聯系紅寺堡區工會走訪慰問農村典型"留守兒童"

            我校工會積極與紅寺堡區工會聯系,對確定的父母雙方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積極走訪慰問,給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并定期走訪他們,隨時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3.由學校婦聯牽頭,積極聯系紅寺堡區婦聯,給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送去致富項目

            我校婦聯與區婦聯積極聯系,確定我校農村"留守兒童"母親一方在家的家庭,將婦女創業貸款項目向其傾斜,幫助此類家庭確定一項家庭致富項目,給予無息貸款與技術支持,徹底改變"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

            4.由學校政教處牽頭,積極聯系農村"留守兒童"所在行政村,給農村"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幫助、照顧

            我校政教處積極主動與"留守兒童"所在行政村聯系,為每一名"留守兒童"確定一戶幫扶家庭,讓其平時關心、幫助、照顧"留守兒童",村委會給予幫扶家庭一定的物質與政策獎勵。

            實際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恪守社會公平原則,就需要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也需要高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

            心理健康尤其是幼兒的心理健康,絕不像身體健康那樣受人們重視,行者絕非心理工作者,而是提倡一種關注未來的嶄新觀念,寫此文以求拋磚引玉。

            在我國,心理健康可以說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在這個陌生的知識領域里,很多知識點在關乎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身心健康。由于我們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起步較之于西方要滯后,所以還存在著一個被了解被認識被接受被重視的過程。而幼兒心理健康在整個心理健康中更處于瀕臨遺忘的角落。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究一下幼兒心理健康的相關問題。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含義

            在談到幼兒心理健康這個定義的同時,我們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這個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簡單地說,心理健康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于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主要特征為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與愉快、行為協調統一、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適應能力。

            而具體到幼兒心理健康的涵義,我們在這里可以引用一種說法。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與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與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系友好與諧,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與發揮,幼兒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孩子性格特征的優劣,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長與對待未來的態度。

            二、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的意義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是我們這個美麗國家將來的建設者。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就可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孩子這個群體的健康成長,就有可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相反,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健康成長,他就有可能成為對社會無用的庸才,甚至會墮落成破壞者;如果孩子這個群體不能健康成長,那么我們將來的這個社會將無法想象。

            當然,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其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六大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也許,應該再加上一句,解放兒童的心理。

            在這里,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就是關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曾提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在這里,也可套用一下,“幼兒心理健康則民族健康。”

            再則,幼兒歷來被成年人認為是喜怒無常的群體,高興了就歡呼雀躍,傷心了就涕淚橫流。根本不存在什么心理健康不健康地問題。但是,孩子這個群體確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而且不能忽視。比如,孩子沒有要好的小朋友、吃飯時經常耍脾氣、總是需要看管、經常失去自制力、常有恐懼心理等等,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問題。

            三、如何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的心理健康,植根于家庭,成型于學校,發展于社會。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僅需要我們這些身為父母的身體力行,還需要學校尤其是幼兒園的專業系統地科學培育,當然也離不開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

            1、把“根”植正,為孩子上好第一堂“心理健康課”。父母是英才的第一任老師。幼兒首先接觸的就是他的父母,率先效仿的對象同樣也是他身邊的親人。因此,父母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是何其重要啊!

            幼兒心理的絕大成分是父母潛意識縮影,父母心理健康,幼兒就很少有心理疾病。在這方面,古代圣賢就做的很好,我們津津樂道的《三字經》中,“子不教,父之過”,責任分割的十分明確。“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后世教子的典范,為了兒子的健康成長,不惜一切代價尋找芳鄰,這恐怕不是我們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的。我們在介紹某位有杰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時,都離不開一句“自幼受家庭教育的良好熏陶”。我們這些身為父母的人不僅要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好的物質條件,還要用我們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和影響孩子,而不能說的和做的大相徑庭,讓孩子的視野處于迷蒙狀態。比如,教育孩子吸煙有害,自己卻每天燒兩包煙;告訴孩子在走路時有序謙讓,自己卻橫沖直撞。你想,那樣的教育能有多大的說服力呀!正面教育,反面實踐,不就是當著孩子的面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嗎?戴上了虛偽的面具,卻丟失了做父親的尊嚴。

            記得清代無極縣令有句官場名言: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官場如才,教子當如是。我們這些當父母的,一定要多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多培養自身的良好品性和人格完美,盡量避免道德的劣跡和人格的缺陷。我們不能用“我們這么大歲數了,千萬別跟我們學”來搪塞孩子,我們耳染目渲的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行為,正所謂“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大家要清楚地知道,我們這些身為父母的,這第一堂心理健康課對于孩子的后天成長是多么重要啊!

            2、把“型”整好,接受學校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教育的系統性、專業性和科學性不容置疑,但學校教育在心理健康的培養方面卻存在不少缺失,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全社會對心理健康關注的程度不夠,換言之,那就是對幼兒心理健康沒有提到相應的高度來認識。學校應該聘請心理咨詢師,根據幼兒心理特點安排相應的課時,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孩子在玩耍中身心得到凈化和成長。在這一點上,城鎮學校要優于農村學校,發達地區要領先于欠發達地區。

            現代教育在幼兒教育這個產品的設計上,應該多考慮孩子心理健康這一重要元素,凡是有強烈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沒有理由去忽視甚至漠視幼兒健康問題。衡量我們現代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這個問題理應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不然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智能技術一流,而存在明顯的人格缺陷。那么我們提供的這個教育產品,能算得上優質產品嗎?從嚴格意義上講,把其劃為次品乃至廢品一點也不為過。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培育人才的艱難我們可想而知,但是幼兒教育是培育人才的發端,是基礎性的工作,如果學校能開設心理健康課,那么幼兒就能接受良好的系統的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能生發出完美的'雛形,為今后的健康成長埋下了伏筆。

            3、把路鋪平,營造全民關心幼兒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我們大家都有孩子,幼兒的心理健康關乎著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前些年有句很響亮的口號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今天看來,一點也不過時。為了你的孩子,為了我的孩子,為了我們大家的孩子,讓我們共同來關心幼兒的心理健康。首先,電視電影分級應該列入重要日程,兇殺、槍戰、暴力、情愛等節目應淡出孩子們的視線,那些天真的童趣、純真的友誼、樂觀的心態、豐富的想象、團結的集體、奮斗的快樂應該成為孩子們的首選。其次,圖書出版工作者,要編印格調高雅、積極向上、可讀性強的兒童讀物,不僅能使孩子們獲取知識,還能使孩子心理更健康。再次,醫院要開設兒童心理健康門診,像治療身體疾病那樣,關注孩子的心理疾病。最后,民政審判部門,要從有利于幼兒成長的角度出發,切實維護幼兒在家庭婚姻的解體中的權益,不能因為我們的工作疏漏而加重幼兒的心理負擔,盡量把孩子的心理壓力降到最低點。社會救濟也應優先考慮孤兒、貧困兒童的生活教育的撫恤問題,使我們的孩子享受盡可能多的來之于家庭的政府的社會的溫暖,對于他培育健康的心態極其有益。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而是關乎我們民族未來的大事。在這個方面,我們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氣魄和胸懷來投入其中,讓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沐浴著全社會呵護關愛的陽光下健康而快樂的成長,將來成為身心俱健的合格。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

            題目: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淺議

            關鍵詞:

            幼兒教師;教師管理;心理健康

            摘要:

            在人們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同時,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注意。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職業特點、學校原因和社會原因等。因此,作為幼兒學校的管理者,必須重視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了解她們的心理特點,創設條件不斷改善她們的內心狀態,找到維護她們的心理健康的對策。

            一、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對幼兒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教師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幼兒教師的素質是保證幼兒教育質量的前提,他們作為幼兒學校教育計劃的具體執行者,擔負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重任,對實現幼兒教育目標起著關鍵作用。川能不能培養出健康成長的孩子,除了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外,關鍵在于教師的心理素質結構是否健康。如果擔當此重任的教師心理不健康,又怎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因此,在對教師的管理中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對于成功的幼兒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幼兒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幼兒教師工作的職業特性

            1.對教師素質的高要求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關系到兒童終身的事業與幸福,關系到國家與社會的發展。要搞好幼兒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尤其在當今,在提倡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對幼兒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高要求: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幼兒教育理論知識、復合型的能力、良好的個性特征等。面對現代社會對教育目標、策略等提出的愈來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素質不高,就難以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感覺到自身發展的壓力。

            2.工作量大、工作煩瑣

            幼兒教師面對保育和教育雙重任務,需要處理的事情從照顧好幼兒生活起居,到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再到培養他們的個性,工作量大,瑣碎繁雜。根據國家現行的規定,幼兒教師工作時間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但是由于幼兒學校為了滿足孩子多方面能力發展的需要,使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了國家的規定,超負荷的工作強度加重了教師的負擔,使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二)學校的原因

            1.教師的發展需要不能滿足

            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幼兒教師必須能夠進行自我發展。除了基本的能力素質外,還應具備現代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手段等。廣大教師必須克服時間、經濟以及精力等方面的困難,盡最大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近年來,新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地引入到了幼兒學校,這必定要求教師能適應新的形式,能夠跟上課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條件限制,只有少數教師有進修的機會,大多數教師的職業發展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壓力。

            2.幼兒學校中的人際關系滿意度低

            幼兒教師的人際關系大致包括教師和幼兒、教師和家長、教師和同事、教師和領導之間幾個不同的層面,這些人際關系構成了教師工作、生活的特殊環境,每一個層面的關系都會影響著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以及他們的心理狀況。在所有這些關系中,教師與同事之間關系滿意度低是最為突出的問題。有調查顯示,有13.8%的幼兒教師不喜歡幼教工作是因為工作單位里人際關系不如意,而喜歡幼教工作的教師中有64.7%則因為喜歡單位里那種融洽的人際關系。"

            (三)社會的原因

            1.家長的期望過高

            現代幼兒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大多是家里的“獨苗”、家長的寶貝,因此家長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給予了很高的期望。}a]家長們不再把幼兒學校當作是孩子的臨時寄養所,而是賦予學校重任,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在幼兒學校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也對幼兒學校在教育環境、教師素質、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高期望、高要求對教師來說就是一種較大的心理壓力。

            2.社會的支持度不夠

            雖然社會上對教師有很高的贊譽,但有一些人對幼兒學校和幼兒教師卻懷有錯誤的看法,他們覺得幼兒學校不同與其他階段的學校,教師的地位不能很好的被肯定和尊重。社會和家長們的對教師的不肯定和尊重的行為,極大地傷害了教師,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幼兒教師心理壓力的來源。

            三、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應采取的對策

            教師的心理健康關系到學校所培養的兒童的質量,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既需要社會、學校的努力,也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斷改善學校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才能有效提高幼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針對教師產生心理壓力的種種原因,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該采取以下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的素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包括身體、業務、心理等方面。管理者對教師進行管理以保證教師的高素質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嚴格規定教師的招聘條件,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保證教師在工作中能夠更好的解決工作中的教育教學問題。二是為教師創造各種學習進修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以應付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和新時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學校管理者應定期請來幼兒教育專家,以專題的形式給幼兒學校的教師傳達新的教育理念,保證幼兒教師能根據這些新的教育理念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

            (二)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針對社會上對幼兒教師存在偏見、不尊重的現象,學校的管理者應做好宣傳和溝通的工作。一方面,向上級行政部門反映,通過法制與宣傳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幼教的社會氛圍;忍另一方面,管理者應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水平,改善幼兒教師的住房、醫療等物質待遇,滿足幼兒教師的合理需求,使其付出與回報基本持衡。

            (三)開展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咨詢

            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納人到學校管理的內容中來,對教師開展心理溝通和心理輔導工作,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并通過舉行心理講座或座談會等增加教師對心理知識的了解,使他們具有自我調節心理問題的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制定和實施教師心理輔導計劃,如建立教師心理檔案,定期開設心理咨詢等;還要盡量創造條件為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以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為教師緩解壓力。

            (四)提供寬松和諧的校園氛圍

            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必須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提高他們對教師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努力營造寬松的教師工作環境:一是校領導應在科學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評價層面上進行改革,建立一種科學、合理、規范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賦予教師教學自主權,讓他們與領導擁有同樣的話語權。二是建立和諧的群體協作關系,妥善解決教師間的矛盾沖突,盡量多組織集體活動,使教師有互相交流、溝通的機會。三是作為教育教學的管理者也要善于發現問題,通過個別談心等方式,使教師的情緒得到合理的調節,在工作中沒有太多的不滿情緒和積怨,教師的工作壓力自然會減小,心理問題也會慢慢減少。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4

            論文摘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健康心理學應運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不僅是當今時代對人們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甚至是影響人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隨著各種壓力的漸增,人們發現人類疾病譜正由傳染病向慢性病方向發展,相應地醫學模式也由原來的純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一門新的學科——健康心理學應運而生。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健康心理學是一門綜合學科,主要為人們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務。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健康的心理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地位必將會越來越重要。雖然心理學界對心理學今后發展趨勢有兩種看法:一種是樂觀的看法,認為心理學必將會受到千千萬萬人重視,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種是悲觀的看法,認為“心理學有一個長遠的過去,短暫的歷史和一個茫然的將來”,認為心理學即使再過10年也難以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現代人要提高生活質量,就必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可以說,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不僅是當今時代對人們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甚至是影響人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

            曾經有一則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講的是一對男女朋友約會,結果男朋友遲到了。當女朋友問及男朋友遲到的原因時,男朋友回答說他找心理咨詢師咨詢去了。如果這件事情分別發生在中國和美國兩個不同國家,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如果在中國,女朋友可能會立即揮袖而去,認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國,女朋友聽說后則會喜出望外,因為男朋友能夠去看心理醫生既說明他非常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這雖然是一個杜撰的故事,但卻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心理學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在中國,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并不懂得運用心理學知識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對心理學抱著一種錯誤的偏見。中國人往往習慣于把“心理障礙”與“神經病”聯系起來。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真實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剛成立時,由于考慮到該校的研究生樓較為安靜和隱蔽,較適合開展心理咨詢,于是把心理咨詢中心設在了研究生樓里。不料研究生樓里的研究生們紛紛向校領導反映意見,強烈要求把“心理咨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詢中心”的牌子掛在研究生樓前,別人還以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從這一故事我們不難看出,連知識層次較高的研究生們都如此看待心理學,更何況一般的老百姓呢?

            當然,這只是20世紀90年代初國人對健康心理學的認識。近十年來,隨著心理學知識的不斷普及,人們對心理學的認同度也在不斷提高。對自身身體的認識也有了長足發展,認識到健康不僅是純生理的健康,它至少還應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應是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和諧統一。同時現代文明的高度發展必然會導致人們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導致高的心理發病率;導致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失調;導致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失調,人的身心失調;導致所謂的"現代文明病"的出現。而要使這些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就必然要讓健康心理學知識參與進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

            日趨劇烈的社會競爭,高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得人們的心理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筆者作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聞目睹不少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影響了學業的正常完成。如大學生小A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后,由于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平時沒有用功學習,大一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他只好作弊,不料當場被老師發現并因此而受到學校的記過處分。如果他掌握一點健康心理知識,能夠及時調整心態,也許這次處分就不會對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遺憾的是,他選擇了自暴自棄,結果他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同時出現了幻聽、幻視等嚴重的心理障礙,無法繼續學習,只好自動退學。又如大學生小B是院學生會的一名學習部長,學習成績一般。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女大學生小C并一見鐘情,但表白時遭到了對方的拒絕。遭拒絕后不久,當他去檢查本院學生到課率時,一位老師竟當著他的面說:“這么差的成績,居然還是學習部長!”遭拒絕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視,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結果當天他就從宿舍樓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業的失敗、情場的失意、朋友的背信棄義、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輕則患上心理病癥,重則走上輕生道路。所有這些表明,現代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不學會運用心理學知識調節自己的心理,則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響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種說法就是把沒有明顯的疾病癥狀,但又感身體不適(如緊張、疲勞、胃痛、頭疼……)的身體狀態稱“亞健康狀態”。據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現代人生活壓力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數比例越來越大。所以說,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學知識是現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還是影響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這種智力學說卻無法解釋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為什么有的人在校時是尖子生,進入社會后卻一事無成?為什么我們對某些人一見面就有好感,對某些人一見面卻產生反感?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困難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淪、一反常態,而有些人卻能保持輕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國心理學者在研究中發現:人生成就的影響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則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他因素主要指個人的情緒調節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樂觀”、“人際交往能力”等這樣一些非智力范疇的個人心理因素已經在美國企業界倍受重視。而“情商”這一美國心理學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心理學家高曼認為“情商”主要由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驅策以及對他人情緒的識別、移情及適度的反應能力所組成。如美國“創造性領導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些高級主管人員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為技術上的無能,而是因為人際關系的缺陷。因此,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加登納認為:“一個人最后在社會上占據什么位置,絕大部分取決于非智商因素。”可見,人們要獲得人生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就必須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學知識,懂得如何調節情緒,如何培養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

            曾經有人指出:心理學的發展一般要經過點綴品、調味品和必需品三個階段。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健康心理學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成為人們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參考文獻: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壘,王甦,等譯.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王沛.社會認知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賈啟艾.人際溝通(第2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5

            一、音樂療法概述

            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運用音樂進行治療的先例,例如漢代的史學家司馬遷就在《史記.樂書》中寫到音樂能夠“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但是音樂治療是在美國最早發展為一門學科,其標志是1950年美國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音樂治療協會。1974年,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成立,自此以后音樂治療作為一門學科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現在音樂治療師在國外已成為一種職業,得到了社會的廣發認可。我國的音樂治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到2004年就已有超過500家醫療單位開展了音樂治療。

            所以在高校中應當認識到音樂療法對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運用音樂療法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當前很多學者對音樂治療給出了自己的界定,較為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著名音樂治療學家K.Bruscia,他認為音樂治療就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

            從這個界定可以看出,音樂治療所運用的主要手段是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例如聽、獨唱、樂器演奏、合唱、各種音樂詞曲創作等多種音樂形式,這些音樂形式是治療的媒介或者橋梁。再者音樂治療不是一個簡單的治療,而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干預過程,通過這個復雜的過程來使接受治療者達到健康。在本研究中,音樂療法主要是為了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輔導,借助學校的音樂教育以及各種音樂活動,有專門教師運用音樂治療的原理對學生進行的各種心理輔導,其目的旨在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音樂療法的理論基礎

            音樂治療與其它的心理治療存在明顯的差異。一是體現在媒介上,一般心理治療以語言為媒介,而音樂療法則是以各種音樂活動形式為媒介。二是體現在效用機制上,心理治療是通過語言的影響,糾正受治療者的不正確的觀念,實現治療的目的。而音樂治療則是以音樂為媒介,通過對接受治療者施加影響,引起其情緒的變化,改變其精神狀態,改變其認識,促進其心理問題得到糾正。從物理學來看,音樂是一種機械波,這種現實存在的能夠被人感覺到的聲波會對人體的各個部分形成影響。有研究發現,當具有“音樂性”的各種聲波作用于人體時,會對人體的各個部位都造成影響,人體的胃、腸、肌肉、心臟、腦電波等隨之產生和諧共振,各器官節律趨于協調一致,各器官的紊亂狀態隨之改善,從而解除疾患,促進康復。

            有理論認為音樂對人的影響機制為首先作用于人的情緒,使之產生各種不同的情感,然后通過情感的作用引起人的生理的變化。還有理論認為音樂首先作用于人的生理,通過生理上的變化引起人們心理上的變化。而事實上開看,這兩種影響機制并不是不相交集的,而是隨時產生交互影響。根據以上的影響機制可以看出,音樂對于喚醒、聯系甚至整合人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產生不可替代的力量,音樂是人們實現自我表現以及釋放自己情緒的重要的特殊手段。對于音樂治療而言,一般認為音樂能夠改變人們的情感,通過情感的改變來改變認知,在音樂治療的具體操作中,正是運用音樂對于改變認知的能動作用來實現治療的目的。

            三、音樂療法對于促進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一)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

            當前在諸多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中,情緒不穩定是很重要的表現,且大學生自身對情緒不穩定缺乏調節能力,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調節,就會進一步激發情緒的不穩定性,容易造成各種情緒上的困擾,導致各種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極端事件。不同的樂曲可以產生鎮靜安定、輕松愉快、活躍興奮等不同作用,這些作用會對人的內環境產生影響,可以起到排憂、鎮痛、降壓、催眠等效果。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樂曲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例如對于那些在情感上憂郁、沮喪、精神萎靡等狀況的學生,在進行音樂治療時可以選擇情調歡快、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的樂曲,如《喜洋洋》、歡樂的天山》等。對于情緒上不穩定,存在一定程度焦慮感的學生,可以選擇那些情調優雅、節奏緩慢的樂曲,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梁祝》等古典傳統曲目。

            (二)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

            在日常的學生管理過程中,經常發現有學生存在表達上的障礙,這樣的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沉默寡言,有時甚至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生對自己的表達能力表現為不自信,對自己的評價也較為消極,甚至是對自己持否定的態度,這部分學生不能正常的與人進行溝通,存在一定的人際關系障礙。對這樣的學生而言,采用音樂治療的方法促進其心理健康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音樂對其施加影響,使音樂成為實現自我表達的一種途徑,這一音樂途徑的實現可以借助于集體音樂活動,例如在合唱活動中,可以通過歌曲的演唱來實現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情感,可以是毫無顧忌的來表達這些情感,在合唱這樣的集體活動中獲得成功的經驗及別人的認可,這種成功經驗的體驗以及別人認可帶來的成就感能夠促進自我概念的形成,對于積極的自我評價的形成是非常具有正向作用的。

            (三)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對于合唱、合奏等集體音樂活動而言,要想取得演奏的成功就需要成員之間需要具有較好的合作關系,演奏舞臺也就是一個成員之間相互交往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要是各個成員之間不具有合作精神,沒有集體意識,這個社會就會呈現出雜亂無序的狀態,也就會直接導致演奏的失敗,這種失敗會影響演奏者,使其產生心理上的不快感。而為了避免這種不快感的產生,就會產生一種必須要進行合作的力量,這種力量會監督參加者進行很好的合作,抑制了個人的那些可能不利于演奏無序的行為。所以,音樂參與對于缺乏集體意識,缺乏合作精神的學生而言,對于其消除與同學們之間的隔閡,促進心理上的包容性,提高其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都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人類認識世界有兩種方式,其一是通過科學的邏輯思維,其二是通過藝術的形象思維。根據腦生理科學的相關研究,人的大腦可以分為左右半球,左腦主要主管理性與計算,主要負責語言、邏輯、數學計算和次序的安排等工作。右腦則是主要負責感性及藝術,主要起到處理節奏、圖像構造、想象幻想等創造性的活動。當前我們的教育所重視的是左腦功能的體現,不注重右腦功能的開發,且常時間使左腦處于緊張的狀態,促使身體加快衰老,比較容易出現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影響身體健康的癥狀。左腦的過分專注,會造成右腦的開發不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人的創造性思維的產生。所以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應當重視右腦功能的開發,而開發右腦的重要途徑就是音樂,可以通過音樂活動來促進右腦的開發,右腦的開發能夠提升人的想象力,對于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應當重視運用音樂活動對人的右腦進行開發。

