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后感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觀后感 篇1
這幾天通過學習新公民教育,真是受益匪淺。特別是對安全教育問題的學習,頗有一蕃感受。對國家在中小學校中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主要內容等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現將>心得體會概括如下:
一、在中小學校中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是開展安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非觀尚未完全形成。中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部分學生行為失范,導致安全事故和違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這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在未成年人中間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使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意義非常重大。二是開展安全教育有利于社會環境的凈化。青少年是陽光、雨露、花朵,是家長的希望,是老師的驕傲,更是祖國的未來。如何才能讓青少年成為國家的棟梁,如何培養、教育祖國的人才,這就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了。為此,我們要讓所有的人關心、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為他們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教師如何在工作中進行安全教育工作
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近年來,媒體相繼報道了許多在校學生的傷害賠償案件,其中所反映出的學校教師身上存在的問題,引起教育領域與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也給廣大中小學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于是有教育工作者慨嘆:教師越來越難當了。面對著學生的安全,教師們常常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為此,>班主任不敢組織學生活動,科任教師不敢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體育老師甚至申請取消體育課的某些項目。這種狀況,不僅使得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應當組織學生開展的課外和社會實踐活動難于落實,甚至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但我們不能因為怕出現安全問題而因噎廢食。我們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給學生一個安全的環境,同時也要給學生一個全面成長的空間。具體說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要執行學校有關安全的制度和決定,具體負責本班的日常安全工作;經常宣傳安全知識;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發現情況及時處理,或向學校領導報告;經常巡查班里情況,及時發現和消除不安全隱患;積極向學校領導提出安全建議;除此之外,作為班集體的主要領導者,作為學生班集體的安全教育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在組建班委會時,還要指定學生干部負責安全教育方面的有關事宜,在日常管理中應當經常性地重申學校有關安全教育方面的規定。
(二)任課教師要遵守法律和學校有關安全的制度;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得諷刺侮辱學生;不得擅離職守,自習課時也應在課堂值班;及時正確處理課內發生的傷害事故。
教育觀后感 篇2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貫徹執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堅定政治立場,樹立思想作風旗幟,我們每一人都應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對自己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進行認真的對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以有為的狀態,抓工作,促落實,大力弘揚“四種作風”、強化“三種意識”。
一是弘揚愛崗敬業的作風。崗位意味著責任,必須樹立強烈的職責意識,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首先必須培養敬業精神,通過開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讓敬業精神植根于黨員干部的腦海。
二是弘揚勤學善思的作風。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強化理論武裝,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才能做到政治堅定不動搖,與時俱進不落伍。在黨員干部中要大力弘揚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倡導主動學習。要創新培訓方法,結合工作實際,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弱就強化什么,在求深、求新、求實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三是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實干興邦,空談誤國。要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地把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發揚求真務實精神,把心思放在事業上,把精力投在抓落實上。全體黨員干部都要強化時效觀念,說了就干,定了就辦,對確定的各項工工作任務,要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緊事快辦,當天能辦的事不拖到明天,該自己辦的事絕不推給別人,做到對上級的決策部署落實快、不拖拉、不誤事,對下面要求解決的問題處理快、不推諉、不扯皮,以“快、準、細、嚴”的工作作風,抓好落實。四是弘揚開拓創新的作風。只有創新才有動力,才能發展。改革創新是真抓實干的體現,是求真務實的內在要求。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從工作實際出發,從有利于強化管理、規范執法、優化服務、提升素質出發,消除墨守成規思想,樹立科學理念,從工作大局中謀發展、看變化,不斷推動工作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的創新。拓寬創新的思路,在與上級要求和先進單位的比較中求創新謀發展。用創新的觀念審時度勢,用創新的勇氣解決問題,對看準的事情大膽探索和實踐,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和突破常規的膽略,敢破敢立、敢闖敢試,創造性地抓工作,使各項工作不斷改進、完善和優化,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教育觀后感 篇3
