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牛天賜傳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天賜傳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天賜傳讀后感1
我們的英雄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老絕戶牛老夫婦收養了他,故而取名“天官賜福”——牛天賜。在老舍的筆下,天賜的頭二十年充滿著迷惘和轉折,從衣食無憂到家破人亡,從無憂無慮的想象者變成一個飽經滄桑的務實者。生活總是如此,給你希望,讓你失望,又不讓你絕望,最后嘗盡人生百味,回過頭來發現這一生無悔走一遭。
書中提到過牛天賜多次的人生轉折:被拋棄,被收養是命運的轉折;教書的趙先生的出現是文學思想的轉折;爸媽的死是人生態度的轉折;王先生是新生活的轉折。這些轉折點構成了他一生的起起伏伏,同時伴隨著個人的迷惘與無措,但他依然會堅韌地前行,只因他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讀完本書,我想到了自己,自己的學生時代同樣轉折過,迷惘過,高中時期的文理科選擇,大學時期的擇業和深造的選擇。當時的我們只是茫然地隨大流選科,沒有一個專業人士給我們指導、釋疑,絕大多數學生都聽說理科比較好找工作,都要選理科,聽誰說的卻無從查證。終于熱愛語文和英語的我也決絕地選擇了理科,然后沉溺在化學和物理的海洋中,找不到彼岸。是大三考研,還是大四擇業,這個選擇意義更加重大,沒有人給你說考研的優勢和目的,就只是給你說:“要考研!要考研!要考研!”大四的擇業指導就更無從談起了,不考研的話,誰管你擇業不擇業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呀。
現在談起這些,不是為了攤責任、找理由、說后悔,只是要反思事情如何做才能更好、更合理。現在,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時常會思考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而不讓學生重蹈自己的覆轍。
初中生有自己的想法,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同樣不可或缺,一味地放任自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自由是自由了,也很民主,只是最終孩子們可能真的成為社會上的“自由人”了。
我們人生的頭二十年大多與牛天賜雷同,有轉折,有迷惘,有麻木,但我們依然要把握住機會,守住我們的初心,找準方向,展現出我們的人生價值,這樣才不枉此生。
牛天賜傳讀后感2
合上書時,窗外正好下著綿綿細雨,好似有什么哽咽在喉,生活一如沒有盡頭的列車吼叫著穿過……
都說二十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青蔥歲月里的驚濤駭浪,還帶著些許甜蜜和感傷,我試圖說的來龍去脈,卻在一番掙扎后發現,當一切都過于清晰詳盡,反而不知從何說起。
挪威的森林?好似早就在我方案的讀書列表中;最近偶然聽別人提起,才恍然翻開這本創造日本暢銷書歷史記錄的書籍。我想,讀罷此書,以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很難理解上個世紀日本開放的社會,我也是讀了第二遍才稍有體會。
那些舒雅的文字之后,涌動著那個年代特有的傷感與抒情,正如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感動所有讀者一樣,村上說出那些我們一直想說的那些純真年代的愛的物語。書里不斷出現一句話“死并不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局部永存〞,就如同木月的死,直子的死;在村上平緩的文字下,總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死亡的陰霾,可能對于現在的我們很難體會到死亡的存在,可是剛好讀完此書的當日,一好友來信說,其父腦溢血故去;那一刻,我豁然想起這本書,突然體會到死亡的真實存在。
十七歲,是木月離開的時間,直子近乎逃避般的不想成認十七歲的離去,可是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是,永遠有人十七歲。
我是永遠都無法理解直子的,這個精致卻病態的女孩,或許她因木月的死而沉浸在一個幻滅世界無法自拔,渡邊的'愛卻浸滿她的一顰一笑,然而就在渡邊彷徨時,直子自殺。這樣混亂的局面被村上用一個又一個畫面組合起來......我偏愛綠子,偏愛她的樂觀陽光,偏愛她的快樂,偏愛她的敢愛敢恨。如果說直子是雨中安靜的百合,那么綠子就是陽光下的葵花,宛如紅與黑,經典的搭配卻又比照鮮明。于是,直子死了,活著的渡邊親手將他的摯愛直子送進了墳墓,送到了木月的身邊。生活好似戲劇,到底如花美眷,終不過似水流年。
就這樣,《挪威的森林》帶著對愛,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從我的生命中來來去去,仔細想來,木月死前最后見到的人是渡邊,他把直子交給渡邊,而直子死前最后見到的人是玲子,她把渡邊交給玲子……死于生,完美的交接與契合。
有人說《挪威的森林》是不敢讓人看第二遍的書,它會給人們帶來觸痛感,這種痛一如離開母腹的嬰兒一般,帶著對前面未知處的迷茫,正如直子叮囑渡邊“我希望你永遠記得我,記得我這個人〞。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牛天賜傳讀后感3
