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20xx年10月17日至10月19日我在日照學校參加了為期3天的語文學科培訓,觀摩了幾節優秀的教學展示課,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眾多的語文課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獲。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贊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下面就幾點感觸頗深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交流。
一、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基本保障
備課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備課的一個側重點是要關注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生命。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看怎樣預設才能讓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另外,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策略的選用,也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課,都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就是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在這些課中,日照第三實驗小學的《跨越海峽的生命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課是四年級的課,在教師引導下,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架起了一座愛心之橋,達到了高潮,從而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當中教師的語言是那么的親切,照顧到全班同學,給每位學生表達的機會,老師隨機出現的練習題又符合學生實際,大大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如嵐山的《陶罐和鐵罐》給我的印象也很深。用學生的分角色朗讀,把學生帶入文本中,使學生能吃透文本,表演得入情入境,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以及學習興趣。我覺得這就是老師所講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體現。
二、課堂生成是課堂生命靈性的體現
課堂實施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必須在課程實施過度中去生成和豐富課程內容。使課堂成為教師、學生互動交往的場所,成為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使問題不斷產生與整合,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和集中,方法不斷選擇與求新,從而使課堂高潮迭起,產生了一個又一個不曾預約的精彩!”這就說明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捕捉教育的契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新課程實施后,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三、飽滿的激情是課堂的師生情感的交流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把真摯的感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體現出是一個有個性的課堂,同時學生的情感也會被感染。由此,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為“營造綠色生態課堂”提供了條件。例如,王軍才老師的《慈母情深》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一上課用《母親》這首歌,以飽滿的激情、唱出了母親的愛。一下就把學生思維的火花點燃了,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一步一步引導、逐層深入,使學生通過自己平時對母親的了解,說說和母親之間的小事,整節課教師的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悅。因此要讓我們的課堂是綠色的生態課堂,就應讓我們的課堂激情飽滿個性張揚。
是呀,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教師走上了講臺,不是重復一次教案,而是通過師生共同活動進行的一次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平時應深入解讀教材,了解課堂,尋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生命的再創造,爭取使我們的學生真正理解語文、走進文本,讓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學,并且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能自主地進行嘗試,為學生真正營造一個綠色的生態課堂,真正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主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嗎?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淀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八月x日我參加了小學語文新課培訓。程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語文教學方法上要求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的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我會努力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新理念的確立,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小學閱讀教學更應該以讀為主,為了保證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以多種手段加以輔助,以“讀”為主導來加以鍛煉。
做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認清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打實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搞好閱讀教學,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是現在小學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為了達到這種目的,下面我談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議,望大家給予指正。
閱讀文字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大到名著、唐詩宋詞、文章句段,小到商品說明。一個人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決定了他如何去運用這些他接觸的知識。一句話,沒有好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就是一紙空文。這種能力的培養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而教學就是要讓學生以教材為主、課外閱讀為輔、有效地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學會怎樣去讀書,掌握自能閱讀的本領。
閱讀教材,它有豐富多彩的內容,是學生擴展視野、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信息資源,是增長知識的寶庫,為學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營養。這正是葉圣陶先生說的“語文教學無非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我們培養的一代新人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要有獨立探索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能力與知識的密切聯系迫使我們的教學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識。而根據語言學習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可知,發展學生的語言非基本任務,著重訓練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文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閱讀教學的核心。這種以字、詞、句、段、篇基本功訓練和聽、說、讀、寫基本功訓練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與其他諸多能力的培養,如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自學能力、辦事能力等等構成了語文教師教學的內容。