5月16日我們勝利一小新上崗教師參觀了烏蘭浩特市特殊教育學校,并帶去了勝利小學所有同學與教師的一片愛心。在這里我見到了一群用自己的信念與命運做斗爭的殘疾人,在這里,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這里有著一群特殊的人,有聾啞人、弱智等等生理上殘疾的人。可是在這里看不到哭泣和悲哀,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渴望,一片生機勃勃。走進那個清幽的校園,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氣息。我是一個容易感動的人,總會為一些無辜的或是落小的生命而感嘆命運的不公,他們太需要幫助與關愛。在這個校園里,沒有追逐吵鬧,沒有歡聲笑語,沒有朗朗書生……甚至連正常的語言交流都沒有,連正常的肢體行動都顯得很累人。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面對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怎樣的仁愛之心啊?我想用心做過教師這份職業的人都能夠體會到這里邊的辛苦與責任吧,不需要大篇的理論去探討,更不需要華麗的字句去描摹,從貼心的細微動作中,從看孩子時溫柔的表情里,就足夠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愛就跟父母之于孩子一樣絕對全部地勿需懷疑。
一個極其簡單的漢語拼音字母,對于這里的孩子來說卻是一項由為艱巨的學習任務,他們可能苦苦地練習一節課都未能發標準音。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單調重復卻毫無怨言,時不時地向孩子送去大拇指……這就是耐心、細心、愛心與責任心的最好體現,他們在艱難地行進著,誰都沒有放棄!我想當那個孩子響亮地發準一個音的時刻,那個老師的心里也會有一個同樣響亮的聲音在歡呼,那種收獲的喜悅要比我們平時教學中所擁有的更為濃重,那種不易的進步要比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更為彌足珍貴!所以,這里的老師是可親可敬的`。
在各個手工教室里,看到一件件精致作品,讓我看到了一個個奇跡。和諧的色調,清晰的輪廓,細致的線條,無一不向我們證明著他們的心志與能力。精心暈染的工筆,設計巧妙的貼畫……這里面需要多少的時間與精力呀?憑心而論,就算讓我坐下來靜靜地完成這樣的作品,也未必能勝任。我想這跟老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他們的意圖是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對孩子進行精細化動作的反復訓練,用心良苦可見一斑!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向上的群體,他們是在不斷地摸索中發現各種開發教學的途徑,并在每個人都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尋找學與教的融合點,體會發現與創造的樂趣。他們是為了學校,為了每個孩子,才愿意這樣靜下心來投入自己的熱愛!所以,這里的老師是無比敬業的。
回來后,我的心情一直難以平靜,作為身有殘疾的他們,能夠不畏艱難困苦,保持著友愛、謙讓、樂觀、堅強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積極向上。通過這次參觀,我深深地懂得,殘疾人和我們一樣也是人。他們“身殘志堅”的品質給了我很大的啟迪。我們不應該嘲笑殘疾人,因為殘疾不是他們的錯;我們應該積極地幫助他們,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教育觀后感 篇4
今天觀看了學校教研室組織的校本培訓活動,觀看了《心靈教育》心里感觸頗深。回顧過去,從教已有七個年頭,帶了三屆畢業班,滿腦子想的最多的也是怎樣提高學生的分數,如何在高考中獲得好成績,教學方法也過于傳統。其間有過困惑,也有過改變教學方法和理念的沖動,結果都在高考的重壓下無疾而終。今天看到這個專題片后我終于明白,在教育教學中象我這個的老師不在少數,所不同的是她們已把思想變成了實際行動,并取得了或喜的成果。如小學生在接觸了這樣的教育后修好了很久沒人過問的桌子。還有一個很麻煩的中學生蘇岱在接受了這樣的教育后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摘取了中考狀元的桂冠。可見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并不和高分數相矛盾,我們即便在有高考分數的目標下也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怎樣才能使教育的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進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幾年的實踐告訴我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尊重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鑰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們的內在要求。尊重學生,不僅是教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而且是保證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教育活動是雙向的。教師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學生尊重老師,老師的教育活動才會卓有成效。
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人格。并隨時注意維護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時,學生會把他們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的尊嚴豐碑便也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應該看到,高中學生已完全能夠理解人格的意義,更懂得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尤其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尊重學生的感情。
由此可見,青年學生的感情是純潔的,不能任意踐踏。如果我們都能夠尊重他們的感情,同時用恰當的語言給予正確的引導,是能夠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于不尊重學生的感情而傷了學生的心,那是很難補救的,很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
學生需要教師的教誨、關心和愛護,同樣需要教師對他們獨立意識的尊重。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保護他們的獨立意識,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讓我們每個人都銘記陶行知先生這句話,在實踐中去尊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
新的教學思想和模式,為我們的沉悶的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
