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通用12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感悟,想法都記錄下來。那么問題來了,你會寫感悟的文章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1
教師的生活平淡而又規律,心中點滴的滿足便成為幸福的源泉。我們重視點滴的積累,我們積累分毫的快樂,在心靈的儲錢罐里快樂越來越多,幸福的感覺也越來越容易被自己品味到了。生活就是這樣,我們不會經歷宦海的沉浮,我們不會經歷商海的波瀾,只有書門的平靜……于是這種平靜滋養了我們的幸福,我們用自己的智力報答著社會給我們營造的這片“平靜”。
教師的幸福比普通人的幸福更簡單。因為我們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高超的教育能力”和“審美的素養”,所以我們要報答社會對我們的培養,為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盛,我們要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教師,實現社會大框架基底建立的宏偉任務的.一群人,表面上沒有波瀾壯觀,激情磅礴的生活節奏,表面上享受社會庇護和“優質”待遇的人,表面上怡然自得、悠閑自在的人——他們幸福感的得到并不是去靠修改幸福的概念得到的,而是給予社會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的支持后才得到的。
幸福是心理的感受,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心理感受是建立在對周圍人的“物質擁有”的比較基礎上和“精神擁有”的比較基礎上的。而當前,特別是廣大基層教師的這種通過“擁有”比較而來得的幸福感,幾乎沒有,因為他們連外出打工的人都比不起!我們有的幸福感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自我安慰而已。要得到“錢學森之問”的答案,先就要讓廣大教師切切實實的感到幸福。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2
新的形式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教師來說應具備全面的素質教育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
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于創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另外,教師還應具備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態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3
經過學校的師德師風培訓,本人對師德有了理深的認識。下面談出自己的體會:
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我們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作為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雖然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工作中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自己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愛學生,盡量不批評、訓斥、否定學生,多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對學生一視同仁,不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更新觀念、努力創新。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場所。讓學生去學習、去實踐。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學生怎樣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做好典范,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我要經常處于學習狀態,不讓自己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教師的高尚不在于他培養了多少科學家、藝術家,而在于他的細微之處,以高尚的師德影響人,培育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本人將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嚴格要求自身,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4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么“不忘初心”在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的身上,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呢?我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黨員教師,該如何不忘初心?下面談談自己對“不忘初心”的理解和認識。
一、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職業的敬畏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時刻擁有一顆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既是一種人生態度,又是一種生活信念,心懷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教師是文明的傳承者,一頭挑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一頭挑著學生和家庭的幸福,職業雖然清貧,但使命崇高;工作雖然平凡,但意義重大。如果沒有源自內心的熱愛和堅守,只簡單地把教師看成謀生的飯碗,職業倦怠就會如影隨形,敬畏之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們要心懷敬畏,視職業為事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用新時代教育理念引領自己的教育旅程,鍛造自己的教育意志,見證自己的成長。
二、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事業的追求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事業的追求之心,要追求高遠境界。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高遠的治學境界。我們要能靜下心來思考,埋下頭去做事,孜孜以求,奮發有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既要以過硬的水平給予學生分數,改變學生和家庭的命運;又要以深刻的思想重建學生生命,助力學生感悟生活的真諦;更要以高尚人格影響學生一生,引領學生站在人類道德的高坡上。我們要矢志不渝、日益精進去做細學問、做深學問、做大學問,為學生成才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三、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
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擁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愛是崇高偉大的,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作為教師,要把我們的愛體現在平凡的工作中,體現在學生點滴的進步中。愛是體貼入微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次安慰的撫摸等等,都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來自家人般的濃濃親情,真切感受到來自家庭般的暖暖愛意。愛是具體實在的。愛學生,不是一句空話。她應該落實在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實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多關注情感,多表揚鼓勵,多積極暗示,多看亮點與進步,讓學生有自我體驗、自我痊愈的時空。