小學語文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而且富有童趣。可以通過表演來詮釋和理解。斯霞老師說過:講課講到快樂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就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變得很低很沉。這時教師就要充分指導,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充滿情趣的表演來表現文章,化難為易,使其重點突出,突破難點,從而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所富含的意義。如教學《狼和小羊》時,我讓孩子們自己預先準備好狼和小羊的頭飾,在上課時同桌對照課文,自編自演,加深自己的理解,也更加了解了狼和小羊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由于孩子的表現欲望特別強,模仿能力也特別強,所以在教師范讀時,教師應注重范讀的重要性,并做好領頭羊的作用,發揮指導作用。上述只是談到了閱讀教學的內容,但光知道這些還不行,關鍵是如何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基礎,提升能力 ,完成教學內容才是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輔導的重點,而要做到這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課前閱讀文章,預習課文。這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檢測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步中教師要給好預習提示,使學生的預習有目的地進行,使預習行之有效。這就是教師教學中的“牽引”,學生通過認真預習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義不懂,還是無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對于不懂的字詞則可以在課前利用工具書查詢學習,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同時幫助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此以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便會有事半功倍的感覺。同時,學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將文章的中心抓住,領會全文的重點所在,掌握文章的重點知識。
課堂教學中的疑和問。沒有“為什么”就沒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飛猛進的發展。疑問是一切學習的基本支撐點。課堂中的疑問恰是學生求知欲強烈的體現,也是教師教學的“扶”。這一步實現的基本條件,是提升學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問的形式理解文章,不僅能使學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能盡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課后的復習和課外閱讀。課后的回讀是對文章中心的進一步理解。通過課前、課間、課后三步反復閱讀,才能真正對文章的意義進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對文章的掌握情況,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達到引以為戒。那么在下次的學習中 就回得心應手,正確尋找出學習一篇文章的捷徑。其次是課外閱讀,實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也同時是對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檢驗,是達到“不教”或“放”的一中檢測。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擴大閱讀量,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這個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高。“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閱讀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實自己的大腦,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們要對名篇名著做到書讀百遍,反復體會其中的精華所在,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的充實、發展自己。
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應當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做到既要重視課內語文教學又要抓好課外閱讀。在日常學習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的閱讀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學生的讀書實踐。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蘇教版小語教材在絕大多數課文后都明確地列出了朗讀課文的要求,這體現了對朗讀的高度重視。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更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文這一工具性、基礎性學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那怎樣才能讓學生想讀、會讀、讀懂課文、讀出感情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初淺的做法。
一、倡導朗讀形式的多樣性
朗讀的形式應靈活多樣,恰到好處。為了讓學生獲得整體印象,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或者為了創設某種情景,教師的欣賞性范讀或指導性范讀很有必要;為了誘發學生的想像,感受意境,對于含義深遠、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的地方,可指導學生小聲自由朗讀;為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讀書的興趣,對故事性強或對話多的課文,可進行分角色表演性朗讀;為了便于大面積檢查、了解和訓練,對于篇幅較長、自然段較多的課文可由幾個人或全班全組接龍讀;為了強化記憶,活躍氣氛,對于詩歌或精彩的點睛之筆也可以齊讀;為了較好地進行朗讀訓練,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剛開始可采用師生相互伴讀,有一定基礎后,為了提高朗讀的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組輪讀比賽。因材施教,精心設計讀的形式,在于學生讀熟、讀通、讀好課文。形式多樣的朗讀指導不僅能起到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爭先表現的效果,還能營造濃烈的閱讀氣氛,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尊重朗讀選擇的多元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同時指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倡導朗讀個性化,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堅持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他們的朗讀也決不會雷同。教學中,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選、自練、自讀、自悟,當學生讀得輕松愉快,讀得酣暢淋漓,成了學習的快樂,那么,就一定能喚起學生對閱讀的深愛,閱讀就會成為他們無限的樂趣和不斷的追求。
因此,朗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個體的閱讀體驗,避免人云亦云,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倡導個性朗讀。如在教學《趵突泉》一文時,對以下描寫大泉的句子,學生的理解截然不同:“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特別是學生在朗讀“冒,冒,冒”三個字時,語速、輕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學生讀時由輕到重,由快到慢。字字鏗鏘,句句有力。他飽含深情地說:“趵突泉就像一位頑強的、堅忍不拔的人,他不屈不撓地向外冒著,決不停息!”而有的學生朗讀時卻是三字連貫,一氣呵成!用他自己的話說:“趵突泉充滿青春活力,我覺得只有這樣讀,才能表現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三、著眼朗讀表達的情感性
美學家王朝聞說:“朗讀者的高明之處,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悅耳的音和調,主要在于他進入了文學作品所規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所體驗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調、顏面表情。”朗讀是要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這種情來自于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們要創設情景,讓學生有所體驗,從而形成入神的音調 、顏面的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語感。