20xx年新課程的勢在必行,我想借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東風,我們能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以此為契機,以我們的激情,以我們的專業素質勇敢的在我們的學科教學中探索新的出路。
教育觀后感 篇5
近兩天學習了實驗小學組織的由海南省少工委制作的”家庭教育”視頻,懂得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下面就我自身家庭背景結合視頻內容,談談自己的想法。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僅僅依靠學校教育遠遠不夠,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舉止談吐、對孩子的關心程度等各方面對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每個家庭的背景,家庭成員之間的疏密關系,受教育水平,生活習慣,孩子周圍的生活環境等各不相同,那么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千差萬別。
要根據孩子的個性找出適合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和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父母都在和單親家庭或者失去雙親的等等,肯定家庭教育方式不能一樣。
比如對于家境困難或者家庭不和諧的家庭,我們應該在生活和心理方面多多給予關懷。正所謂每個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學校和家庭摸索出適合孩子的教育。
盡管每個孩子的背景不一樣,但古今成大事者,或者有作為者,成功者,在學習上又有規律可循。他們都有優秀的品質,比如自律,獨立,能吃苦,樂觀等成功的必備因素,所以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家長朋友可以在如下方面嘗試一下:
1。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家孩子比較喜歡跳舞,那就培養她跳舞,跳舞不僅可以塑造身材,保證青少年不駝背。定時定點的學習也讓她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每當要上舞蹈課了,不用我們去喊,自己就主動讓我們送她去跳舞了。
2。處罰孩子要有原則性,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孩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后,讓她退回了玩具,并打了她,打得很重,給她講了錯誤的嚴重性,以后她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在原則性問題上絕對不能妥協,不然以后長大成人,走向社會,會吃大虧。
3。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有一段時間家里人看電視看的多點,孩子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現在家里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孩子也跟著學會了閱讀,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
4。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生活和學習上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給孩子講一下_困難的方法,以后遇到類似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多給孩子講一下名人軼事了解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冷靜面對的。
就簡單談談以上幾點,希望能給家長朋友點幫助。希望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及時溝通,家校互動,掌握孩子生活學習上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給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路上保駕護航。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學有所成,成為人中龍鳳。
教育觀后感 篇6
周末,老師要求我們觀看湖北生活頻道的《中小學安全教育課》節目,主要是講關于中學生的安全常識和注意事項。看完這個節目,我學到了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和珍惜寶貴生命的意義。
這節課主要講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安全第一。人人關心,保護生命”。它教會我們遇到了地震及重大的災害時,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的去自救自護。短片在開始播放了一個片段,在5.12汶川大地震時成都的一所小學在領導和老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了疏散,成功躲避了汶川大地震,無一人傷亡,這與這所學校平時重視學生安全,經常進行疏散演練是分不開的。
節目接著講述了關于交通安全事故有關的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籃球女孩”。她因為車禍不幸失去了雙腿,不得已用籃球做她的下身。可憐她以后只能用籃球和兩個木撐子行走。交通安全不容忽視,不管是司機還是我們學生都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秩序。
第三部分是關于地震時應如何躲避的話題。節目教會我們在家里遇到地震的話,應該躲在哪里,同時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懂得這些知識是我們逃生的關鍵。最后部分就是介紹關于傷害我們中小學生的“頭號殺手”——溺水。節目教育我們游泳時的注意事項和應當避免的問題。在遇到未顯示,我們要沉著冷靜,如果溺水時,不要慌張,保持均勻呼吸,大聲呼救,救援者可以利用草繩、木棍之類工具,將溺水者拉上來。
看完這個節目,我受益匪淺。上帝十分小氣,只給我們一條生命。當生命失去后邊不會再得到。我們要以我們的生命為本,多多學習一些關于安全的只是,會使我們大大受益。
因此,我們要杜絕火災、地震、交通、溺水、踩踏以及中毒等等對我們有傷害的事情,我們應學會一些必要的求生本領。多懂得一些安全知識,我們便可以多挽救一條生命。安全連著我和你,它在你心中,也在大家的心中。大家都熱愛生命,因為它能使我們領略到友情和親情。你若不學習安全知識并利用它,遲早有一天,你會受到血淋淋的教訓。當這些慘痛的.事故使一個個家庭變得不再完整時,我們不禁流淚,不禁心痛,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這都是因為我們中小學生對于安全知識的物質,也因此讓自身、家庭、社會都陷入悲傷和難過。中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世界的棟梁,要時時刻刻明白安全的重要性,讓安全伴我行。
先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多學習和了解一些安全知識,避免意外傷害,使我們在危難關頭多一份生的希望。珍愛生命,讓安全伴我行,讓每一個小孩都能平安快樂的茁壯成長!
