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25日,我參加了師校舉辦的小學數學教研會,在這次活動中,真可以說是開了眼界,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更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學習。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
這四位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新課,有的以引用名人話的形式導入,有的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有的以生活實際導入。楊芳老師用了學生們喜歡的動畫片帶著同學們一起走進了電器世界--《買電器》,逯東波老師用了講故事的方式導入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擺一擺》,孫舒蕾老師用了孔子的話:溫故而知新導入了《長方體(一)復習課》,李廣寶老師以展示本校的情境導入《分數混合運算(二)》。他們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自己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拉近了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第二、教師善于創設情境。
在這幾節課里,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擺一擺》時,逯東波老師讓學生動手去擺一擺,量一量,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三、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教師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李廣寶老師的《分數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李老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語言、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也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第四、教師評價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不斷,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你的問題提的真好!” “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第五、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的目的一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為了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制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無論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引用了視頻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后,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鑒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參加小學數學教研會心得體會中高年級數學教師述職材料小學數學教師述職報告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2
xx—xx年3月12日——13日,我有幸在xx—xx小學參加市中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收獲很大,現將心得小結如下:
一、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老師多次講解后,仍不能掌握知識,或作為班主任,對于調皮的學生,會向學生發脾氣。在我聆聽到李雪梅老師說的:學校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帶領著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以及《南風與北風》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我,讓我豁然開朗,讓我明白,在對待問題學生時,只有發自心底的,才能打動心底,讓我們懷著感恩的情結,擁有陽光心態,博大胸懷,當好一名教師。
二、做一個合格的教研組長
在以前,我們教研活動走形式的較多,學校希望教研組長們能帶動每個組能真正開展有效的活動,但我覺得實際操作起來較難。后來,近兩學期中,學校教科室擬訂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教研活動的有效性。雙周二下午作為活動時間,學校會為每次活動定好主題,并提前通知做好準備。這樣活動時每人都有準備,氣氛濃厚,效果比較好。
但當我聽了李雪梅老師的講座后,我才發現,自己作為教研組長做得遠遠不夠,如:終身學習的楷模,敏與思考的先鋒,研究反思的能手,活動策劃的主角,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的。
兩天的學習讓我體會還很多,如:李鎮西老師的“五個一”,羅淑清老師他們縣小如何打造好一節課,團體精神。我希望以后能多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促進自己反思,促進自己學習,促進自己勤于筆耕,讓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11月我有幸參加了由xx市教育局主辦、xx學院協辦的xx市義務教育階段教研組長培訓。在這為期七天的培訓中,我們聆聽了xx師院龍教授的《課程改革綱要》基本精神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再認識,胡教授的《課例研究,中小學老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市教研室李主任,禹主任精彩的專題講座,以及xx學院的幾位教授所做的精彩報告,同時我們還觀摩了我們團結小學的集體備課和齊樓初中的校本教研,使我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學習,使我的的思想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擁有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研組長的作用和職責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現將培訓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能力。
教師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的智者,讓學生為你擁有淵博的知識而折服。我們應該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將學習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為高效。教師互動合作是學校教研的標志和靈魂,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交流與沖突是非常寶貴的。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這是當前一個重要工作。在觀摩我校集體備課時,作為團結小學的一員,當我在觀摩的隊伍中聽到同行們的好評時我感到驕傲與自豪。備課組老師精心的備課,對教材的挖掘,發言的深度與廣度,獨到的見解以及良好的個人素養,定案的可操作性都對觀摩團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各集體備課的氛圍下,形成資源共享,我們的課堂教學怎么會低效呢?只有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合作意識,才能使我們的教研更具有實效性。