            (五)塑造完善人格

            人格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心理素質狀況,心理素質的好壞也能體現出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大學生而言,大學階段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階段,應當積極通過音樂來促進大學生人格的不斷完善。優秀的音樂作品所展示的美體現出了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學生通過欣賞音樂中的美,切實體驗音樂中的美,能夠起到發現自我升華途徑的重要作用。通過自我升華,可以實現心靈的凈化,超脫對物質的過分追求,活動精神層面的和諧,提升自我境界。例如《春江花月夜》,這首樂曲優美的旋律,給我們呈現的是美麗壯觀的山水風景。《黃河大合唱》則是能震撼人心,使人產生強烈愛國的新認識。這些美妙的音樂體驗,對于大學生凈化心靈,提升精神追求層次,提升個人境界都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音樂治療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可以從情感、自我表達、合作精神、提升創新能力、塑造完善人格等各個方面對大學生形成影響。因此在日常的大學生管理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對音樂治療的運用,積極發揮音樂治療的功能,促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之成為對于社會有用的合格人才。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6

            摘要:

            社會的發展對人的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質和抗挫能力,非常必要。

            關鍵詞:

            幼兒;心理健康;抗挫能力

            大量調查表明,當代家庭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舍得智力投資,但由于過于溺愛,很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忽視了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的精神培養。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所必需的,也是孩子心理發展所需要的。但卻有不少家長在生活中處處為孩子撐起保護傘,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為其掃清障礙。結果事與愿違,造成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更多地品嘗挫折的苦果。對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對其在社會的立足與發展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家庭、學校都應重視幼兒優良心理品質的培養,適當培養幼兒初步的抗挫能力,使其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更有自信心、更有力量,不易被挫折壓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與教育需要,創設和利用某種情境,提出某種難題,讓幼兒通過動腦、動手來解決問題,培養其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迎難而上、不畏艱難的堅強意志。挫折在一個人學習、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強調賞識教育、保護幼兒探索興趣和欲望、讓幼兒在順境中建立信心的同時,還需針對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挫折教育,以增強幼兒對挫折的抵抗力,培養其良好的個性和社會性。然而,如何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轉變教師教育觀念,營造良好心理教育氛圍

            挫折教育實際上就是抗挫能力培養。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今天,挫折教育更多地體現在心理素質培養上。開展挫折教育,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學習、培訓、討論等形式,讓教師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影響因素,認識到開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師掌握適當的心理教育理論和藝術,進一步了解幼兒心理發展過程中易出現的挫折原因,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及心理訓練,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師生關系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對幼兒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暗示作用。因此,對幼兒進行抗挫能力培養,教師首先應給予寬容、理解、鼓勵和支持,為幼兒營造一個平等、溫馨的心理氛圍,以愛換取孩子的信任,讓愛架起溝通的橋梁,使幼兒有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能夠毫無顧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夠大膽嘗試、探索、表達,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結合幼兒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挫折教育

            2.1認識領悟

            從認知上幫助幼兒認識挫折的客觀存在,引導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幼兒生活中常遇到的困難、害怕的事物著手,通過談話、討論活動,讓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遇到的因難、害怕的事情及失敗的經歷等,讓幼兒知道每一個人在生活、學習、成長過程中都會碰到不同的困難或害怕的事情,這是不可避免的客觀事實。

            2.2情感溝通

            從情感上消除幼兒對挫折的害怕心理。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平等、民主的環境,創造心理釋放的機會,鼓勵幼兒講述自己在家里、在周圍環境或特殊事件中遇到的困難、挫折。鼓勵幼兒用相應的語言、動作、表情等來表現,說出心中的害怕或不愉快。在你一言我一語中,不僅使幼兒有表述、宣泄的機會,還使教師進一步了解每個幼兒對于挫折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通過情感交流,逐漸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找出幼兒的長處,通過語言暗示、情感撫慰,幫助其逐步樹立應對困難的信心,消除對挫折的害怕心理。

            2.3行為訓練

            從行為上幫助幼兒掌握應對各種挫折的方法。將認知、感受、適應和實踐操作有機融于教育活動之中,結合幼兒生活實際,采用游戲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情境體驗法等幼兒心理教育方法,從科學的角度設計豐富多彩、富有童趣的挫折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抗挫技能,增強幼兒對于挫折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如:

            (1)自我鼓勵法:在困難面前,學會自己用語言鼓勵自己。如對自己說“我是勇敢的孩子,我能做到的”,等等。

            (2)努力堅持法:如在組織幼兒外出參觀、遠足登山活動中,讓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經受抗疲勞、忍饑餓、耐寒訓練,這樣既鍛煉了耐力,又能讓幼兒體會到“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3)合理宣泄法:面對挫折時,讓幼兒學會在不影響和傷害他人的情況下,用正確合理的方式(如體育鍛煉、傾訴、哭泣等方式)將消極的情緒宣泄出來。

            3、在幼兒園各領域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

            如:在語言領域中通過對故事情節、人物心理的討論,滲透挫折教育,讓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初步懂得挫折是每個人一定會遇到的,并從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不屈不撓的精神,教育幼兒從小就要有克服困難、不怕艱苦的勇氣與毅力,在情感和認知上達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在健康領域中幼兒進行走、跑、跳、平衡等活動時,教師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活動情境或障礙,讓幼兒通過自身努力或與同伴合作克服困難,遵守一定的規則,最終完成活動任務,培養抗挫能力。

            4、在一日生活中落實幼兒抗挫能力培養

            4.1利用一日生活中自然產生的挫折及時進行教育

            由于年齡小,幼兒的理性思維能力較弱,對具體、直觀的身邊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觸發聯想。在一日生活中,幼兒不可避免會遇到或這或那的挫折,如被拒絕、勞累、困難、批評、懲罰等。讓幼兒體驗被拒絕或經歷一些困難,能讓幼兒體驗到許多事情并非都能按自己的意愿進行,認識到挫折的客觀存在。同時,抓住這些生活中自然產生的挫折,及時鼓勵,讓幼兒嘗試以自然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幫助其克服對困難的畏難心理、對失敗的沮喪情緒,并試著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幼兒承受挫折的能力。

            4.2在游戲活動情境中進行挫折教育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基本活動,利用游戲向幼兒進行挫折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徑。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挫折情境,彌補利用自然情境、現實情境教育的不足,具有預防性和針對性。因為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一旦遇到生活中未經歷的挫折,如果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幼兒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教師要創設競賽、勞動、批評、提出難題等一些挫折情境進行挫折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的挫折情境要適度,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失興趣和信心。

            5、家、園、社區三方協同配合開展教育,產生最優教育合力

            5.1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對幼兒抗挫能力培養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接觸是一種全方位的密切接觸,父母可隨時隨地利用幼兒生活中遇見的挫折和困境,有目的地進行挫折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待挫折、困惑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對幼兒起著示范作用。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抗挫能力差是由于家庭溺愛造成的,只要讓他們吃點苦就能解決。其實不然,這種強行措施不但很難生效,而且往往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進行,不是苛刻的批評、嚴厲的斥責或與孩子對著干。其次,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如定期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中聚會,多創造一些讓他們自由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遇到挫折時,有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培養孩子的友誼感、依戀感與安全感。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果孩子成功了,及時鼓勵,說些“真是能干的孩子”等話,通過生活中的鍛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

            5.2充分利用學校、社區資源開展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發放宣傳資料等途徑,向家長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增強家長家庭教育意識,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通過“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挫折教育并非吃苦”“專家獻策”等一系列家庭教育專題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倡導家長在生活中注意“理智的愛”。充分挖掘社區資源,運用社區的現有環境、物力資源創造有利的教育環境,定期讓孩子走進一些教育基地、工廠、社區,通過實地參觀,讓他們體會勞動的艱辛,從成人身上學一些應對挫折的方法,并讓幼兒思考、體驗在社區各場所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在各種模擬情境中鍛煉幼兒的應變能力,提高幼兒面對挫折的勇氣及抗挫能力。只有教師與家長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密切配合,抓住一切機會對幼兒進行教育,保證教育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切實培養幼兒抗挫能力。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7

            一、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工作流于形式。整體看來,我國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首先,仍然有部分學校沒有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也沒有系統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有些學校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但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由于高校在思想層面上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經費的匱乏、配套設施的不完備、教師力量薄弱、監督和評價系統的不完善等等,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而缺乏顯著成效,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形同虛設。

            (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評價機制。首先,在管理機制上比較混亂,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歸口不一。調查顯示,有70%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掛靠在學生處、團委等部門;23.4%掛靠在心理系、高教所等業務部門;6.6%掛靠在醫院。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身兼數職,造成資源和精力的分散,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二是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系統,對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效也無法做出科學的評價,這也是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流于形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心理健康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大多數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不足,資源的短缺會導致一系列的消極結果:日常設備短缺及陳舊,專業設備落后,師資隊伍建設不足,科研經費短缺,工作開展方式受限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需要一些日常工作必備品,如辦公用品、電腦、書籍等,還需要一些專業設施,如心理咨詢室、心理資料檔案室、治療室、心理測試軟件等。由于資金短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處于被動地位。

            (四)師資力量薄弱,缺少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首先,心理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據統計,國外高校專職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的比例大致為1∶400,而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師生比例不足1∶5000。而且很多老師是兼職教師,即便是全職教師,還會兼顧著其他方面的工作,導致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面向全校大學生開展,可能受眾只是一小部分;其次,心理教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心理輔導咨詢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有經過系統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培訓,擁有較多的實踐經驗,才能獨立從事此項工作。而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如目前對72所高校的調查發現,德育教師占55.4%,心理學教師占20.8%,醫務人員占17.4%,其他占6.4%。這里很多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不知道心理咨詢的技巧和原則,把心理咨詢等同德育教育,隨便聊聊天,說教就可以了。而心理咨詢是一門科學,如果處理不好,會對個人和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主管部門及相關領導要轉變以下認識: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而是一種教育理念,是滲透在所有教育活動中的一種教育信念和態度;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針對少數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工作,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以預防和發展為宗旨,最終達到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哪一個部門或者幾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共同任務,學校各部門要積極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層面,確保心理健康教育事業得到順利發展。

            (二)增加經費投入,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經費問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舉步艱難的“瓶頸”問題,一定的經費支持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質前提和保證。各高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納入到學校發展規劃中去,建立專款經費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進專業人才,建立心理咨詢室、治療室及相關軟件的購買和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等,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續有效地進行。

            (三)完善評價體系,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體系:第一,要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工作評價采用具體的指標來衡量,根據學校的各項心理健康工作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指標細分,不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開展方式采用相應的指標來衡量;第二,在評價方法上,要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發現問題及不足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同樣也為監督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加強專業咨詢師隊伍建設,吸收一定數量的既有心理學背景又有實踐操作技能的人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吸納大學輔導員進入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的隊伍。輔導員和學生接觸最多,也最易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知識技能的培訓,用心理學角度去解決學生的.問題,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和普及;第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制度,定期對專兼職教師進行培訓,不斷地提高他們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備的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技能,真正發揮這支教師隊伍的作用。

            (五)構建科學的心理健康體系,切實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積極作用

            1、建立心理檔案。為大學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把心理測評作為心理問題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心理工作機制中首要環節和基礎工作,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類型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對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問題采用座談、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方式進行干預,對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體輔導,并聯系其輔導員,加強對這些學生的關注。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首先,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高校的公共必修課。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能夠系統的學習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式,增強對自我心理健康的關注和調節;其次,進行課程改革,根據大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選擇貼近學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并且課程采用更加靈活的授課方式,比如情景體驗、案例討論、團體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師生的互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心理教學中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做好心理咨詢工作。除老師定期值班咨詢外,開通多種心理咨詢途徑,如電話咨詢、網上咨詢、心理信箱等,使大學生在遇到各種心理困擾時,都能及時得到心理老師的幫助,并做好咨詢記錄及咨詢后回訪工作,最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4、建立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從人員組成、方法選擇、措施制定等幾方面建立心理應急預案,對于突發事件能夠做出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使突發事件的消極影響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較短的時間內重建學生的心理健康。

            5、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宣傳。通過創辦心理雜志、開設校園廣播心理健康專欄、發放心理健康材料、觀看心理健康教育影像、組織心理劇表演等豐富多樣的宣傳形式,形成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使學生在面對自身的困擾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求心理援助。另外,通過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堂、工作坊等形式定期開展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8

            摘要:

            如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因心理原因產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過調查探求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健康教育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日益加快,大學生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現出來,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未能充分發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因此,通過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現狀分析,有助于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

            一個月前,我們使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三種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生心理聯系密切的量表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的新生進行了心理測試調查。此次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群體水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等方面。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一個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現問題,那么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可見如今大學生心理問題愈發嚴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三、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我認為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六點。

            1.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了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

            2.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里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述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3.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于學生不善于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4.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范的沖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5.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于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6.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學習節奏過于緊張等等。

            大學生的心理困原因概括來說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學生是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強烈;低,其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頻出現,并且人數越來越呈上升趨勢

            四、大學生健康教育措施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在社交活動中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2.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訓練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渠道。心理訓練應不拘一格,可以通過組織辯論、演講、郊游、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根據具體對象,充分運用放松、暗示、音樂、表象、心理劇、模擬與模仿等心理學技術與方法,結合其他輔助手段、設施,設計特定的情景,使參與者在其中積極活動,最終達到改變其心理面貌養成預期的行為習慣,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偉.《善待心靈》[M].北京:di震出版社,2006.143-147

            [2]文柯.《心理學改變生活》[M].北京:世界出版社,2006.229-243

            [3]詹姆斯.《心理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64-170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9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方向加以引導,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有利于校園環境的和諧化,更有利于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團體輔導教學活動應用于高職心理健康教學工作中,會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創新方向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堂;團隊輔導;應用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更加復雜,大學生的學習與就業心理壓力增大。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創新,是讓教育工作為學生服務的重要舉措。利用團體輔導原理實施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有效方法,豐富大學生的心理體驗,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趣味化

            利用團體輔導的形式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實際需求設計一些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有一定的體驗。精心設計的心理健康活動,具有活潑有趣的特點,更加關注大學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諧氛圍的形成。團體輔導形式的應用,給教師提供了組織多樣化活動的機會,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師生互動

            團體輔導,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明顯增多。教師作為心理健康課堂的組織者,可以與更多的學生互動,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素材,促進課堂氛圍的熱鬧化。團體輔導,有利于教師從多個角度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學生就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會讓課堂變得開放起來,也會讓學生找到更多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

            二、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要讓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應當從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出發,在有關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內容中融入團體輔導模式。讓團體輔導活動真正服務于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利用團體輔導,加強自我意識教育

            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探索,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意識,讓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建立健康的個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團體輔導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心理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我是誰”的活動,讓學生說出15個“我是……”的句子,對自己進行由淺入深地認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價值拍賣”游戲,假設給每位學生一定數量的金錢,向學生展示“健康”、“誠信”、“大房子”等拍賣品,讓同學們競拍,從而對自己的人生追求進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利用團體輔導,促進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主題活動的實施,重在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意義,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交往觀念,促進大學生成為成功的交際者。教師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戲,讓一人站在高處,背對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響應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際交流過程中必備的品質,也是一項技巧。用團體活動幫助大學生改變自己的.人際交往策略,提高個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團體輔導,做好情緒調控

            大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對其日常行為與生活快樂程度有重要影響。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情緒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像“番外篇”。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誤會、看到兩位同學在一起悄悄說話,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會沒有叫我”等,當學生說出具有負面情緒的觀點時,鼓勵學生一起來討論這種想法的正常性。當學生有焦慮等負面情緒時,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放松訓練,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的活動,能夠讓一些心理的小秘密變得公開化,促進課堂活動輕松化。

            (四)利用團體輔導,調整戀愛心理

            戀愛,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一項很正常的活動。利用團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的戀愛觀念,形成戀愛能力,有利于校園氛圍的和諧化。教師可以利用“情侶間的小矛盾”活動,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戀愛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決的方法。用課堂討論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的困惑,解開心結,有利于大學生更加自然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感情,能夠在一段情緒中付出與寬容。大學生的戀愛心理正常,能夠減少許多校園矛盾與暴力事件。重視戀愛教育,是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實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團體輔導方法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學生全體參與到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去,拓展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課堂活動,給大學生傳遞更多有效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更能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課堂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邱小艷,唐君.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01:115-117.

            [2]李雪,潘樂,魏鑫,杜冰潔.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世紀橋,2015,02:69-70.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0

            摘要:

            針對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比例不斷上升的問題,高校應從完善宣傳教育機制,完善培訓機制,規范咨詢、治療程序,建立快速反應危機干預機制等方面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近年來,由于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出現心理康問題的比例在不斷上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實施的一調查顯示,有4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由于就業、學習和經上的負擔而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有10.6%和6.8%的人為心理壓力來自“人情冷漠”和“人際關系緊張”。這些現象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點和重點。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推動和諧校園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校和學生認識存在偏差

            心理輔導和咨詢的本源是如何測量人的個性差異,更有效地進行差異教學,發揮人的長處,使人與職業更好地匹配,輔助人的生涯規劃,讓人更完美地生活。目前部分學校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已偏離了本源目標,成了解決心理問題的手段,通常認為來心理輔導和咨詢的,都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有心理問題就等于心理不健康,這似乎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基于這種觀點,大部分學生認為有病才去咨詢,咨詢中心是治病的地方,部分有強烈心理咨詢愿望的學生由于害怕周圍同學的異樣目光,對心理咨詢機構也只能敬而遠之,他們只能獨自查找資料或向身邊的同學、朋友求助,而未能向具有專業技能的服務人員咨詢,這極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

            2、心理咨詢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工作,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要求都很高[2]。在歐美高校,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在我國,按照要求,從業人員至少要具備必要的心理學知、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測量工具。在很多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人員主要有心理學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員,大多為兼職或“半路出家”,他們大都沒有經過正規的心理學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專業化程度偏低,其心理學、心理咨詢學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缺乏心理咨詢所需的有關經驗,不能妥善處理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心理咨詢常常不能令學生滿意,自身也感到不能適應心理咨詢發展的要求,在心理教育和咨詢實踐中難以保證良好的效果;其中不少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理解與心理學原則背道而馳,已經開展的心理咨詢偏重于教育和指導,心理活動課偏重于形式而書本化,缺乏整體構建,缺少預防性指導,師生關系很難做到相互尊重與平等。從學生的角度看,學校心理咨詢的效益是低的,存在來訪學生對心理咨詢效果和咨詢師的業務水平的評價偏低的問題。有些學生滿懷希望而來,卻失望而去,長此以往,學生將對學校心理咨詢失去信賴,對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產生極大地影響。

            從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師資短缺、水平參差不齊、專業化程度低、隊伍不穩定仍是制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一大問題。按照國際標準,學校心理咨詢師與學生的比例應為1:500。而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遠遠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經過專職心理咨詢教師資格認證的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心理咨詢隊伍的建設便成為較突出的問題,制約著心理咨詢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3、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力度需要加大

            大多數學生對心理健康咨詢和教育工作知之甚少,心理咨詢工作人員要借助報刊、黑板報、廣播、講座、特別是各學科課堂教學等多種渠道,全方位地大力宣傳和普及心理衛生和心理咨詢常識,使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意義、內容、方式和原則等,逐步認識到心理咨詢是面向所有學生包括正常健康的學生。在信息高速發達的現今,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和開展心理素質教育活動,以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適應。

            4、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方法有待完善

            通過日常與學生交流中還得出,大多數學生對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方式和效果不甚滿意。從理論角度分析,咨詢應遵循自愿原則,不能采取強制手段使求詢者參與。只有當求詢者有強烈的求詢愿望和動機,自愿尋求咨詢,這樣才會主動講出自己的心理問題,并積極配合,使咨詢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完善心理咨詢方法,例如對學生中的個性問題可采用面對面的咨詢與書信咨詢、電話咨詢及網絡咨詢結合的方式。如當一些學生面對面難以啟齒問題時,書信和電話咨詢可以減輕學生內心的緊張和壓力。并且以平等交互、虛擬隱藏性為基本特征的網上咨詢就特別適合有求助必要又不愿走進咨詢室的學生;我們也可以對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焦點問題進行團體心理咨詢,團體咨詢因涉及面廣,范圍大,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如新生學習、生活適應,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面試等就可采用團體心理咨詢。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之所以占有一席地位,是由于人們對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認識,家長和學校教育工作者關注到心理不健康的個體,把注意的焦點集中在心理問題方面,所以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課,還是學校心理輔導與咨詢,都是針對教育對象中已存在或易發生的心理問題和存在心理問題的個體進行的,這就導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教育的內容、形式和途徑,還是教育的`對象和實施者,都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和基本原則,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浮在面上,難于深入和擴展,其實效性和發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問題的癥結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價值取向上偏離了心理健康的積極心理學取向,而陷入一種心理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病態心理學取向。

            二、高校應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

            高校應從構建長效機制、完善工作方法等方面著手,咨詢、教學、宣傳、科研四管齊下,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效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要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

            高校應在學生中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等課程。同時,對不同年級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分年級分專業開設專題心理健康教課程,幫助學生緩解來自生活、學習、情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壓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心保健意識。要充分校園廣播電臺、校園網絡、櫥窗、心理教育專刊等媒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宣傳普及心健康知識。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在校園文化設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組織大學生心理健康月,開辦心理講座、心理知識競賽等主題教育活動,把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轉變學生觀念,讓學明白善于求助也是一種能力,讓學生真正形成正確的心理康教育觀念。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施教育的隊伍的素質,所以,隊伍建設是關鍵。開展大學生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主要包括:專業咨詢師隊伍、輔導員隊伍、學生干部隊伍。專業咨詢師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核心組成部分,應重視咨詢師的培訓,提高其的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業道德,并參照國家有關部門的心理咨詢專業人員有關規和要求,每個心理咨詢師達到持證上崗要求。輔導員(班主任)是隊伍的中堅力量,通過培訓讓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心理咨詢和精神病學知識,學會鑒別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嚴重的精神疾患,這樣在心理危機干預中輔導員可以于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培訓,在各班級設心理委員,專門負責班級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現、匯報、控制和跟蹤,并發揮朋輩心理咨詢的作用。

            3、完善大學生心理檔案,建立快速危機反應機制

            通過心理普查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采用卡特爾PF人格測驗、SCL290心理健康測驗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驗(UPI)等心理測驗對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電子檔案。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及時找到心理問題的一種快捷方式,有條件的學校,應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以心理測查為輔助手段形成宣傳、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好篩查中可能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后期支持工作。但在利用學生心理檔案進行學生心理狀況的分析研究時,既要注意收集學生心理活動的整體材料,又要結合系別專業、年級、班級和學生本人特點考慮,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把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

            輔導員通過日常與學生的談話,走訪,了解學生情況,跟蹤學生心理發展軌跡及時補充完善,大學生心理檔案不是固定不變的,應對學生心理發展情況進行追蹤記錄,隨時報送,新近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問題學生檔案,以保證及時有效地預防或治療,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心理狀況。根據心理健康檔案,初步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判斷,對于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及時介紹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專職人員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具體的、有深度的個別幫助,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及時進行危機干預。發現存在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轉介到專業衛生機構進行治療。要真正建立從學生骨干—輔導員—院部—學校的快速危機反應渠道,建立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專業精神衛生機構的快速危機干預通道。

            4、加強家庭教育和朋輩教育

            根據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學生在有了心理困惑時有較多選擇“朋友或同學的幫助”而較少的選擇“希望通過心理咨詢師解決”。這說明需要進一步強和改進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的同時,注意加強家庭教育和朋輩教育等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大學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對象,培養身心健康大學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落腳點,高校要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切實有效地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佘海舟。試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湖北招生考試,2007(16):59。

