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1
對方的感覺—————決定著別人的感覺。決定別人的感覺,就要讀出別人的感覺。
作為一名教育者,領導的期望,社會、家長的期待,孩子發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匱乏,這些都感覺身心都是飄乎乎的。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很慶幸參加了這次心理健康專題培訓,通過聽取專家的講座,使我了解了教師心理健康的觀念和基本知識。這次培訓讓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應對教師的心理問題:
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師要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所在,正視自己的喜怒哀樂,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脹,不過分苛求外部環境,以避免因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沖突。
(2)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與領導、同事及學生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會使教師受到打擊而自怨自艾、退縮、逃避等。這時要用言語反復提醒自己,進行自我暗示,促進自己樂觀向上,善待生活,充滿激情。
(3)及時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遇到煩惱,不要悶在心里,可找幾個知心朋友談談心、調節心理平衡。
2.提高綜合素質。
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自己可持續發展,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保持樂觀的心態和幽默的情緒
(1)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教師的樂觀精神主要包括寬容精神、賞識意識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師要有廣泛的興趣,健康幽默的.情緒,平靜愉快的心境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勤奮工作的風貌,都會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養。同時也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非常必要。
感謝這次培訓,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讓我知道教育者的條件,心理活動本質就是一種感覺。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2
對于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我來說,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我迫切的需要有經驗的班主任向我傳授她們班級管理、教育學生等各方面的經驗。需要將我在大學中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更需要盡快的提升自己,適應班主任這個角色。在這個時候,傅娟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
在講座的一開始,傅娟老師就給我們展示一些激勵學生的小“心機”。尤其是表揚信。傅娟老師今年任教的年級也是一年級,和我所在的年級是一樣的。傅娟老師介紹到,表揚信既可以發給學生,也可以發給家長。聽到這里,我馬上就意動了。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得到老師的表揚是一件是非常開心的事,尤其是這種表揚以表揚信為載體,將時刻的激勵他們。而對于家長的表揚,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想一個能夠激勵家長的好方法。表揚信它雖然只是一張紙,卻是對家長的一種認可。家長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將會更加積極的配合老師和班級的工作,這其實是一個良性循環。
值日班長也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個地方。給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是教育一直以來所致力于的目標。而值日班長可以充分的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讓我們更加了解學生,發現她們的優點。傅娟老師講到,許多學生在輪了一次以后都在期待著下一次,無形中還加強了孩子數學的心算能力。值日班長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加熱愛自己的班級,并且它所益于的對象,是班級中的所有成員。
班級的.名字,口號是班級的靈魂。我們要不斷加強對孩子精神層面的熏陶,使孩子更加熱愛班級,熱愛集體,熱愛祖國。我們的口號是班上每位同學都要努力去做到的,它為學生精神世界指明了方向,更是一份無形的規章制度,時刻的熏陶著每一位同學。
最后的環節是答疑階段,解決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們班上就有一位非常好動的學生,對于他我一直沒有特別好的教育方法。而傅娟老師幫我解決了困惑。傅娟老師認為:可以先和家長委婉的表達,讓家長帶孩子去檢查。可以讓他上課的時候眼睛一直注意著老師,如果實在很想動,可以輕輕拍打自己腿。下課的時候讓他多運動和勞動,使他的精力得到釋放。
總的來說,傅娟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良多。今后,我將會更加努力的做好一個班主任。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3
家園共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環節。有一句就概括了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于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雖然家長因各自身份、素質不同,言行舉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們和老師有一個共同的方向——那就是愛孩子。在幼兒園里家長工作是衡量一個班級工作成績的條件之一。現在我來談一談我班是如何開展家長工作的。
一、笑著面對每一位家長
微笑服務在當今社會里是各行各業都提倡的,也是優質服務的標準。幼兒園老師也不例外,早晨,當家長迎著陽光出現在教室門口時,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師,聽到老師與孩子親切的問候,也許家長一天的好心情從此開始,他們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像在家一樣,他們放心;下午,當工作了一天的家長來園接孩子時,老師微笑著對他說:“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學會了穿衣服。”也許他的勞累立刻減輕了許多;當家長有事耽誤了接孩子時,面對心急如焚,滿臉歉意的家長,老師依舊微笑的說:“沒關系的,您別著急!”這又怎能不讓家長感動呢?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對于老師,它是你啟動家長心扉的鑰匙。
二、對待家長的方式概括成十二個字:“一視同仁、區別對待、真誠溝通”。
