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1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真好!是啊,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想必是我們每個當老師的可望不可及的一個奢侈的想法吧?我們幸福嗎?從沒感覺得到。相反,有的只是痛苦,生氣,這是每天的感覺。今天聽了陶老師的課,才知道原來是“我們自找苦吃”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完美了,一心希望他們按照我的要求來做,要是有一點點的做不到,我們就會非常的生氣。通過陶老師的講座,我們才找出癥結,找出了為什么孩子們不能按照我的要求來完成呢?因為我們缺少愛。我們感覺很愛孩子啊。可是,孩子還是沒有感覺得到我們的愛。陶老師說:我們要一心向善。善良乃人之立身之本。孔子說:仁者愛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作為教師,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
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后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
其次,要優化我們的.情緒。
我們的情緒尤其的重要。作為老師,抱怨情緒傳染是非常可怕的。我們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有什么樣的情緒就直接決定了你什么樣的態度,情緒不好就處處想發脾氣,就動不動想生氣。可以說是沒事也想找事。而要是有好的情緒呢,心胸就寬闊,該生氣也不生氣了。生氣不但傷身,還影響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所以,我們要學習樂而忘憂的孔子。每天都帶著好的情緒去課堂,這樣也能感染學生,學生也就快快樂樂的學習。做到這點,那么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幸福的老師了。
最后,就是要充滿自信。
人腦潛能是無限的。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他舉了三毛和愛因斯坦的例子來說明任何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不能盲目的下結論,你真笨等。這些被成為教育忌語是不能隨便說的。說你行你就行。老師不要貶低學生,更不能辱罵學生。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總之,聽了陶老師的這一課讓我真是受益匪淺。陶老師的和藹可親,幽默詼諧的語言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了一個教育大家的魅力!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2
隨著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教育”這一行業也在逐漸的改變。教師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使者了,他還承擔著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神圣使命。那么,現在的學生究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呢?這就是當前的學生出給老師的考卷!當前社會給與老師的要求。
盡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為你對他說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我認為他們喜歡的是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需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感情的老師。他們喜歡是對學生真誠、坦蕩,能得到學生真心與信賴的老師,他們喜歡是有豐富閱歷的、能言、善辨、談古論今,嚴肅而不失活潑,莊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師。他們還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并能積極參與他們的老師。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這天我正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學生頭靠在課桌上,一只手按著肚子,面露出痛苦狀,一問才知道,早上起床晚了,為了能趕上上課連早飯也沒有吃,下課后,在我的強制要求下(他開始有些不好意思,執意不肯去)這個學生來到我的家給他煮了一碗面條。后來他就成了我家的常客,因為他媽總是讓他給我帶一些東西,像幾把面條,一點炒面之類的東西給我,我執意不要,可是他總是放下就跑。他還和我的小侄子能了好朋友。語文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外一個學生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被我叫起來回答問題,他有點結巴,因為緊張就更說不清楚了。問題終于回答完之后班上的同學早就笑翻了天。看著旁邊的同學這樣他哭了。我費了很大的勁才使教室安靜下來,我拿出一張面紙幫他擦干眼淚后讓他坐下,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然后我對全班同學說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不是嗎?并帶頭鼓掌,其他學生或許是被我的行為感染到也開始鼓掌。從那以后我總是有意識的常常叫那個學生回答問題,其他學生從笑他慢慢開始替他緊張,當他回答完之后總是在我之前給他掌聲。那個學生慢慢的結巴沒有那么厲害了。每次坐下的時候總是望著我笑了。
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做好一個老師,至少讓你的學生偏科不是因為討厭你。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韓愈以“業精于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說;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通過對這些經驗的'借鑒,使我更自信,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獲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做題,看到他們全隊,并且很有積極性,我看到后會很高興。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現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嘗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快樂延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3
