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課程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
通過本次學習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主要因素,我更進一步了解了校本教研的實施。
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因素是眾多的,這些因素,既有促進方面的,也有阻礙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校本課程本身的因素;學校內部因素;學校外部因素。
從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因素來分析,影響校本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學校因素。當然學校因素是教學活動所必需的諸多客觀條件的綜合。只有教師與領導,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密切合作才會使校本課程真正體現個性化的特點,以實現學生的內在價值,即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為基礎才能考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即實現教育的工具價值為社會服務。
作為一個基層的教師,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底蘊同樣重要。因為教師是校本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校本課程的評價者。教師素養的提高,不但是對課程的進一步開發,而且是學生視野的開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校本課程的合作者、參與者、研究者、推動者、引導者,而不是傳統國家課程的轉述者。所以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鉆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2
手工是一門與藝術和設計密切相關的學科,通過手工課程,學生能夠培養動手能力、創造力和專注力。校本課程手工不僅僅是學習手工技能,更是一次愉快而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自己的手工心得體會,包括對手工課程的積極反饋以及對自己能力和成長的認識。
首先,手工課程為我提供了一個展示創造力和表達個性的平臺。在手工過程中,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法創造出獨特的作品。無論是制作手工藝品還是繪畫作品,我都能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想。而在制作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了創造力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從頭腦中的想法轉化為實際的作品。通過手工課程,我不再羞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反而更加有自信地展示和分享。
其次,手工課程也增強了我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和溝通能力。在手工課上,我們常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通過與隊友們一起討論、設計和制作,我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同時也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合作中的摩擦和磨合促使我更好地適應與他人相處的環境,培養了我團隊合作的技巧和智慧。在完成一個項目后,我們共同分享快樂和成就感,這使我們更加團結和互助。
再次,手工課程使我更加專注和耐心。手工制作需要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操作,以確保每個環節都得到精心處理。手工制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的注意和耐心,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導致整個作品的失敗。通過手工課程,我學會了保持專注和耐心,懂得從容地應對每一道困難。這種專注力的`培養不僅使我在手工制作中獲得了更好的成果,也在其他學習和生活中幫助了我。
最后,手工課程給了我發現自己潛在才華和興趣的機會。在手工課上,我發現我對繪畫和設計有著特別的熱愛和天賦。通過學習不同的手工技能和藝術表現形式,我逐漸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繪畫和設計上,通過參加比賽和展覽來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些經歷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潛力和興趣,也為我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總的來說,校本課程手工給予了我很多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通過手工課程,我培養了創造力、合作能力、專注力,并發現了自己的才藝和興趣。這些經驗和成果將在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發揮作用。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手工技能,并為社會和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3
校本課程是由某一類學校或某一級學校的個別教師、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根據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環境和內環境的基礎上,針對本校、本年級或本班級特定的學生群體,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無論是校本課程,還是國家課程,亦或是地方課程,教師總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它對課程目標是否實現以及實現的好壞會產生直接影響。具體地說,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鉆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在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以便從學生的要求出發,開發和實施適合學生特點的校本課程;其次,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傾向,個性特長,以便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選擇恰當的課程實施方案;再次還必須考察本地區、本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條件。
學生既是校本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又是校本課程實施的歸宿。因為不論是社會取向的價值追求,還是個人取向的價值追求,都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基點。沒有學生的發展,無論是社會本位,還是個人本位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把教學方法分成若干種類。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應該依據以下原則選擇教學方法:
1、學生發展性原則。即面向每個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全體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發展。
2、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原則。
3、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優勢,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創造條件的原則。
4、重視實踐性和創新性原則。
5、注意開發和利用本地區、本學校的課程資源,使之服務于校本課程實施,服務于學生個性特長的充分發揮的原則。從我國傳統課程繁、難、深、舊的特點出發,也沒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可能性,從傳統課程的評價要求出發,也沒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必要性。而校本課程開發的靈活性決定實施校本課程的方法的多樣性,校本課程尊重學生差異性的特點為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4
校本課程不僅僅是新課程改革中一門新興的課程,而是一種教育觀,更是一種學習觀,這種觀念對各門學科課改的推進,對素質教育的促動有著深遠影響。我校的校本課程在不斷的調整中日趨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愛心建構民主教育,和諧促進師生發展”的辦學理念和特色,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領導重視,健全機構,積極探索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
(一)研讀理論,尋找校本課程開發的依據。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改革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以及學生的適應性。”建構包含國家、地方與學校三級課程的一種國家課程計劃框架,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
