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心理是指人類在符號活動梳理的過程和結果。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1.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性
特殊兒童首先是兒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都存在很多共性。臺灣學者陳政見認為,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共性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①發展歷程模式相似;
②生理組織結構相似;
③心理需求要素相似;
④人格結構發展相似;
⑤社會適應內容相似。
特殊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身高、體重、體型、結構、機能等都在自然地生長變化。他們同樣經歷乳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重要的發育階段。在青春期,特殊兒童的身體也會發生急劇的變化,性 成熟時性:別特征明顯。
在心理方面,特殊兒童同樣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1)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順序
特殊兒童的心理發展基本上也是遵循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例如,盲童、聾童、天才兒童等的思維發展首先要經歷感知運動階段,然后發展至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最后才達到形式運算階段。
(2)遺傳、環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
遺傳、環境和教育在特殊兒童的心理發展上同樣起重要作用。首先,遺傳是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基礎。遺傳因素給特殊兒童帶來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征決定了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可能性。例如,自閉癥兒童可能終身都會帶有這種病癥所特有的某些特征。其次,環境和教育提供了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現實性。如果家長和教師因孩子有殘疾而低估了其發展潛力,沒有給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那么兒童的心理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超常兒童的遺傳素質非常優異,但如果教師和家長不提供有助于他們發展的環境和教育,其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也不會成為現實。
(3)心理需求是心理發展的內因
環境和教育是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特殊兒童的需要有物質方面的,如食物、水、衣服等;也有精神方面的,如學會某種技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將來找到一份工作等。特殊兒童的新需要與他們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之間的矛盾是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特殊兒童的新需要與他們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是矛盾的雙方,兩者既對立又統一。特殊兒童的需要總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上產生的。例如,智障兒童的心理水平決定了他們的心理需求較正常兒童相對落后,即使社會環境對他們提出了較高要求,也很難轉化為他們內心的需要。反之,某種心理水平的形成,也有賴于是否有相應的需要。如果多動癥兒童不想學習,那么他的知識和技能也不可能達到所期望的水平。因此,對特殊兒童的教育和訓練要從實際出發,否則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特殊性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主要在表現以下3方面:
(1)特殊兒童的身心缺陷明顯多于普通兒童
大部分特殊兒童都有生理和心理的缺陷,這些缺陷妨礙了他們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學習和適應,其心理發展會產生較多的問題,易引發第二性缺陷——心理障礙。例如,盲童的視覺器官有缺陷,他們不得不利用聽覺、觸覺等來感知外界事物。由于失去接收外界信息的視覺通道,他們對一些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聾童由于聽覺器官有缺陷,對其語言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語言發展的局限性又會妨礙其抽象思維的發展。肢體殘疾兒童在動作技能的發展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有時生活難以自理。智障兒童的智力有缺陷,他們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比普通兒童晚,起點低,速度慢,所能達到的水平一般也有限。
(2)特殊兒童的個體間差異和個體內差異都明顯大于普通兒童
特殊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個體間差異既包括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又包括同一類型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例如,超常兒童與智障兒童分別代表了智力水平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兒童,這兩類兒童之間有極大差異。又如,盲童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明顯不同于聾童及其他兒童。即使屬于同一類型的特殊兒童,因造成其心理發展異常的原因不同,每個兒童的個體特征也不同。正是由于特殊兒童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對其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應該進行歸類和具體分析。
個體內差異通常是指個體內部各種能力之間的差異。特殊兒童各種能力的發展不平衡,差異特別大。例如,有些自閉癥兒童的記憶力非常好,而語言理解力、人際交往能力又特別差。又如,有些聾童雖然聽不見聲音,但手眼協調能力卻非常好。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其個體特點進行。
(3)特殊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適應明顯差于普通兒童
