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
9月12日,我作為XX小學語文工作室的一員有幸聆聽了XX市小學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呂蔚屏為我們帶來的20xx版語文新課標的培訓。之前在網絡上學習過郭華、溫儒敏等教育專家對20xx版語文新課標的解讀。初識新課標,加上專家的解讀僅停留在理論,培訓內容與課堂聯系不夠緊密,所以一知半解。但是今天通過X老師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收獲很大,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X老師在培訓前就這一版課標給老師們提出了幾個重要問題,讓老師們進行了解和思考,首先是在這一版課標里邊提煉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明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的重要內容。第二,我們能看到在這一版課標里邊新增加了課程內容這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這一次課標修訂的一個重大變化。第三,我們能看到在這一版課標里邊新增加了學業質量,這是這么多年來在我們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當中首次出現學業質量。最后一個變化是在課程實施部分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
按照課標前言中的總括,這一版課標修訂主要有5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第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第三,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一版課標的總目標一共有九條,覆蓋了五個方面。其中第一條目標是關于立德樹人的相關要求,后邊的8條目標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相關要求,這樣從總目標構建了素養型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征。X老師又從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進行了解讀,這樣使我們在理解上更透徹,運用中更明確。
培訓的最后將語文要素的幾個方面通過例題直觀的展現了出來。培訓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培訓后對我個人而言,使我對新課標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更知道以后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的方向。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2
8月22日,我參加了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特別組織的關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20xx版)解讀的線上培訓講座。該講座由XX老師、白皛老師主講,兩位老師妙語連珠、深入淺出,使我受益匪淺!
在上午,何老師從“新課標”20xx版的大綱出發,著重分析了課程性質、課程理念等具體內容,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明確突出了“新課標”的“新”——學習任務群、學業質量標準、過程性評價等,并闡釋了“教學評致性”該如何具體落實。此外,何老師手把手地指導老師們解讀課標的具體方法。下午,何老師以第二學段課程“表達與交流”為例進行解讀,幫助老師們抓住關鍵詞把握重點,更舉實際例子來講解如何進行習作教學,理論明確,方法清晰,增強了可操作性。
白老師分別從“學習任務群”和“詩教”入手做示范講解。他強調,“語文學習任務群是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單元設計”,務必注意“任務、主題和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也要注意學習任務群的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此外,白老師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對詩教的看法,我們應當積極發掘詩歌的生命力,讓詩歌走進當下,走近孩子們的生活。
在課程改革和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兩位老師的講座像燈塔的光,為我指點迷津、指明方向。再次感謝兩位老師的不吝分享!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3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臨近開學,為了使我們一線教師讀懂教材,吃透教材,更好的運用教材傳授知識,盧氏縣教體局精心安排縣內優秀教師及縣外名師為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課標教材培訓,在此次培訓中,各位名師傾囊相授,分享了他們寶貴的經驗,為我們今后解讀教材、課堂設計、教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統編版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好教”的明顯優勢在于其編排體系,它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授,還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雖然統編教材目標更加明確,能有效地聚焦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大大地實現了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初步的審美能力,也為教師解決了所糾結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難題。但是要教好這套教材,又絕非易事,我們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更強的專業基礎,還要具有鉆研、創新的精神。
在此次培訓中,盧氏縣教研室張彥紅老師以“增強六個意識,教好統編教材”為題,圍繞國家意識、目標意識、文體意識、讀書意識、主體意識和研究意識向我們解讀了統編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在課堂中落實語文要素的方法等,解決了教師們心中的困惑。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意識,還要搞明白我們“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在大膽傳授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同時,去滲透責任意識、國家意識等,為祖國培養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梁;只有這樣,我們教師也才會在教學中努力實踐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這一理念,讓語文的訓練在教師的引導下體現自得、自悟的過程,為祖國培養鉆研、創新的新時代少年;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會在“埋頭趕路”的同時,去“抬頭看天”,時不時地為前進的道路正方向,更學會帶著“望遠鏡”去謀劃學生未來。教育事業越發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所以我們教師不能單憑一本教材,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教材以外多看些書,勤于思考,勤于總結,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培養祖國新時代好少年夯實基礎。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看得見多遠的未來,就能走到多遠的遠方,我們將以新教材培訓為契機,深挖教材,研究教法,在教學中,滲透六個意識,期待著在新的學期,與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美麗相遇,在知行合一中挑戰自我,與學生共同追求卓越!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4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揮課程的思想引領作用。即引導學生理解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意義,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遵循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強化課程一體化設計。即將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圍作為建構課程的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按照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的思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組織和呈現教育主題,強化課程設計的整體性。