2、我校位于東莞市大嶺山鎮,轄區內有豐富的歷史資源、人文資源、生態資源。如:有廣東省東縱烈士革命陳列館、荔枝種植基地、蜜蜂養殖基地等,這些基地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資源。另外,轄區居民文化層次高,關心和重視教育,學生家長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濃厚的興趣并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3、校本課程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形成特色的關鍵,是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科研意識增強的有效途徑,同時還會推動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前進步伐。
(二)、廣泛研討,確立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目標。
1、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借助一個周期的“開發、實施、觀察、反思、再開發”探索、試驗、研討提煉、總結經驗,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地域風采時代特征,力求讓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踏上開發—————運行——————管理——————評價的良性循環的軌道。
2、學生發展的目標
為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打好基礎:具備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強健的體魄,以及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過硬的生活技能,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科學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生存本領。
3、教師發展目標
教師通過開發校本課程,提高課程意識和開發能力,拓寬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和諧人際關系,增強合作意識,激活探索熱情,觸摸時代信息脈搏,促進自身專業水平提升和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4、學校發展目標
通過開發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生成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新的增長點,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爭創市級模范學校。
二、選修為主,必修為輔,科學規劃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我校語文校本課程根據學生的需求、教師的現狀,學校的資源、地理條件的分析擬定開發人文素養、健康素養、科學素養、審美素養、生活技能五大類結構的'校本課程,分成必修和選修兩在板塊。以學生發展為本,立足于我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努力做到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倡導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使學生擺脫學習的疲憊感、倦怠感。
注重中小學課程內容的銜接,盡可能避免同內容的重復開發,即使有也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注意側重點的不同。
三、研修導向,積極實踐,崇尚落實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效。
我校自進入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以來,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先后進行了多次校級的現場研討活動。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每一內容都必須通過科組研討———學生選擇———學校考核三關,才能說明這一內容是一次成功的開發。
1、科組研討。由課程開發教師小組報送課程說明以及課程綱要,科組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進行集體研討,充分論證其可行性,決定其是否參加課程發布。
2、學生選擇。由課程開發教師小組精心組織課程發布形式及內容,吸引學生積極加入。學校根據學生參與數來確定該課程是否有開設的必要。
3、學校考核。課程進入實施一定時間后,學校領導小組深入學生活動中,通過訪談、量化等多種形式了解課程實施的實效,根據考核成績決定該課程是否有效。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5
校本課程是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教育需求,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以學校為主體,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標,依據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自主構建、自主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推動了教育的個性化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在校本課程的實施中有著深刻的體會和心得,將在本文中進行探討和總結。
首先,校本課程的開設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傳統的課程設置過于統一,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優勢和潛能,容易導致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喪失。而校本課程則不同,它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需求,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變性。在學校本課程的實施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目標和特點選擇所感興趣的課程模塊,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將學習和玩樂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提高他們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素養,并且不同的學生可以在校本課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歸屬感。
其次,校本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總是離不開創新和實踐,而這兩者能力的培養正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展來實現。校本課程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通過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探索、思考和創新。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將不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和實踐者,從而能夠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憑借這些能力的提高,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再次,校本課程的落地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校本課程的實施需要各科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理念轉變,需要他們從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中解放出來,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在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并且具有啟發性。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與其他科目教師進行密切合作和溝通,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在各個學科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連接和銜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
最后,校本課程的實施對于學校的整體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和社會的根本,校本課程的實施能夠推動學校的發展和變革。首先,學校可以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提高師資力量,培養和選拔優秀的教師隊伍。這些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能夠為學校的校本課程提供專業的支持和保障。其次,學校還要積極與社區、企業等外部資源進行合作,為校本課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進學校與社會的對接和融合。最后,學校還要注重校本課程的評估和改進,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升課程的質量和效果。