(1)“一視同仁”我們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所受過的教育和從事的職業也各不相同。當今社會以貌取人的現象比較嚴重,用穿衣戴帽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很尋常的事。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人,當看到某人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就會對這人畢恭畢敬,當看到另外一個破衣爛衫就會對人家愛答不理。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應該存有這種世俗觀,即無論家長相貌、衣著或職業等如何不同,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家長,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和孩子,不分貴賤、不論親疏。舉例,我班鄧朗軒和林卓賢
(2)區別對待在孩子的問題上,家長都很重視,也能積極主動與教師交流。但是,由于家長的性格以及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程度不同,于是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要注意“區別對待”,注意方式、方法。班級的家長由對幼兒園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為主動配合型家長,被動配合型家長,和拒絕配合型家長。
主動配合型家長樂于與老師配合,積極接受老師的建議,常常主動地與老師聯系,對于這類家長,我們要將“感謝”二字掛在口頭,向他們更細致的介紹班級的工作,并將活動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們成為家長工作的領頭人。
被動配合型家長有時會向老師詢問一些情況,但對于老師的要求,不能按時完成,他們對老師的工作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實際的工作成績,用事實來說明問題,給他們更多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了解幼兒園,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師的工作。
拒絕配合型家長則表現為對老師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總會以各種借口推托老師交待的事情,我們老師不能著急,可以先從這類家長的孩子入手,讓孩子成為小廣播,每天向家長播報幼兒園的趣事,樂事,吸引他關注幼兒園,關注老師的工作,然后請他參加一些活動,與孩子互動,與家長互動,用別人的熱情去影響他。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4
11月10日下午突然接到通知要聽一個講座,當時還不知道是誰,各位老師都帶好記錄本一起來到了多媒體教室,進去就看到講臺上面的一個紅色橫幅“師能---不可或缺的師德支撐”。多媒體屏幕上放著一個老師簡歷,這才知道是北星小學書記及教研組組員汪早早老師。
本次講座汪書記給我們一次師能方面精神上的洗禮,同時也帶我們學習了十九大的精神。在教師方面我們要學好、教好、傳好、干好!教師們要落實十九大精神。接著汪書記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給我們講述了上一節公開課的辛苦和收獲,首先一節公開課準備起來是比較辛苦的,需要千磨萬磨才能上好,但是也是很有收獲的,因為這節課會吸取眾多老師的意見,將上課好的地方與不好的地方都指出讓上課老師得到一個提高,所以老師有機會還是要多上上這樣的課,讓自己提高。再者汪書記從師德方面要求我們,要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一個讓學生學習的好榜樣。汪書記也從不同的案例和故事來給我們講解,首先要我們在教學生的時候要求我們自己也要做好,并且教好學生的同時,在家里也要教好自己的孩子,還講了一個“三塊糖的故事”來告訴我們要如何去教小孩,要我們做到從知識的權威到知識的`組織者,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習的促進者等眾多故事和案例。
總之,汪書記這次講座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懂得了如何去教好每一個學生,同時也讓我勵志成為汪書記這樣才華橫溢的好教師。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5
魏書生是著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教育改革家、全國勞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僅受過9年教育的他,在短短5年教書時間里就創造出聞名中外的"六步教學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并注重"授人以漁";同時他將自己的歷史觀、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等,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甚至宗教等多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融人語文教學中,從而達到一個新的教學境界。魏書生是為人師表的典范,他十幾年如一日,進入忘我勞動的境界。他主張人要獲得勞動的快樂,就要努力挖掘自我世界的潛力,就要把自己平凡的勞動崗位看成一個宏大的世界,去觀察、思考、分析、研究,不斷進行創造性的努力,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
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著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說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說教,從容中蘊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系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
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于教師是最有利于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著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于成為一名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臺。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著真真實實的情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脫;有社會活動家的閱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范,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著。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鑄造心靈,自我教育,民主科學,持之以恒,用平平常常的心態,用高高興興的情感,去做平平凡凡的事情。面對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面對多層次素質人才的呼喚,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教師只有嚴謹治學,勤練基本功,方能精于教書而不失職!每一個學生都有敏銳眼睛,他們好奇好探索,正因為有強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樣有了欲望創新也就從這開始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6
11月12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在本校六樓多媒體會議室由鐘雷老師主講的《做有追求的教師》專題講座培訓學習。鐘老師在講座中為我們闡述了為什么要做有追求的教師、應該追求什么以及如何追求。我聽了這個專題講座后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我想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中學教師自己應該有理想、有目標、有愛心、有追求,這樣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現將本次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要有一顆關愛之心。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平時教學中,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多做換位思考,少一些急躁。多發揮表揚的作用,少一些批評。