以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為基礎,構建綜合性課程。即立足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突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革命傳統和法治教育,有機整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等相關主題;增強內容的針對性和現實性,突出問題導向。
堅持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主體建構相統一,建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育人機制。即堅持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的實踐探究和體驗活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堅持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知行合一。即圍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發揮評價的引導作用,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
總之,道德與法治反映的是大社會,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以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時代賦予我們的不僅是機遇、更多的是挑戰。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也會更加關注核心素養,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補充說明、實踐,不斷創新活動方式、提升課堂效率,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5
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新鮮出爐”,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師,我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主要有以下變化:
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把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到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在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第二,優化課程內容結構,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第三,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結合課程內容,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目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課程學習重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具有話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并能夠活學活用。
另外,各學段要求也有所改善,主要分為了四個部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更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方面也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主題,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多注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建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多組織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也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邊實踐邊思。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6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新課標學習體會
一是“新課標”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內容,優化組織形式。涉及同一內容主題的不同學科間,根據各自的性質和育人價值,做好整體規劃與分工協調。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要求。
三是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于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
“新課標”更加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強調“集群”、“整合”等實施策略,更加重視學段銜接,明確了學業質量標準,對教師教學目標的定位有更深刻的指導意義。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7
一、勞動樹德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傳承的優良品質。自古以來,勤勞、節儉、辛勤已成為一-代又-代的習慣。“立德樹人,勞動為先”,勞動是道德臻于完善的源泉。熱愛勞動、尊崇勞動、勤奮勞動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現行教育制度下,學校教育的核心仍是智育的培養,即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基于此目標,學校減少了或甚至沒有勞動教育的安排。在家庭教育中,多數家長過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勞動視為孩子的額外負擔,極少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這些做法導致孩子丟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在學校教育中,勞動也被等同于值日掃地,缺乏全方位的勞動教育。在家長和教師眼中,勞動教育被視為了智育的阻礙,所以我們所培養的大多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學生,除了學習,沒有勞動技能,什么都不會,什么都需要依賴別人。所以,學校需開設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課程,在勞動教育中深化德育教育,樹立學生健康的勞動觀。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勞動的艱辛,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從而獲得一定的勞動成就感,使學生產生熱愛勞動的情感。讓學生在勞動中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勞動中培養合作共享的精神,在勞動中形成助人為樂、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公益精神,這些都是當今學生最需要的道德品質。
在勞動教育中滲透德育,能端正學生的“三觀”,提高社會公德,學會責任擔當,學會合作和助人,經受意志品質的磨礪,且有助于解決當下德育虛化問題。
二、勞動增智
勞動教育和智育都是全面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明末清初思想家顏元認為,勞動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國家強盛,而且有益于人身體、思想和社會的發展。由于體制的增強,學習起來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靈活”。所以說,勞動可以“練智”“達才”,發展人的智力。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xx年版)》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智力特點,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設置了由若干個項目組成任務群的同時,也明確了每個學段的教學目標,杜絕了讓勞動課成為學生簡單動動手、動動腳和放松身體、減輕學習壓力的天堂的現象,明確了智育與勞動共生共長的原有之意。無論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還是服務性勞動,都是智力性與創造性的,它們雖然需要身體的參與,但遠比此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在智力的指導下進行的,并自始至終貫穿著智力活動。一項勞動任務的出色完成,要求學生在實干的同時,學會巧干,開動腦筋思考以什么樣的方式和方法,用更少的時間,將任務完成的更好。手腦并用,有效開展勞動,從而達到勞動成果和思維改進雙豐收。
三、勞動強體
新時代教育,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基礎之上,人們更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以勞強體,以體促勞”勞動教育和體育教育之間逐漸相互融合,以此來促使學生更好發展。
就勞動教育本身而言,它屬于一種自帶消耗能量的身體活動,在過程中,學生通過勞動既改變了生活環境等因素,又鍛煉了身體。