            [2]王強,狄玉峰。淺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其對策[J]。職業時空,2007(15):41。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1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其未來發展,同時關系著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高校師生應認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積極心理學是現階段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依據,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以此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對策

            大學時期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青少年綜合素質和道德觀念培養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分析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從源頭上杜絕此類問題的出現,為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環境。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有著重要的暗示作用和正面意義,應加大研究力度,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以此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促進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

            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具有學習能力強、健康向上的特點。然而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許多大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分為輕度心理障礙和嚴重心理障礙兩類。據調查分析可知,因心理健康問題退學已經成了導致大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嚴重的是,大學生患心理健康疾病的人數還在逐年增長,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引起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較為敏感、偏執,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如壓力、困境)的影響,不利于自身的良好發展,甚至影響社會穩定與人才質量的提高。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高校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心理壓力與心理障礙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總之,提高心理健康素質有利于幫助當代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環境,并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加強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在各高校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取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對高校的具體教育工作予以指導,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動力。其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礎。各高校深入貫徹上級精神,進一步改善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在日常教育中積累經驗,為提升教育效果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其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條件明顯改善。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心理教育工作開發了大量科學的心理測試軟件,能更好的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更及時的為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二、積極心理學相關內容分析

            1.積極心理學的涵義

            積極心理學是由前美國心理學研究者賽里格曼提出的,作為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打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窗口。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活動受積極心理力量和消極心理力量的共同影響。前者給予人積極向上的驅動力,而后者卻恰恰相反,阻礙了人的前進腳步。積極或消極的心理力量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取決于人的主觀偏好,也就是說生活態度決定了心理健康程度。積極心理學關注人的優良品質和積極力量,促使其激發自身潛力,進而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積極心理學的重要作用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形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在教育工作中忽視了挖掘學生的潛能,未將培養積極的心理素質作為工作重點。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心理學教育逐漸形成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積極樂觀的當代大學生的目標。

            (2)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積極心理學利用其新穎的理論引導高校將教學重點放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來,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3)指導大學生價值取向形成。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體現在激發和培養學生歸屬感與責任感,確保其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目標缺失

            盡管已經加強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仍存在較多問題需要解決,教育目標缺失便是其中的重要問題。現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問題導向式為主,缺少有效的發展目標。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只停留在解決心理問題等方面,沒有實現預防教育為主的重要目標。解決心理問題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以免為未來發展埋下安全隱患,但該目標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只在問題出現后尋找解決措施,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目標,心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2.教學手段陳舊

            我國正在逐步推進素質教育,但傳統教育的影響依舊根深蒂固。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灌輸為主,不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質量與效率較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課堂教學中應多多關注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體驗。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陳舊,無法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程效果較差。另外,高校的心理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無法實現團體輔導、情景體驗、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3.教育對象個體化

            我國很多高校都以消極心理學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理論,導致教育工作者將教學重點放在心理出現障礙的學生身上,忽視了正常的學生群體。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大學生各種心理疾病的表現、成因和矯正方法,全力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造成不良后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為上門咨詢的學生答疑解惑,并強制干預心理疾病嚴重的同學,然而該種工作范圍主要涉及個別學生,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教育對象個體化。忽視了培養大學生的積極信念,不利于大學生掌握維護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范圍狹窄、內容單一,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4.教育方式醫學化

            我國高校在長時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大學生心理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不全面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逐漸顯現,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提高重視,及時尋找有效地解決措施。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書籍和知識宣傳一般以心理問題為主,主要作用是傳播渲染消極的心理體驗,通過矯治性的方法對學生個體進行心理干預。但在當前消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這種教育方式盡管能解決個別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但無法促進全體學生的積極發展,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地發揮。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大學生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當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正確,其觀念較為陳舊保守。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可知,大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認識還不夠完善,無法科學地對待心理問題,很多學生認為存在心理問題很丟人,羞于啟齒不敢醫治,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生的這種心理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健康發展,同時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些有強烈心理咨詢愿望的大學生可能不敢去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2.心理學理論基礎較差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存在心理學理論基礎較差的問題。為了降低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我國高校引進國外的理論研究成果,并在實際工作中總結教育經驗,以此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水平較低是困擾我國心理學者的關鍵問題,缺乏理論指導,很多研究工作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近年來的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在消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完成的,工作人員應不斷探索積極心理學,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開辟新視角,促進該工作的良好發展。

            3.理論研究的本土化力度不夠

            心理咨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實施方式,但我國高校在心理咨詢理論研究方面的本土化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過于依賴引進的西方理論,沒有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進行改良。西方理論是在西方國家的實際國情中發展起來的,可能只適應某一特定時期與特定人群,一味地照搬照抄只會加重問題。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水平較低,缺乏系統有特色的理論體系指導工作順利進行。

            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教育原則在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積極心理學理念視角下應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重視學生在課程及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心理體驗,全方位、多角度的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以積極理念作為指導理論,加強對大學生樂觀向上、健康積極等方面品質的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涉及眾多方面,主要包括認知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及優良個性心理等,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嚴格按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級目標劃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利用發展性課程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情緒與積極人格,盡可能的挖掘大學生的心理潛能與積極品質。預防性課程也在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盡早發現自身在學習、生活中遇見的心理問題,以便及時咨詢調整,避免影響自身的健康生活。

            2.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育,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傳授給學生,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被動的教育身份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十分不穩定,影響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提升學習效果。教師應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用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學生完成學習。面對心理存在障礙的學生,教師應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通過平等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進而給出最正確的指導意見。

            3.構建心理健康實施體系

            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應構建健全的心理健康實施體系。首先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內講授體系,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開設有意義的心理教育課程。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外活動體系,通過心理沙龍、心理電影等活動在在校園內營造關心心理健康的氛圍。再次需要健全心理危機預警及干預體系,通過心理測試、心理危機排查等手段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后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體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提升該項工作的質量。

            4.重視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

            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應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關注大學生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的閃光點與發展潛能,教育工作者應格外注重激發當代大學生的自身潛能,避免一味的關注他們的心理疾病。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擴大范圍,一方面為心理存在問題的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應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心理健康講座,讓大學生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更加健康的發展。高校的心健康教育工作應全面發展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全力激發其內在潛能,給予學生積極的希望,幫助其樹立信心,避免產生心理問題。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能提高其心理免疫力、抵抗力和心理韌性,顯著降低了心理疾病的發生概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優化積極教育環境

            優化積極教育環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積極的教育環境是由和諧的家庭、高效能的學校、人際關系良好的社會組成的,能夠給予大學生最直觀的情感體驗,是建構積極個性品質的核心力量。高校應聯合家庭與社會力量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效助力。例如,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大學生及其家長進行積極心理教育的知識宣傳,社會也應予以當代學生關心與愛護,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間,三方通過切實有效的方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應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不斷優化教育環境,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六、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社會、學校、個人都具有深遠影響。教育工作者將積極心理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融合,能夠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有助于完善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針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通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構建心理健康實施體系、重視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優化積極教育環境等措施加以解決,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變花.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5):32-33.

            [2]劉雯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效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教育界,2016,(15):112-112.

            [3]湯靜,湯娜.積極心理學視角下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微探[J].蚌埠學院學報,2016,5(3):145-148.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2

            摘要:

            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微信使用的現狀來探討微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與負面影響。并探討了如何發揮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關鍵詞:

            微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微信及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所推出的一款快速發送文字和圖片、支持多人語音對講的手機應用軟件。微信具有迅速廣泛的信息傳播、簡易上手的操作方式及個性多樣的創新模式等特性,這使它快速成為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自從2010年11月微信項目正式啟動直到今天,它已滲入教育、醫療、酒店、零售、百貨、餐飲、票務等數十幾個傳統行業,使用微信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到2016年的第二個季度,中國94%以上的智能手機已經被微信覆蓋,每個月的活躍用戶達到8.06億,2016年12月28日,微信團隊在2017微信公開課上公布了《2016微信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微信日用戶高達7.68億,且還在不斷增長。在眾多微信用戶中,由于大學生群體具備迅速接受和掌握新鮮事物的特性,使其迅速成為使用微信的主要群體,調查數據表明,大學生一天時間內最少會打開一次微信的占比高達59.7%。

            當前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社交的一種重要方式。鑒于此,怎樣將微信平臺,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聯系起來,從而使其更好的為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便成了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必須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二、微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微信對大學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但同時也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多種的影響。

            (一)微信對其心理健康的正面影響

            微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

            1.微信能夠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微信聊天不受時間地域的阻隔,因而其只需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及消耗部分流量就能在任何時候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參與小組互動討論、在線咨詢等活動,這種條件十分利于將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2.微信能夠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受眾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部分公共必修課程是面向全校新生開設外,只有部分在校大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到團體心理輔導、心理主題班會或心理拓展訓練中去,而微信平臺能夠極大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眾面。包括那些有意愿報考的學生、甚至畢業生,均可隨時關注并持續關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平臺,從入校前到離校后都可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持續受益。

            3.微信能夠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學生大多在課外的休息時間利用微信平臺接觸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通過過度專業的說教方式進行宣傳,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甚至抵觸情緒。因此在微信平臺發布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應等同于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教材內容,而應該向通俗心理學靠攏,讓學生以休閑娛樂的心情接觸微信平臺發布的心理健康知識或相關活動,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自愿選擇內容進行關注。具有顯著的網絡虛擬特性的微信平臺,這會使其不用考慮自己會因為表達不當言論而受到別人的當面嘲諷,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由的在微信平臺上即時抒發自己的看法,并在表達和互動中鞏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微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微信在方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使大學生對虛擬社交產生迷戀,對正常學習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微信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手機通信軟件,其負面影響往往與手機網絡一起出現,對微信產生上癮癥狀的人如同“網癮患者”一樣,時刻離不開微信,潛意識里覺得不上微信就會錯過重要信息,癥狀嚴重的人一會兒不上微信就會難受,有些人則會不斷地刷新朋友圈,刷新間隔很短。大學生群體仍應以學業為重,這樣的習慣會浪費他們很多寶貴時間。微信畢竟是一種虛擬的社交方式,部分大學生過度沉溺微信的虛擬環境,一定程度會造成對現實人際交往的忽視,形成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

            2.增加了大學生接觸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依賴日益明顯,但對不良信息的鑒別能力卻較為缺乏。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流有促進性,但同時也對其接觸不良信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從調查數據發現,56.5%的大學生判斷不良信息的能力在較差、一般間。

            3.使大學生活不再單純而安全。調查顯示,66.3%的大學生經常使用“搖一搖”、“漂流瓶”、“附近的人”這些微信交友功能,41.3%的大學生會對陌生人加好友的請求進行回應或主動與其招呼,24.3%的學生有過一兩次與陌生微信好友見面的`經歷,甚至有些人會經常與微信好友見面。微信的這些交友功能在拓寬大學生交際面的同時也潛藏著危險。目前,微信交友功能已經引發了問題,媒體曾經報道過一些有關大學生使用微信而引發的犯罪案件,均與微信的交友功能有關系,這些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通過微信聊天的形式先去結識被害者,然后通過熱聊慢慢取得被害者的信任和好感,最后在指定地點與其見面,再對受害者進行不法行為。

            三、發揮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微信的諸多特點如:省資費、時效強、方便快捷等,都給大學生帶來方便、快捷與快樂,但同時也隱藏著諸多弊端。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發揮微信的優勢,避免它的弊端,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呢?筆者結合實際進行探討,并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眾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眾號應該是一個雙向的學習交流平臺,作用不僅限于單向的信息公布。它應該開放的、自由的、互動的發布更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吸引他們的關注并積極參與其中。平臺的建立可以考慮從兩處著手:一是考慮建立高校各級部門的微信平臺,以教學系、學院、或心理職能部門的名義管理此類平臺,進行面向較廣范圍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考慮建立心理輔導員和心理健康老師等的個人微信平臺。對比各級部門的微信平臺,學生更有可能對教師或輔導員的個人微信平臺產生信任感,從而產生微信互動的意愿。

            (二)調動學生使用微信了解心理健康的積極性。調查發現,通訊是微信被使用最頻繁的功能,其次才是公共平臺瀏覽。大學生更多是進行娛樂休閑性質的微信瀏覽,缺少主動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學習的意識。如何使大學生意識到利用微信加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呢?筆者認為各高校可通過課堂的宣講、成立校園專欄等方式進行宣傳,著重提醒大學生學習利用微信等自媒體在課堂之外不斷提升自己;強調通過微信自學心理健康知識對于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各高校還可積極探索多方合作,設立合理的獎懲措施,從外部調動學生積極性,比如與教務處、學生處合作制訂相關規定:每學期在微信平臺表現積極活躍、通過心理健康考核的同學可獲得額外學分。

            (三)設置迎合學生需求的微信平臺心理服務。首先,公共平臺發布的內容要形式新穎多樣、貼近生活實際、及時更新內容、互動積極熱情。其次,設計一些主題鮮明的網上心理團體輔導活動或沙龍,利用平臺發布消息,選定參與群體,創建朋友圈,舉行網絡沙龍或團體輔導。與一般心理輔導相比,微信朋友圈可匿名、更隱蔽,容易引起一些有心理輔導要求但沒有充足的勇氣的學生參與。再次,建議開展網絡咨詢服務,嘗試建立一支學生心理工作團隊,他們由心理學愛好者和各班級心理委員組成,可以通過系統的培訓使之擁有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調節技巧及普通的心理健康知識,通過考核的人員晉升為朋輩心理咨詢師,他們既可以通過平臺對需要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又能夠具體負責微信平臺的日常管理。

            (四)保證微信平臺的正面引導作用。微信具有虛擬性,容易因不便監管而不可避免地出現非理性甚至虛假言論等現象。在進行管理時,高校需要健全相關制度,倡導積極正面的網絡言論道德,及時發現不良言論并進行過濾,保證微信平臺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面積極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家華,王金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呂文靜.微信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今日中國論壇,2013(17).

            [3]張祖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挑戰及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35).

            [4]管龍陵.論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影響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發揮[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51-52.

            [5]水永生.微信平臺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7):152-154.

            [6]郭靜靜.自媒體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7):25-27.

            [7]常雅娟.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6(17):154-155.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3

            摘要:

            積極心理學關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的積極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在分析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獨立院校

            獨立院校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點,是一支蓬勃發展的新興力量。近年來,高校心理健康受到重視,獨立院校也不例外。但是,當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襲了以往的消極心理學或病理心理學模式,把重點放在矯正心理問題上,既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問題的出現,也不能發展學生積極的心理潛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必須打破傳統局面,將積極心理學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據獨立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獨立院校必須結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靈活的用人機制,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20世紀末,心理學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積極心理學”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學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隨后,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涉足這一研究領域,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積極心理學要求心理學家用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異于傳統心理學研究。目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個性特征、積極的情緒與健康以及培養天才等方向。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觀幸福感和快樂,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積極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引起較多關注的是對于樂觀的研究,因為樂觀讓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積極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對保持或促進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義,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資源,提升個人心理能力。

            二、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諸多研究表明,相較于公辦院校,獨立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更為突出。張翔通過調查發現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普通高校學生。他認為,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自卑、失落感、焦慮、抑郁等。同樣有研究表明,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普通高校差,有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為7.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優于普通高校學生。據分析,獨立院校大學生普遍表現出適應環境困難、人際關系障礙、自我認同感低、擇業心理自卑等問題。

            2.獨立院校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單一性心理咨詢與治療模式

            部分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主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咨詢與矯正,但此模式僅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缺乏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輔導與訓練,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學校心理工作方式呈現單一性,缺乏心理健康知識的有效宣傳和普及,學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識較差。

            (2)簡單化德育教育模式

            由于獨立院校的企業化運營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的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資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夠,進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合并,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簡單化行政管理模式。

            因此,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探索各種有效措施,盡早建立適合獨立院校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維護模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獨立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探

            積極心理學對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狀態的關注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探索新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徑。

            1.結合積極心理學價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應以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為引導,對各要素和目標進行整合,改變消極價值取向,以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目標替代疾病的預防目標。具體實踐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改變以往以個別咨詢為主導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學生加大心理健康宣傳力度,從學生入校開始,展開系列的積極心理輔導與訓練,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的同時,塑造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達到對心理問題積極預防的目標。

            2.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認知

            對于獨立高校學生來說,單純的矯正問題和治療疾病并不能讓個體獲得真正的健康,必須雙管齊下,在治療和矯正的同時發展個體積極的心理素質。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納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改變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并深入宣傳。例如根據積極心理學觀點,真正的心理健康不僅是無病態,而應該是心理體驗積極而豐富,并發展積極的人格品質,以此傳輸給學生積極的心理認知體系,在此基礎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結合積極心理學研究內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努力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心理健康宣傳、心理課程、心理咨詢三級教育體系中。首先,結合積極心理學理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營造學生人格發展的良好環境,深入廣泛、切實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提供積極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關注和培養自身的主觀幸福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質,構建積極的自我概念。第三,努力探索實踐積極心理學在心理輔導和咨詢中的作用。例如,在心理咨詢中結合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與積極心理學的原則,或組織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團體輔導,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積極輔導的魅力。

            總之,當前獨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立足積極心理學范疇,堅持正向、能動的發展觀,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人格品質與人生態度。積極教育為我們展示了發展性的教育模式,為獨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

            參考文獻: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學進展,2003,11(3):321-327.

            [2]張翔。民辦高校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4):260-261.

            [3]馬明,王法能等。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2):97-99.

            [4]翟常秀,楊衛星,劉鑫。民辦高校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4(1):43-47.

            [5]徐玲,魏峰。西安市民辦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特征的比較研究[J]。青年研究,2001(8):15-18.

            [6]陳紅,宋穎惠,顧凡。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2):113-115.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4

            摘要:

            貧富差距是當前高校存在的客觀現象,本文在分析高校大學生貧富差距的現狀及貧富差距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基礎上,探討弱化大學生貧富差距感的對策,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縮小學生精神上的差距,提升學生自身減貧的能力,盡可能地減少貧富差距產生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貧富差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一、大學生貧富差距的現狀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收入差距也不斷拉大。社會貧富差距的縮影便是大學生貧富差距。貧富差距不僅僅影響著貧困大學生這一“弱勢群體”的心理、就業等問題,也影響著富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問題。大學校園里日益突出的貧富差距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學生的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消費的差異。高校貧困生一般是指那些經濟上困難,難以支付教育費用,甚至無力維持學業的大學生。經濟貧困的大學生,月平均生活費不超過200元,且花費幾乎全部用于基本的日常消費,還要靠四處兼職以維持學業和生活。而富裕的學生每月花費千元,且經常出入校外餐館,名牌、高端電子產品樣樣俱全。消費額和消費結構的差異也導致了消費觀的差異:以量入為出、講究實用主義的消費觀和追求享受、講究生活質量的消費觀。

            二是交往群體的差異。俗話說“人以群分”,貧富差距的存在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交際群體和人際交往質量。多數貧困生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和社團組織,人際交往圈狹窄;富裕學生一般比較活躍,社會關系比較廣。經濟上的貧富差距直接導致了貧富大學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交際群體的分化。

            二、大學生貧富差距的消極影響

            貧富差距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沖擊著大學生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對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學校教育等造成極大的挑戰,進而影響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維護。本文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和UPI量表(大學生人格問卷)對云南師范大學大三學生19個學院,5946名本科學生(其中男生2018名,女生3928名)進行心理測評,以探析貧富差距的消極影響。

            1.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條件相對富裕的大學生,由于其優越的生活環境,家長的百般呵護,進入大學生活后,可能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從而產生焦慮和急躁的情緒。有的學生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優越感強,有的甚至高傲自大,生活散漫,只能享受成功的榮譽,卻無法承受任何挫折,一旦遭遇打擊,很可能做出極端行為。

            家庭經濟相對貧困的大學生,他們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同學間的貧富差距也使他們承擔著心理失衡的痛苦。貧富差距促使多數貧困大學生產生了抑郁、焦慮、敵對以及人際關系敏感等不良情緒。

            2.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

            貧富差距沖擊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一切向錢看”的功利主義價值觀使他們片面而簡單地將大學生活及今后人生全盤市場化,缺乏遠大理想,把實用和物質享受作為價值追求目標,學習沒有動力,應付考試,熱衷于談情說愛、吃喝玩樂。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必須高度重視貧富差距對大學生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縮小大學生的貧富差距。不論是富裕還是貧困的學生,都應正視現實,接納自我,都應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以獲取知識,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拼搏作為價值目標。

            3.對校園和諧的影響

            在貧富差距的長期影響下,學生群體的金錢觀、價值觀、是非標準等差異顯著,學生間的人際關系網絡也隨之發生結構性變化,貧富差距在學生群體之間形成了一條逐漸蔓延的裂痕,威脅著和諧校園的建設。

            三、貧富差距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新希望。研究貧富差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探究貧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緩解貧富差距造成的負面影響,顯得刻不容緩。

            1.針對問題,開展咨詢與心理輔導

            高校需要開設并普及心理健康相關專業課程,需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機構的標準化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活動,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會有效地調適自我心理,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在充分了解貧困生的心理特點、價值觀念、生存狀況的基礎上,對貧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其正視自己,接納自己,學會運用積極有效的`心理防衛機制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

            2.加強研判,引導樹立正確的貧富觀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貧富差距拉大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也有不合理因素,所以大學生應辯證看待,以平常心來解決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問題。貧窮和富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大學生應該把握好時機,努力奮斗,拼搏進取,逐步改善自身狀況。

            此外,貧困大學生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高校可以通過課程設置,開展工作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可以為貧困生參加社會兼職創造機會。通過學校的幫助和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以提升學生自身減貧的能力。

            3.豐富載體,努力營造健康、溫馨的校園氛圍

            高校應為貧困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并為之建立相適應的心理傾訴和預警機制,積極營造健康向上、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樹立以道德品質、獲取知識為追求目標的良好風氣,有意識地打磨富裕生的優越心理和貧困生的自卑心理。班級組織參加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娛樂、體育等集體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團結互助、關心友愛的溫暖情誼,從而緩解貧困生的精神貧困,讓貧困生和富裕生和諧共處。

            四、思考與展望

            貧富差距的消極影響對和諧校園的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對貧富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社交、心理等差異進行比較分析,對于指引其人生目標,規范其個人行為,促進其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大學校園的貧富差距現象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貧富差距帶來的問題,探索貧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田昊然.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創新[J].法制與社會,2010(1).

            [2]楊雪萍.大理學院學生貧富差距問題調查與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09(9):32-35.

            [3]李麗萍.貧困生需要“心靈雞湯”[N].中國青年報,2004:3-17.

