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心理治療的方法
兒童在生長發育期,父母除了要注意孩子身體的發育,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心理問題需要及時幫助孩子處理。下面我們來看看兒童心理治療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心理動力性治療
也稱精神分析治療,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治療就是把壓抑在無意識中的心理矛盾沖突挖掘出來,剝去其偽裝,使其上升到意識中來,并讓患者對其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指導下得以糾正或消除,從而使心理障礙得以消除,病情得以治愈。
主要適應癥是神經癥患者,尤其是癔癥、強迫癥及恐怖癥等。還可適用于部分性心理障礙,如窺陰癥、露陰癥及摩擦癖等。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治療方法的總稱,這組方法強調認知活動在心理或行為問題的發生和轉歸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并且在治療過程中既采用各種認知矯正技術,又采用行為治療技術,故稱之為認知行為治療。簡言之,利用行為的結果促進認知的改變,利用認知的改變矯正患者的行為。
認知行為療法主要適應癥:人際關系問題、婚戀問題、考試緊張焦慮、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不良行為習慣等等。
家庭治療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家庭因素在心理疾病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治療是以家庭為對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療方法,其目標在于協助一個家庭消除異常或病態的情況,以便能執行健全的家庭功能。
家庭治療的適應癥:家庭沖突、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厭食癥和貪食癥、神經癥、重型精神病緩解期的心理問題、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森田治療
森田療法是由日本的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順應自然、為所當為”,治療的著眼點在于陶冶疑病素質,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
適應癥:最初主要適用于強迫癥、恐怖癥、焦慮癥、神經衰弱癥、疑病癥等具有神經質特點的精神疾病,后來還擴大到精神病、人格障礙、酒精依賴等治療領域,并且已廣泛應用于正常人的生活適應及改善生活質量中。
人本主義治療
是由卡爾·羅杰斯創立的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體系,包括人性觀、自我心理學、心理治療的要素和過程等一整套理論和技術,其強調的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一致等要素是每一種心理治療的共同基礎。它充分尊重和信任人的潛能和自我實現的趨向,尊重個體的獨特性,認為人性當中本就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力量,只要排除種種阻礙,每個人都愿意并且能夠向著更成熟、更具建設性的方向成長。
適應癥:原則上適應所有的人,無論是正常的、或者是心理有障礙的人。其理論也廣泛應用到治療以外的領域,如親子關系、人際關系培訓以及國際關系的研究等。
催眠治療
催眠治療指的是利用催眠手段如不斷重復的、單調的言語或動作等,向患者的感官進行刺激,誘使其意識狀態漸漸進入一種特定的心理生理狀態——催眠狀態,這種狀態下患者只與心理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系,順從地接受心理醫生的指令和暗示,心理醫生運用心理分析、解釋、疏導等技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適應癥:心因性障礙、神經癥及心身疾病等。
團體心理治療
團體心理治療,又稱小組治療,指治療者同時對許多患者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共性。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利用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效應。團體心理治療的目標是人格的重建和改變。
適應范圍:神經癥、適應障礙、應激性障礙、青少年心理與行為障礙、心身疾病、重性精神疾病緩解期等。
心理劇
心理劇是創造性治療的一種形式。它強調個體的自發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它運用演出的方法,促進個體成長并且最大程度地發揮個體的創造性潛能,以便能夠有效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機遇。心理劇參與者通過他或她(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場景,演出他或她的思想、感受、人際關系或者夢想。在演出的過程中,參與者可以增加個體的洞察力,增強創造性和自發性,進入深一層的自我認識,探索內在深層渴望、情感和沖突,進而增進自我內在的整合。透過演出同時能增進自我關系、親子關系、人際關系、伴侶關系,自我和他人、社會間的.關系和諧;使自己更能靈活而有彈性地面對現實和表達自己,并在問題解決時更加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適應癥:親子沖突、婚姻危機、情緒障礙、神經癥、恢復期精神病等。