今年暑假,我讀了《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一書,這是于永正老師著作。書中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去學習,那如何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呢?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贏得學生的愛。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皇帝和鞋匠的靈魂是用同樣的模具刻出來的。”他是說我們人生下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無高低貴賤之分。愛是教育的`基礎。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這是無數教育事實所昭示給我們的一條樸素道理,尊重學生不僅意味著對學生的愛與期待,還意味著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絕不等同于放縱,無原則的遷就,否則就是“尊重”幌子下對生命、對社會責任的漠視。一言以蔽之:從哲學方法論的角度,尊重意味著換位思考。尊重學生就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并選擇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的優化發展作為衡量工作的準繩。我們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要學會尊重學生。
二、教師要提高業務素質。
我認為作為教師并非有多高的學歷,而是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嚴謹治學的態度,這應該是教師人格和魅力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教師德才兼備,才會成為學生的表率、榜樣和楷模。此外,教師還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態,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能及時發現或共享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在教育活動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決問題,更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
“春雨潤物細無聲”,只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把愛無私地獻給學生,學會蹲下來和學生說話,相信得到的將是豐厚的回報。我們要不斷進取,積極努力,爭取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好教師。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4
首先感謝學校給我們搭建了這樣的閱讀學習和讀書交流的平臺和任務,我也才真正的有機會靜下心來細細拜讀了于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這本書,從中收獲頗豐。
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教了48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為教師,應該按照自己喜歡的老師來塑造自己!始終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終向學生交出這樣的名片:微笑,下面是尊重、理解、寬容;反面是負責,下面是嚴格、頂真、耐心。我想,讓于老師永葆青春的奧秘或許就在于他有一顆永不褪色的童心和永遠勤學的恒心吧!
我們教師要溫和、包容、調和。
于老師在開篇第一章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首先是性溫。“溫”在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五大美德中居一。“溫”中有善,溫是善的'外現;溫和善是好人的首要標志。微笑是于老師的名片,我想正是“溫”的體現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賞的眼光看周圍,看別人,看到的就只是優點,會覺得到處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圍,看別人就什么有點也看不到了,會感到世界一片混沌,感到“洪洞縣內無好人”。處處留心皆學問。鏡子無處不在。于老師說:在校園里走一圈,有的教室里的老師和風細雨,學生異常專注;有的教室里的老師聲音洪亮,教鞭甩得“啪啪”響,教室里卻曾經是孩子。再者是調和。完整的教育:“溫而厲”、“威而不猛”。一味的“溫”是不行的,還必須“嚴”,“溫”與“嚴”之間把握好“度”,于老師不愧為智慧型的老師,于老師的做法形象的稱為“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揉一揉”。
我們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
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喜歡他。美國托德威特克爾:“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并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么喜歡它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么,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則,微笑是一張永恒的名片,掌聲是有力的贊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達對學生關愛娥一種方式。是的,調整好心態,把握我好尺度,多換換角度思考,你的課堂定會收獲別樣的風景。
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最美麗的,但可能是和藹可親的;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孩子王,但可能有著獨特的魅力。
通過讀于老師的書,我深深被于老師有著像水一樣溫潤、奉獻、寬容、清潔的品質所打動。我欽佩,我折服,欽佩于老師的智慧,折服于老師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師的話:“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教師,就讓我們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因為生命與我們只有一次。”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心得體會5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意思是說當師生關系比較密切時,學生才會接受老師講的道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視教師的職責為傳道、授業、解惑。于是,教室里就有了代表師道尊嚴的戒尺、指點江山的講臺。做教師不易,做好語文教師難,做學生喜愛的語文教師更難。但為了孩子的發展,我們應該力爭做個學生喜愛的語文教師,讓孩子愛上語文課。如何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必須為人師表。