            [4]李大卓.大學生貧富差距問題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02):47-48.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5

            【摘要】

            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在教育事業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就,尤其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的整體構建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舉世矚目的成就。眾所周知的是,在任何一個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事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決定一個國家發展情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目前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整體構建存在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做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與其他的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大學生整體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在這種環境下,要想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可以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狀態是極其困難的,因此,教育部門以及各個大學領導必須要高度的重視這一問題。盡管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部門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約束,許多大學在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始終比較小。

            一、積極心理學內涵

            為了更好的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盡快的構建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各個大學必須要首先準確的了解并且掌握積極心理學的具體內涵,并且可以很好的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于積極心理學而言,它主要研究的就是人類的積極的情緒、積極的一些認知情況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它研究的是人類的美德。與其他的一些心理學相比較,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的概念,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現、研究并且不斷的發揚人類所有的積極的力量和品質,它旨在激發所有人們的內在潛力,鼓勵人們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利用自己的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將這一心理學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可以更好的形成一個團結和睦的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將他們培養成全面的人才。

            二、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觀念比較落后

            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盡快的構建一個完善合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實際上我國許多大學目前已經構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制不夠完善,觀念比較落后,進而嚴重的影響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質量水平。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過程中,一個先進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對于整個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有傳統教學理念的約束,在現階段,我國許多大學的管理人員以及教師始終無法正確的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他們的教學理念更是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

            (二)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文化教育不平衡

            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保持我國文化課程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是確保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之一,而目前影響我國各個大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正常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我國的文化課程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平衡。例如,對于許多大學而言,它們將文化課程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關注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情況,而完全忽略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對于文化課程教育的過度重視,使得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排擠,許多大學甚至根本不愿意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他們認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浪費學校的教育資源,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沒有任何的幫助。這也就使得我國許多大學到目前為止始終無法建立一個合理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的有效對策

            (一)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在整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而在大學階段,大學生的創造能力比較強,因此,各個學校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與心理健康有關視頻,然后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他們對于視頻內人物的心理進行分析和評價,最后,在他們評價結束之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并且對于分析比較準確到位的小組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或者,教師也可以要求各個小組選擇一個小組,由小組內部的成員來扮演視頻中的各個人物,讓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好的感受并且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情況,這樣可以使得他們更好的了解并且掌握與心理健康學有關的知識,這對于培養他們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不斷的引進并且學習國外先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與其他發達的國家相比較,我國許多大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不夠完善,并且比較落后,許多體系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而許多國外的發達國家在大學階段特別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們認為在大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學好文化課程,提高自己實際能力的首要基礎之一。因此,為了盡快的改變這一現狀,提高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水平,各個大學必須要積極的引進并且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例如,各個學校可以定期的派遣部分教育人員到國外其他學校進行參觀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了解并且掌握他們先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體系,并且盡快將這些方法和體系引進來。

            但是,在將這些教育體系引進來之后,各個學校應該對這些教育體系進行分析和評價,發現教育體系中的優缺點,并且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需求對這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進行改革,最后將改革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體系盡快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同時,在應用這些教育體系的時候,必須要始終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特點,將積極心理學很好的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發揮它最終的作用。

            (三)融合教育對象和教育者之間的關系endprint

            融合所有教育對象和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構建一個合理有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因此,各個學校的領導人員以及教師必須要準確的定位教育對象和教育者之間的所有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導作用。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教師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首先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要求學生討論并且暢所欲言,在學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不能完全否定學生的觀點,而應該合理的指出來學生觀點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應該時刻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定期與學生在課后進行交流,發現他們的問題所在,然后盡快的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使得學生可以盡快的解決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為以后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課程活動

            在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了解并且明確學生感興趣的點,然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構建教育體系,尋找學生們所感興趣的教育方法,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整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水平,而不定期的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活動可以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提高所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例如,學校可以為學生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室,如果學生有任何的心理問題都可以隨時到心理健康輔導室尋求幫助,及時的將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告訴心理輔導教師,積極的與心理輔導師進行交流,使得他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并且盡快的幫助自己解決這些問題。或者學校也可以不定期的開展心理健康主題講座,邀請學生所有的教師和學生參加這一主題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自主交流和探討,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校還應該邀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進行演講,演講結束之后,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小測試來發現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五)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建立起完善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我們知道,大學的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而這些教育資源在整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的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各個學校必須要合理的利用并且整合目前學校的所有資源。

            例如,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盡快的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的利用提問題來進行教育,而應該時刻的了解并且強調學校的所有一切都可以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利用資源。同時,還應該盡快的收集并且整合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要素,為學生構建一個積極樂觀的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環境。最后,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應當由專業人士來負責”的錯誤觀念,要以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為己任,在進行學科教學和日常管理的同時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構建良好的組織氛圍。相信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引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獲得又好又快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盡快的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各個學校的領導人員以及教師必須要首先了解并且認識到這一教育體系的重要性,明確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例如,各個學校應該不斷的改革并且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現在學生的角度出發,尋找學生感興趣的教育方法。同時,各個學校也可以定期的到其他一些優秀的學校進行參觀和學習,積極的引進并且應用其他學校先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教育方法,確保大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宋鳳寧,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2007年.

            [2]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藝術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張繼玉,教育與職業,2013年29期.

            [3]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整體構建,王立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年13期.

            [4]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校院兩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研究,張志,長沙理工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12期.

            [5]吳佩杰,宋鳳寧.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9,(23):73-74.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6

            摘要:

            隨著社會發展,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不斷地涌現,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未來主力,其心理健康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更好地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教師可以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育,通過發揮茶文化的積極作用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就茶文化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

            茶文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與其他時期的大學生相比,當代大學生處于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也正是由于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極差。在浮躁的二十一世紀,要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心理健康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因為茶文化所體現出來的理念和精神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

            2、茶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2.1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加強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茶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內涵,通過提高大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可以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我國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和精神是十分豐富的,例如我國茶文化精神中就包含有“理”、“清、“敬”以及“融”,在茶文化中,“理”主要是指喝茶品茶之人具有和氣明理的特點;“清”是指清白廉潔;“敬”是指和人相處要以禮待人;“融”是指和人相處要和睦融洽。可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正是我們做人的道理,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能夠更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

            2.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

            通過對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說到喝茶,許多人腦海中立刻反應出來的是“功夫茶”,在泡功夫茶的時候,講究的是“慢”,從煮水到茶葉的沖泡再到茶葉的品嘗,都要慢慢地進行,從而更好地、細細地品味茶。我國茶文化中體現出的這種“慢文化”,教導人們要“寧靜以致遠”、“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讓當代大學生靜下心來,戒驕戒躁,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調節自身的心理。

            2.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行為控制能力

            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行為控制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都比較差,自我堅持能力不強。我國茶文化體現出來的“堅韌”的特性,種茶人在種植茶葉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特性,恰恰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大學生自我堅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行為控制能力。

            2.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我國茶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其包含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我國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通過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通過學習茶文化知識,大學生可以學習茶葉種植、茶葉制作、茶藝表演和茶禮茶俗等相關知識,從而有效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3、茶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案

            3.1結合茶文化制定心理健康課程標準

            要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作用,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時就應當結合茶文化的相關知識,加強茶文化的導入課程教學。首先,學校要明確規定茶文化課程教學的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學習茶文化。其次,從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角度出發,在開展茶文化課程教學時,應當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模塊開展教學,而不是將茶文化穿插在日常的教學當中,這樣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的全面認識,無法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第三,要發揮出茶文化在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將茶文化的課程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后,并且是獨立開設課程。最后,教師要結合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結合當前茶文化的教學素材,向學生闡述加強茶文化教學對于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教學的重視程度。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訓的方式來進一步構建學生的心理狀態。

            3.2加強教育資源場地的建設

            為了有效地發揮出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教育作用,學校應當加強茶文化教學資源場地的建設。學校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訓教室作為茶文化的教學課室,進一步加深茶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系。在進行教室布局的時候,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師生之間的平等性,教師可以將課桌圍成圓形或者是弧形,從而更好地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最后,我國茶文化最主要的內容是“靜”,所以在進行教室布局的時候,應該主張比較樸素的風格,并且選擇偏暗的色調,從而更好地營造寧靜的課堂氛圍,更好地體現出我國茶文化的特點。

            3.3結合知行開展茶文化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時,為了更好地突出茶文化的特點,教師應當遵循知行結合的原則來開展教學,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來開展茶文化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演示教學以及實踐教學,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演示如何泡功夫茶,將泡茶的步驟清晰明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掌握好相關的步驟后,可以在課堂或者在課后進行自我學習,進一步提高對我國茶文化的認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加強對學生關于品茶、茶藝相關知識的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加強茶知識的交流,提高自己對于茶文化的全面認識。

            3.4結合實際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茶文化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對當期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學校以及教師應當結合實際來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首先,在開展茶文化教學時,應當進行專題教學,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通過開展專題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的深刻認識,比如結合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教師可以著重結合茶文化理念對學生開展為人處世的警示專題教學。其次,加強對學生開展案例教學,通過列舉相關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的深刻認識,提高學生對于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感悟。比如,可以針對當前大學生校園借貸的事件進行專題討論學習,結合茶文化所包含的理念來進行警示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3.5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不管是加強對大學生的茶文化教學,還是心理健康教學,都需要將教學內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茶文化的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價值體現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讓學生在學習茶文化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到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內容。比如,通過學習品茶,能夠有效地平復大學生的浮躁心情,更好地調節學生的心理。此外,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茶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學校可以引導學生組成相關的茶文化社團組織,為學生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茶文化修養。

            3.6注重對學生的啟示教學

            在進行茶文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示教學。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引導作用,通過引入身邊常見的人際交往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指導。其次,為了更好地開展啟示教學,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比如教師可以在最后總結的時候才將茶文化的文化理念講述出來,并且結合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況給予相應的警示和啟示。

            4、結束語

            茶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以及處世智慧,所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開展茶文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提高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處事能力,有利于學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時,教師應當結合實際,適當地引入茶文化教學,提高學生對于我國茶文化理念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茜.茶文化在高職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與實踐[J].農業考古,2017(5):118-120.

            [2]謝文才.傳承茶文化,茶香滿校園[J].貴州教育,2017(8):14-15.

            [3]魏鵬程.中國茶文化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影響分析[J].福建茶葉,2016(12):234-235.

            [4]鮑娜.茶藝對學生素養的提升研究[J].中國培訓,2016(24):278.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7

            摘要:

            本文通過探討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提出如何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大學體育教育;心理健康;學生

            隨著大學校園惡性傷人及學生自殘事件不斷增多,相關研究人員發現學生心理狀況不佳甚至部分學生產生心理障礙,自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始走進人們視野并獲得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國內各大高校也對自身開設課程及教育體制進行反思,并提升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度。體育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教學方式更具開放性,對改善學生心理狀況、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及塑造學生良好心理品質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國內各大高校已逐步加大體育課程教育力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一)調控學生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人對自身情緒的調控能力可直接反映其心理健康狀態,若學生情緒經常出現易急易怒或日常生活態度消極程度較高等其他情緒反常現象,則說明學生情緒調控能力較差或學生心理健康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體育教師可觀察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的狀態,如表情、行為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相關學者對體育活動進行研究發現,大部分人自身消極情緒如沮喪、壓抑、緊張等非健康情緒均可通過參與體育鍛煉得以發泄,從而使人心情愉悅,繼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情緒調控能力,并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提升認知能力,適應社會活動

            高校體育教師通過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增強學生身體協調性、抒發自身消極情緒,同時還可提升學生社會認知能力并增強學生社會交際能力。其次,從社會學角度出發體育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社會活動縮影。體育活動在進行時對社會生產、社會生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擬,因此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精神狀態往往是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精神狀態。學生也通過感受體育活動的成功失敗,加深自身對成功、失敗的理解,從而強化學生心理接受能力,也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改進措施

            (一)教學內容合理化

            由于體育運動項目不同,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體育教師應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要求及心理需求。競技體育具有技術結構較為復雜、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等特點。因為大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弱,所以學生難以掌握體育運動技術要領,甚至會出現學生受傷等現象,導致學生對體育運動只能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在計劃教學內容時,應以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為主,同時適當降低體育運動難度,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時也能最大程度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教師精簡教學內容不僅可增加教學活動開展順利程度,也可強化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收獲滿足感、成就感,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形式多元化

            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最大化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體育教學效果理想化。教師在改進教學形式時,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等進行了解同時還應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方可加強學生對體育活動適應能力,進而實現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狀態良好發展的目的。其次,教師在體育教學規劃時,應充分將學生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融合,盡可能對學生采取最適宜體育運動方式。體育教師可通過舉辦“課時短跑比賽”、“課時跳高比賽”等體育競技活動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如何突破自我。如學生100米短跑成績為14s,教師應對其進行相應體育訓練,提升其體育百米跑成績。讓學生突破自我同時加深自身價值理解,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三)教師素質全面化

            教師因其職業特殊性,對教師整體素質也具有更高要求。教師應具有良好專業素質與良好道德素質,以此對學生言傳身教,方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可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向學生傳達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心態,同時與學習生活態度消極的學生進行溝通,找出其原因予并及時疏導。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時刻保持敬業精神,并對學生興趣愛好、運動技能、個性差異進行全面了解,且始終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結語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競爭趨勢也日益激烈,為確保學生專業知識及心理承受能力足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各大高校應在提升學生專業素質同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國內各高校可通過強化體育教學,增加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學生情緒調控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良好發展。體育教師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良好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并借此推動學生良好個人品質的形成,使其在今后社會活動中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董潤峰.探析大學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商,2014(02):349.

            [2]張華君.論大學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

            作者:劉勇波單位:成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8

            摘要:

            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輔導員針對這些原因可采取的措施及改進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幫助大學生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關鍵詞:

            心理問題;成因;措施;積極教育部于

            2001年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身心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也于2004年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輔導員既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時也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肩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是一項跨世紀的工程,是關系到民族未來、祖國興衰的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因此,高校輔導員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是長期而復雜的,心理問題的普遍化與嚴重化成為大學教育不可回避的首要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心理的因素

            在高考的指揮棒下,長期以來,學校和家長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智力教育,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看成績,而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忽略了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甚至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失衡,要求學生一心只管學習,除學習外的一切生活上的事情全部由家長代勞,這樣很容易使子女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品質,喪失獨立自主能力。大學生涯是大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因此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除了在校園內搞好學習,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之外,還應該走出校園,逐步走向社會,了解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逐步學會在社會中生存。大學這個新環境,讓他們逐步脫離父母的呵護,學會獨立的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情況。這是一個痛苦的心理斷奶期,因此在此階段他們特別需要他人的理解與幫助。作為輔導員,應該協助他們消除心理上的畏懼感,幫助他們由未成年的心理依賴狀態漸漸過渡到成年人的獨立自主狀態,讓他們平穩順利的渡過此階段。

            (二)目標的定位

            剛剛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的大一新生。由于在高中生活中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包辦一切,他們只需要好好學習,因此社會生活經驗幾乎為零。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著幻想和理想,但是又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專業,適合什么樣的工作,更不知道自己該從哪個方面為之而努力。因此,進入大學后,這類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為之而奮斗,所以在學業上常常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因此作為輔導員,應該多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幫助和指引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發展的`人生目標,制定比較切合實際的職業規劃。

            (三)學習的需要

            大學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學習,老師在一節課上講解的內容往往需要大學生在課外花費數倍的時間去消化吸收。剛剛踏入大學的大一新生,由于在中小學階段養成的在老師和家長督導下被動的學習習慣,使他們一時間之間難以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方式,從而導致在學習上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很多同學對自主學習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樣合理的安排時間,利用時間。每天把自主支配的時間浪費在睡懶覺,打游戲上面。因為沒有充分的預習功課,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根本聽不懂老師所講的內容,課后又沒有及時的復習,把課堂上所沒有聽懂的知識點搞懂。長此以往,導致惡性循環,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大學課程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常常是中學所無法比擬的,需要學生有寬廣的閱讀量和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學習壓力也較大。因此,輔導員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同他們一起尋找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生能夠快速的適應大學學習生活。

            (四)人際關系的處理

            人類是群居動物,人們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伙伴。離開家鄉,離開熟悉的親朋好友,獨自面臨一個陌生環境中的大學生更迫切的希望結交到真心的朋友。但是寢室人際關系,戀愛關系,常常是令他們困惑痛苦不堪。很多大學生是首次離開父母,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彼此個性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對他人的包容度欠缺是寢室產生矛盾的根源。寢室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寢室成員之間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發現某個寢室成員之間產生較大矛盾,輔導員應當及時幫助他們,調解矛盾,緩解糾紛。如果確實因為生活習慣,個人性格等原因無法繼續相處在同一個屋檐下,輔導員可以把他們調開,避免矛盾的激化。

            二、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重點關注對象

            輔導員還需要對貧困學生,內向學生和網絡成癮學生進行重點的關注,做好這三類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貧困學生往往來自于貧窮落后的偏遠地區,他們的成長環境導致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念和成長于城市中的學生存在很大的沖突。有個別同學因為生活習慣不太愛洗澡,在整個冬季可以幾個月不洗澡或一個月洗一次澡,導致同寢室同學和班級里的同學對他意見較大而產生矛盾。有些貧困學生虛榮心強,不敢坦然面對貧困,在與同學相處當中敏感而自卑,常常以為同學們因貧困而針對他,嘲笑他,從而產生心理問題。這一類學生更需要輔導員在物質上提供幫助的同時,更多的給予精神上的幫助與關心,引導他們正確的面對貧困,鼓勵他們自強自立,積極樂觀的面對未來。性格內向的學生朋友較少,他們不善于表達,也不善于人際交往。但是這類學生內心同樣也是十分渴望友誼的,如果有人能及時疏導他們內心的苦悶,讓他們情緒得到恰當的'發泄與釋放,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融入集體,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

            那么他們的周圍就會有朋友,就會有支持,就能有效的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也能避免情緒壓抑到極點而作出的一些偏激行為。迷戀游戲,網絡成癮在男性大學生中所占比例較大,他們一般都是在學習上有困難,難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自信的人。于是他們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游戲之中,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靠游戲中的獲勝來取得自我價值的實現。有的同學甚至發展成長期生活在網吧之中,導致在期末考試中大部分科目都掛科而不得不退學。面對這一類學生,輔導員應該首先幫助他們戒掉網絡依賴性,鼓勵他們離開電腦,走向課堂和校園,支持他們不斷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促使他們找到自信,慢慢重新融入現實社會。

            三、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方式

            (一)通過各種靈活多變的形式,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家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主題班會、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網站,qq,微信等多種渠道和方式來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們能正確的認識和看待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積極主動的與輔導員溝通,尋求幫助,預防并消除因長期情緒壓抑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異常,防患于未然。

            (二)為需要心理疏導和幫助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現在各個高校都已經配備由心理專業的教師負責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大一新生進校以后開始心理問卷調查,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普查。摸底排查后,建立心理預警機制,針對各種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支持,從專業的角度,采取單獨輔導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擾,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避免惡性的事件的發生。總之,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工作、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而且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振新和民族的昌盛。因此,應充分發揮教育的力量,加強心理受挫能力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品質,使其能夠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起伏。

            參考文獻:

            [1]陳曉霞,王月琳,周若愚.淺議高校輔導員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華章,2012(14).

            [2]楊曉燕.淺議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卷宗,2012(3).

            [3]陳海波,韓天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實施途徑[J].職業時空,2007(14).

            [4]張家甄,張敏強,何凱,等.大學生挫折心理抵抗能力與自殺意念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3).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19

            摘要:

            文章通過綜合有關調查研究結果與掃描大學生的實際表現,宏觀透視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分析了心理問題的表現并探討了加強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取向,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嚴峻性與加強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向;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宏觀透視

            大學生是我國青年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由于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在大學生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也存在著嚴重的心理障礙,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疾病已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死亡的主要原因。據北京16所大學的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因心理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占因病休學人數的37.9%,因心理疾病退學的人數占病退學總人數的64.4%,并且因心理疾病休學、退學人數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福建師范大學以846名大學生為被試進行心理健康測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9.26%,其中,學業一般的學生有心理問題者占26.21%,學業優良的學生有心理問題者占10.99%。研究表明,大學生這個群體總體上約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存在較嚴重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占總體的10%左右。從年級層次看,一般來說,大學二、三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差,一年級學生次之,四、五年級有心理問題者最少;從性別差異看,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男大學生嚴重;從專業特點看,似乎是所學專業的學習和競爭壓力越大,發生心理障礙的人數越多。

            從各個高校學生的實際表現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力較弱,心理素質較差,反映出的心理問題較多。由于心理衛生知識的缺乏和對心理咨詢的不正確認識,其中僅有極少部分的大學生接受了心理咨詢方面的專業性幫助。筆者的研究發現,在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中僅有1/3的人能意識到自己有問題,有1/4的人能主動求助于心理咨詢,其中一些學生往往是由于自身的心理問題達到了一定程度,才被迫求助心理咨詢的。這種狀況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二、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微觀掃描

            1.環境應激引發的心理不適應

            適應是人的本質特征之一,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機制。大學生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都是由于對環境變化的不適應引起的。這種不適應帶來的心理問題突出地表現在新生身上。

            第一,對學校環境的不適應。學校環境對新生有重要的影響。大學新生遠離家鄉,過上了獨立的集體生活。由于獨立意識與獨立生活能力較差,給大學新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應激。這些應激一旦超過限度,便容易出現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分散、環境適應困難,以及煩躁、焦慮、頭痛,甚至出現神經衰弱等癥狀。

            第二,心理角色的不適應。許多大學生在考入大學之前是學校中的學習“尖子”,有強烈的優越感。進入大學后,人才薈萃,其優勢地位發生了變化,他們可能不再是校園中的“寵兒”或超群的佼佼者,角色的突變使他們的理想大廈開始傾斜。他們會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自信心下降,情緒一落千丈,從此消沉、苦悶、一蹶不振,甚至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

            第三,學習方法不適應。中學應試中的“連年征戰”所形成的一套學習模式和方法,使剛入大學的新生對于新的學科、新的內容、新的教學和學習模式不適應,他們仍沿用已不適應的思維定勢與學習模式,結果造成了學習成績及效率的不理想但又忽視學習方法的探討,使之在學習問題上疲于被動應付,心理上承受較大的壓力,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反應和學習疲勞現象。

            第四,生活習慣的不適應。大學新生在入學前對大學環境和生活的向往與憧憬及自我設計的理想與現實單調的“三點一線”式的生活差異,南、北方學生的倒位就學,飲食、語言、生活方式的差別等造成了學生對生活習慣的不適應。對這些環境的應激會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心理問題。

            2.學習負擔過重引起的緊張焦慮

            大學生學習的課程多,涉及范圍廣,內容難度大、要求高,與中學相比,學習環境與方法差別大,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重,時間緊迫感強。據北京海淀區16所大學的調查表明,每天學習時間在9~11小時的學生占30%。這種“高、強、長”的學習壓力使大部分學生深感睡眠不足,從而造成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率降低。緊張焦慮的累積導致學習疲勞和神經官能癥等癥狀。

            3.人際關系復雜誘發的心理困惑

            大學階段,大學生以相對獨立的個體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積極嘗試進行人際交往,并試圖發展交往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做準備。大學階段面臨著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異性關系等較復雜、多維的人際關系,由于大學生社會知識的缺乏和閱歷的淺薄及人格的缺陷,又往往缺乏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技巧,致使部分學生在人際關系上遭受挫折,或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或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4.人格缺陷引起的心理違常

            部分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例如:猜疑、嫉妒、偏激、冷漠孤僻、喜怒無常等。這些個性的缺陷嚴重地影響大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及自身的發展與完善,由此產生心理問題。當他們意識到自身不良的個性品質時,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表現出消極的防御反應及自我否定傾向,引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以上分析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形勢嚴峻,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學校教育的一項戰略性任務。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教育取向