根據每個年齡段學生體能和發育的特點,《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xx年版)》將勞動教育分為四個學段,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和第四學段(7~9年級),為每個學段設置了不同的勞動課程。比如1~2年級的學生身高和體重會有明顯的增長,在進行勞動教育時,不能出現劇烈運動和高負荷勞動,所以他們的勞動課程是完成簡單的個人物品清理,居室、教室等衛生保潔、整理與收納,以及垃圾分類等勞動任務。
為保證勞動教育的連續性,起到持續教育的效果,勞動課程貫穿小學和初中兩個階段,平均每周的一節勞動教育課,也是體育課后的有益補充。
四、勞動育美
全面加強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和美育是構建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和美育緊密聯系、互相促進,二者融合遵循“以勞育美、以美育人”的關系。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的頒布是開展新時代勞動課程的里程碑事件,教師要精準把握各部分的關鍵點,在教學實踐中,立足新課標,不斷修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達成各學段的勞動素養要求,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加強勞動教育,進一步理解教育內涵。勞動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之-以德育為主題,樹立健康的勞動觀。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提出學科融合的理念,在電工、金工、木工、種植等項目實踐中,融入物理、生物、美術、音樂等學科知識。學科融合的課程理念,能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情感,增強創新精神,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勞動教育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字字千金,都是經過多年總結摸索才得出來的。孩子們要全面發展,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國之棟梁。
勞動教育的開展意義重大,勞動教育不是自成系列的教育形態,它牽涉和包含了諸多教育形態,不僅包含技能、智能、審美、體育等要素,還包含智育、德育等方面內容,也即是說,勞動教育開展好了,能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8
20xx年9月11日,我們有幸來到湛江市第十二小學聆聽了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張金麗老師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解讀。在這次新課標解讀培訓中,張金麗老師主要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解讀,我從中受益匪淺。
一、教育要與時俱進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張老師從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時代背景講起,道出了作為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教育也要與時俱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甚至是人工智能走進課堂,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需要掌握自主學習,提出問題,人際交往,創新思維和謀劃未來的能力。
而作為教師,教育要與時俱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就必須在教學中緊緊與時代相聯系,不斷學習。例如,不僅僅是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將學生的經歷上升為自身的經驗。慢慢地,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課程理念要轉變
新課標指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句話道出了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良好的數學的權利,而且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這讓我想起了平時課堂上的教學,促使我反思,真的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并且因材施教了嗎?當真正回歸到數學課堂,因為教學經驗的缺乏,各種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有時候并沒有真正轉變課程理念。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依然活躍在課堂上。
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轉變課程理念呢?首先,教學設計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再次,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師主導與教師角色之間的關系。
三、課程目標要落實
新課標主要是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這四方面進行課程目標的闡述的,其中,知識與技能方面主要是從經歷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等過程,掌握這四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思考,就是要學會獨立思考,用數學的思想和思維去思考問題。問題解決,就是要從數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情感態度,就是要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科學的態度等。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卻忽略了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這三方面。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學生不僅僅需要的是知識,更是要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不僅僅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要提出問題的能力;不僅僅需要的是自我學習的過程,更是要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與人合作等人際交往的過程。
四、課程內容要掌握
在整個小學過程中,課程內容包含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這四個模塊的內容。其中,數與代數包括了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式與方程、正反比例和探索規律。圖形與幾何包括了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的運動和圖形與位置。統計與概率包括了簡單數據統計過程和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綜合與實踐是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作為教師,必須掌握并熟悉課程內容的安排,注意內容間的鏈接與聯系。在數學課堂上,做到心中有數并且胸有成竹。例如,當講到小數除法時,要聯系到之前學過的整數除法,小數乘法和小數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要知道小數除法后面將要學習什么內容。在課堂上,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知識是難點,如何與之前學過的知識相聯系,如何為后面將要學習的內容打好基礎。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熟悉,是有效地給學生傳遞知識的基本保障。
總之,張金麗老師給我們培訓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后,讓我對新課標又有了一次新的認識。新課標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指引,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的內容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落實課程目標,傳授課程內容,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9
《20xx英語課程標準》指導我們要面對全體學生,注意素養教化。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愛好,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念,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整體設計目標,體現敏捷開放性。英語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敬重學生個體差異,我們要盡可能滿意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勝利的喜悅。本課程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加和合作等方式,感受勝利。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實力和健康的人格發展,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于和主動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供應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教學的提高。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更新了教學理念,樹立新觀念,在學習中不斷的獲得新認知。