教育觀后感 篇7
不復顧惜的故事源自明朝,張瀚初任御史拜見自我的教師、都臺長官王廷相時,王廷相描述的一樁見聞:昨日乘轎進城遇雨,有個轎夫穿了雙新鞋,剛開始他還擇地而行,怕弄臟新鞋。進城后,泥濘漸多,一不細心踩進了泥水中,把鞋弄臟了,這一下,轎夫便不復顧惜了。由此,王廷相感嘆道: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剖析觀察那些黨員干部走向墮落的人生軌跡,最值得警醒和深思的莫過于不復顧惜這四個字。廉政警示教育片《守住第一次》的開場白說到一乃萬物之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由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初之不慎,必有后患。正如那個轎夫,從開始謹小慎微,到鞋子沾水、褲角沾泥,再到索性臟鞋臟穿,一而再、再而三,無所顧忌了。
警示教育片《守住第一次》全面揭示了違紀違法的第一次,第一次吃請、第一次受賄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以及由此引發的失去前程、失去自由,甚至是生命代價的杯具結局。究根到底,夢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淡薄宗旨觀念,被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占據頭腦,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資本,是那些腐敗官員墮落為犯罪分子的關鍵所在。
為什么明知違法亂紀的第一次不可為,異常是親眼看到身邊有些同路人已經倒下,他們仍要以身試法除了私欲惡性膨脹、利令智昏外,最重要的是僥幸心理在作祟。異常是第一次得手而又沒有暴露,這種僥幸心理自然就成了腐敗墮落的潤滑劑,推著他們在這條不歸路上越滑越快,越走越遠,以至最終無法自拔。可見,第一次是誘惑,也是考驗。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對待第一次,高度警惕第一次,果斷拒絕第一次,堅決守住第一次。要守住第一次,就要摒棄僅此一次的僥幸心理。有了的第一次,就會出現第二次的默認、第三次的麻木、第四次的心安理得,自律之堤一旦被沖垮,往往如泛濫之水,滔滔難遏。事實一再證明,心存僥幸就會走向不幸,一步錯必然步步錯。僅有敬畏法度,去除投機鉆營之心,才能杜絕現代版不復顧惜的故事重演。
越來越多的`腐敗 分子被繩之以法的事實,再次昭示世人: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守住第一次》以獨特的視角,詳實的影像資料,真實展現了腐敗 分子違法犯罪后發自內心的反省和痛悔,令人震驚,發人深省。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確對待黨風廉政問題,始終堅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上的清醒,加強自身修養,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和辨別是非的本事。僅有牢牢守住第一次,才能在反腐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教育觀后感 篇8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面臨的“四種危險”是尖銳的、嚴峻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還要看到,“四風”問題樹倒根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突出。
這句話是出自20xx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作風建設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必須深挖細扣,否則就有可能讓黨內個別“蠹蟲”鉆了空子。
有道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昭示著一個真理,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動"的重大意義:生命在于運動,腦筋在于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其中的'奧秘就在于一個"動"字,運動起來才能求得發展,運動才能帶來生機與活力。所以要想杜絕“四風”問題,那么從嚴治黨就必須時刻在路上。
隨著五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貴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曉光收受茅臺酒的細節也隨之曝光。片中顯示,王曉光案發前家中茅臺酒數量多達4000余瓶,落馬前將茅臺年份酒倒進家中下水道以銷贓。當時筆者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簡直氣憤不已,尤其看到王曉光居然用一間房子專門來存放這些酒,滿屋子的茅臺酒,簡直比店鋪的存貨都多,而且談到自己為了對抗檢查,把有年份的酒倒入普通瓶中,最后還是害怕把眾多茅臺酒,都倒入下水道中,甚至還在片中提及“倒都倒不完”。且先不說茅臺中的價值,單說,茅臺酒是好酒由上好的糧食釀造,卻讓這種人給倒掉,浪費國家財產不說,還浪費農民的心血,看到這段視頻,筆者眼前浮現的是一片金燦燦的農田,瞬間遭受“蝗災”顆粒無收的那種感覺。更讓筆者氣憤的是,我從他的眼神中,看不到所謂的“不好意思”、“紅臉”和“出汗”的感覺隔著著屏幕筆者都很想罵他,他的“初心”跑哪去了?!筆者覺得,這樣的片段堪比影視橋斷,甚至比影視橋段還“精彩”。但是這樣的人是真真實實存在在黨員干部中間的,所謂的“領頭羊”實則是人民的“吸血鬼”。這樣的人存在簡直是在給黨員干部抹黑,讓人民添堵,拖國家后腿。
從嚴治黨必須時刻在路上,永不停歇,不能給這樣的“蠹蟲”有溫床,更應該讓黨員干部警醒,時刻筑牢防線,不能被“腐蝕”,必須時刻3精品文檔
保持“初心”多看“來時路”多想當年“奮斗時”,莫停歇,必須讓“流水”動起來,方能杜絕一切“蠹蟲”的騷擾。
教育觀后感 篇9
為解決家長教育孩子中的困惑,積極開展學校家長學校教育活動,近期,青島上清路小學邀請了中國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親子教育師,中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鄭喜峰教授,為學校家長帶來了《家校共育賦能成長》的線上講座。講座引起了學校家長們的積極反響,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引力課程欄目,將家長們的心得、經驗、感受進行分享。希望能和家長攜手共同培養孩子成才!