            面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有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完滿康強”觀和全面發展教育的新觀念,提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概念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界定,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而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道德品質都趨于完滿的狀態。健康概念的發展使現代人追求一種人生最積極、更高層次的適應和更完善的自我實現,從而形成了健康的“完滿康強”觀。“完滿康強”觀是全人類的理想,是每個大學生的追求,也是當代學校教育的工作方向。隨著健康觀的改變,全面發展教育的內涵也在發展,全面發展教育不僅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教育,還包括心理教育,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教育愈來愈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因而,高校應把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工作開展。

            2.培訓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建設。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培訓教育工作者與管理者,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一方面使他們自覺地維護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使他們有意識地培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現代心理衛生學認為,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狀況,比起他們的專業學科知識和教育方法更能影響學生的發展。

            3.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心理的調適作用。許多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由于缺乏心理衛生方面的知識而導致的。他們迫切需要了解自身發展中的心理問題,需要心理衛生方面知識的指導與幫助。鑒于此,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園中的墻報、黑板報、校刊、書籍、廣播、校園網絡等宣傳渠道或開展“心理衛生活動月”等活動,向大學生普及心理衛生與健康方面的知識,使他們能正確地認識自身發展中的一些心理現象,喚起大學生對心理素質優化的自覺要求,掌握心理調控的基本技能,能對自身的心理問題進行“自助”,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與發展自身心理品質。

            4.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有針對性地排解學生的心理困擾。專門的心理咨詢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鑒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不斷增多,我國許多大專院校都設立了名稱不同的心理咨詢機構,有的學校還安置了專門的或。通過專門的受過訓練的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心理測量、心理咨詢及心理治療工作,排解大學生的心理困攏,緩解或矯治大學生的心理疾病,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5.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環節或途徑。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中成長。教育的“溫室效應”,使得他們經歷貧乏、角色單一,獨立能力、適應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形成的心理問題較多。因而,學校應有意識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置身于社會實踐中,了解社會,接觸現實生活,體味多彩的人生,進行耐挫折教育、角色訓練和個性塑造,從而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行為和堅強的自我。

            6.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化。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新思路。通過對學生生活史、發展史、成長史等的系統考查,智能、人格、心理健康狀況的心理測查與行為分析,咨詢記錄等手段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在短時間內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有利于對學生心理異常行為進行早期的預測、預防及矯治;有助于對大學生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許多院校實踐表明,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有多方面的益處,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綜合模式。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嚴峻的,當代大學生表現出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多樣的,在此基礎上,改善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取向也是多方面的,這些取向必將在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0

            摘要:

            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改變是雙面的。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加快了生活的腳步。但與此同時,社會節奏加快,人們身心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難免產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大學生是時代驕子,他們的身心素質決定了國家的發展和走向。因此,應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本文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提出體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措施,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大學;體育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

            1、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1體育教育能夠調節學生心態,振奮精神

            大學生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在期末或是面臨一些重要抉擇的時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將一些不利的情緒變得積極,就涉及到心理素質問題。積極參加體育教育,能夠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鍛煉過程中,消極情緒會受到抑制,也會暫時告別煩惱的困擾,而且能夠產生一些積極的想法,對問題的解決很有幫助。再者體育教育是一個宣泄的途徑,釋放出來之后,更是會感覺到心里的輕松。調節心態,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選擇的途徑,而體育教育同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小的煩惱和困擾都可以嘗試通過運動鍛煉的方法發泄出來,緩解心理壓力,改變心境。

            1.2體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意志力,培養品質

            很多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非常重視應聘者的意志力,因為缺乏這種精神就無法在工作崗位中取得成就,很容易因為挫折而喪失信心,導致效率下降。從用人單位的選拔條件中,就能夠看出整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必須從教育層面給予重視。體育教育是一種對身體的磨礪,與此同時,也是靠意志力來克服困難的過程。如今大學生因為生活環境變好,家庭條件優越,而相對之前來說吃苦比較少,加上父母的“溺愛”,造成他們受挫折能力弱,缺乏戰勝困難的毅力和勇氣,遇事會先選擇逃避,而不是面對。體育教育恰恰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情緒體驗,培養他們的意志力,以身體本能作為基礎,去培養奮發精神。體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競爭性,能實現學生的自我監督、自我激勵、自我戰勝等,從而實現超越別人、超越自我。同時學習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或是重復一些基礎動作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堅韌與耐心、恒心,去克服主觀和客觀的困難,從主觀方面更加努力。也將這些品質進一步延伸到學習和生活等其他方面,擴大影響。

            1.3體育教育能夠提高交際能力,收獲友情

            交際過程本身也是一個“發泄”的過程,能夠傳播好的情緒,消散壞的情緒,而且對于生活來講,友情是幸福的,是快樂的。體育教育往往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玩鬧都能成為他們的點滴記憶,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夠在一起為實現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然在體育教育中也會出現各種沖突,如時間沖突、責任沖突等,如何協調這些更是學生“情商”的鍛煉過程。通過這些有效的團隊合作,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成為健康心理的必備素質之一。

            2、高校實現體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實際措施分析

            2.1更新傳統高校體育教育理念

            當代高校實現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修整傳統體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誤區,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體育教育工作重點發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關注和重視,僅能掛靠在學校德育部門進行,多由兼職教師負責,部分高校相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置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室,但普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實際效用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2.2明確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大學學習生活是多數學生最后的學生生活,大學可以看做是社會的簡化縮影,這一時期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學生環境與之間接受的存在巨大差異,學生逐漸成為生活的主人并開始嘗試主導個人生活走向,學生個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步入最后的調整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面臨心理衛生、學業、就業、個人問題等多方面復雜的'生活問題生活壓力劇增,相關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于情感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焦慮問題、性健康等方面內容。針對復雜的學生心理問題,高校在制定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時,應組織進行廣泛的學生心理調查,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育目標,優化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必須建立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才能有效調整教育重點,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1)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認識;

            (2)提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建立校園和諧關系;

            (3)加強學生心理品質教育,強化學生心理適應能力;

            (4)鍛煉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

            (5)培養學生科學、健康的心理調節習慣,提高學生自控力;

            (6)挖掘學生終身體育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3豐富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高校體育應積極調整自身教育內容組成,適當提高心理教育內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引導學生逐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積極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從而加強體育教學與心理教育的聯系性,使學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以滿足學生實際成長需求。傳統高校體育教育側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對于體育運動的競技因素關注較多,對于心理、情感、態度等內容關注較少,因此豐富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2.4保持高校體育教育原有特點

            高校體育教學經過多年發展,具有自身獨特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實現高校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的融合,應注意保持體育教學原有特點。高校應認識到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間的關系,并非從屬關系,并不是要將體育課程改為心理健康課程,而是要把握尺度,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1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數據儼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必然趨勢,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意識形態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大學生作為接受前沿文化的重要接受群體,其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和生理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為了更好的了解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借助大數據的理論形態和工具手段,深入探究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從而進行治理,促使農村大學生積極、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

            關鍵詞:

            大數據;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應運而生,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生活學習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大數據所帶來的變革與日俱增、影響日益深遠。大數據以其強大的海量、精準、實用的特性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的本質就是數據的集合、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大數據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和戰略,將為我國的各方面發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同時大學生作為前沿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是祖國和未來的希望。農村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思想品行的發展狀況關系到對其自身的發展、社會的和諧、乃至國家的繁榮富強。因此借助大數據來探討、分析農村大學生的心理要素,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應對與治理,從而促進農村大學生健康、快樂的幸福成長。

            一、大數據的定義

            “大數據”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的未來學家托夫勒提及和使用,他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指出,大數據將在第三次浪潮中“譜寫華彩樂章”,并預言“大數據”時代即將到來。最早正式提出“大數據”概念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MGI),其在一份名為《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下的一個新領域》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當今世界,分析大數據是支撐新的生產力增長的基礎。“大數據”概念的提出標志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隨著“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大數據所帶來的變革與日俱增、影響日益深遠。數據儼然已經成為戰略性資源,“誰擁有更多數據,誰就擁有未來”。[1]大數據,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大數據,對于“大數據”的定義而言,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權威IT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大數據是在一個或多個維度上超出傳統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的極端信息管理和處理問題;[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認為,大數據是“由科學儀器、傳感設備、互聯網交易、電子郵件、音頻視頻軟件、網絡點擊流等多種數據源生成的大規模、多元化、復雜、長期的分布式數據集。”麥肯錫(MGI)對大數據的定義是: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群。總體而言,大數據是指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上以裂變式增長的速度不斷呈現出信息的集合。因而表現出大規模、多類型、高速度、精確性等特征。

            二、大數據與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大數據作為新時期的戰略資源,有效抓住其優勢和機遇,提升信息和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我們深入探析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治理和改善,構建農村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和思維觀念,促使農村大學生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為自身的發展和社會、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大數據的海量性與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多樣性相契合

            信息的裂變式增長,以信息為集合的大數據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數據以其多樣的信息來源渠道、繁多的種類、及時的變更性、多樣化的信息內容、多元化的思潮遍布在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大數據展現給人們超強的海量信息,人們可以在瞬間掌握各種各樣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學是學生們的人生重要轉型期,對大學生而言,大學是大學生人生中接受高等知識和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的定型時期,尤其對于農村大學生而言,相當于鯉魚跳龍門一樣,跳過那個知識的“龍門”,才能擁有廣闊的人生世界。然而農村大學生大多家境比較貧寒。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城市的大學生迥然不同。從農村考入大學,因其成長環境而會面臨眾多的問題,如社交關系、學習壓力、情感壓力等,導致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面臨眾多的挑戰。因此大數據的海量信息、精準的數據能夠為探析和解決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規避風險、有針對性的解決農村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所遇到的困惑和問題,讓農村大學生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從而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二)大數據的飛速性和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及時性相契合

            大數據建立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高速運轉誕生了越來越多的數據,如今,互聯網技術在逐漸的提高,以大數據為中軸的數據產生的速度更快、信息來源渠道更多樣、傳播的范圍更廣闊。這些高效的.、精準的'信息源為信息的收集、統計、歸納、總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提供了有力的論證與保障。農村大學生正處于情感、思維、意識觀念的漸趨成熟期,思想形態正處于波動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響。如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手機等工具應運而生。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人員魚龍混雜,信息的真偽性難以得到確認,同時多元文化思潮的不斷涌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普世價值學說等思潮嚴重影響著農村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情感態度。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應巧妙地借助大數據的飛速性,進行及時、有效的防御和治理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構建良好的道德觀念、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幫助其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

            (三)大數據的精準性與農村大學生心理需求的準確性相契合

            大數據本身是基于海量的信息基礎之上的,可以整合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資訊。可以及時、迅速的在網上找到各種各樣所需要的資源和信息。大數據時代下,以數字媒體為中心的信息,精準地反映了人們生活世界中的方方面面。將人們抽象、非結構化的信息以視頻、文字、數據、圖片等形式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從而加深對抽象事物、非結構化的事物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探索出更多復合規律的事物,遵循規律,創造出新的事物,從而促進其不斷地前進。思想是受一定事物的影響,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動搖與改變,進而言之,農村大學生因其獨特的出生環境和成長環境,他們的心理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思想容易受到外在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農村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成長環境、活動范圍,社交活動、表現能力等方面都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極大的隔閡感,致使部分農村大學生難以適應大學的生活,逐漸產生了自卑、失落的落差感,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此結合大數據的強大精準性,及時地掌握農村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變化等情況,對出現心理問題或行動異常的農村大學生及時的進行開導和疏解,防患于未然,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防患于未然,創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引導農村大學生積極的應對大學生活,培植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從而繪制好精彩的大學生活。

            三、農村大學生心理環境所面臨的制約因素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幾乎一直處在貧窮落后的農村地區,比如受交通設施、公共設施、地理位置、文化習俗、經濟水平的影響,農村地區相比于城市,明顯落后于城市。尤其以經濟水平為主,經濟水平的增長速度緩慢,大多數農村地區的GDP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受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經濟的發展環境一直處于惡性的循環之中,經濟發展水平難以跟得上人們的實際需求,致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群體紛紛“離家出走”,奔走異鄉,紛紛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去打拼,以此獲得勞動收入。大量的農村青壯年人群的外出打工,導致大量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出現,大多數農村家庭只剩下年邁的老人來照看留守兒女,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缺乏監護,在監護人一職上取之甚少。長期缺乏感情的滋潤和德育的培植,大多數農村子女的心理健康防線就容易被摧毀。一有敏感事件的發生,內心的堤壩就容易決堤。日積月累,子女的心理健康環境就容易變成情感、意識的異質區。容易誘發各種各樣的道德失態、行為失宜的現狀,不利于農村子女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農村大學生的大學生涯的健康培植。甚至對將來的生活、工作也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社會環境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今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大數據時代統占著我們整個世界。大數據日益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超速傳播,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大數據的匯集增大了敏感數據暴露的可能性,對數據的無序使用也增加了要害信息泄露的風險。手機等信息傳播工具的廣泛應用,各種各樣的數據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各種負面信息的涌現,武俠風氣、暴力傾向、淫穢色情信息的腐朽言論、思想的出現,以及普世價值學說,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現實主義思潮的侵蝕,嚴重影響了和諧、愉悅的社會風氣。農村大學生正處于情感、思維、觀念的漸趨成熟區,容易受到外界思潮的影響,容易形成盲目跟風的思想和行為。對于獵奇性比較高的群體———農村大學生而言,他們長期處于信息閉塞的農村,對信息和科學技術的了解和掌握比較滯后,相比城市大學生而言,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網絡等多媒體技術對他們而言是十分新奇的事物,面對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他們的心理和情感必定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他們的內心世界形成了強烈的震撼與沖擊,因此盲目尋求改變的他們容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致使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表現出背道而馳的狀況。

            (三)學校環境的影響

            農村大學生來到城市就讀,周圍的環境與農村的生活環境明顯不同,在一段時間內仍然保持農村的固有生活習慣,在衣服穿著、生活習慣、個人偏好、社交行為等方面與城市大學生明顯不同,因此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與擠兌,長此以往,對農村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和負面影響。再者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總體而言表現為貧窮、困苦。在困苦的生長環境下也培養出了良好的品質,淳樸、務實、單純、善良、踏實的良好道德品質。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并不總是朝著有利的一面去發展,存在部分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道德品質、行為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分農村大學生意志脆弱,出現道德滑坡現象。嫉惡如仇,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被他人的言行所迷惑、也容易被困難所打敗,更有甚者走上人生的歧途。學生管理者也存在缺乏對農村大學生的關注與關心,多數情況下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和人身是否安全,而缺乏對學生心靈上的關心與呵護。也缺乏系統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和人員,甚至過于形式化。缺乏預警機制,往往等到事故的發生才開始進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學生自身的脆弱

            農村大學生多處于17~25歲階段,思維意識形態處于最活躍的時期,其價值觀念的塑造正處于養成期,作為90后的農村大學生,思維比較敏感,自由主義傾向比較明顯,對大多數事情都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同時又缺乏社會經驗,有的農村大學生從小受農村生活的影響,意志力比較堅定,但同時也存在意志不堅定的農村大學生,局限于表面現象和短期利益,比如受比自己學歷低的人卻能夠獲得較高收入的同輩群體的影響,容易被誘導,容易盲目從眾,最后后悔不已。部分農村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心理防線比較脆弱,又缺乏有效的疏導和調節方法,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難以接受,進而自暴自棄,采取逃避的消極方式來面對一切,最后得不償失,雪上加霜。農村大學生大多家境貧寒,生活環境比較單調,參加的社交活動比較少,行為習慣表現為一種自然狀態,內心渴望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渴望擁有和諧的朋友圈,但大多農村大學生缺乏主動性與交往方法,因為不自信的自卑心理經常表現出木訥、呆板的行為與舉止。同時看到與城市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不相似,極易陷入消極、盲目的行為狀態中,本來可以通過大學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學識和道德修養,卻因為放棄學業而陷入了自己艱辛的工作和生活的困頓生涯。

            四、大數據時代下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實踐路徑

            (一)加強教育與呵護,構筑溫馨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是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奠定基礎。加強家庭教育,父母要及時的關注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列問題。在留守子女家庭中,父母不僅不應該因為不在孩子身邊而推諉責任、放棄行動,而且還應該積極采取更多的行動來彌補家庭拆分給子女帶來的傷害。[6]不能采取漠視的態度來對待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不應該采取一味的說教,這樣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獲得令人失望與痛心的結果。因此應該根據子女的心理特性采取合適的教育方式,可以多向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家長學習育人經驗和方法,同時多爭取時間來關心和關愛自己的子女,多進行言語的溝通和實際行動的表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使子女培植良好的心理環境。

            (二)行使責任與義務,培植和諧社會環境

            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方方面面都被數據這張大網包裹著嚴嚴實實,如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在信息裂變式增長的生活空間里,每一個人都已經成為“數據人”,人們的身份特征、性格特點、理論動態一一被數據所體現、所包裹。身為數據人的管理者———社會各組織、部門,維護信息的運行與穩定顯得尤為重要。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7]人們之間的相互合作構成一定的群體,同時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下,每一個社會組織、社會群體應以身作則,拒絕腐朽、落后的思想言論的傳播,文明使用信息、正確上網,做好信息的把關人。在政府的領導下做好信息的監督與防控,禁止西方功利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傳播,教導農村大學生合理的上網,傳播主流價值觀,弘揚正能量。

            (三)創新教育與管理,營造融洽校園生活

            高校作為大數據的重要承載者,借助大數據的強大魅力引導其自身更好地發展。“在教育變革的大數據時代,誰占據了教育大數據,誰就把握了教育的未來。”[8]建立健全系統的心理咨詢機構和服務機構,吸納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教師隊伍,將心理咨詢工作落實、落細、落小,做到切實為農村大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借助大數據的優勢,建立大數據基礎上的心理狀況檔案數據庫,高校心理咨詢管理工作者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獲取,對存在心理問題的農村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數據和資料做好整理和分類,做到重點突出,及時地掌握他們的心理活動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與處理。建立線上和線下的心理咨詢活動,進行雙向互動交流,同時開發相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動,及時了解農村大學生的活動狀態,進而分析他們的心理情況,進行引導和紓解,促使農村大學生健康成長。

            (四)規范言行與舉止,創造積極健康人生

            人生的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自身的自立自強,才能塑造不一樣的人生。農村大學生的生長環境、家庭情況與城市大學生明顯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自然人,都享受著權利和義務,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言論自由權,改變不了出身的環境,但卻可以改變自己,因此農村大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潔身自好,嚴于律己,通過不斷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積極樂觀,善于向他人學習,積極吸取他人的有益意見和建議,擴大交際圈,積極參加有益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經驗,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文明上網,正確使用網絡,確保自己的信息和人身財產安全,不輕信網絡謠言,自覺抵制網絡腐朽言論、思想的侵蝕,不盲目從眾,抵制淫穢色情的數據和資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則傳播正能量。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2

            摘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心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在高校的實踐探索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在一項具體的活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班級作為高校教育中的基本單位,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何將心理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更好的應用值得探索。本文將結合現實經驗,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應用

            育人必先育心,是國內外教育界所達成的共識。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應當把班級單位作為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抓手,幫助班主任、班級干部、班級同學建立正向的班級情感,把心理教育與班級建設進行有機融合,將對班級以及班級學生整體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1、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1.1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

            對大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在班級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主人公作用。在現實工作中,大學生因為高校大課堂的教育模式對班級的概念比較模糊,此時班主任或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指導,關注班級的整體發展,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利于每名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形成一個集體優良的班風與學風。

            1.2有利于形成朋輩溝通的有效氛圍

            朋輩心理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趨勢,它是指由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幫助的同伴提供傾訴、支持、安慰或咨詢服務[1]。在班級中,為學生灌輸朋輩輔導的理念,讓同一年齡層次、同一文化水平和同一成長環境的學生進行朋輩輔導溝通,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從而達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3有利于班級整體目標的實現

            定期對班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對班級學生進行整體把握。很多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目標的迷茫時期,此時班主任或輔導員的適度引導將有利于學生把握自己的成長方向,從而有利于集體的目標實現。

            2、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的途徑分析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關注“健康”與“不健康”的教育,而是關注人的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2]。因此,將心理教育作為班級管理的理念進行應用,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充分發展。

            2.1主題班會——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班會作為一個班級學生的集體學習和活動時間,教育工作者應當予以關注。一個成功的班會,既可以幫助班主任和輔導員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還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班會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筆者十分重視班會的主題和流程構建,并實現了對于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梯度教育。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對于剛入校的新生,他們可能正處于獨立階段的迷茫期,學院會適應性開展“給4年后的自己一封信”主題班會,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與此,通過文字的方式幫助新生有所計劃地適應大學生活;對于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校園生活,學院則重視班級凝聚力的培養,主題班會多圍繞“班級成長記錄”而設定,以期用集體的力量輔助個人的成長;對于三年級學生,他們大多正處于職業生涯規劃的迷茫期,學院則會根據此類情況開展“我的未來我做主”主題班會,讓大部分的.同學說出自己心中的困惑,用長輩與朋輩的經驗建議加以指導;對于畢業班的學生,他們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大學生活的留念,基于此種心態,學院會以“記憶留下”為主題幫助學生留下大學生活的美好回憶。此外,在班會之中,可以穿插一下心理游戲、心理小品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善自我。

            2.2豐富活動——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學生活動是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有效手段,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必要的設計,利用活動載體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學院在本科生中組織開展了“每周一小時”的班級活動,此活動的宗旨在于鼓勵班級每周利用一小時的時間進行有意義的主題活動,如“志愿服務一小時”、“體育鍛煉一小時”、“讀書交流一小時”等主題活動,借用此載體將思想學習、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主題進行融合,用集體的力量帶動個人的成長,讓學生在室外活動中暢所欲言,達到了身心愉悅的目的。

            2.3學生干部選拔——建立班級示范體系

            學生干部作為班級的學生的領袖,其思想品德、綜合素質均接受著全班同學的檢驗。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在班干部選拔過程中應當從班級實際出發,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對集體實施組織管理。班主任可采用民主的選舉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選拔一批有熱情、有能力、有責任的學生干部任職會對整個班級起到示范作用。而在選拔過后,班主任和輔導員有必要對學生干部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干部在學生群體中播撒正能量。當班級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出現自卑心理、學業警示學生出現挫敗心理時,學生干部應當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關注心理異常的同學,并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引導。

            2.4全方位了解——形成學生心理教育的合力

            學生的心理意識產生因素多樣,不僅來源于學校,更來自環境、家庭、朋友等多方因素。因此,班主任和輔導員應當多方了解,不能獨斷專行。通過走訪宿舍、走訪學生家長等途徑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從而對學生的行為和心態進行必要的判斷,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必要的疏導。

            2.5關注新媒體——注重線上心理教育

            新媒體在當今大學生中已經廣泛應用。據調研統計,逾80%的學生已習慣于微信、QQ等相關新媒體發表自己的言論及看法。班主任和輔導員老師應當抓住大學生這一特點,通過網絡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并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線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3、結語

            將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中進行應用不僅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而且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使班級真正成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場所。

            參考文獻:

            [1]向前.論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1,(10).