一、認真鉆研新課標,積極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程下,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注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的培養,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有促進作用,在提高教學能力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二、積極探索有效的英語評價方法,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糾結性評價相結合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重點應該放在測試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不是具體的語法知識,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上,而不是某單一一項的訓練。同時我深刻認識到評價的.目的不是淘汰大多數,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改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
三、善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英語的平臺。
在新課標中,特別點明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和求知欲望,課后鼓勵學生收看英語頻道,繪本,電影、動畫等,幫助學生進行拓展和做輸出訓練活動。
要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時比教法更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小學生的朋友、幫助者的身份出現。尊重每一個學生
特別是關愛那些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要盡可能多地為小學生提供實踐英語的機會,鼓勵他們所做的嘗試,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增強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參與性,培養合作意識。
總之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面臨的問題還很大。我會沿著這個方向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能力,將新課標中的理念。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多嘗試,多改變,學生能在先進的高效的課堂中提高能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0
當我剛剛走進xx學院的時候,當我第一次參觀計算機教室的時候,我還只是對先進完備的設備感到贊嘆,而絲毫不了解今后的我將要學習什么,做些什么,在高中的學習中,我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可謂是少之又少,認為其全部只不過是在電腦上打字和背一些毫無用處的理論,到最后在會考試卷上答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字母公式而已。
事實證明我錯了,我一次次的走進那上大學前極為陌生的計算機教室,一次次的對著電腦細心剪輯圖片,一次次的冥思苦想編輯程序,我感受到了原本以為枯燥的學科,其實是多么的神奇。有趣的教學內容,精彩的教學方式,無不令我印象深刻。
我初上這門課,只覺得很麻煩,用簡單的幻燈片、Word文檔做一些報告、介紹什么的,課上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常常要占周六日的時間花幾個小時來完成,費時又沒有技術含量。但隨著課程一點點地推進,我學習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與技術,而原本索然無味的電腦操作,也開始慢慢吸引著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有一次的作業是搜索引擎報告,除去上課時間我用了整整八個小時才完成。
我第一次發現,自認為再熟悉不過的Word文檔,原來還有著那么多的功能;幾乎天天要使用的搜索引擎,原來還有著那么多的技巧。那次的作業,已經不單單是為了得分了,我利用網上找到的、老師所講的技巧查找從前沒有找到的'資料,成功找到時的驚奇、欣喜,令我的所學有了意義。再之后的圖片編輯、動畫制作,甚至于最后小組合作制成視頻,這些都是我從來沒接觸過的東西。開始做的時候,也曾經抱怨太費事、太難,但當自己也想象不到的照片效果呈現在眼前,一切的辛苦就全都煙消云散了。
雖然我的技術運用遠不夠好,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夠到位,但我對于電腦的使用能力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收獲了很多。不單是在技術上,組織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雖然還有不足,雖然相比擅長計算機操作的同學還有很大的差距,可是我已經戰勝了過去的自己。
我認為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內容,基本可以分成三大部分:Word文檔及幻燈片的常規使用,圖片的編輯及影片制作,程序的設計編輯。而在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內容,就是在第二學段初學習的制作出游計劃書了。過去也經常去旅游,但大多是有旅行團安排,并沒有自己了解過,更不知道錢具體是花在什么方面的,而那次的學習及實踐讓我初步了解了出行的計劃方式,更鍛煉了我的綜合運用能力,也使我不禁想按自己的設計去旅游一次。相比其他的學習內容,我認為它更加貼近于生活所需,更能培養我們的能力。
在這個以網絡為主流的時代,上網瀏覽網頁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我希望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學到有關網頁制作的內容,比如自己制作一個網站等。信息技術課上,希望能講到更多課本以外的補充知識,拓寬同學的眼界,對信息技術真正有一定的了解。再增加一些同學間合作的內容,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協作能力。課上多留出一些時間進行作業的講評,多對一些優秀作品進行講解。除了學習操作技術,可以適當的對軟件和配置進行普及性介紹。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培訓心得 篇14 通過一段時間的線上學習和四天的線下培訓,我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重大影響與作用,衷心的感謝各位專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課。此次培訓學習,讓我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實操能力,都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和提高。具體來說,本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和收獲:
1、觀念上的更新
我是一名中年教師,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我在教學工作中應用了20多年,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名好教師,只要盡心盡力的備好每一堂課,再認真的展示,精彩的講授好所備內容,課后不忘檢測和復習。如此應該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誠然,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教育了幾代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哪怕是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今天,也不能說完全落伍,應該退出時代的舞臺。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網上研修學習,使我進一步了解了信息技術這一門知識。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社會各個工作領域、每個職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而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教育領域,當然更應該首當其沖。事實確實如此,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教育領域,并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革命性的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于轉變信息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于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感官上的震撼