綜上所述,校本課程是推動教育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校本課程的實施中,學生可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全力支持和配合課程的開展;學校要充分發揮優勢,積極推動校本課程的發展和落地。校本課程的實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6
新課程實施以來,以校為本的理念深入每個校長和教師的心田,校本研修、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課程、校本開發等字眼時常見諸報端,應該說,這是新課程的貢獻之一。我深深感受到,以校為本的理念是對學校、對教師、對同學作為教育主體的尊重,是對學校特色、對教師權利、對同學個性的尊重。
一提到校本開發,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開發某種校本課程。其實,校本開發是指一整套以校為本的課程開發理念、戰略和技術。即使是像語文、數學等國家課程,也需要學校進行校本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也是一門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中小學在實施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具有校本開發的理念、戰略和技術。其次,校本開發具有不同的層次,我認為至少具有三個層次:一是基于課程研制的校本開發,二是基于課程管理的校本開發,三是基于課程實施的校本開發。第一個層次需要學校管理者具有課程領導能力,第二個層次要求學校具有課程制度建設能力,第三個層次則對教師提出了課程意識的要求。相比較于其他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最能夠體現校本開發功能,也是最需要依賴校本開發的課程,從而對學校管理者、學校組織和教師提出了以上三個方面的要求。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所以成為新課程實施難點之一的重要原因。
校本開發,作為一整套課程開發的理念、戰略和技術,不能僅僅指向某種開發的結果,即不能僅僅想到要開發出某一具體的課程門類或課程形態,我認為要從課程的內在要素和其整體關系的角度來構設。具體來說,校本開發必需從如下課程要素入手來展開。
第一,課程理解的確立與課程目標的開發。要有效地進行課程的校本開發,首先必需明白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以和同學為什么必需要經歷這門課程的學習,即形成課程理解。我以為這是提升學校的課程建設能力和提高教師課程意識的起點。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國家課程的實施,教師必需能夠明確回答這些課程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同學為什么必需要學習這門課程以和同學學習這門課程究竟要獲得什么等有關課程理解的問題。假如教師不能形成正確的課程理解,他的課程實施往往就缺乏明確的方向。
課程理解一旦形成,就要進入目標設定階段,即通過同學研究,結合學校實際,將國家規定的“普遍取向”的課程目標具體化。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也就是課程目標的校本化,是對課程目標的“二度開發”。課程目標的開發不只學校需要進行,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當前,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校需要明確課程實施的具體目標,需要分學段、分年級、分專題地研制學校層面的課程目標,把“普遍取向”的課程目標變成“行為取向”、“表示取向”和“生成取向”的課程目標。需要明確同學所要獲得的在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其達成的程度。
第二,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嚴格意義上的課程必定擁有特定的課程內容,沒有課程內容的課程是不存在的。課程內容開發的核心工作是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對于國家課程而言,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由課程專家經過科學研究的過程完成了內容選擇和組織的基本工作,但這一工作是針對全體同學的一般狀況來完成的,且以靜態的形式來出現,它往往表示在具有綱領性的課程規范和具有可替換性的教材之中。對學校和教師而言,課程實施過程還需要進行動態的內容選擇和組織,即對預設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拓展、延伸、補充、替換、修正等加工工作。這些工作可以看作是學校對國家課程進行內容開發的過程。而對諸如綜合實踐活動等開放性課程而言,學校和教師所要做的工作則遠遠不止于此,還需要將同學納入內容的選擇、確定和組織之中。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角度來看,還要進行活動主題的提出、選擇和確定,活動主題內容的分解與描述。
第三,設計學習活動方式。只有學習活動方式的參與,課程開發才干由靜態的設計真正走向動態的實施。學習活動方式和其活動程序、基本規范和方法論的設計,實際上是除課程理解和目標設計之外的又一重要環節。學習方式的經歷過程,是同學發展最真實的過程,也是體現課程價值的過程。任何一門課程的實施,都需要學校和教師進行學習方式的開發。學習方式的開發,不只僅是一個優秀教案的過程,更不是僅僅指備課或寫教學設計。我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習活動方式的程序、方法規范和過程價值的落實上,要保證讓同學完整地經歷學習活動的過程。學習方式的設計并不要求一節課、一個活動主題在實施過程中教學方法或活動方式越多越好,學習方式的設計要克服這一誤區。
第四,課程資源的開發。這是人們在課程開發上最容易考慮到的一點。其實這一工作是課程開發的一個方面。課程資源開發,主要目的是為課程的實施、同學的學習活動提供支持條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說,課程資源的開發一方面是由同學來完成的,即同學自主地搜集、整理與分析資料、素材。另一方面是由學校和指導教師來完成的。對每一個具體的活動主題來說,指導教師需要為同學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方法引導、程序性知識的指導,學校應有意識地組織相關的環境資源。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7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著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我認真拜讀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__,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課改的浪潮所淹沒。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于接受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愿、最高的榮譽。作為一名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說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語文、數學、科學、美術課、音樂等整合進校本課程,圍繞影視文化、禮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教學目標,有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寫話,品析優美的__,有的課堂讓學生想象繪畫,有的課堂讓學生歌唱,欣賞名曲。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于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長進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獲也有不足。影視和禮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并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臺階。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 篇《標準》特別提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要在數學老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使身心獲得健康發展,數學活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理解。
1、 數學活動是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數學過程就是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的活動。簡單地說,數學活動要有數學思考的含量。數學活動不是一般的活動,而是讓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數學化是指學習者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得出有關數學結論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現實就是指他們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當兒童通過模仿學會記數時,當他們把兩組具體對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規律時,實質上就是數學化的