四、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應該擁有對浮華的'淡泊之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擁有對浮華的淡泊之心。要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是教師的為師立德之本。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抵御外界的紛擾,才能堅守平凡的崗位,才能甘之如飴地潛心工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教有所進、事有所成、業有所立。要理性超脫。理性是一種智慧,超脫是一種能力。“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對名利的理性超脫,我們才能真正去追求職業的幸福,實現人生的價值。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各種文化交互融合、各種觀念相互碰撞,浮躁、功利沖擊著教育這片圣潔的沃土的當下,我們當敬畏事業,因為事業是我們當初的選擇;追逐夢想,因為心若在,夢就在;淡泊明志,因為淡泊寧靜,才能安心定神,遠離浮華與騷動,追求沒有功利而平等,崇尚回歸自然而傳統的根的教育,演繹一段好老師意義上的教育人生。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5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孩子們生活中的添加劑,是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墊腳石,是孩子們成長、進步的階梯!通過師德師風學習,我清晰的認識到做一名教師容易,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卻是難上加難。對于一名畢業4年的的新老師來說,一切才剛剛步入正軌,不論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學習,努力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扎實的學識
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如果繼續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那明天的學生必將生活在過去,所以,我們應該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方能給孩子們補給正能量。
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培訓相結合,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水平,認真研讀教材,創新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
二、仁愛之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班上的49名孩子都是班集體里的一員,他們都是最燦爛的花朵,因為老師喜歡他們,孩子們們才變得更加可愛,而不是因為他們可愛老師才喜歡。班級是老師和孩子們共同的家,只有在雙方的努力之下,營造舒適寬松的環境,師生才能輕松愉快的度過每一天。在村小,我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恒心對待孩子們,尤其是在特殊兒童、學困生等特殊群體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內心的自豪感、滿足感倍增。
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年級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所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定得慎重考慮,三思而后行。通過努力讓自己成為德才兼備的`奮進者。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理應提前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工作中,理應具備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政治意識。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部分理應服從整體,從大局考慮,用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嚴格要求自己。
四、要有理想信念
作為一名人民的教師,應該積極向上,努力要求自己接受新思想,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對自己的未來做更理性的規劃,理想高于現實,世上無難事,要肯攀登。有了理想中的信念,就像在黑夜中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船望見了指明燈。有了方向和奮斗目標,未來,將會充滿希望。
五、嚴于律己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視野,既來之則安之,用良心培育祖國的花朵,在教學中孜孜不倦,在生活中樂此不彼,在精神上,給予心靈的慰藉。孩子們因性格差異和年齡特點或多或少給我們平時的教學生活帶來困擾,但只要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用心領悟,所有的不愉快都會迎刃而解。
網絡傳播力量比較大,要嚴格管理好家長微信群,若發現不當言論、傳言等惡劣信息的傳播,應及時遏制。避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教師,是一份神圣的職業,可又有多少人們能夠體會教師背后所付出的心酸呢?特殊群體的背后隱藏著孩子們對愛的渴望,給心靈找到一個棲息的地方。
今后,不論在教學中還是在生活上,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應該繼續努力,揚帆遠航!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6
一、熱愛教育事業。
每一位教師首先都應做到愛國守法,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才能“樂于奉獻”。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計報酬的付出的。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
二、為人師表。
小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我們的'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們產生影響,甚至影響一生。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為人師表。
三、要關愛學生。
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待那些學困生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言行過激,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大力表揚,培養學生健康人格,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對待生活上有困的學生,我們要及時伸出援助的雙手鼎力支持。當孩子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要有犧牲自我也要保護好孩子們的精神,總之我們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關愛每一位學生。關愛學生是我們的天職。
四、終身學習。
新時代新理念,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要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參加進修學校和國家安排的各項培訓活動,在學習中虛心向年輕教師請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和業務能力。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7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而師德的核心是“師愛”,即“師愛為魂”,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無私的關愛、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我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組織全校教師開展道德講堂,并進行了師德承諾、師德創優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了我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樹立了良好的教師群體師德形象。下面我就開展“道德講堂”活動談幾點體會:
一、師愛為魂,關愛無限。
師德中,重要的是必須有愛心。“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1、春風化雨,關愛無限。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人類的基本情感,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愛是架構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愛滿天下,愛生如子”。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愛可以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
2、愛是責任,愛是敬業。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是高尚師德直觀的體現。愛心使我們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使我們樂意做出奉獻。愛心使我們時時為學生著想,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關心他們的一切,關心他們的成人、成才、成就未來;愛心使我們在工作中,始終熱情洋溢、細致入微!