繪畫藝術治療
繪畫藝術治療是以繪畫活動為中介為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患者可以透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內心的感觸、向往,或需要宣泄的壓力、孤寂等,從而使癥狀有所減輕。
適應癥:情緒障礙、神經癥、進食障礙、自閉癥、重性精神病的康復等。
舞蹈心理治療
舞蹈心理治療是運用舞蹈或動作過程,促進個體情緒、身體、認知和社會整合的心理療法。舞蹈心理治療并不要求受治療的對象具有任何舞蹈基礎。通過舞蹈治療,探索和體驗人的內心世界,恢復心理能量,增強身體在空間中的自由,恢復自己與身體的親密聯系,在音樂中自由、激情地舞動、釋放壓力、重新燃起內在的活力,重新建立身體與心靈的統一。
適應癥:各種心理障礙、正常人的心理減壓、身心保健。
兒童抑郁癥的心理治療該怎么做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如下:
1、認知行為療法;是針對認知障礙、自卑心理進行的治療。治療目的在于減少自我懲罰和自責,并使兒童建立積極的個性和提高社會技能。雖然消極的性格對抑郁癥不具特異性,但在成人和少年抑郁癥中非常常見。對成人的研究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可以使抑郁癥患者減少復發,可能阻止抑郁癥的循環發作。但臨床上對兒童少年抑郁癥的認知行為療法的研究很少見。
2、人際關系治療;原來應用于成人抑郁癥的治療,現在可用于患兒的人際關系評價和干預,此治療目的在于通過改善人際關系減少抑郁癥狀。人際治療的產生有其理論依據,就是認為抑郁癥狀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之下表現出來的,而與某個重要人物的關系會影響抑郁癥的病程發展。這種治療理論假設隨著重要人際關系的改善,抑郁癥狀也會隨之消失。
3、家庭中心心理教育;在精神障礙患者中,其他家庭成員對患者的情感態度影響患者病程和復發率。可用于兒童心境障礙的治療。家庭-中心心理教育療法目的在于幫助家庭在其某一成員發作情感障礙后建立平衡,并減少疾病給家庭帶來的創傷性的沖擊。這項治療包括家庭環境的評估、對患者和家庭進行疾病病程的教育,促進交流和解決問題技巧的訓練。
治療模式一般建議為21次門診咨詢:包括每周一次12次,每2周一次6次,每月一次3次,均在急性發作之后進行治療,促進交流作為治療的一部分,旨在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表達,包括4個領域:主動地傾聽、正(負)反饋、要求其他家庭成員改變行為等。
兒童心理咨詢與治療方法
合適于急性期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郁癥、以及各類抑郁癥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的鞏固和維持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領悟能力,能夠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受治療過程中癥狀帶來的痛苦,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但若能堅持會增加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的預防抑郁癥的復燃復發。
1、疏導與渲泄:患者在尋求心理治療前的處境是無人理解、無處訴說的,因此醫生要關心、富有同情心、安靜地傾聽,使病人清楚他的痛苦已被人們作為現實接受了;是常見的抑郁癥的心理治療法。
2、在與患者交談中要避免矛盾性及可引起患者誤解的表述;
3、不因治療困難而失去信心,要以足夠的耐心,堅韌地帶領病人渡過發病期;
4、抑郁癥患者不接受現實,積極行動:森田療法將"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視為一種生活的態度,通過積極的行動,去獲得成功和喜悅;
5、健全人格與完善自我: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抑郁癥的產生是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將挫折轉化為針對自己的憤怒,因而頹喪、抑郁。所以讓病人了解自己心理動態與病情,洞察自己對困難的反應模式來促進人格的成長。
6、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家人、朋友、同學的精神支持,可以改變患者不良認知和提高其適應能力,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家庭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急性的或持續時間較長的抑郁癥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影響,家屬對患者的反應會直接影響到預后的效果。醫生應首先讓家屬了解到疾病的癥狀特點、病程及治療情況。對患者的癥狀必須認同,并需要理解、耐心和正規治療。疾病是有自身規律的,試圖通過改變環境來提高情緒是不可行的,這樣只會使病情加重。社會的支持在抑郁癥的心理治療法中尤為重要。
【兒童心理治療的方法】相關文章:
兒童自卑心理治療方法09-10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09-03
口吃病的心理治療方法09-16
性抑郁的心理治療方法09-18
疑病癥的心理治療方法10-23
焦慮癥的心理治療方法08-10
亞健康心理治療方法09-11
焦慮癥心理治療方法09-11
自閉癥心理治療方法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