真摯的感情是朗讀的生命。怎樣讀才叫做“有感情”?筆者認為朗讀時應該深入體會、融合作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僅僅是力圖表現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無視作者之情,皆不能謂之“有感情”地讀。如在教學《西湖的“綠”》這一篇美文時,我嘗試用插圖和教師優美的教學語言將學生帶入情境,讓他們自己去想像體會西湖的美麗,尋找感覺,帶著理解和感受去讀書,自然就會讀出輕重,讀出感情來。學生由于閱歷的限制,或許讀出的西湖并不是很美,但由于是真情流露,所以聽起來也很舒服。
四、關注輔助手段的功用性
形象生動的東西是學生永遠喜歡的。要讓學生讀出感情,首先要讓他們入其境,才能體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配上海底錄像和各種海底動物的叫聲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被呈現的海底美景所吸引,那么讀起句子來就更帶勁了。因此,朗讀教學中較好地運用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則能使朗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教學《20xx,北京!》一課,低年級的小朋友由于年齡、生活閱歷的局限,很難體會到20xx年7月13日晚上那一片狂歡的景象,這時,利用多媒體再現那晚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歡呼跳躍的慶祝畫面,讓學生有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真實感。不知不覺中,小朋友就被畫面所感染,仿佛自己就是狂歡的人們中的一員,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于是,只只小手高舉,張張小嘴想讀,個個小臉通紅。另外,還可以借助圖片、音樂和老師的體態語言等來渲染課文情境,這不僅能激發出學生讀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抒發真情。
五、增強朗讀評價的情趣性
《課標》指出:朗讀評價,應“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朗讀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課堂上,評價用語的使用很有考究。有位老師在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時,“你讀得真準確!”“你讀得真流利!”“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天邊那五彩斑斕的景象!”等教師層次遞進的評價,激發了小朋友參與朗讀的熱情。班里的每一位朗讀者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評價也應該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教條。我在引導班上的學生在評價他人的朗讀時,建議以表揚鼓勵為主,以建議指點為輔。出現了“你讀得真是太棒了!”“你這兒讀得不錯,如果你把這個詞讀得再重些就更好了。”“聽了他的朗讀,我真想去那個美麗的地方走一走。”等評價語言。學生在肯定同伴優點的同時,捎上不足,既指點了同伴,又提醒了自己,更好地激起了他們讀書的熱情。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充分運用朗讀這個手段,根植于課文這片“沃土”,教師要盡我所能讓學生想讀、敢讀、會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在讀中學會創新,給每一堂閱讀課都插上飛翔的翅膀,給孩子們創造快樂的源泉!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帶著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當然,還有對省級骨干教師的向往,我走進了培訓課堂。
這次的培訓,跟與往不同,既安排了理論的學習和專家的引領,更令家感到壓力的是培訓后還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根據考核成績和本人業績分挑選出優秀的教師作為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對象,其余的均淘汰出局。因此,學習是極其緊張的,競爭也是殘酷的。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特級教師的教學展示,有政策法規的輔導,由教育科研的指導,還有專門針對考試進行的評課指導以及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互動。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
十幾天的學習,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準時參加研訓,認真傾聽,冷靜思考,充分交換意見,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收獲頗深。
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的收獲著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聆聽了劉良華教授的報告,使我感受頗深,受益良多。我不但萌發了多讀書,博覽群書,閱讀有思想的作品的強烈念頭,還立下了做有思想的教師的奮斗目標。肖川博士的報告讓我充分體驗到了教師的幸福,也懂得了如何追求自己的教學幸福——放開自我,全面展示文化魅力。尤其從高林生老師、周積昀副院長的課中,讓我更加肯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展示文化的魅力,享受教師的幸福。當然,關心風老師評課指導,是最實惠的輔導,她系統地分析、全面列舉了評課的著眼點、基本點和突破點,讓我們徹頭徹尾的明白了一節課該怎樣去評析、欣賞、思。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師,為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骨干教師,在今后工作和學習中,我將按照專家的引領,廣泛閱讀,膽、深入思、不斷總結,全力打造自己。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7月22日至7月24日,莫旗教研培訓中心完成了新一輪第三期繼續教育中學語文教師的培訓。本次培訓在我中心和各位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培訓任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次培訓應出勤139人,實出勤126人,參訓人員在三天的培訓中都表現了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培訓結束的時候都紛紛表示,本次培訓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培訓形式都很適合一線教師的專業發展,收獲頗豐。
培訓之前我中心本著分科編班、按需設置課程的原則,在總結前兩期繼續教育培訓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培訓調研,廣泛征求一線教師的意見,設計了本學期小學語文的課程菜單,依據教師的需要,確定了培訓主題。并通過“專家引領、課例觀摩、交流研討”的研訓一體的培訓形式,由南京和莫旗教研員一起引領學科教師進行深入的探討交流。本次培訓內容為《課外閱讀的探究》、《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關于課堂模式轉型的嘗試》。學員們學習熱情高漲,都說這樣的課程設置為廣大的一線教師解決了很多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既學習了專業知識,接受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同時通過課例觀摩,可以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及時和教育同仁進行交流探討。南京專家的講座、做課和點評,為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本次的培訓大家可以看出我中心對培訓工作的力度之大,也使學員們通過本次培訓充分地感覺到我中心在培訓工作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這種為一線教師的服務意識。
為了更好地改進我們的'培訓工作,使繼續教育培訓更加符合廣大一線教師的需求,在培訓結束后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員們的反饋信息可以看出,學員們對本次培訓的課程設置及培訓形式都非常滿意,紛紛表示這種培訓方式是最有效、收獲最大的,希望在以后的培訓中能看到更多的名師的課,解決了很多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感到困惑的問題,對提高教師們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有實際意義。
本次培訓班級管理仍然采取對號入座的方式,在出勤上嚴格遵守請假制度,并及時公布出勤情況,做到班級管理透明化、公開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使我中心的培訓工作在各方面都日趨完美,把繼續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教學目標對于教師教學來說,就像是航行中的船沒有方向。每年開學前,我都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把握教學目標。這學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級語文,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后,讓我在教學中有了清晰的目標。