二、學高為師,終身學習。
1、終身學習,更新知識。“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時刻激勵著我們。是的,教師職業要成為個人永久職業,必須永遠保持“學高”這一范疇。“不斷學習”“終身教育”成為優秀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所以作為教師就要不斷地學習,甚至終身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專業性的教師。正如我們的先哲孔子所說“學不厭,教不倦。”這也是新《規范》中對教師提出的一個較高標準,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教師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正是取決與此。”
2、潛心鉆研,勇于創新。科學不斷進步,知識不斷更新,為適應時代及教學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自我,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不斷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能做到與時俱進,精心施教,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德高為范,示范表率。
1、愛國守法,師德高尚。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我有幸于11月3日參加小百戶鎮教師職業道德講座的學習,通過從教師職業道德、禮儀、法制等方面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所肩負的重任,使我深受感動。下面我從自己實際出發,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1、通過學習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很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2、通過學習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孔子說的:“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就是這個道理。
3、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很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4、通過學習使我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這次教師職業道德講堂讓我受益匪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個歷程碑。
總之,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個人以為,現在的老師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其中在業務素質上,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師德師風應注入新內涵。教育事業是一曲愛心贊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對學生的教育往往不會如此順利,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智力還未開發,就像是一塊尚未進行雕磨的玉。老師作為學生思想上重要的啟蒙人,如果用愛心去關心他們,用愛心去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逐漸脫落思想的“塵垢“,成為一塊名副其實的美玉。俗話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讓學生心悅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須下番功夫。讓我更加熱愛學生了,更加認識到教育工作是一門藝術,是太陽底下很崇高的職業!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8
20xx年6月3日至6月6日,在教科局領導的統一安排下,我來到了xxx校,進行了為期4天的“xx省教育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講堂’培訓活動”。此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4天,嚴格地說甚至只有3天的學習(首天為報到時間),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卻是收獲多多,受益匪淺,下面就談一談通過本期道德講堂學習后的收獲。
一、通過開班典禮,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明確了道德講堂活動開展的意義。
6月x日早上,在xxx校禮堂里舉行了開班典禮,開班典禮由xxx校蔡志堅老師主持,xx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連立梅處長和省教育廳鄒聯克副廳長在會議上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鄒廳長在講話中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的重要意義,二是要認真抓好培訓活動,確保培訓質量。他在講話中提到:教育就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當今的大部分老師都知道如何讓孩子將水喝下去,但不知道讓孩子喝什么水。他還談到學校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學生在見到老師時都是非常禮貌地叫一聲老師好,而老師多半是對學生的問好熟視無睹,這就是老師的道德素質不夠的問題。