過程。
2、數學活動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與教材及教師產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了情感態度和思維品質。
每位數學教師都必須深刻認識到,是學生在學數學,學生應當成為主動探索知識的“建構者”,決不只是模仿者。
無論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要在學生那里體現,不懂得學生能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不考慮學生作為主體的教,不會有好的效果。實際上,教師的教總要在學生那里得到體現與落實,是學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運用知識。離開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教師講得再好也會經常出現“教師講完了,學生仍不會”的現象,這正好從一個側面說明在學校學習的情況下,教學對于指導學生建構數學知識應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教師教學工作的目的應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 篇最近幾天,學校進行了校本培訓。全體老師認真學習了由省教育廳教研室出臺的教育教學管理指導意見——《浙江省義務教育教學管理指南》。
《指南》就學校課程管理、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師專業發展管理等三個方面,提出了三十六條指導性意見。在“課程管理”章節中,特別提出了“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讓每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能較好掌握兩項健身鍛煉的體育技能與一項藝術技能”等要求。在“教學常規管理”章節中,則強調關注教師備課的規范性、有效性、研究性和創新性。在“教師專業發展管理”章節中則指出“學校教研組、備課組和年級組等教師研修組織,要在履行管理職能的同時,突出研修功能,建立教育教學問題的發生與解決機智,構建對話、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
在具體的討論中,我組教師們針對在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分別闡述了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所產生的困惑。在熱烈的討論中,老師尤其對“優質的劣生”這個問題感到最為困惑。何謂“優質的劣生”呢,就是經常聽到老師們說,這個學生智力不差,可是就不愿意做作業,上課愛做小動作,不認真,導致學習成績比較差;也聽到老師說,這個學生成績不怎么樣,但是勞動很積極;也有的說,成績比較好,但是不愛勞動,或者不愿意和同學交流等許多問題。在這些學生的身上我們都能找到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我們也肯定能找到不少優點,在現在的教育情況下,我們該如何掌握呢?《指南》就給了我們具體的方向。如在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通過學習《指南》,我們一線的教師更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明確了提升學校的科學管理和科學與人的前進方向。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8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延續和補充,是學校及教師根據學生需求,發揮地方資源優勢,自行設計和研究、量身定做的個性化課程;是開發本校師生潛能、發展師生個性的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課程;是一種提升學校品位的新型課程。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1、打破了校本課程的神秘感。影響校本課程實施的因素是眾多的,這些因素,既有促進方面的,也有阻礙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校本課程本身的因素;學校內部因素;學校外部因素。以前對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當學校現有的利于校本開發的資源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沖突時,作為開發者我們該怎么辦,側重于哪方面比較合適?準備在講座完后交流環節提出來,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課程開發并不具有局限性,沒有條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說的一樣,只要那位老師興趣愛好,他的興趣愛好就可以開設一門校本課程。以前我一直錯誤地把校本課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認為一所學校都要圍繞某個主題去開發。所以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鉆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
2、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知識、技術、能力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職業道德水準,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要充分認識校本課程對于學生個人發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認識基礎教育階段各科教學的水平對于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重要性,充分認識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要以強烈的責任心愛生、敬業、為人師表。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合作的良好氛圍。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建有利條件。其次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課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對長期以來習慣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維護教材的權威性的中小學教師而言,是一種思想觀念層面上的革命。這要求教師不能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必須轉變角色意識,從教材的使用者轉為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轉變教學方式,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必須轉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方法,面向課程改革。開展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使教師們對課程價值的認識,由關注知識向關注人的發展轉變;對課程功能的認識,由給出結論向引出活動轉變;對課程資源的探討,要求老師們告別僅僅依*教科書教學的歷史,充分利用和廣泛開發新的課程資源。第四要提高素養形成研究意識: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鉆研教育理論,積累課程資源,挖掘自身潛能,努力學會并運用教科研方法,培養探究意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做個有心人。通過對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教科研水平,開設滿足學生需要、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素養、培養完滿人格的課程,使每個學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師都幸福。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9
12月24日,在教研室張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一行40多人參觀了臨沂李官小學和臨沂北城小學,通過參觀學習,感受很大,收獲頗豐。
一、觀而學
(一)“菊文化特色”的臨沂李官小學
1、以菊文化為載體,全力打造“文化名校、文明強校”。
李官小學自20xx年開展菊花種植以來,依托多年來的菊花養植和對菊花文化的逐步理解,形成了學校獨具特色的菊文化,并開發了《菊花》、《菊韻飄香》、《菊香滿園》、《閱讀在左寫作在右》等系列校本教材。學生不但學習菊花精神,而且還畫菊花、栽培菊花,把菊文化深深的滲透到學生的心里;教師也是一樣。就這樣形成了肯勞動、愛學習、講禮儀的學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會工作、特別講奉獻、善于打硬仗的教師精神,學校文化展室是最好的證明。李官小學的學校文化展室、教師展室、學生展室都各具特色,令人震撼,讓人羨慕不已。
2、同讀書,共成長,師生大閱讀,共享經典大教育。
李官小學文化氛圍非常濃厚,在校園的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警言名句、國學經典等,為師生充分營造讀書學習的濃厚氛圍。學校倡導師生“隨時讀”與“定時讀”相結合,“規定讀與自由讀相結合”,“階段展示和集中展示”相結合。“自由閱讀大廳”“圖書漂流站”“班級讀書角”“校園讀書節”,讓每位師生在吟詩作畫中,親近經典;讓每位師生在誦讀經典中,享受人生。
