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教?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以及學生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等。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一般來講,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現在五個方面:1)具有穩定的情感;2)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3)具有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多種心理特點;4)智力正常;5)意志力發展好,自控力較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以下從三個方面介紹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智能訓練: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并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而設計不同的訓練活動等;
2)學習心理指導: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等;
3)情感教育: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并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4)人際關系指導: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知道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
5)健全人格的培養:關于個體面隊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6)性心理教育:關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性別認同,指導學生認識和掌握與異性交往的知識和技巧。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而開展的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育內容,多屬矯治范疇,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學習適應問題: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怖癥、厭學等;2)情緒問題:主要指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學習與健康成長的負性情緒問題;3)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征,如多動、說謊、膽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擾而形成的軀體癥狀與反應;5)性行為問題:主要指由于兒童的性無知而產生的性游戲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心理潛能的開發與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判斷、推理、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教?以上從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以及學生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老師和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中借鑒。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28
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得10-28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1-10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08-06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7-09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29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知識10-29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8-28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07-09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