開展此次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的目的就是提升教師隊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這是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需要。省文明辦連立梅處長在講話中談到:學校道德講堂就是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來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達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二、通過參觀孔子學堂和參加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聆聽專家的講座介紹,了解我國儒家文化的整體情況。
6月5日早上,我們來自全省各市參加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的199名學員在省團校老師的組織下,來到貴陽孔學堂,參觀了孔學堂欞星門、大成殿、杏壇、孔子雕像、陽明祠、鄉賢祠等,了解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儒家經典文化的發展。參觀過后,非常榮幸地在孔學堂禮堂里參加了由xx省文史研究館和xx省文史研究館及貴陽孔學堂共同主辦的“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聆聽了由貴州文史館長顧久先生“關于弘揚普及國學的幾點思考”和貴州儒學研究會會長張新民先生“儒家視域中的秦漢政治”主題演講,讓我對儒家文化的整體發展情況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三、通過幾堂專家教授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細致的講解,使我對儒家文化的經典理念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讓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禮。
6月x日早上開班典禮過后,省團校的x東教授給我們做了專題講座——道德講堂·禮信篇。李教授在講座中談到:禮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她通過“曾子殺豬”和“商鞅立木取信”兩個故事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在講禮儀時,李教授不僅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一些傳統禮儀,也給我們介紹了外國的傳統禮儀,并與我們進行了互動,從交談、握手、站姿、坐姿等方面教我們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些禮儀,讓我真正明白了在生活中原來還有這么多的禮儀要求,平時的自己真是太大意了。
4號下午,由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在是清華大學教授吳潛濤先生為我們作了一場主題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的講座。他講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有愛國主義的傳統、團結統一的傳統、愛好和平的傳統、自強不息的傳統、人際和諧的傳統、追求崇高的傳統、以德治國的傳統、艱苦奮斗的傳統,因此應該堅決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思潮,要堅決抵制朽思想文化,大力弘揚這些優秀文化傳統。
4號晚上,由國家教育部職業禮儀培訓師、xx省社會教育專家庫專家謝萍教授為我們做了專題講座——道德講堂·仁愛篇。李教授主要講述了孔子的仁愛觀: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她通過一個個能洗滌人們心靈的小故事,講述了儒家核心思想仁愛,她的講座如和風細雨,不知不覺地浸進了我們的心靈。
5號下午是令很多學員激動的時刻,因為這堂講座是由貴州電視臺《開心雜貨鋪》的主演“鐘幺爺”鐘中老師為我們講解,鐘老師的講座主題是“道德講堂·忠孝篇”。鐘老師的講座幽默生動,用一個個經典故事,一個個震撼人心的視頻,并結合自身實際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二字,在他的講座中,會場上的近兩百名學員沒有一個人走神,聽得是那么專心,甚至連做筆記的時間都忘記了。可以說他的講座如春雷,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下午的第二場講座是由貴州師范學院教授,持國家A類司法職業資格證書的余雨陽教授為我們講解“道德講堂·法治篇”。他從法治的角度為我們剖析了道德的重要性,并通過一個個由他親自經辦的學校里邊發生的案子,給我們闡述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他的講座沒有課件、沒有講稿,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們全然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四、講座+討論,讓我們明晰了學校道德講堂開展的方向和措施。
5號晚上,由全國特級教師,省級教育名師,全國少工委委員周曉群老師為我們作了一堂主題為“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途徑與策略”的講座。周老師結合她在貴陽南明區第三實驗小學任校長時的一些具體做法,給我們闡述了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如何實施的具體辦法。她說,要使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落到實處:
一是在校園文化環境布置中實施
二是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滲透