“雙減”政策落地后,中國的教育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對孩子的教育,將更加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面對全新的挑戰,家長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壓力。11月18日鄭喜峰教授的《家校共育,賦能成長》線上培訓課,讓我找到了滿意的答案。
通過鄭老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我清晰的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大保障,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我們作為父母,如何做孩子的“人生規劃師”,做孩子的“學習引航者”,做孩子的.“成長引路人”;家長要做終身學習者,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
鄭老師的講座,讓我更加深切的體會到,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這讓我想起奧利弗·布朗關于教育的觀點。
1950年,美國的一位黑人父親奧利弗·布朗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到家附近的白人小學上學,而向法院,并起訴獲勝。這個案例后來成為了美國司法系統里反對種族歧視的一個經典案例。
奧利弗·布朗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觀點,道出了教育的本質,他說: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為社會培養一顆合適的螺絲釘。請記住,這是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來的,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尋求自己的幸福,記住不是別人,不是社會,不是國家,而是他自己。
所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
當我們知道了這些之后,才能依據孩子自身的優勢,著重培養孩子成為最好的他自己所具備的各種能力,不僅包括終身學習的習慣,還有思維能力的訓練、其他軟實力的塑造:思維習慣、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領導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全球視野、適應性和探索能力、決策能力、創造力,抗挫能力等。家長要真正以欣賞、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一切,不要把目光全盯在分數上,著重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這樣孩子的習慣越來越好,能力越來越強,“不用揚鞭自奮蹄”,從而成長為孩子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次家長學校線上培訓,是家校共育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更是一場及時雨,化解了我心中的疑惑,讓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更加自信從容。
教育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和同學們聽了“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知識講座。警官通過交通法規的解讀、生動案例、詳實的數據向大家做了具體的相關知識介紹。人們常說,交通事故猛于老虎。老虎再兇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只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生命。如果沒有了生命,任何權利和義務似乎都失去意義。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因交通安全受傷的人數達500多萬人,上海學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有110多起呢,平均每分鐘就有人因交通事故而受傷;每五分鐘就有人因交通事故而喪命。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親人,有多少歡樂變成了悲劇,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個個家庭失去了幸福,是一個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
最后警官給我們看了交通安全動漫,其中最讓我映入眼簾的是“騎自行車”的安全動漫:兩輛自行車結伴在大馬路上狂速飆車,一個在紅燈前超線,另外一個飛躍闖紅燈。結果被迎面而來的大貨車給撞飛了。看到,真的是讓人觸目驚心,起雞皮疙瘩。聽了這樣一個又一個血的事件,讓人感觸很深。
我們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自身安全,怎樣防止這類事件的發生……聽了警官一番講話,那些答案似乎能躍然紙上。
行走要離墻1米;騎車要離墻1.5米自我保護方法,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行人也不能有實行妨礙交通的行為……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做到警官教會我們的“十要,十不要”。行路、騎車“十要”:行人要走人行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右邊行走;過馬路要看清信號燈和來往車輛,從人行橫道、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內通過;通過有行人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學齡前兒童上馬路要有成人帶領;高齡老人上街道要有人攙扶陪同;乘坐小型汽車前排時,要按規定使用安全帶;騎非機動車要在非機動動車道內行駛;騎車轉彎時,要減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行人乘坐公交車時,要在站臺內候車,依次上下車;遇到紅燈時,要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內。