            [2]姚本先,陸璐.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7,30(2).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3

            摘要:

            針對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與教學效果等多方面問題,從主體性教學模式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主體性教學模式運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優勢,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無法適應時代和大學生的教育需求,尤其在當代大學生個性差異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完善現代教學體系,針對當代大學生特點,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近些年,主體性教學模式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成為教育學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探索的新課題。主體性教學模式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強調教學管理的靈活性,更注重大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實施主體性教學,主要是挖掘大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潛力,把大學生培養成具有較強自主性、創造性的主體。實施主體性教學模式,其最終目的不僅在于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觀念,以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所承擔的使命。本文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路徑進行探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與特點

            1.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

            主體性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性教學,發揮學生自覺性和主動性,積極參與教學和其他教育活動的教學模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主體性是現代大學生的典型特征,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豐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教學環境要寬松自由,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學習。主體性教學模式的特點和任務決定了自主學習成為主體性教學模式的主要形式。三是以人為本是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主體性教學模式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主體精神為發展目標,逐漸形成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學環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本質。在這個主體性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所需是進行大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必要前提。它強調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和學生主動參與的主體性作用,還會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由此可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注重觀察與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發展情況,適當地采用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的方式組織和安排心理健康教學活動,讓學生養成自我調整心理狀態的.行為習慣,實現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學目標。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特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指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以心理健康教學為載體,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發揮主體參與性,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自選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自主設計教學方式和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討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逐漸形成發揮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主體性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目標是培育、發展、完善人的主體性,達到心理健康教育雙方主體的自我實現。該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特點:

            第一,教學內容由學生自主選擇。把教學內容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自身心理健康情況和對相關知識的渴望程度來進行自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指定教學范圍,縮小學生選擇范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講述學生感興趣的心理教育內容和熱點話題,幫助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的豐富度和實效性。

            第二,教學方案由學生自主設計。在制訂教學方案方面,學生可以借助自身的人力資源和物質力量,提前準備好教學相關材料和教學方案,如教學案例、相關視頻、情景劇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好學生的指導性工作,幫助學生搜集相關的教學信息,發散學生思維,學會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發現不足并及時閱覽指導。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教案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同時結合教師的理性思維,共同合作促進教學的良好發展。充分發揮教學內容的主體性作用,讓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求知點和心理健康所需。

            第三,教學主體由學生做主導。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心理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體驗教學的主體感,進而營造一個高效、舒適的教學環境和人際環境,讓學生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主體能力,為轉化為自身潛能提供適宜的外部條件。

            二、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優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性重視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只有達到重視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雙方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其中,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需要轉變學生學習觀念,把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為主動汲取知識、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狀態;教師作為實施教學的主體,主要發揮指導性作用,從原來的主動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逐漸達到自主學習的教學效果。

            1.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是一個注重學生主體參與性的教學內容,它需要師生雙方發揮主動性積極參與。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對于學生自身而言,主動參與就意味著主動學習,主動獲取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當代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作為認識的主體,在頭腦意識中通過感知、努力和實踐來進行;作為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開發學生創新思維。這種互動式交流既提升了教學藝術又展示出人格魅力。

            2.強化師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雙方多向交流的互動關系,它需要在教學課堂上實現良好的互動模式,達到相互獲取知識的目的。這種獲取知識的關系,不僅包含言語的溝通,還包括知識、經驗、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實現教學目標方面,它要求學生能夠配合老師,與老師產生更多的互動,是對學生意志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展現。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恰恰增強了合作學習的師生關系。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讓彼此看到對方的優點,并共同認同接受的教學感受。因此,實施這種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教師應增加交流的機會,集思廣益,以達成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的共識。

            3.營造全面開放的教學環境

            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是以書本、黑板、多媒體為主的教學環境,采用以老師為主導教書、學生聽書的教學模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對教學環境進行了創新。在該模式中,學生作為主體,從頭至尾、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從心理健康的問題出發,主動安排教學內容,并創新思維,不是將眼光放在標準答案上,而是要擴大范圍;在教學形式方面,可以適當采用課內課外、室內室外等方式,改變現有的教學空間,引進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擁有自由、廣闊的教學環境,這些直接體現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的優勢。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中,學生和教師是不能分開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離不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作為學生,需要教師針對其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正確引導。一方面,在實施教學前進行指導,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做好深入分析、認真指導教案的工作,這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在整體的教學課堂上,應該讓學生發揮主體性地位,同時教師要時刻掌握學生的參與尺度、課堂氣氛以及教學內容是否偏離主題等環節,做好總體把握大局、定期引導、關鍵時刻及時補救等工作。

            2.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個主要參與主體。在實施主體性教學模式時,容易產生學生過于主體性或教師過于主導性等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現象。因此,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重要保證。實現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具體來說,首先要把充分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積極思考、討論,保證學生在教學時間內有效地獲取知識。其次,給學生營造思維空間。對于教學內容,學生要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形成一種自學的氛圍。最后,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原則。

            3.采用適當、科學的教學輔助方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不僅是知識、信息的交流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過程。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親身實踐,適當地采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輔助方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性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作為一種動力,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進而產生主動學習的行為。二是活動競爭法。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開展有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心理實踐活動中獲取實踐經驗,強化理解,創新思想。

            4.全面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它非常重視方式方法以及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在很多情況下,由于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歷不同,在教學指導方面不一定就要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可以鼓勵學生并適當地放手讓學生發揮。二是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做到暢所欲言,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進而積極引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5.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針對性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重教育教學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方面要注重個性化和實用性。由于學生個體在多方面存在差異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特色也會略有不同。實施該模式的宗旨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時提供策略和方向上的引導,因此應講求實用。例如向學生傳授一些簡單實用的心理調節知識和技巧等。另一方面,對大學生運用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時,要以人為本,注重區別對待。

            四、結語

            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發揮著主體性、實踐性和合作性的重要作用。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適應時代要求,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過程應不斷完善。同時,高校應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態,結合大學生自身的優勢,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模式,切實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達到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4

            摘要:

            由于網絡有著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和虛幻的社交環境等特點,給大學生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學習、生活題材。但是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大學生盲目的迷戀網絡會使情緒失控、性格扭曲,嚴重的會產生違法行為。如何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個新的變化,讓大學生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能夠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下面對各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說明。

            關鍵詞:

            網絡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模式

            由于當今社會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已經走入大學生的生活,并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網絡信息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也讓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但是,網絡中那些不健康的信息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產生了不利因素。為了降低這種負面影響,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轉變,我們可以采取分析網絡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來尋求解決的好辦法。

            一、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網絡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大學生認知的影響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全世界信息的聯通,產生了極大的信息量,這也讓互網絡有了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同一件事網絡上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這讓對價值觀取向認識不清、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大學生來說很難辨別對錯,造成對事物沒有客觀的認知、情緒容易波動、行為容易過激。所以,有著極大信息量和多元化價值觀的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影響很大。

            (二)網絡虛擬性影響大學生的行為方式

            網絡與現實生活相比差異很大,網絡自身存在著虛擬性,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絡了解世界的各種信息,通過網絡的社交平臺可以在不經過見面的情況下進行交流、溝通,他們也可以不用使用真實信息來進行一些虛擬性的活動。由于大學生的心智還不算成熟、情感比較豐富、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當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容易意氣用事,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當大學生被網絡上的這種虛擬的人群所利用,對他們蓄意煽動,將一些不開心的事擴大化,使得大學生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發生過激的行為,嚴重者甚至觸犯了法律造成犯罪。網絡犯罪比現實生活要難以預防和控制,在現實生活中,學校和社會可以通過道德、法律以及一些思想教育來加強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讓大學生在思想、行為上有所約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學生的情緒波動,從而減少了大學生的犯罪幾率。然而,網絡的虛擬性讓心智不成熟的大學生們隨意的釋放情緒、發表言論,導致法律、道德對行為的約束有所減弱,造成了不可預見的后果。所以,網絡的.虛擬性給大學生的行為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三)網絡交流對象間接性影響大學生的溝通

            由于,大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情感比較豐富、性格比較敏感,在交友時比較羞澀;所以,他們在面對面交談時會受到環境和條件的影響,不能敞開心扉、放下顧慮的交談,在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上往往不夠深入透徹,沒有達到很好的交流的效果。然而,在網絡上的社交就不同了,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一些社交軟件,例如微信、QQ等,無需見面以文字、圖片、語音的形式進行交流,不受環境等條件約束,可以敞開心扉、隨時隨地的交談,這樣也能讓大學生很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大學生很容易沉迷于這種虛擬的網絡社交中,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失去信任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產生排斥感,讓他們的性格變得孤僻、冷漠。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網絡環境下的轉變

            依據大學生心理健康受網絡環境的影響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當前存在的問題,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建一個新模式,達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向全校進行開展,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夠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學校應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專業知識的教學以外,還要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學校應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推廣和普及。學校可通過對大學生心理方面的測試,研究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差異,然后針對這種差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題講座等;同時,可以通過各大媒體進行宣傳,讓校園到處都充滿心理健康教育的氣氛,讓大學生主動接受并重視起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從而可以預防和降低不良心理的產生,達到培養優秀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目的。

            (二)更新教育理念,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在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老師要隨著網絡的發展變化,以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變化,來快速轉變教育觀念。老師應將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現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結合,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創建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對待網絡的虛擬性。這種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轉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了學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也為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動力。

            三、結語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作為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著諸多困難。在當前的這種網絡信息社會中,學校要加倍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建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方向,培養大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三觀”意識,增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和社會責任感,讓大學生的心理向著正確的、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鄧虹.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轉變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0):41-42.

            [2]郭英君,舒娜.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內江科技,2012(10):107-108.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5

            【摘要】

            近些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日漸堪憂。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大學生,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對大學生自身有著非常不良的影響,同時對于其他大學生以及高校來說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而造成高校大學生們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對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更加有效的解決辦法或措施來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們更加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

            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

            1、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從整體上來說,目前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是較為健康和積極地。但是經過大量數據的調研、統計和分析,很多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在心理上還是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們面臨著很多的壓力,有的來自于家庭、有的來自于學習、有的來自于學校、有的來自于社會,其中生活經濟壓力、學習壓力以及就業壓力是當前民辦高校大學生們面臨的主要壓力。這些壓力都會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久而久之,很多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在心理就滋生了很多的健康問題,如孤獨、自卑、缺乏自信、盲目攀比、有的甚至還會出現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或者自殺輕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不僅對學生們自身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這給民辦高校的大學生的家庭、高校都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大學生們自身長遠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因此,無論是民辦高校還是大學生自身都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從而對癥下藥,尋求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辦法,從而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們健康、全面的發展。

            2、影響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

            現如今,很多民辦高校的大學生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大學生們的健康、全面的'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影響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有很多,下面主要對影響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進行研究和探討:

            2.1家庭因素

            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條件都是不同的。有一些大學生們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優越,在生活上習慣了家人的過分照顧,自理能力不強,當這些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后會非常不適用,內心會比較焦慮和壓抑,容易受到同學排擠,久而久之,很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此外,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同學由于步入校園后,在校園中存在很嚴重的攀比風,這使得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并不是那么好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很容易出現不合群、不愿意表達和溝通等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民辦高校還存在一些其他由于家庭因素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2.2學校因素

            很多民辦高校過分重視知識的教學和學生們學習成績與專業技能的提升,沒有重視對學生們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同時也沒有過多的去關心和聆聽大學生們的內心,更沒有去積極的幫助大學生們排憂解難,這使得很多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問題得到積聚,逐漸在大學生們心理形成了不良問題,制約了大學生們更加健康的發展。

            2.3社會因素

            現如今,互聯網科技發展的非常迅速,很多民辦高校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一些因素的影響,在待人接物以及生活價值觀念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使得大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了扭曲,影響了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3、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略

            現如今,很多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在心理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高校的老師們要重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過程中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輔導員老師也要經常與大學生們勤溝通、多交流,了解大學生們的思想動向,對于存在心理誤區和偏差的學生,輔導員與老師們要聯合起來對學生們開展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幫助大學生們更加健康的發展。此外,高校要與學生家長們實施聯動機制,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對于存在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方面可以給予協調和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助,這樣一來減輕了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二來能夠鼓勵和引導大學生更加努力學習,長好本事,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基礎。與此同時,老師和家長們要對大學生們的日常行為進行密切的關注,一旦發現有心理偏差的苗頭,學校與家長都要齊頭共進的制定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共同對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幫助大學生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讓大學生們能夠以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去學習、去生活以及未來更好的投身于工作當中,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學習和打拼。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很多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們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健康問題,這不僅是由于學生的家庭疏于管理,同時也是高校疏于教育的主要問題。因此,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上,家庭和學校必須都要給予足夠、充分的重視,家長們要與大學生建立長效的信任機制,多與子女進行溝通。高校的老師和輔導員們也要于大學生們建立友誼長存的友好關系,不斷實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耳濡目染的傳播給大學生們,不斷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們能夠更加健康、全面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敏.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6(6):147.

            [2]張海帆.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21.

            [3]鹿秀娟.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4):42.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6

            引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復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于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

            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于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于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

            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系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2002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

            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后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

            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四、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

            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競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后繼續深造或就業做準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高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后,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七八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愿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夸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松懈了斗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后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后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松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后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五、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并在他們身上持久扎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基礎

            二十一世紀的晨鐘已經敲響,在這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培養跨世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學校的歷史重任。如何培養跨世紀人才,其核心是加強對青年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質,且相互和諧統一,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學內涵。

            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而較為忽視的是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即使在比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心理衛生死角”引起足夠的重視,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給國家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系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系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直至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7

            摘要: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過于強烈,集體意識、社會責任感相對弱化,如何把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的內在素質,這是當前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著重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二者的結合為培養新一代合格大學生提供全新的平臺,實踐證明,這種思考與探索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

            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內化

            長期以智力教育為主的教學體制忽視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培養。在新時期下,如何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新課題。根據目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上長期思考和探索,筆者認為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的重頭戲——德育相結合,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是對德育教育途徑的一種補充,它能為學校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名班主任,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學生的發展是多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一、環境與宣傳

            1.在班級設立心理知識專欄、悄悄話信箱,讓學生們了解心理知識,正視自我的心理狀態。我及時把學到的心理學知識以文章、便條或短信等不同方式傳遞給學生,和學生們分享。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鍛煉方法、心理訓練方法,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利用一些機會挖掘自身的潛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特征;掌握“合理化”、“投射”、“升華”等心理防衛方式;掌握正確的宣泄、移情、靜心、放松等方法;掌握基本的人際吸引、人際溝通方法,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自覺運用“首因效應”、“黃金定律”。

            2.通過介紹我院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成功典范,使學生正視職業教育,珍惜機會,把握自我,確定學習和人生目標,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二、心理輔導

            1.學習方面。作為一名教師,我有這樣的體會,有些學生上了大學就喪失學習目標和興趣。俗語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針對這種矛盾,我組織“我為什么學習”、“我的學習興趣”等主題班會,讓學生們在班會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認清自己的學習動機,認識自己的優勢,善于自覺地學習。用魏書生老師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廣闊天地”激勵和鼓舞學生。學習聯想式記憶法以增進學習興趣。對于個別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如聽音樂學習,通過講解心理學中的“視聽干擾現象”,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中的不良習慣,自覺糾正。同時,要指導學生加強兩課學習,學會辯證的學習方法、辯證的思維方法。

            2.人際交往方面。人們遇到了煩惱或挫折,需要他人的支持與幫助、理解和信任,良好的人際關系正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統,可以有效地減輕人的心理壓力,促進自我調節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我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論指導我的`學生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正視自我的實現的需要。按照現代心理學人際關系理論指導學生處理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按照校魂標準:“自立、自強、自尊、自愛”來勉勵異性之間的交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做到禮貌、真誠。

            3.品德方面。個體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道德認知、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共同協調發展的過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內化,這種道德內化需要心理素質或心理結構要素的培養。如何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的內在素質,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提高學生的行為準則,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經常會思考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嘗試著以班風建設為切入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個人的良好品德與大多數人的相符時,就會形成良性的從眾心理,就會為個性發展提供最佳條件。在班集體內形成一種講正氣、比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加強思想修養,積極要求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班集體中施行班干部輪換制度,充分發揮每位同學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協作意識、社交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工作實踐,班干部可以更加準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促進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讓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學會交往、學會做事、學會做人。

            4.培養集體榮譽感

            充分利用班會、普訓、新聞時間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此外,我還經常會對學生們講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對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早操的重要,珍惜大學時光的早操機會。

            針對個別同學沉迷上網的問題,我嘗試著用教育和移情的方式來處理。首先追求人性的自由和現實社會是相矛盾的。網絡的世界是不受社會標準、道德標準來約束的。但作為大學生來講,你是生活在一定準則下的現實人。你就一定要遵守校規。通過談話、談心,了解這些同學的上網動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有針對性的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幫助他們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三、心理咨詢與心理干預

            當代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加之對心理健康的忽視,就有可能出現身心發展失衡,嚴重的影響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針對這些問題,我會建議個別學生找心理咨詢師做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

            四、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各有所重,相輔相成。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續,兩者殊途同歸,皆為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與道德品行而努力。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培養一代合格大學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8

            [摘要]

            近年來,受社會、家庭、學校及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響,大學生的戀愛觀較以前有了很大變化,出現了戀愛態度輕率,戀愛觀念開放化、戀愛行為公開化等特點,體現出重功利價值、重物質享受、重生理需求的本質。為此,應從加強性道德性識教育,自主性教育,健全學校管理機制等方面,引導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戀愛觀。

            正處在青春時期的大學生對戀愛充滿了浪漫的幻想與憧憬,他們認為,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不經歷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美、不全面的。隨著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已滲透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人生態度、理想等各個方面,與此同時戀愛觀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一、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新特點

            1.戀愛態度輕率化。當代大學生只注重戀愛的過程,而不注重戀愛的結果。多數學把戀愛描述為“體驗幸福”和“充實大學生活”。有些學生以選擇理想對象為由,見異思遷,頻繁更換對象;少數學生出現“三角戀”和“多角戀”,以至在同學之間造成感情糾紛,甚至發生沖突,釀成悲劇。他們在戀愛過程中,只一味追求愛情的浪漫,而忽視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認為戀愛與婚姻無關。未婚先孕就是當代大學生戀愛輕率化的最好見證。

            2.戀愛觀念開放化。當代大學生受西方思潮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傳統道德意識逐漸淡化,對婚前同居、婚前性行為持開放、理解和寬容的態度。據1998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所做的一項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中,對婚前性行為持寬容態度的比例為54.08%,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這一比例為75.3%…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性觀念也日益開放。大學生多角戀愛、在外同居的現象時有出現。

            3.戀愛行為公開化。盡管社會各界對于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態度持“不贊成、不反對”,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校大學生的各種行為不受任何紀律的約束。然而在高校大學生中都存在這樣的想法:不談戀愛的人被視為弱者,不談戀愛被視為不正常行為。他們把談戀愛作為一種榮耀,每天出入成雙成對,攜手漫步于校園,上課、吃飯、自習形影不離,行為上一點也不遮掩,甚至臵校紀校規于不顧。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愿意對周圍的人公開戀情的大學生比例為87.6%,愿意在校園里各種環境下有親呢行為的:教室23.7%、圖書館37.5%、食堂68.6%、校園綠地86.2%。

            二、當代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

            綜合各因素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功利價值。他們在擇偶標準上,趨于功利化,更注重對方的實際價值。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及求職中的“不正之風”對大學生戀愛觀產生了一定影響,交往對象的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往往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具體表現為,有些學生把自己今后的前途寄托在戀人及戀人家長身上而急于談戀愛。

            2.注重物質享受。部分大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壓力大或者愛慕虛榮、沉迷于高消費等原因而選擇戀愛。他們企圖通過戀愛來解決經濟上的困難或者在經濟上賺取利益,有的甚至不惜名譽,采取欺騙的方式同時進行幾段“戀情”。

            為追求享樂和地位而戀愛,是一種畸形的戀愛觀。

            3.注重生理需求。大學生的年齡界限已跨過青春期并進入成年期,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發育的成熟,有了追求異性的欲望,對性的體驗十分敏感,產生了性親近的要求。據相關調查顯示,有83%的大學生有和異性交往的強烈愿望,渴望擁有愛情。在異性吸引、彼此產生好感的基礎上,性沖動是促使青年投入戀愛活動的重要誘因。在這一原因的驅使下,青年開始脫離群體化的兩性活動而單獨約會。現今高校普遍存在的同居現象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新型戀愛觀產生的原因

            大學生戀愛觀受個人生理、心理成長和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而發生著變化,但他們在諸多方面相對不夠成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具體從四方面闡述:

            1.受社會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發達,網絡、影視已經走人人們的生活,也帶大學生進入戀愛的世界。由于社會上一些文藝作品中對愛情的過分渲染,更有大量關于兩性及戀愛問題的討論,使大學生難辨是非。同時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戀愛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他們相信網上愛情更勝于現實愛情。年輕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網絡色情的影響,驅使他們渴望揭開兩性之間神秘的面紗。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戀愛起了一定誘發作用,使一些大學生對愛和性的觀念發生扭曲,缺失了應有的責任與道德。此外,面對就業壓力的增大,就業前景的不樂觀,競爭的激烈化,為逃避現實及外界的壓力,他們亦然選擇了戀愛。

            2.受家庭的影響。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現在的大學生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出生于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庭的過分寵愛,使他們產生了極其強烈的依賴心理。進入大學后面對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他們望而卻步,為逃避現實從依賴父母轉向對新的關愛的渴求,過起了所謂的“二人世界”。第二,有些家長對子女的婚戀觀念缺乏正確的指導,大多數家長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問題,致使他們的好奇心不斷累積。到了大學,遠離了家庭束縛,最終觸發了體驗戀愛的動機,進而誘發了大學生戀愛問題的產生。

            3.受學校的影響。目前高校對學生的戀愛問題所持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沒有相關、具體的政策和制度給予指導。同時,在課程設置上關于戀愛、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各類輔導講座欠缺,沒有真正形成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戀愛觀加以科學引導和教育。

            4.受個人自身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按照青年心理學的劃分,屬于青年的中期,其生殖系統趨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響生理平衡,因而對性的體驗十分敏感。但由于在校大學生剛從父母的翅膀下掙脫出來,沒有經過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的鍛煉,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對任何問題的處理缺乏思考和理智,理性判斷力較差。再加上其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穩定性,容易把問題簡單化、理想化,對問題的考慮欠周全,使其戀愛過程容易出現偏差,從而引起戀愛道德上的種種缺失。

            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戀愛觀

            1.加強大學生的.性知識教育,提高戀愛的道德觀。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通過課程教學、專題講座、訂閱報刊、定期輔導等形式,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活動和性健康咨詢服務,為建立良好的性意識和性道德觀念打下牢固的基礎;幫助大學生端正戀愛婚姻的態度,調節學生因戀愛受挫而引起的心理沖突和心理失衡,培養健全的人格,以引導他們在戀愛問題上做出理智的選擇,形成健康、正確的戀愛心理,使學生理解并懂得“兩性區別,男女平等;異性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愛,自立自強”這些基本的性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性刺激的影響,防止不良性行為的發生;同時引導大學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業去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讓愛情真正成為人類文明行為的高尚部分。

            2.加強大學生的自主性教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新型戀愛觀,學校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戀愛觀、就業觀、成才觀;要讓學生認清現實,讓學生知道戀愛問題和學生的理想、事業之間的緊密聯系。在學校教育中,應該把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性,作為工作的第一要務,促使大學生把學業放在首位,擺正戀愛與學業的關系,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于談情說愛而放松了學習。要讓大學生認清學業的重要性,讓大學生明白學業是大學生價值的主要支柱;要讓大學生懂得戀愛是一種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它是建立在牢固地學業、事業基礎上的。