特殊兒童往往難以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要求,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方面也面臨較多困難,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特別輔導。例如,普通學校的教學內容對超常兒童可能過于容易,而對于智障兒童則可能太難。對大多數聾童和盲童而言,他們可能無法適應普通學校的教學方式。學校需要根據特殊兒童獨特的教育需要設計課程和教材,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特殊兒童才可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又如,社會處境不利的兒童由于其成長的“特殊”環境,其學習和生活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往往會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樣也需要考慮特殊的方式方法。
3.特殊兒童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關系
兒童身心的發展有自身固有的規律,如身體成熟的發展、運動一動作的發展、語言的發展等都有各自的先后順序。或者說,無論他們的生理發展還是心理發展都有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這就是一般發展,它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但多數特殊兒童在智力、感官、情緒、身體、行為、言語或溝通能力上與正常兒童有明顯的差異。雖然有些特殊兒童的生理缺陷顯而易見或無法改變,但其生長發育過程(如發展順序、發展階段等)和普通兒童并無不同,并且有著相同的心理、要求及愿望,存在各方面能力發展的潛能,只是發展速度慢一些,遭遇的困難多一些。他們某些方面的特殊發展依賴于相應的教育和訓練,否則其特殊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對普通兒童所進行的某些發展教育,對特殊兒童同樣適用,如感官動作的能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社會適應的能力、語言溝通的能力、認知的技能等,但是需要根據每個特殊兒童的特點進行指導和訓練,才能發揮其潛能。因此,特殊兒童的發展是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有機結合,一般發展提供了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這一基礎所有的發展都無法實現;同時,特殊兒童又需在此基礎上開展相應的特殊發展訓練。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存在誤區
特殊兒童先天的殘缺及后天教育的艱苦,對家長的心理承受力是一個考驗。調查發現,特殊兒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較之普通家庭,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問題,這對于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嚴重脫節的特殊兒童,是很不利的。
1.情感層面失衡導致不良家庭氛圍。
若不能理性面對孩子的特殊性,特殊兒童家庭往往會出現不良家庭氛圍。或者過度溺愛、保護,過分干涉和包辦,導致孩子社會、生活技能低下,任性、幼稚、依賴性強等性格;或者對孩子不管不問,甚至打罵呵斥、厭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易形成孩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等心理。
2.零批評與"護犢"情結,忽略心理潛伏期教育。
特殊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里度過的,抓好幼兒期和心理潛伏期教育,就成了家長不可避免的責任,而家長往往忽略這兩個時期的教育。不少家長甚至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仍舊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開脫,零批評與護犢情結極易養成孩子不負責任、任性、為所欲為的心理。不良心理品質一旦形成,后期的矯正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教育效果遠不如將問題控制在未爆發時。
3."籠養"、"圈養"現象嚴重。
不少家長出于種種原因,很少讓孩子接觸外界,使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對外界充滿了恐懼和誤解。
4.未能分類教育,忽略開發心理潛能。
特殊兒童障礙類型有別,殘障程度不一,家長應根據特殊兒童的殘障類型、程度以及年齡階段進行教育,如自閉癥應給予更多的關懷,肢體殘疾應加強大小肌肉訓練,智力殘缺應給予相應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和興趣開發等。另外,應注意開發兒童的心理潛能,調動孩子成長的自身動力,從根本上促進特殊兒童的成長。
樹融合理念,促進特殊兒童家庭教育
首先要理性接納孩子的特殊性,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應充分認識特殊兒童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讓特殊兒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社會適應性能力的教育和訓練,幫助孩子學會與外界交流溝通,注意引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健全的個性心理品質,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理品質,樹立自信,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家長要注意的是,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庭中的教育和訓練應具有經常性、反復性和長期性。另外,家庭成員要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要發揮期待效應,開掘特殊兒童心理潛能。
特殊兒童的各類殘缺障礙,導致了他們生理成熟與心理發展相對落后的矛盾,家長要在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積極滲入心理健康教育,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開始,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克服自卑,鞏固習得的技能。同時,拓寬知識層面,發揮自我教育作用,通過期待效應開掘孩子的心理潛能。可結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抓住幾個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孩子制定相應的長短期目標,遵循小步子原則,幫助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促進孩子自覺主動地成長和進步。
第三,拓寬特殊兒童活動空間,提高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1.家長要對特殊兒童進行早期干預。