3、搭建“社團”平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李官小學結合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成立了“十個活動社團”、“兩個常年訓練隊”和“一個綜合藝術團”,給學生提供了發展藝術特長的平臺,特別是該校的“花棍隊”,非常有特色,很有實效。
(二)“弘揚個性化“的臨沂北城小學
1、以“騰飛杯”為載體,深化師生綜合素養提升。
北城小學自20xx年以來就舉行“騰飛杯”教師展示大賽,有課堂教學、說課、教材內容考試、書法等。自今年開始,舉行首屆學生的“騰飛杯”展示大賽,并將持續下去。通過這一載體,讓師生有充分展示的平臺,同時促進他們的成長和提高。
2、以“少年宮”為平臺,推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
北城小學的少年宮具有一定的規模,功能室齊備,設施齊全,各種活動開展如火如荼,對學生的特長發揮,個性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學生撐起了一片多彩的天地。
二、學而思
通過參觀李官小學和北城小學的校園文化、功能室建設及檔案建設,讓我深有感觸。
反思一:學校的特色
學校的特色其實就是學校的文化,就是一種積淀,一種認可,一種傳承。一所學校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學校就會沒有長遠的發展,更不會成為名校,但是學校的特色怎樣創建?是憑空想一個,編造一個,還是靜心思考一下呢?我認為,一所學校想有特色,想有長遠的發展,就必須立足學校的實際,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展為根本。正如李官小學,他們學校的特色就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師生的需求,以菊文化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提升教師自我發展的素質。
反思二:學校的主宰
學校的主人是誰?是學生?是教師?我認為,學生和教師都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生,更離不開教師,只有學生和教師發展了,學校才會有大的發展。所以學校一定要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為他們搭建平臺,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條件,讓他們快速的成長發展,成為學校的真正的主人。
1、教師的發展
對于教師的發展,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李官小學和北城小學,他們為教師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又為他們搭建了展示的平臺。如李官小學的教師讀書,學校不但為教師提供免費的書本資料,而且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讓他們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在讀書的同時,收獲成功的自我。北城小學的“騰飛杯”教師展示大賽,就是教師自我展示最好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不但得到了成長,而且收獲了榮譽。
2、學生的發展
在學生發展這方面,李官小學和北城小學也做得非常好,他們為學生的個性特長健康發展提供了最好的平臺。如李官小學的“社團”文化,學生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如果得不到發展,那么就會慢慢消失。而李官小學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根據學生的愛好興趣,組建了學生喜歡的社團,通過社團,學生的特長得到了發展,興趣得到了提高。同時學校及時為他們提供展示的平臺,李官小學的“四大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通過這樣的平臺,學生展示了自我,收獲了自信。而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發展的同時,收獲更多的是成長的歡樂。北城小學的“少年宮”更是學生特長發展的天地,“騰飛杯”是學生特長展示的舞臺。
這兩所學校,在教師和學生發展上,可謂是各有千秋,但最終都是一個目的——為學生的發展終生奠基。所以,我們在學習他們的同時,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學校,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對于我校,我們準備以“智慧杯”為載體,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因為“智慧教育”是我校的特色,當然我們一切要從自己學校的實際出發,多開展適合本校師生的活動,塑造智慧兒童和智慧教師,點亮智慧,繪出彩人生。
反思三:教研水平的提高
在我看來,教研就是學校的生命,沒有了教研,學校就沒有了活力,一所學校教研搞得好,做得實,學校就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如李官小學的教研,扎實有效,有特色,有生命力。課程資源豐富多彩,社團課程文化大放異彩;常規管理有條不紊,檢查落實具體有效;教師讀書已成習慣,學生讀書成為時尚,師生發展相輔相成;北城小學的教研,就是以科研引領發展,以特色導航未來。校本教材多種多樣,活動、班會、家校和德育;常規管理嚴把“三關”,注重質量調研;教師讀書感悟成冊,自我發展成集;教研活動規范有效,“騰飛杯”成為師生發展的主流。
這兩所學校,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教研馬虎不得,要做就做最好。樸實無華,扎實有效,特色鮮明,是我對教研的追求。我們要多從自己學校的實際,開展適合自己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教研活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宣揚,而在于有效。
總之,參觀了,學習了,思考了,最重要的是實踐了。我們要沿著自己學校的實際,多學習名校的經驗,多思考,多創新,為自己學校的發展,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0
參加這次xx市教導主任課程開發主題培訓之前,我一直在心里想:課程開發,這應該是學校決策層和學校教科室的工作吧?和教導處有什么關系呢?課程開發,到底有什么意義?兩天的培訓,聆聽了三位專家的一系列報告,我了解到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對新課程和校本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例如:我校編寫的省校本教材《我愛越劇》,就是根據地域特點和地方特色開發的,充分利用了學校部分老師擅長越劇演唱的.特長,在學生中普及越劇知識,學唱經典的越劇選段。原來,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新課程對教師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秘,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于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愿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可以說,學校里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能得到培養、鍛煉和提高。
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
由于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并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4、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準備有待進一步加強。
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愿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5、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
課程開發是一個新事物,很多教師對這一新事物缺乏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范、完善、發展的瓶頸。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只要我懷揣一顆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定會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1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薛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教師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的校本課程圓滿結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教師和學生們回憶來時的路,收獲滿滿,滿臉幸福。校本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本領,給學生供給了一個舞臺,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才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我們以后也會不斷地探索和創新,讓校本課程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道特色文化大餐,一場文化的盛宴。
一、工作開展狀況