四天的線下培訓,我聽到的,看到的,接觸到很多的知識,例如如何制作微課。但我仍然很感興趣,尤其當老師在大屏幕上進行各種演示的時候,我內心一個清晰聲音在告訴我:教育劃時代的改革來了,不學習就要落伍要被淘汰。當技術分享時一同學用手機進行演示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可以隨時隨地的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服務。總之,線下培訓,帶來的感官沖擊,只能用“震撼”兩字來形容。
3、操作上的收獲
通過學習,我掌握了視頻的制作,包括視頻的剪輯,音效的處理,轉場的運用,字幕的制作等等,基本掌握了ppt制作時圖、行、字的處理,了解了圖片動畫的制作等等。看著自己完成的作品,雖然比較粗糙,但仍深感高興和自豪。
本次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使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言能盡。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扎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信息技術教師。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后的最終目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1
8月26日,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線上培訓。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現將這次學習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1、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標。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提出閱讀與寫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個性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傳輸。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方法,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3、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4、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說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依據新課標精神,積極開展務實有效的教育教學,積極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大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2
20xx年4月21日,《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標準》正式發布。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搜索《音樂課程標準》時,卻落了個空。原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融為了一本《藝術課程標準》,毫無疑問,變化是巨大的。如何把握《藝術課程標準》中的先進理念?如何真正理解課標并有效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正當我一頭霧水之時,8月26日,十分有幸聆聽了各位專家對藝術課程標準的解讀,讓我感受頗深,同時也讓我對音樂新課標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關于一、二年級趣味唱游的解讀,一、二年級的'學生好動愛玩,單純可愛,對新奇有趣事物的向往,是這個年段學生的一個特點。豐富的唱游活動可以激發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玩音樂游戲、做律動、聽故事的同時進行節奏練習、理解歌詞內容、模唱歌曲旋律,在唱游音樂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理解音樂知識、掌握表演技能。例如拍節奏時加入動物形象,學著烏龜走一走,學著兔子跳一跳,能讓學生在體驗創造的過程中感受與理解節奏的不同時值。低學段的學生對音樂概念的認識是感性體驗之上的,他們更喜歡直觀、形象、可以參與其中的音樂活動。
我認為低學段的教學更契合教學目標的第一維度,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以及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為目標,側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當教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現音樂,探索教學方法,加強音樂課程內容的組織與設計,能像一個大孩子一樣去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美好,我想這樣的音樂課一定是快樂的!唱游將演唱、演奏、聲勢、舞蹈、即興表演這些藝術實踐活動融為一體,體現音樂教育更加綜合多元,更聚焦育人目標,強調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音樂教育能夠通過不同的視角帶領孩子領略多彩世界。
向美而行。音樂課堂,“美”字當頭。美,不僅應停留在音樂本身的審美,更應延伸到音樂背后的意味。相信新版課標必將成為未來音樂教師馳騁課堂的“船槳”,向著更美好的遠方,乘風破浪、揚帆啟航。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3
20xx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強調人文精神和歷史感,力圖以綜合的視野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聯系國內外不斷變化的現實,整合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等多領域的知識,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辯證地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間。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對新課標的理解談談自己的些許體會。
一、轉變教育觀念,真正理解新課標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大家都知道,進入新世紀以來,我過的國情迫切要求它的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而所謂“應試教育”,正如有些教育學家所指出的:“是以培養少數專家為目標的升學模式”,它制約了一部分有特長學生的發展,造成學生心理素質差、身體素質差、創新能力差;而新課程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它是追求一種能力的提高的教育,它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單純使受教育者獲得知識和應考的能力,因而它是21世紀教育的主流。通過本次培訓我深深的體會到對基礎教育來說,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體系。
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與社會發展的練習、學生的學習與未來需要分離,已不能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也是培養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二、認識新的教育方法,適應新課程改革。
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按照教材、大綱中的要求,“填鴨式”的教授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激發,其結果是學生雖然掌握了知識,單能力沒有得到發展。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恰恰要求教師改革教學方法,不再“一言堂”、“滿堂灌”,而是要學生能過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增加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導分析、親自動手,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使學生的主導思維能力要得到鍛煉和發揮,而且能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創新精神和方法。想要做到以上兩點,教師本人就一定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恰恰為我們這些基層教師提供了這樣一個能與專家、同行交流的網絡平臺,使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開闊了視野。
三、深入學習建立新的師生關系