三是在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中實施
四是在指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實施
五是在社區實踐活動中實施
六是要借助本鄉本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址、教育基地等資源實施。
6號早上,省團校的老師將我們班上的學員分為五個討論小組,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校園”展開了分組討論,來自全省各地的老師們都暢所欲言,充分談到了各自地區和學校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的情況,并對此項活動的一些經驗和困惑進行了交流。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讓我們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明晰了學校道德講堂開展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總之,這次培訓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雖然培訓期間從早到晚都在上課,感覺很累,但我覺得比起自己的收獲,累是非常值得的。我會將在此次培訓活動中學到的所有收獲,帶回學校,從自己開始改變,同時帶動老師們改變,從而使我們的學生也得到改變。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9
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太陽底下最榮耀的事業。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人們贊美教師像帶給人類光明的蠟燭,稱贊教師的奉獻精神,蠟燭精神,蠟燭是教師的象征,他給人類帶來知識和光明。蠟燭象征著教師的奉獻精神。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以知識的才干哺育著花朵,以人格的魅力塑造學生,以胸懷大志培育英才。以獻身教育為己任,不慕虛榮,不求名利,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甘為人梯,甘為陪襯。她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本領,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茁壯成長,成為國家之棟梁之材。奉獻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之一。樂于奉獻是教師精神的核心,是為人師表的體現。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是應當看他取得了什么。”高爾基告訴兒子:”給永遠比拿愉快。”也啟示我們:追求奉獻,人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師的職業特點也要求教師具備奉獻精神。在這個社會上,恐怕很少有哪一個職業像教師對學生這樣奉獻的如此干凈利落,心甘情愿,恨不得把自己一生積累的知識,經驗一下子都給學生,而且以學生”青出于藍勝于藍”為滿足,以學生成為各行各業的頂梁柱為驕傲;而且奉獻的不僅是知識,經驗,還有感情,腦髓和心力。總而言之,是生命。
用雙手托起明天太陽”的人民教師,在人民教師的'人生史冊上鐫刻著大大的”奉獻”二字。她們奉獻的豈只是知識,豈只是愛心,豈只是沒白天沒黑夜的工作熱情,豈只是寶貴的時光她們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盡灑汗水無怨無悔,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這種精神頂天立地,支撐起共和國大廈,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放光芒!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10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就是指路燈,當他們遇到困難或者是面臨選擇時,他們都會去向老師咨詢,爭取老師的意見,這樣他們才會心安,由此可見,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為了讓教師發揮他們的優勢,并且使教師具備高尚的美德,教師需要進行師德師風學習,當然,我也一樣,在這次學習中,我得到了很多,下面我將我的心得體會進行說明。
一、心靈關心的無知——比比皆是的傷害
研者,對325名教師和653名學生就教師傷害學生一事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表現,年齡越小,年級越低,學生受到的傷害越大。有的學生被老師罵,有的教師甚至隨意舉手打學生;還有的教師不顧學生的顏面,成心貶損學生的人格,等等。在學生遭受的傷害中,被調查者認為,體罰是外表的,而心罰所受到的傷害那么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
曾經有一位這樣的學生,他的英語成績很差,他自己很想學好,但又不知道怎樣學,有一天上課時,英語老師按順序叫學生站起來答復下列問題,眼看就要輪到他了,他心里很沖動,因為那道題他能做出來,但還是有點緊張,然而,英語升學的失敗和對未來的焦慮。當然,引發無意傷害的根本原因也應歸之于這個學生,歸之于她的無中生有和過度自尊。但是,這并非說老師沒有任何責任,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老師的言行任何時候都應是教育的.一個組成局部,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經心。
二、心靈關心的前提——了解學生的心靈