本期來,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務院根底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關于改善和加強教學教研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全面落實市教育局貫徹新理念,實踐新課程的要求,在處中心學校的具體指導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堅持高效教研的開展戰略,以課程改革和課堂改革為重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關鍵,大力加強校本教研,更新理念,創新機制,標準管理,與時俱進,將我校教學教研工作推向新的平臺,為我校實現"環境一流、師資一流、質量一流的全市示范性城市窗口小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根底。
二、主要成績和經驗
(一)成績
1、教學常規
(1)學校在期初組織全體教師進一步學習了教學常規,在學科教研組中組學習了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新理念,學校根據教學常規,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和學校實際狀況,制定了金沙路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金沙路小學教師教學常規執行狀況檢查評價細那么,并組織學習,教師熟知資料并全面落實。
(2)全期組織檢查評價二次,檢查評價的資料包括方案、備課、作業、上課、培優補差、聽課、上教研課、課題研究和論文總結,檢查評價形式有集中查資料,平時考查,學生座談和問卷調查,走訪家長等,學校根據教學常規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確立學生問卷調查資料。參與檢查評價的有學校行政、教研組長、學生及學生家長;檢查評價結果有述評和定量的打分。整個檢查評價表達了資料的綜合性,形式的多樣性,檢查評價主體的性。學校作出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作了全面深刻的總結,并將結果報到學校存檔。
全體教師均采取研究性備課,備課前深入研讀課標,鉆研教材,了解學情。實驗年級采用摘要式備課,每一天寫好教學日記;其他年級教師均采取一門詳案、其余簡案的方式備課。所有備課均能表達新思想、新理念,教學目標能從"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表述,重難點具體且合理,教法新穎且多樣,積極倡導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后認真撰寫教學后記,進行總結反思,并上升到理論高度。
(3)全體教師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其中聽課校長19節,達1節以上期·本校每一位教師;教導主任40節,達2節以上期·本校每一位教師;教師均在17節以上,達1節以上期·本校每一位教師。同時,全體教師能積極參與評課,評課不搞形式,能提出問題和改善意見。
2、學籍管理
嚴格執行學籍管理規定,有各年級學生根本狀況花名冊,有各年級學籍冊,有年級成績冊,各名冊資料填寫齊全,資料真實。
3、幼兒園工作
(1)學校加強了對附屬幼兒園的管理,制訂了金沙路小學幼兒園工作制度金沙路小學幼兒園工作常規金沙路小學幼兒園園長目標管理評價細那么金沙路小學幼兒園保育員目標管理評價細那么金沙路小學幼兒園輪值制度金沙路小學幼兒園作息時間,組織了落實工作常規檢查評價兩次,并有詳細記載。
(2)幼兒教師工作落實到位,有幼兒花名冊,期初有學期活動方案,每周有周活動方案,每日有日活動安排,并經過教導處審批,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成長,杜絕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家長滿意率高。
(3)按市教育局的要求開展工作,努力改善辦園條件,幼兒活動室、餐廳、寢室、衛生間齊全,活動室寬敞明亮,有貼合要求的幼兒課桌椅,有電視機、VCD、錄音機,有足量的玩具,整個活動室布置富有兒童情趣;餐廳有幼兒餐桌、餐具,清潔衛生;寢室有幼兒專用床、被;衛生間有自來水沖洗。
4、考試考查
(1)按中心學校的要求,認真組織了考試、考查,有安排、有試卷、有成績、有分析、有總結。
(2)認真組織學生參加處聯考,考風端正,聯考評價獲處第一名。
5、校本教研
(1)期初有方案,方案能充分貫徹新課程理念,領會課標精神,結合本校研究課題,具有可行性和指導性。
(2)學科教研機制完善,制訂了教研制度和教研組長目標管理,成立了的校長為首的教學教研領導小組。分語文、數學、綜合和藝體四個教研組,全體教師均參加了一個教研組的研究活動,整個學校構成了"教務處--教研組--教師"的教研網絡。
(3)學校共有教研課題三個,其中數學教研組的教研課題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有生活中應用數學得到處中心校和市教研室的'高度評價并被推薦到長沙市教科所申報立項;語文教研組的教研課題開放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潛力和綜合教研組的教研課題開放式自然教學均具有較高價值。三個課題均有詳細而可行的方案,有圍繞課題開展的學習、分析研究、解決策略,有相關資料。
(4)每位教師有一次本校貫徹新理念的教學研討課,學校平均每周有一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均有1個活動課例,活動中每位教師提一個自我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一個學習體會,提一個改善方案荷花教學教研〈第1期〉作了專題報道。
(5)學校開展了建立學習型教師隊伍活動,活動的中心就是"十個一""四個本"即每一天1小時自學,每一天每周一次群眾學習,每周一篇教育隨筆,每月一次教師論壇,每半期一次心得體會,每期每人一次主講,每期一次考試,每人一萬字筆記,每人訂教育報刊雜志一種以上。"四個本"即政治學習本、業務學習本、教育信息摘抄本、教育隨筆本,群眾學習的資料以"新理念""新課程""新問題""新教材"為主,有相關資料安排記錄,教師個人自學以時事政治、教育教學書報為主,所有學習筆記,有日期、有來源,學校對教師的學習進行了認真、全面的檢查,有詳細記載,有科學評價,同時,教師能學以致用,教學相長,在教學之中學,在學習中教,荷花教學教研〈第1期、第2期〉均作出了專題報道。
(6)全力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新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制定了金沙路小學課程改革實施方案金沙路小學課程改革實驗方案,所有參與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教師全部參與了長沙市或瀏陽市課程改革實驗教師培訓,全部持證上崗,更重要的是,全體實驗教師能徹底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改變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評價方式。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在地十八個教師節前夕,有一位家長專程寫信給學校深表稱贊。在新課程改革實驗年級實施了"成長記錄袋"制度,學校召開了屢次專題會議,同時,實現了課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的體系,努力開發了校本課程,學校制定了學生興趣、需求調查表金沙路小學校本課程研發與實施方案金沙路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金沙路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評價方案金沙路小學校本課程教師執教評價方案校本課程和在學校課程有位置、有認識、有研究、有指南、有隊伍、有過程、有研討、有督查、有資料、有文本、有保障、有重點、有制度、有評價、有總結;透過一學期的探索,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已初見成效。
(7)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比賽和撰寫教研論文屢次獲獎,其中一人次獲得省級獎勵、二人次獲得市級獎勵、六人次獲得縣級獎勵、十四人次獲得處級獎勵。
6、藝體衛工作
(1)音、體、美等課程得到高度重視,教師配備實行專職; (2)實施創新體育鍛煉標準,三年級以上學生達標合格率達92%以上,優秀率達15%以上。
(3)組織了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和球類運動會各1次,組織嚴密,參與面廣,有秩序冊和通報。
(4)參加辦事處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1名。
(5)組織了學生參與面在90%以上的面向社會的素質教育匯報展示活動,組織嚴密,有秩序冊和通報,社會反響好。
(6)結合市創衛工作,認真做好學生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和體檢工作,學生個人衛生習慣良好。在市創衛工作中,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7、學生個性特長
(1)處級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約100人次(詳情見荷花街道中小學生20__年度在處級獲獎狀況登記表) (2)縣級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71人次(詳情見荷花街道中小學教師20__年度在縣、市、省級以上輔導學科競賽狀況登記表) (3)市級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12人次(詳情見荷花街道中小學教師20__年度在縣、市、省級以上輔導學科競賽狀況登記表) (4)省級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1人次(詳情見荷花街道中小學教師20__年度在縣、市、省級以上輔導學科競賽狀況登記表) (5)國家級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2人次(詳情見荷花街道中小學教師20__年度在縣、市、省級以上輔導學科競賽狀況登記表) (二)經驗