只有肯于為人師表的教師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心。教師的表率作用首先體現在良好的師德修養上。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自己就要有堅定正確的努力方向;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己就要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和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要培養學生對勞動、對集體的熱愛,教師自己就得作好表率。
一個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師,能深得學生的愛戴和敬慕,學生會隨時隨地用自己敏銳的目光注視這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并在暗地里模仿他。教師樂觀、平和、豁達、善于與人相處等是教師良好的情緒特征。一個性格不佳的教師,往往會帶給學生逆反、消極的影響。比如,某教師的性格是粗暴的,常常吹胡子瞪眼訓斥學生,那么被訓斥的學生也會變得粗暴無禮。這樣的教師難以得到學生的尊敬,只會使學生反感,他的教育也只能是無效的勞動。因此,作為“人類心靈的工程師”的教師,應該使自己的性格趨于完美。教師時時感染和教育著學生,對學生的發展和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師應該對學生友善、寬容、鼓勵、尊重、賞識并善于傾聽他們的心聲。教師公平的善待、尊重每一個學生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師生融洽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也將變成積極主動和樂于去做的事。這樣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好感,愿意和你親近,樂于接受你,喜歡你。
二、愛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感染學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是教師的一個天地,要做個學生喜歡的教師,首要的就是具備對學生的愛心。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關注他們。尤其是后進生,更要傾注更多的愛。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對后進生的教育要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的原則,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閃光點。真誠地對待學生,要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學會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善待每一位學生,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只有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在人格上尊重學生,先成為學生的“益友”,在建立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中,再求得“良師”形象的成立,讓學生真正地感到我的老師是可敬可愛、可親近、可信賴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便可以在無壓抑、無顧慮的心理環境中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和積極回答問題了。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雙邊活動在融洽、活躍的環境下進行。
三、具備淵博的知識。
文化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語文老師也應把文化知識學好。語文老師要博學廣取,成為雜家,最怕知識的狹窄。中學語文教師除了運用本體知識外,還應具有文化知識,那么教學的效果就會好得多了。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如能用各中彩色粉筆邊教學邊把草、花、風、雨、人描繪出來,就會比單用語言描述得更加形象直觀,更富有感染力,給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如又能在此基礎上配上適當的音樂,學生自然會沉浸在圖畫和音樂相結合的美妙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一個語文老師只懂得本學科的知識,而不懂得文化知識,學生在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是單調的,狹窄的。再比如教學《看云識天氣》、《大自然的語言》時,語文老師需要具備天文地理知識,在教學《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則需化學知識,教學《故宮博物院》、《人民英雄記念碑》則需歷史知識,教學《回音》則需物理知識,教學《扁鵲見蔡桓公》則需醫學知識。如果語文老師缺乏這些知識,是不會把這類文章教好的,學生也不會學好的。在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把各科知識互相滲透,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如給課文劃分層次時,可引進數學中的合并同類項,學生會很快劃分出課文的層次。比較分析相關的課文時可借助代數中的提取公因式。在朗讀優美的散文和詩詞時,對停頓可借助音樂中的節奏。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五言詩,朗讀中的停頓是有規律可尋的,就如同音樂中的節奏一樣整齊,每句中都是兩頓,“故人/具/雞粟,邀我/至/田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這樣不僅使學生很快地掌握了朗讀五言詩句中停頓的方法,而且使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節奏美。讀一首五言詩好像在吟唱一首動聽的歌曲。如讀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是首七言律詩,它的停頓應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是每個詩句中三頓,也像音樂中的停頓一樣,是有規律可尋的。又如學生有時讀課文到站了還不停止,我就說同學們該剎車時不剎車,慣性學得太好了。我僅僅結合了物理上的小知識這么一說,學生就完全理解了老師要表達的意思。這要比直接去講有趣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語文老師各種知識豐富了,用起來才可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自然有一種成熟灑脫的快感。否則只能是捉襟見肘,窮于應付,處于窘境,難以下臺,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受罪感。
四、備課應常備常新。