之前我也教過五年級的語文,原想憑著以前的教學經驗,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應該會得心應手,可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并非如此。除了教材內容有了變化,其他方面也有變化。先是對部編版教材不熟悉,開學之初試著備了幾節課,可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困難重重:學情分析不全面,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鏈把握不清,不知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要達成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屢屢受挫,老師教著累,學生學著累,成績還不盡如人意。
研讀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后,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思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地抽離自己,學生角色和教師角色進行轉換,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分析思考,把握教材,有針對性備課,運用課標使教學活動的其他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再去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程標準分為課程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總體目標有十條,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有明確要求,告訴我們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積極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及價值觀的人;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掌握一些必備的語文知識。學段目標在小學階段有三個,清楚地規定了在每一個學段中,學生要掌握的具體內容。每次備課,我都要根據學段目標,準確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除了目標,《課標》中還有教學建議、評價標準等。我參考《課標》,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育方式。我當學生的時候,接受的大多都是填鴨式教育,而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獨立的有思想、有主見的行為個體。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與學生平等對話,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清晰的目標明確學生需要獲得的知識能力。讓我在用教材、備學生的過程中有據可依,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最近又一次靜下心來讀了《20xx語文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特將自己的幾點體會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課程性質與理念的更新。
1、20xx版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語文學習注重與聽說讀寫和生活相結合
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還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時應密切關注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學應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3、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目標與內容及評價的新強調
(一)學段目標與內容的要求變化最大的是識字與寫字
第一學段(1~2年級)把認識常用漢字( 1600-1800)減為1600個左右,其中(800-1000)減為800個左右會寫。增加了“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的要求。關于學習獨立識字。原先只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新標準增加了“部首檢字法查字典”的要求。第二學段(3~4年級)會寫字的數量由(1800)左右減為1600個左右。增加了“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的要求。第三學段(5~6年級)也是增加了“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的要求。
新標準雖然降低識字寫字量,并不是輕視識字寫字教學,相反,我們更應該重視寫字的學習過程,提高識字寫字的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二)關于閱讀教學
1、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低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中學段不少于40萬字,高學段不少于100萬字,合計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應不少于145萬字。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2、閱讀的評價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評價的總要求。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要防止矯情做作。
精讀的評價,第一學段可側重考察對文章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積累;第二學段側重考察通過重要詞句幫助理解文章,體會其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對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學段側重考察對文章表達順序和基本表達方法的了解領悟。
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第一學段側重考察學生能通過朗讀和想象等手段,大體感受作品的情境、節奏和韻味;第二學段側重考察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對重要段落和語句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第三、第四學段,可通過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以及自己的體驗,來評價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 。
3、強調“引導學生鉆研文本”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新標準增加了“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提出了兩個防止:一是“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二是“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近幾年來的語文教學常常出現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的現象,學生極少閱讀課文,便熱熱鬧鬧地討論起來,或者對文本僅浮于淺表地蜻蜓點水,隨即天馬行空過度發揮。
以上兩種現象都不利于學生讀好文本。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引導學生讀通文本。②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對重點詞句、重點段落。全文內容和文章主旨情感都應該理解到位。③引導學生讀好文本。
(四)強調習作的階段性特點
20xx版標準在習作要求方面,更突出了階段性特點
①強調了第一學段寫話,應著重指導學生清楚連貫地表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訓練:一是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完整連貫。二是指導學生把詞擴展成句,三是通過問答聽寫培養學生清楚連貫的寫話能力。
②第二學段指導學生學會寫段、短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訓練:一是抓住重點詞句意思去仿寫,二是抓住順序去觀察,三是抓住記敘文要素去敘述,四是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
③第三學段指導學生學會寫篇。高年級要加強讀寫結合訓練,掌握讀與寫七條規律,學會“讀中學寫,寫中再讀,讀寫結合”的方法。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中給我們提供了七條讀寫結合規律:一是從讀中學解題,作文練審題和擬題;二是從讀中學歸納中心,作文練怎樣表達中心;三是從讀中學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練擬寫作提綱;四是從讀中學區分文章主次,作文練怎樣安排詳略;五是從讀中學捕捉文章的重點段,作文練怎樣突出中心;六是從讀中學品評課文,作文練自己改作文;七是從讀中學作者怎樣觀察事物,作文練觀察方法。
(五)語法修辭知識要重視應用性
1、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在所遇到的具體語言環境中進行指導和點撥。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概念、定義進行講授與操練。
2、強調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應用性。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恰當地落實課標精神呢?