            3.健全學校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加強對大學生戀愛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強教學管理,促使學生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要加學生宿舍、公寓和校園環境的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杜絕大學生在外住宿現象的發生;最后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規范大學生的戀愛行為。學校對大學生談戀愛問題要實行引導、教育、管理三位一體模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對于那些沉迷于戀愛而荒廢學業的同學要加強教育和引導,使其迷途知返;對于那些在戀愛中違反校紀校規,違背社會公德的同學,要及時批評教育,必要時應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總之,四年的大學生活是短暫而寶貴的,當代大學生不要把黃金時間消磨在花前月下,而應立志奮發成才。大學階段是人的一生智慧與才華發展最快的黃金季節,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形成健康的戀愛心理,把愛情融進成才目標中,才能使愛情成為我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成為我們學有所成、有所作為的動力。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29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今天社會,知己知彼仍然至關重要,尤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剖析自己,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把握自己的長處并使其得到充分發揮,才能脫穎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們才能解決好各種問題與矛盾。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如何調節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壓力,解決好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及愛情中的矛盾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本著“剖析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題,來進行自己梳理,作此論文。

            關鍵詞:

            剖析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成才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據了解,關于心理健康的定義,國內外不少專家都有過專門的研究和論述。英格里氏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不僅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認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能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本身帶來快樂。”

            我國傅連璋強調健康的含義應包括以下因素:

            1、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健康,沒有疾病。

            2、體質堅強,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勞,擔負各種艱巨繁重的任務,經受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

            3、精力充沛,能經常保持有較高的效率。

            4、意志堅定,情緒正常,精神愉快。

            而大學生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學習方向專業化、學習內容多元化、學習的自主性等學習上有了改變,而且在人際環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那么,究竟要怎么調試自己的心里,從而使自己能夠較好的認識自己適應大學生活呢?這首先要剖析自己,給自己定位。

            二、自我剖析

            (一)性格分析

            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熱衷于參加各種活動,喜歡結識各種朋友,所以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樣子。可是,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所知的一面。也許是因為表現出來的堅強給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看似堅強的人越脆弱,因為堅強的外衣下掩蓋的是不為人知的不堪一擊。所以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這種偽裝的堅強是否有意義,可總是在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時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因為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是個弱者的事實。

            也許是自己心理因素所致,有時候會覺得因為我的這種外在的堅強會讓大家認為我什么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擊都能扛得住,認為我是一個不需要顧及、不需要保護的人。從小到大,在學校跟在家里的我扮演著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是個處處被保護的小孩子,不管是來自于爸媽還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么都不會做的人,所以他們認為我很弱;可是在學校,我卻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不管是作為一個班干部還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同學們總是會認為我是一個足夠堅強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輕易不會有什么回報。可是時間長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讓自己成為強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被保護,我想要大聲的向全世界吶喊出我心里的委屈,可事實確實總是把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里,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沒心沒肺的堅強與樂觀,也許這才是真我吧。

            我不是一個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強者。在所有人看到的樂觀、堅強背后也盈滿了心酸、委屈與淚水,只不過這些都是屬于沒有星星的夜晚。一個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將心事付瑤琴,所以只能讓委屈隨著淚水在黑暗中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燦爛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壓抑的不正確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點:不要因為自己不爽就連帶別人遭殃,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到是可以改變心情,改變不了事實但卻可以尋找另一種心態對待。總之,不要轉嫁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我確信是正確的。

            (二)學習特點

            學生的學習是狹隘的學習。馮忠良教授在《學習心理學》一書里對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認為大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學習區別有三:

            1、掌握前人的經驗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

            2、從總體上來看,大學生的學習是以間接經驗的形成為主,以直接經驗的形成為輔;

            3、由于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不斷發展的時期,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之所以提到這種特點與區別,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而與權威的研究做比較以求異同。

            我是一個學習比較自主的人,我認為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識和能力都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主動接受與學習的效率遠遠高于被動接受。因此,我習慣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應該得到的知識的學習,不管是做作業抑或是自己補充都是如此。從小到大,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來自于父母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環境的關系,我一直都認為自己肩負著一種職責,那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所以我的學習都會是自己主動接受室的過程。

            雖然大學生的學習很狹隘,但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必然的包括適應社會能力及學習生活的能力。亦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認為不管是哪方面的學習,都不能脫離主動接受這一中心要點,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才會有想要學習的欲望,才會想要主動學習與接受,因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學習,都一定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興趣第一。

            (三)人際交往能力分析

            大學生由于自身成長中的固有特點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對于人際交往有一定的障礙,比如認知錯覺、性格障礙、能力缺陷等。大學的同學在生活習慣、性格、過去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校園內交往的主體同為面臨艱巨適應任務而又缺乏經驗的個體,雙方的人際適應困難較為突出。

            性格決定我的人際交往態度,我認為與人交往貴在一個主動。主動的與人溝通、交流才會讓你更快的打入人群,拓寬你的人際關系面甚至人際關系網,只有這樣你才會擁有寶貴的人力資源與人際關系。當然,圈子大了,那么沖突也越容易發生,在我看來解決人際沖突的關鍵是要相信一切沖突都是可以通過理性的建設性協商獲得解決的,這也少不了一個主動:主動的弄清楚沖突的原因、主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地面對錯誤從而主動的提出可能解決沖突的方法。

            (四)戀愛心理分析

            談戀愛是一種高級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雙方相互傾心、相互愛慕,以愛情為中心培養愛情的社會心理行為。斯滕伯格認為不論人類的愛情有多么的紛繁復雜,它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分構成的:動機、情緒與認知。進而又將動機、情緒與認知三者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系,分別稱之為熱情、親密與承諾。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相信會有最完美的愛情,即完全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作為互相吸引的兩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親密與激情,但是我認為完美的愛情承諾確是最重要的,這種承諾并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種基本的對人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擔保,這是我們獲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在人格結構中,氣質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人的氣質類型包括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我是一個多血質為主體的人,平衡靈活善于交際,行為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內部心里和諧發展,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展友誼;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運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動的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熊建玗王巧云上海交通大學,2006

            《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教程》齊力主五洲傳播出版社,200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0

            【摘要】

            隨著社會高節奏地發展,人們所承擔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一直被父母呵護的大學生們,進入大學這個新的環境后,遠離了家庭和原來熟悉的環境,他們失去了原來的多向受寵的心理環境。

            人際交往中優勢地位的喪失,很容易產生不順心、不溫暖、不合群的失寵心理。

            加之學業與未來前途的渺茫帶來的困惑與壓力,使大學生們更加不會處理兩者的關系。

            閉鎖性與強烈交往愿望的矛盾更增加了大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難度。

            本文將在這里分析心理壓力的產生,指出了當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從心理教育簡單化到教育渠道的缺失,并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正確的指導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現,試圖幫助大學生解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壓力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41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

            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主要是教育方式不對位,表現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認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應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認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就不應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課程設置的不合理,就造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從根本上得不到正確的心理觀念的汲取。

            無規矩,不成方圓,由此看來,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有基礎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當前,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論課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是在各個版本的“思想道德修養”教材中作為一章或一節來講解。

            雖然有些高校后來單獨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學時很少,教師很難將心理健康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課堂講授的內容脫離實際,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吸引力,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無法真正解決學生心理健康中的實際問題。

            從高中進入大學,由于環境的變化,大學生很難一下子適應身份的變化,再加之自身適應性差的原因,心理與現實差距加大,加劇了心理問題的.產生。

            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

            (一)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從心理學分析,自卑實際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只是這種“防御”是消極的。

            一個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很低,不敢大膽主動地去與別人交往。

            漸漸地會從疏遠別人、自己孤獨發展到自己封閉,與周圍的人形成一道無形的高墻;這種情況又會使別人對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為遠離和回避你,從而反過來進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

            主要問題是對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在新集體中位置與角色的變化不適應,引起自己評價降低,強烈的自尊心與自卑感的尖銳矛盾沖突,導致心理失衡。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克服虛榮心理

            虛榮心就是以不適應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

            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

            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達到自尊心的滿足就產生虛榮心。

            因此,有的人說虛榮心是一種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案例:一女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自己感覺比其他女同學都強,可過強的爭先拔尖,造成與同學關系緊張,每次選班干部都落選,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經常又哭又笑,并常常自言自語,出現異常行為。

            該例是為了過度滿足自尊心需要而導致產生虛榮心大學的案例,這種現象在大學女生中尤為常見,為了滿足自己所謂的面子,甚至以放棄自己誠信為代價。

            對于這類學生,老師首先運用認知領悟療法,認知領悟療法,是指心理咨詢者對來訪者進行暗示和啟發,使其改變原有錯誤的認知結構,逐漸形成正確的認知。

            逐漸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以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

            再就是要教導學生要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踏踏實實做事,厚積薄發,不要追求虛名。

            (三)進行焦慮的自己調節

            1、焦慮癥自己調節從樹立自信開始。

            自信心缺乏是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我們碰到困難時,往往是需要有勇氣去面對的,而勇氣則來源于自信心。

            自信心不足就會讓我們在處理事情上瞻前顧后、猶豫未定,從而給自己又添加了一層陰影。

            所以說,只要我們自己自信起來了,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才可以為進一步治療焦慮癥打好基礎。

            2、放松心情有利于焦慮癥自己調節。

            我們周遭的環境緊張而刺激,當習慣于這種興奮狀態時,有誰會想象一下,假如一切歸于平靜之后,自己會是怎樣的?過度的緊張與興奮是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的,我們應該適當放松心情、調整心態,拋開一切煩惱,回歸到最本我的狀態中去,這樣才可以避免焦慮情緒的產生。

            3、焦慮癥自己調節更需要自己反省。

            每個人都有出錯的時候,不要總是糾結于那些錯誤,越是糾結就越是困擾,以致出現惡性循環。

            適當的反一下自己出錯的原因,是焦慮癥自己調節的有效方式。

            適當發泄可幫助焦慮癥自己調節當我們煩躁不安、緊張無措時,可以選擇適當發泄的方式幫助我們排解心中的痛苦。

            但是,發泄只限于公道方式的發泄,不要影響到他人的生活以及生命。

            焦慮癥自己調節對于焦慮癥患者來說,是十分有幫助的。

            患者首先要知道焦慮癥并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以將焦慮癥的自己調節方法與心理、藥物療法相結合,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以此為治療的出發點,有效控制病情的加重。

            人活在世上,難免不會處于困境之中,只要心平氣和,不去胡思亂想,就可以克服一切。

            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培養適合21世紀的優秀人才,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并將研究結果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當中。

            本文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以及使用的教育方法進行了分析與綜合,教師應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參考文獻

            [1]樊富珉,李卓寶。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國家教育。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1995-11-23(1)。

            [3]莫旭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試探。廣西政法干部學院學報,2003,1:127-128.

            [4]謝炳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1-2.

            [5]陳國海,劉勇。心理傾訴-朋輩心理咨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1.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1

            摘要:

            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更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了一系列適合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對新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和實踐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心理健康;心理障礙;教育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現在的高校大學生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問題也由此更加凸顯。逃學、玩游戲、悲觀厭世甚至自殺現象時有發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引發的不良影響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種種因素限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很多高校沒有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心理上的需要,也大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1]。因此探索如何在新時期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并且構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并且適合于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內外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已經相當普遍,并且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心理學課是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而且還形成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流派,掌握并創造了多種獨具特色的實際操作模式。在國內,很多高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都只是注重專業技能的教育,而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注重政治思想表現,輕視健全人格的.培養,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混為一談。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

            1、適應性心理障礙。適應性心理障礙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由于大一新生剛從中學來到大學這個新的環境,因此有些學生就會產生一些不適應,比如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于大多數新生來說,來到一個陌生的校園,嶄新的面孔、生疏的群體、不同的風俗人情、甚至不同的方言都會讓學生感覺不適應,感覺不知所措,常常會感到與人難以交流,從而產生寂寞孤獨感。對于新生來說,還會產生一些學習上的不適應。大學的生活不像高中那么緊湊,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很多學生就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這些課余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學習和生活,從而覺得大學生活非常無聊、枯燥、乏味,結果會有掛科、留級、目標不明確,渾渾噩噩地度日等現象出現。

            2、人際關系方面的心理障礙。由于大學生都是集體生活,人際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倘若搞不好人際關系,將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心理健康都將會有不良的影響。然而,由于各人的性格、生活背景的不同又會產生一定的思想上的隔閡,所以,由人際關系而引發的困惑和苦惱就會出現。來到大學,一般都非常期望能夠建立友好與和諧的人際關系,而這種期望又過于理想化,對別人要求過高,因此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會導致大學生對自己人際關系的不滿,認為自己人緣不好,不會處理問題,造成錯誤的歸因。而這種錯誤的歸因往往又會反過來對人際關系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他們就很容易會產生自卑怯懦、自暴自棄、嫉妒猜疑、悲觀厭世、孤僻冷漠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這對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乃至身心健康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3、學業方面的心理障礙。由于大學的學習和中學的學習不同,所以,就會有一些大學生出現學習方面的心理壓力,有些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者學不會,這樣很容易自暴自棄甚至走極端。甚至有些學生無法正常完成學業,這對其心理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而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壓力更大,一方面,他們要正常完成學習,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擴招,畢業生增多,找工作比較困難,要想找一個理想的工作就更是難上加難。在他們就業時會遇見猶豫、彷徨、忐忑不安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就會給臨近畢業的大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僅是學業更是就業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會以一種不正常的舉動宣泄出來,如打架斗毆、喝酒鬧事、悲觀厭世等。如果不對其進行正確的疏導,將會對學校乃至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

            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少數確實有心理問題而需要救助的學生,更是為了在大學校園推廣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能夠正視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同學們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力,正確面對和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挫折,更好地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體系,健康快樂地成長,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以期達到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要切實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構建一套適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高校可以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并且成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并且有貢獻精神的心理輔導教師隊伍,對于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來說,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心理咨詢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這樣可以給大學生提供準確、高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對于兼職心理輔導老師來說,要有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基礎,并且熱愛心理咨詢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將負責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并且制訂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計劃,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運行工作,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

            2.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高校應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開設一套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在內容上,要不僅涉及到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還要著重于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質、挖掘潛力,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使大學生心理健康課能在真正意義上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互動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團體輔導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2

            【摘要】

            音樂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無論是在你痛苦、失落時,還是在你開心、激動時,音樂都是最好的陪伴。音樂影響著人們,也改變著人們。它不僅能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而且也改變著人們的性格、態度,甚至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進程。

            【關鍵詞】

            音樂;審美欣賞;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生是最具年輕、有活力的一族,是一個看似輕松卻承擔著巨大壓力的群體。這些壓力來自學業、生活、家庭、感情以及就業等方方面面。近年來,因大學生心理問題休學、退學的現象逐步攀升,自殺、兇殺等不良事件屢見不鮮,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的警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告急,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一、大學生不良心理現狀

            1.1情緒控制、抗挫能力差。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活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生活環境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基本都是一帆風順,幾乎沒有受一點委屈和苦難。這就使得他們缺乏獨立自主、經受挫折及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大學后,有的學生要遠離父母,獨自學習和生活,沒有了父母的庇護,一旦遇到什么困難,他們就開始產生負面情緒,加上就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對前途十分迷茫,遇到挫折便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

            1.2人際交往能力差。上面提到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獨處時間較多,步入大學后要面對新的.同學和新的環境,他們難以適應。加上在與人交往中缺乏技巧,便產生交往恐懼,對人自私、冷漠。另外,由于大學大多是開放的校園,大學生身心基本偏向成熟,他們有的開始談戀愛,但是往往會在戀愛、性方面出現心理與行為的偏差,一些學生難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現問題便走向極端。

            1.3自己認知能力差。所有大學生步入大學生活前都覺得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輕松愜意的,但現實與理想總有一定的差距[2]。進入大學后,由于學習生活、環境的轉變,加上受學業、社會經驗、人際交往、感情及就業等方面壓力的影響,導致有的大學生由于壓力過大而承受力低下,便逃避現實,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依賴互聯網等虛擬世界,通過玩樂、放縱麻痹自己的心靈,發泄對現實的不滿,久而久之出現消沉、頹廢、苦悶、抑郁等不良心態,甚至滋生自殺傾向等嚴重心理問題。

            二、音樂審美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1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在所有藝術形式中,音樂最能撥人心弦、最擅長抒發情感,并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樂是人抒發情感、寄托情感的藝術語言。音樂家在創作音樂時,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們將音樂美分為六類,分別是:優美、壯美、歡樂美、悲劇美、崇高美和喜劇美。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能喚起內心深處的美好,并從中獲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獲得美的感受。

            2.2調節不良情緒。人有悲歡離合,也有喜怒哀樂。音樂也是如此,有的音樂輕快歡樂,有的音樂悲傷萬分,有的音樂鼓舞人心,有的音樂催人淚下。不同的場景下創作出不同的音樂,不同的心理下也要聆聽不同的音樂,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并調節人的不良情緒。大學生由于受各種因素及壓力的影響,難免會有不良的情緒。當憂郁、煩悶時,可以聆聽《彩云追月》、《金蛇狂舞》等清新、明快的樂曲;當自卑、情緒低落時,可以聆聽軍歌、進行曲等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的音樂,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斗志,讓他們找到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2.3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受不良風氣及不良誘惑的影響,當代很多大學生對感情觀以及思想觀存在一定的誤區,不能理性的對待情感。通過音樂審美欣賞,學生們能在音樂家譜寫的音符及樂曲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并產生共鳴,有效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結語

            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關系著他們的成長和祖國未來的發展。音樂不僅能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而且也改變著人們的性格、態度,甚至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影響著我們的人生進程。因此,教師在大學教學中要擅于應用音樂欣賞,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

            參考文獻:

            [1]孔杰.音樂審美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音樂時空,2015,08:183.

            [2]朱燕聰.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J].音樂時空,2014,09:115-116.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3

            摘要:

            現代社會中,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里不乏精英和驕子,他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因此,他們能否健康成長是社會倍加關注的焦點。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以及高校穩定的突出因素。而開展課內外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有益的作用,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康教育

            當代大學生有著更高的抱負和追求,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疾病的發生率相對較高。近年來,因心理方面的問題而導致的身心疾病已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甚至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隨著高校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貧困大學生的增多以及因學業方面、經濟方面、情感方面、社會失業率方面、人際交往方面及職業選擇方面產生的心理問題尤為常見,當然,也包括少數大學生的心理變態以及人格障礙甚至精神病等方面的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現,校園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因此,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的。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大學課堂

            每一個大學生在受到專業教育的同時也應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又要掌握養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列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學術研究的狹小范圍內,使得現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術難以應用。針對上述情況,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觀指導,使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大學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努力使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應當提高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所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等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幫助他們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優化心理素質,使受教育者的心理過程得以正常發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質,促進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發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地發展。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應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中求發展,用對專業課的熱情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共鳴,激發學生愉悅、興奮的狀態。其次,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難易要適度,教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和符合學生當時的心理狀態和特點,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

            二、課內外相結合,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課外活動包括課間活動、課余活動,還有相應的一些競技比賽和運動會等,教師要充分認識課外活動中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指導和訓練教育,一方面,通過課外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發育,增強他們的體質,滿足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的`教育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堅強毅力,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課外活動的開展,對健康教育有著特有的實效性和實踐性。

            三、營造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發揮學校行政部門、社團的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創造一個積極的、良好的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環境。如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寢室的評比,“五四”系列活動,“一二九”系列活動,具體包括演講比賽、辯論賽、火炬接力賽、大合唱,等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并且以這些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有效載體,使學生們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學生在社會上活動、生活,就必然受到社會心理的影響。目前,一些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風氣,給學生的心理素質造成惡劣的影響,更有一些不健康的圖書、音像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網站等嚴重污染學生的心理環境,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極為不利。另外,某些宣傳媒介的輿論導向發生了傾斜,如報道大款大腕多,而報道艱苦創業少,報道港臺明星多而報道英雄模范少,報道個人奮斗多而報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學生追趕時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現象。因此,就必須進行社會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穩定大學生的社會心理,使他們有正確的心理選擇和取向。

            四、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指導

            在大學里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活動,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指導。學生入學后,通過輔導員、學生會找學生談話,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進行跟蹤了解,把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分類歸納,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人員,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建立接待制度,完善各種信息服務網絡,發揮學生管理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發現心理問題特別是心理危機的學生要早報告、早干預,以便及時疏通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沖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五、結束語

            全社會都應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面對社會的種種變化和沖擊,學生心靈中常常會產生巨大波動:一方面,他們為社會的改革、進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對某些具體變化迷惑不解。因此,我們就要在全社會樹正氣、治歪風,盡量減少社會環境中不良因素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消極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根據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和行為發展變化情況,不斷進行跟蹤調查,進行分析研究,不斷充實、完善,并發揮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中的作用。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普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會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則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出德智體諸多方面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賈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遠。中國學生體育,24,(2)。

            [2]周濤,王曉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4,(1)。

            [3]張海瑩。大學生健康心理養成的途徑和方法。中國成人教育,26,(2)。

            [4]王維銘。淺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衛生職業教育,24,(19)。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4

            摘要:人生的過程總是充滿了喜怒哀樂。我已經踏入人生第20個年頭了,借心理健康課的這次作業,我回顧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學會了如何進行自己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應對挫折和壓力,如何塑造和培養人格和意志品質。家庭、學校、教會生活的體驗,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長歷程和人生經驗中,每一步成長都是我學習積極面對人生的機會。我是如何生活到現在的,我的現在如何,以后怎么發展,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我們以后的生活和發展都很重要。

            關鍵字: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

            (一)發展史之高峰低谷

            個人發展史的過程為:

            1、開始對社會、人文、科學等有一個簡單的接觸,學會了基本的知識,了解了基本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自己認識和基本的道德準則的選擇等。

            2、開始規劃并努力實現夢想、愿望,并懂得如何正確地選擇生活方式。

            3、發展潛力和提高專業技能;盡量多方位發展個人能力,在挫折和成功中學習并提高自己。

            4、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個人精神生活,豐富個人情感等,包括注重在健康、文化、家庭、朋友、特長、交流和溝通等方面的個人發展。

            5、增強自己認知,取得個人生活的控制力和自己智慧的實現。我想我的發展史高峰是在初中階段吧,那時的我已經慢慢地開始理解父母的艱辛,了解父母的難處和不容易,不再和父母斗嘴,不再叛逆,不再惹他們生氣,學習也更上一層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到如今,自己感覺低谷就在高中階段了,那時的我從熟悉的地方搬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面對不一樣的新世界,完全不知所措,迷失了動力和目標,盡管最終的努力使自己找回了狀態,但始終都覺得是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點遺憾,這也使自己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和成功。

            (二)意識到自己成為成人

            開始意識到自己成為一個成人最初的感覺是在初中階段,當時父母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現在已經快16歲了,應該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吧。當時一聽這話瞬間覺得自己似乎真的長大了,該懂事了。其實真正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成人的時候便是自己18歲生日的時候吧,說也奇怪,僅僅一天之隔,18歲前和18歲后就是不同的兩種感覺,從此肩上無形地多了一種壓力,不,是責任感。所以我當時就下定決心,再也不要讓父母為我操心,我給他們更多的應該是安心、放心、舒心、寬心、關心。而體現我成熟的標志就是能夠完成常規性的日常工作,并且進行復雜思維的工作;富于冒險、敢于競爭,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并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勸說、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勢;能克制自己沖動的想法和行為。感情明確,熱愛家人,朋友,懂得謙讓,不會隨情緒辦事情等等特點。