事實上,許多教師行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造成的我們常說,教學要獲得應有的實效或效果,必須依賴于我們對教育的兩條根本規律的系來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必須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效勞,才會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緊緊地隨時代的脈搏,時時關注重社會的開展和需求。
另一條就是,教育還必須遵循兒童身心開展的規律。即,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都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樣,教育才會成為兒童自身的需要,并為兒童所接受。而這一條主要是從教育與人的關系出發來看的,這就是說,教育還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如果教育脫離了人的身心實際,那么,就很難言人的身心開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關年齡特征的問題,是不能被無視的在這兩條規律中,就教師的有兩點:
第一、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往往是被子政府部門的大政方針所決定的,教師并無權利隨意更改教材的內容,但怎樣把時代精神。教育的方針政策以及教材內容中的標準與要求有效地落實到學生身上,卻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本身的研究了;
第二、教育為社會效勞的最終目標,還是為了促進人本身的身心素質的開展,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幸福而效勞的;同時,社會的要求也只有凝聚為人的個體的一種內在的,永恒不變的身心素質之時,教育的效果才會真正顯露出來,我們才可以說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進人的身心開展,外在教育影響要凝結為人的內在素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同時,符合兒童身心實際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對兒童年齡特征的尊重與了解根底之上的,要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要使教師真正具有一種富有實效的教育行為,教師就必須認真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征,并以此作為教育的起點。
三、心靈關心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與藝術
心靈關心在了解了學生心靈發育的特點之后,還應注意掌握一些具體的的教育方式與藝術,這是教育怎樣更好地防止教育傷害,防止無意傷害,鏟除有意傷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學生心靈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教師的輔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要得體,愛學生,還要會愛學生。愛,不僅僅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愛是奉獻,愛也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而傳達,愛同樣也可以通過不滿意而流露;做為教師,就要體察學生心靈的變化,學會附耳細說,學會正面暗示。
據說韓國有個官員在微服私訪,路過田間時,看到一個農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就大聲問:“你這兩頭牛,哪個更棒?”農夫看著他一言不發,等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去了,農夫才附在官員的耳邊小聲地說:“邊上的那頭牛更好。”官員很奇怪問:“你干嘛用那么小聲地說活?”農夫說到:“牛雖是畜類,但心卻是和人一樣的,如果我大聲說這頭牛好,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
聲音里分辨出我對它們的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秀的牛心里會難過……”試想,一位農夫對待一頭牛尚且如此講究方式。方法,那么,我們做教師的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是更應該加以注意嗎?尤其是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其意義對于學生而言,不是終生的,也是短期內難以忘懷的,無意傷害是無心的結果,但無心之過變有過,歸根到底,還是與教師的素質有關。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他帶個人們無限的潛力,沒有教師,就沒有國家源源不斷的人才,所以,我在這里鄭重的說上一句:“我為我是一名教師而感到自豪。”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11
如果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那么學生就是園中的花草樹。他們像一朵朵鮮花,渴望人們精心呵護;他們像一棵棵小草,期待人們用心澆灌;他們更像一棵棵幼苗,期盼著早日長成參天大樹。“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身為老師們的我們,既要懂得用愛精心呵護,更要學會識別這些花花草草,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才會潤物細無聲,才能保證他們的茁壯成長。
淡淡飄香的梔子花
“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每當這首歌曲回蕩在耳旁,我不禁想到我那群梔子花一樣的學生。梔子花花色潔白,芳香濃郁,惹人愛憐,可總有不知名討厭的小蟲兒圍繞在側,稍不留神,便花黃容消,令人遺憾。在我看來,此花正如我們的學生,需要精心培育,才能容色嬌美,瞧,我們班這一群嬌滴滴的梔子花學生啊——