行路、騎車“十不要”:行人走路時不要因圖方便,亂穿馬路;行人走路時不要在車前、車后橫穿馬路,不要在行車道停留和嬉鬧;行人走路時不翻越交通護欄或隔離設施;行人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行人不要在行車道上隨意攔乘出租車;騎車人不要擅自在自行車、三輪車上加裝動力裝置;騎車人不要在機動車到上騎車或亂穿馬路;騎車人不要醉酒騎車、扶肩搭背并行、互相追逐,曲折行駛、突然猛拐;騎車人不要違反規定載物或載人。
這次講座讓我們知道了交通安全里面的好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啊!我們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我們需要健健康康的成長,要做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
教育觀后感 篇11
這堂法制教育課主要是圍繞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各方面的原因展開論述。這次課題,使同學們更好地認識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加深了同學們對社會的了解,提高了同學們的自我防范、抵御能力。意義深刻,深入民心。
家,是青少年第一個影響最深的地方,有什么事情都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有的青少年因家庭狀況發生變化,覺得自己是父母的包袱,覺得父母抗拒他,不接受他,不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于是,借酒消愁,吸食毒品,做出一些損害自己的身體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真令人害怕;四處游蕩,經常結伴到酒吧、迪士高、網吧等地方,樂而忘返,成為了逃學威龍。有的父母則忙于工作,疏忽了對子女的照顧。因此,他們胡亂結識朋友,到處留連,自甘墮落;甚至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關心自己,不惜一切,又偷又搶,壞事做盡……如果青少年長期如此,最終會走上不歸之路,把光明的前途白白地斷送。
結業典禮的那天,學校又開展了法制教育的講座,有更詳細的說明了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進一步為我們這群莘莘學子。
警官講的其中一個事例是這樣的。有個男孩逃課是家常便飯,屢勸不改,后來索性輟學了。又結交了一些不務正業的街頭小混混,整日游手好閑,從家里拿錢消費。其母只好托親戚給他找了份工作,可他不領情,仍舊宅在家里,并從花鳥市場買了一只兔子回來,整天窩在家里,想寶貝似的照顧它,母親沒有給他好臉色看。有天他回家,看見籠里的兔子死了,他淚流不止而且以為是他母親蓄意殺害的。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決定為兔子報仇。那晚他母親下夜班回來,他殘忍的.將她殺害,并拋尸山野。
為什么會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殺害這是天地不容,大逆不道的,根本就失去了人性,可是他又為什么會為一只兔子的死而哭泣呢?又有誰替他想過?家長有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過嗎?別光看我們青少年個頭不小,可是心理還是幼稚的很,有很多的困惑。不成熟的心理往往對青少年造成很大危害。所以說心理問題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家庭教育也脫離不了干系。家,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更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是從家里熏陶到的。然而現在的家長忙于事業,滿足了孩子的物質生活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沒有盡到為人家長應盡的責任,這也是讓人感到悲哀的。社會生活也是影響青少年犯罪的一個因素,如果他沒和街頭混混搞在一起,而是結交一些良師益友,或許結局就不會這樣了。青少年不僅僅需要家庭保護,學校保護,也需要社會保護。只有在這樣一個有機整體的保護下青少年才能健康的成長。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怎能忍心,讓青少年的犯罪率像溫室效應一樣逐年增長呢,讓祖國的花朵受到摧殘呢?最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僅要呼吁每個人來保護,關注青少年,也要學著自我保護,好好學習,好好生活,不要再讓世人看扁我們,做一個真正的21世紀的接班人。
教育觀后感 篇12
萬事德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范。學生的教育問題不但是學校的,同時它又是家族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著,正是通過家庭教育,家長將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孩子。為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我覺得,做好家庭教育,要害應該根據孩子的特征“對癥下藥”。