早期干預是指在兒童異常發展的早期實施系列的治療、教育和訓練,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特殊兒童發育早期是他們發展迅速的時期,也是大腦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家長及時有效的干預、訓練和教育,既能有效發展殘疾兒童的素質,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現。
2.提高特殊兒童社會適應能力。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鼓勵特殊兒童克服怯懦、畏懼心理,主動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此外,還應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今后的生存奠定基礎。
最后,家長言傳身教,聯合學校社區形成家庭教育特色。
拓展閱讀
特殊兒童的心理特點
1、感知覺遲鈍、緩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鮮明、體積大,并且呈現的時間長,他們才能感覺到,因而單位時間內接受外界信息明顯少于正常兒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會被別的聲音、鮮艷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常表現為不能專注聽講。
3、機械記憶力尚可
這是智障兒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許多需要思考來學習的內容,他們是靠機械記憶力學下去的。
4、語言能力薄弱
語言問題比較大,80%都有語言障礙、發語音困難,只懂幾個極簡單的命令。即使有極少數的輕度智力落后兒童會說話,但說的也是極簡單的句型,內容極為貧乏,往往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意思。
5、抽象思維能力極差
智障兒童對抽象概念,如顏色、形狀、數等,很難真正學會,往往是靠形成的條件反射、記憶來學的,想象力不豐富。如果把他們認識的東西換了個位置,就難以辨認。
6、比較容易興奮
智障兒童多動、一刻也不停,而且行為無組織;抵制型的兒童退縮、膽小、不合群。這兩類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很差。
7、意志力差
遇見很小的困難都會哭或者去找老師,他們沒有辦法獨自努力去做有難度的學習,如折一個飛鏢,在白紙中間貼一個剪好的蘋果圖形等,毫無毅力。
8、情緒變化快
他們一會兒會嚎啕大哭,馬上又破涕為笑,容易被一件事情引起不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9、獨立生活能力差
有些家長心疼寶貝,不舍得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四五歲的輕度、中度智力落后的兒童,許多都不會自己用勺吃飯、穿脫衣物、去廁所大小便等。
10、有一定的好奇心
對陌生人感興趣,很容易趨近,喜歡圍著客人;對沒玩過的東西,如手機、小電筒等拿著擺弄個沒完,愛不釋手。
11、刻板的行為和語言
喜歡爬樓梯,并經常這樣做,一旦別的小朋友一來玩,他就嚷嚷著,或者把別的小朋友推走;有的會講一點話的兒童,就總是說某一句話,如你走開等。
12、喜歡音樂
一聽歌曲,就情不自禁地聽和靠近,甚至手舞足蹈。
特殊兒童的常見心理問題
1、自卑。
有些特殊兒童容易偏向自卑。他們在正常兒童面前總是感到低人一截,擔心他人會投來異樣的眼光。在羨慕其他孩子時,為命運的不公感到憤懣。而現實生活帶來的挫折又一次次挫敗他們競爭的勇氣,來自于升學、就業和社會傳統的偏見,令一些特殊兒童愈加自卑沉淪。
2、孤僻。
有些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之間是存在隔閡的,他們常常無意識地將自己排除在正常兒童之外,漸漸形成了獨處的習慣,只愿與自己的同類伙伴交往。長此以往養成了封閉、孤獨的性格,往往為人孤僻、敏感、內向,只考慮自己而不顧及他人,并且缺乏合作意識。
3、依賴。
一些特殊兒童的家長會感到自責,認為是自己的疏忽所致,內心倍感愧疚,所以對孩子過多地呵護和照顧,漸漸促成了孩子依賴的習慣。對孩子太過于照顧的后果,會讓孩子養成了懦弱依賴的性格,變得難以正常表達,也不愿和他人相處,時刻要專人照料。最后使孩子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無法達到目的時就暴躁、蠻橫,無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和學習,對于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事也一味依靠他人完成。
4、痛苦沮喪。
有的特殊兒童長期沉溺在負面情緒中,整日憂郁沮喪,喪失了直面挫折的勇氣,這阻礙了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進步。
特殊兒童的引導方法
作為特殊兒童的家長,首先自身應該要先疏導心情,不要使消極,苦悶的情緒來主導自己的行動。其次家長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根據特殊兒童常有的心理問題來對癥下藥,一一解決,這樣會令教育效果更加顯著。在這些條件之下,家長的引導方式有:
1、面對現實,勇于接受。
(1)引導孩子勇于接受和面對現實。命運對于每個人都是相對公平的,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苦難,用一些勵志正面的故事來激勵孩子,帶來希望和理性的種子,使孩子遠離怨天尤人的思想。
(2)當他們受到惡意的語言攻擊和侮辱時,要給孩子信心與勇氣,面對惡意傷害不卑不亢,要學會適度容忍,但也勇于理直氣壯地批評和反駁這些人的惡行。
2、提供任何學習的機會。
抓住任何能夠讓孩子得到學習的機會,即便在求學路上困難重重,也要克服一切困難去上學。特殊兒童學校能夠更加符合特殊兒童的需求,當地沒有此類學校的話也可以申請進入普通學校。實在無法上學,也要通過各種途徑來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實生命。
3、呵護有度,減少依賴。
特殊兒童渴望他人的關懷和幫助,家長要提供必要的身心上的呵護,但要適度,既要鼓勵孩子同時也要培養其獨立能力。通過給孩子講一些殘疾人的勵志故事來鼓勵孩子自強自立,遠離依賴心理。尤其是在孩子面臨困難時,要鼓勵孩子堅強面對。千萬不能過度憐憫和保護,衰減其意志。
4、積極鼓勵,循序漸進。
對特殊兒童的要求不要過于苛刻,給孩子樹立力所能及的目標,給予孩子自信心,不吝嗇鼓勵和精神支持。使孩子在實現一個個目標的過程中積累信心,樹立追求成功的精神。
5、參加各種群體活動。
支持孩子融入集體,特別是參與多為特殊兒童參與的活動。不但能夠幫助孩子豐富生活,擴大視野,更能夠使孩子在于同伴的相處中學會為人處事、待人之道的社會能力。特殊兒童也需要友情,切不可過分保護而禁錮孩子的人際交往。
【特殊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相關文章:
小班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04-23
兒童心理的特點05-08
學齡期兒童心理的特點06-07
兒童心理障礙的表現特點12-02
七八歲兒童心理有哪些特點08-15
9歲兒童心理特點分析02-07
兒童心理協調發展的教育03-12
兒童心理發展的家庭輔導06-08
試論兒童心理的產生和發展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