高三藝體部上學期很多學生會選擇外出專業培訓,等他們歷經藝考的磨礪返回學校學習文化課的時候,正好趕在全市一模統考之前。作為老師很想借此機會讓學生檢驗一下自己的文化課水平,但是會有很多學生拒絕參加一模考試。理由很簡單,他們沒信心面對自己的成績,擔心考砸了,還有一部分學生貪戀外面寬松的環境,不想回校過有約束性的校園生活。
我決定要找幾位嬌滴滴的梔子花同學談談,了解一下孩子的內心思想。
我給其中一位同學在微信上留言說:藝考結束了嗎?感覺怎么樣啊?孩子幾乎是秒回道:老師,考的還行吧,就還剩最后一個學校了。
我說考完就好,你們肯定成長了很多。老師已經很想念你們了,什么時候考完了來學校找老師聊聊吧。
學生回:好,老師我們也想你了,過幾天見。
過了大約一周,幾個孩子果真相約來到了學校。他們先興高采烈地講了各自在藝考過程中的經歷,說實話,他們確實成長了很多,比半年前進步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明晰了不少,為人處世也平和了一些。在聊到藝考發證概率的時候,我順便說了一下,還有一周我們就要一模考試了,老師建議你們一定要回來參加一下,因為這個考試最接近高考成績。
說到文化課,剛才還興高采烈的孩子們,臉上瞬間出現了為難情緒,老師我們本來想來參加的,但是同學群里都說不來參加了,先調整休息幾天。因為他們說以前就沒好好學過,現在幾乎都忘光了,害怕考了也白考。
面對誠懇的孩子們,我頓了一頓說:“老師很理解你們的'擔憂,無非是擔心自己考得不好,讓自己失去了信心,對嗎?”學生點頭。我又循循善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很大的勇氣來正視自己的處境,逃避終究不是辦法,就算我們考得不理想,我們最起碼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了,這也會為我們未來100天的復習找準起點,老師們和你們都會比較精準地制定好復習計劃。如果我們都不參加考試的話,老師們就不能準確地掌握大家的情況,非常不利于后期的復習,老師覺著你們都是勇敢的孩子,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此刻,孩子臉上的倔強之色已轉為絲絲柔情,我為此感到欣慰。
像這類學生,正如嬌美的梔子花,在開放的過程中,容易受外間不良的思想觀念的影響,不敢正視自己的真實處境,喜歡逃避,如果不給她們捉去這些圍繞在側小蟲兒,孩子就會如花兒一樣受到侵蝕,從而花黃欲頹。
蒼翠挺拔的雪松
因為懂得彎曲,雪松才能夠抵抗住積雪的重壓。是雪松天性如此嗎?不,是后天的磨煉使之學會了彎曲。不能彎曲的樹易折,不懂變通的人易敗。經過多少次的折斷,雪松領悟了其中的道理,獲得了生存之道。堅韌頑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有些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就像沒經過磨煉的雪松,剛而易折,只有經過教育,才會如雪松蒼翠挺拔。
班里有一名男孩,陽光帥氣,成績優秀,但卻有一手不能與其外貌、成績相媲美的字。在多次強調收效甚微的情況下,我決定改變策略。有一天我平心靜氣地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字潦草了一點,你可以把它寫得工工整整的!”第二天,孩子的作業交上來了,一切依然如故。看到他依舊潦草的作業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昨天寫的批語,這時,我突發奇想:如果我繼續用批語鼓勵他,而不是批評他,會不會有效果呢?不妨試試!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再次提筆,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我仍然相信:你可以把字寫得工工整整的!”
在接下來的三天里,我連續給他寫下了這樣的三句話:
“我還是相信:你可以把字寫得工工整整的!”
“我總是相信:你可以把字寫得工工整整的!”
“我永遠相信:你可以把字寫得工工整整的!”
奇跡在第五句話時出現了,孩子第六次交上來的作業終于有了徹底的轉變,我記得在那天,當孩子那無比工整的字跡映入眼簾時,我驚喜無比。雖然,我也盼著自己的努力有結果,但是,當那份結果真實地擺在面前的時候,一時之間,我還是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但是,那確實是真的!我在震撼之余,跟往常一樣,提起筆來,給他寫下了這樣的話:“如此漂亮的作業,與前面判若兩人。老師驚嘆,并由衷地贊賞:好!”
在之后的兩天里,我又給他留下了這樣的兩句話:
“你的作業相當的漂亮!”“
“現在,批閱你的作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從那以后,他作業就真的不用我象以前那樣操心了,而且,從那以后,我找他談話,或是義正辭嚴地批評他時,他一改往日里的傲慢,我發現他的眼神里比以往更多了一份真誠和信賴。
就是這樣的八句話,神奇的八句話,它徹底化解了師生間的對抗,它徹底喚醒了孩子心底那份追求完美的渴望,也使我懂得:老師,只有學會變通,改變教育教學策略,一如既往地相信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學生適度地低一下頭,躬一下腰,才能伸縮自如,如魚得水,步履穩健,重新挺立,一路走好,如雪松般蒼翠挺拔。就像“那些成熟了、顆粒飽滿的麥穗都彎著腰低著頭,因為它們深深懂得,自己能有這沉甸甸的收獲,全是因為太陽慈愛的光照、大地溫厚的滋潤、風兒細心的呵護,而不是自己本領特殊。”
風中搖曳的馬蹄草
俗話說:草散發的是氣質,草沉默的是容貌,草搖曳的是真情。有的學生如校園中的馬蹄草,輕輕地搖曳,散發無盡的芳香。可在滿園芳菲中,人最容易忽略它。對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xx年教師節,當時班里一個男生送了我一個他最珍愛的小玩具,他送給我時,還一臉認真地說:老師,他會保佑你一切順利,因為他是我的保護神。我順手接過來,收在了抽屜里,后來又搬辦公室,幾經折騰這個“小保護神”就不知去向了。再后來,發現這個孩子慢慢跟我疏遠,不再主動找我聊天談心,一開始沒注意,后來無意從側面打聽到他因為我沒有像他一樣珍愛他送我的“小保護神”,讓他覺著我不重視他,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傷害。