            (三)最好的五個品質

            我覺得應該是積極、樂觀、有耐心、幽默、虛心。

            在我看來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我樂觀的心態,在經過人生最低谷之后,在我看來,一切的問題都不值得一提,自然,這就造就了我樂觀的心態,成為了我最引以為豪的優點。我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適應的能力特別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于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不會斤斤計較,對于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也很能和對方聊得來。情緒比較穩定,對于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著樂觀地應對。能較好地協調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一方面,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不會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聽得進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會固執己見。活潑好動,為人幽默,在集體中比較受人歡迎,對人對事非常熱心。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雖然不是特別遠大,但會持續地去追求。客觀理智,注重現實,獨立堅強。遇事果斷、自信。能堅持完成自己計劃的事情,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

            (四)心目中的英雄

            在個人興趣愛好上,我喜歡音樂,但只是喜歡,從其中獲得快樂,并沒有太多的奢望和夢想,我認為一個人喜歡一種東西,并不是極力地去追求和崇拜,而是從中獲得一種心靈及精神上的養分,從而獲得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有兩個偶像,一個是擁有億萬家產卻始終靠自己努力奮斗的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林峯,一個是新加坡歌手,新四大天王之一,金曲獎歌王——林俊杰。毋庸置疑,他們都有驚人的.天賦,而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他們光環背后的努力奮斗和一次一次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并最終功成名就。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是謠言的光環,而是一種堅忍不拔,勇敢向前的毅力和決心。我希望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但最終走向成功、“功成名就”。

            (五)基本人生觀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華,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無論是在高中,還是現在的大學生活中,我堅持著自己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讀很多書,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然后越來越認識到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關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都以品德至上來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奉行嚴于律己的信條,并切實的遵行它。平時友愛同學,尊師重道,樂于助人。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現在我理解到,樂于助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好處,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對于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為他們在我彷徨的時候指導幫助我。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可能將不知道何去何從。我現在領悟到,與其說品德是個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說是個人對整個社會的責任。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對社會負起一定的責任義務,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確認識自己所負的責任,在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為社會,集體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六)自身不足、他人的批評意見

            自身的不足:

            一、沒有自信,很多時候開會時,都要求大家盡力地想出辦法和方案,即使我想出一個方案,但由于沒有自信,也只能默默地聽別人在那兒侃侃而談,這就導致了朋友都說我僅僅是去湊數的,在我這里沒有寄予多大的希望。

            二、壓力很大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特別表現在考試前。現實中,考慮的東西太多,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考慮的太過復雜,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反而產生了副作用。自然,這些不足我已經慢慢在改進了,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就能逐步擺脫他們,使自己更優秀。

            最后來個總結吧,我認為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了認識了自己,其實這個對于自己的分析還是很必要的,不斷的完善自己才是美滿的人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我還是有收獲的。我一直覺得,我的心理很健康,盡管進入大學以后,各種問題都涌到了面前,心理很容易出現問題,我在一次次困難挫折面前,學會了如何堅強,所以在短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發現并解決了自己原來的心理障礙。發現問題總是比憋在心里不知道,不疏導好。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和與人相處中,知道了該如何來發現,疏導,防范這些心理障礙,快樂地度過這四年以及以后的時光。不過我知道我還只是學了些皮毛,懂了那么一點點,我更想知道一些解決心理問題的實際方法和一些關于人際交流的實踐性的技巧的知識。這些實踐性的知識很實用,也能和理論結合。最好多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示例來加強理解和應用。非常感謝同學朋友的關心和老師對我的教導,我也會繼續努力完善自己的!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5

            近年來,隨著社會總體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群體雖在智力上逐步趨于成熟,但由于長期處于校園生活中,人際關系較為簡單,所經歷的挫折較少,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迎接社會外部環境的準備,特別是步入大學生活后差異巨大的生活方式、差異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元價值觀念等等都會使得他們出現適應性問題,不能很好的融入復雜的環境,進而產生心理波動,出現困惑、迷茫等負面情緒,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內心崩潰或情緒失控等心理危機。

            因此,作為大學生教育管理骨干力量的高校輔導員,應積極參與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來,在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努力成為他們身心發展的引導者和疏通者。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及時發現輔導學生的潛在心理危機,關注心理異常表現學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開展干預行動,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緩解緊張情緒,釋放負面不良情緒,有效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大學生群體所呈現的眾多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清華大學心理研究室將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總結為學業壓力、經濟壓力、人際壓力、情感壓力、前途壓力。把現階段學生所處的主客觀環境以及作輔導員實際工作結合分析后發現,大學生群體心理問題成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學業的困惑。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我國的教育體制整體呈現“易進嚴出”的狀態,當前的大學生群體面臨著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信息時代的一切都導致生活壓力的劇增,因此當這種激烈的社會競爭加以諸多學業負擔會使得學生的焦慮緊張情緒加倍增長。部分學生由于從小順風順水,缺少挫折教育,特別是多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受從小教育環境的影響形成非常強的自尊心,因而對于考試、榮譽獲取特別關注,極易形成焦慮癥,自己將壓力維度加大,出現心理問題。與之相對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則缺乏端正的學習態度和主動學習動機。進入大學后,由于家庭環境的優越、校園環境的寬松,而不在乎學習,甚至放棄學習,每日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一些娛樂活動上,甚至大部分學生上網成癮,整日沉浸在虛擬世界。在學業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與規劃,呈現出多方面的心理問題。一旦學習壓力不能及時排解、學習環境不能合理改善,就會導致自卑、孤僻等諸多心理問題的發生。

            (二)人際交往困難。日益成為大學生主體的“90后”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一種家庭結構與社會趨勢,造成大學生具有人際交往差、自己意識強、自理能力不足、集體觀念弱化、社會活動欠缺等鮮明的特點。剛入學的大學生,由于以上特點加之成長背景、性格、愛好、地域文化的差異,導致在與人交往中出現摩擦、沖突;部分學生在交往中過分謹慎、缺乏自信,因此產生壓抑、焦慮、自卑。久而久之,由于人際交往所帶來以自己為中心、羞怯心理、角色困惑、心理不容等問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造成部分學生心理成長出現偏頗。

            (三)情感觀的偏頗。當地大學生從小受到家長的嚴格教育,受社會風俗習慣的影響,我國相關青少年的感情教育以及性教育缺失,導致大學生普遍缺乏相關教育,缺少責任感。沒有性教育的大學生在面臨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雙重問題時,極易步入歧途,盲目戀愛,只注重過程而忽略結果,近年來高校學生問題絕大多數都是感情問題引發。據統計,大學期間談過戀愛的學生近六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從主觀因素看:有的學生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有的學生則是為了排解寂寞,甚至個別學生以游戲態度對待戀愛。由于戀愛關系處理不當,經歷戀愛與失戀的痛苦體驗,給部分大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情感挫折與打擊,因此很容易出現煩惱、失眠、壓抑、情緒不穩定等諸多方面心理問題。

            (四)就業壓力過大。據統計,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30余萬人,這一人數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人口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無疑給就業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加之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這也為大學生帶來了不小壓力。當前大多數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處于被動地位,處于被企業挑選狀態使得大學生內心充滿擔憂和不安,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其次還有很多學生對自身有著過高的自己定位以及期望使得在擇業過程中極易受挫,產生落差感。還有部分同學陷入一種拒絕就業的潛意識中,通過不斷的盲目考取各種證書來逃避工作實踐機會,而這種盲目不僅勞民傷財,還很容易產生上述焦躁、逃避、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二、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培養中作用的發揮

            由于社會經濟狀況、生活及學習環境的變化、個體自己認同的偏差、就業壓力的增大導致大學生群體普遍性的出現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可大可小,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為意外的刺激而導致重大事故。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主要的輔導者、傾聽者,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有著重要且直接的影響,因此要不斷的在日常工作中關心大學生群體,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能力,加強自己教育,明確輔導員自身的角色定位,自覺擔負學生的心理輔導及教育工作,成為大學生心靈成長真正的導航者。高校輔導員與其他教學崗位和行政上的教師相比影響力強,而且還有多方位了解學生的特點,所以輔導員才應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建立平等友善的關系

            高校輔導員是日常思政工作的中堅力量,很多輔導員普遍年紀較輕,與大學生們的年齡差距較小,這有助于和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步入大學的青年學子,心理逐步成熟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極其需要適當的途徑傾訴。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做一個平等友善的傾聽者,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其次,要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注重信譽,盡力幫助學生,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向學生傳達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用言行來感召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二)針對與不同心理狀態學生的溝通,采用差異化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社會環境、生活習慣、風俗語言影響的學生有著千差萬別的性格。輔導員應該切實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征,把握學生總的心理情況,將不同性格、心理情況的學生進行分類登記,通過差異化的方法來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比如當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時,要疏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可通過多提供一些校內兼職信息的方式減輕其經濟壓力。而對于學生在就業過程因遇到挫折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則應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進行疏導,通過多種形式的就業指導講座提高學生的就業自信心。總之面對不同的學生高校輔導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要切實做到對癥下藥,因人而異,不能僵化呆板的使用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解決其心理壓力,實現輔導員心理輔導工作的事半功倍。

            (三)通過集體感召,引導學生培養健全人格

            大學生活一個顯著區別于高中的特征就是較高的自由度。沒有老師天天追著,也沒有每天都能固定見面的同桌,更多的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

            因此,大學生極易出現孤獨、偏執的心理。因此有必要通過集體活動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通過集體活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其責任意識,提高其歸屬感、榮譽感。而通過競賽類活動,則可以提供一個競爭環境,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承受挫折能力,通過體驗成功與失敗使其更好建立強大的內心。而且通過集體活動還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為他們提供一個與異性接觸的平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此外通過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接觸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結合者團體活動的進行,輔導員建立好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有個整體而全面的把握,對一般學生共性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以及解決措施,同時要重點排查有特殊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不僅要以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的心理健康測試為藍本,還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和談心情況,對特殊學生要較為細致的了解和跟蹤觀察,這樣才會使大學生健康成長。

            (四)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馬斯洛需求理論說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需求,而當基礎層級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人就會產生成就的需求。通過實現某種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而得到其他人的贊賞或認同,進而實現自身價值的認同。每一個大學生都有著很強的榮譽感和自己價值實現的需求,因此高校輔導員應重視對學生成就需求的滿足。特別是利用各種干部選舉機會,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通過角色的轉換使得學生能夠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時實現心理上的滿足。通過委任某種職位來給予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潛能。與此同時還應注重鍛煉和培養他們的承壓抗打擊能力,成功帶給人的喜悅時暫時的,只有失敗才能帶給人受益終身的經驗。要通過失敗教育使學生今后面臨挫折時不再消極沮喪,能夠坦然面對挫折。

            (五)引入激勵機制,強化教育效果

            人類需求的產生是有層級的,而這種需求背后的產生則需要適當的刺激或者激勵。只有通過激勵,學生的潛能才會被激發。激勵是推動學生積極向上的良藥,通過激勵調動起學生們渴望進步的欲望。特別是當學生遭受失敗的時候,一個善意的眼神、充滿關切的鼓勵往往比嚴厲的批評、嘲笑更有作用。通過激勵可以使學生重塑信心,使學生重新斗志昂揚,繼續努力。對學生可以適當的多表揚,多一些寬容,多一絲理解,用贊賞的眼光取代批評和誤解,這樣的做法會收到遠超期望的教育效果。

            三、結論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優勝劣汰如此殘酷的情況下,或許只是因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未來。在這種背景下要實現最終的成功,如果沒有良好的高素質的心理能力必然無法完成學業甚至無法走向社會。當代大學生要實現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標就有必要在學習先進知識的同時培養一流的心理素質。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不論從履行職責的規范層面,還是從關愛學生成長的道德層面上,都要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作為自己工作的中心環節之一,不斷在與學生溝通中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心理障礙,做好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培養他們養成健康心理,使每一名大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讓他們在未來社會實踐中實現應有的價值。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 36

            摘要: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國民精神風貌的塑造和國家的強盛。因此,筆者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探究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的迅猛開展和物質世界的日益充裕,人們關心的焦點從傳統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轉向對人的心理世界的關注這個更深的層面上來。尤其是對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正處于轉型和塑造期的大學生來說,個人角色的轉換、所處環境的變遷、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也日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國家教委近年在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被調查的12.6萬大學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存在著各種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具體表現在大學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強、人格喪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際交往障礙等方面上。這也是影響當代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棟梁,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身心健康的大學生群體不僅關系到國民精神風貌和精神文明建設,更關系到國家的富強。因此,筆者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探究影響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議。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突出表現

            (一)環境巨變引起心理不適應

            現在大學生多出身于單身子女群體,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脫離原來由家長進行全方位照顧的環境進入到大學,一切生活起居皆要開始自行處理。此時,如果不能很快學會自理和適應集體生活,就會產生自卑、困惑、茫然無措、無助等心理障礙。此外,一局部來自農村的同學,遠離家鄉來到喧囂和繁華的新環境,往往會由于語言、氣候、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不適應,產生恐慌、懼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環境來說,大學生來自天南海北,大家齊聚一堂,交際圈子變廣、變復雜,難免會產生各種摩擦,如果不能盡快適應這種變化,心理會容易受到挫傷,感到孤立無援,而且這張心理創傷對人的影響最大,伴隨時間最長,解除的難度也最大。

            (二)個性缺陷

            根底教育階段應試教育成為教育的核心和重點,心理教育往往被人無視,難免會造成學生心理和個性上的多樣化。大學階段,群體生活和交際成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點之一。個性的多樣化往往會造成交際和集體生活中的摩擦。有個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計較、胸懷狹窄、貪戀虛榮等個性缺陷的人在大學生活中比那些個性開朗、內心陽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

            (三)自我逃避

            當前教育體制的`缺陷使得大學生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學生并不能選擇自識的開展,還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缺乏長遠的規劃,使得學習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標性,感情容易變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棄,長此以往,會對學習和人生產生一種逃避心理。

            (四)求職就業問題

            高校的迅猛擴招使得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走向群眾化,這也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由于種種客觀原因造成的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就業壓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學生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進而對自己、對人生產生疑心,變得消極悲觀、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心理開展階段

            大學生的心理成長正處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時期。因此,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常常面臨著理想與現實、理智與情感、獨立與依賴、自尊與自卑等方面的矛盾。這些矛盾如果不及時得到疏導和解決,長久郁積在心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

            (二)社會轉型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政治、社會的全面轉型期,這使得整個社會的意識觀念、價值觀、利益格局等發生重要轉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重要的變化。大學生雖然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行為準則,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畢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覺醒的民主、科學、公平等一時在面對社會現實尤其是負面現實時往往會產生心理失衡,變得激進或者與世同濁。此外,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人際關系的日益負責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進而滋生負面心理,產生心理障礙。

            (三)學校心理教育缺失

            應試教育使得學校成為單純成績、升學率等數字符號的機構,導致了對學生社會認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觀教育的缺失。這使得一些大學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己為中心、三觀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從大學生群體校園文化塑造來看,當前學校普遍缺乏應對多樣化的大學生文化群體的準備,使得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無法通過一個普遍共識的文化平臺來加以交流和疏導,從而加劇了大學生人際交往和集體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諧、幸福等對學生的心理塑造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說,在學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現狀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學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貧困導致學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諧導致學生沒有平安感、感情脆弱等,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無視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對策

            結合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及其主要成因,筆者從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樹立以人為本、全面開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全面開展的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生人格的健全和開展,它在注重學生思維、智力、知識、技能等系統性的知識認知學習之外,還注重對學生興趣、情感、信念、決斷、價值觀等心理認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實追求

            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協調開展。因此,當前大學生教育要強調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實關注學生心理,注重做好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實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傾聽學生心理訴求,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夯實牢固的心理根底。

            (二)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是個體化差異明顯的大學生群體進行和諧、廣泛交流的良好平臺,也是在積極的環境下潛移默化地培育和影響學生心理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等夠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陶冶情操、啟迪思想、提升修養,還能減少人際交往和集體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當前大學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充分發揮校園播送、校報、學生社團的文化宣傳和塑造的優勢,將校園文化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三)構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預防和援助機制

            當前大學應當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等常設機構,訓練一支由專業心理教師、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組成的心理健康工作隊伍,以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方面的工作,傾聽學生心理訴求,幫助其分析和解決和心理問題。同時,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普及心理教育,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隨著時代的開展,大學生心理問題也不斷發生著變化,為此,我們還要緊緊抓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主題,積極、及時的發現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新苗頭、新趨勢、新內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長期工程,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實現新的提升。

          【心理健康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03-24

          畢業論文提綱07-21

          畢業論文致謝09-14

          畢業論文提綱07-21

          車輛畢業論文06-04

          畢業論文的封面06-19

          畢業論文提綱09-06

          汽修畢業論文03-10

          畢業論文致謝11-03

          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日韩精品在线看,久久精品这里,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国产原创中文字幕,亚洲福利专区,国产一区二区福利,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日本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 91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久久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伊人热久久 国产视频第二页 天天干在线观看 999精品视频 精品在线第一页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2021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aa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亚瑟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一二 午夜久久久精品 色吧五月婷婷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91 欧美第一区 亚洲男人天堂手机版 国产91久久最新观看地址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香蕉久久a毛片 男人天堂成人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99久久99 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91香蕉视频色 九月色婷婷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中文有码第一页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99精品视频在线这里只有 一木道一二三区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8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91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欧美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青青青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中文综合网 国产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youjizz.com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亚洲一区自拍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 亚洲涩涩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www91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鲁鲁免费视频a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 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aa 另类综合视频 日本免费专区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 九月色婷婷 91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欧美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另类专区欧美 久草综合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美一区二区 手机看片福利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72 99国产小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 丁香婷婷综合网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无 亚洲成人综合网站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9久久 91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区国产区 久久r热这里有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国产九九精品 99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天综合 欧美三区在线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专区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视色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高清影院 日本mv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综合久久伊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9人在线精品播放视频 日本aⅴ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日本mv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 成人影院午夜久久影院 久久久香蕉 久久婷婷电影网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麻豆 久久ri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午夜香蕉成视频人网站高清版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麻豆 东方伊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 www.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手机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 青青青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成人精品 久久婷婷电影网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 久久一区视频 色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极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三级不卡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一区www 亚洲婷婷丁香 伊人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免费a视频 香蕉青草久久成人网 999人在线精品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手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青草 亚洲免费天堂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亚洲伦理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经典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六月婷婷在线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国产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 午夜香蕉成视频人网站高清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在线资源站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中文区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另类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亚洲免费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免费a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在线拍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亚洲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色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天天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草影院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福利网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狠狠干中文字幕 精品一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青草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久久国内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91亚洲成人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色图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伊人成人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第一国产 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一区 青青青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91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免费专区 国产高清福利91成人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伊人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 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天天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日韩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一个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666 www亚洲精品 国精视频一区二区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亚瑟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久草视频国产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91在线播放国产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是公开 欧美亚洲h在线一区二区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国产一区亚洲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日本欧美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 四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三级国产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一二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不卡在线 九九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区一区 国产精品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自拍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日韩中文视频 欧美亚洲h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久爱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日韩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一本 亚洲欧美v视色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第二页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六月婷婷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综合网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f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午夜手机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丁香婷婷久久大综合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国产99精品 91中文在线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影院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人人 亚洲日本欧美综合在线一 韩国美女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激情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最新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91 欧美日本一本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99热2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香蕉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三级不卡 99这里精品 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四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www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小视频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产 青青色在线视频 国产99精品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久久ri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中文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伊人国产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8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愉拍免费视频 日韩一级不卡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1久久最新观看地址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 亚洲天堂h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久久亚洲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80cm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f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91香蕉视频色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麻豆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在线五月婷婷 日本在线日本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丝袜一区 久久999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怡红院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国产福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58香蕉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日韩 久久精品美乳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 亚洲深夜视频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久久精品 韩国欧美日产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在线 久热中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婷五月综合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六月婷婷导航福利在线 久久99欧美 久久青草免费97线频观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婷婷黄色网 91系列在线 色亚洲影院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一级免费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 日韩精品在线看 伊人久久精品 91av在线导航 久久久一级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资源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欧美日韩高清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久久精品66 久久综合丁香 欧美久草 亚洲涩涩精品专区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福利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手机手机在线视频一区 另类免费视频 久久久香蕉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丁香婷婷综合网 亚洲欧洲一二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三区色裕 亚洲美女综合网 91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激情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欧美αv天堂在线视频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99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1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小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日本mv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黄色精品 男人天堂成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日本一区 97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国产91久久最新观看地址 精品免费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天堂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日韩欧美 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69堂 国产成人a 免费在线观看a 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视频一二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午夜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久久午夜视频 四虎在线永久 欧美性猛交99久久久久99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三区 日韩午夜网站 久久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视频二区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成年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婷婷综合五月中文字幕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视频日韩专区午夜 久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精品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久久99免费 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 日韩a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视频网站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浪潮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91福利专区 亚洲综合日韩在线亚洲欧美专区 亚洲综合影院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男人懂得成a人v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青青在线视频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洲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屋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久久99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天堂 久久青草免费97线频观 久久综合丁香 精品动漫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日本视频二区 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国产成人a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欧美激情人成日本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二区 香蕉6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有码第一页 亚洲免费色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视频一区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一二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 国产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久久青青草原热精品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 免费国产网站 日韩午夜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对白在线播放九色 热99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高清精品毛片基地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一区二区午夜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四虎影院久久久 亚洲色图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午夜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大片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2020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五 国产性tv国产精品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 手机在线视频一区 91在线精品国产丝袜超清 91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综合图片人成综合网 欧美日韩不卡在线 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婷五月综合 欧美视频国产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综合 在线欧美国产 五月婷婷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一区在线免费 久久精品美乳 久久青草免费97线频观 精品在线第一页 久久午夜视频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2021 亚洲成人第一页 色亚洲影院 国产丶欧美丶日韩丶不卡影视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久久成人国产 伊人久在线 青草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一区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在线不卡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亚瑟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999热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精品四虎 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 国产探花一区 日韩在线高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精品二区 91精品国产一区 高清亚洲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中文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看 久久999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导航福利在线 九月色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探花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人免费视频 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黑人99 97成人精品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视频三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五月天婷婷影院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看片日韩欧美久久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看 日本在线日本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黄色片 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 久热草在线 男人天堂成人 中文有码第一页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2020 www91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三级电影 午夜香蕉成视频人网站高清版 思思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亚洲网址在线 日本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导航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探花千人斩久久 激情综合网五月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 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色图国产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精品资源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久久成年人电影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婷婷中文在线 日韩美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91 欧美日比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欧区一欧区二欧区三免费 国产成人影院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欧美αv天堂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成人久草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天堂久久 免费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福利视频91 夜夜精品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第五页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7色在线中文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精品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综合网站 在线日韩欧美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2020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vr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三级不卡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欧美亚洲天堂 激情综合网五月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99人在线精品播放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狠狠干中文字幕 欧区一欧区二欧区三免费 亚洲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综合图片人成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a一级毛片免费看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久久99久久99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成人三级 日韩精品第1页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2021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免费毛片 久久久福利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亚洲精品www 亚洲综合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精品屋 日本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网站精品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午夜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三区综合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亚洲一区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