二、轉變教研觀念,推動教研發展。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研工作,教研經驗,教研方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研組長應以新課程目標為導向,用新的教研觀念和教育理念圍繞新課的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教學研究,在探究過程中要有新的創意,要采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為教學研究的發展探索新路。教研組是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的基層組織,是校本教研的主陣地。教研組長是教研組的“脊梁”,更是凝聚同伴的學術引領者,職位雖小,責任重要。我將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把管理、學習、思考與教研很好地結合起來,盡快提高自己的教研管理水平和能力。通過學習將提高我們的教學研究工作水平,并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管理方略和教學研究風格,努力向專家型教研組長、研究型教師的目標不斷邁進。
三、加強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展。
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要求老師改進教學方法,不再“一言堂”,“滿堂灌”,而是要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增加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xx師院龍教授的高效課堂理論提出了為課堂教學減肥瘦身,說明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精髓:用核心知識教學來“修剪”課堂,讓教學活動露出脊梁,變得精干,給學生的學習騰出足夠的空間。在齊樓初中的課堂上,我看到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積極參與,他們很好的詮釋了“學會—會學—想學”的過程,成為最好的教學方式。
教研組長個人的發展,關系著整個教研組的發展,關系著學校大家庭的發展。這一次的培訓我受益頗深,不但提升了教育理念,還開闊了個人視野。參加這樣的培訓機會難能可貴,我要好好品味,慢慢消化,讓它漸漸的滲入到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同時將學習到的新理論,新經驗帶回到自己的學校,運用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的實踐中,促進學校內涵式、深層次、高層次發展。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4
這個學期,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區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班,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想起來還是有一定收獲的。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讓自己有時間坐下來聽幾場有水平的講座,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機會。盡管培訓安排了好幾次培訓時間都是在周末進行的,培訓地點又路途遙遠,大部分老師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過頭看看,這樣的累,換來的是一次次認識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對教育教學進行審視和思考,應該說,還是值得的。
從接到培訓通知開始,就能感覺到教育局對這次語、數、英教研組長培訓活動的高度重視,這種重視甚至于有點讓人受寵若驚,因為,有不少老師也許也有像我一樣的感覺,哪有這么嚴格的培訓活動啊,從來沒見過。嚴格的考勤制度讓人就覺得氣氛的非凡,果然,在培訓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極其嚴格的簽名、點名、請假制度,是我見過的最為嚴格的一次。有了制度的保證,讓大家對這次培訓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應該說,最為難得的是,這次能聽到來自上海的六位專家的高水平的講座。他們有著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來的思想,既精辟又簡潔,有不少思想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
如第一場周彬博士的《叩問課堂:課堂教學的前因后果》,從多個角度引領我們思索了現實中的種種教育教學問題,也讓我們跟著他,能冷靜地思考我們的工作性質、工作矛盾,以及種種可以解決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周老師的演講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是一場很難得聽到的講座內容。
再如第二場王建軍博士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也是一場不可多得的講座,盡管他的普通話聽起來比較不流暢,但是老師們都聽得很認真,普遍感到他對于教育教學的思考非常深刻,專業性強。廣博的知識面也讓我們擴展了視野。
而最有收獲的應該數王潔老師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盡管這是我筆記記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卻是感到最有收獲的一次,王潔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她曾長期深入課堂,尤其是深入普通學校的課堂,面對面地、平等地、友好地、善意地帶著一線的老師,經歷了一次次完整的校本教研活動,讓我們能有機會地看到了如何真正進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的范本,是非常難得的一次示范。我個人認為,王潔老師這樣的研究,這樣的講座,對于我們教研組長來說,是最為有效的及時雨,因為她就像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者,手把手地教你干活,教你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有效的教學研究。聽完的感覺就是,如果能真正有機會跟著王潔做一次這樣的教學研究,那將是作為一位老師最為幸運的事了。而我們的現實呢?遠遠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為,沒有專家的引領,只有憑空地編造材料,那樣的研究想起來也許只能算是偽科研,假研究吧。
另外幾場講座也各有所長,在此不再多講。只一點遺憾就是,經過了這次培訓,應該是有了不少的收獲,但是對于如何更好地當好學校教研組長,似乎沒有太大的進步,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講座的針對性不太強的原因,這是我個人的感覺,也算是實話實說了。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5
培訓第三周,也是我們比較期待的有關評價和考試命題的專題講座,分別聽取了楊向東教授《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與考試命題》,方張松老師《數據驅動評價改革與教育教學改進》兩個報告。兩位專家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專業性都很強。他們均針對中高考評價、命題的改革提出了問題,指出了解決路徑;楊教授側重于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考試命題中的問題和方法。方老師則利用大數據下的考試評價結果與教育教學的關聯,分析了其中的問題成因。
兩位專家站位高,理論強,具有前瞻性。學習起來頗感吃力。但是,細細思考之后,這對于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是一次引領和啟發。現總結如下:
一、考試評價的指揮棒已發生變化
根據《高中課程標準》(20xx版)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xx年)的明確要求,看考試評價的改變:以知識點為目標為以核心素養為綱。由傳統的“知識、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評價的轉變。
學業質量標準即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摘錄楊教授的理解就是:“修訂后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學業質量標準,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整合了特定課程領域的知識、技能、方法或觀念,對學生學業成就的整體描述和界定。這種學業質量標準揚棄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轉而采用一種整合的、實踐取向的學業成就觀。