看了視頻教學,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我發現教師角色的變更尚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保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學生的學習從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是。老是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
四、學無止境,要樹立學會終身學習思想
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的
影響,我一時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教學技能,并致力于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基本技能、知識的掌握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充分利用多種地圖、圖表、歷史年表、文物模型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更要適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網絡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進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社會、人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總的感受,新“課標”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科學簡明、清晰客觀的特點。它給我們的歷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它給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它值得我們細心領會,精心貫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4
20xx年8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教研室白老師牽頭并組織的暑期新課標專題培訓。培訓中三位老師的分享令我感慨頗多,受益匪淺。
鳳城街道小學趙xx老師率先開講,她首先為我們揭示了11版課標與22版課標的不同之處,又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解了這些變化,摘掉它神秘的面紗,使冰冷的書面語不再難懂。然后又結合具體的單元整體教學案例為我們展示了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的應用,讓我覺得新課標并不像想象中的難以應對,而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
核電小學張xx老師則針對教學評價現存在的不足為我們帶來了如何結合“學業質量描述”設計課堂教學的評價任務和評測練習。張老師的分享并沒有大量華麗辭藻的堆積,也沒有過多澀口的專業詞匯運用,而是從我們身邊出發,從實際出發,觀察身邊學生的點滴后總結出切實可用于鄉鎮小學學生的教學設計、作業等例子,讓我們學習了課堂測評的具體做法。
XX老師通過《Do you do chores at home?》為例,向我們具體展示了如何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課堂教學。通過課例,我明確了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本著提升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指導,構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最后,白老師對三位老師的發言做了總結與評價,又對新課標做出了更深一層的解讀,引領我們建立“結構化”思維,把握今后教學方向,明確我們的課堂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意識到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只有不斷充實自己,通過認真實踐,才能將本次所學落到實處,促進教學質量再提高。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15
xx老師對20xx年版和20xx年版的課標目錄進行了對比,她指出20xx版新課標提煉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新增加了課程內容、新增加了學業質量、在課程實施部分新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按照課標前言的總括,xx老師從五個方面為我們解讀了20xx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聽了這場培訓會,受益匪淺,對自己的教學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堅持課程理念
新版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較20xx版均發生了變化。通過學習,我確立了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時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學生實際生活和實踐活動等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并根據學段特點整體規劃,滿足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要求;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時代性和典范性,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實施中要從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倡導少做題、多讀書;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不同學段的學習目標,選用恰當的評價方式,加強語文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
二、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平時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第一,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學語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具體進行語文學習時,需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文學形象,同時還要強化自身語言表達,確保可以對其相關文化進行有效弘揚,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傳統文化,強化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第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具體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正確應用書面表達,同時還可以使其能夠熟練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思維發散能力是其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綜合考慮相關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還可以有效聯系現實中的事物。第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給學生恰當引導,讓學生學會鑒賞美;最后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三、重視學生實踐,將語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聯系學生生活實踐,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知識,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
作為教師,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學習都有收獲和提高,今后我還會多多學習教育理論,充實自己,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作為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且思且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12-21
義務教育培訓心得08-24
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心得12-18
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03-10
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通用7篇)01-30
小學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06
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心得范文10-26
義務教育新課標培訓心得范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