①依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語法和修辭知識。
②緊扣文本,領悟語法、修辭之精妙。
③情感朗讀,體會語法修辭的表達效果。
④注重訓練、運用語法、修辭,規范美化語言。
最后談談“關于人文素養與培養語文能力的關系”。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工具性不能厚此薄彼,就像一張紙的兩面,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在教學中如何做到統一,有以下幾點建議:
1、在朗讀感悟中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2、在品詞析句中體現二者和諧相生的自然融合。
3、在“理解內容”與“領悟表達”中尋求二者和諧相生的路徑。
4、在聽說讀寫中追求二者和諧相生的境界。
總之,學習了《20xx語文課程標準》,我對語文教育教學的目標要求更明確了。決心努力以課程標準來指導自己鉆研教材,備教材、學生、教法學法,設計教學方案,將課程目標要求融入到自己的課改教學模式等實際教學活動中。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高中語文90學時培訓現已結束,此刻回頭想想,12天的連續培訓已不漫長,也許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在經歷時總是煎熬萬分,而回首時卻是如此懷念。此次培訓給了我許多啟示,最重要的可以歸結為四個字:“重新審視”。
首先,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目的。崔勇老師說:“人生就是不斷的成長,而非學習。”“不要有偏見,人有千形萬態,詩歌也是千姿百態。”“在社會中,人要有忍耐骯臟的能力。”等等這些智慧的話語無不在敲擊我已類似頑固的腦袋。在繼成的知識體系和實踐中,語文教學的目的被我定位為知識,語法知識、文學知識、評論知識等。這無形中讓學生囚禁在知識的海洋里,漫無邊際而使得自己迷失、迷惘。現在我知道,教學不是教知識,而是教他們思維,教他們自主認識外界、自主思考的能力。
其次,重新審視我們的作文教學。作文教學在高中教學中無疑是個難點,也是個重中之重的課程。俞磊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作文的評價系統是混亂的!教師習慣性地在每次評價作文時用如下話語:主題深刻或膚淺,語句通順,脈絡清晰等,這些概述式的話語其實是在敷衍,作文做好的評改方式是面批,而評價角度是從語言、思考、視野、邏輯和技術這幾個方面出發。而后,他又著重介紹了如何建立一種有張力、有質地、有滋味的語言結構,并加以舉例,這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學生需要看書,老師同樣如此,要使學生知道語言體現的是一種才氣!重視語言,重視作文評價,前面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最后,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本身。在文學沙龍中,各位老師的精彩發言在各個方面讓我重新審視教育,尤其是來自樂清中學的張金琪老師。他對于教育有許多的看法,比如中國的教育不如外國的'教育,當他的孩子到外國上學時,跟他這么說了一句:“原來教育是這樣的。”而他自己從各種書籍和實踐中也發現,我們的老師不合作、不學習,有點什么東西就像寶貝似的不舍得與別人分享,一針見血地剖析了中國教育的現狀。教師不讀書,不與時俱進,早晚要被社會淘汰,但是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我們老師如何在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同時,又不與現行高考體制相違背?“教育將走向何方?”
這一次90學時培訓收獲就這么多,可又豈止這么多?它留給我的是更多的思考與實踐,我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2-28
讀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篇02-28
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01-07
《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09-03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心得體會10-19
關于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心得體會范文05-06
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01-08
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