1、加強學習,提升教師素質;
2、健全制度,促進工作開展;
3、創設情境,構成工作氣氛;
4、勤于總結,促使不斷提高。
三、存在問題及改善措施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作的實效性不高,如學習的學習習慣沒有根本性的明顯的轉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氣氛不濃,效率不高等。
改善措施是繼續加強學習,更新教師的理念;繼續加強研究,提高各項工作的實效性。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2
手工是一種通過實際動手制作來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教學手段,也是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之一。校本課程手工作為學校課程的組成部分,以其多樣性和開放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通過參與校本課程手工活動,我深刻地意識到它對學生的培養有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校本課程手工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在校本課程手工活動中,我發現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是在老師指導下機械地完成任務,缺乏對思考和創新的培養。而在校本課程手工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興趣進行創作,并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例如,在我們學校的手工課上,學生們利用廢棄的紙箱設計并制作了一個大型迷宮。他們使用自己的創意和想象力,將紙箱剪裁、粘貼并進行裝飾,最終完成了一個令人驚嘆的作品。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的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和開發,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此外,校本課程手工活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手工活動中,學生們通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作品。這要求學生們在分工合作過程中相互協調,互相幫助。例如,在我們學校的手工課上,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制作不同的手工作品。在制作過程中,他們需要相互商討、相互配合,才能最終完成作品。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生們學會了尊重他人的'意見,學會了互相取長補短,最終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此外,校本課程手工活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心和毅力。在手工制作中,學生們需要耐心地完成每一個細節的工作。他們可能需要花費數小時或數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個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僅需要耐心,還需要毅力。例如,在我們學校的手工課上,學生們進行木工制作,需要多次精細地打磨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個過程往往是反復的、耗時的,需要學生們付出持續努力。通過這樣的經歷,學生們不僅學到了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也鍛煉了他們的堅持不懈的精神。
校本課程手工活動也幫助學生們發展他們的審美素養。在手工制作過程中,學生們需要進行選擇和判斷,從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制作手工藝品時,學生們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材料和形狀,以及合適的裝飾方式,來提升作品的美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學會觀察和思考,發展自己的審美意識。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學生們不僅能夠欣賞美的事物,也能夠創造美的事物,并體會到美的樂趣。
總之,校本課程手工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創造和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耐心和毅力等品質。通過參與校本課程手工活動,學生們能夠全面發展,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創造者和實踐者,進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3
聽了汪主任的講座,自己恍然大悟,原來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自己也曾做過多次,只不過是沒有按照這樣嚴格的格式和高質量罷了。但是,自己已經有了這種意識,只是不知道叫這個聽起來覺得很高難的名字。為了使自己和同事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本次的培訓的內容,現將培訓過程中記錄下的極少的內容整理如下:
一、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的行動計劃的目的意義
(一)首先理解什么是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
1、我們所要建設或者說開發的是教師培訓課程。不是學生學的課程,而是用于在職教師提高的培訓課程,不能一般的理解為校本課程。
2、開發的人員:中小學教師、教師進修院校人員和其他培訓者。其中,中小學教師是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的主體。
3、是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完成課程開發。要圍繞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培訓課程開發。
4、我們開發的培訓課程是可以在網絡上運行的。
(二)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的行動計劃的目的
1、探索中小學教師的成長途徑,使教師在培訓課程進程中成長為研究型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的行動計劃的目的。
實際上是用任務驅動法來激發教師研究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們在開發培訓課程的過程中,要對自己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反思,對其中散在的實踐智慧進行總結。
2、挖掘教師中蘊藏的巨大培訓資源,形成分學段,分學科的教師培訓原則課程,實現全員學科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二、校本研修與培訓課程建設的行動計劃的內容與規范
(一)教師培訓課程的基本要求
1、要選好課程內容。講什么,講哪個領域,講什么問題。
依據教育教學需要研究的實際問題確定講什么,越具體越好,越微觀越好,具體到課最好。拓展、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實驗操作、教學設計、教學技能、課標理解與實踐等方面;選擇的課程內容要有價值。細化到每個單元每課的具體問題題目,但要注意不能把給學生講的原封不動的搬出來。要說清:整體地位?大部分人都是怎么上的?存在什么問題?所以,我著重解決什么問題?操作之后獲得哪些效果?還有哪些沒解決的問題?等。總之,選題越細越好。
2、要確定自己的課程名稱。課程題目要平鋪直敘,簡明扼要。
有些課程名稱具有文采飛揚的特點,沒有必要,有的是“淺談......”、“試論”等都不可以;還有的是帶有副標題。如果把正標題去掉,副標題可能會好一些。總之,給大學生講課,沒有文采飛揚的課程,沒有說“淺談......”、“試論”的,更沒有帶有副標題的。另外,經驗體會累的題目也不可以。比較好的題目比如“兒童詩欣賞與創作”、“小學生作文技巧指導 ”等。
3、要明確培訓的對象。
4、明確培訓目標,讓培訓對象學完后能達到培訓目標。
5、明確課程長度。以4學時為基本單位,所以叫微型課。如果4學時講不完,可以4學時為基數。
(二)教師培訓課程的基本框架
1、課程概述(講稿、講座錄像)
講稿主要包括下列內容:概念界定或問題提出(背景、研究狀況等)目的意義、實施策略、實施過程、實施效果或預期效果及尚未解決的問題等。
要注意文體,用課程文體,我們應該怎么做,允許有探討,但是引導大家思考。注意千萬不要念或背講稿。盡量找一個號得環境。注意藝術性。時電子文本和錄像光盤。
2、課例或案例(講座本人或合作者的實施過程錄像及評點等)
3、相關資料(閱讀材料、課件)
4、作業與討論(設計研討題目、作業,組織互動探究,學習效果簡評等)
汪主任在講課過程中,講了很多案例,我想,能養成收集細節的火花和智慧的習慣多么重要,我們往往會在細節中發現更為有價值的案例,為我們的校本研修及培訓課程建設提供了更有研究價值的信息。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 篇一個優秀教師除了具有學習精神、實踐精神之外,還要有反思精神。這種反思能促使教師與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繼續探究的動力。學習、研究、反思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動精神。教師的專業態度、自我發展的意識,也都離不開這種主動精神,這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在網絡研修過程中,我收獲頗多先將網絡研修總結如下:
一、網絡研修讓我轉變了思想