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辨是非能力差,同時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極強的接受能力和摹仿能力。所以對孩子施教,作為家長絕不能采納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于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孩子的愛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為習慣,惟獨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干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干隨時隨地應用,好似出于本能,一輩子也用不完。”孩子的注重力集中時間短,在平時必須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比如寫作業時,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邊做邊玩;自己的作業自己檢查,自己對自己負責,家長不得當老師;家長必須注重錯題原因分析,不得只盯著分數。這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學習習慣,可事半功倍。
二、講究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
作為家長應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主體,和孩子交流盡量低下身子,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議的語言。多用“我們”,少用“你應該”等等,即使是批評,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因為孩子的心靈很脆弱,假如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怖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三、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
作為家長要特殊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家長言語要文明舉止要得體。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模范,家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成長影響深遠。當然,對于孩子我們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在工作中遭遇到的煩惱時,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作為家長是不能亂發脾氣的,只能是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后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四、激發孩子的學習愛好
做為家長要想方設法善于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愛好。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但是只要他們感愛好的事,他才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去做。對不感愛好的事,他們死活都不愿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惟獨善于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愛好,才干讓孩子愉快地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戲等,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真正的做到“樂學”。
總之,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要學會專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愛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教育觀后感 篇13
大學,新的`階段,新的起點。一場輕松的心理講座,讓我們了解了,在大學,我們應該學習更多,不僅是學習,還有做人。
大學不同于中學,在大學,我們變得自由了,但學業并沒有放松。乍看大學就像是進入社會前的一段旅行,在這段旅行里,我們會有挫折,會有成功;會結交很多朋友,也會遇到不少敵人;會滿懷信心的向未來進發,也會消極沉淪的度日。選擇怎樣的生活,是自己決定的。
在這個小型的社會里,有人告訴我,大學很黑暗的。我聽得有點毛骨悚然,但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只有穿過黑暗才能到達光明。雖然這么說,但其實我不相信黑暗,我總相信做好本分,力所能及再添工作,會生活得更充實,即使感覺不公平,也可一揮而去,寬容會使自己更開心。就像講座上老師所說的,在大學要真誠待人、寬容隨和。這句話我很贊同的,因為我不喜歡與別人產生爭執或矛盾,但這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包容。我經常會幻想,如果大家都能寬容待人,包容他人,生活一定會很開心。但仔細想,沒有爭執,彼此很難了解對方所想,所以有時候,小小的爭執,可以展現自己更真實的.一面。兩個人能成為朋友很重要的是溝通,多說話,別人對的了解才更深。而且對待他人,我們要用自己希望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老師說這是交際的黃金法則。其實說的沒錯,要別人對自己好,首先要自己對別人好,否則沒資格要求他人,就算是別人不介意,也只是別人的寬容。然而當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們也要寬容待人,只要不超過自己的底線,沒什么是不公平的。
在人際關系中,老師說到愛情。在大學,談戀愛不用偷偷摸摸,這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重點是,不要因為寂寞而戀愛。
而對于學習方面,在大學,自學能力非常重要,再也沒有人監督自己一切都是靠自己,我能取的好成績,是因為我自我約束能力強;我成績差,是因為我管不了自己,與別人無關。
這就是大學。而且,在大學,每個人都有很多機會鍛煉自己,各個方面。我們要勇于嘗試,不要拍出丑,不要怕犯錯。記得以前的老師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會犯錯!老師是不是人?是。所以老師都會犯錯。”趁我們還年輕,早犯錯比遲犯錯要值得。所以要勇敢、要嘗試!