對這件事,我很內疚,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會好好愛惜這個“小保護神”,也珍惜這份難得的師生情誼。
他,就如那不起眼的馬蹄草,送一個小玩具給老師,孩子的舉動是那么普通,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舉動,寄托了無盡的深情,做教師的不能去忽略,因為馬蹄草的搖曳將散發無盡的芳香。
校園這個大百花園里,既有芬芳的梔子花,也有蒼翠的雪松,更有不起眼的馬蒂草。唯有用心聆聽,用愛澆灌,甘做垂柳,輕撫含苞待放的花朵,學會為梔子花捉蟲,教雪松彎腰,聞馬蹄草芳香,才會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 12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特別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生源的緊張與競爭已經大面積開始——單獨招生、對口單招,注冊入學等招生政策的多樣化,也已經昭示高職生源質量普遍會下降,其培養目標再也不可能是研究型人才,而只能是應用型技能人才。這就是目前高職教育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
于是,教與學的關系有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在中學應試教育的觀念中,高職學生大多是高中階段學習成績的后進生,學習習慣養成的失敗者,更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的低落和學習動力的不足甚為普遍。另一方面,就高職教師來說,大多是當年的學霸,具有碩士和博士的學位,所執行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完成等,都不可避免地帶著精英教育的痕跡。教與學之間巨大的落差,非深入課堂親身開展者不能切身體會這種痛心疾首的失落與失敗感。
但是,學生就是這樣的學生,是短時期不可能改變的客觀事實。而教師則必須改變,改變以適應這種事實,并達到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秉承“有教無類”的高職教育觀念,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大概應該成為高職教師日常工作的準則,也是師德的最核心要求。
“有教無類”體現的是一種平等對待受教育者的教育觀念,即,不管受教育者的差別,諸如貧窮、貴賤、智愚和善惡,都應該得到受教育的機會。高職教育貫徹這一觀念,就是破除從學習成績、學習習慣等方面對高職學生的`歧視,尊重他們與其他類型學生的差異,以實現教育的目標。這一觀念的實施,不僅是關心愛護學生的具體舉動,更是開展高職教育的哲學指導思想。因為,在具體和學生的接觸和教學中,知識和認識的差異,對教師的沖擊是巨大而深刻的,任何具體實施的教學進程,都會因為教學與接受之間的缺乏互動和共鳴而事倍功半。這時候,就要求高職教師從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經歷中走出來,設身處地地了解高職學生的前生今世,秉承“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從尊重和平等的角度理解學生。而不是沮喪、打擊、諷刺,乃至失望和憤恨,加速教育失敗的惡性循環。
秉承“有教無類”,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后者早已經成為高職教育常用的教育手段,并衍生出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等等具體教學方法。高職學生普遍缺乏理論思辨、邏輯推理等科學研究的基礎能力,對課堂教學和理論學習興趣索然,高職教育把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動手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的,就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但在具體實施中,由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實踐條件的不盡完善,簡單的培養動手能力也是不容易實現的。這一方面要求具體高職院校和專業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如課程、實訓的改革與落實,專業教師的雙師化等,更要反觀“有教無類”的指導觀念,發掘學生的“才”之所在,也就是說:沒有類別的歧視和輕視,但要有類別的培養方向。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既需要學生的積極表現和配合,也需要高職院校打破專業壁壘,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更需要的是教師的教育責任——及時發現學生的“才”,并能給他們提供有利于發揮“才”的學習領域和方法。然后施以相應的教學手段,最后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
以坦然自然的心態去面對高職生源質量普遍下降的現實,以平等尊重的觀念去觀照學生,以因材施教的具體方法去實施教育,大概是對現階段高職教師的核心要求,也是把高蹈的“師德”宣傳落實到具體人才培養的切實行動。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師德大講堂心得感悟06-13
學習師德大講堂的心得05-06
個人師德大講堂心得體會04-07
師德大講堂活動總結(精選25篇)12-02
師德師風感悟心得05-29
道德大講堂學習心得08-29
師德師風學習的心得感悟03-01
大講堂心得體會優秀05-08
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心得感悟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