很多人大約都有過這種體驗,糾結于要用社會的標準還是按照內心的意愿來生活,當我們選擇用社會標準時,我們會狂叫著“這個生活不是我想要〞,但當我們選擇內心的意愿時,我們又在考慮社會是否接納我們。
——這正是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要討論的主題。
木月自殺時是十七歲,當渡邊過二十歲生日時,竟無比地羨慕木月可以永遠地活在十七歲。可現在的我,無比地思念我的十七歲。
十七歲的那年,因為一首?雨巷?,我喜歡在下過雨的早晨撐一把藍色的傘走在通往十中那條落滿梧桐葉的小路上。
十七歲的那年,因為一首?掌心?,我喜歡在夜里的十一點,冒著被蚊子咬出小紅包的風險,在輕輕地聽另一端一個清澈的男孩子輕輕地哼唱歌曲。
十七歲的那年,在我的生命的歷程里不平靜,我時常思念起那時在學生街見到落到古厝上的陽光,直直地打落下來,紅色的泥墻里淡淡地喚發處處的生機。那時,我黯然地想,我再也見不到這樣的陽光了。從那以后,不見了那束光。
今天當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日本的六十年代是多么的相像,價值觀的多元化,通貨膨脹在不斷地上升,我們青年的一代期待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社會的巨流前感到恐懼、迷茫、無助。
于是,我們麻痹自己,迷失自己。但,終有一回,我們得面對我們的心。
我們的生活中有像永澤那樣優秀的男人,活在“體內的渴望〞下,堅持不懈去酒吧里喝酒,泡女孩子,去旅館里過夜。戀人對于他,是可有可無,可以隨時放棄。他放棄了內心與人真正地交流,做一個紳士(不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是做應該做的事),不要同情自己,用學業與事業的卓越地描繪人生。在強大的'外表下,只有一顆對自己殘忍的脆弱的心。他如愿地做自己想要的工作,至于感情生活,村上春樹沒有說。
綠子,一個勤勞、叛逆、率真,人間煙火味濃厚的姑娘。她的出現伴隨焦慮,她像一個老太婆一樣絮叨著生活的不平之事。這個姑娘遇到難題,只想先把這事解決了再說。她愛著渡邊,慎重于考慮和前男友分手,也慎重地讓渡邊考慮她的愛意。她是把渡邊帶入現實生活的人,與她在一起,渡邊發現不寂寞和孤單,也是渡邊活下去的支撐之一[綠子,不完美,甚至有點粗俗,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牛天賜傳讀后感4
最近我讀了一本老舍先生的書,書的名字叫《牛天賜傳》。讀完后不盡使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味起牛天賜非凡的前半生。
牛天賜身世不詳,出生剛滿月便被丟棄,這便成了他一生的福禍之源。如果不是賣花生的老頭兒發現了他,他的故事至今還能否能被眾所周知呢,我們便無從設想了。這正所謂是足月被棄第一難,幸而被拾又一福。
老漢起初也曾想自己收養這個棄嬰,可自己的境遇實在太差,正在躊躇眼前的“小鋪蓋卷兒”該怎么辦,突然想起了附近的有錢人牛老者和牛老太太家。他們有足夠的錢去撫養這個孩子,孩子跟了他們肯定錯不了,老漢于是拎起花生筐,抱著那個棄嬰前去牛宅。也許上天垂憐我們的小不點,一向的心腸頗硬又在家主事兒牛老太太,在聽完賣花生老漢的來意后,居然答應收養天賜,當然我們的小不點關鍵時點的啼哭也幫了自己一把,牛老太太答應收養天賜。正是:生命無主第二難,又遇富家子弟福。
牛老者為嬰兒取名牛天賜,并為天賜請來了奶媽,這樣,天賜在食物上便能得到足夠的'滿足。但命運永遠不盡如人意,天賜天生是個的羅圈腿兒,為了讓他的腿能直流一點,可憐小天賜生生被綁了一個月的腿兒。可謂:食有保證第三福,外形不美又一難。
天賜漸漸長大了,牛老者為他請了很多的老師,但還是聽從新派的牛老太太的建議上了新式學堂,可是好景不長,調皮的天賜在一次學校的運動中惹怒了老師被開除了。天賜高興自己不用再上學了,可媽媽卻因受不了天賜被開除的打擊,急火攻心因病而逝。正可謂:教育優良為一福,開除學籍母逝悲。
后來天賜沒有再上學,牛老者為他請了很多家庭教師,在家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在戰亂的年代,城頭變幻大王旗,牛老者的部分生意毀于戰火。可謂:生活無憂清閑在,父親生病家無主。天賜的苦難并未結束,后來爸爸的生意全被戰火焚燒殆盡。牛老者一氣之下病故。天賜只好與家中的仆人四虎子一起賣水果維持生計。家中房子也被占,只能租了一間小屋與虎爺一起住,生活清苦。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后來在他們萬般困苦的時候,遇到了曾經的家教老師王先生,現時,王先生發達了,因感念牛老者生前對他有資助之恩,始終苦苦尋找天賜,借此報答牛老者,王先生幫忙裝修了四虎子的水果鋪擴大生意并資助天賜去北平上大學。可謂:父親又逝第六難,房子遭抄第七難;只得賣果為生計,終遇恩師歸學堂。
正是這些曲曲折折,構造了牛天賜起伏跌宕的前半生。
【牛天賜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人生感悟03-09
天賜電影廣告語、宣傳語01-11
最牛的簽名11-02
超牛的說說01-13
勤奮的牛作文12-18
名人傳讀后感名人傳讀書心得03-22
牛的歇后語10-17
世界最牛對聯12-09
最牛班級口號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