最后就是關于就業和職業。大學之后就是社會,四年很快就過去,我們必須關注社會。在學校要學點真本事,否則就業不容易。而且要為自己設定目標、設定計劃,否則人生會變得很迷茫。
人通過自覺自省、自律自強、自我認同會成為人才;通過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自我否定會變成廢才,夾雜其間的會是庸才。雖然自己感覺有點夸張,但很真實。
能力是日積月累的。在大學要多做事,因為做每件事都是有回報的,我們不需要感到不公平。事情過后,我們就會知道到,生活是如此的充實和快樂。
忽然想起高中英語聽說考試練習時,試音的那句話——“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人生總是有挫折的,就是因為有挫折,人生才顯得更精彩!大學,加油!!
教育觀后感 篇14
三亞學院作為國內唯一民辦高校、海南唯一高校亮相央視一套專題片《教育強國》。該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教育部聯合攝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國教育事業前進歷程,展示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三亞學院結合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發展旅游學科專業,培養特色旅游人才的辦學成就獲重點關注和報道。
專題片《教育強國》全片分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4集,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扎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從各個領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創新,對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跨越式成就進行了系統總結。據悉,該片攝制團隊赴上海、山東、海南等14個省份教育一線,采訪了65位親歷者、一線師生和專家學者,通過鏡頭定格中國教育的時代風采。
該片報道:“民辦教育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始終是一支活躍力量,始建于20xx年的三亞學院,圍繞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開設高爾夫管理、郵輪管理等專業,不僅解決了當地旅游人才稀缺問題,而且靈活多樣的辦學方式提升了學校的育人效果”。
旅酒學院會展專業王妍蘇在接受該片采訪時說:“在我們大學期間,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實踐機會,比如三亞目的地旅游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我們都參與到其中。正因為這些經歷,為我們的就業提供了基礎”。
不僅如此,三亞學院還前瞻時代發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貿區(港)建設對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僅停留在技能層面,更要積極面向未來,關注數字教育,關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運用,關注智慧 旅游。”旅酒學院執行院長柴勇說。
旅酒學院院長楊玉英在此前接受《海南日報》時也表示,三亞學院緊緊圍繞旅游新業態對接人才培養,學校還作為全省牽頭高校,在會展專業、旅游產業(酒店管理)、文化產業(文化與旅游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
圍繞旅游人才培養的`“換代升級”,學校還推動并加強學科融合,整合旅酒學院、盛寶金融科技學院、信息與智能學院等力量,圍繞“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的發展路徑并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
發展是硬道理。十四年來,三亞學院通過腳踏實地的辦學,在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智力貢獻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已成為三亞的靚麗城市名片,在海南島上熠熠生輝。未來,三亞學院仍將堅持信念,堅定信心,在省市支持三亞學院發展成為“三亞大學”的背景下,不負教育初心,不負政府重托,不負社會期望!
【教育觀后感】相關文章: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觀后感(精選13篇)04-30
《愛的教育》觀后感07-20
感恩教育的觀后感06-09
《教育的意義》觀后感11-08
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觀后感(通用8篇)01-31
愛的教育觀后感12-11
廉潔教育觀后感06-20
生命教育觀后感01-30
警示教育觀后感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