更新了觀念這一段時間學習下來后,看看其他老師的作業、評論、__;看看課程團隊專家的指導意見、建議,我深深感到: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投入很多的精力和熱情,也取得豐碩的成果。正是由于意識到這一點,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渺小,才知道這次機會是多么地珍貴。所以,在以后的隨時研修中,我還會認真的觀看視頻資源、課程文本、拓展資源,努力從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來充實自己。
二、網絡研修讓我開闊了視野
擴展了見識網絡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__和評論,他們的__: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行文優雅俊秀。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所以網絡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著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那些經驗和教訓,對我來說真是彌足珍貴。
三、網絡研修讓我認識了自我
提高了水平網絡研修平臺的課程資源當中的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教學和新方法理念運用上的不足,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這次研修給我的教學思想注入了新的理念,通過專家的視頻講解,豐富的理論指導及鮮活的案例讓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讓我對新課程有進一步認識,新課程改革追求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模式更新我們原有的陳舊教育觀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工作,來更好的培養適應新時代的接班人。
總之,這次的網絡研修活動給了我一個學習和展示的機會,我本人也在這次研修中收獲頗多。在這里,我要感謝小學語文課程團隊的所有老師和其他老師的指導,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指導。這次網絡研修給我帶來了新的學習觀念、學習方式和教學理念,為我今后的教育事業開辟了新環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進理念、思想運用到工作中行動起來。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4
20xx年8月4日——6日,我參加了全縣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暑期培訓,說實話,剛一開始對這次培訓并沒有抱多大的期望,因為這次培訓主要是由一線教師自己來完成的,總覺得起點低,學習效果肯定沒有保證。但是學完之后,才真正發現由一線教師完成的培訓比著由專家來完成的培訓更貼近我們的需要,一線教師才知道我們更需要什么。這次培訓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1、互動評課,評課稿展示。
2、我心目中的高效課堂匯報。
3、報告: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探究。
4、展評集體備課修訂稿。
5、教材通研重、難、疑點解析。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高效課堂匯報、有效課堂探究。
聽了張老師和幾位教研員的報告,我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了反思。我的課堂有效嗎。我的課堂的高效嗎。如果按課程表上課,一個星期只上五節課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嗎。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聽了他們的報告,我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1、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想用好課上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2、通過有效的引導,恰當的提問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育情景,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學習途徑。
3、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培優補差工作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家庭作業拖拉等。二是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四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家庭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并嚴格處理。
再就是由張老師提到的我縣高考中每15個考生中才有一個考上一批本科,即使考上一批本科,他們將來的生活一定幸福嗎。顯然我們的教育絕對不是僅僅教給他們知識,讓他們考上大學。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這次暑期培訓,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緊貼實際,很實在,真正指導了我們新學期的工作,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讓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把教書和育人的關系處理好,盡限度的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激發出來,讓學生愿意學習、學會學習。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15
立冬剛過,小雪正來。我校有幸分享了“如何開設校本課程”的專家經驗,猶如收獲了一縷冬日暖陽。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國家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進一步挖掘利用教育資源,促進學生、教師、學校三者共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我校響應號召,大膽實踐,探索校本課程開發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強化校本課程開設意識
通過培訓,我們認識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和多樣化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力,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充分、更主動地發展。它改變了教師作為既定課程執行者的角色,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擁有更多自主、創新的權利,為專業成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二、整合資源,結合學校的特色建設
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整合了各科教育教學資源,開展了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在我們看來,校本課程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適應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師為主,充分利用所在學校的課程資源所開發的校本課程《走進名人世界》。
(一)我校在學校大門墻壁上創設了與學生名人教育課程相匹配的.多位名人畫像及內容的文化墻。在教學樓的一層開辟了名人、偉人教育專區,以及每周每班的名人名言集。
(二)學校利用假期組織領導和語文教師收集、整理、編寫名人教育校本課程。另外,本學期名人教育進課堂,讓學生有書看,教師有書上,并將其列入學校的考核當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使學生學有所長。
(三)開學前,本校編寫了《行為習慣養成手冊》校本課程,制定了實施方案,并納入考核之中。
1、要求各班認真識記相應年級的學習內容。在十月底,所有班級參加知識考核,并進行一條龍排隊。
2、要求學生人人制定自己的小目標,以班公示,每個學期末要通過生評、師評、家長評,對學生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落實。從而,讓學生在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三、校本課程開設的展望
通過培訓,我們了解到校本課程的開設要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更要與國家課程互補。任何課程在學校教育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校本課程取得一定成效后,要不斷完善、充實、提高,使之持續生長,形成特色課程,一路走下去。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心得體會01-23
校本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4-24
校本課程學習心得體會06-28
校本課程建構培訓心得體會06-09
學習校本課程心得01-02
選修校本課程總結11-11
實施校本課程的調研報告02-24
校本課程工作計劃03-10
小學《校本課程》培訓心得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