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有哪些
“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呵護,長此以往,產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負、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為此,本文通過調查、訪談等多種方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進行深入的研究,積極探討其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提出對“留守兒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幫助“留守兒童”重建自信心,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身心能夠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自我封閉 性格孤僻
這些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他們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這樣的兒童在人際溝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緒失控 容易沖動
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周歲以下,正處于身心發育時期,情緒欠穩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緒失控和沖動。他們還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這種敵對心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攻擊行為。有些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對教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也易于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嚴重者往往還有暴力傾向。
認知偏差 內心迷茫
少數留守兒童認為家里窮,爸媽沒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由此產生怨恨情緒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遠他們,導致情感隔膜。他們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感到茫然。多數兒童進取心不強,紀律渙散,再加上家里無人輔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逐漸逃學、輟學,以致過早地流向了社會。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
1.缺乏良好的親情教育
相對于其他同齡兒童來說,“留守兒童”自年幼便遠離父母,缺乏頻繁的聯系,從而缺乏一種穩定而和諧的親子關系,長期處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環境中,極易表現出膽小、遲鈍、呆板、不與人交往、懷有敵對、破壞等不良的人格特點。這些不良的人格特點會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致使“留守兒童”往往在情緒上變得焦慮、悲痛、厭惡、怨恨、憂郁;在性格上變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
2.監護人不能完全勝任對孩子的管教
祖父母輩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多采用溺愛的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對孩子寬容、放任。而親朋好友、老師等其他監護人,對于別人的孩子,通常有所顧忌,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錯誤即可。在這種特殊的教育環境下,“留守兒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后導致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問題。
3.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老師十分關心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成績差”的學生。“留守兒童”屬于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明顯的比其他同齡兒童差,學習方面顯得困難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學校、老師的注意,加之“留守兒童”性格孤僻自閉,沉默寡言,人際關系十分敏感,極易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作為老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給予及時的引導,使其心理問題更為嚴重。再加上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難以實現,對問題兒童難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師對他們失去信心,干脆把責任又推給孩子父母的身上,對他們放任不管。
4.社會因素
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外流,加之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時的引導,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誘惑、拉攏,最終誤入歧途。因有關部門缺乏對娛樂場所的有效管理,致使眾多未成年“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學習干勁不足等不良的學習心態,整天沉迷于娛樂場所,不能自拔。
5.自我調控因素
“留守兒童”本身的自我調控系統就是其內部因素。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兒童”比自控能力強或者一般的“留守兒童”在情緒、情感、學習心態和行為方面更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其人格的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有哪些】相關文章:
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09-13
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有哪些原因06-15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06-11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析01-13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談06-05
盤點引起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08-17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4大表現05-08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6-28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8-28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調研報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