二、做學習型的'教師。鐘老師說:“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名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你的知識水平高低不重要,學習力強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教學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不僅要多鉆研教材,還要更多的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做反思型的教師。一名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名教師連續寫三年的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所以要想使自己成長起來,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課后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的得與失,并將課堂實踐的心得形成書面的反思材料。多和同行進行交流,向他們請教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將學習和總結出的理論知識指導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去驗證理論,這就是撰寫論文的素材,也是我們專業發展的增長點。我想只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只有努力的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7
12月26日在杜橋小學我參加了畢業班教材解讀、復習輔導報告會活動,這次報告會很成功,我聆聽了專家張珍珍老師的精彩報告后,可謂是受益匪淺。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爭做一個智慧的人,懂得堅持,會反思,有多層次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教育效率。
聽了張珍珍老師的講座后,我發現張老師是一個十足細致的人,她認真總結和概括三年來的小學畢業班試卷,仔細研讀自己孩子的畢業試卷,分析和解讀教材,進而設計復習計劃,對學生進行復習輔導。從她身上,我學會了作為教師要不斷積累總結,將靈感轉化成一種經驗,做一名真正的智慧教師。
二、發現與名師張老師的差距
看到張老師自己出的試卷,我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認真做很多事情,更別提通過研讀教材和畢業班試卷然后自己出卷考查學生了。張老師很有心,把自己的總結和分析,在試卷中體現出來了。從本次學習后我也要做個有心人,及時收集資料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在講座中給我印象深刻的觀點,畢業班學生的答卷情況反映:
學生在聽力部分的聽問句選答句這一類型的題目上失分很多,另外學生在筆試部分的連詞成句、閱讀理解、單項選擇以及新出的題型完形
1填空中失分更是相當慘重的,尤其是連詞成句。一直以來,對于學生的這一錯誤我都手足無措,無可奈何。聽了張老師的講座后,我的條理清晰多了,首先,在對待學生的錯誤的態度上應是:理智、冷靜、淡定。其次,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再找出對策,相信孩子都是聰明的,會學好的.。
通過這次聽講座,觀念得到了更新,學得一些有用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我會把專家的理論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結合,生成自己的見解,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我力爭使自己的工作再上新臺階,再登新高度。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8
1月4日的下午,迎來了教培院的特級教師冉茂娟老師,學校的報告廳里坐無虛席,特別安靜,老師們都在靜靜的聆聽著美女教師講述她的教學歷程和學習經歷,短短的一個半小時的報告,卻讓我受益匪淺。
教師的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師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養,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人格因素對學生所起的影響作用。不管在什么社會條件下,教師的角色,總是社會成員精神面貌的樣板之一。事實上,在任何教育體制下,教師總是充當著引領者的角色,教師的品行、內涵,代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
教師不斷地進行專業的學習是教師角色適應與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個成熟的教師,不但能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不斷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表現自身的價值,并能進行團體的合作與協調,也有能力不斷地學習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靠職前教育維持一生,必須在整個生存期不斷自覺地更新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要不斷地學習科學最新成就,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素養,成為自主成長型的教師。
我們教師當然也能也應該做到這一點,一旦把教育確立為自己的事業,就會為了教育事業付出畢生的精力,并在自己的事業發展中苦累并快樂著,這正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思想基礎,也正是一名幸福老師的起點,我要努力做一名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教師,并且要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
講座中,我覺得講臺上冉老師是自信的,開心的,幸福的!這讓我明白做一名老師只要做到把“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而不是職業。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
作為人才培養者,教師不僅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影響學生,還要通過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和感染學生。那他將會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0-12
教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03-28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0-22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20篇)12-28
課堂專題講座聽課心得體會11-26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3篇02-07
小學專題講座心得體會范文04-20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11-14
知識產權專題講座心得體會03-18