首先,它強調的不是學科固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是特定學段結束后學科核心素養表現及其特征。每個學科核心素養都是在整合或重組學科知識,以學科特有的觀念、思維方式、探究模式應對現實情境中形成的。
其次,學業質量標準提供了對各學科核心素養不同水平及其表現特征的刻畫。與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同,核心素養的每個水平都指向現實問題或任務的解決。
素養本位的學業質量標準明確了各學科的育人價值和質量要求,系統闡明了學生在高中階段素養發展水平及其表現特征。像身高、體重刻畫物理屬性的水平一樣,特定學段的學業質量標準刻畫了該學段學生在學科核心素養上的水平。在設計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時,要以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確定考試命題的價值方向、理論框架和水平依據。”
也就是說,以素養本位的考試評價取代過去的知識本位的評價。所以,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要及時更新理念,積極開展新的研究,與時俱進,方能順應時代所需。
二、重建素養導向下的教學觀
余文森教授曾提出: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教學改革必須從改革觀念開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確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觀念,這些觀念包括基于立德樹人的教學、基于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三大基本觀念。其中,基于立德樹人的教學,旨在解決為什么而教的問題;基于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旨在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旨在解決怎么教的問題。
1、立德是前提,樹人是目的,培育健康完整的人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根本使命。人,才是教學的共同對象。我們不是教語文、教數學,而是用語文、數學教人。這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必須首要確立的教學觀念。
2、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意識而言,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教學意識是戰術,著眼于學生的眼前,注重一時的得失;課程意識是戰略,面向未來,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的課程意識是一種教育的專業意識,是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核心,是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背后的“假設”和依據。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說,教學改革之中的存在的各種問題就是緣于教師只有教學意識而沒有課程意識。所以,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就是確立正確的課程意識,教學改革唯有進入課程層面,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3、學是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教學的中心、重心在學而不在教,教學應該圍繞學來組織、設計、展開。檢驗一種教是不是好的教,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助于學生的學。所以教學改革要正本清源、回歸初心,要以學習為中心來重建教學體系和模式。為了構建真正意義的學習中心課堂,我們在教與學關系的具體操作上要變“先教后學、以教定學、多教少學”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
三、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要高度重視
方張松老師深入為我們解析了當前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一點,大家都深以為然,但是,實際生活和教育教學中,閱讀能力這個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采取有效的對策與措施。那些靠刷題提成績的方法,是不能夠提高閱讀能力的。方老師還給我們指出了具體的方法:買書,讀書。還針對怎樣讓孩子看書的問題,具體進行了講解。出門帶書的習慣,經常去圖書館、新華書店,記下孩子的疑問。如何進行讀書的任務驅動,評價問題。
我們縣教體局大力實施的“書香家校一體化星級建設”項目,真得需要我們所有教育人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實踐。不僅是小學生,我認為,中學生更需要來參與這個項目。讀書,會使知識得到豐富,讀書的過程就是提升個人修養的杰作。一個人,當他熱愛閱讀,內在的精神就會純凈如水,外露的氣質自然而然的讓人感到舒適,淡雅。
學生有了知識和能力,有了素養的提升。我想,無論什么樣的考查方式,都會從容應對的;有了素養,孩子們也才會更加自信、樂觀;也定會獲得一個幸福、充實、美好的人生。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6
通過兩天的教研組長的培訓、學習,特別是聽了李雪梅主任的講座后,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些年來,我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里,我想把自己做教師多年來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共享,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首先教師自己要業務精通,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知道本學科的知識,還要盡可能去學習學科外的知識。只有但教師的視野比課程標準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博學多才,自然會贏得學生心中的敬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應該提前走到教室,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做的作業,自己先要作一遍;學生考試做題時,老師也要跟著一起做,讓學生確信老師不僅“動口”,而且還真“動手”。這樣在老師的帶動下,一定會有許多的同學跟著老師做好每一件事。
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因為要求學生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學生,不要大聲訓斥、體罰學生,即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做錯了事,教師也應該帶著愛心走向他們,并且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機智的同他們交談,也能達到教育效果。“張蘭遺像”的故事,就體現了老師的機智,讓全班同學都理解掌握了“像”和“遺像”的聯系和區別,也讓那位調皮打混的學生從此改正了缺點,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當你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的體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走向教育的成功。
【教研會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12-17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05-22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0-18
校本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1-29
英語教研培訓心得體會03-08
云教研培訓心得體會09-05
教研課題培訓心得體會09-05
教研活動培訓心得體會10-23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