備課是教師上課前的謀劃。備課就好似工程師設計藍圖,藍圖設計得好不好,將直接決定建筑工程的質量。同樣,老師備課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輕描淡寫,應付式的備課,實質上是對工作不負責的表現,更是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特別是對于年輕教師,實戰經驗很少,對教學內容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把握,因此備課就顯得更為重要。我認為在備課時,應在大量閱讀參考有關參考書、資料書,在回顧以前上課的成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時代的變化來備好每一節課。因為,教學內容雖然變化不大,但學生已經換了又換,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依然按照老教案上課,必然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學生也會對你產生厭惡感。
五、有扎實的寫作功底。
語文教師主要的任務之一是教學生作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相應的寫作經驗,要有較深厚的寫作功底,能寫基本的常見文體的文章,還能寫研究性的、評論性的文章,甚至能寫文學作品。因為,“教師要指導寫作,不能空講些寫作方法,一定要有寫作的切實經驗,才能隨機應變,給學生真正有益的幫助。”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教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動筆,或者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經常動動筆,用比喻的說法說,就是‘下水’。”葉老非常贊成“教師下水”,“教師下水”作文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師本身的寫作水平,而且能對學生作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激勵作用。一個不善寫作的語文老師,是無法教好學生寫作的。語文教師要像重視閱讀一樣重視寫作,通過較多的寫作實踐,提高自己的寫作素質。為學生作好表帥作用。
六、不斷思考和反思。
古人云:“一日三思。”語文老師更要思考: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要為學生的發展發揮怎樣的作用呢?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應該尋求一種怎樣的平衡呢?注重了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語文就會因失去靈魂而黯淡無光,步入文字游戲的境地。反之,去掉字詞句篇,聽說讀寫,人文性失去傍依,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作為新世紀的語文老師,“不能再像過去的語文老師上語文課,照著教學參考書照本宣科,分析分析課文、劃分一下段落、總結一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就行了,而要提供新的服務,教學生更好的方法,讓學生盡快掌握。”課前要思考如何設計,學生會更感興趣,更易理解,更有收獲。課后要反思,課堂上的得失,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問題。如此一日三思,力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輕松學語文,成為學生喜愛的語文教師就不難了。
七、既要嚴格要求,又能寬容學生的錯誤。
學生良好的習慣必然是嚴格要求的結果,“嚴師出高徒”從來都是真理。
現今的語文課堂,普遍存在“一言堂”或“幾言堂”現象,很多學生因為害怕出錯,都不參與課堂討論。學生之所以產生害怕出錯的心理,是因為我們的語文課上學生經常出錯,經常遭受打擊,慢慢學乖了,變得不再熱衷參與,變得信奉“沉默似金”。要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靈動起來,豐富起來,就要像鄭杰說的那樣:“教師不僅會寬容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差錯,而且會鼓勵他們不必太在意那些差錯,讓孩子們學會從自己的差錯中獲得真知。”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學校就是這樣一個場所,每個人都可以嘗試錯誤,并從錯誤中學會正確。對于問題的理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立場,理解和感悟就不一樣。我們應該敢于發表自己獨特新鮮的理解,千萬不能因為害怕出錯,害怕不是標準答案而默然,更不應該為了迎合別人的意見而放棄自己的獨特見解。真正的學習不是生硬地記住一些死知識,而是學會發現和創造。”
八、善于贊美學生。
正如鄭杰所說:“我們其實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美,凡受過別人贊美的人,都曾感受到了甜蜜,相較于受人指摘,人們從心底里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人夸獎。”我們的學生是如此的渴望贊美,可是贊美卻是我們的語文課堂上的稀有之客,我們的贊美總是送給極少數的同學,大部分同學只能“望洋興嘆”。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現在的學生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賞識教育尤為奏效。課堂上給一句表揚,或在期末的總評上加上2分品行分,他會高興上好幾天,上課會更認真,作業會更工整,考試會考得更出色。這種成功的喜悅帶給他們的動力無窮無盡。可有的時候,我們把這表揚的話語或獎勵的分數看成了寶貝,不能慷慨地獎給學生,讓它成為學生的寶貝,這樣很難提起他們的興趣,他們也難以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我們不妨在課堂上,在作業批閱中,多對學生說“你真棒!”“你的潛力無窮!”“這樣的見解真是很獨到!”可以說,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信任的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一句嗔怪的話語都能給學生以鼓勵,以感動,有時甚至影響他的一生,作為一個老師,我們不但要教予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只有用心關愛,才能收獲未來,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會讓學生真正的喜歡。
總之,語文老師具有優良的品質,過硬的本領、較強的能力、靈活的教法方可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我覺得如果能做到課堂語言幽默風趣,教學素養多才多藝就更好。試想:有誰會喜歡沒意思的人呢?偶爾亮亮嗓子,讓學生還唱唱歌,將文字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融為一體,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這不僅將三者綜合在一起,而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如果還能在課下跟他們一起參加體育運動,那就更能博得學生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